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羅暐智

共找到 50 筆結果(第 1-10 筆)

家親聲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字第372號 聲 請 人 即相對人 甲○○ 代 理 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湯巧綺律師 相 對 人 即聲請人 丙○○ 代 理 人 楊岡儒律師 洪千惠律師 吳森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酌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乙○○(民國000年00月0日生)權利義務之行 使或負擔由聲請人即相對人甲○○單獨任之。 相對人即聲請人丙○○應自未成年人乙○○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確 定由聲請人即相對人甲○○單獨任之之翌日起,至未成年人乙○○成 年之前1日止,負擔未成年人乙○○扶養費每月新臺幣11,000元, 並按月於每月10日前交付聲請人即相對人甲○○代為管理使用,如 不足1月者,依當月實際日數與當月天數之比例計算;相對人即 聲請人丙○○如遲誤1期履行,其後1年之期間視為亦已到期。 相對人即聲請人丙○○得依附表所示之方式與未成年子女乙○○為會 面訪視。 程序費用均由相對人即聲請人丙○○負擔。   理 由 一、按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依 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者,法院 得依夫妻之一方、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 人之請求或依職權酌定之;民法第1055條第1項定有明文。 查本件聲請人即相對人甲○○(下均稱聲請人)起訴請求判准 兩造離婚,並合併請求酌定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乙○○(民國 000年00月0日生)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及扶養費之分擔( 後聲請人撤回扶養費分擔之請求),同時請求夫妻剩餘財產 差額之分配(此部分經本院另以家事訴訟程序審理判決); 相對人即聲請人丙○○(下均稱相對人)則亦反請求判准兩造 離婚,並合併請求酌定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乙○○權利義務之 行使或負擔及扶養費之分擔,嗣雙方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家 調字第694號就離婚部分調解成立,然兩造對於離婚後關於 未成年子女乙○○權利義務之行使負擔及扶養費之分擔等事項 調解不成,自應由本院就上開事項為裁定,先予敘明。 二、聲請人之聲請意旨略以: (一)兩造已經鈞院以113年度司家調字第694號調解離婚,從聲 請人離家至其於112年5月間及8月間傳訊息時皆時隔已久 ,卻於過程中無絲毫實質性付出,相對人於聲請人懷孕期 間直至未成年子女出生、聲請人坐月子時,對聲請人與未 成年子女皆未有所關心,產檢為聲請人獨自前往、相對人 忘記要陪同聲請人去抽羊水等等,相對人不僅從未負擔未 成年子女乙○○之生活開銷,甚至未曾於這近1年之期間裡 ,親自參與任何未成年子女之生活,不論係就醫、注射疫 苗等等,且於112年8月27日以後,相對人更是對聲請人母 子2人不聞不問,未有再多訊息詢問,未曾相約見面,亦 未關心未成年子女乙○○成長狀況,不論金錢或係親情皆無 付出,實難認相對人之行徑得以作為合格的父親。兩造之 未成年子女乙○○目前年僅2歲,於出生後由聲請人單獨照 料,其長時間與聲請人及其家人生活,與相對人交集甚少 ,縱於離婚調解過後,因約定會面交往之緣故,相對人與 未成年子女乙○○間互動增加且有些許認識,仍不能否認未 成年子女對聲請人之依賴及信任程度乃遠高於對相對人。 聲請人於兩造對會面交往達成協議後,積極促進未成年子 女乙○○與相對人之互動,使二人除約定好之會面時段以外 ,尚會通過電話視訊、傳送照片等方式參與未成年子女乙 ○○之生活日常,聲請人深知自己與相對人之婚姻破碎不該 影響未成年子女與相對人間之相處,故在雙方時間得以配 合下,將促使相對人與未成年子女能有更多相處與互動, 參酌民法第1055之1條母親優先(幼兒從母)、照護繼續 性(現狀維持)、主要照顧者、善意父母之原則,由聲請 人單獨行使親權之一方,對未成年子女利益較為有利。 (二)又相對人於109年至今所得稅查詢所得額皆為新臺幣(下 同)0元,卻稱自己月收入有6萬元,有不相符情形,實難 認為相對人每月真有如其所述之收入,且相對人名下並無 財產,整體經濟狀況未明,無法確信相對人扶養子女之穩 定度,請相對人提出相關證明,以實其說。現未成年子女 乙○○之就學與接送狀況已穩定,待聲請人工作場所辦理員 工證,聲請人則得以安心入職成為職安人員,月薪為38,0 00元。而相對人擔任己○工程行之實際負責人,雖無固定 月薪,然按工程行經營之所得,應係比聲請人寬裕,但考 慮相對人尚須清償其債務,故若鈞院判命未成年子女親權 由聲請人負擔與行使,雙方應平均分擔子女之扶養費用。 按臺南市地區於111年度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為21,704元 為未成年子女扶養之基準,相對人應於每月15日前給付扶 養費10,852元,並由聲請人代為受領。 (三)對相對人答辯所為之陳述:相對人稱聲請人未來欲與未成 年子女乙○○之居住地即聲請人之戶籍地,並無未成年子女 之日常用品、安全性不足云云,實屬無稽。聲請人與未成 年子女乙○○現居住在聲請人之母親朋友家,故未成年子女 之日用品自備於現居住處,而非放置戶籍地,較為合理, 故倘以此時未來居所有無日用品之情形,判斷未來是否能 提供未成年子女足夠的生活用品,稍嫌速斷。次查,相對 人以透天厝或三合院作為判斷住居處是否安全,顯然過於 草率,畢竟安全與否,主要考量點應為行使親權人是否盡 到保護之責任,縱係居住於市區透天厝,也不代表子女僅 能於室内玩耍,反而因此聲請人會更多選擇帶未成年子女 至戶外活動,增廣見聞,相對人之考慮點似乎較為刁鑽及 狹隘。是以,相對人考量之點故有補充作用,然應將目光 對焦於照護者是否有盡到對未成年子女保護之周全以及照 護之完善,聲請人對於成長環境、生活用品、資源以及未 成年子女未來發展等事宜皆有規劃,非係相對人得僅以表 面之事項判斷是否盡心盡力,相對人之指摘顯有偏頗,似 無可採。為上所陳,未成年子女乙○○長期與聲請人相依, 不論係出於信任程度或對母親之依賴等情事,由聲請人單 獨行使親權,顯較有利於未成年子女之成長穩定性。 三、相對人答辯略以: (一)依據臺南市童心園訪視報告所載,本件聲請人及未成年子 女乙○○現居住於其母親友人處,並與聲請人母親友人與其 三子同住生活,該住所為三層樓透天屠,聲請人與未成年 子乙○○居住二樓其中一間臥室;而訪視聲請人之戶籍地為 四層樓透天厝,一樓為聲請人父親經營機車行,二樓、三 樓分別為其父母、胞妹及其配偶子女、胞弟之臥室與飯廳 ,聲請人及未成年子女乙○○居住在四樓,聲請人與未成年 子女乙○○共同臥室未見備有日常用品等語,足見聲請人及 未成年子女乙○○目前係居住於原生家庭外之母親友人住處 ,與原生家庭疏離,家庭支援系統薄弱,而未成年子女乙 ○○年僅2歲多,正值對外界充滿好奇探索之年齡,且逐漸 會認人懂事,現聲請人及未成年子女乙○○因屬寄人籬下, 照顧上自有不周全,生活上自屬不便,實難避免有傷害未 成年子女乙○○心靈之虞。反觀相對人親屬對未成年子女乙 ○○可提供日常生活協助,協助照顧養育未成年子女乙○○, 相對人現已開始尋找附近幼兒園,住所已備有未成年子女 乙○○之日常用品,相對人並表達強烈意願擔任未成年子女 乙○○之行使親權之人。 (二)聲請人嗣規劃於本件聲請程序終結後,將攜未成年子女乙 ○○返回戶籍地居住,惟查聲請人之現戶籍地並未備有未成 年子女乙○○之日常用品,以供現階段週末返回與家人相聚 或日後返還該住所居住時使用。反之,本件兩造之未成年 子女乙○○現雖未與相對人同住,然相對人已針對其後續得 以與未成年子女乙○○同住之日常進行規劃,其中包含未成 年子女乙○○日常所需如衣物、玩具等用品之準備,洽詢住 所附近之幼兒園及同住家人對於未成年子女同住後照護之 支援等事宜,此已於系爭訪視報告中詳細記載,縱目前本 件兩造之健康均無虞,且具有穩定之工作收入、親屬資源 等得提供未成年子女乙○○適當之生活照護,然綜觀兩造對 於未成年子女乙○○日後教育、生活日常、照護環境等事務 之安排,相對人均已提前進行規劃,足證由相對人單獨擔 任未成年子女乙○○之親權人符合該未成年子女之最佳利益 。 (三)又相對人居住環境為三合院,生活空間寬敞,活動空間較 大,安全性佳,與聲請人現居住地為透天厝,居住人口多 ,生活及活動空間擁擠,直接面臨馬路,安全性堪慮,影 響未成年子女乙○○之身心健全發展。另相對人目前與人共 同經營工程行事業,收入穩定,經濟能力較佳,足以提供 未成年子女乙○○最佳之教育環境,未成年子女乙○○與相對 人二妹之3名子女間,生活互動融洽,相處相易,感情培 養自然,能夠共同成長,亦認對未成年子女乙○○之身心健 全發展,至關重要,是相對人無論在家庭支援系統、居住 環境、生活安全性、經濟能力、提供之教育資源及對未成 年子女乙○○之身心健全發展上,均較聲請人為優,應認酌 定由相對人擔任未成年子女乙○○之權利義務之負擔及行使 之親權人,較符合未成年子女乙○○之最佳利益,更為適當 等語。 四、按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依 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未為協議或協議不成者,法院 得依夫妻之一方、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 人之請求或依職權酌定之;又法院為前條裁判時,應依子女 之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尤應注意下列事項:㈠子女之 年齡、性別、人數及健康情形。㈡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 需要。㈢父母之年齡、職業、品行、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及 生活狀況。㈣父母保護教養子女之意願及態度。㈤父母子女間 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㈥父母之 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 。㈦各族群之傳統習俗、文化及價值觀。前項子女最佳利益 之審酌,法院除得參考社工人員之訪視報告或家事調查官之 調查報告外,並得依囑託警察機關、稅捐機關、金融機構、 學校及其他有關機關、團體或具有相關專業知識之適當人士 就特定事項調查之結果認定之,民法第1055條第1項、第105 5條之1分別定有明文。經查: (一)本件兩造原為夫妻關係,並育有未成年子女乙○○(000年0 0月0日生),雙方已於113年10月16日經本院調解離婚成 立等情,有本院113年度司家調字第694號調解筆錄附卷可 考,且為兩造所不爭執,此部分事實堪予認定。因雙方對 未成年子女乙○○權利義務行使負擔及扶養費等事項無法達 成協議,故聲請人請求本院酌定雙方離婚後關於未成年子 女乙○○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以及相對人反請求本院酌 定雙方離婚後關於未成年子女乙○○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 及扶養費分擔等事項,於法均屬有據。 (二)經本院依職權囑託臺南市童心園社會福利關懷協會派社工 訪視兩造之評估與建議略為「親權能力評估:兩造身心健 康狀況無異常,與原生家庭成員互動關係密切,雙方各有 穩定工作收入與協力照顧資源,可滿足個人與未成年人基 本生活所需,雙方經調解程序後訂定會面交往方案,執行 迄今尚能彈性調整會面交往時間並交接未成年人受照顧狀 況,雙方善意父母作為均有改善。親職時間評估:聲請人 自未成年人出生後即擔任主要照顧者,熟知未成年人日常 作息與喜好,相對人則在重啟會面後,透過規律會面參與 未成年人照顧事務,兩造均有實際陪伴、經營與未成年人 互動關係,惟依兩造工作時間、型態與投入親職參與程度 而言,聲請人投入親職時間較具優勢。照護環境評估:社 工此次與兩造各約定於戶籍地訪視,兩造未來居所安排尚 屬穩定且未見有明顯不利未成年人成長之處,惟聲請人仍 暫居於其母親友人住所,戶籍地尚未備有未成年人日常用 品,建議聲請人宜再針對未成年人日後居所環境進行準備 。親權意願評估:兩造自經調解程序訂定會面交往方案後 ,尚能依調解内容履行無礙,彼此能持友善父母原則共享 未成年人照顧注意事項,兩造皆有意願承擔親權人與照顧 者責任,履行親職意願與態度積極。教育規劃評估:聲請 人現階段可為未成年人進行妥善托育安排,兩造也有就未 成年人年紀、發展規劃學齡前教育,整體教育安排未見明 顯不當之處,尚能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益。未成年子女 意願之綜合評估:未成年人現年2歲,身形適中,可以單 詞表達己意,與聲請人、聲請人原生家庭成員互動融洽、 自然,社工與相對人訪視當日未見到未成年人,相對人二 妹兩女於當日提供未成年人在相對人住所期間互動影像所 見,未成年人與相對人親屬互動尚屬自然。」等情,有臺 南市童心園社會福利關懷協會以114年3月3日南市童心園 (監)字第11421142號函所檢附之酌定親權與會面訪視報 告在卷可稽。 (三)參酌上開訪視報告,兩造於主觀上雖均有擔任未成年子女 親權人之意願,且客觀上亦無不適任之處,訪視報告並建 議由兩造共同行使親權,然本院審之父母雙方離婚後,若 能不再相互攻擊,相敬如賓或相互疼惜,在孩子之議題下 彼此建立一種合作、關懷之道,彼此學習如何一起跟孩子 慶祝重要的節日,一同分享有關孩子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建立一個雙核心家庭,則共同行使或負擔子女之權利義務 ,本應最能符合子女之最佳利益,惟衡以共任親權人對孩 子之好處,係指在父母親雙方繼續維持關係,可以協助孩 子盡快從父母離婚的創傷中復原,如果父母之間在離婚後 對彼此的憤怒和衝突能減少的話,則孩子也較能適應父母 離婚的壓力,但如果父母當中有人忽視對方的重要性以及 對方和孩子的關係時,共任親權反而會是有害的,因此於 高衝突離婚家庭的兒童,在共任親權方式下的發展,劣於 單一親權。衡酌本件兩造若能理性面對離婚之事實,為子 女之最佳利益,共同承擔照顧未成年子女之責,使未成年 子女於父母婚姻關係解消後,仍能繼續享有父母雙方之關 愛與照顧,建立一個雙核心家庭,以彌補子女無法同時與 父母同住,由父母共同教養之缺憾,此由父母及子女立場 觀之固最為妥適,惟考量本件兩造於離婚前即已分居兩處 ,且兩造自分居時起迄法院裁定親權歸屬之期間,雙方在 共同擔任其等所生未成年子女親權人之情形下,對如何行 使或負擔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方式無法達成一致協議, 兩造復均向本院強烈表達欲單獨行使或負擔對未成年子女 之權利義務,是以在客觀上,已難認兩造對未成年子女權 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可在和諧之情形下共同為之,亦即 若強命兩造再繼續共同負擔或行使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 除有實際上之困難外,兩造恐極易再生衝突,對未成年子 女而言,由其目睹親生父母激烈爭執,對其身心之發展, 當非符合其最佳利益,基上,本院自有以裁定予以酌定由 兩造之一方單獨任未成年人親權人之必要。本院審酌未成 年人乙○○出生後,未成年人乙○○之主要照顧者一直由聲請 人擔任,自不宜再貿然轉換未成年人平日賴以學習及生活 之環境,以免未成年人乙○○又必須重新適應不同之人、事 、物,致對其成長造成不利益之影響,且由聲請人長期單 獨照護未成年人乙○○之期間,亦無照護不周之情以觀,聲 請人顯然較相對人能提供未成年子女乙○○安全感與穩定的 生活,再參酌未成年人乙○○目前僅2歲,正值最須保護、 教育時期,依兒童教育理論中之年幼隨母之原則,由母任 親權人,自對未成年子女人格形成較為有利,故本院認基 於子女之最佳利益考量,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乙○○權利義 務之行使或負擔,於兩造經離婚後由聲請人單獨任之較為 適當,且亦符合未成年子女之利益,爰酌定兩造所生之未 成年子女乙○○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由聲請人單獨任之, 爰裁定如主文第1項所示。 五、再按法院酌定、改定或變更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 行使或負擔時,得命交付子女、容忍自行帶回子女、未行使 或負擔權利義務之一方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方式及期間 、給付扶養費、交付身分證明文件或其他財物,或命為相當 之處分,並得訂定必要事項,家事事件法第107條第1項定有 明文。是聲請人請求未行使或負擔權利義務之相對人給付兩 造子女扶養費,自屬有據。又按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 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直系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義務;父 母對於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不因結婚經撤銷或離婚而受 影響,民法第1084條第2項、第1114條第1款、第1116條之2 分別定有明文;父母對其未成年子女之扶養義務,係基於父 母子女之身分而來,父母離婚所消滅者,乃婚姻關係,縱因 離婚而使一方之親權處於一時之停止狀態,但對於父母子女 間之直系血親關係毫無影響,均應依各自資力對子女負扶養 義務,若均有扶養能力時,對於子女之扶養費用均應分擔; 次按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者 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民法第第1119條亦定有明文。經審 酌兩造資力,聲請人於110年度至112年度分別有392,129元 、1,158,323元、75元之報稅所得,名下有109年份汽車1輛 、2筆投資,從事工程師,月薪40,000元,學歷為高職畢業 ;相對人於110年度至112年度之報稅所得均為0元,名下有8 6年份、94年份汽車各1輛,現任職於己○機電工程有限公司 ,擔任業務,月薪約60,000元,學歷為高職畢業等情,有本 院調取之兩造稅務電子閘門財產所得調件明細表在卷可稽, 並經兩造到庭陳述明確。參之受扶養權利人即未成年人居住 於臺南市,依行政院主計處所做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調查 所示,112年度臺南市每人每月消費支出金額為22,661元, 雖前述消費支出調查表關於菸草、家具及家庭設備、家事管 理、房地租及水費、燃料和燈光、交通工具及通訊購置、交 通設備使用管理費、汽機車保險費等均非未成年人之消費支 出項目,然若干未成年人所需而成人不必要之需求,亦未採 為計算之依據,及現今物價高漲,未成年人每天所須花費之 餐費、交通費、衣著費、學費、教育費及其他基本支出等不 在少數,是本院認可以前開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之消費支出表 所記載年度每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作為未成年人乙○○之扶 養費基準之參考,併斟酌前開聲請人與相對人之經濟能力、 工作能力與財產,是本院認為關於未成年人乙○○所需之扶養 費金額,以每月22,000元計算為妥適,且聲請人與相對人應 平均分擔未成年子女之扶養費用,是相對人每月應負擔未成 年子女乙○○之扶養費為11,000元(計算式:20,000÷2=11,00 0)。再依家事事件法第107條第2項準用第100條第2項、第3 項之規定,關於扶養費之給付,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 為一次給付、分期給付或給付定期金,必要時並得命提出擔 保。法院命分期給付者,得酌定遲誤一期履行時,其後之期 間視為亦已到期之範圍或條件。本院審以扶養費乃維持受扶 養權利人生活所需之費用,其費用之需求係陸續發生,故應 以分期給付為原則,為此爰酌定相對人應自未成年子女乙○○ 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確定由聲請人單獨任之之翌日起按月 負擔未成年子女乙○○每月11,000元之扶養費,並於每月10日 前交付聲請人代為管理支用,如不足1月者,依當月實際日 數與當月天數之比例計算。且為確保未成年子女乙○○受扶養 之權利,本院爰依前開規定,就扶養費之給付部分,併諭知 如聲請人遲誤1期履行,其後1年之期間視為亦已到期,而裁 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六、末按夫妻離婚者,法院得依請求或依職權,為未行使或負擔 權利義務之一方,酌定其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方式及期 間。但其會面交往,有妨害子女之利益者,法院得依請求或 依職權變更之,民法第1055條第5項定有明文,爰裁定如主 文第3項所示相對人與未成年子女乙○○會面交往之方式與期 間。 七、依家事事件法第104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楊佳祥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 應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許哲萍 附表: 相對人丙○○與未成年子女乙○○會面交往之時間及方式及應遵守之 規則: 一、於未成年人乙○○滿12歲以前: (一)相對人得於每月份單數週週六上午9時起至未成年子女乙○ ○所在地點探視未成年子女乙○○,並得偕同未成年子女乙○ ○外出、同遊,並於翌日(星期日)下午7時30分以前將未 成年子女乙○○送回上述住處。若欲探視當日上午相對人於 上午9時30分前仍未到達聲請人及未成年子女住所,則取 消當次之探視,聲請人及未成年子女均無須等候。 (二)相對人於未成年人乙○○就讀之學校每年寒暑假期間(未成 年人乙○○學齡前依未成年人乙○○所在地教育局處所公布之 小學寒暑假期間),寒假期間得將乙○○接回同住5日、暑 假期間得接回同住20日(均不包括前項之相處時間在內) ,可分割為數次或連續為之,其接回同住之時間由兩造協 議,如協議不成,則定於寒、暑假開始後第一個星期六起 連續計算之5日及20日,期間如遇前項之探視時間,其送 回之日期應予併計後延後。 (三)探視前相對人應於2日前通知聲請人,聲請人無正當理由 不得無故拒絕。 二、未成年人乙○○滿12歲後:兩造均應尊重未成年人乙○○個人之 意願,由未成年人乙○○自主決定與相對人會面之時間及方式 。 三、方法: (一)相對人得與子女乙○○為致贈禮物、交換照片、拍照等行為 。 (二)相對人若無法於探視時間前往聲請人家中接回未成年人乙 ○○,得委由相對人委託之親屬前往聲請人家中接回子女。 但相對人應於行使探視權前2日通知聲請人,聲請人不得 無故拒絕。 (三)未成年人乙○○之住處如有變更,聲請人應隨時通知相對人 。 (四)聲請人或其家人應於相對人探視未成年人乙○○時,交付乙 ○○之健保卡予相對人,相對人送回未成年人乙○○時,應交 還健保卡予聲請人。 四、應遵守規則: (一)兩造均不得有危害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之行為。 (二)兩造均不得對乙○○灌輸反抗對造之觀念。 (三)如於會面交往中乙○○患病或遭遇事故,而聲請人無法就近 照料時,行使探視權之相對人應為必要之醫療措施,即其 於會面交往實施中,仍須善盡對乙○○之保護教養義務。

2025-03-21

TNDV-113-家親聲-372-20250321-1

旗補
旗山簡易庭

侵害配偶權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旗補字第28號 原 告 葉貞妤 訴訟代理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李忠儒間侵害配偶權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 判費,經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00,000元, 應徵第一審裁判費6,7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 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逾期不繳 ,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旗山簡易庭 法 官 盧怡秀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 記 官 陳秋燕

2025-03-17

CSEV-114-旗補-28-2025031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返還所有物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1411號 原 告 康可力食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楊適鴻 訴訟代理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湯巧綺律師 被 告 林宥銅 訴訟代理人 林蓁伶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所有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並指定於民國114年4月15日下午2時50分 ,在本院第19法庭為言詞辯論期日。 原告請於民國114年3月30前陳報如附表一編5、15、20、22、27 所示機器設備之損害賠償數額計算方式及其證據資料,或提出購 買前開機器設備之購買憑證(或陳報其購入金額、時間及耐用年 限為何)。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洪碧雀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林政良 附表一: 編號  機器設備 原告請求換價金額 5 分離式冷氣(冰點牌)1組 30,000元 10 冷凍庫冷排2台(15匹馬) 11 冷凍庫壓縮機2組(15匹馬力1台、15匹馬力2台) 15 真空封口機(購自天成包裝設備)1台 68,000元 20 變電筒(10KVA)1個 15,000元 21 變電筒(15KVA)1個 22 電纜線150安培2條 100,000元 25 冷卻水塔1座 27 15坪冷凍庫總成1組 311,000元

2025-03-14

TNDV-112-訴-1411-20250314-1

營簡
柳營簡易庭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3年度營簡字第791號 上 訴 人 蘇贏灃 訴訟代理人 湯巧綺律師 羅暐智律師 王奐淳律師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蔡宛珍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事件, 上訴人對於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件訴訟標的 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1,141,799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2, 432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36之1第3項、第442 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 庭(臺南市○○區○○里○○路○段000號)如數補繳,逾期不繳,駁回 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童來好 上列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庭(臺南市○○區○○ 里○○路○段000號)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吳昕儒

2025-03-13

SYEV-113-營簡-791-20250313-3

營簡
柳營簡易庭

清償借款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民事裁定 114年度營簡字第78號 原 告 蘇寶琛 被 告 蘇贏灃 訴訟代理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湯巧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備之程式;又原告之訴,有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所列各款情形之一,依其情形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 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亦為同法 條第1項所明文。 二、本件原告對被告聲請核發支付命令視為起訴,僅據繳納部分 裁判費(即支付命令聲請費),經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3日 裁定限原告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依請求金額補繳裁判費,該 項裁定已於同年月7日寄存送達原告,有送達證書附卷可憑 。原告逾期迄未補繳裁判費,其訴應認為不合法,應予駁回 。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 、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柳營簡易庭                        法 官 童來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裁判費新台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吳昕儒

2025-03-12

SYEV-114-營簡-78-20250312-2

家暫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暫時處分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暫時處分 114年度家暫字第7號 聲 請 人 乙○○ 非訟代理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相 對 人 丙○○(00000 000 000 00000) 上列當事人間因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事件,聲請人 聲請暫時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禁止相對人於本院114年度家非調字第52號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 義務行使負擔事件撤回、調(和)解成立、裁判確定或終結前, 在未經聲請人同意下,自行或委託第三人將兩造所生未成年長女 甲○○(民國0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攜出或送出境。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兩造原為夫妻,育有未成年長女甲○○(下稱 長女),嗣經112年度婚字第69號判決離婚確定,並酌定長 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下稱親權)由兩造共同任之,但 長女自民國111年6月26日由相對人獨自攜出境起,雖在檢察 官要求下,已於114年2月16日入境臺灣,但聲請人仍無法與 長女取得聯繫,聲請人已有數年未見長女,無法與長女通話 、視訊,完全不知長女之現況及行蹤,聲請人已提出改定親 權之聲請,現以本院114年度家非調字第52號事件審理中( 下稱系爭事件),又因相對人為越南籍人士,於臺灣無固定 住所,前以欺瞞方式將長女攜離出境,無法排除相對人有再 次擅自將長女帶出境之可能,如相對人再次將長女攜出或送 往國外,將嚴重侵害聲請人之親權行使與會面交往,不但有 害於子女享有父愛權利,更有礙日後親權裁判確定後之執行 ,爰依家事事件法規定聲請如主文所示暫時處分等語。 二、法院就已受理之家事非訟事件,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於本案 裁定確定前,認有必要時,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命為適當之暫 時處分。第一項暫時處分,得命令或禁止關係人為一定行為 、定暫時狀態或為其他適當之處置。關於得命暫時處分之類 型及其方法,其辦法由司法院定之。家事事件法第85條第1 項前段、第3項、第5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法院受理本法第10 4條第1項第1款、第3款、第5款或第113條之親子非訟事件後 ,於本案裁定確定前,得為下列之暫時處分:一、命給付未 成年子女生活、教育、醫療或諮商輔導所需之各項必要費用 。二、命關係人交付未成年子女生活、教育或職業上所必需 物品及證件。三、命關係人協助完成未成年子女就醫或就學 所必需之行為。四、禁止關係人或特定人攜帶未成年子女離 開特定處所或出境。五、命給付為未成年人選任程序監理人 之報酬。六、禁止處分未成年子女之財產。七、命父母與未 成年子女相處或會面交往之方式及期間。八、其他法院認為 適當之暫時性舉措。法院核發前項暫時處分,應審酌未成年 子女之最佳利益,並應儘速優先處理之。家事非訟事件暫時 處分類型及方法辦法第7條亦有明文。 三、經查: (一)兩造原為夫妻,育有長女,業經判決離婚,並酌定長女之 親權由兩造共同任之,兩造現有系爭事件繫屬本院等情, 業據聲請人提出112年度婚字第69號民事判決暨確定證明 書影本、戶口名簿影本各1份為證,並經本院依職權調取 系爭事件民事卷核閱無誤,自堪信為真實。 (二)聲請人已提出改定親權之聲請,現以本院114年度家非調 字第52號事件審理中,已認定如前,是聲請人自得依家事 事件法第85條第1項聲請本院為適當之暫時處分,合先敘 明。 (三)次查,觀諸聲請人提出之另案離婚判決、兩造最後通訊畫 面截圖、內政部移民署嘉義市專勤隊受理外來人口行方不 明案件登記表影本可知,相對人前有於111年6月26日攜同 長女出境返回越南後,斷絕與聲請人之聯繫,並獨自於11 1年7月17日返臺,將長女留在越南之情況,此亦經本院依 職權查詢相對人及長女之入出境資料在卷可證,且聲請人 業已提起改定親權之聲請,若未成年子女經當事人之一方 送出境外,為我國法權所不及,縱法院於本案裁判中為不 利該方之認定,亦難以執行。況本件長女並無不出境,即 會遭重大損害之情事,為確保系爭事件日後調查及裁判後 之執行,及保障未成年子女利益,故確有暫時禁止長女出 境滯留國外之必要性與急迫性,爰依家事非訟事件暫時處 分類型及方法辦法第7條第1項第4款規定,准予核發如主 文第1項所示之暫時處分。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寶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李佳惠

2025-03-12

CYDV-114-家暫-7-20250312-1

家親聲抗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親聲抗字第45號 抗 告 人 丙○○ 相 對 人 丁○○ 代 理 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湯巧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抗 告人對於民國113年6月11日本院113年度家親聲字第24號裁定提 起抗告,本院管轄第二審之合議庭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經本院審酌全案卷證,認原審認定之結果,於法要無不 合,應予維持,並引用原裁定記載之事實及理由。 二、抗告意旨略以:   ㈠相對人品行不佳對未成年子女恐產生錯誤、扭曲品格之不 良影響,且相對人於民國113年3月間,為使抗告人受刑事 處分,以抗告人持續拍攝未成年子女甲○○裸照、於住家內 設置監視器監控未成年子女甲○○等事由,提出違反保護令 案刑事告訴;又於112年3月間以偽造之未成年子女乙○○受 虐照片,對抗告人向法院聲請保護令及向臺灣臺南地方檢 察署提出妨礙幼童發育罪、傷害罪等刑事告訴,故相對人 顯不適擔任未成年子女之親權人。又原審僅依臺南市同心 園社會福利關懷協會報告及家事調查官調查,即認抗告人 不適任乙○○、甲○○之親權人,顯有不當。   ㈡原審法院認定抗告人與相對人應依2:1之比例負擔未成年 子女扶養費,並未確實審酌相對人有無扶養母親之事實、 實際扶養費用,及抗告人父母實際所需之扶養費用,即為 不利抗告人之認定,顯有不當。抗告人與相對人應依1:1 之比例負擔未成年子女扶養費每月新臺幣(下同)16,500元 ,即每人每月8,250元。   ㈢原審法院未審酌兩造顯難就未成年子女之會面交往事項達 成協議,卻漏未就未成年子女之會面交往事項予以裁定, 嚴重影響未成年子女重要權益,顯有不當。綜上,原審裁 定於法未合,應予廢棄。並聲明:1.原裁定廢棄。2.相對 人在第一審之聲請駁回。 三、相對人除引用原審意旨外,並於本院補充略以:原審認定由 相對人為未成年子女乙○○、甲○○之主要照顧者,符合未成年 子女最佳利益,並無違誤。抗告人明知長子乙○○之年齡已將 至升學階段,應係尋求穩定之階段,及次子甲○○欲哥哥團聚 之真意,卻以於原審時已衡量過之事物提出抗告,顯有延滯 子女安定之意圖。又抗告人未能舉證證明相對人有未盡保護 教養義務或不利乙○○及甲○○之重大情事,或對乙○○及甲○○有 何危害行為,僅空言指摘相對人之品行不良,與民法第1055 條第3項所定之要件,尚有未合。另關於未成年子女乙○○、 甲○○之扶養費用,請求法院以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之111年 家庭收支調查臺南市平均每人月消費支出金額21,704元,作 為計算標準。綜上,抗告人提起本件抗告,實無理由,且有 延滯程序之情形等語置辯。並聲明:抗告駁回。 四、按夫妻離婚者,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依 協議由一方或雙方共同任之;行使、負擔權利義務之一方未 盡保護教養之義務或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者,他方、 未成年子女、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利害關係人得 為子女之利益,請求法院改定之。又法院為前條裁判時,應 依子女最佳利益,審酌一切情狀,參考社工人員之訪視報告 ,尤應注意下列事項:㈠子女之年齡、性別、人數及健康情 形。㈡子女之意願及人格發展之需要。㈢父母之年齡、職業、 品行、健康情形、經濟能力及生活狀況。㈣父母保護教養子 女之意願及態度。㈤父母子女間或未成年子女與其他共同生 活之人間之感情狀況。㈥父母之一方是否有妨礙他方對未成 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之行為。㈦各族群之傳統習俗、文 化及價值觀,亦為民法第1055條第1項、第3項及第1055條之 1第1項所明定。另法院為審酌子女之最佳利益,得徵詢主管 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意見或請其進行訪視,就民法第1055 條之1所定事項,為事實之調查,並提出調查報告及建議, 亦為家事事件法第106條第1項所明定。次按民法第1084條第 2項所謂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消 極而言係指預防及排除危害,以謀子女之身心安全;積極方 面則包括教導養育子女以謀子女之身心健全成長。舉凡未成 年子女之疾病預防及治療、監督子女之交際通信、鼓勵有益 身心之運動及休閒、崇尚品德、激勵學習進修均屬之。又未 成年人成長過程及人格發展上需憑藉父母之雙向學習及多元 互動,自不能因父母離異而剝奪其親近任何一方尊親之權利 ;而父母雙方因天倫依偎及親子孺慕之需,亦不宜因夫妻離 異而斷喪。是以離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之會面交往乃基於親 子關係所衍生之自然權利,不僅是為父母之權利,同時亦為 未成年子女之權利,而屬於親權之一環。為彌補未成年子女 因父母離異所生影響及夫妻離婚而減弱其親子間天倫之缺憾 ,應以子女之最佳利益為考量,使未取得子女監護權之一方 ,仍繼續與未成年子女互動以維繫親子依附關係,不容親權 之一方無故拒斥他方與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或對子女傳播 排斥他方、仇視他方之不當觀念或作為,此即「善意父母原 則」。如有排拒他方探視,其情節重大者,即構成不適任監 護之要件。再者,「締約國應尊重與父母一方或雙方分離之 兒童與父母固定保持私人關係及直接聯繫的權利。但違反兒 童最佳利益者,不在此限。」,兒童權利公約第9條第3項亦 明文規定。 五、經查:   ㈠抗告人丙○○與相對人丁○○原為夫妻,育有未成年子女乙○○ (000年0月00日生)、甲○○(000年00月00日生),兩造 於106年9月28日離婚,約定兩造所生未成年子女乙○○、甲 ○○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均由抗告人單獨任之等情,有個 人戶籍資料在卷(見本院111年度司家非調字第784號《下 稱司家非調784》卷二第3-9頁)可稽,堪予認定。   ㈡相對人提起本件改定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等事件 ,主張抗告人行使負擔未成年子女親權人,有不利子女之 情事,業據其提出相對人與乙○○導師之line對話截圖;乙○ ○、甲○○之身體受傷照片等為證(見本院司家非調784卷一 第81-93頁),並經原審囑託臺南市童心園社會福利關懷協 會派員訪視兩造及未成年子女與本院家事調查官調查評估 。本院審酌未成年子女乙○○於社工人員訪視時表示:「… 常聽到爸爸說監護權,但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其有跟爸爸 說想要媽媽,爸爸說不行,且說媽媽沒有監護權不能一直 住在一起,只能會面,到法院開庭時其有從螢幕中看到爸 爸,其看到爸爸後覺得生氣,跟爸爸會面的事情要看媛媛 社工怎麼講,其也擔心會再被爸爸打,爸爸沒有打的話可 以見面。」;未成年子女甲○○亦表示:「其有與哥哥一同 至法院開庭,多是哥哥在回答問題,其只有回答被誰打的 這個問題,曾因為爸爸叫其及哥哥睡覺,但其還在跟哥哥 聊天,爸爸就生氣修理其與哥哥,這次因為哥哥偷錢的事 情被爸爸打,其在旁有看到,當下沒有什麼感覺,因為以 前很常被修理,已經習慣了,爸爸跟媽媽都有問其要住哪 ?其跟爸爸、媽媽回答要住桃園,爸爸沒有生氣,對其說 要去就去,其覺得住在臺南還好,比較想要住在桃園,因 為有哥哥、表弟可以陪伴其」等語,有臺南市童心園社會 福利關懷協會函檢附之訪視報告在卷(見本院司家非調784 卷一第153-161頁)可參;且本院家事調查官調查評估報告 亦評估抗告人確有對未成年子女不利之情事,並考量兩造 過往親職經驗、教養風格及未成年人二人情感依附、受照 顧意願及手足關係密切等父母適性,建議改由本件相對人 單獨擔任未成年人乙○○、甲○○之親權人等語,亦有本院家 事調查官調查報告(見本院司家非調784卷一第325-331頁) 可稽佐;再參酌抗告人前有以拍痧板毆打未成年人乙○○、 甲○○至瘀青程度,及對乙○○、甲○○拍攝全裸身體照片存證 等身體、精神上不法侵害行為,經本院核發112年度家護 字第107號通常保護令;及以竹棍責打未成年人乙○○面部 、背臀部、四肢致瘀傷,且未成年人乙○○經臺南市政府社 會局緊急安置及延長安置迄今,抗告人未曾提出探視申請 等情,有本院112年度家護字第107號通常保護令;111年 度護字第262號、112年度護字第6、128、214、291號、11 3年度護字第135、235、337號、114年度護字第33號裁定 等案卷宗可考,堪認抗告人確有未盡保護教養之義務,並 對未成年子女有不利之情事,是原審基於上開事證,改定 未成年人乙○○、甲○○之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由相對人單獨任 之,尚難認有違誤、不當。   ㈢又抗告人主張相對人品行不佳,不適任未成年子女乙○○、 甲○○之親權人云云,抗告人雖提出乙○○113年12月8、19日 錄影照片及113年12月10日簡訊為證,惟本院審酌上開證 據僅係兩造就未成年子女乙○○會面交往事宜有所爭執,及 未成年子女乙○○之個人照片,難認相對人有何品行不佳, 致不適任未成年子女乙○○、甲○○之親權人之情事。況本院 綜覽全案卷宗資料,得知抗告人主張相對人品行不佳之主 要事實,無非以抗告人認相對人以虛偽事實及偽造證據使 抗告人受刑事追訴及聲請核發保護令,然抗告人就此部分 並未提出足以令人信實之證據,僅空言指摘上情,尚非可 採。   ㈣另抗告人主張原審認定兩造對未成年子女乙○○、甲○○之扶 養費用負擔比例不當部分,業經原審依兩造工作、收入、 整體經濟狀況及相對人實際照顧未成年子女2人等情,認 抗告人與相對人以2:1之比例負擔未成年子女2人之扶養 費用,並以每月16,500元作為子女2人受扶養所需之標準 ,均核無不合或不當之處。抗告人徒以原審未審酌相對人 有無扶養母親之事實、實際扶養費用,及抗告人父母實際 所需之扶養費用等事由,片面主張扶養費用負擔比例不當 ,亦難憑採。   ㈤至抗告人抗辯原審漏未裁定抗告人與未成年子女乙○○、甲○ ○之會面交往乙情,惟抗告人於原審並未提出上開主張, 亦未就如何與未成年子女乙○○、甲○○會面交往表示意見。 況未成年子女乙○○現受社會局安置中,抗告人自得向社會 局申請探視,而未成年子女甲○○目前與抗告人同住,兩造 仍可自行協調會面交往之時間與方式。故抗告人據此指摘 原審漏未裁定,尚無理由。      ㈥綜上所述,抗告人於行使負擔未成年子女乙○○、甲○○權利 義務,確有不利子女之情事,原審考量未成年子女之最佳 利益,改定未成年子女乙○○、甲○○權利義務之行使或負擔 均由相對人任之,並酌定抗告人給付子女扶養費,經核並 無違法或不當之處,抗告人猶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求 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核與裁定結果均無影響,爰不一一論列,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97條,非訟 事件法第46條、第21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495條之1第1項 、第492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許育菱                  法 官 游育倫                  法 官 陳文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繳納 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再為抗告應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 由,並應委任律師為代理人。 抗告人之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抗告人為 法人、中央或地方機關時,其所屬專任人員具有律師資格並經法 院認適當者,亦得為第三審代理人。 前項情形應於提起再抗告或委任時釋明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易佩雯

2025-03-10

TNDV-113-家親聲抗-45-20250310-1

新簡
新市簡易庭

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新市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新簡字第424號 原 告 王嘉慶 訴訟代理人 許淑琴律師 馬健嘉律師 朱俊穎律師 被 告 郭宜昀 江俊樂 上二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湯巧綺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㈠原告與被告乙○○於民國106年1月23日結婚,婚後育有1名未成 年子女,原告沉溺於初為人夫、人父之喜悅,一家三口和樂 幸福,縱生活中偶有爭執,原告仍努力兼顧家庭及工作,因 體恤乙○○育兒辛勞,鼓勵且信任乙○○多與友人出門,然於10 8年間,乙○○以個性不合等說詞,哄騙原告與其離婚,原告 雖有不捨,仍忍痛與乙○○達成共識,並於108年5月24日協議 離婚。孰料,原告於113年1月間,在家中瀏覽臉書時,竟發 現乙○○曾於臉書發布寫給被告甲○○之生日暨2週年手寫年曆 (下稱系爭年曆),內容載以「Dear~0000000生日快樂,2 週年快樂,我們又一起過了一個年,生活的點滴讓我們有笑 有淚,有互相。謝謝你沒有丟下我,也謝謝你自己沒有放棄 ,願新的2021年我們都能有更好的生活,就算吵鬧也要一起 往下走,愛你の牛」等文字(下稱系爭文字),令原告深感 錯愕。原告知悉上情後,於113年1月17日傳送訊息予乙○○, 表達希望能向甲○○詢問事實,然乙○○卻拒絕回應,並執該內 容對原告聲請保護令,原告始發覺乙○○應係心虛不敢如實坦 承,且乙○○於108年間,以個性不合等說詞,哄騙原告與其 離婚,目的應係為與甲○○交往、並與甲○○共組家庭。另依11 3年1月23日,原告發現上情後,詢問乙○○時,乙○○傳送予原 告之訊息內容,亦可推認原告上開解讀為真實。  ㈡被告雖否認原告所提相關截圖之形式上真正,然該等截圖係 以電磁紀錄在網際網路傳遞,屬文書之外、與文書相同效用 且須以科技設備呈現其內容之物件,依民事訴訟法第363條 第2項規定,僅需提出呈現其內容之書面並證明其內容與原 件相符,即得作為證據;縱無法提出,依同法第363條第1項 準用同法第353條第2項規定,法院亦得依自由心證斷定其證 據力。稽之上開截圖中所載「0000000生日快樂」等文字, 核與甲○○之生日相同,且系爭年曆所呈現之照片,亦均與卷 附本院當庭拍攝被告2人之照片相符,且為被告2人於本院當 事人訊問程序坦承該等照片看起來像是其等2人等語,審酌 前揭截圖係呈現臉書頁面內之訊息,因該等通訊內容具有隱 密性且稍縱即逝,且觀諸該等截圖內容之亮度、色澤均自然 且協調,足見截圖內容未遭竄改、偽造或刪減,應得作為本 件之證據。  ㈢原告與乙○○於107年間仍為配偶關係,然觀諸上開乙○○寫給甲 ○○之系爭年曆,係以被告2人之合照製作而成,系爭文字亦 為乙○○之筆跡,參以乙○○在臉書發文表示於107年11月18日 ,與甲○○參加友人婚禮等間接事實,依經驗法則及論理法則 ,應足推認被告2人至少自107年11月18日起,即有交往關係 ,且有共同以情侶身分參與友人婚禮之行徑,關係密切,被 告2人另於108年5月9日,亦有共同出席聚餐之場合,其等行 為核與一般情侶關係相符。乙○○明知尚需與原告共同養育未 成年子女,卻仍選擇在婚姻期間出軌與甲○○發展親密關係, 貪圖一時之慾、不顧倫理道德、不顧幼兒親情,造成原告美 好家庭破裂、未成年子女失去在美好家庭成長之機會,導致 原告及未成年子女均遭受永久性之傷害,而甲○○明知乙○○為 有配偶之人,卻仍決定與其交往,核其舉措已逾越社會一般 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漠視乙○○與原告共建之美好婚姻,而 選擇作為第三者介入、破壞,其行徑已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 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程度,且惡性重大,被告2人之行為更 使原告苦心維繫之婚姻及家庭支離破碎,更讓事過境遷後, 獨自養育未成年子女之原告傷痛欲絕,身心均承受極大煎熬 ,顯係共同不法侵害原告基於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節重 大,令原告傷心欲絕、萬念俱灰,精神上承受莫大痛苦,爰 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 第3項規定,請求被告連帶賠償精神慰撫金。  ㈣並聲明:   被告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 二、被告答辯:  ㈠本件原告所提證據均係臉書之截圖內容,於現今科技、AI發 達之趨勢下,實難謂無以黏貼、複印、拼貼、組合等方式, 進行偽造、變造之可能,實際上是否真有此等貼文存在,抑 或係為虛構,已非無疑,故被告否認其形式上真正,原告復 未就所提出之證據,提出完整、明確之貼文內容,以檢驗其 真實性,自不具備形式上證據力,無從以此等真假難辨之證 據內容作為本件裁判基礎。  ㈡退步言之,依原告提出關於系爭年曆之臉書截圖,雖有記載 「甲○○的貼文」等語,然此「甲○○」是否即為本件被告甲○○ ,顯非無疑,且甲○○已於本院當事人訊問程序否認為其臉書 之貼文,原告復未提出其他佐證以實其說,自無可採。又系 爭年曆上之系爭文字部分,並非乙○○之字跡,最後署名「愛 你の牛」,亦未載明實際書寫者之真實姓名,則系爭文字究 係何人書寫,並無從得知,被告2人既於本院當事人訊問程 序陳明未曾見過系爭年曆及臉書貼文照片中之手錶等物,原 告亦未進一步舉證,實難認與被告2人有何關聯,自無從認 定有何侵害原告配偶權之情事存在。再退步言,縱使系爭年 曆上之文字為乙○○所書寫,被告2人係於108年之年底開始交 往,參照甲○○之生日為12月12日,則被告2人開始交往後, 共同度過甲○○108年之第1個生日,後於109年再一起共度第2 個生日,自與上開文字提及之「2週年快樂」等語相符,非 如原告所稱被告2人係於107年即已認識交往。  ㈢至原告所提出107年11月18日友人婚禮之照片,並未見乙○○之 身影,縱乙○○真在照片中,該場合亦僅為多年未見老友間, 藉朋友婚禮彼此單純相聚,被告2人並未有何逾越一般社會 通念之相處情事,遑論任何出軌而致侵害原告配偶權之行為 ,況乙○○於107年11月18日,係與父親郭富榮、母親盧砡徽 等人,前往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出遊,並無出席婚禮一事 ,足徵原告所述,實乃子虛烏有,並無可採。  ㈣另就原告所提出108年5月9日聚餐之照片,該場合實係乙○○父 親郭富榮之聚會場合,被告2人均未出席,且當日甲○○係於 公司值班至晚間7時14分許方離開,依一般常理判斷,晚間7 時之天色應呈現完全黑暗之狀態,然原告所提出之照片天色 昏黃,拍攝時間應為黃昏時刻即約下午5時許,當時甲○○根 本尚未下班,自無可能出現於該場合中,且該照片之人像光 影呈現並不真切,臉部更一片模糊,實難以判斷人別。退步 言之,縱認原告所指照片中之2人確為被告2人,然被告2人 僅係於拍攝當下,剛好站在彼此身側,無從認定係一同出席 ,進而推論有何親密關係,況該場合僅為一般聚會,被告2 人縱有一同出席,亦難認有何逾越朋友關係、甚至侵害原告 配偶權之情形。  ㈤末就原告提出乙○○與原告間之對話紀錄,乙○○係因當初原告 有家暴行為,始與原告協議離婚,但離婚後,原告仍一直想 要挽回乙○○,故一直採取私下傳送訊息騷擾、提起本件侵害 配偶權訴訟等不同手段,干涉乙○○之生活,乙○○不堪其擾, 為盡快與原告劃清界線,始以傳送訊息之方式回覆原告,目 的是為讓彼此曾經之爭執告一段落,不要再影響彼此的新生 活,尚無從以上開對話紀錄內容,推斷被告2人有何侵害原 告配偶權之事實。  ㈥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其與乙○○於106年1月23日結婚,婚後育有1名未成年 子女,並於108年5月24日協議離婚,乙○○曾於113年1月間, 對原告聲請保護令等情,業據提出戶籍謄本、本院113年度 家護字第189號民事裁定附卷為證(雄簡字卷第17頁至第18 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新簡字卷第46頁),堪認屬實; 另甲○○之出生日期為68年12月12日,被告2人業於111年7月2 5日登記結婚等情,亦有其等之個人戶籍資料在卷可稽(限 制閱覽卷),且為兩造所不爭執(新簡字卷第46頁至第47頁 ),此部分之事實,亦堪認定。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由、信用、隱私、貞 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大者,被害人雖非財 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前2項規定,於不 法侵害他人基於父、母、子、女或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而情 節重大者,準用之,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 他人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 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所 謂配偶權,係基於配偶間因婚姻而成立以互負誠實義務為內 容之權利,如配偶之一方行為不誠實,破壞共同生活之圓滿 安全及幸福者,即為違反婚姻契約之義務而侵害他方之權利 ;又如明知他人有婚姻關係,卻故與配偶之一方交往,其互 動方式依社會一般觀念,已足以動搖婚姻關係所重應協力保 持共同生活圓滿安全幸福之忠實目的時,即係與配偶之一方 共同侵害配偶之他方於婚姻關係存續中基於配偶關係之身分 法益。是侵害配偶權之行為,並不以通姦行為為限,倘配偶 任一方與他人間,存有逾越結交普通朋友、工作同事等一般 社交或業務行為之不正常往來,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 安全及幸福之程度,乃係干擾或妨害他人維持婚姻共同生活 圓滿、安全及幸福之權利,而屬不法侵害他人基於配偶關係 之身分法益。再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 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前段定有明文。又民事 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若原 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 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 原告之請求。準此,本件應由原告就被告2人之行為,已逾 越一般社交或朋友互動行為之範疇,依一般社會通念,可認 屬不正常往來,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程 度,而足以動搖婚姻關係共同生活之忠實目的,致侵害原告 基於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等事實,負舉證之責。  ㈢本件原告主張乙○○曾於臉書發布以被告2人之合照製作而成之 系爭年曆,其上並記載有系爭文字,另被告2人曾於107年11 月18日,共同以情侶身分參與友人婚禮,及於108年5月9日 ,共同出席聚餐之場合等情,雖據提出臉書貼文截圖為證( 雄簡字卷第15頁、第19頁,新簡字卷第25頁、第59頁至第61 頁),惟該等證據之形式上真正,均為被告所否認,原告復 未能提出原始臉書貼文網頁之連結資訊,驗證該等貼文發布 者及內容之真實性,自難認已證明其內容與原件相符,尚不 得遽予採信,而為不利被告之認定。況觀諸該等臉書貼文內 容:  ⒈就系爭年曆部分,原告雖主張其上系爭文字為乙○○所書寫, 惟為被告所否認,原告復未能就此提出其他證據以實其說, 已難採信;另就系爭文字下方頁面之照片(雄簡字卷第15頁 ),因系爭年曆中之原始照片人臉部分畫面即已過小,又經 翻拍而稍顯模糊,無從清楚辨識該人之五官特徵,實難與本 院當庭拍攝乙○○之正面、側面照片互為比對(新簡字卷第10 1頁至第102頁),且被告2人於本院當事人訊問程序,亦均 陳稱不清楚、不認識該照片中之人為何人、不知是於何時拍 攝等語(新簡字卷第86頁、第91頁),自難遽認系爭文字下 方頁面照片中之人即為乙○○本人,亦難據此推認系爭文字為 乙○○所書寫;至就系爭年曆其餘封面、內頁人物照片中之人 (新簡字卷第25頁),被告2人雖於本院當事人訊問程序肯 認看起來像是被告2人,惟亦陳稱沒有印象有該等照片、不 清楚是於何時拍攝等語(新簡字卷第87頁、第91頁),依該 等照片中被告2人身體緊貼、互動親密而為合照,固堪認被 告2人已有交往關係,然該等照片均未記載拍攝日期,自無 從認定乙○○係於與原告婚姻關係存續中,即與甲○○開始交往 ,而有侵害原告基於配偶關係身分法益之情事。  ⒉就107年11月18日友人婚禮照片部分,原告雖主張並標示被告 2人在該照片中之位置(新簡字卷第59頁),惟該照片中原 告所標示之人物因距離拍攝者過遠,人臉部分畫面太小,且 因光線等因素稍顯模糊,無從清楚辨識該等人物之五官特徵 ,難與本院當庭拍攝被告2人之正面、側面照片互為比對( 新簡字卷第99頁至第102頁),且依被告2人於本院當事人訊 問程序所述,其中僅原告標示為甲○○之人,看起來像是甲○○ ,至原告所標示為乙○○之人,被告2人則均不知道、不認識 為何人(新簡字卷第85頁、第90頁),實難認乙○○確有於當 日有出席在場,且依原告標示照片中2人站立位置有相當距 離,彼此間並無任何互動,自無從據以認定被告2人有何原 告所指共同以情侶身分參加友人婚禮之行徑。  ⒊就108年5月9日聚餐照片部分,原告雖主張並標示被告2人在 該照片中之位置(新簡字卷第61頁),惟該照片中原告所標 示之人物因與拍攝者之距離甚遠,人臉部分畫面極小、幾無 加以辨識之可能,難與本院當庭拍攝被告2人之正面、側面 照片互為比對(新簡字卷第99頁至第102頁),且被告2人於 本院當事人訊問程序,均陳稱不認識原告所標示之人為何人 (新簡字卷第86頁、第90頁),另依據甲○○任職之啟德機械 起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函覆本院所提供之出勤刷卡資料一覽 表顯示(新簡字卷第109頁至第112頁),甲○○於108年5月9 日之出勤情形為分別於上午5時53分許、晚間7時14分許刷卡 ,足徵被告辯稱當日甲○○係於公司值班至晚間7時14分許方 離開等語,並非無稽,對照原告所提出108年5月9日聚餐照 片拍攝當時之天色甫轉為昏黃,衡情應係於晚間7時許之前 所拍攝,甲○○殆無可能出席該聚餐並出現在該照片原告所標 示之位置,自難認被告2人有何原告所指共同出席聚餐場合 之情事。  ㈣再者,依乙○○於本院當事人訊問程序陳稱:我與原告於106年 1月23日結婚,婚後育有1名未成年子女,因當時原告有家暴 行為,我有去驗傷,醫院也有通報社會局,但我沒有去報警 備案,當時就有在談離婚,但原告一直沒有同意,後來於10 8年5月24日始協議離婚,離婚後2、3個月,我在網路交友聊 天認識甲○○,並自108年之年底開始與甲○○交往,當時我已 經離婚了等語(新簡字卷第84頁至第85頁),及甲○○於本院 當事人訊問程序陳稱:我與乙○○是於108年8月左右在交友軟 體聊天室認識,聊天過程中有聊到乙○○有段失敗、已經離婚 的婚姻,且有1個小孩,聊天聊了幾個月後見面吃飯,後續 大約於108年11月多、接近年底的時候才交往等語(新簡字 卷第88頁),可認被告2人所述認識、交往之經過大致相符 ,且時間點係在乙○○與原告協議離婚之後,亦難認有原告所 指乙○○於與原告協議離婚前,即與甲○○認識、交往,並藉詞 哄騙原告與其離婚,以達與甲○○共組家庭目的之情事存在。  ㈤至就原告所提出其與乙○○於113年1月23日之對話紀錄(新簡 字卷第103頁至第105頁),其中乙○○固有傳送「你感覺我在 拒絕你的時候,就是如你猜測的那樣,並沒有誰介入而是我 的選擇,傷害了你,對不起」、「所有的錯都是我自己一個 人的問題」、「你想知道為什麼我會這樣選擇,即便我說了 你也是受傷」、「其實答案你也都知道,我再解釋你只是更 糾結跟難受,對不起」等文字訊息,惟並未表明所稱「我在 拒絕你的時候」係指乙○○於與原告協議離婚之過程中,拒絕 繼續與原告共同生活,抑或係指協議離婚後,拒絕原告之挽 回,亦未敘明「如你猜測的那樣」究何所指,且乙○○已於對 話中表明「沒有誰介入」等語,參以乙○○於本院當事人訊問 程序陳稱:這是我跟原告的對話,我並不是對原告坦承有侵 害其配偶權的事情,是因為我們離婚好幾年,原告突然詢問 相關的事情,但我覺得我們已經離婚了,我不想把我的感情 問題、對象一一向原告陳述,因原告一直質疑,我也有告訴 原告說我不想談論這件事情,我跟甲○○不是在我與原告的婚 姻關係中交往,對話內容中也有寫到我不想跟你交代我的新 生活,因為我們已經離婚,我沒有義務向原告交代等語(新 簡字卷第88頁),綜合上開對話紀錄前後文義及全文脈絡, 乙○○應僅係就原告事後一再追問其於離婚後,為何不與原告 復合,而選擇與甲○○交往、登記結婚一事提出說明,並就其 選擇向原告致歉,客觀上實難認乙○○於上開對話中,有向原 告坦承其於與原告離婚前,即開始與甲○○交往、進而侵害原 告配偶權之意思。  ㈥從而,本件依原告所提證據,不足證明乙○○於與原告協議離 婚前,即與甲○○認識、交往,進而動搖婚姻關係共同生活之 忠實目的,難認被告2人有何破壞原告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 安全及幸福,自無從認定有侵害原告基於配偶關係身分法益 且情節重大之情形,是原告依共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法律關 係,請求被告2人連帶賠償精神慰撫金,並非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未能舉證證明乙○○與原告於108年5月24日協 議離婚前,被告2人有何共同不法侵害原告基於配偶關係身 分法益且情節重大之事實,則原告依共同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法律關係,請求被告2人連帶給付原告30萬元,及自起訴狀 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 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按訴訟費用,由敗訴之當事人負擔。法院為終局判決時,應 依職權為訴訟費用之裁判,民事訴訟法第78條及第87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訴訟費用應由敗 訴之原告負擔。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主張、陳述及所提證據,經本 院審酌後,核與判決結果皆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附此 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 第2項、第78條、第87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新市簡易庭                法 官 陳品謙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書記官 黃心瑋

2025-03-07

SSEV-113-新簡-424-20250307-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減少價金等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01號 原 告 蘇政穎 翁琬昕 翁富元 曹麗英 上四人共同 訴訟代理人 王奐淳律師 羅暐智律師 湯巧綺律師 被 告 銘峰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昕達 訴訟代理人 吳炳毅律師 被 告 海悅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希文 訴訟代理人 朱品豪 被 告 劉佳怡 應為送達處所不明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減少價金等事件,原告起訴後迄今仍未繳納裁 判費。核本件訴訟標的金額分別為新臺幣(下同)300,000元(訴之 聲明第1項至第3項部分)及100,000元(訴之聲明第4項部分),應 各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200元及1,0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蘇政穎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裁 判費3,200元,原告翁琬昕、翁富元、曹麗英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 日內補繳裁判費1,000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起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陳谷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5 日 書記官 曾盈靜

2025-03-05

TNDV-114-補-201-20250305-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確認婚姻無效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婚字第157號 原 告 乙○○ 訴訟代理人 王奐淳律師 湯巧綺律師 羅暐智律師 被 告 丙○○ 上列當事人確認婚姻無效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0日言詞辯 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確認被告與甲○○(男、民國00年0月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 00000000號,民國113年4月25日死亡)間之婚姻關係無效。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 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   論而為判決。此一規定,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準用之。 二、原告起訴主張:訴外人甲○○(年籍詳如主文)為原告之子, 甲○○生前於民國91年9月11日向戶政事務所與被告登記結婚 ,原告於甲○○死亡欲辦理勞保給付,始知甲○○與被告登記結 婚,惟按當時甲○○與被告並無公開之結婚儀式,未符修正前 民法第982條第1項結婚之法定要件,因甲○○與被告間戶籍登 記之婚姻關係仍存在,致原告私法上之權利受侵害,原告即 有受確認判決之法律上利益,為此請求判決甲○○與被告間婚 姻無效等語。並聲明如主文所示。 三、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均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 述。 四、本院判斷:   ㈠本件甲○○與被告已向戶政機關申請為結婚之登記,於戶籍 登記資料中載明有婚姻關係存在,此有原告提出之戶籍謄 本為證,依修正前民法第982 條第2 項之規定,推定甲○○ 與被告已結婚,原告為甲○○之父,因甲○○已死亡,主張甲 ○○與被告間並無公開之結婚儀式,未符修正前民法第982 條第1項結婚之法定要件,因甲○○與被告間婚姻關係存否 不明確,致原告在私法上繼承之地位有受侵害之危險,得 以確認婚姻無效判決除去之,原告實有提起本件確認之訴 之法律上利益。   ㈡按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結婚之方式及其他要件,依行 為地之規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52條第 1項定有明文。本件甲○○為臺灣地區人民,被告為大陸地 區人民,此有戶籍謄本在卷可參,原告主張甲○○與被告間 婚姻無效,是以本件訴訟應依行為地即中國大陸地區之法 律規定。次按中國大陸之婚姻法第5 條規定:「結婚必須 男女雙方完全自願」;又中國大陸之大陸居民與臺灣居民 婚姻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第7 條規定「申請結婚登記的當事 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㈠非 雙方自願的」、第13條規定「申請婚姻登記的當事人不符 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的婚姻登記條件,弄虛作 假、騙取婚姻登記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撤銷婚姻登 記」;足徵依中國大陸地區婚姻法規亦認結婚必須以當事 人有結婚之意思為其要件,苟無結婚之真意,則婚姻自屬 無效。   ㈢原告主張之事實,業據原告到庭陳述綦詳,並有臺南○○○○○ ○○○函附甲○○與被告結婚申請書、公證書等為證,而被告 於91年11月8日入境臺灣,停留至92年2月8日止,同年7月 4日因逾期居留及從事與許可目的不符之活動或工作,自9 2年7月7日強制出境,甲○○未再申請被告入境等情,並有 內政部移民署函在卷可佐。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書狀作答辯。綜上事證,堪認原告之主張為真實 。   ㈣綜上所述,本件甲○○與被告間並無結婚之真意,其等結婚係 惡意串通,目的在使被告得以入境臺灣地區從事工作,核 已違背該行為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之規定,所為結婚 行為應屬無效。從而,本件甲○○與被告間之婚姻既屬無效 ,甲○○因戶籍資料上登記與被告有婚姻關係,有被認定係 甲○○配偶之危險,是原告提起本件確認之訴,應認有提起 確認之訴之利益。從而,原告請求確認甲○○與被告婚姻無 效,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家事事件法第51條、 民事訴訟法第385 條第1 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陳文欽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做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易佩雯

2025-02-26

TNDV-113-婚-157-20250226-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