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潘怡學

共找到 246 筆結果(第 31-40 筆)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808號 上 訴 人 喬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正憲 被 上訴人 社團法人台中市簡會益宗親會 法定代理人 簡吉源 上列當事人間遷讓房屋事件,上訴人對民國114年1月24日本院第 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然未據繳納上訴費。查本件上訴人上 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1,838,420元(同第一審所核定之訴訟 標的價額關於聲明第2項、第4項部分),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4,5 4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 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補繳第二審裁判費,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3-03

TCDV-113-訴-1808-20250303-3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書記官處分書異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145號 異 議 人 呂萬鑫 上列抗告人與相對人陳宏益間異議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1 月15日本院113年度聲字第145號裁定提起抗告,查本件應徵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未據抗告人繳納。茲限抗告人於本裁定送達後 5日內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不繳納,即駁回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7

TCDV-113-聲-145-20250227-3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2078號 原 告 奕峯多媒體國際行銷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芸彤 訴訟代理人 程光儀律師 張義群律師 複 代理人 林泓均律師 被 告 賴琤茹即國鋼工程行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參拾肆萬伍仟元,及自民國一百一十 三年九月二十九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 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十九,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得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㈠訴外人狗福寵物事業有限公司(下稱狗福公司)委任原告就臺 中市烏日區逗狗樂園進行工程發包及監督,原告遂於民國10 9年7月1日與被告簽訂烏日逗狗樂園/燒烤廣場-設計與裝修 案工程合約書(下稱系爭工程合約),由被告承攬位在臺中 市○○區○○路○段000號1樓之烏日逗狗樂園-美式燒烤啤酒屋設 計裝修案工程(下稱系爭工程),約定工程總價為新臺幣( 下同)900萬元。詎被告系爭工程負責人歐陽克俊不斷巧立 各種名目增加預算,致追加工程款共計622萬元,最終工程 總價變更為1522萬元(計算式:622萬元+900萬元=1522萬元 )。  ㈡系爭工程進行中,歐陽克俊於109年9月22日電聯原告系爭工 程負責人梅庭毅表示因身上沒錢,商請原告代付本應由被告 給付和雅電業公司9萬元款項,原告遂於同日由原告之國泰 世華銀行000-00-000000-0號帳戶匯款至被告所指定之銀行 帳戶。被告嗣又以沒錢施作工程即將停工為由,要求原告先 行依照其提出之明細開立遠期支票,以利被告支付工程款項 予其下包商(包含拆除、玻璃、地磚、Epoxy、油漆等),原 告迫於期限壓力,遂於109年10月5日開立共5張支票交予被 告,而由被告之下包廠商兌現領款,支票金額及用途分別為 (1)拆除8萬5383元、(2)玻璃22萬9820元、(3)地磚12萬5145 元、(4)Epoxy10萬1000元、(5)油漆10萬元,金額共計64萬1 348元。就前開款項,兩造原約定被告應於109年10月5日前 清償,然被告僅於109年10月5日匯款44萬1348元予原告以為 清償,是被告迄今仍有29萬元未償【計算式:90,000元+641 ,348元-441,348元=290,000元】,爰依民法第179條、第478 條規定擇一請求被告返還29萬元。  ㈢又,原告就系爭工程陸續以現金交付歐陽克俊259萬5000元、 匯款1138萬元(其中450萬元匯入被告華南銀行帳戶,其餘68 8萬元匯入被告新光銀行帳戶)、支票兌現予被告330萬元( 其中130萬元係系爭工程之工程款),是原告就系爭工程已 給付1527萬5000元(計算式:2,595,000元+11,380,000元+1 ,300,000元=15,275,000元),扣除系爭工程總價1522萬元 ,原告溢付5萬5000元,而被告並無保有上開5萬5000元溢付 工程款之法律上之原因,自屬不當得利,爰依民法第179條 請求被告返還溢領工程款5萬5000元。  ㈣另外,原告與狗福公司為烏日區逗狗樂園經營乙事,簽訂經 營管理顧問聘任合約書(下稱系爭管顧合約),狗福公司聘 任原告為其經營管理顧問。然被告明知原告已全數將工程款 給付完畢,卻由被告就系爭工程之負責人歐陽克俊對原告系 爭工程負責人梅庭毅提起詐欺告訴(案號: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654號,下稱系爭刑案,嗣後不起訴處 分確定),致狗福公司於支付推廣期第一期顧問費25萬元後 ,拒絕支付其餘推廣期11期顧問費275萬元以及後續經營期 顧問費360萬元,原告因此受有共635萬元之顧問費損失。因 被告對原告系爭工程負責人梅庭毅濫行提起詐欺告訴,顯係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破壞狗福公司對原告之信賴, 使狗服公司懷疑原告未妥善處理烏日逗狗樂園興建事宜,致 原告未能向狗福公司收取635萬元顧問費而受有損害,兩者 間有因果關係,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向被告一 部請求賠償原告之顧問費損失150萬元。以上共請求被告給 付184萬5000元(計算式:290,000元+55,000元+1,500,000 元=1,845,000元)  ㈤並聲明:1.被告應給付原告184萬5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 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2.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依民法第478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29萬元,為有理由:  ⒈稱消費借貸者,謂當事人一方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 權於他方,而約定他方以種類、品質、數量相同之物返還之 契約;借用人應於約定期限內,返還與借用物種類、品質、 數量相同之物,未定返還期限者,借用人得隨時返還,貸與 人亦得定1個月以上之相當期限,催告返還。民法第474條、 第478條分別定有明文。  ⒉查,就原告主張被告於109年9月22日向原告借貸9萬元,經原 告於同日匯款至被告指定之銀行帳戶;原告於109年10月5日 依被告請求,共開立5張支票予被告,由被告交由其下包廠 商提示兌現,支票金額共64萬1348元;兩造約定被告應於10 9年10月5日前清償上開款項;被告僅清償44萬1348元,目前 尚餘29萬元未償等情,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 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爭執,按民事訴訟法第 28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原告上開主 張,可認為真。既被告於約定還款期限屆至後,尚有29萬元 借款尚未清償,則原告依民法第478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29 萬元,為有理由。  ㈡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溢領工程款5萬5000元 ,為有理由:  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 179條定有明文。  ⒉查,就原告主張兩造間就系爭工程成立系爭工程合約,最終 約定工程總價款為1522萬元;原告就系爭工程共已給付被告 1527萬5000元,然扣除上開約定之總價後,原告實溢付5萬5 000元工程款等情,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爭執,按民事訴訟法第28 0條第3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是原告上開主張 ,可認為真。既原告就系爭工程確有溢付工程款5萬5000元 之事實,則被告自無得保有該溢領之工程款5萬5000元之法 律上原因,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請求被告返還5萬5000元,確 有理由。  ㈢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50萬元,為 無理由:  ⒈按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應負 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定有明文。  ⒉次按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除行為人之行為具不法性、被 害人受有損害外,尚須以行為人之不法行為與被害人所受損 害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為其成立要件(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 字第1452號民事裁判意旨參照)。  ⒊查,就原告主張被告明知原告已全數將工程款給付完畢,卻 由被告就系爭工程之負責人歐陽克俊對原告系爭工程負責人 梅庭毅提起詐欺告訴,及原告僅受領狗福公司支付之推廣期 第一期顧問費25萬元,其餘推廣期11期顧問費275萬元以及 後續經營期顧問費360萬元共計635萬元,狗福公司均未給付 原告等情,固經被告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 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爭執,按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 項準用同條第1項規定,視同自認,而堪認為真。  ⒋然,觀諸原告所提出之系爭管顧合約第3條,約定推廣期為10 9年9月25日至110年9月24日止,年度聘任費用為300萬元, 狗福公司同意於109年9月25日當日以即期支票或現金匯入原 告指定之帳號;約定經營期為110年9月25日至111年9月24日 ,年度聘任費用為360萬元,狗福公司同意於110年9月25日 當日以即期支票或現金匯入原告指定之帳號,有系爭管顧合 約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71頁)。又,被告系爭工程之實際 負責人歐陽克俊係於111年3月10日至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對 於梅庭毅提告刑事詐欺,並經該署檢察官於112年11月10日 對梅庭毅為不起訴處分等情,亦為本院調閱系爭刑案卷宗核 閱屬實,亦堪認為真。是依上開事證及事實可知,原告原依 系爭管顧合約於109年9月25日即可自狗福公司取得「推廣期 」之聘任費用300萬元,於110年9月25日即可自狗福公司取 得「經營期」之聘任費用360萬元,上開原告得請求狗福公 司給付聘任費之時間,均「早於」歐陽克俊於111年3月10日 對於梅庭毅提告刑事詐欺之前,則應認原告所主張其僅自狗 福公司取得推廣期第1期之25萬元、剩餘推廣期與經營期之 聘任費用共635萬元均未取得一事,與被告系爭工程之負責 人歐陽克俊對梅庭毅提起詐欺告訴,兩者間並無相當因果關 係,則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後段規定請求被告一部賠償 其所受之損害150萬元等語,為無理由。  ㈣末按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 任;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1項、 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按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 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但約定利率 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 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百分之5,民法第233條第 1項、第203條亦分別明定。原告上開依民法第478條規定請 求被告返還29萬元,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溢領 工程款5萬5000元,均有理由,則原告自得依上開規定,請 求被告應加計自113年9月29日起(見本院卷第121頁,起訴 狀繕本於113年9月18日寄存送達被告地址,於000年0月00日 生送達效力)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478條、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給付 34萬5000元,及自113年9月2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其餘請求則 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上開經駁回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 失所附麗,應併予駁回。 五、本判決所命被告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爰依民事訴訟法第 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6

TCDV-113-訴-2078-20250226-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建字第69號 上 訴 人 高興國際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慶春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和作營建股份有限公司間給付工程款等事 件,上訴人對民國114年1月24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 ,然未據繳納上訴費。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臺幣(下同) 14,545,878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37,81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 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向本院 補繳第二審裁判費,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5

TCDV-111-建-69-20250225-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32號 原 告 陳俊宏 上列原告與被告杜淑娥、蔡昆煌間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 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7,201,640 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85,85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 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5

TCDV-114-補-532-20250225-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653號 原 告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中區分署 法定代理人 趙子賢 訴訟代理人 林琦勝律師 黃曉薇律師 被 告 陳超群 周秋如 張智豪 薛婷娟 王德福 上列當事人間拆屋還地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辯論,並指定民國114年4月23日下午2時50分在本院 第8法庭行言詞辯論。   理 由 一、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言 詞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薛婷娟抗辯其先前有向原告承租臺中市○○區○○○段0 00○000地號土地,至去年都還有繳納租金等語,並提出國有 基地租賃契約書影本乙份為證。原告則回應表示被告薛婷娟 所抗辯之租賃契約業經原告發函撤銷、終止,並稱會再提出 書狀具體回應等語。然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結前,原告就上 開部分均未再提出相關書狀及事證,本院認就被告薛婷娟此 抗辯之事實,仍有調查釐清必要,爰再開本件言詞辯論程序 。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4

TCDV-113-訴-653-20250224-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15號 原 告 郭何玉秀 被 告 林進德 上列當事人間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 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定有明文。又債 權人或債務人對於分配表所載各債權人之債權或分配金額有 不同意者,應於分配期日1日前,向執行法院提出書狀,聲 明異議。前項書狀,應記載異議人所認原分配表之不當及應 如何變更之聲明。執行法院對於異議認為正當,而到場之債 務人及有利害關係之他債權人不為反對之陳述或同意者,應 即更正分配表而為分配。異議未終結者,為異議之債權人或 債務人,得向執行法院對為反對陳述之債權人或債務人提起 分配表異議之訴。聲明異議人未於分配期日起10日內向執行 法院為起訴之證明者,視為撤回其異議之聲明。強制執行法 第39條第1項、第2項、第40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本文、第 3項前段亦有規定。 二、次按,強制執行法第41條於民國85年10月9日修正前原規定 :「異議未終結者,聲明異議人非自分配期日起十日內對於 他債權人起訴,並向執行處為起訴之證明,執行處得依原定 分配表,實行分配。」惟該條規定業於85年10月9日修正, 其立法理由明載:「本條原規定異議人未為起訴之證明者, 僅生執行法院得依原定分配表實行分配之效果,其所提起之 訴訟,仍須進行,致生分配程序已終結,而仍須進行無益訴 訟程序之現象,為加重異議人未為起訴證明之失權效果,爰 參考德國民事訴訟法第981條及日本民事執行法第90條第6項 之立法例,規定未於10日內為此證明者,視為撤回其異議之 聲明。其異議既不復存在,執行法院當然應依原定分配表實 行分配,受訴法院亦應以其訴為不合法,裁定駁回之,以避 免執行及訴訟程序之拖延。」故該法條所定期間,即為法定 不變期間,一經遲誤,即發生失權之效果,自無補正之問題 (最高法院100年台抗字第867號、101年度台抗字第530號裁 定意旨參照)。 三、原告起訴主張:鈞院民事執行處113年8月12日中院平112司 執松字第44967號函附件之執行金額分配表,其中債權人即 林進德部分記載次序第15項抵押權違約金為新臺幣(下同) 235萬5600元受分配。該債權係由被告提出其擅自填寫借款 契約書中約定借用期限為自111年8月16日起至111年11月16 日只計算違約金天數453日共235萬5600元,而經鈞院民事執 行處列入分配。但依兩造所簽立借款契約書之約定借用期限 ,該日期為空白,並無約定特定返還借款日期,即無借款屆 期未返還構成違約,被告自無請求違約金之合法事由,且被 告於向鈞院民事執行處陳報違約金債權分配前,亦從未有催 告限期返還借款之行為,亦無從自催告限期返還借款後,起 算違約金請求之權利,是自應將被告上開違約金債權235萬5 600元受分配之金額全部刪除為零,並請求將該減少之235萬 5600元分配給原告,而提起民事分配表異議之訴等語。 四、經查:  ㈠被告於112年3月24日以本院112年司票字第1133號本票准予強 制執行裁定,向本院民事執行處(下稱本院執行處)聲請對 原告所有之坐落臺中市○○區○路○段○路○○段0000地號土地應 有部分及其上之同段1403建號建物應有部分(含增建部分, 下稱系爭房地)為強制執行(案列112年度司執字第44967號 ,下稱系爭執行事件);本院執行處於112年3月29日囑託臺 中豐原地政事務所就系爭房地為查封登記,並於112年6月2 日至系爭房地現場為指封切結;因系爭房地上設定有多筆最 高限額抵押權,分別經抵押權人台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原告陳報上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 權額;本院執行處就系爭房地為拍賣程序,經於112年11月9 日、112年12月7日、113年1月11日之第1、2、3次拍賣期日 均無人應買,債權人亦未承受,嗣於113年2月22日進行特別 拍賣程序後之減價拍賣即第4次拍賣期日由被告投標並拍定 ,又因系爭房地另有其他共有人,經本院執行處通知行使優 先購買權後,共有人即訴外人郭克中、郭克誠於113年3月14 日聲明願依原拍定價額優先購買系爭房地,經繳足價金,而 由郭克中、郭克誠取得系爭房地所有權;因原告尚有其他債 權人強制執行事件,經併入系爭執行事件執行,本院執行處 就拍賣原告所有之系爭房地(含增建部分)所得金額,作成 製作日期為113年8月12日之強制執行金額分配表(下稱系爭 分配表),定於113年9月11日實行分配,並以113年8月12日 中院平112司執松字第44967號函檢送系爭分配表寄予分配表 所列之債權人及債務人;原告則於113年8月22日、113年9月 6日向本院執行處提出聲明異議狀,表示對於系爭分配表中 次序15之違約金債權金額235萬5600元提出異議,原告並於1 13年9月13日對被告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並於同日向執行 處提出為起訴之證明等情,業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事件卷宗 核閱無誤,並有本院執行處簡覆表在卷可佐,是以上事實均 堪以認定。  ㈡然原告前開113年9月13日所提之分配表異議之訴,經本院113 年度補字第2186號裁定以原告未繳納裁判費,限原告於收受 裁定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2萬4364元,原告於收受上開 裁定後未於期限內補繳,經本院以113年訴字第3458號裁定 駁回原告前開分配表異議之訴,原告於收受上開駁回裁定後 未提起抗告而確定等情,經調閱本院113年度補字第2186號 、113年訴字第3458號裁定案卷核閱屬實。  ㈢因原告前開113年9月13日所提之分配表異議之訴經本院前以 原告未繳納裁判費而予以裁定駁回確定,原告前開113年9月 13日所提之分配表異議之訴即視同未為起訴,原告前於113 年8月22日、113年9月6日對於系爭分配表聲明異議亦應視為 撤回。又原告係於113年12月20日始再對被告提起分配表異 議之訴(即本件訴訟,見起訴狀收文章),顯然原告未於分 配期日1日前向執行法院提出書狀,對分配表聲明異議,亦 未於分配期日後10日內向執行法院為起訴之證明,依強制執 行法第39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第3項等規定,原告本件 起訴自不合法,而應予駁回。  五、綜上,原告本件起訴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 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4

TCDV-114-訴-15-20250224-1

訴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訴聲字第3號 聲 請 人 王宗賢 訴訟代理人 陳昭琦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事件,未據繳納聲請費 。按聲請許可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或撤銷許可登記裁定,應徵收 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第4項第 6款定有明文。茲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繳聲請裁判費 1,000元,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4

TCDV-114-訴聲-3-20250224-1

簡上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326號 上 訴 人 施芳秀 訴訟代理人 陳盈如律師 被 上訴 人 施豪威 施豪佑 施曉玟 施瀞捷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周志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3月22日 本院沙鹿簡易庭109年度沙簡字第171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 院於民國114年2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主張:  ㈠於原審以:  ⒈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等4人之父即被繼承人施秀川(於民國111 年1月18日死亡,其繼承人為被上訴人等4人)為兄弟關係, 施秀川生前於84年間因積欠龐大債務急需資金周轉,而將其 所有坐落臺中市○○區○○段○000號建號建物(門牌號碼臺中市 ○○區○○路00號房屋,基地坐落同段第1401之2地號土地上, 下稱系爭房屋)出售上訴人,並以買賣原因而將系爭房屋移 轉所有權登記予上訴人,施秀川自承積欠上訴人高達新臺幣 (下同)800萬元債務,上訴人基於兄弟情誼暫為同意施秀 川使用系爭房屋,然該使用借貸契約並未定有期限,亦難依 借貸目的而定其期限,期間因施秀川已另立門戶,將日常起 居中心轉移至臺中市龍井區臨港東路1段15巷廠房,且未經 上訴人同意將系爭房屋任由被上訴人施豪佑居住,上訴人屢 次向施秀川口頭請求返還系爭房屋,未獲施秀川置理,故上 訴人以本件起訴狀繕本送達施秀川,向施秀川為終止系爭房 屋使用借貸契約之意思表示,施秀川自係無權占有系爭房屋 ,且施秀川因無權占有系爭房屋而受有相當於租金每月12,0 00之不當得利。  ⒉至於上訴人、施秀川間另案民事訴訟之法院確定判決(即臺 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重上更一字第1號民事判決認定 施秀川就兼括系爭房屋在內等不動產有信託讓與擔保法律關 係存在,上訴人不服上訴後,業經最高法院於112年9月27日 以ll2年度台上字第53號民事裁定駁回上訴確定在案,下稱 另案訴訟),雖認定施秀川就系爭房屋有信託讓與擔保法律 關係存在(下稱系爭信託讓與擔保關係),惟另案訴訟二審 判決理由亦敘明施秀川迄今仍未完全清償信託讓與擔保債務 ,上訴人曾同意使用借貸之借用人僅為施秀川,被上訴人等 4人主張之系爭信託讓與擔保關係,與本件上訴人請求返還 使用借貸物即系爭房屋,係屬二事。縱使上訴人、施秀川間 曾有短暫有信託讓與擔保關係而約定之使用借貸關係,但因 施秀川曾積欠外部債務逃離系爭房屋後而喪失繼續使用系爭 房屋權利,上訴人亦未再同意被上訴人等4人繼續使用系爭 房屋。施秀川既未完全清償擔保債務,且被上訴人等4人並 非系爭信託讓與擔保關係之擔保債務人,應不可能同時取得 上訴人使用借貸同意之承諾,被上訴人等4人亦未經另外取 得上訴人同意而仍無權占有系爭房屋,其等以系爭信託讓與 擔保關係,作為具有占有使用系爭房屋權源之抗辯,並無可 採。  ⒊為此,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470條第2項、第179條之法 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㈡於本院補陳:    ⒈上訴人與施秀川間就系爭房屋確實存在使用借貸的合意,惟 施秀川既已於111年1月18日死亡,應可認施秀川之借用目的 已完成,使用借貸關係應已消滅,上訴人可依民法第470條 或第472條第4款規定認使用借貸契約已終止而請求返還借貸 物。至於施秀川其餘家人即被上訴人等4人,尚難認為上訴 人有與被上訴人等4人均各成立獨立使用借貸關係之意,主 張其為有權占有。是上訴人原於本件起訴時訴請被上訴人返 還借用物,即本件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曾向施秀川為終 止使用借貸之意思表示。現施秀川已死亡,除援用上開對施 秀川終止使用借貸之意思表示外,上訴人亦得以此份民事上 訴狀繕本之送達,重申向被上訴人等4人為終止系爭房屋使 用借貸關係之意思表示,則被上訴人等4人於終止後就系爭 房屋即無合法占有之權源,上訴人基於所有權人之地位,終 止與施秀川間使用借貸關係並請求被上訴人等4人遷讓返還 系爭房屋,即屬有據。詎原判決對上訴人請求返還使用借貸 之主張置之不論,即以施秀川就系爭房屋有信託讓與擔保法 律關係存在為由,逕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顯無可採。  ⒉上訴人與施秀川在移轉系爭房屋之過程中,無論是建築改良 物登記簿、建物登記謄本及書面契約,均明白可知移轉系爭 房屋之法律關係為「買賣」,絕無成立信託讓與擔保之合意 存在,詎原判決對於施秀川與上訴人就系爭房屋所約定之信 託約款具體內容為何(例如「擔保債權額」、「擔保比例」 、「清償屆止日」等)?所有權行使之限制為何?合意於何 時成立?均未詳加探究,徒以上訴人與施秀川間另案訴訟法 院確定判決認定施秀川就系爭房屋有信託讓與擔保法律關係 存在為由,逕為上訴人不利之判決,殊無可採。退步言之, 縱認上訴人與施秀川間成立信託讓與擔保關係,第三人若欲 「使用」系爭建物,應另外取得上訴人即所有權人同意,方 可為之。是上訴人與施秀川間既可認就系爭房屋有買賣關係 及所有權移轉之合意,且無相當證據足認上訴人與施秀川就 系爭房屋有信託讓與擔保之法律關係,上訴人基於所有權人 之地位,終止與施秀川間使用借貸關係並請求被上訴人等4 人遷讓返還系爭房屋,於法有據等語。 二、被上訴人則以:  ㈠於原審以:   施秀川乃為系爭房屋之實質所有權人,且上訴人、施秀川間 就系爭房屋並無使用借貸關係,施秀川係有權占有系爭房屋 ,上訴人所為本件請求,已屬無據。況且,上訴人、施秀川 間另案訴訟法院確定判決認定上訴人、施秀川就系爭房屋有 系爭信託讓與擔保關係,上訴人對於系爭信託讓與擔保關係 之讓與人即施秀川,自不得主張無權占有。上訴人與施秀川 為兄弟關係,系爭信託讓與擔保關係存在以前迄至施秀川死 亡時,被上訴人等4人均與施秀川在系爭房屋共同居住,被 上訴人等4人於施秀川死亡後因繼承而承受施秀川財產上之 權利義務,被上訴人等4人未曾間斷占有系爭房屋迄今,亦 從未曾移轉占有予上訴人。是上訴人以被上訴人等4人係屬 無權占有系爭房屋為據而為本件請求,為無理由等語。  ㈡於本院補陳:  ⒈兩造間非使用借貸關係,而是信託的讓與擔保法律關係,自 然就沒有探討上訴人所謂使用借貸關係是否終止這個問題之 必要。又被上訴人等4人是施秀川之繼承人,已依繼承關係 繼承原來的信託的讓與擔保法律關係,亦已於原審承受訴訟 ,被上訴人自亦得以兩造間有信託的讓與擔保法律關係,並 以此法律關係基礎之內部關係為理由,抗辯主張對系爭房屋 仍有正當佔有使用權源,上訴人不得就系爭房屋對被上訴人 主張為無權佔有。且關於兩造是信託的讓與擔保法律關係乙 事,有確定判決為證,兩造間就此有既判力。惟上訴人主張 與前述確定判決相反之事實,被上訴人既否認之,則依舉證 原則,亦必須由上訴人舉證之,然上訴人並無舉證兩造有合 意為使用借貸法律關係,縱上訴人再為舉證,亦會違反既判 力,亦是不足採證。  ⒉施秀川當時於信託的讓與擔保而移轉系爭房屋所有權登記給 上訴人後,仍與家人在系爭房屋繼續居住使用,施秀川死亡 後,其繼承人亦繼續居住使用,數十年迄今未中斷,上訴人 於本件起訴前,亦未曾有任何異議。另施秀川於系爭信託的 讓與擔保法律關係成立後,即努力清償系爭債務,希望能儘 速向被上訴人請求回復移轉系爭房屋之所有權移轉登記,並 無所謂有意規避清償義務之情形。反而是上訴人不願提出真 實之債權總金額來與被上訴人作真正的核對與結算,且雙方 亦對其中部份抵銷金額有爭執。對此,被上訴人有於前述系 爭確認信託的讓與擔保法律關係民事確定判決之後,以該確 定後新的清償與抵銷事實,並已完全清償系爭債務完畢為理 由,提起新的所有權移轉登記之民事訴訟。  ⒊系爭房屋本就是施秀川所有,施秀川僅是依據信託的讓與擔 保法律關係,在外部形式上移轉了系爭房屋之所有權登記予 上訴人,然在實質關係上,也就是在内部關係上,仍然是真 正所有權人,得保有從來的使用收益,且事實上之使用狀態 亦是如此。是被上訴人並不需畫蛇添足地與上訴人再另外約 定使用借貸關係等語。 三、原審對於上訴人之請求,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 上訴,並上訴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等4人應將坐 落於臺中市○○區○○段000000○地○○○段000○號即門牌號碼臺中 市○○區○○路00號房屋騰空遷讓返還上訴人。㈢被上訴人等4人 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返還前項所示房屋予上訴人之 日止,按月給付上訴人12,000元。被上訴人則聲明:上訴駁 回。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上訴人主張其為系爭房屋所有權人,被上訴人為施秀川之繼 承人,渠等目前占有系爭房屋等情,為被上訴人所不爭執, 堪已認定。  ㈡按債務人為擔保其債務,將擔保物所有權移轉與債權人,而 使債權人在不超過擔保之目的範圍內,取得擔保物所有權之 信託的讓與擔保,而約定債務清還期間者,雖不能認其為無 效,但擔保物所有權之移轉,既僅以擔保債務清還為目的, 即不能祗以債務人逾期未曾清還所負債務,債權人即取得擔 保物之所有權,仍應履行變賣擔保物或協議估價,債權人就 其價金受償或承受之程序,庶免其迴避民法第873條第2項禁 止之規定(最高法院71年度台上字第2934號裁判意旨參照) 。次按信託的讓與擔保,在對外關係,受讓人就供擔保之物 雖已取得完全之所有權,但在內部關係,對於讓與人,仍僅 得以擔保權人之資格,在擔保之目的範圍內行使其權利。以 故,依擔保權之內容而言,讓與人之占有供擔保之物,在受 讓人方面,尚不得主張其為無權占有(最高法院74年度台上 字第2307號裁判意旨參照)。經查,兩造就系爭房屋,業經 另案確定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109年度重上更一字 第1號,兩造上訴後經最高法院以112年度台上字第53號裁定 兩造上訴均駁回而確定)認定有信託讓與擔保法律關係存在 ,此有上開裁判暨確定證明書在卷可查(見原審卷第121-14 1頁、第179頁),並據本院調取上開事件卷宗核閱屬實。是 依前揭說明,兩造既就系爭房屋成立信託讓與擔保法律關係 ,上訴人雖為所有權人,然於內部關係上,僅能於擔保之目 的範圍內行使權利,被上訴人占有系爭房屋,亦非無權占有 ,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為無權占有系爭房屋,依民法第767 條規定請求返還,並無理由。再被上訴人占有系爭房屋之依 據為信託讓與擔保法律關係,並非使用借貸,上訴人依民法 第470條第2項請求返還系爭房屋,亦無理由。上訴人另稱被 上訴人主張信託讓與擔保法律關係,為權利濫用云云(見本 審卷第85頁),然上訴人亦得依信託讓與擔保之內部關係, 於被上訴人未清償所擔保債務時,就系爭房屋取償,難認有 何權利濫用之情。末被上訴人既非無權占有系爭房屋,自非 無法律上原因受有利益,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按月給付相當 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亦無理由。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依民法第767條、第470條第2項、第179條 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返還系爭房屋,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12,000元,為無理由 ,不應准許,原審因而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核無違誤。上 訴意旨指摘原審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及舉證,核與判決結果無 影響,爰不逐一論斷,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之1條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陳文爵                   法 官 潘怡學                   法 官 陳昱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許瑞萍

2025-02-21

TCDV-113-簡上-326-2025022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合夥清算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515號 原 告 葉凱蓁 訴訟代理人 吳宇翔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榆涵間合夥清算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 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900,000元,依民 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27、修正前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 訟、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2條規定,應徵第一審裁 判費29,71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潘怡學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蔡秋明

2025-02-21

TCDV-114-補-515-2025022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