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康綠株

共找到 141 筆結果(第 41-50 筆)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84號 原 告 蕭黃淑華(即蕭德文之繼承人) 蕭蕙瑩(即蕭德文之繼承人) 蕭楓穎(即蕭德文之繼承人) 蕭凱譽(即蕭德文之繼承人) 吳萬寳 吳東能 黃奇清 王皓(即王淑敏承當訴訟人) 黃奇陽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葉智幄律師 被 告 賴仁鋒 鴻森園藝有限公司 兼 上 一 法定代理人 洪 森 現於法務部○○○○○○○ 被 告 端木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鼎翔 被 告 許寶仁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鄭崇煌律師 被 告 林奕騰 訴訟代理人 陳軒逸律師 鄭智文律師 被 告 林軒禾 現於法務部矯正署高雄二監 謝雨庭 黃政綸 唐銘德 洪敏雄 現於法務部○○○○○○○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許智勝律師 複 代理人 張方俞律師 被 告 昀蜂工程企業社 法定代理人 蕭夏華 被 告 杜莘宇 李承駿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孟毅律師 邱芳儀律師 廖子婷律師 追 加被告 東亞環保企業有限公司 兼 上 一 法定代理人 楊政儒 追 加被告 謝榮宗 黃協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溢繳之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22,072元應予返還。   理 由 一、按訴訟費用如有溢收情事者,法院應依聲請並得依職權以裁 定返還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6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前起訴請求損害賠償事件,經本院刑事庭於民國 112年12月29日以110年度重附民字第14號裁定移送民事庭, 現由本院以113年度重訴字第84號損害賠償事件受理中。原 告於本院追加被告東亞環保企業有限公司、楊政儒、謝榮宗 、黃協有等4人(下稱東亞公司等4人),前經本院以113年1 0月11日彰院毓民和113年度重訴字第84號通知(下稱系爭通 知)核定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26,377,308元,惟第一審裁判 費應為244,144元,本院誤以第二審計算裁判費為366,216元 (見本院卷㈢第227-228頁),原告已於113年10月28日依系 爭通知繳納,有本院自行收納款項收據在卷可稽(見本院卷 ㈠第10頁)。是原告依系爭通知溢繳122,072元(計算式:36 6,216元-244,144元=122,072元),爰依職權裁定返還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13

CHDV-113-重訴-84-20250213-2

重訴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84號 聲 請 人 王 皓 原 告 王淑敏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葉智幄律師 被 告 賴仁鋒 鴻森園藝有限公司 兼 上 一 法定代理人 洪森 現於法務部○○○○○○○ 被 告 端木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詹鼎翔 被 告 許寶仁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鄭崇煌律師 被 告 林奕騰 訴訟代理人 陳軒逸律師 鄭智文律師 被 告 林軒禾 現於法務部矯正署高雄二監 謝雨庭 黃政綸 唐銘德 洪敏雄 現於法務部○○○○○○○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許智勝律師 複 代理人 張方俞律師 被 告 昀蜂工程企業社 法定代理人 蕭夏華 被 告 杜莘宇 李承駿 上三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林孟毅律師 邱芳儀律師 廖子婷律師 追 加被告 東亞環保企業有限公司 兼 上 一 法定代理人 楊政儒 追 加被告 謝榮宗 黃協有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人聲請承當訴訟,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准聲請人王皓為原告王淑敏之承當訴訟人。   理 由 一、按訴訟繫屬中為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雖移轉於第三人,於   訴訟無影響。前項情形,第三人經兩造同意,得聲請代移轉   之當事人承當訴訟;僅他造不同意者,移轉之當事人或第三   人得聲請法院以裁定許第三人承當訴訟,民事訴訟法第254   條第1、2項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本件訴訟繫屬後,原告王淑敏已將其所有彰 化縣○○鎮○○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之所有權移轉 登記予聲請人,並將本件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聲請人,故聲 請承當訴訟,惟未獲被告、追加被告同意,爰聲請裁定准許 承當訴訟等語。 三、經查:原告王淑敏於本事件訴訟繫屬後之民國113年4月26日 以贈與為原因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聲請人,並將本 事件損害賠償請求權讓與聲請人;聲請人檢具王淑敏出具之 同意書聲請承當訴狀等節,有系爭土地登記謄本、民事聲請 承當訴訟狀、系爭土地登記謄本、民事陳報狀在卷可稽(見 本院卷㈠第45頁、卷㈡第329-332頁、卷㈢第9-11頁、第331-33 7頁)。則本件訴訟標的之法律關係即原告王淑敏於本件訴 訟對被告所主張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債權既已移轉於聲請人 ,則聲請人聲請代原告王淑敏承當訴訟,依上開規定,核無 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13

CHDV-113-重訴-84-20250213-3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408號 原 告 張銍恩 被 告 張溪鎮 張麗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515號),經本院 於民國113年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張溪鎮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萬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1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被告張麗容應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元,及自民國113年8月15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張溪鎮、張麗容如分別以新臺幣4萬元 、2萬元為原告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略以:被告張溪鎮(下稱姓名)與其為親戚,被告 張麗容(下稱姓名)為張溪鎮之女兒;張溪鎮因土地糾紛於 民國112年7月5日下午某時,在其住處前與訴外人即其父張 坤合發生爭執,其遂於同日晚間9時許,前往張溪鎮位於彰 化縣○○鄉○○路000巷00弄00號住處(下稱被告住處),雙方 因此發生口角,張溪鎮竟以農用高壓噴霧機噴灑不明液體對 其噴灑,致其受有雙眼化學性灼傷、雙眼表淺性結膜炎等傷 害;張麗容則於被告住處前之開放式庭園內,公然辱罵其「 那個,那個敗家子那個啦」(台語)等語,被告侵害其之身 體、名譽,其得分別向張溪鎮、張麗容請求精神慰撫金,爰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規定提起本件訴訟。並聲明:張溪鎮應 給付其新臺幣(下同)7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張麗容應給付其30萬 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 算之利息;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方面:  ㈠張溪鎮抗辯略以:其當時有持噴水器做防衛驅趕,因為原告 不願離去,其方輕壓噴水器往原告身體噴水,其並未使用農 藥噴灑原告,如果當時其是使用農藥噴灑,原告早已經失明 ,其僅願意賠償原告5,000元等語。     ㈡張麗容抗辯略以:當天前往被告住處之人為原告之兄,提告 之人卻為原告,其對於刑事案件並未上訴,因為其等當時都 在生病;當時原告在被告住處外大聲咆哮,其不堪其擾,順 口說出「了尾仔囝」(台語),當時家裡有養狗,其是罵狗 ,縱認其有賠償必要,亦僅需賠償1,000元即已足等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 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 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被害人受有非 財產上損害,請求加害人賠償相當金額之慰撫金時,法院對 於慰撫金之量定,應斟酌實際加害情形、所造成之影響、被 害人痛苦之程度、兩造之身份地位經濟情形及其他各種狀況 ,以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法院47年台上字第1221號、51年 台上字第223號判例意旨參照)。經查:  ⒈原告主張前開事實經其舉證本院刑事庭113年度易字第848號 判決(下稱系爭刑事案件)為證,本院審酌張溪鎮於本院審 理時僅抗辯其非持農藥往原告眼睛噴灑,但就其有持高壓噴 霧機往原告方向噴灑乙事,經其於書狀陳明在卷(見本院卷 第79頁);又張麗容於本院亦無否認其有稱「敗家子」(即 台語「了尾仔囝」)等語,僅稱當時係對於飼養之狗為上開 辱罵語句等等,可認張溪鎮有持高壓噴霧機往原告方向噴灑 ,及張麗容有於衝突時罵稱「敗家子」等節,應認屬實。張 麗容雖稱其非辱罵原告,而係辱罵其所飼養之狗,然上開辱 罵語句「敗家子」通常係指不務正業、揮霍家產之子弟,顯 然係針對人之辱罵語句;再張溪鎮結束與原告衝突,坐在建 築物門口,張麗容即講出上開話語,且朝鐵柵門外指著原告 方向說話乙節,已經系爭刑事案件承審法官勘驗屬實,有系 爭刑事案件判決可佐(見本院卷第15-16頁),本院已可認 張麗容係對原告辱罵「敗家子」無誤。再被告因上開傷害、 公然侮辱行為經系爭刑事案件判決有罪,亦有本院113年度 易字第848號判決可參。是認原告因張溪鎮所為上開噴灑行 為受有雙眼化學性灼傷、雙眼表淺性結膜炎等傷害,及張麗 容對其辱罵「敗家子」侵害其名譽等節,應堪信為真實。  ⒉本院審酌原告所受上開傷害、名譽受損均非輕微,顯然精神 上當受有相當痛苦,是原告依上開規定,請求被告分別給付 精神慰撫金,核屬有據。則參酌原告為大學肄業,現擔任消 防員工作,每月薪資約70,000元;及張溪鎮、張麗容分別為 小學畢業、大學畢業,張溪鎮年紀已逾78歲,現無工作,張 麗容前擔任課輔老師,先前薪水為27,000元至30,000元,現 已無工作;暨上開加害行為情狀、原告所受精神痛苦、兩造 財產、所得等一切情狀,認張溪鎮、張麗容所應給付之精神 慰撫金分別以4萬元、2萬元為適當,逾上開部分之請求,則 無依據。   ㈡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 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 起訴而送達訴狀,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 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 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百分之五,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本 文、第203條定有明文。原告就上開侵權行為債權,性質上 無確定之給付期限、無從約定利息,則其以刑事附帶民事起 訴狀繕本催告被告履行,經被告於113年8月14日合法收受, 有本院送達證書可參。被告迄今均未給付,原告自得依前開 規定請求自113年8月15日起算之法定遲延利息。 四、綜上所述,原告請求張溪鎮、張麗容分別給付4萬元、2萬元 及均自113年8月1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上開部分之請求,則無理由, 應予駁回。本院所命上開給付未逾500,000元,爰依民事訴 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聲請供擔保 准為假執行,核無必要;併依民事訴訟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 ,職權宣告張溪鎮、張麗容得分別供擔保免為假執行。至於 原告敗訴部分,其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 ,應併予駁回。 五、按當事人聲明之證據,法院應為調查。但就其聲明之證據中 認為不必要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86條定有明文。 原告請求調查張溪鎮所使用高壓噴水器殘餘物是否含有農藥 成分,欲證明張溪鎮係使用農藥噴向其眼睛等等(見本院卷 第76頁),本院審酌張溪鎮因上開侵權行為造成原告受有前 開傷害,已經本院認定在案,縱係使用農藥噴劑,對原告所 造成傷害亦無不同,是認上開證據即無調查必要;另張溪鎮 請求調查原告、原告之兄有無娶妻、生子,及原告有無另涉 嫌恐嚇等刑事罪嫌部分(見本院卷第76-77頁),核與本案 爭點無關,均無調查必要。另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 攻擊防禦方法及證據,經審酌後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 不一一論列。 六、本件係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經刑事庭裁定移送本庭 審理,免納裁判費,本件訴訟中亦未生其他訴訟費用,故無 庸諭知訴訟費用之負擔,併此敘明。  中華民國114年2月11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11

CHDV-113-訴-1408-2025021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請求退夥結算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375號 原 告 林錫伸 訴訟代理人 郭棋湧律師 被 告 天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兼 上 一 法定代理人 黃世詮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王育琦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退夥結算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略以:原告與被告天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 貓公司)、黃世詮(下稱姓名)於民國107年11月23日在原 告經營之彰化縣○○鎮○○里○○巷000○00號2樓公司內,以口頭 方式成立隱名合夥,約定原告對天貓公司所購買、坐落彰化 縣鹿港鎮郭厝巷820(嗣後分割增加820-1、820-2地號土地 ,下稱820、820-1、820-2地號土地)、821、822地號土地 (下分稱821、822地號土地,上開土地合稱系爭3筆土地) 出資,並以原告先前對於系爭3筆土地之訂金新臺幣(下同 )60萬元、勞務作價1,500萬元作為出資額;原告後於113年 11月11日利用聊天軟體Line(下簡稱Line)向被告聲明退夥 ,上開隱名合夥既經原告聲明退夥,被告即應辦理退夥結算 並連帶給付結算後之款項。爰依民法第708條準用第686條、 第709條規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協同原 告就合夥購得之財產即系爭3筆土地辦理退夥結算。㈡被告應 連帶給付原告退夥結算後之金額,及自本起訴狀送達後翌日 起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㈢如受有利之判決,原告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抗辯略以:黃世詮僅曾於107年11月16日與原告簽立土 地購置合夥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系爭協議書所生法 律爭執,已經本院以112年度重訴字第39號請求清算合夥財 產事件判決確定(下稱前案訴訟、前案判決),原告再以系 爭協議書稱兩造間成立隱名合夥,已經違反一事不再理。又 其等否認兩造有於107年11月23日成立隱名合夥,天貓公司 於107年11月23日時並未完成登記,無從為法律行為,且前 案判決理由已敘明天貓公司非兩造合資設立,亦有爭點效適 用,系爭3筆土地為天貓公司購入所有,並非兩造隱名合夥 投資標的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原告、黃世詮於107年11月16日簽立系爭協議書,並於系爭協 議書面記載合夥人共同出資購得系爭3筆土地。  ㈡天貓公司於107年11月23日與訴外人吳萬得等人就系爭3筆土 地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  ㈢820地號土地於108年4月1日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天貓公司 所有,後因分割增加820-1、820-2地號土地,其中820地號 土地於113年5月20日再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訴外人羽喬工 業有限公司所有,820-1地號土地以共有物分割為原因,登 記為訴外人鄭火龍所有、820-2地號土地以共有物分割為原 因,登記為天貓公司所有。  ㈣821地號土地於108年4月1日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天貓公司 所有,後於113年4月13日再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啟筑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啟筑公司)所有。  ㈤822地號土地於108年4月1日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天貓公司所 有,後於110年4月13日以買賣為原因登記為啟筑公司所有。  ㈥天貓公司現法定代理人為黃世詮,依其登記資料天貓公司已 發行股份總數為160股,每股金額為5萬元,資本總額為800 萬元,其董事長黃世詮持有股數為90股,其監察人黃秋南持 有股數為65股。 四、本件爭點:  ㈠原告主張其於107年11月23日與被告以口頭方式成立隱名合夥 ,有無理由?  ㈡原告主張其得依民法第708條準用第686條規定聲明退夥,並   依同法第709條規定請求被告結算並返還結算金額暨遲延利 息,有無理由? 五、本院之判斷:  ㈠按除別有規定外,確定之終局判決就經裁判之訴訟標的,有 既判力;當事人不得就已起訴之事件,於訴訟繫屬中,更行 起訴,民事訴訟法第400條第1項、第253條分別定有明文, 此即訴訟法上所謂一事不再理原則。所謂一事不再理之原則 ,係指就同一事件已有確定之終局判決者禁止重複起訴。所 稱同一事件,必同一當事人就同一法律關係(訴訟標的)而 為同一之請求,若此三者有一不同,即不得謂為同一事件。 查原告於前案主張其與黃世銓間於107年11月16日簽署系爭 協議書,成立合夥,並約定以合夥出資額成立天貓公司,再 以天貓公司名義購入系爭3筆土地,因其已聲明退夥,上開 合夥僅餘1人,爰依民法第697條、第698條、第699條規定, 訴請黃世詮清算系爭協議書所載合夥事業之合夥財產,有前 案判決在卷可參(見本院卷63-74頁);於本事件則主張兩 造間於107年11月23日口頭成立隱名合夥契約,約定原告對 天貓公司所購買系爭3筆土地出資,原告以訂金、勞務作價 方式出資1,560萬元,後於113年11月11日向黃世詮聲明退夥 ,爰依民法第708條準用第686條、第709條規定,請求被告 協同辦理退夥結算及連帶給付結算款項暨法定遲延利息。顯 見二訴之原因事實、訴訟標的均不同,並非同一事件,自無 重複起訴之問題。  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為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所明定。是原告主張兩造間存有隱名合 夥契約,經被告以前詞否認,原告即應就其主張事實負舉證 責任。經查:  ⒈上開不爭執事項㈠至㈥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30-131頁 ),且有系爭協議書、不動產買賣契約書、系爭3筆土地登 記建物查詢資料暨異動索引、天貓公司登記資料可參(見本 院卷第21-27頁、前案卷第37-47頁、本院卷第81-102頁、第 119-121頁),首堪認為真實。  ⒉原告固執系爭協議書主張兩造間存有隱名合夥,然系爭協議 書係於107年11月16日作成,立約人為原告、黃世詮,於第2 條「合夥項目及合夥項目所有權利所佔比例」欄後方,以手 寫方式書立「各持1/2」,於「合伙人共同出資購得:」欄 下方,再以手寫方式書立系爭3筆土地之地號、面積,且未 見天貓公司簽署於上,有系爭協議書在卷可參。是依系爭協 議書文義記載,無從認定兩造間有於107年11月23日成立隱 名合夥情形。原告再執系爭3筆土地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主 張兩造間成立隱名合夥等等,然上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為天 貓公司於107年11月23日與吳萬德等人簽立乙節,已如前述 ;證人即代書周秀紅於前案證稱:原告、黃世詮與系爭3筆 土地之地主10幾個人至其事務所簽約,其等簽約前幾天有到 其事務所跟其談,詢問如何貸款、如何貸得高額貸款,其就 跟渠等分析用公司貸款比較好貸,以後處分土地之房地合一 稅額亦較低,渠等就決定委託其設立天貓公司,並以天貓公 司名義簽立買賣契約;當時倆人都說要買土地,但沒有說所 佔比例,107年11月23日簽約時公司預查名稱已經核准,其 等就決定要以天貓公司名義簽約等語(見前案卷一第285-28 9頁)。是縱認周秀紅前開證述真實,亦僅能證明原告或黃 世詮聽從周秀紅建議,以天貓公司名義取得系爭3筆土地, 欲以此方式辦理貸款、處分土地。上開證述內容僅關於系爭 3筆土地之不動產買賣契約書締約緣由,並不能據此認定原 告、黃世詮、天貓公司有約定成立隱名合夥之情事。  ⒊原告再舉聊天對話紀錄、手寫紀錄、鹿港鎮農會取款憑條、 原告擔任負責人之弘原倉儲設備有限公司(下稱弘原公司) 簽發之支票、現金支出傳票、大傳建築收據聯及和美鎮農會 匯款申請書、施秀雅與原告、黃世詮簽立之協議書等件(見 本院卷第33頁、第37-41頁、第43頁、第45-49頁、第51頁、 第53頁、第55頁),並說明為資本額、補償9個地主之1蔡錫 輝大陸來回、履保金、地價稅、建物整修費、天貓貸款本息 、匯入天貓鹿港農會、建築線申請費、施秀雅仲介費150萬 元等情(見本院卷第29頁),欲佐證兩造間存有隱名合夥等 等。然上開證據其中之匯款執據、支票等件,至多僅能證明 原告、弘原公司曾有款項支出,但就上開款項係因何原因流 向何處,並無從認定;關於原告、黃世詮與施秀雅所簽立之 協議書,僅能認黃世詮負有給付系爭3筆土地仲介費用,及 原告願就上開給付連帶保證之意,渠等3人簽立上開協議書 之動機,自上開協議書文義亦無從推知。故本院實難以上開 證據資料推認兩造有另於107年11月23日成立隱名合夥。另 原告陳報之聊天紀錄翻拍照片,原告係稱「黃世銓(應為「 詮」)我要退出我們的合夥關係,我們於107年11月16日簽 訂的合夥協議,我要退夥。特此通知」等語(見本院卷第13 7頁),顯見原告主觀認定之合夥(此為原告定性,非前案 判決之契約定性)始終為其、黃世詮於107年11月16日簽立 之系爭協議書,其未曾於上開訊息提及兩造另有於107年11 月23日成立隱名合夥,是上開訊息紀錄亦不足以證明原告主 張真實。  ⒋從而,原告所為上開舉證,均不能使本院認定兩造間有於107 年11月23日另成立隱名合夥之事實,原告自無從依民法第70 8條準用第686條、第709條規定請求被告協同退夥結算、連 帶給付退夥結算後之金額。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前開規定請求被告協同其就合夥購得之財 產即系爭3筆土地辦理退夥結算,及請求被告連帶給付退夥 結算後金額及法定遲延利息,均為無理由,均應予駁回。原 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附麗,併予駁回。 七、按當事人聲明之證據,除認為不必要者外,法院應為調查, 民事訴訟法第286條固有明文。原告請求傳訊周秀紅以查明 兩造間是否存有隱名合夥存在(見本院卷第132頁),然原 告主張兩造係於原告經營公司成立隱名合夥契約,周秀紅係 於107年11月23日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時在場,前開不動產 買賣契約書係在周秀紅之事務所簽立乙節,已據周秀紅證述 如前,依此情況,周秀紅實無可能見聞兩造成立隱名合夥情 形;且周秀紅於前案已就原告、黃世詮於其事務所簽立不動 產買賣契約書、何以由天貓公司簽立不動產買賣契約等事, 詳為證述,並經本院提示兩造辯論(見本院卷第132頁), 上開證據即無再為調查必要。另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 餘攻擊防禦方法與舉證,核與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逐一論 述,附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11

CHDV-113-訴-1375-20250211-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307號 原 告 張全美 訴訟代理人 張伯書律師 被 告 蕭聰華 訴訟代理人 楊振裕律師 複代理人 鄭絜伊律師 被 告 陳毅展 郭力豪 張智剛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鍾傑名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定於民國114年3月4日上午10時45分, 在本院第27法庭行言詞辯論程序。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終結,原定於114年2月 11日宣判;惟本件尚有事項應再為調查,而有再開辯論必要 ,原告並應於114年2月25日前提出陳報狀光碟錄音檔案譯文 ,並將繕本逕送對造。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10

CHDV-112-訴-1307-2025021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4號 聲 請 人 張全美 上列聲請人與蕭聰華等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112年度訴 字第1307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其為明瞭本院112年度訴字第1307號損害賠 償事件(下稱本事件),於民國114年1月4日上午9時8分開 庭內容及情形,爰依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法庭錄音錄影 及其利用保存辦法第8條規定,聲請自費交付法庭光碟等語 。 二、按當事人及依法得聲請閱覽卷宗之人,因主張或維護其法律 上利益,得於開庭翌日起至裁判確定後6個月內,繳納費用 聲請法院許可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法院組織法第90條 之1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經查:聲請人為本事件原告,其依 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規定,係有權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之人無訛。惟聲請人聲請交付之法庭錄音日期即114年1月4 日上午9時8分開庭光碟,斯時為法定假日,本事件並未於該 日行準備或言詞辯論程序,是聲請人所為本件聲請,尚難准 許,應予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06

CHDV-114-聲-14-20250206-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拆屋還地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720號 原 告 林京亮 訴訟代理人 林世祿律師 複 代理人 江欣鞠 被 告 林永承即林文章 林文鎮 林塗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拆屋還地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溢繳之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5,510元應予退還。   理 由 一、按訴訟費用如有溢收情事者,法院應依聲請並得依職權以裁 定返還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6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請求拆屋還地事件,依勘測後面積核定訴訟 標的價額為新臺幣(下同)927,812元(計算式:拆除面積 共125.38㎡×113年度系爭土地公告現值7,400元=927,812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0,130元,是原告所繳納第一審裁判費 超過之10,130元部分即屬溢繳,自應退還予原告,是本院爰 依前揭規定,依職權裁定返還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06

CHDV-113-訴-720-20250206-2

消債全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保全處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全字第7號 聲 請 人 即 債務人 吳奕賢 代 理 人 張仕融律師 上列當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保全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前向本院聲請更生,經本院以114年 度消債更字第35號案件受理,聲請人之債權人前對聲請人所 有之保單聲請強制執行,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 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21269、25701號執行事件、臺灣士 林地方法院(下稱士林地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66126號執 行事件受理(上開執行事件合稱系爭執行事件),茲因聲請 人現已47歲,且擔任臨時工,恐日後遭受疾病、意外而有醫 療需求,尚待上開保單支應醫療支出,如終止上開保單將致 聲請人經濟雪上加霜,是認有於更生裁定前保全處分之必要 等語。 二、按法院就更生或清算之聲請為裁定前,得因利害關係人之聲 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為下列保全處分:㈠債務人財產之保全 處分。㈡債務人履行債務及債權人對於債務人行使債權之限 制。㈢對於債務人財產強制執行程序之停止。㈣受益人或轉得 人財產之保全處分。㈤其他必要之保全處分。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9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上開規 定之保全處分,其立法目的係為防杜債務人財產減少,並求 維持債權人間之公平受償,並非作為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前延 期償付債務之手段。 三、經查:  ㈠聲請人已具狀向本院聲請更生,而其所有保單經債權人聲請 強制執行等情,業據聲請人提出臺北地院113年12月24日執 行命令、士林地院113年8月12日執行命令為證,並經本院依 職權調閱本院114年度消債更字第35號更生事件卷宗,核閱 屬實。  ㈡聲請人固以前開主張聲請就系爭執行事件停止執行,惟更生 程序主要係以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以債務人之薪資、 執行業務所得及其他固定收入作為更生方案之清債來源,並 依更生方案按期清償、分配予各無擔保債權之債權人,並非 如清算程序,係以債務人既有財產為清算財團以分配予各債 權人之清算型制度,故縱債權人就聲請人保單解約金聲請強 制執行分配,聲請人之債務於執行債權人滿足受償時,亦相 對隨之減少,聲請人經濟能力、資力並無受影響。且依強制 執行法第122條第2項之規定,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 維持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不得為強制 執行。故聲請人對第三人之保險契約債權,本即限於非聲請 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始得強制執行,已考 慮聲請人自身需要,應不致造成聲請人無法維持基本生活, 亦不妨礙其重建更生之機會;縱聲請人認強制執行之結果仍 影響其基本生活需要,亦可循強制執行法第122條、第12條 第1項規定,向執行法院聲明異議。況聲請人並未提出其他 任何相關證明文件予以釋明於本院裁定准否更生程序前有何 具體緊急或必要情形致其財產減少或更生目的無法達成情事 ,而合於消債條例第19條規定目的。是聲請人依消債條例第 19條第1項規定聲請保全處分,難認有據,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提出抗告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 記 官 康綠株

2025-02-05

CHDV-114-消債全-7-20250205-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5號 聲 請 人 王楷錡(原名王正男) 相 對 人 林美雲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286,405元或同面額之銀行無記名可轉讓定期存 單為相對人供擔保後,本院114年度司執字第2099號損害賠償強 制執行程序,於本院114年度訴字第185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判 決確定、和解或撤回起訴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次按法院因必要情形 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 該擔保金額之多寡應如何認為相當,固屬法院職權裁量之範 圍。惟此項擔保係備供強制執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所受損害 之賠償,故法院定擔保金額時,自應斟酌該債權人因停止執 行可能遭受之損害,以為衡量之標準。而債權人因停止執行 可能遭受之損害,在執行名義命為金錢給付之情形,係指債 權人因停止執行延後受償,未能即時利用該款項,所可能遭 受之損害而言(最高法院106年度台抗字第123號民事裁定參 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臺灣高雄地方法院98年度訴字第23 19號判決及確定證明書(下稱系爭執行名義)為執行名義, 對聲請人為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14年度司執字第2099號損 害賠償強制執行事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中。惟系爭 執行名義已逾時效,聲請人並已對相對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 訴,若執行程序繼續為之,縱聲請人就上開債務人異議之訴 取得勝訴結果,亦將造成難以回復之損害,爰聲請由其以新 臺幣(下同)124,314元供擔保後,停止系爭執行事件等語 。 三、本院之判斷:  ㈠相對人持系爭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強制執行,經系爭執行 事件受理在案,而強制執行程序尚未終結,且聲請人已提起 債務人異議之訴,經本院以114年度訴字第185號事件(下稱 本案訴訟)受理等情,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 本案訴訟卷宗核閱無訛。是聲請人為本件停止執行聲請,尚 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本院酌以相對人於系爭執行事件中,聲請執行標的金額為新 臺幣(下同)745,886元及自民國99年12月18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則以該請求計算至聲請人聲請停止 執行前一日即114年2月3日止(見本件收狀章),本金、利 息合計為1,272,911元【計算式:745,886元+527,025元(即7 45,886元x14年又48/364天x5%)=1,272,911元】。則本件如 停止執行未能即時受償預計所受之損害額,應為該數額按年 息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參以本案訴訟之標的金額未逾民 事訴訟法第466條所定數額,屬不得上訴第三審事件,參照 各級法院辦案期限實施要點第2條規定民事通常程序第一審 審判案件期限2年、民事第二審審判案件期限2年6個月,本 院認為聲請人所應供之擔保金額以286,405元為適當【計算 式:1,272,911元×5%×4.5年=286,40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上開擔保金額多寡應如何認為相當,屬於法院職權裁量範 圍,不受聲請人主張拘束,併予說明。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05

CHDV-114-聲-15-20250205-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國家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國字第12號 原 告 陳楷楨即陳老建之繼承人 被 告 彰化縣二林鎮公所 法定代理人 蔡詩傑 訴訟代理人 鍾宇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具狀補正當事人適格,如逾 期不補正,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㈠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次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 ,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 務;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 部為公同共有;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除法 律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民法第1148條 第1項前段、第1151條、第828條第3項定有明文。又繼承人 因繼承取得之遺產被侵害所生之侵權行為或不當得利債權, 自亦屬繼承人公同共有(最高法院110年度台上字第605號判 決參照)。再公同共有債權人起訴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係 公同共有債權之權利行使,非屬回復公同共有債權之請求, 尚無民法第821條規定之準用,而應依同法第831條準用第82 8條第3項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須得其他公同共有人全 體之同意,或由公同共有人全體為原告,其當事人之適格始 無欠缺(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903號民事裁定意旨參照 )。 二、經查:原告主張被告之公務員蔡詩傑、鄭舒襄利用訴訟程序 即本院112年國字第3號國家賠償事件,使其被繼承人陳老建 (下稱姓名)無法取回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之申請費 用新臺幣(下同)700元、精神慰撫金550,000元、農具室回 復費用550,000元,於陳老建死亡後,上開債權為陳老建之 繼承人公同共有,其為陳老建繼承人之一,為此依國家賠償 法第2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100,700元等語(見本 院卷第156-158頁)。經核原告上開主張事實,其所主張之 前開債權既為陳老建之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依前開說明, 原告應得其他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為原告,或由公同共有 人全體為原告,當事人適格始無欠缺,則本件原告未舉證有 經陳老建之其餘繼承人同意其提起本件訴訟,即應以陳老建 所有繼承人為原告。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規 定,命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正當事人適格,如 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三、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04

CHDV-113-國-12-20250204-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