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逃亡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金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金訴字第131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宋雨錚 被 告 宋宜儒 選任辯護人 陳信維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370 19號、113年度偵字第39034號、114年度偵字第2496號、114年度 偵字第2518號、114年度偵字第2545號、114年度偵字第2605號、 114年度偵字第2738號、114年度偵字第3258號、114年度偵字第4 09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宋雨錚於提出新臺幣壹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自停 止羈押之日起,應於每週六中午十二時,至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旗 山分局建國派出所報到。 宋宜儒於提出新臺幣壹萬元之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自停 止羈押之日起,應於每週六中午十二時,至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 武分局大社分駐所報到。   理 由 一、被告因詐欺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經法官訊問後,認 被告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加重詐欺罪嫌疑重大, 且有事實足認有勾串共犯之虞,如未予羈押,顯難確保本案 之審判、執行程序之進行,另衡以被告所涉犯行之社會危害 性,而認有羈押之必要,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3項規定, 自民國114年2月18日起予以羈押3月。 二、按被告得隨時具保,向法院聲請停止羈押;許可停止羈押之 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指定之 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納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免提出保 證書,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11條第1項、第3項亦 有規定。 三、經查,被告宋雨錚、宋宜儒(下合稱被告2人)於本院準備 程序中坦承全部犯行,並與到庭之被害人達成調解,足認被 告犯後已有相當悔意,審酌本案被告2人均無聲請傳喚證人 之舉,與本案共犯勾串之可能性已有顯著降低,認被告於本 案羈押期間如能各提出新臺幣(下同)1萬元之保證金,並 命定期至警察機關報到,應能有效降低被告逃亡之風險,而 足以擔保原羈押欲保全之目的,並確保本案後續審判及執行 程序之進行,即無繼續羈押之必要,是爰依法分別諭知准被 告2人各以提出1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並自停止羈押之 日起,應於每週6中午12時至如主文所示之警察機關報到。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第111條第1 項、第3項、第121條第1項、第116條之2第1項第1款,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何一宏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沈佳螢

2025-03-25

KSDM-114-金訴-131-20250325-1

金訴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詐欺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金訴字第1063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NGUYEN THI QUYNH(中文名:阮氏瓊) 上列被告因詐欺等案件(113年度偵字第33937號),經檢察官提 起公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NGUYEN THI QUYNH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三月三十日起延長羈押貳 月。   理 由 一、被告NGUYEN THI QUYNH因詐欺等罪,前經本院訊問後,認其 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之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罪 、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之一般洗錢罪罪,嫌疑重大 。又被告為越南籍人士,有逾期居留之事實,衡以被告在我 國國內舉目無親,社會聯繫因素低,足認有逃亡之虞,認非 予羈押顯難以審判及執行,而有羈押之必要,裁定自民國11 3年12月30日起予以羈押3月在案。 二、按羈押被告,偵查中不得逾2月,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 續羈押之必要者,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 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 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得逾2月,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 1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三、被告業經本院於114年2月24日判決犯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 罪、一般洗錢罪,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2月,此有本案判決書 在卷可查,本件延長羈押期間即將屆滿,惟被告於112年3月 12日始收受本案判決譯文,故上訴期間尚未屆滿,是本案仍 有確保後續之可能之上訴審判或刑事執行之考量。而本院於 114年3月24日予訊問被告後,因被告前於本次訊問、本院審 理中均已坦承全部犯行,且經本院判決有罪在案,足認被告 涉犯上開罪名之犯罪嫌疑重大。審酌被告為越南籍人士,在 我國並無固定之住、居所,且亦無親友、固定工作等羈絆, 與社會聯繫因素甚低,且可認若將其釋放,後續顯難以通知 到庭,而有妨害可能之上訴審判程序進行,甚至規避將來刑 罰執行之可能性,況被告業經本院判處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2 月,刑期非輕,基於趨吉避凶、不甘受罰之基本人性,足認 被告仍有逃亡之虞。又被告於114年3月24日本院訊問中,亦 當庭陳稱對於延長羈押無意見,此有訊問筆錄在卷可稽。是 本案為確保日後可能之上訴審判及刑事執行之賡續進行,且 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等強制處分,均不足以代替羈押,故 有繼續羈押被告之必要,被告應自114年3月30日起延長羈押 2月。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陳永盛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予盼

2025-03-25

KSDM-113-金訴-1063-20250325-2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訴字第67號 公 訴 人 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廖冠傑 義務辯護人 黃韡誠律師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聲請具保停止 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廖冠傑於提出新臺幣拾萬元保證金後,准予停止羈押,並限制住 居於新北市○○區○○路000○0號13樓,暨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出 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我要聲請交保,上次太臨時,家人要上班, 無法來幫我交保,這次我有寫信給爸爸媽媽,他們願意幫我 交保等語。 二、按被告及得為其輔佐人之人或辯護人,得隨時具保,向法院 聲請停止羈押;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者,應命提出保證書, 並指定相當之保證金額;指定之保證金額,如聲請人願繳納 或許由第三人繳納者,免提出保證書;許可停止羈押之聲請 者,得限制被告之住居;依本章以外規定得命具保、責付或 限制住居者,亦得命限制出境、出海,並準用第93條之2第2 項及第93條之3至第93條之5之規定,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 項、第111條第1項、第3項、第5項、第93條之6分別定有明 文。 三、經查:  ㈠被告廖冠傑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 訴,其於本院訊問時坦承起訴書所載全部犯行,並有卷內相 關證據可佐,足認被告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3項販 賣第三級毒品、同條例第4條第6項、第3項販賣第三級毒品 未遂罪嫌重大。審酌被告所犯之販賣第三級毒品罪為最輕本 刑7年以上有期徒刑之重罪,良以趨吉避凶、不甘受罰乃人 之基本天性,本案被告經起訴販毒之次數甚多、情節非輕, 復無穩固居所,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而有刑事訴訟 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之羈押原因。又被告販毒之期間非短 、次數眾多,且以販毒所得供生活花費,亦有事實足認有反 覆實施同一販賣第三級毒品犯罪之虞,而有刑事訴訟法第10 1條之1第1項第10款之羈押原因。惟倘能以新臺幣(下同)1 0萬元具保,限制住居於戶籍地,並限制出境出海,即無羈 押之必要。嗣因被告覓保無著,本院認被告如未提出相當之 保證金,無從擔保本案後續訴訟程序之進行,而有羈押之必 要,爰命被告自民國114年2月7日起予以羈押在案。  ㈡茲因被告聲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認被告上開羈押原因雖仍 存在,然審酌被告自偵查至本院審理中執行羈押已有相當時 日,此一期間之羈押強制處分,對於被告非無警惕之效果; 且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時,就其所涉犯行坦承不諱,經綜合 考量目前訴訟進行之程度,並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 使、被告犯罪情節、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 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認現階段如命被告提出一定金 額之保證金,並佐以限制住居之手段,及輔以限制出境、出 海,當對其有相當程度之心理約束力,已足保全本案後續審 判及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而得以替代羈押,爰准予被告提 出10萬元之保證金後,停止羈押,並限制住居於其住所地即 新北市○○區○○路000○0號13樓,及應自停止羈押之日起限制 出境、出海8月。  ㈢如被告於停止羈押後,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未到庭,本 院得命再執行羈押,併此指明。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10條第1項、第111條第1項、第5項、第121 條第1項、第93條之6,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吳佳頴                   法 官 林于心                   法 官 徐莉喬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林秋辰

2025-03-25

KSDM-114-訴-67-20250325-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家暴公共危險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上訴字第84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陳麗惠 選任辯護人 黃燦堂律師 上列被告因家暴公共危險案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陳麗惠羈押期間,自民國壹佰壹拾肆年肆月捌日起,延長貳月。   理 由 一、上訴人即被告陳麗惠前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1月8日訊問後, 認被告所犯刑法第173條第3項、第1項之放火燒燬現供人使 用之住宅未遂罪嫌,犯罪嫌疑重大,有刑事訴訟法第101條 第1項第3款及同法第101條之1第1項第1款之羈押情形,非予 羈押,顯難進行審判、執行,於113年11月8日執行羈押,至 114年2月7日第一次羈押期間即將屆滿;嗣經本院自114年2 月8日起第一次延長羈押,至114年4月7日延長羈押期間即將 屆滿。 二、茲本院經訊問後認前項原因依然存在,且被告所犯放火燒燬 現供人使用之住宅未遂罪乃最輕本刑為7年以上有期徒刑之 罪,並經原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6月在案,被告可預期判 決之刑度既重,其為規避未來確定後刑罰之執行,妨礙審判 程序進行之可能性增加,國家刑罰權難以實現之危險亦較大 ,自有相當理由可認被告有逃亡之虞之羈押之原因,又被告 之放火行為具高度危險性,被告的放火心理強烈,有事實足 認為有反覆實施同一犯罪之虞。為防免其實際發生,本院於 訊問被告(並詢問辯護人之意見)後,斟酌命被告具保、責 付或限制住居均不足以確保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為 確保訴訟程序順利進行,使國家刑罰權得以實現,以維持重 大之社會秩序及增進重大之公共利益,認有繼續羈押之必要 ,應自114年4月8日起,延長羈押二月,爰依刑事訴訟法第1 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吳進寶                    法 官 呂明燕                    法 官 邱明弘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旻萱

2025-03-25

KSHM-113-上訴-842-20250325-2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聲請具保停止羈押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02號 聲 請 人 即 被 告 湯智堯 上列聲請人即被告因強盜等(110年度原訴字第42號)案件,聲 請具保停止羈押,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詳如刑事停止羈押具保狀所載(如附件)。 二、按法院對被告執行羈押,本質上係為使訴訟程序得以順利進 行,或為保全證據,或為保全對被告刑罰之執行,而對被告 所實施剝奪人身自由之強制處分,是對被告有無羈押之必要 ,當由法院依職權斟酌上開事由為目的性之裁量。次按被告 經法官訊問後,認為犯罪嫌疑重大,而有逃亡或有事實足認 為有逃亡之虞,非予羈押,顯難進行追訴、審判或執行者, 得羈押之;又按羈押與否之審查,其目的僅在判斷有無實施 羈押強制處分之必要,並非認定被告有無犯罪之實體審判程 序,故關於羈押之要件,無須經嚴格證明,以經釋明得以自 由證明為已足。再者,聲請停止羈押,除有刑事訴訟法第11 4條各款所列情形之一不得駁回者外,准許與否,該管法院 有自由裁量之權,衡非被告所得強求。 三、經查:  ㈠被告因強盜等案件(本院110年度原訴字第42號),前經本院 訊問後認其犯罪嫌疑重大,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非予 羈押,顯難進行審判、執行,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 1款規定,於民國114年3月13日起執行羈押在案。  ㈡本院斟酌被告經訊問後,坦承有傷害、妨害自由罪嫌,依證 人即告訴人劉昱廷、莊姵沂於本院審理中之證述、監視器畫 面擷圖等事證,認被告涉犯傷害、妨害自由罪嫌疑重大,並 衡酌被告於本案起訴後,經2次通緝到案,且當庭諭知113年 4月9日上午9時40分行審理期日之開庭日期後,無正當理由 未到庭,後因本案尚有其他被告未終結,另定於113年9月26 日下午4時10分許行準備程序,並合法通知當時在監執行之 被告,被告本人收受庭期通知後,仍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後 經拘提未果,始復經通緝到案,有本院訊問筆錄、送達證書 附卷可憑,顯已有事實足認被告有逃亡以妨礙後續審判、執 行程序進行之可能。暨衡酌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被 告人身自由、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與本案犯罪情節,參以 本案業定於114年4月1日進行審理程序,認對被告維持羈押 之處分係屬適當、必要,且合乎比例原則,若以命具保、責 付、限制住居或限制出境、出海等侵害較小之手段,均不足 以確保後續審判或將來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至被告所提欲 回家承擔家中經濟重任、照顧家人等節,與應否准許其停止 羈押之聲請無關,亦非法定停止羈押之原因,是被告原羈押 原因及必要性均仍存在,並不能因具保而使之消滅,復核無 刑事訴訟法第114條各款所列不得駁回具保停止羈押聲請之 事由,故本件聲請具保停止羈押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林卉聆                   法 官 陳雅菡                   法 官 許家赫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陳睿亭 附件:刑事停止羈押具保狀

2025-03-25

MLDM-114-聲-202-20250325-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846號                     114年度訴字第40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甲○○ 選任辯護人 吳麗媛律師 吳孟庭律師 謝清昕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 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4983 、36024號)及追加起訴(113年度 偵字第46919、47412、47413、47414、47415、47416、47417、4 741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自民國一百一十四年四月五日起延長羈押二月,並自收受本 裁定之日起解除禁止接見通信。   理 由 一、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得 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第101條或第101條之1之規定訊問 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每次不得逾 2月,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各定有明文。又審判 中之延長羈押,如所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逾有期 徒刑10年者,第一審以6次為限;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有 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第一審以3次為限。刑事妥速審判法第5 條第2項、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告甲○○前因涉嫌違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之本案犯 罪嫌疑重大,有刑事訴訟法第101 條第1 項第1、2、3 款之 情形,非予羈押顯難進行審判程序,而裁定自民國113年9月 5日起羈押3 月、113年12月5日起延長羈押2月、114年2月5 日起延長羈押2月,並禁止接見通信。 三、本院審理後,於114年3月20日判決認被告犯兒童及少年福利 與權益保障法第112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19條之1第1項成 年人未經少年同意,無故攝錄性影像罪等罪,並就得易科罰 金部分,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不得易科罰金部分,定應 執行有期徒刑6年8月,其上訴期間尚未屆滿,先予指明。 四、茲因被告羈押期間即將屆滿,本院於114年3月25日訊問被告 並聽取檢察官、辯護人之意見並為審酌後,認被告既經本院 判決處刑如上,足認其涉犯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112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19條之1第1項成年人未經少年同 意,無故攝錄性影像罪等罪犯罪嫌疑重大,且被告經本院判 處有期徒刑之刑期非短,並再經職權告發被告另涉犯10件成 年人未經少年同意,無故攝錄性影像罪,已有相當理由足認 其恐有為規避刑之執行及逃避職權告發之罪而逃亡之虞。且 依照被告本案被查獲時之反應,被告於員警詢問身分時,一 開始並未如實表明自己身分,此有員警職務報告可稽(偵24 983卷第135頁),已有事實足認被告有逃亡之虞甚明。參酌 被告所涉本案嚴重危害社會秩序,經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 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及其 防禦權受限制程度,認對被告羈押應屬必要,如僅命具保、 責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均不足以確保將來可能 之上訴審審判或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綜上所述,認被告刑 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之 羈押原因及必要性,仍俱存在,爰裁定被告自114年4月5日 起延長羈押2月。 五、就繼續禁止接見通信部分,考量本案經調查完畢而為第一審 判決,難認被告就本案仍有滅證或勾串證人之虞(刑事訴訟 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且亦無繼續禁止被告接見通信之 必要,原禁止接見通信應自被告收受本裁定之日起予以解除 。 六、被告及辯護人固稱:被告希望交保出去和爸爸工作存錢賠償 被害人,因為已經判決所以不會有串證或滅證的可能,被告 如果跟家人待在一起的話絕對不會再犯,希望可以交保等語 。惟本院考量前揭各項因素,認為被告仍有前揭羈押之原因 及必要性,是被告及辯護人前揭所辯,礙難憑採。 七、「有第114條各款所定情形之一者,非有不能具保、責付或 限制住居之情形,不得羈押」、「羈押之被告,有下列情形 之一者,如經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不得駁回:一、所犯最重 本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者。但累犯 、有犯罪之習慣、假釋中更犯罪或依第101條之1第1項羈押 者,不在此限」。刑事訴訟法第101條之2、第114條第1款分 別規定。被告本案所涉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112 條第1項前段、刑法第319條之1第1項成年人未經少年同意, 無故攝錄性影像罪,為成年人故意對少年犯罪之「分則加重 」而成立另一獨立罪名(最高法院103年度台非字第306號判 決要旨參照),其最重刑度經加重後已逾3年,自無前揭刑 事訴訟法第101條之2、第114條第1款之適用,併此敘明。 八、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刑事第二十庭審判長法 官 林蕙芳                             法 官 陳布衣                                      法 官 張羿正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王宣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2025-03-25

TYDM-114-訴-40-20250325-3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5號  114年度聲字第744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LAOJAMROON CHAITHUS(泰國籍) 指定辯護人 公設辯護人羅丹翎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字第5766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LAOJAMROON CHAITHUS之羈押期間,自民國一一四年四月十三日 起延長羈押貳月,並自即日起解除禁止接見、通信之處分。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 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或第101條之 1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中 每次不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 之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第三審以1次為限;如 所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逾有期徒刑10年者,第一 審以6次為限,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前段、第5項後段、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5條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LAOJAMROON CHAITHUS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前經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3日 訊問後,認其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4條第1項之運輸第一 級毒品及懲治走私條例第2條第1項之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等罪 嫌疑重大。被告所涉犯之運輸第一級毒品罪,為最輕本刑無 期徒刑之重罪,衡以重罪伴隨逃亡之高度危險,併考量被告 為泰國籍人士,在我國無固定住居所,亦有運輸毒品來臺後 旋即離境之計畫,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且本案尚有共犯 未到案,亦有事實足認有勾串共犯之虞,經審酌被告人身自 由受拘束之私益及刑事追訴審判之公益後,認有羈押之必要 ,故諭知被告應自114年1月13日起予以羈押3月,並禁止接 見、通信。 三、茲因被告羈押期間將屆,經本院於114年3月24日訊問被告, 並聽取檢察官及辯護人對於羈押與否之意見後,認其涉犯運 輸第一級毒品罪及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等罪之嫌疑重大,而被 告為外籍人士,於我國無固定住居所,被告可預期將來判決 之刑度非輕,為規避刑罰之執行而妨礙審判程序進行之可能 性增加,顯有事實足認有逃亡之虞,為確保將來可能之後續 審判或判決確定後之刑罰執行程序得以順利進行,並權衡國 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社會秩序及公共利益、被告人身 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認仍有羈押之必要性, 而無從以命被告具保、責付或限制住居等侵害較小之手段替 代之,爰裁定自113年4月13日起延長羈押2月。 四、另被告具狀聲請意旨略以:其妻子在泰國即將生產,伊極為 思念家人,伊已坦承犯行,故請求解除禁止接見、通信之處 分等語。經查,考量本案業已調查證據完畢,於114年3月24 日言詞辯論終結,並已定期宣判,足認被告勾串共犯之可能 性與危險性已大幅降低,本院審酌後,認無再予以禁止接見 、通信之必要,爰併諭知被告自即日起解除禁止接見、通信 之處分。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十四庭審判長 法 官 孫立婷                              法 官 黃皓彥                                        法 官 何信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鄭涵憶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4

TYDM-114-重訴-5-20250324-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請裁定撤銷限制出境、出海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382號 聲 請 人 選任辯護人 楊鵬遠律師 被 告 陳慶維 蔡嘉柔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等贓物等案件(114年易字第161號),聲請撤 銷限制住居、出境、出海,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如附件。 二、按被告及其辯護人得向檢察官或法院聲請撤銷或變更限制出 境、出海,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5第1項定有明文。聲請人以 被告二人之辯護人身份聲請撤銷限制出境、出海,自無不符 ,合先敘明。 三、又按被告犯罪嫌疑重大,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者,必 要時檢察官或法官得逕行限制出境、出海,但所犯係最重本 刑為拘役或專科罰金之案件,不得逕行限制之。刑事訴訟法 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定有明文。次按限制出境、出海之強 制處分,其目的在防阻被告擅自前往我國司法權未及之境, 俾保全偵查、審判程序之進行及刑罰之執行,被告於我國領 土範圍內仍有行動自由,亦不影響其日常工作及生活,干預 人身自由之強度顯較羈押處分輕微,故從一般、客觀角度觀 之,苟以各項資訊及事實作為現實判斷之基礎,而有相當理 由認為被告涉嫌犯罪重大,具有逃匿、規避偵審程序及刑罰 執行之虞者即足。且是否採行限制出境、出海之判斷,乃屬 事實審法院職權裁量之事項,應由事實審法院衡酌具體個案 之訴訟程序進行程度、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等一 切情形,而為認定(最高法院109年度台抗字第249號裁定要 旨參照)。 四、經查:  ㈠本件被告因涉犯刑法第349條故買贓物案件,偵查中經臺灣臺 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認被告犯罪嫌疑重大,串證、湮滅證據 之虞,而有羈押必要,向本院聲請羈押。而本院訊問被告二 人後,認被告等犯罪嫌疑重大,惟檢察官之調查精實、被告 二人又主動提出相關之證據,因此串證、湮滅證據及阻礙日 後偵查、審判、執行程序之疑慮程度可認降低,認予以具保 ,並輔以限制住居、出海、出境及不得與下游廠商之人員有 任何聯絡,應可足以確保偵查之順利進行,故於113年12月1 3日裁定被告二人限制住居及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此有 本院113年度聲羈字第661號裁定、本院113年12月16日南院 揚刑凱113聲羈661字第1139010306號限制出境、出海函(期 間自113年12月13日至114年8月12日止)可稽。嗣被告所涉 前開案件業經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本院以 114年易字第161號案件審理中,上情堪以認定。  ㈡聲請人雖執前詞主張被告二人有固定住所,且無串、滅證據 或逃亡之虞,聲請撤銷限制住居、出境、出海處分。然查被 告二人迄今均否認犯行,且本案尚在審理調查證據中,尚難 遽認被告等無限制住居、出境、出海必要。何況,告訴代理 人主張被告等雖陳稱購買之贓物價格為新臺幣353萬元,但 告訴人所受損害實際上超過市價上千萬元等語,足見本件所 涉利益可能達上千萬元,且並未扣案,顯可認被告等具有逃 亡或滯留海外之可能及能力。而聲請人另主張被告陳慶雄罹 患惡性腫瘤云云,然被告既無出國治療之計劃,則限制其出 境、出海並不影響其在國內治療的期程。再衡酌本件訴訟進 行程度、被告等所涉刑責、本件犯行法益侵害情狀、惡性程 度、逃亡之可能性、被告等之經濟狀況、資力及比例原則等 因素,權衡國家刑事司法權之有效行使、發現真實之利益、 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及防禦權受限制之程度,認為確保日後 審理及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前開限制住居、出境、出海之 原因及必要俱仍存在。同時,解除限制住居、出境、出海之 要件,亦無法以具保方式替代,是聲請人聲請撤銷被告二人 限制住居、出境、出海處分,尚屬無據,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彭喜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楊玉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4

TNDM-114-聲-382-20250324-1

侵訴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強制性交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侵訴字第82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TAN JUN YI(陳○○) 住○○市○○區○○街00巷0號0樓000 室 選任辯護人 王盛鐸律師 上列被告因妨害性自主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5405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甲 ○○ ○ (陳○○)自民國壹佰拾肆年參月貳拾伍日起,限制出 境、出海捌月。   理 由 一、按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必要時檢 察官或法官得逕行限制出境、出海。但所犯係最重本刑為拘 役或專科罰金之案件,不得逕行限制之:一、無一定之住、 居所者。二、有相當理由足認有逃亡之虞者。三、有相當理 由足認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 審判中限制出境、出海每次不得逾8月,犯最重本刑為有期 徒刑10年以下之罪者,累計不得逾5年;其餘之罪,累計不 得逾10年,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93條之3第2項後 段分別定有明文。 二、經查:  ㈠被告甲 ○○ ○ (陳○○)因妨害性自主案件,於偵查中經檢察 官認其涉嫌強制性交犯行,犯罪嫌疑重大,且有相當理由足 認其有逃亡之虞,故而以書面送達被告之方式,自民國113 年3月5日起對被告限制出境、出海8月一節,有通知限制出 境、出海管制表、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乙○和仁113偵 5405字第1139015663號限制出境、出海通知書、同署送達證 書各1份附卷可稽。  ㈡本院審酌被告為馬來西亞國籍,家人皆在馬來西亞,於我國 難認有深厚之人際連結或經濟羈絆存在,目前為大學四年級 ,面臨即將畢業之年限,雖被告陳稱伊會延後畢業一學期, 但其未提供相關延畢證明佐證,況被告於本院準備程序中否 認犯罪,惟依卷內現有證據資料,足認其涉犯刑法第221條 第1項強制性交罪,犯罪嫌疑重大。又被告所犯之罪之法定 刑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刑責非輕,審酌脫免刑責 、趨吉避凶之基本人性,可預期將來面對之刑期非短,足信 被告於重責加身之情形下,有為規避後續審判程序進行及刑 罰執行而逃亡甚或出境不歸之高度動機及可能,並衡酌而現 今社會出國十分便利,被告恐因逃避審判而隨時返回國外, 有相當理由足認被告有逃亡之虞,而有刑事訴訟法93條之2 第1項第2款之限制出境、出海之事由。再權衡被告限制出境 、出海對於其人身自由限制尚屬輕微,與被告逃亡後對社會 治安、我國司法權有效行使之利益相較,並無不相當之情。 從而,為確保日後審理及執行程序之順利進行,應有對被告 限制出境、出海之必要,爰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 2款規定,裁定自114年3月25日起限制被告出境、出海8月。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93條之2第1項第2款、第93條之3第2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一庭 審判長  法 官 莊政達                    法 官 陳淑勤                    法 官 黃鏡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施茜雯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4

TNDM-113-侵訴-82-20250324-1

重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重訴字第81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邱嘉瑩 選任辯護人 劉大慶律師 劉耀鴻律師 上列被告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字第20169號、第35684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邱嘉瑩自民國壹佰壹拾肆年參月貳拾柒日起延長羈押貳月,並解 除禁止接見通信。   理 由 一、按羈押被告,審判中不得逾3月,但有繼續羈押之必要者, 得於期間未滿前,經法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或第101條之 1之規定訊問被告後,以裁定延長之,延長羈押期間,審判 中每月不得逾2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之 刑者,第一審、第二審以3次為限,第三審以1次為限,刑事 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定有明文。 二、本件被告邱嘉瑩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經臺灣桃 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前經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27 日訊問及核閱相關卷證後,認被告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4條第2項罪嫌重大,所犯為最輕本刑5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 ,且被告為香港人士,在臺無任何住居所,有相當理由認有 逃亡之虞,且被告否認具主觀犯意,此部分與共犯關係密切 ,仍有待審理調查,認有勾串共犯之虞,又被告運輸之毒品 數量非微,依據比例原則之考量及為確保後續審理之進行, 爰經本院依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3款裁定自113年8月2 7日起執行羈押3月,並禁止接見通信,另裁定自同年11月27 日及114年1月27日起,各延長羈押2月,並裁定除其母親黃 秀琼外禁止接見通信在案。 三、茲被告羈押期間即將屆滿,經本院訊問被告略以:希望可以 出去,我不會逃跑,如果不行,希望可以繼續解除對媽媽的 接見通信等語,辯護人則稱:相關事證都已經在卷內,且沒 有其他共犯在逃,並無勾串共犯、滅證之虞,應無羈押之必 要等語。審酌本案現由本院審理中,被告所犯為運輸第二級 毒品之重罪,鑑於被告為外國籍人士,在臺無任何住居所, 亦無得以聯繫之親友,倘未予以羈押,被告後續恐受前揭因 素影響,致本院無法合法通知開庭期日而未到庭,實有妨礙 本案審理之虞,是原裁定羈押之原因仍存在,且衡量被各涉 嫌運輸之大麻數量甚鉅,對社會造成之危害性非輕,權衡司 法追訴之國家社會法益與被告人身自由之私益,認仍有羈押 被告之必要,爰裁定被告應自114年3月27日起延長羈押2月 。又審酌被告與共同被告即共犯間用以溝通聯繫本案犯行之 手機均已扣押在案,被告並已特定聲請勘驗之對話紀錄影音 檔案範圍及提出譯文,是本案雖仍有待對共犯進行交互詰問 之必要,惟審酌本案既已確保客觀對話檔案之留存及得以對 之進行勘驗,足認被告勾串共犯之可能性已大幅降低,是就 此部分之羈押原因已然消滅,自無再予禁止接見通信之必要 ,爰自114年3月27日起解除禁止接見通信。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1項、第5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呂世文                 法 官 陳郁融                 法 官 陳華媚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佑嘉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2025-03-24

TYDM-113-重訴-81-20250324-6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