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戴睦憲

共找到 221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1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尤秋純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3 年度執字第450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尤秋純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伍年柒月 。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犯詐欺等案件,先後經法院判   決確定如附表所示【除附表①編號2 最後事實審判決日期「   110/10/25 」應更正為「110/10/26 」,②編號3 判決確定   日期「110/10/30 」應更正為「110/11/30 」,③編號10犯   罪日期「109/11/15 」應補充為「109/11/15 (2 次)」,   且漏載需補充「109/11/13 (1 次)」(編號10宣告刑欄已   載明「3 次」),及偵查機關年度案號應補充為「桃園地檢   110 年度偵字第5363號等」外】,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   第5 款,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   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   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   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分別定有明   文。 三、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經法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確定,其中附表編號1 至11所示各罪,經裁定應執行   刑為有期徒刑4 年6 月,編號12所示各罪,經裁定應執行刑   為有期徒刑1 年9 月在案,有各該裁判書、法院前案紀錄表   等在卷可稽。茲受刑人就如附表所示各罪請求檢察官聲請定   應執行刑,有其聲請狀1 份附卷可稽,是檢察官聲請定其應   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復以上開判決內容審酌   欄各項基礎、法益類型、手段、行為所彰顯主觀惡性與造成   危害、比例原則及多數犯罪責任遞減,暨卷內之本院詢問單   (見聲字卷第365 頁)等節,應定其應執行之刑。至附表之   刑已執行部分,乃將來檢察官指揮執行時應予扣除之問題,   併予敘明。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品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2025-03-17

CYDM-114-聲-61-20250317-1

嘉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嘉簡字第209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易書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113 年度偵字 第14011 、14228 號、114 年度偵字第1392號),本院受理後( 114 年度易字第120 號),因被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改以簡易 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李易書犯如附表所示之罪,均累犯,各處如附表所示之刑(附表 編號一二四含主刑及沒收)。應執行拘役陸拾日,如易科罰金, 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一㈣第2 行「AZJ 」應更   正為「AJZ 」,第3 行「36000 」應更正為「30000 」,並   說明「被告警詢稱印象中大約新臺幣(下同)30000 元(見   警0227卷第2 頁),及告訴人表示現金是放在紅包裡面遭竊   ,記得大約是3 萬元左右,對被告所述3 萬元沒有意見(參   易卷第39頁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表)」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   訴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按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經被告自白犯罪,法院認為宜以   簡易判決處刑者,得不經通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定有明文。而被告前於偵查中   坦承行竊自白犯罪,經本院審酌其本案一切主、客觀情節,   並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於民國92年2 月6 日修正之立法理   由:「依原條文第二項規定,經『法院』訊問,被告自白,   始可將通常程序改為簡易程序,則於法院以外之人詢問被告   ,而被告自白時,可能即無法依本條第二項之規定,將通常   程序改為簡易程序,爰就本條第二項為文字之修正,以加強   本條第二項之適用。」及法院辦理刑事訴訟簡易程序案件應   行注意事項第2 條之規定,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爰不經通   常審判程序,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三、論罪科刑: ㈠核被告所為,均係犯刑法第320 條第1 項之竊盜罪。 ㈡被告4 次竊盜犯行間,犯意各別,行為互殊,應予分論併罰   。  ㈢被告有如起訴書所載科刑紀錄,徒刑於112 年9 月22日縮短   刑期假釋出監付保護管束,迄113 年1 月28日保護管束期滿   未經撤銷假釋視為執行完畢乙節,有法院前案紀錄表1 份附   卷可稽,其受徒刑執行完畢後,5 年以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   徒刑以上之4 罪,均為累犯;且經參酌司法院釋字第775 號   解釋意旨、最高法院刑事大法庭110 年度台上大字第5660號   裁定意旨等,衡酌被告於上開前案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再犯 本件,可認其對刑罰反應力薄弱,本案與前開執行(竊盜)   為同一罪質之罪,是認本案依累犯規定對被告加重其刑,並   無其所受刑罰超過所應負擔罪責而致其人身自由因此遭受過   苛之侵害情事,故依刑法第47條第1 項之規定加重其刑。  ㈣爰審酌被告未尊重他人財產權,下手行竊他人財物,誠屬不   該;惟考量被告犯罪後坦認犯行之態度,及被害人意見表示   (見易卷第37頁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表),兼衡被告犯罪動機   、手段平和、財損價值不一(其中金手鍊部分已發還),暨   其素行、智識程度、生活與經濟欠佳(參警詢筆錄受詢問人   欄所載、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   所示之刑,及定應執行刑,均併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㈤沒收部分:     被告因起訴書犯罪事實一㈠㈡㈣依序分別竊得現金8,000 元   4,000 元、30,000元,未據扣案或實際發還,既為其犯罪所   得,仍應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1 項、第3 項規定,在各該罪   項下就犯罪所得併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   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至起訴書犯罪事實一㈢被告竊得   金手鍊1 條既已發還(參警3305卷第19頁贓物認領保管單)   ,爰不予宣告沒收或追徵,末此敘明。   四、適用之法律: ㈠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0 條第1 項、第   454 條第2 項。 ㈡刑法第320 條第1 項、第47條第1 項、第41條第1 項前段、   第51條6 款、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第3 項。 ㈢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判決如主文。 五、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   狀(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吳心嵐偵查起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王品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 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 為準。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表: 編 號 犯罪事實         罪名及宣告刑 一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 ㈠ 李易書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拾伍日,如易科 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 所得現金新臺幣捌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二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 ㈡ 李易書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 得現金新臺幣肆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 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三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 ㈢ 李易書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拾日,如易科罰 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四 起訴書犯罪事實一 ㈣ 李易書犯竊盜罪,累犯,處拘役肆拾伍日,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 罪所得現金新臺幣參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 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附錄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320 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 罪,處5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50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利益,而竊佔他人之不動產者,依前 項之規定處斷。 前2 項之未遂犯罰之。

2025-03-10

CYDM-114-嘉簡-209-20250310-1

單禁沒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沒收違禁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單禁沒字第23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潘氏娜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單獨沒收違 禁物(111 年偵字第2369號、114 年度聲沒字第16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扣案之含第四級毒品西布曲明成分之「X3」膠囊壹罐、「X7」膠 囊伍罐(總淨重分別為拾壹點壹陸公克、伍拾貳點陸伍公克)均 沒收之。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聲請書所載。 二、按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且得單獨宣   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 項,及第40條第2 項分別定有明文   。 三、經查,本件扣案之「X3」膠囊1 罐、「X7」膠囊5 罐經送請   台灣尖端先進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取樣檢驗結果,均檢出   西布曲明成分(總淨重分別為11.16公克、52.65公克),有   該公司毒品原物鑑定實驗室民國111 年3 月18日毒品證物鑑   定分析報告書2 紙在卷可稽,確係第四級毒品無訛,屬違禁   物。本院審核認此部分聲請為正當,應予准許。另包裝毒品   之袋子,因其上所殘留之毒品,難以析離,且無析離之實益   與必要,應視同毒品,均一併沒收;至送驗耗損部分之毒品   因已滅失,不另宣告沒收,附此敘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 條之36第2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品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CYDM-114-單禁沒-23-20250310-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029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月子 選任辯護人 賴一帆律師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6420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附件起訴書所載。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   法第238 條第1 項及第303 條第3 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鄭月子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被告係   犯刑法第277 條第1 項之傷害罪,而該罪,依刑法第287 條   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陳彥琳於民國114 年   3 月5 日具狀撤回其告訴,有撤回告訴狀各1 份在卷可稽(   本院於翌日收狀,見易卷第157 頁),揆諸前開說明,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品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CYDM-113-易-1029-20250310-1

朴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賭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朴簡字第29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洪 厨 上列被告因賭博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 偵字第817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甲○犯圖利聚眾賭博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 幣壹仟元折算壹日。未扣案之犯罪所得新臺幣肆仟元沒收,如全 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收時,追徵其價額。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犯罪事實一、第2 行「11月27日」   應更正為「12月初某日」(參警卷第2 頁所載)外,餘均引   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之理由: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268 條前段之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   所罪、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  ㈡又按刑事法若干犯罪行為態樣,本質上原具有反覆、延續實   行之特徵,立法時既予特別歸類,定為犯罪構成要件之行為   要素,則行為人基於概括之犯意,在密切接近之一定時、地   持續實行之複次行為,倘依社會通念,於客觀上認為符合一   個反覆、延續性之行為觀念者,於刑法評價上,即應僅成立   一罪。學理上所稱「集合犯」之職業性、營業性或收集性等   具有重複特質之犯罪均屬之,例如經營、從事業務、收集、   販賣、製造、散佈等行為概念者是(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   第4686號刑事判決意旨參照)。準此,被告自民國113 年12   月初某日起至同年月16日為警查獲止,提供名下房屋、聚眾   賭博麻將並抽頭之行為,係基於同一營利意圖,本質上具有   反覆、延續性行為之特徵,於刑法評價上,應認係集合多數   犯罪行為而成立獨立犯罪之集合犯,而僅論以包括一罪。又   其基於一個意圖營利之犯意,同時提供賭博場所、聚集多數   人賭博等行為,係基於一賭博營利之犯意,達成其同一犯罪   所為之各個舉動,應屬法律概念之一行為,乃一行為觸犯數   罪名,為想像競合犯,是所犯上開2 罪,應依刑法第55條前   段規定,從一重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處斷。  ㈢爰審酌被告不思以正當方式賺取金錢,提供其名下房屋、聚   眾賭博麻將以獲取不法利益,助長賭風及社會僥倖心理,使   人易趨遊惰,養成不良習慣,對社會風氣有不良影響,惟念   其犯罪手段平和,犯罪後坦承犯行之態度,考量其經營賭博   時間非長、規模和獲利非鉅等,暨其年逾7 旬、智識程度、   經濟與生活狀況等情(參警詢筆錄之受詢問人欄所載、個人   戶籍資料查詢)等一切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   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㈣沒收部分:   ⒈被告供稱經營半個月左右,每1 將抽新臺幣(下同)200    元、每天2 將乙節(見警卷第2 頁),基於罪疑唯輕有利    被告之計算,扣除每週週末2 日、為警查獲當日尚未收取    ,認定其犯罪所得為4,000 元【2 週共計10日,計算式:    200 元× 2 將× 10日=4,000 元】,應依刑法第38條之1    第1 項前段、第3 項之規定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    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⒉扣案之麻將1 副、牌尺4 支、搬風1 個、骰子3 顆,雖係    本案犯罪所用之物,然非被告所有(見警卷第1 頁背面所    載),自無從諭知沒收,末此敘明。 三、應適用法條:  ㈠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前段、第3 項、第450 條第1 項   、第454 第2 項。  ㈡刑法第268 條、第55條、第41條第1 項前段、第38條之1 第   1 項前段、第3 項。  ㈢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   狀(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詹喬偉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朴子簡易庭  法 官 王品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之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268 條 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9 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0

CYDM-114-朴簡-29-20250310-1

嘉交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嘉交簡字第92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獻堂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4 年度偵字第165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林獻堂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 毫克以上,處有期徒刑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元;有期徒刑 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均引用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之理由: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 條之3 第1 項第1 款之罪。  ㈡爰審酌被告前無酒駕犯罪科刑紀錄,此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在卷可按,然其呼氣中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80毫   克,猶騎乘動力交通工具上路,所為實不足取;惟念其犯後   坦承犯行態度,幸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當摒棄僥倖之念而   亟思不再酒後駕車,否則勢難避免日後為此遭受相當時間之   監禁處遇,復斟酌其年屆6 旬、智識程度、經濟與生活狀況   (參警詢筆錄受詢問人欄所載、查詢個人戶籍資料)等一切   具體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易科罰金、易服勞   役之折算標準。 三、適用之法律:  ㈠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1 項前段、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  ㈡刑法第185 條之3 第1 項第1 款、第41條第1 項前段、第42   條第3 項前段。  ㈢刑法施行法第1 條之1 第1 項。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   狀(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張建強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嘉義簡易庭  法 官 王品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 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 百萬 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10年內再犯第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 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0

CYDM-114-嘉交簡-92-20250310-1

朴交簡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簡易判決 114年度朴交簡字第72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明榮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依通常程序起訴(114 年度 偵字第432 號),本院受理後(114 年度交易字第16號),因被 告自白犯罪,本院認宜改以簡易判決處刑,判決如下:   主     文 鄭明榮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 毫克以上,處有期徒刑貳月,併科罰金新臺幣壹萬元;有期徒刑 如易科罰金,罰金如易服勞役,均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犯罪事實及理由 一、本案犯罪事實及證據,除證據部分補充「被告於本院審理時   之自白(見交易卷第33頁)」外,餘均引用檢察官起訴書之   記載(如附件)。 二、論罪科刑之理由:  ㈠核被告所為,係犯刑法第185 條之3 第1 項第1 款之罪。  ㈡爰審酌被告前無酒駕犯罪科刑紀錄,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按,然其呼氣中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62毫克,猶騎乘動力   交通工具上路,所為實不足取;惟念其犯罪後終能坦承犯行   知錯態度,且自摔成傷應記取教訓,幸未造成其他人員傷亡   ,當摒棄僥倖之念而亟思不再酒後駕車,否則勢難避免日後   為此遭受相當時間之監禁處遇,復斟酌其年逾6 旬、智識程   度、經濟與生活狀況(參交易卷第34頁筆錄所載、個人戶籍   資料查詢)等一切具體情狀,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併諭知   易科罰金、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449 條第2 項、第3 項、第454 條第2 項(   本件係依113 年司法首長業務座談會刑事裁判書類簡化原則   製作),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判決,得自判決送達之日起20日內向本庭提出上訴   狀(應附繕本)。 本案經檢察官林津鋒偵查起訴,由檢察官李志明到庭實行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朴子簡易庭  法 官 王品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附錄本案論罪科刑法條: 中華民國刑法第185 條之3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3 年以下有期徒刑, 得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一、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   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 二、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服用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   能安全駕駛。 三、尿液或血液所含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之物或其代謝物   達行政院公告之品項及濃度值以上。 四、有前款以外之其他情事足認施用毒品、麻醉藥品或其他相類   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 因而致人於死者,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 百萬 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處1 年以上7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 1 百萬元以下罰金。 曾犯本條或陸海空軍刑法第54條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或經緩起 訴處分確定,於10年內再犯第1 項之罪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 徒刑或5 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3 百萬元以下罰金;致重傷者 ,處3 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 百萬元以下罰金。

2025-03-10

CYDM-114-朴交簡-72-20250310-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定應執行刑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76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葉星佑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114 年度執字第720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葉星佑因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捌月,如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犯妨害自由等案件,先後經本   院判決確定如附表所示,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   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聲請裁定   等語。 二、按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者,依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數罪併罰,分別宣告其罪之刑,宣告多數有期徒刑   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   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分別定有明   文。 三、查受刑人因犯如附表所示之各罪,經本院先後判處如附表所   示之刑確定,其中附表編號2 至3 所示各罪,經裁定應執行   刑為有期徒刑5 月在案,有各該判決書、法院前案紀錄表等   在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   為正當,復以上開判決內容審酌欄各項基礎、法益類型不同   、手段、行為彰顯主觀惡性與造成危害,暨卷內本院詢問單   (見聲字卷第37頁)等節,應定其應執行之刑,併諭知易科   罰金之折算標準。 四、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 項,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   款、第41條第1 項前段、第8 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品惠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2025-03-10

CYDM-114-聲-176-20250310-1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行使偽造文書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97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宜廷 上列被告因行使偽造文書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 偵字2714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如附件起訴書所載(另被告劉建宏部分由本院另行   審理)。  二、按被告死亡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5 款、第307 條定有明文。查:   被告蔡宜廷業於113 年8 月2 日死亡,有個人基本資料查詢   結果1 紙附卷可稽,揆諸上揭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   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5 款、第307 條規定,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王慧娟                    法 官 林家賢                    法 官 王品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 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CYDM-113-訴-297-20250305-2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毀棄損壞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160號 聲 請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戴凱弘 上列被告因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11 4 年度偵字第2069號),本院認不應以簡易判決處刑(原簡易案 件案號:114 年度朴簡字第47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本院判 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聲請意旨如附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所載。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   法第238 條第1 項及第303 條第3 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本件被告戴凱弘因毀棄損壞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聲請   簡易判決處刑),認被告係犯刑法第354 條之毀損罪,而該   罪,依刑法第357 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告訴人   陳俊傑於民國114 年2 月27日具狀撤回其告訴,有撤回告訴   狀1 份在卷可稽(本院於同年3 月1 日收狀,見嘉簡卷第19   -21 頁),揆諸前開說明,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 條、第30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林津鋒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王品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戴睦憲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2025-03-05

CYDM-114-易-160-2025030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