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程序能力

共找到 197 筆結果(第 41-50 筆)

家親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684號 聲 請 人 A01 上列聲請人予相對人甲00間請求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具狀補正相對人之程序能力或 其法定代理人,或提出聲請人、相對人之親屬或利害關係人業已 具狀向本院為相對人聲請監護、輔助宣告,或聲請人已向本院聲 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之相關證明,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 聲請。   理  由 一、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程序能力,家事事件法第14 條第1 項定有明文。而所謂程序能力,係指「當事人得有效 自為或自受訴訟或非訟程序行為之資格。依實體法規定享有 完全之行為能力人,即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其意思能 力應足可辨識利害得失,行使程序上之權利(參家事事件法 第14條第1 項立法理由)。」又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 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定有明 文。又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及共同訴訟之 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代理 人及輔佐人之規定,於非訟事件之非訟代理人及輔佐人準用 之,非訟事件法第11條、第12條亦有明文。再原告或被告無 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復為民 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 項第4 款所明定;非訟事件之聲請, 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 形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件法第30條 之1 亦有明定。 二、經查,聲請人主張相對人於其等年幼時無正當理由未盡扶養 義務為由,聲請免除扶養義務等語。惟相對人可以行走,和 簡單對答,但輕微失智,可以記得常來看她的人,但如果問 她她的子女會說忘記了,常人無法理解她的行為等情,有本 院電話紀錄附卷可參(本院卷第27頁),堪認相對人現況難 以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而不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 ,因此欠缺參與本事件之程序能力。爰依首揭說明,命聲請 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補正相對人有程序能力(例如相 對人已回復其認知能力之相關證明書)或其法定代理人,或 提出聲請人、相對人之親屬或利害關係人已為相對人向法院 聲請監護、輔助宣告,或聲請人已向法院聲請為相對人選任 特別代理人之相關證明。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第二庭  法 官 許珮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陳宜欣

2025-02-20

PCDV-113-家親聲-684-2025022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41號 聲 請 人 新竹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代 理 人 涂佳鈴 相 對 人 即受安置人 曾○縈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曾○淇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關 係 人 楊○雄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上列當事人間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曾○縈(女,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自民國114年2月2 8日17時起由聲請人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 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 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四)兒童及少年遭 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又緊急安置不得 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 ,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 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56條第1項、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即受安置人曾○縈(為未滿12歲 之兒童,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 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下稱相對人),本案於民國113年1月4日因相對人遭其母 現配偶(即原同居人)責打成傷,經聲請人調查後開案進行 家庭處遇,並裁處相對人母現配偶強制性親職教育,進行定 期訪視與親職指導,然相對人於113年5月19日晚間再度遭該 配偶持木棍責打臀部及腿部、手臂,造成相對人臀部、腿部 、右手前臂瘀青及挫傷,且相對人母高度認同其配偶施暴行 徑,評估無法提供相對人保護,故聲請人於113年5月27日17 時啟動緊急安置,並獲本院113年度護字第149、219、316號 繼續安置裁定。查該名配偶因毒品案件於113年3月遭通緝, 刑期約3年7個月,相對人母稱其113年6月28日後即離開相對 人家戶,現行方不明。聲請人為提升相對人母親職功能與保 護能力,於113年7月19日裁處強制親職教育12小時。另請新 竹市警察局第一分局協助聲請保護令,於113年6月25日獲本 院民事暫時保護令(113年度司暫家護字第411號),並於11 3年11月8日獲通常保護令(113年家護字第359號)令相對人 母及其配偶不可騷擾相對人,並裁處該名配偶處遇計畫心理 治療12次,期限兩年。家庭重整期間,相對人母已於000年0 0月00日生產,主訴該同居人為相對人弟之生父,並搬遷至 新竹縣其配偶原生家庭接受其配偶母照顧,親職量能及監護 照顧環境尚需居所新竹縣政府訪視評估;相對人父於113年6 月28日配合繼續安置庭,並穩定進行親子會面維繫親情,於 親子會面中表示有意願接返照顧相對人,聲請人將轉由新竹 縣政府協助進行訪視評估,依評估結果確認後續處遇接返計 畫。綜合上述,本案因相對人母缺乏親職能力與保護知能, 故使相對人頻繁受暴,現相對人母雖稱與其配偶分居,但該 男子通緝在逃,聲請人無從查驗其實際形跡,另經查相對人 母與其配偶於113年9月24日辦理結婚登記,兩人仍有高度接 觸來往之可能,顯與其稱該配偶行方不明一事不符,現相對 人母又遷往其原生家庭住所接受產後照顧,尚需跨轄訪視評 估其產後親職量能及照顧環境。另相對人母及其配偶處遇計 畫均未完成,親職功能與保護知能提升尚待觀察。為維護相 對人受照顧權益及身心安全保障,爰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57條規定,聲請准予自114年2月28日17時(漏載 時分)起延長安置相對人3個月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新竹市政府兒童及少 年保護個案綜合評估報告等件為證,且有本院113年度護字 第316號民事裁定附卷可稽,聲請人代理人並到庭陳稱:( 問:相對人現況如何?後續安排為何?)小朋友安置狀況及 就學穩定,相對人母希望小朋友可以返家,我們會朝漸進式 返家安排,之後再做評估。目前有延長安置的必要等語;對 人母到庭陳稱:對於本件延長安置3個月沒有意見等語;本 院復依據家事事件法第108條向相對人說明程序過程、裁判 結果之影響,使相對人有表達意願或陳述意見之機會,相對 人亦到庭陳稱安置狀況OK之情(見本院114年2月18日筆錄) ,而相對人父即關係人楊○雄則經通知並未到庭陳述、亦無 提出任何書面意見,堪認其應對於本件延長安置並無意見之 意,是上揭聲請意旨應堪信屬實。本院審酌相對人母現居於 其現任配偶(即原同居人)家庭中尚有待翔實評估,且相對 人母之處遇計畫尚未完成,而相對人父其之親職量能亦有待 翔實評估,是相對人父母均尚難認有妥善之親職能力,復以 現階段有無其他合適親屬資源可提供照顧相對人,是為維護 相對人身心安全及健全發展,現時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相 對人,是為提供相對人安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應延長安 置相對人,妥予保護,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又聲請人於本件延長安置期滿前之114年1月24日向本院聲請 延長安置,有本院收納款項收據足稽,是聲請人之聲請核屬 正當,並斟酌聲請人上開聲請意旨、相關事證及本件之必要 性,爰准許由聲請人於延長安置期滿後,即自114年2月28日 17時起延長安置受安置人3個月。另查本件相對人現雖未滿7 歲,未具備程序能力,惟受安置人未受到妥善照顧之情甚明 ,從而本件安置事證明確,尚無選任程序監理人之必要;又 關係人楊○雄既為相對人之父,則聲請人於就相對人之安置 事件,自應聲請狀加列其為相關案件之關係人,以維護相對 人父之法律上權利為當,均此附敘。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依113年 12月30日發布、114年1月1日施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 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抗告 裁判費提高為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鄭筑尹

2025-02-20

SCDV-114-護-41-20250220-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35號 聲 請 人 新竹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甲○○ 代 理 人 涂佳鈴 相 對 人 葉○傑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葉○珍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葉○文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葉○傑(男,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自民國114年2月1 3日17時起由聲請人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   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   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四)兒童及少年遭   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又緊急安置不得   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   ,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   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56條第1項、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1年6月24日接獲醫院通 報,相對人即受安置人葉○傑(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 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 ,真實姓名年籍詳卷,以下稱相對人)為新生早產兒,相對 人母患有糖尿病、重症肌無力故無法工作,相對人父從事油 漆工作但收入不穩定,評估相對人父母有積欠房租、衣著不 潔、無其他支持系統等因素進行責任通報。聲請人介入處遇 期間,相對人父母持續工作不穩定,且多仰賴補助及主責社 工所提供之物資維生,於111年9月30日聲請人再次接獲通報 相對人父因竊盜案由警方查獲卻未到案說明,相對人父不僅 未配合警方,更帶著相對人母及相對人離開原租屋處後以車 為家,不時流連於超商或偶爾至旅館住宿或休息,未能穩定 相對人照顧環境及滿足基本所需。相對人父母亦於口角衝突 中,陸續發生相對人父將相對人摔於汽車座上及載相對人母 與相對人衝撞安全島及三角錐情事,雖未導致相對人受傷, 但明顯有危及相對人人身安全之虞,故為確保相對人生活照 顧穩定及確保其人身安全,依法於111年11月10日17時啟動 緊急安置,現由本院111年護字第263號及112年度護字第28 、99、169、254號、113年度護字第39、119、213、288號裁 定安置在案。相對人進行保護安置後,本案於111年11月18 日已召開強制性親職教育會議裁罰相對人父母進行課程,以 重塑法治認知及提升親職教養能力,相對人父母雖於112年5 月20日完成課程時數,但其2人親職功能提升有限,觀察相 對人父母對於現況改變空有意願,但無實際具體作為,相對 人母甚至希望未來仰賴相對人繼兄於安置期間所獲之機構零 用金來作為自己與相對人之經濟來源,相對人母迄今雖有嘗 試找尋工作但無法持續,仍仰賴所患疾病之糖尿病、重症肌 無力住院後之私人保險賠償費用及打臨工予以維生;相對人 父反覆離家失聯,工作情形仍不穩定且持續有偷竊行為,尚 有竊盜案件入監執行,評估相對人父母又因過往素行不良, 已無親屬願意提供支持協助,本案112年10月31日進行重大 決策會議評估停止相對人父母親權,並於113年3月6日向本 院聲請停止相對人父母親權,目前已由鈞院以113年度家親 聲字第285號民事裁定停止親權,現考量相對人年幼尚須專 職照顧,為確保相對人人身安全及妥適照顧下,依兒童及少 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條規定,聲請准予裁定自114年2月 13日17時(漏載時點)起延長安置相對人3個月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新竹市兒童及少年保 護個案綜合評估報告等件為證,並有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88 號民事裁定、法院在監在押簡列表(顯示相對人父已於113 年12月5日徒刑執行完畢出監)及戶籍資料、法院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稽,聲請人代理人並陳稱:(問:相對人現狀及後 續安排為何?)小朋友安置狀況穩定,因本件為停止親權, 尚未收到裁定確定證明書,所以有延長安置的必要等語(見 本院114年12月18日筆錄),而相對人父母則經通知均未到 庭,堪認相對人父母應無意見,是上揭聲請意旨應堪信屬實 。本院審酌相對人母因身體狀況欠佳,無法自立謀生,經濟 狀況不佳,其應無資力照顧相對人,其尚欲將照顧相對人之 重責推諉於尚在就讀國中、未成年之相對人胞兄,亦顯非妥 適之舉,又相對人父甫出監,其親職功能堪認非佳,顯見相 對人父母均難以確實履行親職責任,委實堪慮,且本件停止 相對人父母親權業經本院裁定在案(案號:113年度家親聲 字第285號),復查目前尚無其他合適親屬資源可協助照顧 相對人,為維護相對人身心健全發展,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 護之,是為提供相對人安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應延長安 置,妥予保護,故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又聲 請人於111年11月10日17時起緊急安置相對人,並經本院以1 11年度護字第263號、112年度護字第28、99、169、254號、 113年度護字第39、119、213、288號民事裁定繼續及延長安 置在案;聲請人在延長安置期滿前之於114年1月21日向本院 聲請延長安置,有本院收納款項收據在卷足稽,是聲請人之 聲請核屬正當,爰准許由聲請人於延長安置期滿後,即自11 4年2月13日17時起延長安置相對人3個月為當。 四、另依家事事件法第184條第2項準用同法第165條,如受安置 人無意思能力者,法院應依職權為其選任程序監理人,但有 事實足認無選任之必要者,不在此限。查相對人未滿7歲, 未具備程序能力,惟相對人未受到妥善照顧之情甚明,從而 本件安置事證明確,尚無選任程序監理人之必要,附此敘明 。 五、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依113年 12月30日發布、114年1月1日施行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 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抗告 裁判費提高為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 記 官 鄭筑尹

2025-02-19

SCDV-114-護-35-20250219-1

家上
臺灣高等法院

離婚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家上字第205號 上 訴 人 A01  訴訟代理人 范瑋峻律師 複 代理 人 劉迦安律師 被 上訴 人 A02  訴訟代理人 陳俊翰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因離婚等事件,被上訴人聲請為未成年子女選任程 序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乙○○社會工作師為兩造所生未成年子甲○○(男,民國○○○年○ 月○日生)之程序監理人。 理 由 一、按就有關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事件,未成年子 女雖非當事人,法院為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於必要時, 亦得依父母、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 利害關係人之聲請或依職權為未成年子女選任程序監理人; 又法院得就社會福利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所屬人員,或 律師公會、社會工作師公會或其他相類似公會所推薦具有性 別平權意識、尊重多元文化,並有處理家事事件相關知識之 適當人員,選任為程序監理人,家事事件法第109條、第16 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上訴人起訴請求准與被上訴人離婚,並請求酌定兩造所 生未成年子甲○○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由上訴人任之,及請求 被上訴人按月給付關於甲○○之扶養費等,經原審判決駁回, 上訴人提起上訴(見本院卷一第17頁),被上訴人在本院提 起反請求於兩造婚姻關係存續中並恢復共同生活前,酌定甲 ○○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由兩造共同任之,由被上訴人擔任主 要照顧者,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關於甲○○之扶養費等(見 本院卷二第167-168頁)。經查,甲○○於民國000年0月00日 出生(見原審婚字卷第45頁之戶籍謄本),年齡尚幼,無程 序能力,前經原審及本院囑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人權協 會、社團法人台灣大心社會福利協會、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家 事調查官就兒童少年親權調查訪視,固已記載兩造之親權能 力、親職時間及監護意願等情(見原審婚更一字卷一第65-7 3、119-127頁、本院卷二第17-35頁),惟兩造分別居住在 新北市、新竹縣,會面交往之接送車程遙遠,造成甲○○身心 疲累,兩造對於接送方式意見分歧,雖經本院通知甲○○到庭 陳述意見並以113年度家暫字第4號裁定暫時處分,但被上訴 人事後主張上訴人對甲○○有不當誘導之嫌,甲○○在本院所為 陳述並非其真意等語,並提出錄音光碟及譯文為證(見本院 卷一第395-399頁);又兩造於工作繁忙之際,尚須仰賴兩 造父、母協助照護甲○○,但上開訪視報告僅訪視被上訴人之 母,並未訪視上訴人之父、母,亦未觀察其2人與甲○○之互 動情形,及甲○○對於上訴人父、母協助照護之意見,況被上 訴人主張其2人有喝酒、抽煙等生活習慣,恐不利於甲○○之 身心健康等語,亦提出錄音光碟及譯文為證(見本院卷二第 129-134頁);從而本院審酌為妥善規劃甲○○之照顧及會面 交往等事宜,保障甲○○之表意及聽審請求權,以維護其最佳 利益,認有為其等選任程序監理人之必要。 三、乙○○為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推薦之執業社會 工作師,經司法院程序監理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列 冊並公告於司法院網站(見本院卷二第192頁),有處理家 事事件之知識及擔任程序監理人之實務工作經驗,符合兩造 對於程序監理人之資格要求(見本院卷二第188-189頁), 對於幼子之心理狀態、身心發展及意願之瞭解及探詢,應有 相當助益,由其擔任程序監理人,當可充分保障甲○○之最佳 利益,爰選任其為甲○○之程序監理人。 四、本件程序監理人應基於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秉持專業立 場,儘速瞭解未成年子女心理狀態、意願、受照顧及與兩造 之互動暨其身心發展狀況,就兩造親權之行使、負擔及會面 交往方式,提出試行方案或書面報告。又本件當事人、代理 人、利害關係人等,均應配合程序監理人依家事事件法第16 條第2項所為之一切程序行為,程序監理人必要時亦得閱覽 本件卷宗資料,附此敘明。 五、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8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石有爲 法 官 曾明玉 法 官 林晏如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簡維萍

2025-02-18

TPHV-112-家上-205-20250218-1

家親聲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親聲字第15號 聲 請 人 甲○○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乙○○間聲請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二十日內,補正下列事項:㈠補繳 聲請費新臺幣貳仟元;㈡請提出相對人之病歷資料。並應具狀釋 明相對人於本事件具程序能力,或補正聲請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 理人。逾期如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其標的之金額或價額為新臺幣( 下同)100萬元以上未滿1,000萬元者,徵收費用2,000元; 第13條、第14條、第15條及第17條規定之費用,關係人未預 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回其聲 請或抗告,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款、第26條第1項分別定有 明文。而上述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規定,於家事非訟 事件準用之。本件聲請人聲請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未據繳納 聲請費用,查本件係因財產權關係為聲請,又屬因定期給付 涉訟,財產利益應以其所應按期給付相對人之扶養費用為計 算標準,又相對人乙○○為民國(下同)00年0月00日出生, 現年45歲,依內政部公布之112年雲林縣簡易生命表所載, 該年齡男性之平均餘命為32.52年,復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 、非訟事件法第19條準用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0之規定,期 間未確定時,應推定其存續期間,其期間超過10年者,以10 年計算,再參酌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雲林縣112年度平均 每人月消費支出為20,356元,另相對人育有2名子女,有相 對人之親等關聯(二親等)查詢結果附卷可以參考,故本件 聲請標的價額即聲請人免除扶養義務所得之利益為1,221,36 0元(計算式:20,356元×12×10÷2=1,221,360元),依家事 事件法第97條準用非訟事件法第13條第3款之規定,應徵收 聲請費用2,000元。 二、次按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 規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定有明文。又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 人能力、訴訟能力及共同訴訟之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 用之;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代理人及輔佐人之規定,於非訟 事件之非訟代理人及輔佐人準用之,非訟事件法第11條、第 12條亦定有明文。再者,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 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 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民 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定有明定。原告或被告無訴訟能力, 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亦為民事訴訟法第 249條第1項第4款所明定,末按非訟事件之聲請,不合程式 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 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1亦有 明定。查,本件聲請人以相對人未盡保護教養義務為由,聲 請人聲請免除其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而依聲請人陳稱相對 人目前安置於雲林縣私立○○長期照護中心(下稱○○長照中心 )等語,經本院電詢○○長照中心詢問確認相對人及其身體狀 況,經○○長照中心答覆稱「有(住民乙○○),他患有精神疾 病,曾經腦出血、骨折,精神狀況時好時壞,有時候清楚, 有時候問他問題又會答非所問」等語,有本院113年12月9日 公務電話記錄在卷可以佐證,則相對人是否具有非訟能力而 得以進行本件審理,亦即其參與本事件之程序能力是否有所 欠缺,尚欠明瞭,故聲請人有提出相對人之病歷資料並釋明 相對人於本事件具程序能力之必要。又倘相對人不具有非訟 能力,亦即無法進行本件審理,則其之程序能力既有欠缺, 依據上述法律規定,應先聲請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再 由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代為答辯,如此方能保障相對人之權 益。爰定期間命聲請人補正相對人之病歷資料,且應同時釋 明相對人於本事件具程序能力,如相對人之程序能力有所欠 缺,則應具狀聲請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 三、綜上,本件聲請人對相對人提出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既有以 上應補正事項,因此依據上述法律規定,並參酌聲請人在監 服刑期滿期日,限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20日內,補正 上述欠缺,逾期不為補正,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潘雅惠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書記官 鄭伊純

2025-02-17

ULDV-114-家親聲-15-20250217-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5號 聲 請 人 新竹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楊文科 代 理 人 江芳妤 相 對 人 魏○萱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魏○蓓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范○達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關 係 人 陳○誥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魏○萱(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自民國114年2月4日11 時起由聲請人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 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 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四)兒童及少年遭 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又緊急安置不得 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 ,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 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56條第1項、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魏○萱(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 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 資訊』,真實姓名年籍詳卷,下稱相對人)在民國112年10月 24日於新竹縣東元綜合醫院出生,出生當天護理師發現相對 人出現臉部、軀幹發黑、卡痰等症狀,檢查結果顯示甲基安 非他命陽性。相對人母未能善盡保護照顧之責,未有穩定工 作收入,且過往多攜案兄們借住友人家,住居所及生活狀況 不穩定,懷孕期間疑似吸毒或處於有毒環境,導致相對人出 現戒斷症狀,112年10月2日更因未注意,致案長兄遭熱水燙 傷,桃園家防中心於112年10月20日緊急安置與繼續安置案 長兄及案次兄迄今。聲請人於開案服務後,相對人母穩定與 案長兄及相對人進行會面探視,相對人母雖有照顧意願,但 求職狀況不積極,經濟依賴親友協助,且交友狀況較為複雜 ,又於000年00月00日產下案夭弟,目前仍未進行強制親職 教育輔導,另對於社政亦常有隱瞞與欺騙行為,評估相對人 母親職功能提升有限。相對人母尚未能善盡保護照顧之責, 聲請人評估現階段相對人母仍不適合擔任相對人之主要照顧 者,為使相對人能獲得妥適照顧及保護其生命安全,請准予 聲請人聲請自114年2月4日11時起延長安置相對人3個月,以 維護相對人之最佳利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新竹縣政府社會處兒 少保護個案綜合評估報告、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89號民事裁 定等件為證,其代理人並到庭陳稱:(問:相對人現況及後 續安排?)小朋友安置在保母家,受照顧狀況穩定,相對人 母去年有生產,相對人母目前沒有上班,強制親職教育沒有 參加,親職能力堪慮,擔心相對人母無法負荷照顧那麼多孩 子。我們有邀請相對人母及生父來討論後續安排,有請生父 提供工作證明及去做親子鑑定,但是生父都還沒有提出。所 以有延長安置的必要等語。相對人法父於在監視訊以及相對 人母及生父在庭等3人均表明對本件聲請無意見之意(以上 均見本院113年12月4日筆錄),是本件聲請人之主張應堪以 信實。本院審酌相對人母現階段親職能力仍有疑慮,而相對 人父在監亦無法克盡親職,又礙於相對人生父及其母迄未訴 諸否認婚生子女之訴,相對人法父名義上現時為相對人名義 上之父親,相對人生父亦無從認領相對人,是為相對人之利 益考量、相對人母現仍未進行強制親職教育輔導、其親職功 能亦有待翔實評估,相對人生父未能認領相對人,且相對人 有特殊需照護之身體狀況,故為維護相對人身心安全及健全 發展,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相對人,是為提供相對人安全 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應延長安置相對人,妥予保護,聲請 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予准許。又聲請人於延長安置期滿前 之114年1月16日16時45分向本院聲請延長安置,有本院收狀 時間戳記章蓋於本件聲請狀首頁足稽(見本院卷第7頁), 是聲請人之聲請核屬正當,爰准許由聲請人於延長安置期滿 後,即自114年2月4日11時起延長安置受安置人3個月。另查 本件相對人現雖未滿7歲,未具備程序能力,惟相對人未受 到妥善照顧之情甚明,從而本件安置事證明確,尚無選任程 序監理人之必要,附此敘明。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鄭筑尹

2025-02-14

SCDV-114-護-25-2025021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4號 聲 請 人 新竹縣政府 法定代理人 楊文科 代 理 人 江芳妤 相 對 人 范○竣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范○宸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法定代理人 范○達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魏○蓓 (真實姓名、年籍及住所均詳卷) 上列當事人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范○竣、范○宸(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自民國114年1 月23日18時起均由聲請人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 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 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四)兒童及少年遭 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又緊急安置不得 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 ,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 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56條第1項、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桃園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 於民國112年10月5日接獲通報,本案相對人范○竣、范○宸( 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均『不得揭露足 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下 稱相對人2人或個別相對人)由母親於112年10月2日欲幫其 等洗澡,至浴缸放熱水後,未留意到相對人范○竣行蹤,致 其遭熱水燙傷,經送醫診斷雙下肢、左側胸口燙傷,佔全身 面積有18%二至三度燙傷,相對人母對於相對人范○竣傷勢無 法提岀合理之解釋。相對人母未有穩定工作收入,過往攜相 對人2人借住友人家,住居所及生活狀況不穩定。考量相對 人父入監服刑,相對人母親職能力薄弱,為維護相對人2人 人身安全及受穩定且妥適之照顧,由桃園市政府家庭暴力暨 性侵害防治中心於112年10月20日18時0分予以緊急安置並聲 請繼續安置迄今,後依據衛生福利部跨轄區兒童及少年保護 個案權責分工及合作處理原則,管轄權移轉至聲請人。聲請 人接獲本案後,穩定協助相對人范○竣就醫處理燒燙傷問題 ,並持續追蹤相對人2人之生活適應狀況,評估相對人2人現 生活適應狀況良好。相對人母及祖母定期與相對人范○竣及 相對人妹魏○萱進行探視會面,相對人母照顧意願雖高,但 求職狀況不積極,經濟依賴親友協助,交友關係複雜。又於 000年00月00日產下案夭弟,目前仍未進行強制親職教育輔 導,另對於社政亦常有隱瞞與欺騙行為。相對人母雖有照顧 意願,且積極與相對人2人會面探視,然相對人母就業、經 濟與居住狀況尚不穩定,且交友狀況較為複雜,現又產下一 子需照顧,而相對人2人年幼身體素質脆弱,聲請人評估現 階段相對人母仍不適合擔任相對人2人之主要照顧者,為使 相對人2人能獲得妥適照顧及保護其等生命安全,請准予聲 請人之聲請自114年1月23日18時起延長安置相對人2人各3個 月,以維護相對人2人之最佳利益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新竹縣政府社會處兒 少保護個案綜合評估報告、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91號民事裁 定等件為證,其代理人並到庭陳稱:(問:相對人現況如何 ?後續安排為何?)目前小孩在保母及曾祖母家,照顧狀況 尚可,因為相對人母親又生產,工作不穩定,親職能力不足 ,強制親職教育也沒有去參加,後續會考慮停親出養,但是 相對人母目前還無法接受,相對人父親又在監,所以有延長 安置的必要等語。而相對人父則在監視訊陳稱:我目前報假 釋中,最快5月可以出去,停親出養的部分是不是可以再延 後。對於延長安置沒有意見等語(以上均見本院114年2月12 日筆錄),而相對人母則經通知未及到庭陳述、亦未提出任 何書面意見,是本件聲請人之主張應堪以信實。本院審酌相 對人父在監執行現無親職功能可言,而相對人母現階段親職 能力欠佳,且其親職功能等亦有待確實提升,現時為維護相 對人2人身心安全及健全發展,非延長安置不足以保護相對 人2人,是為提供相對人2人安全關愛之生活教養環境,應延 長安置相對人2人,妥予保護,聲請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應 予准許。又聲請人繼於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上開裁定繼續安置 後,改由聲請人迭次延長安置,並於延長安置期滿前之114 年1月16日16時45分向本院聲請延長安置,有本院收狀時間 戳記章蓋於本件聲請狀首頁足稽,是聲請人之聲請核屬正當 ,爰准許由聲請人於延長安置期滿後,即自114年1月23日18 時0分起延長安置相對人2人各3個月。另查本件相對人2人現 雖均未滿7歲,未具備程序能力,惟相對人2人均未受到妥善 照顧之情甚明,從而本件安置事證明確,尚無選任程序監理 人之必要,附此敘明。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 記 官 鄭筑尹

2025-02-14

SCDV-114-護-24-2025021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延長安置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護字第22號 聲 請 人 新竹市政府 法定代理人 邱臣遠 代 理 人 蔡文曼 相 對 人 即受安置人 林○逵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林○漪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法定代理人 林○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陳○之 (真實姓名、住所詳卷)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延長安置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相對人林○逵、林○漪(真實姓名年籍均詳卷)均自民國114 年2月2日20時起由聲請人延長安置參個月。 二、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兒童及少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非立即給予保護、安置 或為其他處置,其生命、身體或自由有立即之危險或有危險 之虞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予緊急保護、安置或 為其他必要之處置:(一)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 顧。(二)兒童及少年有立即接受診治之必要,而未就醫者 。(三)兒童及少年遭遺棄、身心虐待、買賣、質押,被強 迫或引誘從事不正當之行為或工作者。(四)兒童及少年遭 受其他迫害,非立即安置難以有效保護者。又緊急安置不得 超過72小時,非72小時以上之安置不足以保護兒童及少年者 ,得聲請法院裁定繼續安置。繼續安置以3個月為限;必要 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延長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第56條第1項、57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於民國113年7月31日由北區社福 中心通報,相對人即受安置人林○逵、林○漪(均為未滿12歲 之兒童,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69條規定『不得 揭露足以識別兒童及少年身分之資訊』,真實姓名年籍詳卷 ,下稱相對人2人)父母分居且相對人祖父母對於照顧子女 計畫皆無法達成共識,並無法以兒少最佳照顧為優先考量, 相對人父雖期待相對人母簽署托育資料、但亦僅將子女放置 家中給予相對人祖父照顧;而相對人祖父母管教方式又皆由 打罵為原則,相對人2人發展尚無法進行妥善醫療及生活照 顧。最終無人願意照料相對人2人,有遺棄之舉遂進行通報 ,同時相對人2人長期目睹成人衝突情事,故聲請人於113年 7月30日20時將予以緊急安置,經本院113年度護字第209、2 87號裁定繼續安置3個月。經查相對人父母112年成人暴力通 報案件,相對人父情緒高漲將家戶內物品砸毀,同時揚言開 瓦斯自殺,並將相對人母及相對人2人驅離家戶,然期間相 對人2人輾轉由相對人父母及親屬輪流照顧,在衣著整潔度 及受照顧狀況不佳,相對人父母因成人衝突及經濟議題斷聯 ;處遇期間,相對人母於臺北定居及工作,遲不提供實際居 住地址,親子會面過程亦遲到,而相對人父後期失聯且未進 行親子會面,接返相對人2人態度消極,同時對於兒少後續 照顧未有明確共識及計畫,也不願負擔其照顧費用。家庭重 整期間,相對人父配合其強制性親職教育課程,相對人母也 將於臺北進行其課程,而相對人父母於11至12月期間親子會 面較為彰顯其親子互動,同時相對人父亦可提岀較具體接返 照顧規劃,同時同住相對人祖父母有意願配合後續相對人2 人早療及相關處遇,然相對人母對於接返照顧規劃反覆,再 次提岀將委由相對人外祖父照顧,評估相對人父母接續照顧 仍仰賴親屬支援,實際照顧計畫仍續持續討論。綜上所述, 相對人父母均推卸照顧責任且尚無明確照顧計畫,相對人2 人年幼,並有高度照顧與早療需求,相對人父母完全漠視兒 少最佳利益,全然關注自身議題,為維護相對人2人身心健 全發展及保障權益,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7 條,聲請准予自114年2月2日20時起延長安置相對人2人各3 個月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新竹市兒童及少年保 護個案綜合評估報告、戶政資料查詢作業等件為證,並有本 院113年度護字第287號民事裁定可稽,聲請人代理人並到庭 陳稱:(問:相對人2人現況如何?後續安排為何?)目前 兩個孩子有全面性發展遲緩,有安排早療,我們有跟父母雙 方討論返家,父母對於未來接返小孩還沒有達成共識,還是 有延長安置的必要等語。相對人母亦在庭陳稱:對於聲請人 之聲請沒有意見等語(均見本院114年2月12日筆錄),而相 對人父則經通知並未到庭,堪認相對人父其應無意見,是上 揭聲請意旨應堪信屬實。本院審酌相對人父母現均難以妥適 照護相對人2人,且其等之親職能力亦均尚有待翔實評估, 是其等現階段親職能力之親職功能及照護意願均有堪慮之處 ,復以現階段有無其他合適親屬資源可提供照顧相對人,是 為維護相對人2人身心安全及健全發展,現時非延長安置不 足以保護相對人2人,是為提供相對人2人安全關愛之生活教 養環境,應延長安置相對人2人,妥予保護,聲請人之聲請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又聲請人於本件延長安置期滿前之11 4年1月15日14時46分向本院聲請延長安置,有本院收狀時間 戳記章印文足稽,是聲請人之聲請核屬正當,並斟酌聲請人 上開聲請意旨、相關事證及本件之必要性,爰准許由聲請人 於延長安置期滿後,即自114年2月2日20時起延長安置相對 人2人各3個月。另查本件相對人2人現均雖未滿7歲,皆未具 備程序能力,惟相對人2人未受到妥善照顧之情甚明,從而 本件安置事證明確,尚無選任程序監理人之必要,附此敘明 。 四、爰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21條第1項前段規定 ,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林建鼎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需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 記 官 鄭筑尹

2025-02-13

SCDV-114-護-22-20250213-1

家親聲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1017號 聲 請 人 乙○○ 甲○○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丙○○間請求免除扶養義務事件,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具狀補正相對人之程序能力, 或法定代理人或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之相關證明。逾期 未補正,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者,有程序能力,家事事件法第14 條第1項定有明文。而所謂程序能力,係指「當事人得有效 自為或自受訴訟或非訟程序行為之資格。依實體法規定享有 完全之行為能力人,即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其意思能 力應足可辨識利害得失,行使程序上之權利(參家事事件法 第14條第1項立法理由)。」又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 規定外,準用非訟事件法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97條定有明 文。又民事訴訟法有關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及共同訴訟之 規定,於非訟事件關係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有關訴訟代理 人及輔佐人之規定,於非訟事件之非訟代理人及輔佐人準用 之,非訟事件法第11條、第12條亦有明文。再原告或被告無 訴訟能力,未由法定代理人合法代理,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 ,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復為民 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4款所明定;非訟事件之聲請,不 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 可以補正者,法院應定期間先命補正,非訟事件法第30條之 1亦有明定。 二、經查,聲請人聲請免除對相對人之扶養義務,惟相對人已由 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安置於明德醫院附設精神護理之家,且相 對人領有精障重度身障證明,其對外界事物理解能力不佳, 經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評估無能力自主陳述進行訊問或調解等 情,有臺中市政府社會局之113年11月15日中市社家防字第1 130161641號函在卷為憑,堪認相對人已難以為意思表示或 受意思表示,而不能獨立以法律行為負義務,因此欠缺參與 本事件之程序能力。爰依首揭說明,命聲請人於收受本裁定 後7日內,補正相對人有程序能力(例如相對人已回復其認 知能力之相關證明書)或其法定代理人,或提出已為相對人 向法院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之相關證明。逾期未補正,即駁 回其聲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廖弼妍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林育蘋

2025-02-12

TCDV-113-家親聲-1017-20250212-1

家親聲抗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家親聲抗字第16號 聲 請 人 即 抗告人 乙○○ 相 對 人 甲○○ 關 係 人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 法定代理人 李美珍 上列當事人間因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 代理人,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於本院114年度家親聲抗字第16號減輕或 免除扶養義務事件,為相對人甲○○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間聲請減輕或免除扶養義務事件,現由 本院以114年度家親聲抗字第16號審理中。茲相對人甲○○患 有精神疾病而身體狀況不佳,無到庭陳述之能力,難期其具 備足夠之程序能力,目前亦無法定代理人可維護其權益,為 免本件有延誤之虞,爰依法聲請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等 語。 二、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 項所明定,上開條文並為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事件法第 11條於家事非訟事件準用之。 三、查相對人業經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保護安置在祥蕙護理之家迄 今,其因患有精神疾病,身體狀況不佳,無法到庭陳述等情 ,業據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於原審派員到庭陳述甚詳,並有原 審裁定可佐,足認本件相對人欠缺程序能力,且其未經監護 宣告,亦無代理人得代為進行後續程序,是聲請人乙○○聲請 本院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於法即屬有據。本院審酌相 對人既經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協助安置,新北市政府社會局業 務職掌範圍並包含身心障礙、社會救助等事宜,可補相對人 訴訟能力之欠缺,復曾擔任相對人原審之特別代理人,由其 擔任相對人於本審之特別代理人應屬妥適。綜上,本件聲請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四、爰依法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家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黃繼瑜                   法 官 沈伯麒                   法 官 粘凱庭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謝淳有

2025-02-12

PCDV-114-家親聲抗-16-20250212-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