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鍾宇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61-70 筆)

撤緩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聲請撤銷緩刑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撤緩字第130號 聲 請 人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甘鐘宇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妨害秩序案件,聲請撤銷緩刑之宣告(113 年度執聲字第109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甘鐘宇於臺灣橋頭地方法院一百一十二年度簡字第一五三五號刑 事判決所受之緩刑宣告撤銷。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甘鍾宇因犯妨害秩序案件,前經本院 於民國112年11月30日以112年度簡字第1535號判決判處有期 徒刑6月,緩刑2年,並應於判決確定之日起1年內向公庫支 付新臺幣(下同)6萬元【迄聲請人提起本件聲請時(113年 10月9日)止,受刑人尚未履行】,於113年1月11日確定在 案(下稱前案)。受刑人於緩刑期前即112年8月15日更犯公 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罪,復經本院於113年7月 16日以113年度原簡字第2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並於11 3年9月3日確定(下稱後案),核其所為已合於刑法第75條 之1第1項第1款所定撤銷緩刑宣告之情形,足認原宣告之緩 刑難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爰依刑事訴訟法第 476條規定聲請撤銷其緩刑宣告等語。 二、按緩刑之宣告應撤銷者,由受刑人所在地或其最後住所地之   地方法院檢察官聲請該法院裁定之,刑事訴訟法第476條定 有明文。查受刑人於檢察官本案聲請撤銷緩刑時,係居住於 高雄市仁武區,此有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仁武分局114年1月18 日高市警仁分偵字第11375273300號函附查訪紀錄表及查訪 照片在卷可考,依前開規定,本院自屬有管轄權之法院,先 予敘明。 三、按受緩刑之宣告,於緩刑前因故意犯他罪,而在緩刑期內受 6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之宣告確定,足認原宣告之 緩刑難收其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必要者,得撤銷其宣 告,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1款定有明文。前開規定係採用 「裁量撤銷主義」,賦予法院撤銷與否之權限,法院即應依 職權本於合目的性之裁量,妥適審酌被告所犯前後數罪間, 關於法益侵害之性質、再犯之原因、違反法規範之情節是否 重大、被告主觀犯意所顯現之惡性,及其反社會性等情,是 否已使前案原為促使惡性輕微之被告或偶發犯、初犯改過自 新而宣告之緩刑,已難收其預期之效果,而確有執行刑罰之 必要,此與刑法第75條第1項所定2款要件有一具備,即毋庸 再行審酌其他情狀,應逕予撤銷緩刑之情形不同。 四、經查:  ㈠受刑人因犯前案,經本院於112年11月30日以112年度簡字第1 53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緩刑2年,並應於判決確定之 日起1年內向公庫支付6萬元,於113年1月11日確定在案;又 受刑人於緩刑期前即112年8月15日更犯後案,復經本院於11 3年7月16日以113年度原簡字第23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 並於113年9月3日確定在案等節,有前開判決書與臺灣高等 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此部分事實首堪認定。  ㈡觀前開判決書認定之犯罪事實,前案係受刑人於111年1月12 日跟隨其他共犯於公共場所聚集三人以上下手實施強暴,復 於112年8月15日再犯罪名相同之後案,前後案起因均係同案 被告余崇亦(原名:余政哲,下稱余崇亦)與被害人互有齟 齬,受刑人即應允同行與其他同案被告下手實施強暴,均對 個人身體、自由、財產及公共秩序法益侵害甚鉅;且觀諸受 刑人所犯前案,犯罪時間為111年1月12日,於111年3月8日 已為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開始偵查,並於112年2月9 日偵查終結,經檢察官向本院提起公訴,於112年3月22日繫 屬本院,而經本院於112年11月30日以112年度簡字第1535號 判決判處有期徒刑6月,此情亦有上揭前案紀錄表、該案判 決書附卷可憑,是受刑人於前案繫屬本院之審理期間,至少 已知其因前案而為警查獲,經檢察官偵查後提起公訴,涉有 妨害秩序之罪嫌,則於本院審理前案之期間,受刑人當知涉 有刑事案件在身,自應謹言慎行,避免再度觸法,惟受刑人 猶不知警惕,於前案之審理期間之112年8月15日,故意再犯 罪名相同、犯罪情節亦屬雷同之後案,顯見前案之偵審程序 並未能使受刑人自我約束,其法治觀念薄弱,堪認受刑人前 案並非偶發性犯罪,尚無從認其已具悔悟之心,進而杜絕日 後有再犯之可能性。  ㈢承上,受刑人於前案審理中,猶未警惕,仍再犯罪質相同之 後案,足認受刑人自我控制及反省能力非佳,嚴重危害社會 秩序,惡性非微,法治觀念淡薄,顯非一時失慮之偶犯,有 高度法敵對意識而一再重覆犯罪。準此,認原宣告之緩刑已 難收達成自我警惕、遏止再犯之預期效果,而有執行刑罰之 必要。是本件聲請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依刑事訴訟法第476條、刑法第75條之1第1項第1款,裁定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許欣如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4  日                書記官 陳正

2025-02-20

CTDM-113-撤緩-130-20250220-1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國家賠償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國字第12號 原 告 陳楷楨即陳老建之繼承人 被 告 彰化縣二林鎮公所 法定代理人 蔡詩傑 訴訟代理人 鍾宇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事件,本院不經言詞辯論,判決如下 :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原告之訴,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經言詞辯論 ,逕以判決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 先命補正:㈠當事人不適格或欠缺權利保護必要,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定有明文。次按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 ,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 務;繼承人有數人時,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 部為公同共有;公同共有物之處分及其他之權利行使,除法 律另有規定外,應得公同共有人全體之同意,民法第1148條 第1項前段、第1151條、第828條第3項定有明文。又民法第8 28條第3項規定,於公同共有債權準用之,同法第831條亦有 明文。是以,公同共有債權人起訴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係 公同共有債權之權利行使,非屬回復公同共有債權之請求, 尚無民法第821條規定之準用,而應依同法第831條準用第82 8條第3項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須得其他公同共有人全 體之同意,或由公同共有人全體為原告,其當事人之適格始 無欠缺。 二、經查:  ㈠原告主張被告之公務員蔡詩傑、鄭舒襄利用訴訟程序即本院1 12年國字第3號國家賠償事件,使其被繼承人陳老建(下稱 姓名)無法取回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之申請費用新臺 幣(下同)700元、精神慰撫金550,000元、農具室回復費用 550,000元,陳老建於113年4月14日死亡後,上開債權為陳 老建之繼承人公同共有,其為陳老建繼承人之一,為此依國 家賠償法第2條第2項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100,700元(計 算式:700元+550,000元+550,000元=1,100,700元)等語( 見本院卷第156-158頁)。  ㈡經核原告上開主張事實,其所主張之前開債權既為陳老建之 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依前開說明,原告應得其他公同共有 人全體之同意為原告,或由公同共有人全體為原告,當事人 適格始無欠缺;惟原告未舉證有經陳老建之其餘繼承人同意 其提起本件訴訟,且未以陳老建所有繼承人為原告,本件即 有當事人不適格情形。本院於114年2月4日裁定命原告於裁 定送達翌日起7日內補正當事人適格,該裁定於同年月6日送 達原告,有上開裁定、送達證書可稽(見本院卷165-166頁 、第167頁),原告迄未具狀補正,有本院收文、收狀資料 查詢清單在卷可參(第171-173頁),爰不經言詞辯論,逕 以判決駁回原告之訴。原告之訴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 即失所附麗,併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2項第1款、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華民國114年2月20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劉玉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委 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康綠株

2025-02-20

CHDV-113-國-12-20250220-3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選派檢查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字第34號 聲 請 人 李光鎮 代 理 人 蔡慶文律師 複 代理人 戴君容律師 相 對 人 仲強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高郁勝 代 理 人 許煜婕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選派檢查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派莊家豪會計師(鴻翔會計師事務所,設臺中市○區○○路0段00 0○0號3樓)為相對人之檢查人,檢查相對人如附表「本院准許範 圍」之業務帳目及財產情形。 相對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預納選派檢查人所需費用 新臺幣20萬元;倘相對人逾期未預納,則應由聲請人於本院通知 期限內預納上開費用,逾期未預納,則拒絕其聲請。   其餘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法定代理人於民國113年9月20日變更登記為高郁 勝,並經相對人聲明承受程序(本院卷一第545頁),核無不 合,應予准許。 二、聲請意旨略以:伊為相對人股東及董事,持有相對人股份63 0股,達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1以上,且持有繼續6個月以 上。相對人於112年10月25日通知預計增資新臺幣(下同)2億 元,卻未依法召開股東會以特別決議方法決議變更章程,違 反公司法第277條規定。且相對人於同年11月28日辦理資本 額變更登記為2億4,420萬元,僅增資4,420萬元,並無增資2 億元之需求,且未見增加持股之原股東與新加入之股東實際 匯入股款。另減少股份或退出持股之股東,均未依相對人章 程第2條、第8條規定使伊事前知悉而決定是否同意;另相對 人於113年113年5月20日再次通知欲辦理增資,亦未經股東 會以特別決議方法決議變更章程,且未依章程第15條規定經 董事會決議增資。上開增資事宜稀釋伊持股比例,並影響股 東權利之行使及盈餘分配之計算。又相對人未經董事會同意 ,擅自於越南、印尼成立分公司、移轉產線,違反公司法第 202條、第206第1項規定,亦未說明上開投資具體帳務,實 有轉移、處分相對人產線與資產之情形。為此,爰依公司法 第245條第1項規定,聲請選派檢查人以資檢查相對人如附表 「聲請人聲請範圍」欄所示文件、帳簿表冊。   三、相對人陳述意見略以:聲請人持股有伊股份比例達25.8%, 為最大單一股東與董事之一。聲請人自107年8月以來,就伊 重大事項如增資、變更負責人之董事會議,均有出席並一同 作成董事會決議。直至112年11月4日,伊召開董事會方第一 次缺席,另於同年月9日召開董事會再次缺席。伊於同年12 月7日業以通訊軟體LINE通知聲請人得查閱伊公司帳務及校 對相關憑證,但聲請人未予置理。伊前法定代理人高自強於 同年月10日再次通知聲請人至公司進行審查,然聲請人皆未 回覆。伊於113年2月6日召開股東會及董事會,除以LINE通 知外,另以掛號郵寄送達全體股東。再者,伊所有財務會計 總表均以Google雲端硬碟方式與聲請人之手機直接相通,聲 請人均知悉伊財務帳目,並無受不公平之對待,亦未喪失股 東行使權利及利益,無聲請選派檢查人之必要等語。  四、按繼續6個月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1%以上之股東,得 檢附理由、事證及說明其必要性,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於 必要範圍內,檢查公司業務帳目、財產情形、特定事項、特 定交易文件及紀錄,公司法第245條第1項定有明文。參照是 項規定107年11月1日修法理由為「為強化公司治理、投資人 保護機制及提高股東蒐集不法證據與關係人交易利益輸送蒐 證之能力,爰修正第1項,擴大檢查人檢查客體之範圍及於 公司內部特定文件。所謂特定事項、特定交易文件及紀錄, 例如關係人交易及其文件紀錄等。另參酌證券交易法第38條 之1第2項立法例,股東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時,須檢附理由 、事證及說明其必要性,以避免浮濫。」,可知具備法定要 件之少數股東得依該條項規定聲請選派檢查人之目的,乃為 強化股東保護機制及提高其蒐集如關係人交易利益輸送等不 法證據之能力,藉由與董監事無關之檢查人,於必要範圍內 ,檢查公司業務帳目、財產情形、特定事項、特定交易文件 及紀錄,補強監察人監督之不足,以保障股東之權益。是聲 請人如具備上開股東身分,並檢附理由、事證及說明其必要 性,亦非濫用權利,浮濫聲請恣意擾亂公司正常營運,基於 保障股東共益權之行使,即應認有檢查之必要性,已符合聲 請法院選派公司檢查人之要件,相對人自有容忍檢查之義務 。 五、查:  ㈠聲請人為相對人繼續6個月以上,持有已發行股份總數1%以上 之股東乙節,為相對人所不爭執(本院卷一第207頁),並有 相對人股東名冊可稽(本院卷一第35至39頁),是聲請人具備 公司法第245條第1項所定行使少數股東聲請選派檢查人之要 件,首堪認定。 ㈡次相對人提供與聲請人之財務總表不符合公司法第288條第1 項規定,僅為簡易報表、支出費用與支票兌現期日、金額等 內容;聲請人前於112年已對相對人聲請選派檢查人,經相 對人於112年12月7日通知聲請人得會同會計師、審計師進行 公司帳目查閱,然於原告撤回上開聲請後,未有下文,且就 本院命相對人陳報其通知聲請人到相對人處所查帳時,準備 提出之帳冊文件為何、有無備置清單乙節,未針對本院問題 回應乙節,經兩造陳述在卷(本院卷一第105至109、422至42 3頁、489至491頁),並有本院113年10月11日函文可憑(本院 卷一第479至480頁),可見相對人未能提出依法應製作保存 之相關財務文件;相對人於越南、印尼成立分公司一節,為 相對人自陳在卷(本院卷一第209頁),然經本院闡明相對人 提出經過董事會同意設立海外分公司相關資料,相對人未能 提出符合公司法第202條、第206條第1項規定之文件或會計 師查核報,適度澄明投資外國分公司事項與損益情形。  ㈢由上足知,相對人未依法對股東為適當、充分之資訊揭露與 公開,應有許由檢查人檢查相對人之業務帳目、財產情形, 以保障股東權利之必要。是以,堪認聲請人業檢附理由、事 證及說明檢查之必要性,亦非濫用權利、浮濫聲請恣意擾亂 公司正常營運。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自已符合聲請法院選 派公司檢查人之條件。並審酌商業會計法第38條第1項、稅 捐稽徵機關管理營利事業會計帳簿憑證辦法第26條第1項及 第17條第1項規定,會計憑證保存期限為5年乙情,則聲請人 聲請選派檢查人,檢查相對人如附表「本院准許範圍」欄所 示之業務帳目及財產情形,即屬有據。  ㈣相對人雖執前詞抗辯本件無選派檢查人之必要云云。聲請人 於109年至113年間經選任為相對人之董事乙情,固有相對人 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可據(本院卷一第27至32頁)。惟公 司法第245條第1項所定聲請選派檢查人之規定,除具備持股 期間與持股比例之要件外,別無其他資格之限制(最高法院 89年度台抗字第660號、86年度台抗字第108號裁定意旨,臺 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95年法律座談會民事類提案第9號研 討結果參照參照),則自無從徒以聲請人擔任相對人之董事 ,即謂其不得為本件聲請。況董事依法固為股份有限公司之 業務執行機關,然除為業務決策外,未必均親自涉入細節業 務之執行、詳悉執行結果,更未必參與公司財務運用規劃, 誠難僅以聲請人之董事身分,遽指其對相對人之所有營運狀 況,皆知之甚稔而無檢查公司業務帳目及財產情形之必要。 基此,相對人執前詞抗辯本件無選派檢查人之必要,尚非可 採。  ㈤至聲請人聲請檢查如附表「聲請人聲請範圍」欄編號10部分 。考諸相對人於112年10月25日發函通知將辦理112年增資事 宜(本院卷一第45頁),因增資所生股東、持有股權異動、增 資款項金流等情形,業據相對人提出同意勞務增資之股東同 意書、相對人存摺交易明細、股權讓渡書為憑(本院卷一第2 33至285頁);另相對人於113年5月20日通知辦理增資,嗣於 同年6月3日召開第一次董事會,決議增資發行新股,同年7 月30日召開第二次董事會,決議同意增資發行新股債權抵繳 股款,並由第三人陳語菡認列。聲請人亦有出席第二次董事 會等情,有上開通知函、相對人公司變更登記表、修正章程 、董事會議事錄、簽到簿等可考(本院卷一第47頁、卷二第2 7至47頁),足徵上開增資事宜,相對人已提出相關文件說明 ,且為聲請人所知悉,尚難認此部分有何財務異常而有檢查 之必要性。是聲請人此部分之聲請,於法不合,不應准許。  ㈥本院依職權函請社團法人臺中市會計師公會推薦適當之會計 師供本院遴選為檢查人,經該會推薦莊家豪會計師(鴻翔會 計師事務所執業會計師,事務所設臺中市○區○○路0段000○0 號3樓),有該公會113年12月30日中市會字第1130000388號 函暨所附會計師學經歷表可憑(本院卷二第15至17頁)。本 院審酌莊家豪會計師為大學畢業,擔任上開事務所執業會計 師乙節,有前載學經歷表可考,堪認其對於公司業務、帳目 及盈虧情形應能本於專業知識予以檢查,當亦能適時維護、 保障聲請人及其他股東之權益,洵屬適當,爰依公司法第24 5條第1項規定,選派莊家豪會計師為檢查人,檢查相對人如 附表「本院准許範圍」欄所示之業務帳目及財產情形;相對 人應依檢查人之要求提出上開文件至檢查人指定之處所,供 其檢查。 ㈦非訟事件法第20條及前項以外之費用,聲請人未預納者,法 院得拒絕其聲請;檢查人之報酬,由公司負擔;其金額由法 院徵詢董事及監察人意見後酌定之,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2 項、第174條亦定有明文。查檢查人之報酬係因檢查公司業 務、帳目及財產情形而生,為選派檢查人非訟程序所產生費 用之一,而檢查工作多寡、內容是否繁瑣等就報酬之酌定均 有影響,是檢查人之報酬原則上應於檢查公司業務帳目及財 產情形完畢後,由法院徵詢公司董事及監察人意見,並斟酌 檢查人工作之內容、所付出之勞力及時間暨檢查之結果酌定 之。惟考量檢查人於開始檢查後即需投入相當之時間、勞力 、費用,為擔保檢查人於檢查完成時得順利獲取報酬,應由 相對人於本裁定送達後先預納部分費用,倘其未遵期繳納, 則審酌聲請人已陳明願意墊付檢查費用(本院卷一第210頁) ,即有命聲請人向本院預納之必要。爰審酌聲請人請求之內 容、期間、會計師函復本院之本件預估報酬金額(本院卷二 第21至23頁)等情,依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2項規定,裁定 如主文第二項所示,倘聲請人逾期未預納,則另裁定拒絕其 聲請。至本件實際報酬,則待檢查人完成檢查項目,並提出 相關佐證資料,供本院審酌後,始能酌定,附此敘明。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附表: 編號 聲請人聲請範圍 本院准許範圍 1 會計帳冊及憑證 會計帳冊及憑證(憑證部分期間為108年至檢查日止) 2 財務往來相關清冊 財務往來相關清冊 3 業務帳目 業務帳目 4 財產情形(銀行存款及銀行往來對帳單) 財產情形(銀行存款及銀行往來對帳單) 5 營業報告書 營業報告書 6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權益變動表) 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綜合損益表、現金流量表、權益變動表) 7 相關商業會計憑證(含原始憑證、記帳憑證) 108年至檢查日止相關商業會計憑證(含原始憑證、記帳憑證) 8 歷年股利分派及實際匯款紀錄或虧損撥補文件 歷年股利分派及實際匯款紀錄或虧損撥補文件 9 歷次董事會議事錄、股東會議事錄 歷次董事會議事錄、股東會議事錄 10 相對人所有與增資相關業務帳目(含會計帳簿、財務報表、股東名簿、增資額匯入與流向文件等) 11 相對人於越南、印尼設立分公司相關業務帳目(含會計帳簿、財務報表、股東名簿等) 相對人於越南、印尼設立分公司相關業務帳目(含會計帳簿、財務報表、股東名簿等) 12 其他檢查人依實際檢查情形,本諸專業而請求交付之相關財務文件、帳簿表冊 其他檢查人於本院准許之檢查範圍內,依實際檢查情形,本諸專業而請求交付之相關財務文件、帳簿表冊

2025-02-20

TCDV-113-司-34-20250220-2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重訴字第729號 原 告 臺中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施建安 訴訟代理人 李明哲 被 告 方永旭 陳若彤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方永旭應給付原告新臺幣964萬8,237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 息、違約金。如對被告方永旭之財產為強制執行而無效果時,應 由被告陳若彤給付之。 訴訟費用由被告方永旭負擔,如對其財產強制執行而無效果時, 由被告陳若彤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 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被告方永旭於民國111年4月8日邀同被告陳若彤 擔任一般保證人,向原告借款新臺幣(下同)1,000萬元,其 中85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4月25日起至141年4月25日 止,利息所選指標利率加碼年利率1.01%(目前合計為2.73%) 機動計算;其餘15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4月25日起至1 21年4月25日止,利息所選指標利率加碼年利率3.71%(目前 合計為5.43%)機動計算。應依年金法按期(月)攤還本息; 如遲延還本或付息時,以本金自到期日或利息應繳息日起, 逾期在6個月以內部分,按上開利率10%,逾期超過6個月以 上者,就超過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 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詎方永旭自113年8月25日起即 未依約清償本息,依約已喪失期限利益,視為全部到期,應 清償所有未償還之本金964萬8,237元,及相關利息、違約金 。陳若彤既為本件借款之一般保證人,於原告對方永旭之財 產執行無效果時,應負清償責任。為此,爰依消費借貸及一 般保證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主文第 一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庭,亦未提出書狀為任何聲明或陳 述。 三、經查,原告就其主張上揭事實,業據提出個人購屋貸款借據 、約定書、宣告書、委託代償暨扣款授權書、簡易資料查詢 單、交易明細查詢單、原告放款利率查詢表(本院卷第13至 41頁)等件為證,互核相符,堪認原告主張為真正。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消費借貸、一般保證之法律關係,請求方 永旭應給付原告如主文第一項所示本金、利息及違約金,如 對方永旭之財產為強制執行而無效果時,由陳若彤給付之,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1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附表(日期:民國;單位:新臺幣):            編號 債權本金 利   息 違  約  金 年利率 起迄日 年利率 逾期在6個月以內 年利率 逾期超過6個月 1 8,432,264元 2.73% 自113年8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0.273% 自113年9月26日起至114年3月25日止 0.546% 自114年3月26日起至114年6月25日止(最高連續收取9期) 2 1,215,973元 5.43% 自113年8月25日起至清償日止 0.543% 自113年9月26日起至114年3月25日止 1.086% 自114年3月26日起至114年6月25日止(最高連續收取9期) 合計 9,648,237元

2025-02-20

TCDV-113-重訴-729-20250220-1

聲再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再審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再字第15號 再審聲請人 詹前辛 上列再審聲請人與再審相對人郭國輝、劉環德間請求損害賠償事 件,對於中華民國114年1月23日本院114年度聲再字第13號確定 裁定,聲請再審,本院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聲請駁回。 再審聲請訴訟費用由再審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按聲請人聲請再審,應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準用第501條第 1項第4款規定表明再審理由。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所謂表 明再審理由,必須指明確定裁定有如何合於再審理由之具體 情事,始為相當;倘僅泛言有何條款之再審事由,而無具體 情事者,或雖聲明係對某件再審裁定為再審,但其再審訴狀 理由,實為指摘原確定裁判或前次之再審裁判如何違法,而 對該聲明不服之再審裁定,卻未指明有如何法定再審理由, 此種情形,均可認為未合法表明再審理由,逕以其再審聲請 為不合法駁回之。且如未表明再審理由,法院無庸命其補正 (最高法院69年度第3次民事庭會議決定、61年台再字第137 號、88年度台聲字第539號、109年度台聲字第1511號民事裁 判意旨參照)。 二、再審聲請人民國114年2月6日聲請再審狀僅泛言本院114年度 聲再字第13號民事裁定駁回其聲請,致影響其權益,有民事 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或第497條之情形,依民事訴訟法第507 條規定聲請再審及相關裁判案號等語,惟未具體表明前開確 定裁定有何法定再審原因,亦未敘明原確定裁定究有如何合 於民事訴訟法第496條第1項或第497條規定之具體情事。揆 諸首揭說明,其聲請自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聲請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507條 、第502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 官 李悌愷                   法 官 鍾宇嫣                   法 官 顏銀秋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許馨云

2025-02-20

TCDV-114-聲再-15-20250220-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53號 原 告 許珊萍 許于庭 許名翔 許吟瑄 許書維 兼 上二人 法定代理人 張紅瑞 被 告 林崧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2萬 0,612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因財產權起訴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的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得定期間先命補正,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 款規定即明。又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 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 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 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之2第2項分別定有明 文。 二、本件原告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如附表所示之本金、利息 ,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533萬6,729 元(計算式詳如附表),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6萬5,492元, 扣除原告已繳納之14萬4,880元(即調解聲請費5,000元加計 已繳納第一審裁判費13萬9,880元),尚應補繳2萬0,612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附表(單位:新臺幣): 編號 請求本金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給付總額 1 2,600,000元 300,000元 112年10月19日 114年1月8日 (1+82/365) 18,370元 300,000元 113年10月19日 114年1月8日 (82/365) 3,370元 2,000,000元 113年11月11日 114年1月8日 (59/365) 16,164元 小計 37,904元 2 6,250,000元 1,250,000元 112年12月31日 114年1月8日 (1+9/365) 64,041元 5,000,000元 113年11月11日 114年1月8日 (59/365) 40,411元 小計 104,452元 3 6,250,000元 1,250,000元 113年2月28日 114年1月8日 (316/366) 53,962元 5,000,000元 113年11月11日 114年1月8日 (59/365) 40,411元 小計 94,373元 備註 1.週年利率均以5%計算。 2.元以下四捨五入 利息合計 236,729元 本利總計 15,336,729元

2025-02-20

TCDV-114-重訴-53-20250220-1

重訴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給付買賣價金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重訴字第704號 原 告 即反訴被告 郭帝良 郭帝男 訴訟代理人 陳守文律師 郭千華律師 被 告 即反訴原告 王雅萱 訴訟代理人 陳奕勳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買賣價金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21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壹、本訴部分 一、被告應同意原告向僑馥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領取設於第一 商業銀行之履約保證專戶(戶名:第一商業銀行受託信託財 產專戶-僑馥價金履約保證,帳號00000-000000000號)內之 新臺幣649萬4,225元,並給付原告自民國112年11月8日起至 本判決確定之日止,以新臺幣649萬4,225元按週年利率0.70 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應自民國112年11月8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按日給 付原告新臺幣1,299元。 三、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四、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貳、反訴部分 一、反訴被告應同意反訴原告向僑馥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領取 設於第一商業銀行之履約保證專戶(戶名:第一商業銀行受 託信託財產專戶-僑馥價金履約保證,帳號00000-000000000 號)內之新臺幣5,775元,並給付反訴原告自民國113年1月23 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以新臺幣5,775元按週年利率0.7 05%計算之利息。 二、反訴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反訴訴訟費用由反訴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甲、本訴部分 一、原告主張:被告於民國112年3月31日向伊等購買如附表一所 示之土地、建物(下分稱系爭房屋、土地,合稱系爭房地) ,約定買賣價金為新臺幣(下同)3,060萬元(下稱系爭買賣 契約),並由訴外人僑馥建築經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僑馥 公司)承辦價金履約保證事宜,被告應將買賣價金匯入戶名 第一商業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僑馥價金履約保證,專屬 帳號00000-000000000號之履約保證專戶(下稱系爭履保專 戶)。伊等業於同年6月14日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 被告,嗣於同年11月7日交屋且經兩造點交完成。詎被告尚 有650萬元買賣價金置於系爭履保專戶遲未給付,故被告自 點交翌日起即陷於給付遲延,應給付遲延利息,及每日以遲 延買賣價金650萬元計算2‰(即1,300元)之懲罰性違約金。爰 依民法第367條、第229條第1項、第233條第1項規定,及系 爭買賣契約第10條第1項、不動產買賣價金履約保證申請書 (下稱系爭履保書)第10條第1項約定,提起本件訴訟等語 。並聲明:㈠被告應同意原告向僑馥公司領取系爭履保專戶 內之650萬元。㈡被告應給付原告自112年11月8日起至領取前 項所示款項之日止,其中本金650萬元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㈢被告應自112年11月8日起至原告領取第一項所示款 項之日止,按日給付原告1,300元。 二、被告則以:伊已依約將各期價金匯入系爭履保專戶,因系爭 房屋有附表二所示瑕疵(下稱系爭瑕疵),兩造於112年11 月7日合意保留650萬元於系爭履保專戶,待達成和解或後續 法院判決結果再行出款,故伊未陷於給付遲延,原告不得請 求遲延利息及懲罰性違約金。縱認伊須給付,因系爭房屋存 有系爭瑕疵,伊得請求減少價金13萬9,178元,並依民法第3 60條、第227條第1項請求原告賠償其租金損失28萬元;另原 告未於約定交屋日112年6月9日交屋,依系爭買賣契約第10 條第2項約定,伊亦得請求懲罰性違約金86萬2,920元。伊以 上開不當得利、損害賠償、違約金債權共128萬2,098元與原 告之價金債權抵銷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依民法第367條、系爭買賣契約約定,原得請求被告給付 買賣價金650萬元。  ⒈買方依約完成價金給付,且本約買賣標的完成產權移轉登記 、點交手續無誤、賣方原他項權利塗銷後,即由建經公司( 按即僑馥公司)或特約銀行將賣方應收之買賣價金餘款結算 後匯入賣方指定之帳戶,系爭買賣契約第4條第3項有所約定 。  ⒉兩造於112年3月31日就系爭房地成立系爭買賣契約,約定買 賣價金為3,060萬元,由僑馥公司承辦系爭買賣契約價金履 約保證事宜,被告應將買賣價金匯入系爭履保專戶。原告於 112年6月14日以買賣為登記原因,將系爭房地所有權移轉登 記予被告。依系爭買賣契約書第8條第1項約定,原告應於11 2年6月9日前交屋。被告於同年5月23日起至同年6月8日止, 陸續將買賣價金尾款全數(2,448萬元)匯入系爭履保專戶。 兩造爰於112年6月20日進行交屋手續,惟當日未完成交屋程 序。被告後於同年10月17日通知原告應於同年11月7日至系 爭房屋點交。兩造遂於上開日期點交系爭房屋完畢,並簽立 如不動產買賣價金履約保證專戶收支明細暨點交確認書(下 稱系爭確認書),約定保留650萬元於系爭履保專戶另行出款 等事實,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331至332頁),首堪認定 為真正。  ⒊兩造既於112年11月8日點交系爭房屋完畢,則原告依上開約 定請求被告給付剩餘價金650萬元,應屬有據。  ㈡被告得以不當得利債權5,775元與原告上開價金債權抵銷。  ⒈二人互負債務,而其給付種類相同,並均屆清償期者,各得 以其債務,與他方之債務,互為抵銷,民法第334條定有明 文。  ⒉被告抗辯系爭房屋有系爭瑕疵存在,其得請求減少價金13萬9 ,178元,另原告應賠償租金損失28萬元,並給付遲延交屋之 懲罰性違約金86萬2,920元等語。查:  ⑴被告得請求減少價金5,775元,故其對原告有該數額之不當得 利債權存在。  ①買賣因物有瑕疵,而出賣人依前五條之規定,應負擔保之責 者,買受人得解除其契約或請求減少其價金;無法律上之原 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有法律上 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359條、第179條 定有明文。買受人之減少價金請求權為形成權,一經行使, 即生減少價金之效果,惟就該減少之價金,如已為給付,出 賣人在買受人減少之價金範圍內,買受人已無法律上之原因 ,應負不當得利之返還責任。  ②經本院囑託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師公會(下稱建築師公會)鑑 定系爭房屋是否存有系爭瑕疵,又各瑕疵成因、發生時點為 何,據其覆稱:附表二編號1有污水滲流痕跡,目前查無滲 漏情形,應係污水清潔口之止水橡膠墊片老化所致,推估在 最後一次天花板裝修工程完成之後發生;編號2天花板有兩 處鋼筋裸露情形,應在營造當時就已經存在;編號3漏水原 因應係承租方進行室內裝修時施作排水配件安裝不確實所致 ,目前已無漏水情形;編號4部分,一支排水管管內油垢累 積於管壁導致排水不良,另一支排水管管內尾端有淤積物影 響排水能力,可經疏通改善;編號5會勘時已無滲漏情形; 編號6之插座有17處無接地反應,其中系爭房屋剛完工時的 插座應符合完工當時經濟部屋內線路裝置規則,其餘室內裝 修時安裝於裝潢牆面的插座未依現有規定增加接地導線;編 號7插座電源未設置迴路應為承租戶新作室內裝修時未施作 等內容,有該公會113年10月9日中市建師鑑字第1130900135 號函附鑑定報告書(下稱系爭報告書)可佐(外放系爭報告書 第6至12頁);另系爭房屋不動產標的現況說明暨確認書內容 (下稱系爭說明書)亦特別確認房屋鋼筋有無裸露(本院卷第7 1頁),可見系爭房屋有天花板鋼筋裸露之影響一般房屋使用 效用與品質情形,要屬瑕疵無訛。  ③被告雖抗辯附表二編號1、4、6、7所示情形(下合稱系爭裝修 問題),亦屬於系爭房屋之瑕疵。然所謂瑕疵,係指滅失或 減少標的物價值滅失,或減少標的物通常效用或契約預定效 用,此觀民法第354條規定即明。是以系爭房屋之通常效用 ,乃關乎居住使用效益、品質與安全之事項。考諸原告於10 9年間出租系爭房屋予陳志銘經營「S BOX」烘焙甜點教室( 下稱系爭租賃契約),約定租期自109年10月23日至114年11 月30止一情,為兩造所不爭執(本院卷第331頁)。又依系爭 租賃契約第4條第5項約定:甲方(即原告)依房屋現狀點交予 乙方(即陳志銘)。......房屋若有改裝設施之必要,乙方應 經甲方同意並合於法律規定後自行裝設,但不得損害原有建 築物之結構,......乙方交還房屋時......須清理家俱雜物 及應負責清空生財用具及設備或徵得甲方同意後,全部裝修 無條件歸甲方所有等內容(本院卷第166頁),可見系爭裝修 問題,乃陳志銘向原告承租系爭房屋,進行室內裝修或經營 後方產生之情形,並非系爭房屋本身之通常效用。兼衡系爭 說明書各項說明,兩造著重之事項亦在系爭房屋有無漏水、 傾斜、違章建築等影響一般房屋使用效益之內容(本院卷第7 1至72頁),對於承租人改裝之狀態,並非兩造簽約時特別預 定之效用。況兩造於112年3月31日就系爭租賃契約部分協議 書,約定由被告自交屋日起承受租約之權利義務(本院卷第3 31頁),倘因陳志銘改裝行為對於系爭房屋有所損害,相關 權利義務已得由被告本於出租人地位主張,足徵系爭裝修問 題屬於系爭租賃契約衍生情形,核與系爭房屋本體之瑕疵無 涉。  ④至於附表二編號3、5於鑑定機關現場會勘時,已無相關情形 存在,且被告自行委託訴外人居安新科技檢驗股份有限公司 驗屋,經該公司於112年8月7日進行初驗時,亦表示二樓天 花板從平頂滴水至牆面,使用熱像儀檢查後未發現溫度異常 狀況。於同年11月30日複驗時亦同等情(本院卷第84、125頁 ),可彰系爭房屋並無被告指摘之上開瑕疵存在。  ⑤基此,系爭房屋因附表二編號2所示瑕疵而生物理性價值貶損 情況,系爭報告書認該項修復費用為5,000元,加計該工程 之利潤、營業稅775元後【計算式:5,000元÷120,500元(附 表編號2修復費用與全部修復費用比例,四捨五入取至小數 點第二位)×12,050元(利潤)+5,000元÷120,500元×6,628元( 營業稅)=77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下同】,修復費用應為5 ,775元。審酌兩造合意由建築師公會鑑定(本院卷第312、3 35至336頁),且該公會係由專業建築師組成,其就系爭房 屋漏水成因、修復建築物項目相關行情等方面均有專精,堪 認系爭報告書所建議之修復方式,應能適當回復系爭不動產 至供通常使用之程度,故以該報告認列之修復費用5,775元 ,為計算系爭房屋因瑕疵所受之物理性價值貶損依據,即屬 允當。  ⑥系爭房屋因前述瑕疵,得減少之價金為5,775元,則被告前已 向原告為減少價金意思表示,且其行使減少價金權利未罹於 民法第365條除斥期間乙節,為原告所不爭執(本院卷第332 頁),原告受領該應減少價金之法律上原因已不復存在,是 被告依民法第179條之規定,對原告有5,775元之不當得利債 權。  ⑵至被告抗辯依民法第360條、第227條第1項、第229條第1項、 第231條規定,原告應賠償其遲延交屋之租金損失28萬元部 分。查:  ①缺少出賣人所保證之品質,買受人僅得就解除契約、請求減 少價金或不履行之損害賠償,擇一行使。倘買受人已解除契 約,即不得再請求不履行之損害賠償(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 字第1457號判決意旨參照)。本件被告於112年9月26日通知 原告請求減少買賣價金650萬元,可見其就瑕疵擔保多種權 利選擇請求減少價金,自不得再依民法第360條規定請求債 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  ②況證人即承辦代書周啟揚於112年5月12日通知被告已經完稅 ,一開始因為被告要找銀行貸款,所以被告在同年月23日把 稅費和尾款差額735萬元,先匯入系爭履保專戶。後來被告 決定不貸款,周啟揚才於同年6月1日通知被告給付尾款,而 因被告至同年月8日方匯足價金數額,來不及於原約定之同 年月9日辦理產權移轉登記。於同年月14日完成系爭房地所 有權移轉登記後,周啟揚通知兩造可以辦理點交,兩造原約 定於112年6月20日進行點交,但因被告認為點交前系爭房屋 屋況有問題,要廠商來維修,還有修復費用問題,原告說會 負責,被告覺得有疑慮,所以暫緩點交乙節,亦據周啟揚證 述在卷(本院卷第393至395頁),是原告本可於兩造約定之點 交日期進行點交,係因被告拒絕點交,方無法完成交屋。  ③被告雖抗辯依照民法第1條法理或類推適用民法第358條第1項 規定得拒絕點交,然被告既未敘明何種法理,且未說明本件 買賣適用之民法規定有何法律漏洞需要類推適用,難認其抗 辯具有重要性。且縱原告需就系爭房屋負瑕疵擔保責任,然 本件瑕疵並非不能修補或重大至解除契約之程度,而有受領 瑕疵物後反致法律關係複雜化情形,故難認被告有拒絕受領 系爭房屋之權利。基此,原告可於原訂之112年6月20日進行 交屋,係因被告拒絕點交,方改於同年11月7日交屋,未能 交屋非可歸責於原告,故被告請求原告賠償上開期間之給付 遲延損害,要屬無憑。  ⑶被告復抗辯原告未於112年6月20日交屋,依系爭買賣契約第1 0條第2項約定,應給付自該日起至同年11月6日之懲罰性違 約金86萬2,920元等語。然查:  ①觀諸上開約款固定明原告若遲延交屋,遲延期間每逾一日應 按已繳價金萬分之2計算懲罰性違約金予被告(本院卷第21頁 )。然審以上開約定並未明定歸責事由,依系爭買賣契約第1 1條第1項約定,如有未盡事宜,依有關法令、習慣及誠實信 用原則公平解決之。故系爭買賣契約應適用民法關於給付遲 延之相關規定決定其歸責事由。衡酌民法給付遲延規定係以 債務人可歸責為損害賠償之要件,則系爭買賣契約第10條第 2項所定違約賠償責任,自應以原告係因故意或過失遲延交 屋為前提。  ②惟兩造遲至112年11月7日方完成點交,乃因被告於同年6月20 日拒絕點交,而由被告於同年10月17日發函通知原告於前揭 日期進行點交(本院卷第332頁),故原告未能點交系爭房屋 ,並無可歸責事由,業如前述。準此,被告依系爭買賣契約 第10條第2項約定,請求原告給付懲罰性違約金86萬2,920元 ,亦非可取。  ⒊職是,本件原告得請求被告給付買賣價金650萬元,及被告得 請求原告返還5,775元之不當得利,均認定如前,兩者均屬 金錢給付債權且均已屆清償期,被告請求以上開原告應給付 之不當得利金額與其應給付予原告之買賣價金為抵銷,洵屬 有據。經抵銷後,原告尚得請求被告給付剩餘買賣價金649 萬4,225元(計算式:6,500,000元-5,775元=6,494,225元)。  ㈢被告應同意原告自系爭履保專戶內領取649萬4,225元。  ⒈承前所述,原告原得請求被告給付剩餘價金650萬元,經被告 以不當得利債權行使抵銷後,其所餘價金債權為649萬4,225 元,依首開說明,原告即得請求被告同意自系爭履保帳戶撥 付上開款項予原告。  ⒉被告固以系爭房屋有系爭瑕疵存在,原告未依債之本旨提出 給付,不得請求領取系爭履保專戶內價金等語置辯。惟查, 物之出賣人就其交付之買賣標的物,有應負瑕疵擔保責任或 不完全給付之債務不履行責任,買受人固得請求出賣人補正 或賠償損害,並得依民法第264條規定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惟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拒絕給付部分,應與出賣人應負之瑕 疵補正或損害賠償責任「相當」,若買受人應為之給付與出 賣人之瑕疵補正或損害賠償責任顯然不相當,且其給付為可 分,則其同時履行抗辯之範圍應受「相當」之限制,不得遽 以拒絕全部之給付(最高法院102年度台再字第19號判決意 旨參照)。審酌被告請求原告負起瑕疵擔保責任之範圍,應 為前述瑕疵修補費用5,775元,占實際尚未給付之價金比例 僅有約0.0888%,參照上揭說明,買受人價金拒絕支付之範 圍應與瑕疵之範圍及程度高低相當,不得遽以微疵而拒絕全 部價金之交付,被告以原告交付之系爭房屋有0.0888%之瑕 疵為由,拒絕其餘全部尾款之給付,洵為無稽。又被告業以 不當得利債權行使抵銷,對於其餘價金649萬4,225元,亦不 得主張拒絕給付。故其所持抗辯,非屬可取。  ⒊被告復抗辯兩造合意待法院判決確定後,方給付上開價金等 語。觀諸系爭確認書約定:此證明書作為僑馥公司辦理專戶 價金結算及撥付之依據(雙方同意保留650萬元於本履約帳戶 ,但不影響雙方任何法律追訴之權利,待雙方達成和解或依 後續法院判決結果另行出款)等內容(本院卷第69頁),可知 兩造因有系爭房屋有無系爭瑕疵之爭議存在,故約定保留65 0萬元於系爭履保專戶,待法院判決後再行撥付,但未因此 限制或免除兩造各自所負給付遲延之責任。倘後續法院認定 任何一方主張或抗辯無理由時,該方違反契約義務所生之責 任,他方仍可依法訴追。依此,足見被告仍有給付價金之義 務,不因系爭瑕疵之存在,免除適時給付剩餘尾款649萬4,2 25元之責任。  ㈣被告應自112年11月8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給付以649萬 4,225元按週年利率0.705%計算之利息。  ⒈給付有確定期限者,債務人自期限屆滿時起,負遲延責任; 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 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 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此觀民法第229條第1項、第 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規定可明。又專戶價金之計息是 依信託專戶銀行所公告之活期存款利率,若發生爭議至專戶 價金暫時無法撥付時,訂約人同意於爭議釐清前繼續依前開 利率計息,不適用法定利率,兩造與僑馥公司之系爭履保書 第8條第4項亦有明定。  ⒉兩造約定於系爭房地完成產權移轉登記、點交手續後,被告 即應同意僑馥公司將原告應收之買賣價金餘款結算後,匯入 賣方指定之帳戶;兩造已於112年11月7日點交系爭房地;被 告於點交後即應給付價金649萬4,225元,卻未遵期給付,就 上開部分之價金自陷於給付遲延。依此,原告本件既請求被 告給付系爭履保專戶內之買賣價金,依前揭約定,被告抗辯 系爭履保專戶內款項之利息以信託專戶銀行即第一商業銀行 所公告之活期存款利率即週年利率0.705%計算(本院卷第36 1頁),應屬可取。  ⒊原告雖主張上開系爭履保書約定係指買賣價金存於系爭履保 專戶所產生之利息,核與被告因遲延給付價金所生給付遲延 利息不同等語。然系爭履保專戶內款項即為被告應給付之價 金,就該債務應以何種利率計息,系爭履保書已有所約定, 且明示排除法定利率之適用,是依前揭說明,關於系爭履保 專戶內應付利息之價金債務,兩造業已約定遲延利息之利率 ,而不適用法定利率。故原告主張,並無可採。  ⒋命債務人為一定意思表示之判決確定或其他與確定判決有同 一效力之執行名義成立者,視為自其確定或成立時,債務人 已為意思表示,強制執行法第130條第1項定有明文。上開規 定既明定命債務人為一定之意思表示之判決確定時,視為已 為意思表示,原告既係請求被告同意其向僑馥公司領取系爭 履約專戶內之649萬4,225元,則至本判決確定之日,即視為 被告已為同意原告領取系爭履約專戶內上開款項之意思表示 之日,其給付義務已經完成,故原告請求被告應給付自112 年11月8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以649萬4,225元按週年 利率0.705%計算之利息部分,要為有憑。超過部分,則乏所 據。  ㈤原告得請求被告自112年11月8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按 日給付懲罰性違約金1,299元。  ⒈約定之違約金額過高者,法院得減至相當之數額。民法第252 條定有明文。且按違約金之約定,乃基於個人自主意思之發 展、自我決定及自我拘束所形成之當事人間之規範,本諸契 約自由之精神及契約神聖與契約嚴守之原則,契約當事人對 於其所約定之違約金數額,原應受其約束(最高法院102年 度台上字第1606號判決參照)。又違約金之約定是否過高, 應依違約金係屬於懲罰之性質或屬於損害賠償約定之性質而 有不同。若屬前者,應依一般客觀事實、社會經濟狀況及當 事人所受損害情形,以為酌定標準(最高法院87年度台上字 第2563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系爭買賣契約第10條第1項約定:買方若未依本約履行各項給 付義務或交付價金者,遲延期間(自逾期日起至完成給付日 止)每逾一日買方應加付按該期期款(該期如無須付款則依已 付價金)萬分之二計算懲罰性違約金予賣方。上開約定已載 明違約金性質,且為兩造所無異詞,是本件違約金為懲罰性 違約金,堪可認定。  ⒊再考諸被告於112年11月8日後陷於給付遲延,而被告關於原 告請求有理由時,其依系爭買賣契約第10條第1項請求之依 據、計算方式均不爭執(本院卷第181頁);兼衡酌原告為處 理系爭買賣契約履約事宜而支出之無益勞力、時間、費用等 其他損失;被告以附表二編號2之些微瑕疵拒絕給付650萬元 價金,其行使權利顯不符相當性等情;並佐以內政部成屋買 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其違約金以不超 過房地總價款15%為限之精神,本件違約金應以459萬元為上 限(計算式:30,600,000元×15%=4,590,000元),若以原告請 求之遲延買賣價金649萬4,225元依萬分之二計算違約金,每 日為1,299元(計算式:6,494,225×2‰=1,299元),需被告遲 延3,534日而持續按日計付違約金,方會超過上開房地總價 款15%之限制等一切情狀,堪認上開違約金約定並未過高。 又被告給付買賣價金義務,於本判決確定之日視為被告已同 意為意思表示時,亦已完成,再無遲延問題,則原告請求自 112年11月8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按日以1,299元計算 之懲罰性違約金,即屬可取,所逾部分,尚非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367條、第229條第1項、第233條第 1項規定,及系爭買賣契約第10條第1項約定,請求被告應同 意其領取系爭履保專戶內之649萬4,225元,及自112年11月8 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依649萬4,225元按週年利率0.70 5%計算之利息,暨自112年11月8日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 按日給付1,299元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該範圍之 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 乙、反訴部分 壹、程序方面   反訴原告起訴聲明:㈠反訴被告應同意反訴原告向僑馥公司 領取系爭履保專戶內之122萬元,及自民事反訴暨答辯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反訴原告領取前開款項之日止,按週年利率 5%計算之利息。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本院卷第60頁 )。嗣於訴訟進行中,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如下貳、反 訴原告聲明欄所示(本院卷第474頁),並追加兩造112年3月3 1日協議書(下稱系爭協議書)第1條約定為租金損害之請求權 基礎(本院卷第435頁),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但書 第2款規定相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方面 一、反訴原告主張:兩造原訂於112年6月9日點交系爭房屋,因 系爭瑕疵遲至同年11月7日方完成點交並合意保留650萬元於 系爭履保專戶。系爭房屋有系爭瑕疵存在,亦欠缺反訴被告 於系爭說明書保證應具備之品質,伊業於同年9月26日向反 訴被告為減少價金650萬元之意思表示。又反訴被告未於原 定112年6月20日交屋,故伊得請求自翌日起至同年11月7日 交屋日止租金損失28萬元。另以買賣價金3,060萬元之萬分 之2計算之懲罰性違約金86萬2,920元,並以之抵銷買賣價金 。縱認伊拒絕交屋無理由,則依系爭協議書第1條約定,應 由伊收取自112年6月20日以後之租金28萬元。經抵銷後,關 於伊給付於系爭履保專戶內價金一部128萬2,098元,反訴被 告即無受領之法律上原因。爰依民法第179條、第360條、第 227條第1項、第229條、第231條規定及系爭買賣契約第10條 第2項前段、系爭協議書第1條之約定,提起本件反訴等語。 並聲明:反訴被告應同意反訴原告向僑馥公司領取系爭履保 專戶內之128萬2,098元,及其中122萬6,120元自民事反訴暨 答辯狀繕本翌日起、其餘5萬5,978元自民事變更反訴聲明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均至反訴原告領取上開款項之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反訴被告則以:系爭房屋於112年11月7日交屋時無系爭瑕疵 存在,且系爭說明書未保證無滲漏水、無鋼筋裸露、給排水 系統正常,故反訴原告不得請求減少價金或損害賠償。況反 訴原告既已為減少價金之意思表示,亦不能再主張損害賠償 。又系爭房屋自簽約日起至交屋日止,均由陳志銘占有使用 ,故系爭房屋縱有瑕疵,亦不可歸責於伊。另兩造原於112 年6月9日至現場,然合意延至同年月20日進行交屋,因反訴 原告懷疑系爭房屋有瑕疵而拒絕點交,伊未遲延交屋,無須 賠償懲罰性違約金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反訴原告之訴 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反訴原告已經系爭買賣契約全部價金匯入系爭履保專戶(本院 卷第69、331至332頁),而系爭房屋因有附表二編號2所示瑕 疵,並經反訴原告以意思表示行使請求減少價金權利,反訴 被告得請求之價金,即於應減少之範圍內減縮,故反訴被告 於其減少之範圍內,無該價金之請求權存在,反訴被告對反 訴原告有5,775元之不當得利債權存在,業如前述。是以, 反訴被告就價金5,775元部分即無受領之法律上原因,自應 同意反訴被告領取置於系爭履保專戶之5,775元。至於反訴 原告主張之其餘不當得利、租金損害賠償、懲罰性違約金債 權均不存在,已於本訴第三、㈡點詳述,故此部分主張,並 無可取。  ㈡觀諸系爭協議書第1條約定,反訴原告同意依原租約所載內容 承受,押金(保證金)、租金於交屋日轉交及分算交予反訴原 告,反訴原告自交屋日起承受租約之權利義務,反訴被告需 於交屋日前配合完成換約手續等內容(本院卷第163頁);兩 造112年11月7日簽立系爭房屋租金及保證金分算表,約定反 訴被告收取之112年11月份租金6萬元,由反訴原告取得自同 年月7日至同年月30日之4萬8,000元(本院卷第231頁),足徵 系爭協議書第1條約定之交屋日,係指兩造實際交屋日期, 亦與交付標的物方移轉危險之契約常情相符。故縱反訴原告 拒絕點交房屋無理由,亦不生兩造改於112年6月20日交屋之 法律效果,反訴原告自無從依上開約定,請求112年6月20日 至同年11月6日之租金28萬元。故其主張,要無可採。  ㈢受領人於受領時,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或其後知之者,應將受 領時所得之利益,或知無法律上之原因時所現存之利益,附 加利息,一併償還;又遲延之債務,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 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應付利息之債務 ,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利率為5%,此觀 民法第182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條規定可明 。本件系爭履保書第8條第4項約定系爭履保專戶內之款項利 率以週年利率0.705%計算,已如前認定;本件判決確定之日 ,亦視為反訴被告同意反訴原告領取上開款項,而完成給付 義務,故反訴原告請求自民事反訴暨答辯狀繕本送達之翌日 即113年1月23日(本院卷第474至475頁)起,至本判決確定之 日止之遲延利息,並按週年利率0.705%計算部分,即屬可採 ,其餘部分,為不能取。 四、綜上所述,反訴原告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反訴被告應 同意其領取系爭履保專戶內之5,775元,及自113年1月23日 起至本判決確定之日止,依5,775元按週年利率0.705%計算 之利息部分,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其餘部分,則無理由, 應予駁回。 丙、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之證據,經 審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逐一論列,併 此敘明。 丁、各當事人一部勝訴、一部敗訴者,其訴訟費用,由法院酌量 情形,命兩造以比例分擔或命一造負擔,或命兩造各自負擔 其支出之訴訟費用,民事訴訟法第79條定有明文。本院酌量 原告於本、反訴敗訴部分比例均甚微,認訴訟費用仍以命其 一造即被告負擔為適當,併此敘明。 戊、據上論結,本件本訴為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反訴為一 部有理由、一部無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須附繕本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附表一: 土地部分 編號 土地坐落 權利範圍 市 區 段 地號 1 臺中 西 大益 964 9172/200000 建物部分 編號 建號 基地坐落 權利範圍 建物門牌 1 3463 同土地標示 全部 臺中市○區○○○○街000號 備註 共有部分:3498建號 權利範圍456/10000。 附表二: 編號 被告抗辯之瑕疵 1 一樓天花板污排管末端有糞水流到天花板之水痕 2 一樓天花板樓板鋼筋裸露 3 一樓中島水槽排水配件安裝滲漏水 4 一樓地排下大雨會倒冒水 5 二樓天花板漏水,從平頂滴水至牆面 6 全屋插座均無接地線反應 7 廚房插座電源迴路未依法規設漏電保護裝置

2025-02-20

TCDV-112-重訴-704-202502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等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91號 原 告 建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兼 法定代理人 李彥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等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5萬 7,777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因財產權起訴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的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得定期間先命補正,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 款規定即明。又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 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 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此為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 第1項所明定。 二、本件原告先位請求被告給付原告李彥榕新臺幣(下同)359萬8 ,415元之本息、原告建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暉 公司)120萬3,358元之本息。備位請求被告給付建暉公司480 萬1,773元之本息。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為480萬1,773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5萬7,777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2025-02-20

TCDV-114-補-491-202502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3號 抗 告 人 吳順吉 相 對 人 裕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嚴陳莉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2日 本院司法事務官所為114年度司票字第170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相對人以其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1年9月26日與原審相對 人謝莉瑾共同簽發,面額新臺幣(下同)70萬元,到期日為 113年7月27日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經其提示後,部分 未獲清償為由,向本院聲請裁定准就系爭本票其中45萬2,99 1元,及自113年7月2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 之計息為強制執行,經本院司法事務官於113年12月6日以11 4年度司票字第170號裁定(下稱原裁定)准許之,抗告人不 服原裁定,提起抗告。理由略謂:伊係以客貨車向相對人借 貸70萬元,已經還款近30萬元。另相對人於113年12月已自 行將上開客貨車拍賣,卻僅賣得8萬元,且所獲價金應該抵 償本件債務等語。 二、執票人向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制執行 ,票據法第123條亦有明定。本票執票人依前開規定,聲請 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 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法院僅依非訟事件程序,就本 票形式上之要件是否具備予以審查為已足,並無確定實體上 法律關係存否之效力(最高法院56年台抗字第714號、57年 台抗字第76號裁判意旨參照)。 三、經查,相對人主張其執有系爭本票,並免除作成拒絕證書, 屆期提示後,尚有45萬2,991元之本息未獲清償等情,據以 聲請准就上開本票強制執行,並提出系爭本票為證。經核與 票據法第120條、第123條本票應載事項及准許本票強制執行 之規定,並無不符,原裁定准許相對人之聲請,核無違誤。 抗告人雖爭執其與相對人間債務數額,然此核屬實體上之爭 執,自應由抗告人另行起訴以資解決,非本件非訟程序所得 審究。從而,抗告人執上開理由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2025-02-20

TCDV-114-抗-63-20250220-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68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被 告 王宣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萬 0,880元,逾期未補正,即駁回其訴。   理 由 一、因財產權起訴者,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之規定繳納裁 判費,此為必須具備的程式。又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 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補正者,審判長 得定期間先命補正,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第6 款規定即明。 二、本件原告聲明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83萬1,842元及 如附表所示之利息、違約金,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85 萬2,665元(計算式如附表所示),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萬1, 380元,扣除原告已繳納之支付命令聲請費用500元,尚應補 繳1萬0,88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 其訴。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鍾宇嫣 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林錦源 附表(單位:新臺幣;日期:民國年/月/日):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週年利率 給付總額 1 利息 391,924元 113/10/16 114/1/15 (92/365) 10.45% 10,323元 2 違約金 391,924元 113/11/15 114/1/15 (62/365) 1.045% 696元 3 利息 356,305元 113/12/10 114/1/15 (37/365) 16% 5,779元 4 違約金 356,305元 113/12/15 114/1/15 (32/365) 1.6% 500元 5 利息 83,613元 113/10/16 114/1/15 (92/365) 15.67% 3,302元 6 違約金 83,613元 113/11/15 114/1/15 (62/365) 1.567% 223元 小計 20,823元 本金、利息、違約金總和為852,665元(831,842元+20,823元=852,665元)

2025-02-20

TCDV-114-補-468-20250220-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