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吳福森

共找到 114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45號 原 告 A女(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詳卷) 兼 上 法定代理人 A女之父(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詳卷) A女之母(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詳卷)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趙若竹律師 張景琴律師 被 告 B男(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詳卷) 訴訟代理人 張伯書律師(法扶律師) 被 告 B男之父(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詳卷) B男之母(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A女新臺幣壹拾肆萬元、原告A女之父新臺幣 參萬元、原告A女之母新臺幣參萬元,及均自民國一一三年九月 十六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連帶負擔六分之一,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查本件原告A女起訴主張被告B男對其為刑法第224條之1強制 猥褻罪之侵權行為,並訴請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又本件侵 權行為發生時之加害人及被害人均為未滿18歲之少年,又除 前開少年外,其餘當事人則為前開少年之法定代理人,因可 從法定代理人之個人資料連結至少年而使前開少年身分之資 訊可資識別,爰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2條第1項、第15條第 3項、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第2項規定,將全 體當事人身分資訊分別以代號表示。 二、原告起訴主張:原告A女(民國00年0月出生),經醫師診斷 為輕度智能不足,原告A女與被告B男曾為國中同班同學,於 111年9月一同進入○○○○○○○○○○學校就讀,互為隔壁班同學, 且均會搭乘校車上學。因二人為舊識且被告B男之住家距離 校車停駐點較近,故原告A女每日上學均會騎乘自行車至被 告B男住家停放,與被告B男一起走路至校車停駐點搭乘校車 ,放學後再至被告B男住家騎乘自行車返家。孰料被告B男竟 藉此機會,於111年11月間某日,在其住家廁所內,基於強 制猥褻之犯意,違反原告A女之意願,以手隔著內褲撫摸原 告A女下體,並因該行為觸犯刑法第224條之1加重強制猥褻 之非行,遭鈞院少年法庭113年度少護字第62號裁定諭知交 付保護管束在案;又於112年10月31日上午,在被告B男住家 廁所內,基於強制猥褻之犯意,違反原告A女之意願,撫摸 原告A女胸部,並因該行為觸犯刑法第224條之1加重強制猥 褻之非行,遭鈞院少年法庭113年度少護字第5號裁定諭知訓 誡並予以假日生活輔導在案。被告B男上開不法行為,係侵 害原告A女之身體、性自主權及貞操權且情節重大,致生原 告A女莫大之精神上痛苦。另就前揭所述被告B男對原告A女 所為之不法侵害行為,亦已嚴重侵害原告A女之父、母基於 親子關係所生之保護、教養等身分法益且情節重大。又被告 B男為上開不法侵權行為時均尚未成年,被告B男之父、母為 被告B男之法定代理人,因此被告B男之父、母自應與被告B 男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為此,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 、第195條第1項及第3項、第187條第1項之規定,提起本件 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A女新臺幣(下同 )6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A女之父30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 算之利息;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A女之母30萬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三、被告則均以:對於原告主張之侵權事實不爭執,但被告B男 心智缺陷,為中度智能障礙者,其辨識一己行為適當性或違 法性之能力應已達顯著減低之程度,而原告三人本件請求之 精神慰撫金金額過高,其等沒有能力賠償,請鈞院酌減為適 當金額等語置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四、本院之判斷: ㈠、本件原告主張被告B男於上開時、地違反原告A女之意願,以 手隔著內褲撫摸原告A女下體、撫摸原告A女胸部,對原告A 女為強制猥褻行為等事實,經本院少年法庭分別以113年度 少護字第62號裁定交付保護管束、113年度少護字第5號裁定 應予訓誡,並予以假日生活輔導在案,為被告所不爭執並有 本院113年度少護字第62號及113年度少護字第5號審理筆錄 節本在卷可稽,是被告B男前開侵權行為,應為屬實,堪可 認定。 ㈡、經查,被告B男於上開時、地,以前揭方式對原告A女為強制 猥褻行為之事實,致原告A女身心受有莫大痛苦,顯係不法 侵害原告A女之身體與性自主權,精神上自受有痛苦,依民 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規定,原告A女主張被 告B男應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並賠償非財產上之損害, 於法有據,應予准許。 ㈢、次查,原告A女於案發時係未成年人,原告A女之父、母為其 法定代理人,對其負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故被告B男 所為前開行為除不法侵害原告A女之權利外,致原告A女之父 、母勢須較以往付出更多之心力保護及教養原告A女,以使 原告A女身心正常成長,屬不法侵害原告A女之父、母基於父 母子女關係所生之保護、教養及監護之身分法益,原告A女 之父母因此承受精神上痛苦情節重大,要無疑問,是原告A 女之父、母主張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3項準 用同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B男就其所受非財產上損害負賠 償責任,要屬有據。 ㈣、再查,被告B男為00年0月出生,其為案發時仍為少年,屬限 制行為能力人,且參諸本件侵權行為發生始末、行為態樣、 智識程度等,堪認已具有辨別事理能力,則被告B男之父、 母依法既負有保護、教養之權利及義務,本應適切指導、監 督及規範被告B男不得任意侵害他人權利,其竟未察覺被告B 男有逾矩行為,實屬責無旁貸。且被告B男之父母並未舉證 證明渠等對於被告B男之監督並未疏懈,或縱加以相當監督 仍不免發生本件損害,足認被告B男之父、母對被告B男之監 督教養有疏懈。是原告主張依民法第187條第1項規定,請求 被告B男之父、母與被告B男負連帶損害賠償責任,亦屬有據 。 ㈤、末按慰撫金之多寡,應斟酌雙方之身分、地位、資力與加害 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該金額是否相當, 自應依實際加害情形與被害人所受之痛苦及雙方之身分、地 位、經濟狀況等關係決定之。本院審酌原告A女仍為少年, 尚在高職就讀中;甫成年之被告B男為主要實施加害行為者 ,尚在高職就讀中,及被告B男之加害情節輕重,被告B男父 、母保護教養義務;另參酌原告A女之父為碩士畢業之教育 程度,從事業務工作,月薪平均5萬元;原告A女之母為學士 畢業之教育程度,從事行政,月薪約3萬元,名下有不動產 及車輛一部;被告B男之父為國中畢業之教育程度,職業工 人,收入平均約5萬元;被告B男之母為高中畢業之教育程度 ,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等情,並參酌兩造之財產資力(有 兩造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可參,因屬個人隱 私,僅予參酌,不予揭露),復考量原告A女心智缺陷,為 輕度智能不足,而被告B男心智缺陷,為中度智能不足,並 領有中度身心障礙證明,且其等為高職隔壁班同學,平時一 同搭乘校車上、下學等一切情狀,認原告A女、原告A女之父 、原告A女之母分別請求被告連帶賠償14萬元、3萬元、3萬 元,尚屬適當,逾此範圍之請求,不應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 第3項、第187條等規定,請求被告連帶給付原告A女14萬元 、原告A女之父3萬元、原告A女之母3萬元,及均自113年9月 1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 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就原告勝訴部分,所命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依民事 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之規定,本院應依職權宣告假執 行。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2項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20

ULDV-113-訴-645-20250220-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救字第1號 聲 請 人 王惍穎 相 對 人 張英華 王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所謂 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係指窘於生活,且缺乏經濟信用而言 (最高法院43年臺抗字第152號、89年度臺聲字第164號裁判 意旨參照)。另聲請訴訟救助,依民事訴訟法第109條第2項 、第284條之規定,應提出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請求 救助之事由,是法院調查聲請人是否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 專就聲請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聲請人並未提出證據,或依 其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之主張為真實 ,即應將其聲請駁回,無依職權調查之必要(最高法院109 年度臺抗字第262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生活困難,甚或醫療費用需申請 急難救助,亦無積蓄以打零工維持溫飽,無力支付訴訟費用 ,爰聲請准予訴訟救助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等情,雖提出彰化 縣政府民國114年2月3日府社工助字第1140036233號函、聲 請人中國信託銀行南崁分行存摺封面及內頁明細、聲請人郵 局帳戶存摺封面及內頁明細為證。惟補助急難救助標準乃行 政機關或社會救助團體所設立之核定標準,與法院就有無資 力支出訴訟費用之認定,係屬二事。再者,聲請人提出之上 開中國信託銀行南崁分行及郵局帳戶存摺內頁明細,充其量 僅能釋明各該帳戶交易往來情形及結餘金額,不能釋明聲請 人已窘於生活而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況觀諸聲請人提出之 上開郵局帳戶存摺內頁明細,聲請人於114年1月13日有自其 他金融帳戶匯入新臺幣5,408元之交易明細,而上開中國信 託銀行南崁分行存摺內頁明細之交易日期僅至113年11月6日 ,則聲請人是否有尚有其他金融帳戶,或其上開中國信託銀 行南崁分行帳戶迄今所持存款金額為何均不明,是聲請人是 否確無資力支出本件訴訟費用更屬可疑。聲請人復未提出其 他能即時調查之證據以釋明其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揆諸上 開說明,聲請人聲請本件訴訟救助,難認有據,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前段,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 繕本),並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18

ULDV-114-救-1-20250218-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96號 原 告 王惍穎 上列原告與被告張英華、王燕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原告起 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89 0,542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5,843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期不 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18

ULDV-114-訴-96-20250218-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清償債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02號 原 告 雲林縣林內鄉農會 法定代理人 王世明 被 告 蔡篤昆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 編第3 章第1 節、第2   節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清償債務,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 裁定命原告於5 日內補正。該項裁定已於114年1月3日送達 原告,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 三、原告逾期迄未補正,其訴顯難認為合法,應予以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第6 款、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18

ULDV-114-訴-102-20250218-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371號 原 告 吳明原 被 告 日盛台駿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志明 訴訟代理人 劉佳銘 林明峰 被 告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鳳龍 訴訟代理人 吳瑾霈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0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並未向被告貸款借錢,且從未與被告接 洽,亦未親自簽名蓋章,貸款金額亦未匯至原告帳戶。原告 並未提供其所有坐落雲林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 段50建號建物(下合稱系爭不動產)擔保借款,系爭不動產 是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分別被設定抵押權予被告日盛台 駿國際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日盛租賃公司)、中租迪和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租迪和公司)等語,並聲明:鈞院11 2年度司執字第41893號、113年度司執字第1936號、113年度 司執字第6292號強制執行事件(下合稱系爭強制執行事件) 之強制執行程序均應予撤銷。 二、被告方面: ㈠、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則以:  ⒈訴外人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於109年10月24日購買中古輪胎式 鏟裝機時曾與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往來承作分期付款買賣契約 ,而由原告擔任連帶保證人,原告有與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 、吳忠政共同簽發本票作為債務履行之保證,並由吳忠政提 供其所有坐落雲林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49建 號建物擔保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對被告日盛租賃公司之債務 。  ⒉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於109年11月23日購買自用大貨車時曾與 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往來承作分期付款買賣契約,而由原告擔 任連帶保證人,原告有與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吳忠政共同 簽發本票作為債務履行之保證。又原告與吳忠政均擔任吳柏 村即匠魂企業之連帶保證人,而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前已對於 吳忠政上開不動產設定抵押權擔保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對被 告日盛租賃公司之債務,故逾此次因增加債務金額,即要求 追加就原告所有系爭不動產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此為債權 擔保之必然,亦為實務上常見之作法。  ⒊被告日盛租賃公司欲以系爭不動產設定抵押權,必需取得所 有權狀正本及印鑑證明正本,若未經原告提供,被告日盛租 賃公司如何取得?況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前曾向鈞院聲請對系 爭不動產強制執行,因無人應買而視為撤回執行在案,直至 系爭不動產拍定前,均未見原告提出異議。原告既不否認有 擔任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之連帶保證人,且承認確有上開債 務之存在,則本件強制執行程序即無任何違法之處,有無本 案抵押權設定,僅係分配受償順位之問題,更遑論本案尚有 其他債權人並未獲受償,針對系爭不動產拍定之金額,原告 亦無可能受分配,則原告如就針對分配順序為爭執,並無訴 訟上之實益等語置辯。  ⒋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被告中租迪和公司則以:  ⒈被告中租迪和公司曾與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往來承作分期付 款買賣契約,被告中租迪和公司之業務員與原告於110年11 月2日相約在關渡醫院急診對面停車場簽署切結書及取得身 分證件確認為原告本人,而該切結書主旨為原告願提供其所 有系爭不動產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以擔保吳柏村即匠魂企業 社對中租迪和公司之債務。又該切結書、印鑑卡上原告之簽 名部分,與原告本件民事異議狀上之簽名部分,書寫勾勒筆 畫習慣一致,顯見原告本人確實與被告中租迪和公司接洽及 簽署文件。原告既為物上保證人,被告中租迪和公司相關撥 款作業之相對人為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原告未取得款項乃 屬當然。  ⒉被告中租迪和公司曾於111年6月間就系爭不動產聲請拍賣抵 押物裁定,原告若認為自己未曾同意提供系爭不動產設定最 高限額抵押權,為何未提起異議,直至系爭不動產拍定後方 提起本件債務人異議之訴等語置辯。  ⒊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原告與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吳忠政共同簽立發票日期為111 年2月10日、面額為新臺幣(下同)390萬元整之本票一紙予 被告日盛租賃公司。 ㈡、原告與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吳忠政共同簽立發票日期為111 年2月10日、面額為366萬元整之本票一紙予被告日盛租賃公 司。 ㈢、原告有於動產抵押契約書之連帶保證人欄位簽名並用印(本 院卷161頁)。 四、經查,原告原為系爭不動產所有權人,於109年12月15日登 記最高限額抵押權予被告日盛租賃公司,設定擔保債權金額 為380萬元,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記載「擔保債務人對抵押 權人現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將來在本抵押權 設定契約書所定最高限額內所負之債務,包括借款、透支、 貼現、買入光票、墊款、承兌、委任保證、開發信用狀、進 出口押匯、票據、保證、信用卡契約、應收帳款承購契約、 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契約及特約商店契約」,債務人及債權 額比例記載「匠魂企業社,負責人:吳柏村,債權額比例全 部;吳明原,債權額比例全部」(下稱系爭抵押權甲),而 於110年11月5日登記最高限額抵押權予被告中租迪和公司, 設定擔保債權金額為180萬元,擔保債權種類及範圍記載「 擔保債務人對權利人現在(包括過去所負現在尚未清償)及 將來在本抵押權設定契約書所定最高限額內所負之債務,包 括租金、買賣價金、貸款、手續費、票款、墊款、保證債務 、應收帳款業務之違約責任」,債務人及債權額比例記載「 匠魂企業社〈負責人:吳柏村〉1分之1」(下稱系爭抵押權乙 );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分別執本院111年度司執字第44639號 債權憑證(為臺灣高雄地方法院111年度司票字第1446號民 事裁定暨確定證明書所換發,下稱「第44639號債權憑證」 )、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20885號債權憑證(為臺灣高雄地 方法院111年度司票字第1445號民事裁定暨確定證明書所換 發,下稱「第20885號債權憑證」);被告中租迪和公司執 本院111年度司執字第50244號債權憑證(為臺灣臺中地方法 院111年度司票字第2444號、第2453號民事裁定暨確定證明 書所換發,與本院111年度司拍字第49號拍賣抵押物裁定系 同一債權,下稱「第50244號債權憑證」),向本院聲請對 吳忠政所有坐落雲林縣○○鄉○○段000地號土地及其上同段49 建號建物及原告所有系爭不動產強制執行,經本院分別以11 2年度司執字第41893號給付票款案件、113年度司執字第193 6號給付票款、113年度司執字第6292號給付票款案件受理, 而該113年度司執字第1936號、第6292號給付票款案件,均 經本院併入112年度司執字第41893號給付票款案件執行。又 上開不動產業經本院執行處拍定並製作分配表,而就系爭不 動產拍得金額,分配予被告日盛租賃公司之金額為2,816,83 9元,並辦理提存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閱上開執行事件 全卷核閱無誤,堪信屬實。 六、本院之判斷:   本件兩造爭執事項應為原告是否有以其所有系爭不動產設定 系爭押權甲予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及系爭抵押權乙予被告中租 迪和公司,以擔保吳柏村即匠魂企業社之債務?原告提起債 務人異議之訴,請求撤銷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強制執行程序 ,是否有理由? ㈠、按申請登記,除本規則另有規定外,應提出下列文件:一、 登記申請書。二、登記原因證明文件。三、已登記者,其所 有權狀或他項權利證明書。四、申請人身分證明。五、其他 由中央地政機關規定應提出之證明文件;申請登記時,有下 列情形之一者,當事人得免親自到場:十、檢附登記原因發 生日期前一年以後核發之當事人印鑑證明。土地登記規則第 34條、第41條定有明文。 ㈡、原告固主張其對系爭不動產被拿去擔保完全不知情,亦不知 道有設定抵押云云,惟查,依據前開土地登記規則之規定, 被告日盛租賃公司、中租迪和公司就系爭抵押權甲、系爭抵 押權乙之登記,應係於原告提供系爭不動產之所有權狀正本 、最近一年之印鑑證明等文件後,方得為之,是原告上開主 張,並無可採。又證人吳柏村於本院113年12月5日言詞辯論 期日到庭具結證稱:「因為我要跟被告貸款。日盛台駿國際 租賃股份有限公司說土地是我爸爸跟吳明原共有的,所以需 要吳明原簽名,我請業務直接與吳明原連絡,不是我跟我爸 爸簽的,吳忠政是我爸爸簽的。本票也是我請業務直接找吳 明原,不是我爸爸簽的,也不是我簽的。」、「印鑑證明是 吳明原委託我去辦的,身分證影本是吳明原拍照給我的,因 為被告說要做土地分割後才設定抵押。我有跟吳明原說要辦 理分割,但我也有跟他講說要分割後辦抵押。」等語(見本 院卷第234至235頁),原告對於證人吳柏村之證述表示沒有 意見(見本院卷第235頁),佐以原告對於其有擔任匠魂企 業社之連帶保證人,並有共同簽發本票作為擔保,且有在動 產擔保抵押契約書上之連帶保證人欄位簽名並用印,亦承認 該印鑑證明為其所有等情均不爭執,顯見原告就其擔任匠魂 企業社對被告日盛租賃公司債務之連帶保證人,並以系爭不 動產設定抵押擔保債權乙節應知悉。再佐以被告中租迪和公 司提出之切結書、印鑑卡上記載之日期為110年11月2日,乃 在系爭抵押權乙於110年11月5日登記前所提出,原告就系爭 抵押權甲、系爭抵押權乙之設定登記自難諉為不知。復參以 不動產提供擔保,依一般社會通念及交易習慣而言,即係指 設定抵押權予債權人,使債權人得於債務人債務不履行時, 就不動產拍賣取償之意思,應足認被告日盛租賃公司、中租 迪和公司就系爭抵押權甲、系爭抵押權乙之設定登記,係經 原告之同意為之。原告雖主張貸款金額未匯入其帳戶云云, 惟抵押權之設定登記應為物權行為,效力自不因原告是否受 有利益而有所影響。準此,於未有其他事證得證明被告就系 爭抵押權甲、系爭抵押權乙之設定登記有所瑕疵之情形下, 被告日盛租賃公司應為該系爭抵押權甲,而被告中租迪和公 司應為系爭抵押權乙合法之權利人,洵堪認定。 ㈢、再者,被告日盛租賃公司所執「第44639號債權憑證」、「第 20885號債權憑證」執行名義及被告中租迪和公司所執「第5 0244號債權憑證」執行名義,均係本票裁定所換發之債權憑 證乙節,已如前所審認,原告亦不否認有擔任吳柏村即匠魂 企業社之連帶保證人,並有共同簽發該本票作為擔保吳柏村 即匠魂企業社對被告債務履行之保證,被告自得執上開債權 憑證為執行名義,聲請對原告所有系爭不動產強制執行甚明 。又系爭抵押權甲、系爭抵押權乙均為最高限額之抵押權, 擔保之債權範圍包含匠魂企業社所積欠之票據債務;被告日 盛租賃公司、中租迪和公司所執上開執行名義,既均係本票 裁定所換發之債權憑證,益徵系爭抵押權甲、系爭抵押權乙 所擔保之債權應確實存在。從而,原告依強制執行法第14條 第2項之規定,請求撤銷系爭強制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為 無理由,自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舉未經援用 之證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判決之結果,爰 不一一論駁,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需 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17

ULDV-113-訴-371-20250217-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假扣押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字第5號 聲 請 人 即 債權人 侯詠文 監 護 人 黃金宸 相 對 人 即 債務人 蔡金山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假扣押,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債務人蔡金山(下稱相對人)於民 國112年5月10日7時17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 型機車,沿雲林縣元長鄉中山路35巷由西往東方向行駛,途 經該巷道與中山路交岔路口前時,應注意行經無號誌交岔路 口,少線道車應暫停讓多線道車先行,相對人並無不能注意 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未暫停而貿然前行,適聲請人騎 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中山路快車道由北往 南方向直行至上開交岔路口,二車發生碰撞(下稱系爭事故 ),致聲請人受有外傷性顱內出血、創傷性腦損傷等重大難 治之傷害,已成永久性植物人狀態。相對人涉犯刑事過失致 重傷害部分,業經鈞院刑事庭以113年度交訴字第47號判決 處相對人有期徒刑6月,且聲請人業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惟多次調解相對人皆稱無力支付賠償金額,完全無賠償意 願。現查相對人名下有土地,而相對人屢屢推託稱無力支付 賠償金額,其恐有不願履行賠償之意圖或顯有隱匿及脫產之 可能,恐日後有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522條及第523條規定聲請假扣押。並聲明:聲請人願 供擔保,請准就相對人財產於新臺幣300萬元之範圍內予以 假扣押。 二、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或得易為金錢請求之請求,欲保全強制 執行者,得聲請假扣押;假扣押,非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 甚難執行之虞者,不得為之;請求及假扣押之原因,應釋明 之;前項釋明如有不足,而債權人陳明願供擔保或法院認為 適當者,法院得定相當之擔保,命供擔保後為假扣押,民事 訴訟法第522條第1項、第523條第1項、第526條第1項、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基此,關於假扣押之原因,應由債權人提 出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之證據,以釋明之,不能逕以擔 保取代釋明之欠缺。而所謂假扣押之原因,係指日後有不能 強制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或應在外國強制執行之情形,如債 務人浪費財產,增加負擔,或就其財產為不利益之處分,將 成為無資力之狀態,或將移往遠地、逃匿無蹤、隱匿財產等 。次按釋明事實上之主張者,得用可使法院信其主張為真實 之一切證據。但依證據之性質不能即時調查者,不在此限, 同法第284條亦定有明文。所謂因釋明而應提出之能即時調 查之證據,係指當事人於釋明其事實上之主張時,應同時提 出可供法院得隨時進行調查之證據而言。是法院調查假扣押 之原因,專就抗告人提出之證據為之,如抗告人並未提出證 據,或依其提出之證據,未能信其主張之假扣押原因為真實 ,即應將其聲請駁回,並無依職權調查或命補正之必要。 三、經查: ㈠、就假扣押之請求原因部分:聲請人主張其對相對人有因系爭 事故可請求賠償之債權存在等情,有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 醫院診斷證明書、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本院113年度交 訴字第47號刑事判決等影本為證,並經本院調取113年度簡 字第133號卷宗核閱無誤,堪認聲請人就假扣押之請求已有 相當之釋明。 ㈡、就假扣押之原因部分:本件聲請人雖陳稱相對人名下有土地 ,而相對人多次調解均推託稱無力支付賠償,其恐有不願履 行賠償之意圖或顯有隱匿及脫產之可能,恐日後有不能強制 執行或甚難執行之虞云云。惟調解程序之目的,乃希望雙方 各為讓步協調出解決方案,避免訟累,若調解不成立,可能 雙方尚未達成共識等諸多原因,無從即認債務人係逃避賠償 責任。又系爭事故於本院事務官調解時,係因兩造金額差距 太大而無法成立調解,可見相對人並無逃避賠償責任之意思 。況且,若僅以債務人有爭執債權人主張之債權,即謂有假 扣押之原因,係混淆債務人履行債務,與假扣押係防止債務 人隱匿或處分財產脫產目的之保全程序意旨。且觀諸聲請人 所提證據資料,亦無法釋明相對人有何浪費財產、增加負擔 、就財產為不利益之處分致將達無資力之狀態,或將移往遠 地、逃匿無蹤、隱匿財產等情事,難認聲請人就假扣押之原 因已盡釋明之義務。聲請人既未釋明假扣押之原因,依上開 說明,即無從命其以擔保補釋明之不足,而准予假扣押,其 假扣押之聲請,於法自有未合,亦無限期命補正之必要。 ㈢、綜上,聲請人聲請本件假扣押,就本案請求之原因固已為釋 明,惟就假扣押之原因,則屬釋明之欠缺,而非釋明有所不 足,不符合假扣押之要件。縱聲請人陳明願供擔保,法院仍 不得為命供擔保後准為假扣押之裁定。從而,聲請人本件假 扣押之聲請,於法未合,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14

ULDV-114-全-5-20250214-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塗銷抵押權設定登記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429號 原 告 林文進 吳秀芳 林深源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陳垚祥律師 被 告 邱瑞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塗銷抵押權登記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就如附表所示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 被告應將如附表所示之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本件原告起訴請求被告將坐落雲林縣○○鎮○○○段000地號土地 (下稱系爭土地)上如附表所示編號一、二、三之抵押權( 下合稱系爭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係屬因不動產物權涉訟 ,專屬不動產所在地之法院管轄,依民事訴訟法第10條第1 項規定,本院自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起訴主張:原告以買賣為登記原因取得系爭土地,而系 爭土地原為訴外人陳宗輝與其他共有人所共有,為擔保陳宗 輝對被告之債務,由陳宗輝分別於民國82年12月29日、83年 10月22日、83年10月29日設定如附表所示編號一、二、三之 抵押權登記與被告。其後於85年10月17日因陳宗輝對被告負 有系爭抵押權擔保之債務,即以買賣為原因,將其系爭土地 應有部分移轉登記與被告所有,故系爭抵押權即因混同而消 滅。又如附表編號一所示抵押權之存續期間,清償期亦應約 定在該存續期間;如附表所示編號二、三抵押權之清償日期 分別為84年10月17日、84年4月26日,迄今已經15年而時效 完成,且被告在該債權消滅時效完成後5年內未實行抵押權 ,系爭抵押權逾除斥期間而消滅。為此,爰依民法第762條 、第881條之15之規定,提起本件訴訟,請求被告塗銷系爭 抵押權登記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原告主張其等現為系爭土地之所有權人,而系爭土地原所有 權人陳宗輝前以系爭土地設定系爭抵押權予被告,以為債務 之擔保。被告於85年3月20日曾以買賣為登記原因取得系爭 土地之所有權,又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已分別於83年12 月26日、84年10月17日、84年4月26日屆期,迄今已因15年 時效完成,而請求權消滅,且於消滅時效完成後,5年間抵 押權人亦未實行其抵押權等情,業據提出土地登記謄本、雲 林縣地籍異動索引為證,且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 ,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復未提出書狀爭執,依民事訴訟 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第1項前段規定,視同自認,故原告 主張前揭之事實,自堪信為真實。 四、經查,系爭抵押權在被告於85年10月17日以買賣為登記原因 取得系爭土地之所有權時,即因抵押權與所有權人同一人而 混同消滅,且觀諸異動索引查詢資料(見本院卷第131至144 頁)之記載,系爭土地上並無其他抵押權人或其他物權設定 ,故系爭抵押權之存續,於所有人或第三人並無法律上利益 ,依民法第762條之規定,應認系爭抵押權業已消滅。更何 況,如認系爭抵押權未因所有權歸屬同一人即被告而混同消 滅,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請求權分別至83年12月26日、 84年10月17日、84年4月26日已屆清償期,亦已因15年間不 行使而消滅,被告於消滅時效完成後5年間未實行其抵押權 ,則依民法第880條規定,系爭抵押權亦應已消滅。是系爭 抵押權既已消滅,則系爭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已不存在,堪 可認定。 五、從而,原告起訴主張確認被告就原告所有系爭土地上之系爭 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被告應將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 予以塗銷,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需 按他造人數提出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 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附表: 編號 抵押權設定標的 抵押權登記內容 一 雲林縣○○鎮○○○段000地號土地 ⒈權利種類:抵押權      ⒉收件年期:82年        ⒊字號:虎地普字第012277號 ⒋登記日期:82年12月29日 ⒌登記原因:設定  ⒍權利人:邱瑞章    ⒎債權額比例:全部        ⒏擔保債權總金額:最高限額240萬元 ⒐存續期間:自82年12月27日至83年12月26日 ⒑清償日期:依照各個契約約定 ⒒債務人及債額比例:陳宗輝 ⒓設定權利範圍:216分之25      ⒔設定義務人:陳宗輝  二 ⒈權利種類:抵押權      ⒉收件年期:83年        ⒊字號:虎地普字第010946號 ⒋登記日期:83年10月22日 ⒌登記原因:設定  ⒍權利人:邱瑞章    ⒎債權額比例:全部        ⒏擔保債權總金額:本金最高限額60萬元 ⒐存續期間:自83年10月18日至182年10月17日 ⒑清償日期:84年10月17日 ⒒債務人及債額比例:陳宗輝 ⒓設定權利範圍:216分之25      ⒔設定義務人:陳宗輝  三 ⒈權利種類:抵押權      ⒉收件年期:83年        ⒊字號:虎地普字第011220號 ⒋登記日期:83年10月29日 ⒌登記原因:設定  ⒍權利人:邱瑞章    ⒎債權額比例:全部        ⒏擔保債權總金額:本金最高限額200萬元 ⒐存續期間:自83年10月27日至182年10月26日 ⒑清償日期:84年4月26日 ⒒債務人及債額比例:陳宗輝 ⒓設定權利範圍:216分之25      ⒔設定義務人:陳宗輝

2025-02-13

ULDV-113-訴-429-20250213-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83號 原 告 黃勇達 訴訟代理人 林重仁律師 被 告 黃高素屏 黃琮亮 黃琮琪 江卓恒 江卓軒 江卓穎 黃玉玲 (上七人為黃沃壤之承受訴訟人) 黃國禎 黃陳芙蓉 黃群超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吳美燕 被 告 黃浩志 兼 上一人 訴訟代理人 黃滋德 被 告 黃博裕 黃陳淑芳 簡士㨗 簡士翔 簡韻珊 黃健正 兼 上六人 訴訟代理人 黃以中 被 告 黃伯文 黃瀚民 黃傳傑 翁健桓 翁健翔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翁明德 被 告 邱黃瑞碧 邱大川 邱俊瑋 邱川峰 (上四人為邱埀仁之承受訴訟人) 吳萬賀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吳明哲 被 告 吳進良 陳玉珠 上 一 人 訴訟代理人 吳俊宏 被 告 黃以義 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 年1 月9日所為 之判決,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原本與正本之事實及理由欄貳、實體方面:三、得心證之 理由之㈣(判決書第8頁第7行、第13行)關於「黃以義」及㈥(判決 書第9頁第15、17、18行)關於「王陳玉蓮」記載,應分別更正為 「吳萬賀」、「王陳玉連」。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事   訴訟法第232 條第1 項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所為前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顯然錯誤,應予更正。 三、爰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0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王姵珺

2025-02-10

ULDV-112-訴-83-20250210-2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簡易判決 113年度簡字第60號 原 告 陳秋淮 被 告 蔡文斌 訴訟代理人 戴靖儒 沈瑞騰 上列當事人間因過失傷害案件,原告於刑事訴訟程序中提起請求 損害賠償之附帶民事訴訟(113年度交附民字第48號),經本院 刑事庭裁定移送民事庭,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6日言詞辯論終結 ,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萬捌仟伍佰壹拾參元,及自民國一一三 年三月八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減縮部分除外)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五,餘由原告負擔 。 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貳萬捌仟伍佰壹拾參 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 實 及 理 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於民國111年10月17日晚間6時許,騎乘 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雲林縣北港鎮光復路 左轉華南路時,竟疏未注意車前狀況即貿然左轉,適有原告 騎乘腳踏車自雲林縣北港鎮民主路右轉華南路騎行,兩車因 而發生碰撞,致原告受有頭部外傷右顏面挫傷、右肩關節挫 傷、左胸壁挫傷、雙下肢多處擦傷等傷害。原告因而受有醫 療費用30,289元、往返看診交通費用4,500元、看護費用158 ,700元、營養費用8,963元、無法工作損失78,000元、精神 慰撫金30萬元之損害,爰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提起本 訴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580,452元(按原告於113 年10月24言詞辯論當庭減縮調解之律師報酬1萬元不請求)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 5計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對於鈞院112年度交易字第447號刑事判決所認定 之事實不爭執;本件車禍被告是肇事主因,原告亦與有過失 ;對於原告請求之往返看診交通費4,500元部分不爭執;對 於原告請求之醫療費用30,289元部分,被告願意給付111年1 0月17日至同年11月1日期間之醫療費用11,141元,其餘部分 非本件車禍所致;原告因本件車禍雖後有傷害,但無專人看 護之必要,亦未造成原告無法工作之程度;對於原告請求營 養費用8,963元部分,原告提出之購買收據非一般大眾認知 之營養品,且未經醫師認為有必要;至原告請求精神慰撫金 30萬元部分,認為過高,願意給付13,000元等語,資為抗辯 。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免為假 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本院112年度交易字第447號刑事簡易判決認定之犯罪事實。 ㈡、原告因本件車禍已支出往返看診交通費用4,500元。 ㈢、原告因本件車禍已支出醫療費用部分,被告願意給付至111年 11月1日止,合計11,141元。 ㈣、兩造呈報職業、教育、收入等身分經濟狀況,及稅務電子閘 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 四、兩造爭執事項:    原告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為何?  五、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其於前開時間、地點騎乘腳踏車與被告所騎乘普通 重型機車發生本件車禍,致原告受有頭部外傷右顏面挫傷、 右肩關節挫傷、左胸壁挫傷、雙下肢多處擦傷等傷害(下稱 系爭傷害)等情,為被告所不爭執,並有本院112年度交易 字第447號刑事判決在卷可稽,復經本院職權調閱該刑事卷 宗審核無訛,堪信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為真實。至原告主張 其因本件車禍引起疝氣云云,然經本院函詢中國醫藥大學北 港附設醫院(下稱北港媽祖醫院)原告疝氣開刀與本件車禍 所受系爭傷害有何關係?該院雖已於113年9月2日以院醫病 字第1130003574號函覆本院,惟就此部分並未說明與本件車 禍有何相關,有該函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1頁),原告復 未提出明確證據可證明其右腹股溝疝氣症狀確為本件車禍所 致,尚難遽以原告在本件車禍發生後因「右腹股溝疝氣」症 狀於111年11月10日接受右腹溝股疝氣修補手術治療,即認 其右腹股溝疝氣症狀與本件車禍有相當因果關係甚明。又被 告之過失侵權行為與原告所受系爭傷害、損害之結果間,具 有相當因果關係,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是原告主張被告應負 過失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自屬有據。 ㈡、被告應就本件車禍之發生負過失責任,已詳述如前,則原告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2前段、第193條第1項 、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負損害賠償責任,即屬有 據。茲就原告請求賠償之項目及金額,分別審究如下:  ⒈往返看診交通費用部分: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車禍已支出往返看診交通費用4,500元等 語,被告就此費用明示不爭執,應予照列。  ⒉醫療費用部分: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車禍受傷,並因而受有醫療費用30,289元 之損害等語,並提出醫療費用收據為證。然查,被告本件車 禍之過失行為與原告受有「右腹股溝疝氣」症狀間無相當因 果關係,已如前所審認,則原告請求111年11月1日後之醫療 費用,乃屬原告治療「右腹股溝疝氣」症狀所生之費用,與 本件事故並無因果關係,原告請求該部分之醫療費用,尚屬 無據,不應准許。至原告請求已支出北港媽祖醫院111年10 月17日至111年11月1日之醫療費用共11,141元,有上開醫療 費用收據可參,核上開費用與原告因本件車禍受系爭傷害有 關,屬醫療之必要支出費用,復為被告所不爭執,並同意給 付,是原告此部分之請求自屬有據。  ⒊看護費用部分: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車禍受傷需專人看護,請求看護費用合計 158,700元等語,並提出免用統一發票收據為證,然經本院 函詢北港媽祖醫院原告因本件車禍受有系爭傷害,是否需要 看護?經該院函覆稱原告因本件車禍所受之系爭傷害無需看 護等語,有該院113年9月2日院醫病字第1130003574號函附 卷可稽,是原告此部分請求,尚屬無據,不應准許。  ⒋營養費用8,963元: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車禍已支出營養費用共8,963元等語,並 提出電子發票證明聯為證。經查,觀諸該電子發票證明聯上 均無品項記載,而經本院於114年1月16日言詞辯論當庭與兩 造確認該發票證明聯之品項包含肉包、水果、奶粉、魚、雞 肉、豬肉、養生鍋、牛肉、素食麵乙節,兩造均不爭執,有 該言詞辯論筆錄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11至112頁),則原 告此部分之支出顯係一般日常生活進食之支出,原告就其該 支出與本件車禍有何關連及必要性,亦未舉證以明,並為被 告所否認,故原告此部分請求,自不應准許。  ⒌無法工作損失部分:   原告主張其因本件車禍受有傷害無法工作130日,受有無法 工作損失為78,000元等語。然經本院函詢北港媽祖醫院原告 因本件車禍受有系爭傷害,是否達於不能工作之程度?如不 能工作,期間多久?經該院函覆稱原告因本件車禍所受之系 爭傷害並未達於不能工作之程度等語,有該院113年9月2日 院醫病字第1130003574號函附卷可稽,是原告此部分請求, 尚屬無據,不應准許。  ⒍精神慰撫金部分:   原告因本件車禍受有系爭傷害,其身體及精神均受有相當之 痛苦,應堪認定,其請求精神慰撫金,於法有據。茲審酌原 告之教育程度為專科畢業,本件車禍發生時為兼職業務;被 告之教育程度為國中畢業,從事店員及外出送貨工作,年新 約40萬元,未婚與父母同住等情,並參酌兩造之財產資力( 有兩造之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可參,因屬個人 隱私,僅予參酌,不予揭露),暨審酌兩造身分、社會地位 、智識水準及原告所受傷害程度等一切情形,認原告請求被 告賠償精神慰撫金30萬元,尚屬過高,應核減為2萬元,始 屬公允。  ⒎綜上,原告因本件車禍所受損害為35,641元(計算式為:醫 療費用11,141元+往返看診交通費用4,500元+精神慰撫金2萬 元=35,641元)。 ㈢、第查,本件車禍之發生,乃原告騎乘腳踏車行使未遵守道路 交通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及被告騎乘機車未注意車前狀 況或不明原因,此有雲林縣警察局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 判表附於刑事偵查卷可參。佐以被告有未注意車前狀況即貿 然左轉之過失,而原告有疏未注意劃有分向限制線路段不得 穿越道路,貿然騎乘腳踏車穿越華南路欲前往對向「家樂福 賣場」,兩造均閃避不及,因而發生碰撞致生本件車禍之事 實,業經本院刑事庭審理時當庭勘驗明確,並有當庭勘驗監 視器影像之勘驗筆錄暨畫面截圖附於刑事卷可憑,復經本院 職權調閱該刑事卷宗審閱無訛,顯見兩造就本件車禍之發生 均與有過失。故本院衡酌上情,認本件車禍發生被告應負百 分之80的過失責任,原告應負百分之20的過失責任為適當。 依民法第217條第1項規定,本院自得以原告過失程度之比例 ,減輕被告應負之賠償責任。準此,依前開原告所受損害數 額,減輕被告賠償責任後,被告本件應賠償原告之金額為28 ,513元(計算式:35,641元×80%=28,513元,元以下四捨五 入)。 ㈣、綜上所述,原告本於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請求被告 給付其28,513元,及自113年3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上開部 分之請求,為無理由,均應予駁回。 ㈤、本件原告勝訴部分,係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2項適用簡易 訴訟程序所為被告敗訴之判決,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 第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就此部分聲請假執 行,僅為促使法院發動職權,爰不另為准駁之諭知。至原告 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失所附麗,併予駁回之。又被告 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訴部分,經核 於法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併宣告之。 六、本件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 ,均經斟酌,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述,附 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簡易庭  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06

ULDV-113-簡-60-20250206-1

重訴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64號 上 訴 人 興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阮黃幼鑾 訴訟代理人 黃世直 被 上訴人 賴泓安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請求履行契約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第 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經查,上訴人之上訴利益為新臺幣 (下同)7,200,000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108,420元,未據上訴 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 條第2 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 本裁定後5 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二庭法 官 吳福森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 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沈菀玲

2025-02-05

ULDV-113-重訴-64-20250205-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