搜尋結果: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41-250 筆)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5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黃春長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偵 字第35196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原案號:114年度 簡字第8號),改依通常程序進行,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如附件。 二、按起訴之程序違背規定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 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分別定 有明文。次按告訴乃論之刑事事件於偵查中或第一審法院辯 論終結前,調解成立,並於調解書上記載當事人同意撤回意 旨,經法院核定者,視為於調解成立時撤回告訴或自訴,鄉 鎮市調解條例第28條2項定有明文。又所稱「視為撤回其告 訴」,係指無庸告訴人再為撤回告訴之表示即生撤回告訴之 效力;告訴人如已於調解書內明確表示不追究被告之刑事責 任,即屬明白表示同意撤回告訴,倘該調解書既經法院核定 ,應視為於調解成立時撤回告訴(最高法院79年度台非字第 199號、109年度台非字第104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另按 告訴乃論之罪於偵查中已經告訴人撤回其告訴者,檢察官本 即依法應為不起訴處分,檢察官疏未注意而仍提起公訴者, 即屬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之起訴程序違背規定之情形( 最高法院82年度台非字第380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末按 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法院於審理後,認應為無 罪、免訴、不受理或管轄錯誤判決之諭知者,應適用通常程 序審理之,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第3款、第452條亦 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黃春長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認其涉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依刑法第287條 規定,須告訴乃論。因被告與告訴人侯雅娸於民國113年8月 26日,在臺南市中西區調解委員會調解成立,調解書載明: 「對造人(即告訴人)同意拋棄有關本事件其他民事請求權 暨不追究本事件刑事責任,如已提起告訴則同意撤回告訴。 」,且經本院以113年度南核字第4572號於113年9月23日核 定在案,有刑事撤回告訴狀在卷可憑,並經本院調得113年 度南核字第4572號卷核閱屬實,則告訴人於調解成立時,既 已表明同意撤回告訴之旨,該調解書嗣經法院核定,即應視 為告訴人於113年8月26日調解成立時,已撤回傷害告訴。檢 察官未察仍向本院聲請簡易判決處刑,並於113年12月30日 繫屬本院,有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本院收文戳章在卷可參 ,顯見本案在繫屬前即已欠缺告訴之訴追條件,檢察官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之程序違背規定。依據上揭法律規定以及說明 ,爰適用通常程序,並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1款、第307條,判決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廖建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謝盈敏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附件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113年度偵字第35196號   被   告 黃春長 男 62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00巷00弄              00號3樓之1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為宜以簡易判決處刑, 茲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黃春長於民國113年8月6日10時40分許,在臺南市○○區○○路0 段000號哈密瓜便當店,因不滿侯雅娸與其他廚工發生口角 ,竟基於傷害之犯意,徒手攻擊侯雅娸右臉,致侯雅娸受有 頭部右臉頰部位挫傷等傷害。 二、案經侯雅娸訴由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上開犯罪事實,業據被告黃春長於警詢中坦承不諱,核與告 訴人侯雅娸於警詢中證述之情節相符,並有台灣基督長老教 會新樓醫療財團法人台南新樓醫院診斷證明書1份及監視器 錄影畫面翻拍照片3張在卷可憑,足認被告之自白與事實相 符,其犯嫌堪以認定。 二、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此 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檢 察 官 徐 書 翰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9  日                書 記 官 王 柔 驊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77條 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50 萬 元以下罰金。 犯前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 7 年以上有期徒 刑;致重傷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件係依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辦理,法院簡易庭得不傳喚被告、 輔佐人、告訴人、告發人等出庭即以簡易判決處刑;被告、被害 人、告訴人等對告訴乃論案件如已達成民事和解而要撤回告訴或 對非告訴乃論案件認有受傳喚到庭陳述意見之必要時,請即另以 書狀向簡易法庭陳述或請求傳訊。

2025-01-08

TNDM-114-易-53-20250108-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22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黃齡慧 被 告 吳智遠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偵字第24424號),本院審理後,認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 第4項但書之情形,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審理, 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吳智遠於民國113年2月29 日15時15分許,駕駛車牌000-0000號自用小貨車,沿臺南市 善化區南科七路由西往東行駛,至該路段1號處而欲右轉進 入艾爾斯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時,本應注意車輛行駛至交岔 路口,右轉彎時,應距交岔路口30公尺前顯示方向燈或手勢 ,且轉彎車應禮讓直行車先行,而依當時天氣晴、市區柏油 道路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好等情,並無不能注意之情 事,竟疏未顯示方向燈,且未讓右側後方直行車先行,即貿 然右轉,適有陳宏明騎乘車牌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同 向直行於被告上開車輛右後方,至上開交差路口處,兩車發 生碰撞,陳宏明因此受有右肩挫擦傷、右手擦傷、左腕擦傷 、右膝擦傷等傷害。案經陳宏明於113年8月13日提出告訴, 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陳宏明對被告提告過失傷害案件,起訴書認被 告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 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告訴人與被告業於113年12月27日 調解成立,並具狀撤回告訴,有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 各1件在卷可稽(見交簡卷第33至35頁),依照首開說明, 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欣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徐毓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2025-01-06

TNDM-114-交易-22-20250106-1

沙訴
沙鹿簡易庭

家庭暴力防治法之傷害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沙訴字第1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温培鈞 上列被告因家庭暴力防治法之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 判決處刑(113年度偵字第53066號),本院沙鹿簡易庭認為不得 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沙簡字第771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 ,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 二、簡易判決處刑之聲請,與起訴有同一之效力;檢察官聲請以 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認為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 第4項但書第3款,法院於審理後,認應為不受理之諭知之情 形者,應適用通常程序審判之。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3項、 第452條分別定有明文。又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 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 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為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 、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所明定。 三、查被告温培鈞經檢察官以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及同法 第354條之毀損罪聲請簡易判決處刑,依同法第287條、第35 7條規定,均為告訴乃論之罪。茲據告訴人温珀毅、白梅香 與被告於本院調解成立,告訴人二人並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 具狀撤回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告訴人二人提出之113年1 2月24日刑事撤回告訴狀在卷可按,依前開規定,爰不經言 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刑事庭 法 官 何世全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許采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2025-01-06

SDEM-114-沙訴-1-20250106-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23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蔡明達 被 告 陳彥州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調院偵字第695號),本院審理後,認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 1第4項但書之情形,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審理, 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陳彥州於民國112年7月13 日12時46分許,駕駛車牌000-00號營業小貨車,行駛至臺南 市○區○○路0段00號前路肩由北往南方向臨時停車後欲開啟車 門時,本應注意汽車駕駛人禁止臨時停車處所不得停車,且 開啟或關閉車門時,應注意行人、其他車輛,並讓其先行確 認安全無虞後,再將車門開啟至可供出入幅度,迅速下車並 關上車門,而當時為日間光線良好,天候晴,路面為乾燥無 缺陷之柏油路面,無障礙物,視距良好,並無不能注意之情 事,竟疏未注意來車,貿然開啓車門,適有徐培錦騎乘車牌0 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南市北區長榮路4段同方向駛至 該處,見狀煞車不及發生碰撞,致徐培錦人車倒地,因而受 有左膝、右前臂及右肩鈍挫傷之傷害。案經徐培錦於112年1 0月27日提出告訴,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 害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徐培錦對被告提告過失傷害案件,起訴書認被 告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 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告訴人與被告業於113年7月9日調 解成立,並於113年12月28日具狀撤回告訴(同年月31日到 院),有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各1件在卷可稽(見交 簡卷第37至38、45頁),依照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言詞辯 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欣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徐毓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7   日

2025-01-06

TNDM-114-交易-23-20250106-1

交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3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孟恩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48202號),本院認不應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壢 交簡字第1507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按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認為有刑事訴 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之情形者,應適用通常程序審判 之,刑事訴訟法第452條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被告鄭孟恩 被訴過失傷害案件,本院於審理後,認有刑事訴訟法第451 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之情形,揆諸前揭規定,應適用通常 程序審判之,合先敘明。 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鄭孟恩於民國113年4月8 日上午7時44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 沿桃園市中壢區中豐北路2段快車道往民權路3段方向行駛, 行經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欲變換車道至右側慢車道時 ,本應注意變換車道時,應讓直行車先行,並注意安全距離 ,而依當時天候、道路、車況等情狀,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 ,竟疏未注意,貿然自快車道右切至外側車道,適有告訴人 柴志豪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外側車道行 經至該處,2車發生碰撞,致告訴人受有左側肋骨閉鎖性骨 折、左側小指指骨閉鎖性骨折、左側前臂挫傷、左側手部挫 傷、側性膝部挫傷等傷害。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 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三、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得撤回 其告訴;其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 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 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被告被訴過失傷害 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認其涉犯刑法第284條 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該罪依同法第287條前段規定,須告 訴乃論。茲因被告與告訴人達成調解,告訴人並具狀撤回刑 事告訴等情,有本院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附卷足憑, 揆諸上開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楊挺宏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韋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記官 劉貞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得上訴

2025-01-06

TYDM-114-交易-3-20250106-1

交易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379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牧寰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1466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 序審理,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蔡牧寰於民國112年5月1日下午4時27分 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桃園市○○區 ○○路○段○○○號0000000號前,本應注意汽車行駛至交岔路口 時,轉彎車應禮讓直行車先行,且依當時並無不能注意之情 事,竟疏於注意而貿然左轉。適告訴人温炤綸騎乘車牌號碼 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同路段對向外側自行車道騎乘 至該交岔路口,亦疏未注意前方路況及違規行駛自行車道, 見狀不及反應而發生碰撞,致告訴人温炤綸受有左側前胸壁 表淺性損傷、腹壁擦傷、左側性手肘及膝部擦傷等傷害。因 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乃論之罪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不 受理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 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案告訴人告訴被告過失傷害一案,依刑法第287條 之規定,前開罪名須經告訴。茲據被告與告訴人於本院調解 成立,告訴人遂於本院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具狀撤回告訴, 有本院調解筆錄及告訴人於本院訊問程序中當庭提出之刑事 撤回告訴狀各1份存卷可參(本院卷第85頁、第87頁),是 本案因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情形,應適 用通常程序審判,且揆諸上揭法律之規定,本案爰不經言詞 辯論,逕行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楊挺宏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劉淑玲                   法 官 蘇品蓁                   法 官 李佳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金湘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6   日

2025-01-06

TYDM-113-交易-379-20250106-1

沙訴
沙鹿簡易庭

傷害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沙訴字第19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志河 上列被告因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偵字第6215號),本院沙鹿簡易庭認為不得以簡易判決處刑( 113年度沙簡字第212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附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 二、簡易判決處刑之聲請,與起訴有同一之效力;檢察官聲請以 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認為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 第4項但書第3款,法院於審理後,認應為不受理之諭知之情 形者,應適用通常程序審判之。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3項、 第452條分別定有明文。又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 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 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為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 、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所明定。 三、查被告陳志河經檢察官以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及同法 第354條之毀損罪聲請簡易判決處刑,依同法第287條、第35 7條規定,均為告訴乃論之罪。茲據告訴人林育民與被告於1 13年5月16日在本院調解成立,並經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 結前具狀撤回告訴,有本院113年度沙司簡調字第58號調解 筆錄、告訴人提出之刑事撤回告訴狀在卷可稽,依前開規定 ,爰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庭 法 官 何世全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不服判決,應備理由具狀向檢察官請求上訴, 上訴期間之計算,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起算。               書記官 許采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2025-01-03

SDEM-113-沙訴-19-20250103-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毀損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830號 聲 請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國義 上列被告因毀損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51203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程序 審理,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林國義與黃雯鳳間有停車糾紛,遂基於毀損 之犯意,於民國113年9月12日凌晨零時30分許,在黃雯鳳停 放在桃園市○○區○○路0段000號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 客車前擺放釘子。嗣於同日上午7時50分許,黃雯鳳發動上 開車輛起駛時,輾過林國義所擺放之釘子而刺穿車輪,致車 輪不堪使用,而生損害於黃雯鳳,遂認被告林國義涉犯刑法 第354條之毀損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乃論之罪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不 受理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 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案告訴人告訴被告毀損一案,依刑法第357條之規 定,前開罪名須經告訴。茲據被告與告訴人於本院調解成立 ,並經被告履行調解條件完畢,告訴人則具狀撤回告訴,有 調解筆錄及告訴人提出之刑事撤回告訴狀存卷可參,是本案 因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情形,應適用通 常程序審判,且揆諸上揭法律之規定,本案爰不經言詞辯論 ,逕行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雅譽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3  日          刑事第十一庭 法 官  潘政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林希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9   日

2025-01-03

TYDM-113-易-1830-20250103-1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毀棄損壞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973號 公 訴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聰敏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 年度偵字第8409號),本院認為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改依通常 程序進行審理,並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即原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以:被告吳聰敏前為告訴人 簡士雄之房東,2人因故素有糾紛,詎被告竟基於毀損器物 之犯意,於民國113年9月2日22時45分許,在新北市○○區○○ 路00號前,以腳踢踹告訴人停放在該處之車牌號碼000-0000 號自用小客車,致該車左前方車門板金凹損而不堪使用,足 以生損害於告訴人。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54條之過失傷害 罪嫌。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案被告被訴毀棄損壞案件,檢察官認係觸犯刑法第354 條之毀棄損壞罪嫌,依同法第357條前段規定,須告訴乃論 。茲因告訴人已於113年12月23日具狀撤回告訴,按諸首開 說明,本件即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規定,為不受理 判決之諭知;又本案既因告訴人撤回告訴,而查有刑事訴訟 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所列不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之事由 ,爰職權改依通常程序進行審理,並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 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84條之1、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李 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書記官 張景欣

2025-01-02

KLDM-113-易-973-20250102-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023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楊桂榮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7455號),本院受理後(原簡易庭案號:113年度苗簡字 第1424號)認為有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之情形 ,適用通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管轄錯誤,移送於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楊桂榮(下稱被告)於民國113年2月23 日13時13分許,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 在臺北市○○區○○○路0號臺北車站大廳,徒手竊取鄭麗珍之紅 色後背包1個(內含剪刀1把、夾子1個、衣物1袋)得手後離 開現場。嗣警方到場處理,於同日15時17分許,扣得前開物 品。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 二、按案件由犯罪地或被告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之法院管轄; 無管轄權之案件,應諭知管轄錯誤之判決,並同時諭知移送 於管轄法院;前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 第5條第1項、第304條及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而定管轄權 之有無,以起訴時為準,又所謂起訴時,自以該案件繫屬於 法院時為準(最高法院99年度台非字第315號判決意旨參照 )。 三、經查:本案係於113年11月20日繫屬於本院,此觀臺灣苗栗 地方檢察署113年11月17日苗檢熙調113偵7455字第11300308 30號函上所蓋本院收文章即明(見苗簡字卷第5頁),斯時 被告之戶籍地址為「新竹縣○○鄉○○村00鄰○○○巷0號」,有被 告之個人戶籍資料1紙可稽(見易字卷第51頁),由被告113 年2月23日警詢筆錄記載其「現住地址」亦為上述戶籍地址 (見113年度偵字第18905號卷第9頁),足證該址即為被告 之住所;其次,卷內並無任何資料顯示斯時被告設居所於苗 栗縣;另被告雖曾於113年6月13日入法務部○○○○○○○○○○○執 行,然已於113年11月6日移送法務部○○○○○○○(設臺東縣○○ 鄉○○村○○00號)執行,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法 務部○○○○○○○○○○○在監或出監收容人資料表及本院電話紀錄 表可憑(見苗簡字卷第9、57、58、77、79頁),堪認本案 繫屬於本院時,被告之住、居所或所在地均不在本院管轄區 域內。又本案犯罪地為臺北市,亦不在本院管轄區域內。綜 上所述,本案不論犯罪地、被告之住所、居所或所在地均非 在苗栗縣,揆諸前揭說明,本院顯無管轄權。從而,檢察官 向本院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自有未合,應不經言詞辯論, 逕諭知管轄錯誤之判決;而本案有管轄權之法院為臺灣新竹 地方法院、臺灣臺東地方法院及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考量被 告應訴及法院送達訴訟文書之便利性,爰移送於臺灣臺東地 方法院。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4條、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羅貞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 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 日期為準。                                       書記官  林義盛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2   日

2025-01-02

MLDM-113-易-1023-2025010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