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賴琪玲

共找到 119 筆結果(第 31-40 筆)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清償信用卡消費款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簡字第39號 原 告 元大國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宋耀明 訴訟代理人 杭立強 被 告 吳一祥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信用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154,456元。 原告應於收受通知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780元,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原告起訴,應依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為起訴 應具備之程式。原告起訴不備程式,經審判長定期間命補正 而不遵期補正者,法院應以起訴不合法,裁定駁回原告之訴 。 二、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㈠新臺幣(下同)25,133元,及自民 國100年5月27日起至104年8月31日止,按年息百分之20計算 之利息,暨自104年9月1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 計算之利息;㈡15,670元,及自93年8月17日起至104年8月31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8.25計算之利息,暨自104年9月1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經核訴訟標的金 額(請求之本金加計至聲請發支付命令之前1日之利息)核 定為154,456元,應繳納第一審裁判費2,280元,扣除原告繳 納之支付命令聲請費500元,尚欠1,780元未繳納,本院現在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裁 定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第1項抗告,應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向本庭提出抗告 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不得單獨對本裁定第2項為抗 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8

CYEV-114-嘉簡-39-20250218-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嘉簡字第94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兼反訴被告 陳怡妏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羅錦琪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 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23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 第二審上訴。查本件上訴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314,684元(本 訴部分新臺幣305,684元、反訴部分新臺幣9,000元),應徵第二 審裁判費新臺幣6,540元,未據上訴人繳納。本院現在依民事訴 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上訴人於收 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庭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上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8

CYEV-113-嘉簡-94-20250218-4

嘉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小字第92號 原 告 黃馥宣 上列原告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補正被告之姓名及其住居所,逾期 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依民事訴訟法第244條第1項第1款、第116條第1項第1款規定 ,「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書狀,除別有規定 外,應記載下列各款事項: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 當事人為法人、其他團體或機關者,其名稱及公務所、事務 所或營業所。」。此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本件原告起訴,雖記載被告為彰化銀行東嘉義分行帳號0000 -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本件帳戶)所有人,經本院函 查結果,本件帳戶所有人為張振欽。然查張振欽已經死亡, 有個人資料查詢可按,張振欽既已死亡,原告起訴以張振欽 為被告,顯非合法,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 ,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10內補正被告之姓名及其住居所,逾 期未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3

CYEV-114-嘉小-92-20250213-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1016號 原 告 林祝芬 被 告 鄧安佑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2月9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被告經合法通知,沒有在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本件也查無民 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規定之情形,因此依原告聲請由其一 造辯論而為判決。 二、原告主張:被告能預見將金融帳戶資料提供給他人使用,可 能幫助他人實施詐欺犯罪,竟仍以縱使有人持之以犯罪亦不 違反其本意而基於幫助詐欺取財之不確定故意,於民國111 年6月1日,在臺中市○○區○○○道0段000號之臺中空軍一號-中 南站,將其申請之華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號帳戶( 下稱本案帳戶)之存摺、金融卡(含密碼)、網路銀行帳號( 含密碼),寄送予某真實姓名、年籍均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使 用,容任他人作為詐欺取財之犯罪工具。原告於社群軟體LI NE看見暱稱「小安」、「特助-文博」等稱係十大投顧,有 美金對沖投資,慫恿原告至投資網站之金融投資APP軟體投 資,致原告陷於錯誤,依其指示於111年6月13日在嘉義市中 山路郵局匯款新臺幣(下同)30萬元至本案帳戶,致受有損 害。原告嗣欲提領時,對方則以各種理由拒絕出金,原告始 知受騙,為此請求被告賠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 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未為陳述及聲明。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記載原告主張之事實之訴狀繕本,以及本院指定於114年1月2 3日行言詞辯論之通知書,已分別於113年12月8日、114年1 月6日送達被告,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或提出書狀為 爭執,且被告因上開提供本案帳戶之行為,業經臺灣臺中地 方法院112年度金簡字第283號刑事判決認被告犯刑法第30條 第1項、第339條第1項幫助詐欺取財罪等罪,依幫助犯洗錢 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洗錢罪,判處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 新臺幣3萬元確定等情,亦經本院調取該案卷宗查明無誤, 是原告之主張,應可採信。  ㈡被告幫助詐騙集團不法侵害原告之權利,致原告受有損害, 依民法第185條第1、3項規定,應負連帶賠償損害之責任, 原告請求被告賠償,於法有據。  ㈢從而,原告依據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30萬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即113年12月9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本件是就民事訴訟法第427條第1項訴訟適用簡易程序所為被 告敗訴之判決,依同法第389條第1項3款規定,應依職權宣 告假執行。 六、依民事訴訟法第78條規定,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文化路 308之1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3

CYEV-113-嘉簡-1016-20250213-1

嘉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小字第912號 原 告 葉蒼益 被 告 翁嘉良 上列當事人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事件,是原告於本院113 年度嘉交簡字第806號刑事案件審理時提起之附帶民事訴訟,經 本院刑事庭於民國113年10月16日裁定移送本庭審理,於民國114 年1月23日言詞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2,812元。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77,餘由原告負擔;並確定被告應負 擔之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77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文化路 308之1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規定: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附記:   原告訴之聲明及訴訟標的之原因事實要旨:    被告於民國113年1月4日8時32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 號自用小貨車,沿嘉義市東區垂楊路外側車道由西往東方 向行駛,行經垂楊路與體育路口,本應注意行經設有號誌 管制路口,應依號誌指示行駛,而依當時天候晴、日間自 然光線、路面鋪裝柏油、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視距良 好等情況,並無不能注意之之情事,竟疏未注意貿然闖越 紅燈直行,適訴外人李倖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 重型機車沿體育路由南往北直行,遭被告駕駛之車輛碰撞 ,致撞向同向右側由原告騎乘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 重型機車(下稱本件機車),致原告受有下背部挫傷及左 肘開放性傷口之傷害,本件機車亦受毀損。原告因此受有 支出醫療費用新臺幣(下同)3,415元、看護費36,000元 、就醫交通費1,200元及本件機車修復費用2,850元等損害 ,並得請求賠償精神慰撫金2萬元,合計63,465元,為此 請求被告賠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63,465元;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理由要領   ㈠修復本件機車所支出之零件費用,是使用新品代替舊品, 應扣除折舊,始為必要修復費用。依照行政院所頒固定資 產耐用年數表及固定資產折舊率表,機車之耐用年數為3 年,依平均法計算其折舊結果(即以固定資產成本減除殘 價後的餘額,按固定資產耐用年數表規定的耐用年數平均 分攤,計算折舊額),每年折舊率為3分之1。另外參酌營 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5條第6項規定「固定資產提列 折舊採用平均法…者,以1年為計算單位,其使用期間未滿 1年者,按實際使用之月數相當於全年之比例計算之,不 滿1月者,以1月計」。本院認為依照前述規定計算本件應 該扣除的折舊,尚屬適當。經查,本件車輛的出廠時間為 112年3月,有車號查詢車籍資料可按,依前開查核準則規 定計算,在本件事故發生時,已經使用11個月,扣除折舊 後的修復必要費用為2,197元,計算如下:【①殘價=取得 成本÷(耐用年數+1)即2,850元÷(3+1)≒713元(小數點 以下四捨五入,下同)。②折舊額=(取得成本-殘價)×1/( 耐用年數)×(使用年數)即(2,850元-713元) ×1/3×(11 /12)≒653元。③扣除折舊後價值=(新品取得成本-折舊額 )即2,850元-653元=2,197元。】   ㈡原告因被告本件侵權行為致受有上開傷害,原告請求賠償 精神慰撫金2萬元,尚屬適當。綜上,本件機車修復必要 費用2,197元,加上精神慰撫金2萬元以及被告未為爭執之 醫療費用3,415元、看護費36,000元及就醫交通費1,200元 等,原告所受損害額為62,812元,原告主張超過前開金額 部分,為不可採。

2025-02-13

CYEV-113-嘉小-912-20250213-1

嘉小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清償信用卡消費款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嘉小字第6號 原 告 元大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張財育 訴訟代理人 王中志 被 告 黃子珈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信用卡消費款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詞 辯論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6,873元,及其中新臺幣45,344元自民國 113年11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並確定被告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為新臺幣 1,000元,及自本判決確定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 計算之利息。 本判決得假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文化路 308之1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項規定:對小額程序之第一審裁判之 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附記:原告訴之聲明、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要旨    被告於民國93年9月1日向復華商業銀行(下稱復華銀行, 於96年間更名為元大商業銀行)申請信用卡使用,因無力 償還記帳消費款等,於95年4月27日與包含復華銀行在內 之4家金融機構協議成立無擔保債務還款計畫,復華銀行 之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278,342元,被告每月應償還 復華銀行之金額為5,202元。豈料,被告於113年5月31日 繳款後,即未再清償,尚欠原告46,873元(含本金45,344 元以及算至113年11月9日之利息1,529元),及自113年11 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15計算之利息,為此依 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等語,並聲明:如主文 第1項所示。

2025-02-13

CYEV-114-嘉小-6-20250213-1

嘉簡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確認通行權等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嘉簡字第228號 原 告 鍾曜為 訴訟代理人 鐘育儒律師 複代理人 蕭浚安律師 被 告 陳世錩 何昭美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呂紫君律師 被 告 何明哲 上列當事人間確認通行權等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23日言詞辯論 終結,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原告所有坐落嘉義縣○○鄉○○○段0○0地號土地對於被告陳世錩 所有同段5-12地號土地如嘉義縣竹崎地政事務所民國113年10月2 9日土地複丈成果圖(即附圖二)代號甲所示部分面積27平方公 尺之土地及被告何明哲所有同段5-11地號土地如同複丈成果圖代 號乙所示部分面積3平方公尺之土地通行權存在。 被告應容忍原告通行前項土地,並不得為設置障礙物等一切妨礙 原告人、車(不包含汽車)通行之行為。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程序事項   被告何明哲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本件查無 民事訴訟法第386條各款規定之情形,因此依原告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乙、實體事項     一、原告之主張及聲明:  ㈠坐落嘉義縣○○鄉○○○段000地號土地(下稱5-8地號土地)為原 告所有,地上建有門牌號碼嘉義縣○○鄉○○00號房屋,有對外 通聯之需求,且除被告陳世錩所有同段5-12地號土地(下稱 5-12地號土地)及被告何明哲所有同段5-11地號土地(下稱 5-11地號土地)外無其他適宜對外聯通管道,屬於袋地。而 民法第787條所謂通行必要之範圍,一般上就有建物而為住 宅用途之土地而言,應以汽車能通行(至少能適當通行一般 自小客車)為衡量之標準。5-12地號土地如嘉義縣竹崎地政 事務所民國113年10月29日複丈成果圖原告方案(下稱附圖 一)所示範圍(下稱系爭道路)長久供不特定人通行,迄今已 數十年之久,屬既成道路而成立公用地役關係,如附圖一所 示之通行方案是對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此訴請 確認通行權存在。  ㈡5-12地號土地上建有門牌號碼嘉義縣○○鄉○○0號房屋(下稱下 寮9號房屋),現房屋住居人即被告何昭美於111年11月間在 5-12地號土地上建造磚造混凝土障礙物,並在上方停放機車 (下稱駐機車平台),導致原告車輛無法進出,通行權遭受 損害,原告見狀向何昭美及其夫婿反映,因協議不成,為此 訴請何昭美拆除上開駐機車平台。又系爭道路係5-8地號土 地唯一聯外道路,而勘驗筆錄中記載「從欄杆到9號房屋圍 牆牆柱距離約220公分」,顯見若是不存在被告興建之上開 平台,用於通行一般寬度190cm之自小客車並不會有任何問 題。  ㈢聲明:確認原告所有5-8地號土地,對被告陳世錩所有5-12地 號土地如附圖一代號甲所示部分及被告何明哲所有5-11地號 土地如同附圖代號乙所示之土地,有通行權存在;被告何昭 美應將如附圖一代號丙所示駐機車平台除去;被告均應容忍 原告通行附圖一代號甲、乙、丙所示之土地,且均不得在前 項土地設置障礙物或刨除水泥路面,及為一切有礙原告人、 車通行或其他類似行為。 二、被告之答辯及聲明:  ㈠被告陳世錩、何昭美:  ⑴5-l2地號土地登記為陳世錩所有,陳世錩與何昭美居住於前 開土地上之下寮9號房屋,房屋前之部分5-12地號土地長久 供原告及周圍住戶通行,與周圍土地對外道路相連接,因過 去竹崎鄉公所僅在既成道路範圍鋪設柏油,私人土地 不予 鋪設柏油,故系爭道路為未鋪設柏油之私人水泥地,並非既 成道路,5-12地號土地所有人基於友好鄰居立場,長久以來 將部分5-12地號土地無償供原告與周圍住戶以步行或騎機車 方式通行,已是對其土地所有權内容之限制。又系爭道路部 分為實心地面,部分為外突之懸空地面,早已存有道路鋼筋 不堪承受汽車重量之安全問題,且道路寬度狹隘緊鄰陡坡, 易生危險而有交通安全疑慮,歷年來原告及其他住戶均是將 汽車停放在5-12地號土地下坡處平緩柏油路面,再以步行或 騎機車方式通行於5-12地號土地上坡處之私有道路。原告對 此事實知之甚詳,且自行請廠商製作「前方陡坡汽車禁行」 、「青山小日子直行90步」之標誌,顯見原告對以步行或騎 機車方式通過系爭道路之方式並無異議。以如附圖二所示通 行方案通行範圍(寬度1.5公尺),已足敷原告於現況道路 通行,原告主張通行範圍寬度1.9公尺,並非必要,亦非損 害最少。審酌土地現況、通行所致被告之實質損失,應認如 附圖二所示之通行方案,方屬對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 法。  ⑵又私設道路與既成道路不同,系爭道路為未鋪設柏油之私設 道路。土地所有權人就私設道路仍保有所有權能,陳世錩與 何昭美於私設道路上坡處側邊擺放盆栽、停放機車,乃5-12 地號土地所有權之合理行使。況且,該駐機車平台亦不影響 原告與周圍住戶以步行或騎機車方式通行系爭道路。倘若以 原告方案作為通行範圍,則被告須支出勞費拆除該平台,還 須另覓停車空間,影響被告平穩生活權利甚鉅,原告對於該 平台所在土地並無通行權存在,故原告請求何昭美拆除該平 台,於法無據。  ⑶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㈡被告何明哲:不同意原告的通行方案,該通行方案並非對周 圍土地損害最少的處所及方法;同意陳世錩及何昭美提出的 通行方案,因該通行方案已足供原告以步行或騎機車之方式 通過5-11、5-12地號土地,為損害周圍地最少之處所及方法 等語,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5-8地號土地未與公路連接,為袋地之事實,被告沒 有爭執,應為可採。  ㈡以下事實,經本院勘驗屬實,並有照片及複丈成果圖為證, 應為真實:  ⑴5-8地號土地經過5-11、5-12地號土地上,有如附圖一代號甲 、乙、丙所示現有道路;道路東側設有鐵管構成之欄杆,欄 杆與下寮9號房屋之牆壁間之距離約220公分。  ⑵前開道路之東側約有72公分寬之路面懸空。  ⑶竹崎鄉公所所鋪設柏油路面到達9號房屋前,有一處陡坡,陡 坡之東側未設有護欄;在該陡坡下方下寮6號之1房屋前方之 電線桿掛有「前方陡坡汽車禁行」之標誌。  ㈢原告有通行權之範圍:   按土地因與公路無適宜之聯絡,致不能為通常之使用者,土 地所有人得通行周圍地以至公路,但對於通行地因此所受之 損害,應支付償金;前項情形,有通行權人,應於通行必要 之範圍內,擇其周圍地損害最少之處所及方法為之,民法第 787條定有明文。又袋地通行權,雖非以袋地與公路有聯絡 為已足,尚須使其能為通常之使用。而是否為通常使用所必 要,除須斟酌土地之位置、地勢及面積外,並應考量其用途 。又供通行土地所有權人所負擔者,僅為容忍袋地所有權人 ,於通常情形下使用袋地所必須而損害最小限度內之通行 ,無使袋地獲得最大經濟效益而提供通行之義務,通行權利 人亦不能主張為使自己可獲取更高使用利益,而任意擴張義 務人應容忍之範圍。經查:  ⑴原告主張其在5-8地號土地上建有下寮10號之房屋(同段20建 號建物),足認5-8地號土地是供居住使用,而查現在社會 ,使用汽車為交通或運輸之工具者雖日漸增加,然供作為住 家使用之袋地通行之道路,則非必以得通行汽車為必要。  ⑵原告所主張如附圖一所示通行範圍,連接由竹崎鄉公所鋪設 柏油路面,係一處陡坡,路面東側邊緣有相當大之高低落差 且未設有欄杆等防護措施等情,有本院勘驗結果及兩造提出 之照片可按(本院卷第80至82頁、第122頁),原告亦不否 認曾在該陡坡前之下寮6號之1房屋對面之電線桿自行設置「 前方陡坡汽車禁行」之標誌(本院卷第80頁),足認汽車行 駛於上開陡坡道路確有相當大之危險性。    ⑶下寮9號房屋前之現有通行路面東側之欄杆與該房屋外牆間之 距離,雖約有220公分,但自欄杆往西約有72公分寬為懸空 路面,是以原告主張如附圖一所示通行範圍,其通行之實心 路面僅約118公分,汽車通行其上時,勢必有約一半之車身 係位於該懸空路面,而該路面已設置數十年,為兩造所不爭 ,則其現有強度是否可以負荷汽車重量之長期碾壓,亦非無 疑。亦即,如為供原告使用汽車而要求被告提供如附圖一所 示土地範圍供其通行,亦有造成上開懸空路面部分崩塌而危 及兩造原有使用之虞。  ⑷本院斟酌上情,認為供居住使用之袋地通行,既非以得通行 汽車,始謂「通常之使用」所必要,且汽車行駛於如附圖一 所示通行範圍土地前所必須經過上開具有相當危險之陡坡路 面,原告應係有此認知,始於該陡坡前設置「前有陡坡汽車 禁行」之標誌,又汽車行駛於如附圖一所示通行範圍土地, 亦有致使懸空路面崩塌而危及兩造原有使用之虞。是令被告 陳世錩、何明哲各以如附圖二代號甲、乙所示部分之土地範 圍供原告通行,應已足以供其人或機慢車通行而使5-8地號 土地得為通常之使用。原告請求確認對被告陳世錩、何明哲 所有如附圖一代號甲、乙所示部分之土地有通行權存在,尚 非可採。   ㈣關於不得刨除水泥路面之請求:   有通行權人,應於通行必要之範圍內,擇其周圍地損害最少 之處所及方法為之;民法第788條第1項前段雖規定,有通行 權人於必要時,得開設道路。然此僅規定有通行權之人於必 要時有開設道路之權利,亦即鄰地所有人僅有容忍有通行權 人開設道路之義務,並無維持原有道路之義務,因此,鄰地 所有人非不得刨除原於通行必要範圍上之路面,刨除後,有 通行權人於必要時,自得另行開設(鋪設)路面以供通行。 是原告請求被告陳世錩、何明哲不得刨除如附圖二代號甲、 乙所示部分之水泥路面,即無理由,不應准許。至於如附圖 一代號甲所示部分土地於超過如附圖二代號甲所示部分之土 地部分,原告並無通行權,其請求被告不得刨除該部分土地 上之水泥路面,更非可採。  ㈤關於容忍通行之請求:   原告就如附圖二代號甲、乙所示所示部分之土地既有通行權 ,則其請求被告應容忍其通行,並不得為設置障礙物等一切 妨礙其人、車(不包括汽車)通行之行為部分,為有理由; 超過該土地範圍部分,原告既無通行權,其請求被告容忍通 行及不得為妨礙其通行之行為部分,即無理由。  ㈥關於拆除如附圖一代號丙所示水泥平台之請求:    原告就如附圖一代號丙所示部分之土地既無通行權存在,則 其依民法第767條等規定請求被告何昭美將該部分之駐機車 平台除去,亦不可採。又所謂既成道路,以長久供不特定人 通行為必要,而如附圖一所示道路,其西側僅有被告陳世錩 等人之下寮9號房屋,東側為懸空路面,並無其他住家,終 端則連接原告所有之5-8地號土地,足以認定該道路至多僅 供該5-8地號及5-12地號等2土地之所有人通行使用,尚難謂 是供不特定人通行使用之既成道路,則原告以被告何昭美違 反供公眾通行之目的,建造系爭駐機車平台,請求被告何昭 美拆除該平台,亦欠缺依據。   ㈦綜上,原告依據通行權等法律關係,請求確認⑴其所有5之8地 號土地對於被告陳世錩所有之5-12地號土地如附圖二代號甲 所示部分面積27平方公尺之土地及被告何明哲所有之5-11地 號土地如附圖二代號乙所示部分面積3平方公尺之土地通行 權存在;⑵被告應容忍原告通行前項土地,並不得為設置障 礙物等一切妨礙原告人、車(不包含汽車)通行之行為,為 有理由,應予准許;超過前開應准許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四、訴訟費用負擔之裁判:本件雖為原告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 決,然本院斟酌:原告因兩造就通行範圍及方法不同,雖有 起訴確認之必要,然依兩造之陳述,被告並未爭執原告得通 行如附圖二代號甲、乙所示部分之土地到達5-8地號土地, 僅不同意原告於該部分土地行駛汽車而已等情,認原告雖取 得如主文第1、2項所示之勝訴判決,仍應由原告負擔全部之 訴訟費用。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庭(嘉義市文化路 308之1號)提出上訴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3

CYEV-113-嘉簡-228-20250213-1

嘉秩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裁定 114年度嘉秩字第5號 移送機關 嘉義縣警察局民雄分局 被移送人 林暉晋 上列被移送人因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經移送機關移送(案 號:民國114年2月6日嘉民警偵字第1130046456號),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林暉晋無正當理由,攜帶類似真槍之玩具槍,而有危害安全之虞 ,處罰鍰新臺幣12,000元,扣案之鎮暴槍1把、氣瓶2罐及塑膠彈 6顆均沒入。   事實理由及證據 壹、應罰部分: 被移送人於下列時、地有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  ㈠時間:民國113年12月26日22時48分許。  ㈡地點:嘉義縣○○鄉○○村○○路000號前。  ㈢行為:無正當理由,攜帶鎮暴槍1把(含氣瓶2罐、塑膠彈6顆 )即類似真槍之玩具槍,而有危害安全之虞。 上開事實所憑證據:  ㈠扣案之鎮暴槍1把、氣瓶2罐及塑膠彈6顆。  ㈡被移送人之調查筆錄(被移送人自白)、扣押筆錄、扣押物 收據、照片以及嘉義縣警察局民雄分局空氣槍動能初篩報告 表。 爰審酌一切情狀,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46條、第65條第3款、第 22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裁定書送達之翌日起5日內,以書狀敘述理 由,向本庭(嘉義市○○路000○0號)提出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3

CYEM-114-嘉秩-5-20250213-1

嘉簡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聲請調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簡調字第4號 聲 請 人 陳天民 上列聲請人聲請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調解,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16條第1項規定於聲請書狀記 載相對人之姓名及其住居所,另依同法第405條第2項規定, 記載聲請調解之法律關係及其爭議情形。此為聲請調解必須 具備之程式。查聲請人聲請調解,未依前揭規定於聲請書狀 記載相對人之姓名及其住居所以及聲請調解之法律關係及其 爭議情形,欠缺應具備之程式。本院已於民國114年1月22日 裁定命聲請人補正,該裁定於114年2月3日送達聲請人,聲 請人迄未補正等情,有送達證書及本院嘉義簡易庭查詢簡答 表可按。聲請人既未遵期補正,其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收受裁定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2

CYEV-114-嘉簡調-4-20250212-2

嘉小調
嘉義簡易庭(含朴子)

聲請調解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小調字第110號 聲 請 人 蔡佩汝 相 對 人 黃湘鈴 年籍在卷 法定代理人 岑小會 年籍在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調解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聲請或 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定 有明文。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405條第3項規定,聲請調解之管轄法院,準 用第一編第一章第一節之規定。經查本件相對人之住所係設 於高雄市楠梓區,依同法第1條第1項規定,本件應由臺灣橋 頭地方法院管轄。同法第12條雖規定,因契約涉訟時,如經 當事人約定有債務履行地者,得由該履行地之法院管轄。然 聲請人僅主張本件締約地在嘉義市,並非有以嘉義市為債務 履行地之約定,本院亦無從依前開規定取得管轄權。綜上, 本件聲請應由臺灣橋頭地方法院管轄,聲請人向無管轄權之 本院為聲請,即有違誤,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於其管轄法院 。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林望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賴琪玲

2025-02-11

CYEV-114-嘉小調-110-2025021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