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林美伶

共找到 62 筆結果(第 41-50 筆)

司促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3年度司促字第13583號 債 權 人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佳曉 債 務 人 彭品嘉 彭育民 兼 上一人 之 監護人 林美伶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連帶給付新臺幣壹拾壹萬零伍佰貳拾陸元 ,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並連帶賠償督促程序費用 新臺幣伍佰元,否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 ,向本院提出異議。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㈠、緣債務人彭品嘉於民國102年11月至106年11月間邀同債 務人彭育民、林美伶為連帶保證人,向聲請人訂借「就 學貸款放款借據」1紙,結欠本金計新臺幣110,526元整 ,另加計利息與違約金,詳如附表所載。 ㈡、依借據約定,借款人有任何一宗債務不依約清償本金、 利息時,即喪失分期償還權利,債權人得終止契約,追 償全部借款本息暨違約金,詎債務人彭品嘉自就讀學校 畢業後未依約履行,迭經催討未果,債務人彭育民、林 美伶既為連帶保證人,自應負連帶清償責任。為此爰依 民事訴訟法第508條之規定,狀請貴院鑒核迅賜對相對 人發支付命令,限令如期清償並連帶負擔督促程序費用 。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8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簡豪志 註:一、嗣後遞狀均須註明案號、股別。 二、案件一經確定,本院依職權逕行核發確定證明書,債 權人勿庸另行聲請。 三、支付命令於中華民國104年7月3日(含本日)後確定 者,僅得為執行名義,而無與確定判決有同一之效力 。 四、債權人應於5日內查報債務人其他可能送達之處所, 以免因未合法送達而無效。 附表 113年度司促字第013583號 利息: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110526元 林美伶、彭育民、彭品嘉 自民國113年7月1日起 至民國113年12月11日止 年息1.775% 001 新臺幣110526元 林美伶、彭育民、彭品嘉 自民國113年12月12日起 至清償日止 年息2.775% 違約金: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違約金起算日 違約金截止日 違約金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110526元 林美伶、彭育民、彭品嘉 自民國113年8月2日起 至清償日止 自民國113年8月2日起,逾期在六個月以內者依上開利率百分之十,逾期超過六個月部份依上開利率百分之二十計算

2024-12-18

CHDV-113-司促-13583-20241218-2

雄補
高雄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雄補字第2958號 原 告 林美伶 上列原告與被告王麗潔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 裁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300,00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2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 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高雄簡易庭 法 官 鄭宇鈜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7 日 書記官 林麗文

2024-12-17

KSEV-113-雄補-2958-2024121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除字第1821號 聲 請 人 林美伶 代 理 人 洪瑞龍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347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1月14日屆滿,迄今無 人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第549條之1前段,判決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鄧晴馨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3  日                書記官 江慧君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92ND0011508 9 1 1000 002 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92ND0011509 0 1 1000 003 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92ND0011510 7 1 1000 004 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92ND0011511 9 1 1000 005 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92ND0011512 0 1 1000 006 太平洋崇光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92ND0011513 2 1 1000

2024-12-13

TPDV-113-除-1821-20241213-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訴字第5395號 原 告 宋蕙蘭 洪寶秀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林美伶律師 被 告 王梁國(即王黃彩鳳之承受訴訟人) 王啟明(即王黃彩鳳之承受訴訟人) 王啟榮(即王黃彩鳳之承受訴訟人) 上列當事人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本院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所為停止訴訟程序之 裁定撤銷。 二、本件應由王梁國、王啟明、王啟榮為被告王黃彩鳳之承受訴 訟人,續行訴訟。   理 由 一、按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撤銷之,民   事訴訟法第186條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院前以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內湖簡易庭111年度湖簡 字第401號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另案審理中,因該案民事訴 訟程序尚未終結確定,為免裁判歧異及審酌本件審理之妥適 ,有於該案件訴訟程序終結前停止本件訴訟程序之必要,依 民事訴訟法第182條第1項規定,於112年1月28日裁定命在上 開民事訴訟終結確定,停止本件訴訟程序。茲因上開民事訴 訟事件業已判決確定,有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年度簡上字 第131號號判決在卷可稽。據此,本件原裁定所依之停止訴 訟原因業已消滅,自有續行訴訟之必要,爰依前開規定以職 權撤銷停止訴訟程序之裁定。 三、又按當事人死亡者,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依法令應續 行訴訟之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如當事人 不聲明承受訴訟時,法院亦得依職權,以裁定命其續行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第1項、第178條分別定有明 文。經查被告王黃彩鳳於停止訴訟程序後之113年3月11日死 亡,本件訴訟應由被告之全體繼承人承受訴訟。被告之繼承 人至今仍未向本院提出聲明承受訴訟書狀,茲據原告提出之 繼承系統表及全體繼承人戶籍謄本,原告之繼承人應為王梁 國、王啟明、王啟榮,爰依職權命王梁國、王啟明、王啟榮 為承受訴訟人,續行被告訴訟。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民事第九庭 法 官 林怡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林昀潔

2024-12-09

TPDV-111-訴-5395-20241209-3

司執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給付票款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執字第38085號 債 權 人 玉山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男州 代 理 人 林美伶 上列債權人與債務人李正賢間給付票款強制執行事件,本院裁定 如下: 主 文 債權人之強制執行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依執行名義為之;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應依 規定提出證明文件,此參強制執行法第4條第1項、第6條第1 項規定即明。次按本票具提示性及繳回性,執票人行使追索 權時,需提示票據始能行使權利。本票執票人聲請強制執行 時,自仍需提出本票原本於執行法院。又聲請強制執行有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定期命其補正 而未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此觀強制執行法第30條 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之規定亦明。 二、查債權人以本院111年度司執字第16538號債權憑證(原執行 名義: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05年度司票字第5516號確定民事 裁定及確定證明書正本)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惟未提 出本票原本,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18日命其於文到5日內 補正,該命令已於113年11月19日送達,債權人迄未補正, 有執行命令、函稿電子公文Tclient端發文收文狀態查詢結 果、本院收文、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在卷可稽,依上開規定及 說明,其聲請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 事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   日              民事執行處 司法事務官

2024-12-02

ULDV-113-司執-38085-20241202-1

簡上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分配表異議之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131號 上 訴 人 王啓明(即王黃彩鳳之承受訴訟人) 訴訟代理人 王雅慧 上 訴 人 王梁國(即王黃彩鳳之人承受訴訟人) 訴訟代理人 王靜琪 住○○市○○區○○街00號00樓 上 訴 人 兼共 同 複 代理人 王啓榮(即王黃彩鳳之承受訴訟人) 被 上訴人 洪寶秀 訴訟代理人 詹振寧律師 複 代理人 林美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分配表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內湖簡易庭 民國112年1月13日111年度湖簡字第401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13年10月30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連帶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按當事人死亡者,訴訟程序在有繼承人、遺產管理人或其他 依法令應續行訴訟之人承受其訴訟以前當然停止;承受訴訟 人,於得為承受時,應即為承受之聲明,他造當事人,亦得 聲明承受訴訟,民事訴訟法第168條、第175條分別定有明文 。原上訴人王黃彩鳳於提起上訴後之民國113年3月11日死亡 ,其繼承人為王梁國、王啟明、王啟榮、王秀雲、王秀琴, 其中王秀雲、王秀琴業已拋棄繼承等節,有王黃彩鳳除戶謄 本、繼承系統表、上開繼承人戶籍謄本、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113年7月31日新北院楓家潔113年度司繼字第2623、2635號 函等件在卷可稽(本院112年度簡上字第131號卷【下稱本院 卷】第110至137頁)。本件經王梁國、王啟明、王啟榮具狀 聲明承受訴訟(本院卷第108頁),核與上開規定相符,應 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被上訴人主張:  ㈠緣伊向王黃彩鳳借款新臺幣(下同)300萬元(下稱系爭借款 ),為供擔保,於109年3月20日、同年月25日簽發面額各10 0萬元之3紙本票(下稱系爭本票)予王黃彩鳳,並同時交付 由訴外人宋蕙蘭(下逕稱姓名)簽發、由伊背書之3紙支票 (下稱系爭支票)予王黃彩鳳。王黃彩鳳於109年6月間向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下稱臺北地院)起訴請求伊及宋蕙蘭給付 系爭支票票款,嗣於110年1月19日以109年店簡字第1587號 (下稱北院另案)達成訴訟上和解,和解筆錄記載:「一、 被告(按:即伊及訴外人宋蕙蘭)願連帶給付原告(按:王 黃彩鳳)300萬元。二、原告其餘請求拋棄」(下稱系爭和 解筆錄)。  ㈡嗣後王黃彩鳳因伊未如期清償系爭本票債務而聲請本票裁定 ,經臺灣新北地方法院以109年度司票字第4055號為本票裁 定後,即以該裁定為執行名義,併同系爭本票,聲請對伊強 制執行,經本院以109年度司執字第71410號事件受理,併本 院109年度司執字第41465號事件執行(下稱系爭強制執行事 件),就拍賣執行所得,已於110年10月19日製作分配表( 下稱系爭分配表),定於同年11月25日實施分配。系爭分配 表中,除將伊已清償之系爭本票3筆債權原本扣除外,仍於 次序13將自109年3月21日至110年9月13日之利息列入分配。 惟依系爭和解筆錄,系爭分配表所載之利息皆應剔除。  ㈢為此,爰依強制執行法第41條第1項前段提起本件訴訟,求為 命系爭分配表其中次序13所列被告三筆債權原本(各61萬4, 854元、100萬元、100萬元)之利息(各5萬4,781元、8萬8, 274元、8萬8,274元,下稱系爭利息)均應予剔除。(被上 訴人逾此部分請求,經原審判決駁回,未據其聲明不服,非 本院審理範圍)。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並未依和解條件還款,上訴人自仍可 向被上訴人要求原來約定之借款利息。且另案所涉訟之範圍 為系爭支票債務關係,與系爭本票債務關係,為不同訴訟標 的,不可混為一談。又雖系爭支票與系爭本票之原因關係相 同,但基於票據之獨立性與無因性,並無相互影響之效力等 語,資為抗辯。 三、原審判決命系爭分配表其中次序13所列王黃彩鳳三筆債權原 本(各61萬4,854元、100萬元、100萬元)之系爭利息均應 予剔除。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聲明:㈠原判決不利上 訴人部分廢棄;㈡上廢棄部分,被上訴人於第一審之訴聲請 駁回。 四、經查,被上訴人向王黃彩鳳借款300萬元,於109年3月20日 、109年3月25日簽發面額各100萬元之本票3紙予王黃彩鳳, 並同時交付由訴外人宋蕙蘭簽發、經被上訴人背書之同額支 票3 紙支票予王黃彩鳳,以供擔保系爭借款。王黃彩鳳因被 上訴人未如期清償系爭本票債務而聲請本票裁定,經臺灣新 北地方法院以109年度司票字第4055號為本票裁定後,即以 該裁定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併同系爭本票,聲請對被上 訴人強制執行,經本院以109年度司執字第71410號事件受理 ,併本院109年度司執字第41465 號事件執行,就拍賣執行 所得,已於110年10月19日製作分配表(下稱系爭分配表) ,定於同年11月25日實施分配。而被上訴人分別於109年12 月31日、110年2月4日、110年3月5日各匯款20萬元,合計60 萬元至訴外人即上訴人王啟榮帳戶,由上訴人王啟榮代收, 其中40萬元經王黃彩鳳自承具清償系爭本票債務效力,經本 院司法事務官自系爭分配表之債權人分配金額中扣除之   ,故上開分配表中次序13王黃彩鳳本票債權所含三筆原本, 各為61萬4,854 元(100萬-40萬-執行費1萬4,854 =61萬4,8 54元)、100萬元、100萬元,共計261萬4,854 元,以及各 筆之系爭利息,分別為5萬4,781 元、8 萬8,274元、8 萬8, 274 元(利息部分共計23萬1,329元);王黃彩鳳債權本利 合計284萬6,183 元,以普通債權比例分配結果,可獲分配1 31萬2,551元等節,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69頁,本院 原審卷第38頁),並有卷附系爭分配表在卷可稽(本院110年 度補字第1435號卷第39至40頁),並經本院調閱系爭執行卷 宗予以查明。又上訴人於109年6月間以北院另案起訴請求被 上訴人及宋蕙蘭給付系爭支票票款,且於110年1月19日成立 系爭和解,系爭和解筆錄記載:「一、被告(按:被上訴人 及訴外人宋蕙蘭)願連帶給付原告(按:上訴人)300萬元 。二、原告其餘請求拋棄」等節,亦經本院調取北院另案卷 宗核閱屬實。   五、上訴人以前詞置辯,是本件上訴審應審酌之爭點厥為:系爭 分配表中次序13所列王黃彩鳳三筆債權原本(各61萬4,854 元、100萬元、100萬元)之系爭利息,應否剔除?茲論述如 下:   上訴人所持有由被上訴人簽發之系爭本票及系爭支票,原因 關係均為系爭借款債權乙節,為兩造所不爭執(原審卷第38 頁)。且兩造為上述票據之直接前後手關係,參酌票據法第 13條規定,被上訴人自得對上訴人主張原因關係之抗辯事由 。是則,系爭本票債權及系爭支票債權,當以原因關係債權 為據,合先敘明。本件兩造既已就系爭借款債權達成系爭和 解,和解條件為: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300萬元,其餘請 求拋棄,則上訴人於和解成立時業已拋棄對於系爭借款之約 定利息債權,自不得以被上訴人嗣後未依和解條件付款為由 ,再向被上訴人請求原約定之借款利息。上訴人雖主張北院 另案所涉訟之範圍為系爭支票債務關係,與本件系爭本票債 務關係,為不同訴訟標的,不可混為一談云云,惟如前所述 ,系爭本票及系爭支票之原因關係為同一筆系爭借款債權, 倘兩造於北院另案訴訟僅就支票債務成立和解,即王黃彩鳳 僅拋棄系爭支票利息,而未拋棄系爭本票利息或系爭借款關 係之利息請求,則縱若被上訴人當即償還系爭支票本金,王 黃彩鳳豈非仍得執系爭本票、系爭借款關係再向被上訴人請 求清償系爭利息?則此和解條件對被上訴人而言實無任何和 解實益,殊難想像被上訴人有以此條件成立和解之可能。且 觀諸北院另案109年12月1日言詞辯論筆錄,當時兩造均到庭 ,對於北院另案本票債權範圍之主要爭執點乃在於原因關係 之消費借貸債權範圍(北院另案卷第101至102頁),該次言 詞辯論庭期後,王黃彩鳳亦具狀表示:被上訴人確實曾給付 系爭借款利息,但王黃彩鳳年事已高,利息計算時點說明不 清,為程序利益考量,王黃彩鳳不請求票據利息提示日後之 利息等語(北院另案卷第103頁)。嗣後雙方即成立系爭和 解筆錄,是解釋上應認系爭和解乃係兩造就雙方債權債務金 額之終局約定,王黃彩鳳除拋棄系爭支票利息債權外,同時 亦拋棄原因關係之系爭借款利息債權及同為擔保系爭借款債 權之系爭本票利息債權,是認上訴人於300萬元債權原本外 ,自不得再請求其他之票據利息。準此,系爭分配表次序13 所列3筆債權之系爭利息部分,應不得列入分配,均應剔除 。至於此部分剔除後,上訴人減少之分配金額若干,則屬系 爭執行事件執行法院重行製作分配表核算之職權範圍,附此 敘明。 六、綜上,被上訴人提起分配表異議之訴,請求剔除系爭分配表 其中次序13所列被告三筆債權原本(各61萬4,854元、100萬 元、100萬元)之系爭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審為 上訴人此部份敗訴之判決,即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 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八、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 法 官 王沛雷                法 官 毛彥程                法 官 黃瀞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宋姿萱

2024-11-29

SLDV-112-簡上-131-2024112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補充合夥虧損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2240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良企機電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林美伶 訴訟代理人 陳錦芳律師 劉時宇律師 複 代理人 陳可家律師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林進益 訴訟代理人 劉庭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補充合夥虧損等事件,原告起訴及被告提起反 訴均未據繳納裁判費。為此: 一、查原告請求部分,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698,21 2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為57,43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二、另查反訴原告提起反訴部分,訴訟標的金額為1,960,00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40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反訴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反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張惠閔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9 日 書記官 陳睿亭

2024-11-29

PCDV-113-補-2240-20241129-1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遷讓房地等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訴字第456號 原 告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 法定代理人 蘇俊榮 訴訟代理人 林美伶律師 被 告 傅玉玲 林阿雲 訴訟代理人 劉鳳山 被 告 廖成治 訴訟代理人 劉慧文 上列當事人間遷讓房地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0月29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傅玉玲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2萬0,439元,及其中 1萬7,327元自民國113年1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 算之利息。 二、被告林阿雲應給付原告16萬2,643元,及其中13萬4,919元自 民國113年1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三、被告廖成治應自坐落南投縣○○市○○段000地號土地上如附圖 所示暫編部分A面積127.86平方公尺之建物(即門牌號碼: 南投縣○○市○○○路0號)遷出,並返還暫編部分B面積23.47平 方公尺及暫編部分C面積40.89平方公尺之土地予原告。 四、被告廖成治應給付原告4萬7,488元,及自民國113年1月10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112年10月18 日起至遷讓第3項所示建物及返還第3項所示土地之日止,按 月給付原告2,665元整。 五、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六、訴訟費用由被告傅玉玲負擔1000分之15、被告林阿雲負擔10 00分之15、被告廖成治負擔3分之1,餘由原告負擔。 七、本判決第1項、第2項原告勝訴部分得假執行;但被告傅玉玲 如以2萬0,439元為原告預供擔保、被告林阿雲如以16萬2,64 3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各得免為假執行。 八、本判決第3項、第4項於原告以164萬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廖成治如以492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九、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 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民事訴訟法第262條第1項定 有明文。經查:原告原以傅毓祺、傅茂榮為被告提起本訴, 嗣於民國113年10月29日本院言詞辯論期日撤回對傅毓祺、 傅茂榮之訴訟(見本院卷第332頁),核與上開規定相符, 應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略以:  ㈠原告為坐落南投縣南投市光明段(下不引縣○市○段○000○000○ 000地號土地(權利範圍:1000分之564、10000分之240、10 000分之75)及分別其上之212、168、208建號建物(權利範 圍:4分之1、4分之1、8分之1,門牌號碼:南投縣○○市○○○ 路00號、光明三路5號、光明四路125號)等國有不動產(下 合稱系爭宿舍)之管理機關,系爭宿舍分別借予所屬公務員 居住使用,惟原借用之人員,均已退休、死亡或調職,本應 返還系爭宿舍,但其本人或家屬卻仍繼續占有而未為遷讓交 還,或於訴訟期間中完成交還,情形如下:  ⒈262地號土地及212建號建物(即光明二路74號宿舍,如南投 縣南投地政事務所複丈日期113年5月8日土地複丈成果圖【 下稱附圖】所示編號I、占用面積40.48平方公尺,下稱系爭 甲宿舍)原借予職員傅禹喬居住使用,傅禹喬退休後,與其 配偶傅林柏雲繼續居住其內,分別於102年3月12日、110年8 月5日死亡後,仍由其女兒即被告傅玉玲管理至113年3月7日 返還止。  ⒉264地號土地及208建號建物(即光明四路125號宿舍,如附圖 所示編號E、F、G、H,占用面積75.56、4.72、2.22、83.16 平方公尺,下稱系爭乙宿舍)原借予職員即被告林阿雲居住 使用,被告林阿雲於88年間調離原告之中部辦公室,並於97 年9月2日退休,惟仍占有設籍居住使用至113年10月11日返 還止。    ⒊228地號土地及168建號建物(即光明三路5號宿舍,如附圖所 示編號A、B、C,占用面積127.86、23.47、40.89平方公尺 ,下稱系爭丙宿舍)原借予原告中部辦公室職員廖佩德居住 使用,廖佩德退休後,與其配偶王惠芳繼續居住其內,分別 於99年3月5日、111年4月23日死亡後,由其女兒即被告廖成 治繼續占有設籍居住使用迄今。  ㈡系爭宿舍因原借用人死亡,使用借貸關係已消滅,被告傅玉 玲繼續使用系爭甲宿舍至113年3月7日、被告林阿雲繼續使 用系爭乙宿舍至113年10月11日、被告廖成治仍繼續使用系 爭丙宿舍,均為無權占有,就被告廖成治部分,原告依民法 第470條、第767條規定請求被告廖成治返還系爭丙宿舍;另 被告無權占有系爭宿舍,自受有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原 告依民法第179條、土地法第97條等規定,以土地當年度申 報地價之5%、房屋當年度課稅現值之10%,計算如附表一「 原告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欄」所示,請求被告按此計 算結果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予原告。  ㈢爰依民法第470條、第767條、第179條等規定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⒈被告傅玉玲應給付原告2萬4,650元,及其中2萬0, 925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 計算之利息。⒉被告廖成治應自坐落南投縣○○市○○段000地號 土地上建號168號(門牌號碼:南投縣○○市○○○路0號),如 附圖所示A部分面積127.86平方公尺、B部分面積23.47平方 公尺、C部分面積40.89平方公尺之建物及土地遷出,將該建 物及土地返還予原告。⒊被告廖成治應給付原告5萬0,624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五計 算之利息,暨自112年10月18日起至遷讓返還前開所示土地 及建物之日止,按月給付原告2,847元整。⒋被告林阿雲應給 付原告17萬2,970元,及其中14萬4,107元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⒌原告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告答辯略以:  ㈠被告傅玉玲:被告傅玉玲之母傅林柏雲於111年8月5日死亡後 ,需一定之處理時間,但原告以111年8月6日即起算相當於 租金之不當得利,未給予處理時間,實不合情理;另被告傅 玉玲因112年間罹患肺部腫瘤切除、眼睛更換水晶體及摔斷 手臂,無法立刻處理遷讓返還系爭甲宿舍之事宜,直至113 年3月7日方處理完畢,希望法院考量上開情事減免相當於租 金之不當得利等語。    ㈡被告林阿雲:被告林阿雲已於113年10月11日自系爭乙宿舍搬 遷完畢。原告計算並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過高,請求 改以土地申報地價、建物課稅現值之1%計算,或請法院酌定 適當金額等語。  ㈢被告廖成治:原告收回系爭丙宿舍並無急迫性,且被告廖成 治因系爭丙宿舍內物品眾多,且需尋覓及整修搬遷住所,方 能遷讓返還系爭丙宿舍,希望原告給予搬遷時間,被告廖成 治願給付期間之租金;另原告計算並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過高,請法院酌定適當金額等語。  ㈣均聲明: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如受不利判決,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四、本院之判斷: ㈠使用借貸契約未定期限者,借用人應於依借貸之目的使用完 畢時,返還借用物,民法第470條第1項本文後段定有明文。 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得請求返還之,民 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亦有明文。而因任職關係獲准配住宿舍 ,其性質為使用借貸,目的在使任職者安心盡其職責,是倘 借用人喪失其與所屬機關之任職關係,當然應認依借貸之目 的,已使用完畢,配住機關自得請求返還。故公務員因任職 關係配住宿舍,於任職中死亡時,既喪失其與所屬機關之任 職關係,依借貸目的應認已使用完畢,使用借貸契約因而消 滅,此與一般使用借貸契約,借用人死亡時,貸與人僅得終 止契約之情形,尚有不同,即毋庸再為終止,亦無從由其繼 承人繼承,倘借用人配偶或子女等人未經配住機關同意即續 住占有該屋,即屬無權占有,得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 該占有人返還不當得利(最高法院91年度台上字第1926號判 決意旨參照)。  ㈡無法律上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 民法第179條前段定有明文。至無權占有使用他人所有之土 地,可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他人因此而受有相當於租金 之損害,為社會通常之觀念(最高法院61年度台上字第1695 號判決意旨參照);同理,無權占有他人建物者,因無法律 上原因而受占有使用建物之利益,致建物所有權人受有無法 使用建物之損害時,建物所有權人自得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 係,請求無權占有人返還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㈢依土地法第97條第1項規定,城市地方房屋之租金,以不超過 土地及其建築物申報總價年息百分之10為限。依土地法施行 法第25條規定,前開第97條所謂土地及建築物之總價額,土 地價額依法定地價,建築物價額依該管直轄市或縣(市)地 政機關估定之價額;依土地法第148條規定,法定地價應為 土地所有權人依土地法所申報之地價;依平均地權條例第16 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人未於公告期間申報地價者,以公告地 價百分之80為其申報地價,惟依平均地權條例施行細則第21 條規定,公有土地之公告地價,即為申報地價。土地及其建 築物申報總價百分之10,乃租金之最高限額,非謂必照申報 價額百分之10計算,尚應斟酌基地位置、工商繁榮程度、使 用人利用基地之經濟價值、所受利益等情事,以為決定(最 高法院68年度台上字第3071號判決意旨參照)。上開計收租 金之規定,於不當得利事件中,雖非得當然適用,然仍可據 為計算不當得利之標準。房屋不能脫離土地而存在,使用房 屋者,必須使用及房屋坐落基地,房屋租金,自當以建築物 及其基地之總價額為其計算基準(土地法第97條第1項規定 意旨參照),房屋所有人得請求房屋占有人給付全部不當得 利(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323號判決意旨參照)。  ㈣經查:  ⒈被告傅玉玲應返還不當得利部分:  ⑴經查:系爭甲宿舍原借予職員傅禹喬居住使用,傅禹喬退休 後,與其配偶傅林柏雲繼續居住其內,分別於102年3月12日 、110年8月5日死亡後,仍由其女兒即被告傅玉玲管理至113 年3月7日返還止,為兩造所不爭執,應堪信為真實。  ⑵次查:  ①被告傅玉玲之被繼承人傅林柏雲於110年8月5日死亡時起即屬 無權占有系爭甲宿舍,已如前述,則原告請求傅玉玲返還自 110年8月6日起至起訴前一日即112年10月17日起、起訴日即 112年10月18日起至返還系爭甲宿舍之日止,因占用該房屋 及其坐落土地所受利益,自屬有據。  ②被告傅玉玲雖抗辯其母親傅林柏雲過世後,應該給予搬遷處 理時間,當時其因為肺部腫瘤切除,眼睛更換水晶體,手臂 摔斷等事由,而無法馬上處理點交房屋,應扣除合理時間等 語(見本院卷第331頁)。惟借用契約終止後,即論原告應 給予被告傅玉玲搬遷時間,惟該搬遷期間,本質上仍屬無權 占有,自應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被告傅玉玲主張應 予扣除,並無理由。  ③系爭甲宿舍位在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附近均為職務宿舍 ,交通方便,生活機能亦屬尚可,本院審酌上情及被告傅玉 玲占有情形等一切情狀,認本件被告傅玉玲就使用262地號 土地及系爭甲宿舍所受相當於租金利益之不當得利,以系爭 甲宿舍房屋課稅現值金額及坐落之262地號土地申報地價年 息之5%為適當,原告主張土地部分應以5%計算,尚屬適當, 建物部分應以10%計算,則屬過高。系爭甲宿舍房屋現值為3 萬2,775元(計算式:課稅現值13萬1,100元÷4戶=3萬2,775 元),占用262地號土地面積為40.48平方公尺,於110年之 公告地價即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000元、111-112年之公 告地價即申報地價均為每平方公尺3,100元、113年之公告地 價即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200元,有前開房屋之稅籍證 明書、前開土地之地價第一類謄本、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 價查詢資料等件可佐(見本院卷第95頁、第83頁、第319頁 、第315頁)。以此基準計算,占用土地部分110年8月6日至 110年12月31日期間應以每平方公尺3,000元、111年1月1日 至112年10月17日、112年10月18日至112年12月31日則以每 平方公尺3,100元作為計算基準,113年1月1日起至113年3月 7日交還止,應以每平方公尺3,200元為基礎,被告合計共受 有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共計為2萬0,439元(計算式詳如附件 ,元以下四捨五入)。從而,原告請求傅玉玲給付金額於2 萬0,439元部分,當屬有據,逾此部分,應屬無據。 ⒉被告林阿雲應返還不當得利部分:    ⑴系爭乙宿舍原借予職員即被告林阿雲居住使用,被告林阿雲 於88年間調離原告之中部辦公室,並於97年9月2日退休,惟 仍占有設籍居住使用至113年10月11日返還止,為兩造所不 爭執,應堪信為真實。  ⑵次查:  ①被告林阿雲自97年9月2日即無權占用原告管理之系爭房屋乙 情,業如上述,足見被告林阿雲獲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使 原告受有無法使用收益系爭房屋之損害,則原告請求相當於 租金之不當得利,自無不可。原告請求提起本訴之112年10 月18日回溯前5年即107年10月18日至113年10月11日點交前 被告林阿雲應給付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自屬有據。  ②系爭乙宿舍位在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附近均為職務宿舍 ,交通方便,生活機能亦屬尚可,本院審酌上情及被告林阿 雲占有情形等一切情狀,認本件被告林阿雲就使用264地號 土地及系爭乙宿舍所受相當於租金利益之不當得利,以系爭 乙宿舍房屋課稅現值金額及坐落之264地號土地申報地價年 息之5%為適當,原告主張土地部分應以5%計算,尚屬適當, 建物部分應以10%計算,則屬過高。系爭乙宿舍房屋現值為3 萬6,750元(計算式:課稅現值29萬4,000元÷8戶=3萬6,750 元),占用所坐落264地號土地面積為165.66平方公尺,於1 07-110之公告地價即申報地價分別為每平方公尺3,000元、1 11-112年之公告地價即申報地價均為每平方公尺3,100元、1 13年之公告地價即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200元,有前開 房屋之稅籍證明書、前開土地之地價第一類謄本、公告土地 現值及公告地價查詢資料等件可佐(見本院卷第99頁、第91 -93頁、第319頁、第315頁)。以此基準計算,占用土地部 分107年10月18日至110年12月31日期間,應以每平方公尺3, 000元計算、111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期間,應以每平 方公尺3,100元計算、113年1月1日至113年10月11日交還止 ,應以每平方公尺3,200元計算,被告合計共受有相當租金 之不當得利共計為16萬2,643元(計算式詳如附件,元以下 四捨五入)。從而,原告請求林阿雲給付金額於16萬2,643 元部分,當屬有據,逾此部分,應屬無據。 ㈤被告廖成治部分:  ⒈系爭丙宿舍原借予原告中部辦公室職員廖佩德居住使用,廖 佩德退休後,與其配偶王惠芳繼續居住其內,分別於99年3 月5日、111年4月23日死亡後,由其女兒即被告廖成治繼續 無權占有設籍居住使用迄今,為兩造所不爭執,應堪信為真 實。  ⒉原告既為系爭丙宿舍所屬房地之管理機關,廖成治復為該房 屋之現占有人,依前開說明,王惠芳於111年4月23日死亡時 ,使用借貸關係即為消滅,廖成治自屬無權占有該房屋及土 地。從而,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廖成治 自228地號及其上如附圖所示之暫編部分A建物即系爭丙宿舍 建物部分騰空遷讓及暫編部分B、C即系爭丙宿舍庭院部分所 占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應屬有據。  ⒊次查:  ⑴被告廖成治自111年4月24日即無權占用原告管理之系爭房屋 乙情,業如上述,足見被告廖成治獲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 使原告受有無法使用收益系爭丙宿舍之損害,則原告請求相 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自無不可。則原告請求廖成治返還自 111年4月24日起至起訴前一日即112年10月17日止、112年10 月18日起至返還系爭丙宿舍建物及庭院之日止,因占用該房 屋所受利益,自屬有據。  ⑵系爭丙宿舍位在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附近均為職務宿舍 ,交通方便,生活機能亦屬尚可,本院審酌上情及被告廖成 治占有情形等一切情狀,認本件被告廖成治就使用228地號 土地及系爭丙宿舍所受相當於租金利益之不當得利,以系爭 丙宿舍房屋課稅現值金額及坐落之228地號土地申報地價年 息之5%為適當,原告主張土地部分應以5%計算,尚屬適當, 建物部分應以10%計算,則屬過高。系爭丙宿舍房屋現值為4 萬3,725元(計算式:課稅現值17萬4,900元÷4戶=4萬3,725 元),占用所坐落228地號土地面積為192.22平方公尺,於1 11-112年之公告地價即申報地價為每平方公尺3,100元,有 前開房屋之稅籍證明書、前開土地之地價第一類謄本、公告 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查詢資料等件可佐(見本院卷第97頁、 第87頁、第317頁),故土地部分111年4月24日至112年10月 17日期間,應以每平方公尺3,100元作為計算基準,則合計 共4萬7,488元(計算式詳如附件,元以下四捨五入),另自 112年10月18日起,原告主張以每平方公尺3,100元作為土地 租金計算基準,依本院認定之年息5%,按月計算後合計應為 每月2,665元(2,483+182=2,665,計算式詳如附件,元以下 四捨五入)。從而,原告請求廖成治給付金額於4萬7,488元 部分及自112年10月18日起,按月給付2,665元,當屬有據, 逾此部分,應屬無據。  ㈥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其催 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人起 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相類 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民法第229條第2項定有明 文。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 定利率即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遲延利息,民法第233條第 1項本文、第203條亦有明文。經查:原告對傅玉玲、林阿雲 、廖成治之不當得利返還債權,核屬無確定期限之給付,既 經原告以起訴之方式為催告,而起訴狀繕本於113年1月11日 寄存送達傅玉玲、113年1月9日送達林阿雲及廖成治(見本 院卷第111頁、第117頁、第119頁),被告迄未給付,應負 遲延責任,故原告請求傅玉玲就起訴前之不當得利1萬7,327 元(詳附件,計算式為:2462.07+6274.40+4985.14+664.48 +1638.75+1302=17327,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詳如附件所 示),應自113年1月22日起;請求林阿雲就起訴前之不當得 利13萬4,919元(詳附件,計算式為:5105.96+24849+24849 +24849+25677.30+20401.14+377.57+1837.5+1837.5+1837.5 +1837.5+1459.93=134919,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及廖成治 就起訴前之不當得利4萬7,488元,均應自113年1月10日起, 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法定遲延利息,洵屬 有據。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767條第1項前段、第179條等規定 ,請求傅玉玲應給付2萬0,439元,及其中1萬7,327元應自11 3年1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請求林阿 雲應給付16萬2,643元,及其中13萬4,919元應自113年1月10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請求廖成治 應自坐落228地號土地其上如附圖所示之暫編部分A建物即系 爭丙宿舍建物部分騰空遷讓及B、C即系爭丙宿舍庭院部分所 占土地騰空返還予原告,並給付4萬7,488元,及自113年1月 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且自112年 10月18日起至遷讓返還前開所示建物及土地之日止,按月給 付2,665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則無 理由,應予駁回。   六、原告勝訴部分,其中判決主文命傅玉玲、林阿雲給付價額未 逾50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應依職 權宣告假執行,原告聲請供擔保後准予假執行,核無必要, 本院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被告之聲請,酌定相當 擔保金額,予以被告傅玉玲、林阿雲免為假執行之宣告;另 判決主文命廖成治遷讓建物、返還土地及給付不當得利部分 ,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經核其勝訴部分, 並無不合,爰酌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許之;併依被告之聲請酌 定相當擔保金額,准被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防方法及所提證據,經本院斟酌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駁,併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第85條第1項但 書。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蔡志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2  日 書記官 張雅筑 附表一: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 被告姓名 原告請求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新臺幣) 本院認定被告應給付之相當於租金之不當得利(新臺幣) 傅玉玲 2萬4,650元 2萬0,439元 林阿雲 17萬2,970元 16萬2,643元 廖成治 至起訴前一日112年10月17日計算數額 5萬0,624元 至起訴前一日112年10月17日計算數額 4萬7,488元 起訴後按月給付數額 2,847元 起訴後按月給付數額 2,665元

2024-11-21

NTDV-112-訴-456-20241121-1

中小
臺中簡易庭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中小字第4218號 原 告 林美伶 被 告 林浩瑋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理  由 一、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之法院管轄。被告在中華民國現無住所 或住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之居所,視為其住所;無居 所或居所不明者,以其在中華民國最後之住所,視為其住所 。對於私法人或其他得為訴訟當事人之團體之訴訟,由其主 事務所或主營業所所在地之法院管轄。共同訴訟之被告數人 ,其住所不在一法院管轄區域內者,各該住所地之法院俱有 管轄權。訴訟之全部或一部,法院認為無管轄權者,依原告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移送其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1條第1 項前段、第2項、第2條第2項、第20條前段、第28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 二、原告主張其於民國113年6月26日上午9時35分許,因操作錯 誤誤載帳號而將新臺幣(下同)74,641元匯入被告林浩瑋申 設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內,原 告委託被告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號通知被告林 浩瑋歸還誤匯之款項,惟無人受理,爰依民法第179條規定 ,請求被告共同給付原告74,641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等語。 三、查被告林浩瑋現戶籍地籍設臺北○○○○○○○○○,復因案遭臺灣 臺北地方檢察署、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通緝中,足認被告林 浩瑋現住所不明,依上開說明,應以被告林浩瑋於我國最後 住所即臺北市○○區○○○街00號2樓視為住所,故本院並非被告 林浩瑋住所地之管轄法院。另被告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主事務所所在地係在臺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66、168 、170、186、188號,有經濟部商工登記資料在卷可稽,顯 見被告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主事務所所在地,亦 非本院轄區,本院並無管轄權。故本件應適用民事訴訟法第 20條本文及第1條第1、2項之規定,由各該被告住所地、主 事務所所在地之法院為管轄法院,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或臺 灣士林地方法院。茲原告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起訴,顯係違誤 ,爰依職權將本件移送至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臺中簡易庭                  法 官 陳玟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表明抗告 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納新臺幣1,000元之裁 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0  日                書記官 王素珍

2024-11-20

TCEV-113-中小-4218-202411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除字第1348號 聲 請 人 鄭秀鳳(即林諭男之繼承人) 兼監 護 人 林美伶(即林諭男之繼承人) 聲 請 人 林忠志(即林諭男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除權判決,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9第4項第10款 款規定繳納裁判費新臺幣(下同)1,000元,此為必須具備 之程式。 二、查本件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於民 國113年10月22日裁定命聲請人於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上 開裁定已於113年11月8日送達聲請人,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 。聲請人逾期迄未補正,亦有本院繳費答詢表在卷可稽,其 聲請自不合法,應予駁回。 三、爰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1項、第78條 、第77條之19第4項第10款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廖哲緯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 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19  日                 書記官 何嘉倫

2024-11-19

TPDV-113-除-1348-20241119-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