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胡芷瑜

共找到 111 筆結果(第 1-10 筆)

建上
臺灣高等法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建上字第33號 上 訴 人 嘉成營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賢義 訴訟代理人 駱水順 吳文銓 孫銘豫律師 上 一 人 複 代理人 殷樂律師 上 訴 人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服務總臺 法定代理人 黃麗君 訴訟代理人 李書孝律師 李宗哲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工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林政佑               法 官 胡芷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于 誠

2025-03-31

TPHV-112-建上-33-20250331-2

破抗
臺灣高等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破抗字第1號 抗 告 人 亞泰精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呂文淵 上列抗告人因與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泰分公司等間聲請 宣告破產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9月18日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 3年度破字第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廢棄,應由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更為裁定。   理 由 一、聲請及抗告意旨略以:伊經營不善已停業,負有如附表1所 示債務至少新臺幣(下同)3千餘萬元,另有稅捐、罰鍰未 繳納共25萬1,860元,伊雖有如附表2所示應收帳款債權可收 取,及有財產目錄所示資產,惟資產顯不足以清償債務。爰 依破產法第57條規定,聲請宣告破產。原裁定未調查伊有應 收帳款未收回,僅以附表2所示部分債務人未陳報欠款資料 ,即認附表2所示應收帳款不應列為債權,逕以本件無宣告 破產實益,駁回伊之聲請,自有違誤,爰提起抗告,聲明廢 棄原裁定等語。 二、法院就破產之聲請,於裁定前,依破產法第63條第2項規定 ,得依職權為必要之調查,並傳訊債務人、債權人及其他關 係人,必於債務人確毫無財產可構成破產財團,或其財產不 敷清償破產財團之費用及財團之債務,無從依破產程序清理 其債務時,始得以無宣告破產之實益,駁回破產之聲請。經 查: (一)抗告人所負優先權債務共477萬9,477元(附表1編號1至3)、 普通債務計3,502萬3,515元(附表1編號4至58),總額約3, 980萬餘元,附表1編號3所示動產擔保抵押權係以抗告人所 有之CNC數位加工機6台為擔保等情,有如附表1編號2之債權 證明欄所示證據為證。觀之抗告人陳報其所負附表1編號4至 58所示債務,均已逾期未清償,編號5至7之債務業經債權人 起訴行使權利取得法院判決,編號8之債務則已經債權人取 得執行名義,編號20之債務經債權人聲請發支付命令,編號 45之債務亦經債權人請求給付,嗣抗告人與該債權人成立訴 訟上調解,編號47至58之債務為抗告人應負擔之票據債務。 則抗告人就其積欠之債務,已有違約不能清償之情形。 (二)又抗告人陳明其就附表2所示應收帳款債權,固已收回92萬0 ,336元(見本院卷第51頁至第52頁),惟就抗告人陳報附表 2編號1、3、8之債權部分,經原法院通知各該債務人表示意 見,經其等收受後,未為否認之表示(見原法院卷第121頁 之函文、第125頁至第129頁之原法院送達證書),且依抗告 人之財產狀況說明書記載,可知其尚有應收帳款債權111萬6 ,721元可收取(見原法院卷第85頁至第88頁);再以抗告人 所提財產目錄,可知其所有之CNC數位加工機6台、空氣壓縮 機、堆高機、電腦、辦公家具等資產,於112年度經殘值重 估之未折減餘額已達716萬3,151元(7,114,927+2,019+1,19 2+28,571+1,939+2,177+357+3,834+8,135=7,163,151,見本 院卷第67頁),是抗告人之財產約920萬0,208元(920,336+ 1,116,721+7,163,151=9,200,208),雖不足以清償全部債 務,惟以上開財產清償附表1編號1至3所示債務477萬9,477 元後,尚餘442萬0,731元。再依抗告人在原審提出之債務人 清冊及債權人清冊編號1至44部分,已載明姓名(名稱)、 地址及聯絡電話,僅餘編號45至56(即附表1編號47至58號 ,見原法院卷第100頁至第103頁),未記載地址、聯絡電話 ,惟無礙抗告人所負債務超逾其資產之判斷,原法院未查明 抗告人之現有資產實際價值、債務數額究竟若干,以確定其 有無負債大於資產,且已達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遽謂抗告 人之應收帳款債權,減去營業稅債務後僅餘10萬7,951元, 難認足敷破產財團之管理、分配所生費用及破產管理人報酬 ,亦不足以繳納勞動部就業安定費債務15萬3,559元,不符 破產要件,欠缺宣告破產實益,逕駁回其聲請,自有未洽。 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聲明廢棄,為有理由。茲審酌事 實認定之審級利益,及應否宣告破產及其破產程序之進行, 宜由原法院調查及進行,爰由本院廢棄原裁定,發回原法院 另為適當之處理。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林尚諭               法 官 胡芷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外,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 抗告,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 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莊智凱 附表1(抗告人所負債務,元:新臺幣) 優先債權、行政執行: 編 號 債權人 抗告人113年7月23日陳報之現存債務餘額 債權證明 1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營業稅 28萬7,812元 113年6月28日北區國稅新莊服字第1130603681號函(見原法院卷第59頁、第61頁) 2 中租迪和股份有限公司 433萬8,106元(以「CNC數位加工機6台」設定動產擔保抵押權) 借貸契約書、履約保證金協議書、分攤明細及配合建議書(見原法院卷第90頁;本院卷第53頁至第67頁) 3 勞動部就業安定費(行政執行) 15萬3,559元 113年1至3月催繳通知單(見原法院卷第83頁) 小計 477萬9,477元 普通債權: 編號 債權人 抗告人113年7月23日陳報之現存債務餘額 債權證明 4 第一商業銀行長泰分行 63萬2,161元(見原法院卷第89頁)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2010號民事判決(見本院卷第83頁至第85頁)(債權總額含本金61萬8,750元及利息、違約金) 5 台北富邦商業銀行營業部 193萬7,851元(見原法院卷第89頁)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1379號民事判決(見本院卷第27頁至第30頁)(債權總額含本金171萬1,590元及利息、違約金) 6 臺灣中小企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59萬0,699元(見原法院卷第89頁)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重訴字第758號民事判決(見本院卷第31頁至第34頁)(債權總額含本金1000萬元及利息、違約金) 7 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56萬6,527元(見原法院卷第90頁)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第529號判決(見本院卷第35頁至第37頁)(債權總額含本金141萬2,206元及利息、違約金) 8 新鑫股份有限公司1,675,000 144萬6,600元(見原法院卷第90頁)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第39號裁定(見本院卷第39頁至第40頁)、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3月22日桃院增八113年度司執助字第1711號執行命令(見原法院卷第139頁至第141頁)(債權總額含本金267萬1,600元及利息) 9 長和精密有限公司 29萬8,233元(見原法院卷第90頁) 10 泰暘/弘暘工業有限公司 50萬2,618元(見原法院卷第91頁) 11 昌特有限公司 102萬4,590元(見原法院卷第91頁) 12 和益齒輪工業社 1萬2,154元(見原法院卷第91頁) 13 威潤實業有限公司 7萬9,170元(見原法院卷第91頁) 14 順研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34萬9,628元(見原法院卷第92頁) 15 昇廣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2萬3,337元(見原法院卷第92頁) 16 維歆國際有限公司 6萬5,480元(見原法院卷第92頁) 17 源大企業有限公司 779元(見原法院卷第92頁) 18 乾津刀具有限公司/泉朝企業社 4萬1,603元(見原法院卷第92頁) 19 一陽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萬4,505元(見原法院卷第93頁) 20 國際電木板企業有限公司 4萬7,093元(見原法院卷第93頁)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促字第4441號支付命令(見本院卷第41頁)(債權總額含本金7萬1,401元及利息) 21 伍全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3,381元(見原法院卷第93頁) 22 賀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萬9,126元(見原法院卷第94頁) 23 松華交通有限公司 2,415元(見原法院卷第94頁) 24 佳陞實業有限公司 6,300元(見原法院卷第94頁) 25 利鉦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萬6,653元(見原法院卷第94頁) 26 亞登國際有限公司 1萬7,850元(見原法院卷第95頁) 27 永鑫五金行 5,355元(見原法院卷第95頁) 28 鐵元鋼鐵有限公司 4萬9,508元(見原法院卷第95頁) 29 國基熔接所 2萬1,074元(見原法院卷第95頁) 30 冠登資訊有限公司 1,800元(見原法院卷第96頁) 31 恆暘股份有限公司 3,938元(見原法院卷第96頁) 32 德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萬9,610元(見原法院卷第96頁) 33 耀瓏機械有限公司 14萬3,010元(見原法院卷第96頁) 34 榮順企業社(順榮) 7,161元(見原法院卷第97頁) 35 翼首精密有限公司 4萬1,979元(見原法院卷第97頁) 36 丼鑫企業社 9,807元(見原法院卷第97頁) 37 正祥齒輪有限公司 1萬1,928元(見原法院卷第97頁) 38 昕浩貿易有限公司 4萬6,515元(見原法院卷第98頁) 39 合記興業有限公司 7,476元(見原法院卷第98頁) 40 利威研技有限公司 1萬5,768元(見原法院卷第98頁) 41 群豐精密有限公司 7,245元(見原法院卷第98頁) 42 九能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1萬4,700元(見原法院卷第99頁) 43 釔舜實業有限公司 8萬3,831元(見原法院卷第99頁) 44 璟順螺絲五金有限公司 2,434元(見原法院卷第99頁) 45 洋基運通股份有限公司 1,623元(見原法院卷第99頁)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北司小調字第1207號調解筆錄(見本院卷第43頁至第44頁)(債權總額為本金4,658元) 46 啟成機械有限公司 6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0頁) 47 張庭豪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2年12月28日) 2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0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1紙(見本院卷第69頁) 48 劉家昌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2年12月25日) 1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0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1紙(見本院卷第70頁) 49 鄭國忠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3年1月1日) 1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0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2紙(見本院卷第71頁) 50 李承恩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2年12月27日) 5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1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及本票各1紙(見本院卷第72至73頁) 51 何宗興支票債權(票載發票日為112年12月27日) 2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1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1紙(見本院卷第74頁) 52 阿緯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2年12月25日) 1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1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1紙(見本院卷第75頁) 53 LEO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2年12月22日) 1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1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2紙(見本院卷第76頁) 54 江政勳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3年1月5日) 1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2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1紙(見本院卷第77頁) 55 陳鈺蘋支票債權(票載發票日為113年1月12日) 1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2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1紙(見本院卷第78頁) 56 小春支票債權(票載發票日為112年12月28日) 2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2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1紙(見本院卷第79頁) 57 陳正杰支票債權(其中100萬元清償期為112年12月21日,另筆100萬元清償期為同年月26日) 20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2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2紙(見本院卷第80至81頁) 58 羅龍漢支票債權(清償期為112年12月21日) 50萬元(見原法院卷第103頁) 抗告人所簽發支票各1紙(見本院卷第82頁) 普通債權小計 3502萬3,515元 總計 3980萬2,992元 附表2(抗告人之應收帳款債權,元:新臺幣) 編號 應收帳款債權額 已收回金額 未收回金額 債權之證明 1 鼎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收帳款19萬1,995元 10萬4,340元 8萬7,655元 抗告人陳報狀(見本院卷第51頁) 2 中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應收帳款64萬2030元 64萬2,030元 0 中勤公司113年8月8日(勤)字第1130808001號函(見原法院卷第131頁至第149頁) 3 共怡企業有限公司應收帳款276,901元 0 27萬6,901元 4 昌特有限公司應收帳款8,820元 0 8,820元 5 昶星企業社應收帳款 34,100元 0 3萬4,100元 6 志連勝實業有限公司應收帳款75,650元 0 7萬5,650元 7 台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應收帳款8,656元 0 8,656元 8 聖格雷射精機有限公司應收帳款479,968元 0 47萬9,968元 9 政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收帳款10萬0800元 5萬0,370元 5萬0,430元 抗告人陳報狀(見本院卷第51頁) 10 育禾超精密有限公司應收帳款7,640元 0 7,640元 11 三閣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應收帳款21,420元 0 2萬1,420元 12 細胞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收帳款13280元 1萬2,654元 626元 抗告人陳報狀(見本院卷第51頁) 13 弗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收帳款102,858元 10萬2,828元 30元 抗告人陳報狀(見本院卷第51頁) 14 棋特金屬有限公司應收帳款34,900元 0 3萬4,900元 15 泰科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應收帳款8114元 8,114元 0 抗告人陳報狀(見本院卷第52頁) 16 億德設計顧問有限公司16,800元 0 1萬6,800元 17 久明焊接廠13,125元 0 1萬3,125元 總計 2,037,057元 92萬0,336元 111萬6,721元

2025-03-25

TPHV-114-破抗-1-20250325-1

國再
臺灣高等法院

國家賠償再審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國再字第7號 上 訴 人 王美心 被 上訴人 教育部 法定代理人 鄭英耀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國家賠償再審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 114年1月22日本院113年度國再字第7號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提起第三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1項規定繳 納裁判費,而第三審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 可以補正者,原第二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 內補正,應以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81條、第442條第2項分 別定有明文。又上訴人未依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第1項、 第2項規定委任訴訟代理人,經第二審法院定期命補正,逾 期未補正亦未依第466條之2而聲請者,第二審法院應以上訴 不合法裁定駁回之,同法第466條之1第4項亦有明文。 二、查上訴人對於本院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未依規定委任律師 或具律師資格之關係人為其訴訟代理人,亦未繳納第三審裁 判費,經本院裁定命其於10日內補正,上訴人已於民國114 年3月4日收受該裁定正本,有本院送達證書可稽(見本院卷 第196頁至第197頁),惟上訴人未遵期補正,有本院裁判費 或訴狀查詢表、答詢表、多元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繳費 資料明細、收狀資料查詢清單及收文資料查詢清單可參(見 本院卷第201頁至第217頁),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林尚諭               法 官 胡芷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莊智凱

2025-03-24

TPHV-113-國再-7-20250324-3

重上
臺灣高等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0年度重上字第730號 上 訴 人 蘇晟晢 訴訟代理人 蕭萬龍律師 複 代理人 鄭哲維律師 張百欣律師 上 訴 人 蘇景銓 蘇敬儒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江宜蔚律師 複 代理人 楊舒婷律師 上 訴 人 蘇文彬 蘇文松 蘇峻陽 蘇嵩凱 蘇晏 蘇宜真 住○○市○○區○○路00巷00弄00號 蘇文生 住同上 藍金菊 蘇冠琳 蘇黃清 蘇祐 封從昌 被 上訴人 鄭黃淑珠 鄭瀚星 王淑雲 戴芳瑀 鄭靖宥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沈朝標律師 複 代理人 楊仲強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本院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21 日所為判決,有應更正之處,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判決原本及正本之附表1編號1「分割後權利範圍欄」⑴第8行 及附表3編號5「說明欄」第1行關於「戴靖宥」之記載,應更正 為「鄭靖宥」。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隨 時或依聲請以裁定更正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 文。查本院前開判決有如主文所示之誤寫,應予更正。 二、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林尚諭               法 官 胡芷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4  日                             書記官 莊智凱

2025-03-24

TPHV-110-重上-730-20250324-5

臺灣高等法院

確認租賃契約無效等再審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再字第16號 再審原告 幸福同學會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黃秀緞 再審被告 朱耀平 湯千慧 陳奕伃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租賃契約無效等再審之訴事件,再審原告 對於中華民國112年11月15日本院112年度上字第775號第二審確 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經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移送前來(11 3年度訴字第85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再審之訴駁回。 再審訴訟費用由再審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再審之訴不合法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 502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再審之訴為受確定判決之當事人 ,對於確定判決聲明不服之方法,若非受確定判決之當事人 ,即不得為之(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586號裁定參照) 。本件再審原告對於本院112年度上字第775號、臺灣桃園地 方法院111年度訴字第2172號確定判決(下稱原確定判決) 提起再審之訴,原確定判決之當事人為黃秀緞、蘇芳敏、許 書華、許文斌、許吳素英,再審原告及相對人均非原確定判 決之當事人;其前以相對人為被告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 訴,業因非當事人而經本院113年度再字第19號裁定以再審 之訴不合法駁回,並經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586號裁定 駁回抗告,其於本件仍堅稱:因係桃園市政府所認定,故僅 以其為原告,而不願以黃秀緞本人為原告等語(見訴字卷第 116頁),再審原告及相對人均非原確定判決之當事人,其 以相對人為再審被告對原確定判決提起再審之訴,自不合法 ,應予駁回。 二、據上論結,本件再審之訴為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劉宇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黃麒倫

2025-03-21

TPHV-114-再-16-20250321-1

臺灣高等法院

假處分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全字第4號 聲 請 人 湯千毅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廖梓聿、廖宏騰間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 (本院114年度訴易字第13號),聲請假處分,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本件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廖梓聿向伊詐欺取得新臺幣(下 同)120萬元之債務清償不法利益,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112 年度易字第186號刑事判決、本院113年度上易字第1155號刑 事判決有罪確定,相對人廖宏騰為廖梓聿之法定代理人應負 連帶賠償責任,其等簽立和解書後,迄今僅償還60萬元,尚 有60萬元未獲償,相對人應返還不當得利,伊已訴請相對人 給付,惟為其等所拒絕;且廖宏騰積欠國家罰鍰,廖梓聿雖 有打工然名下無財產,伊恐相對人隱匿財產日後有不能強制 執行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為保全伊請求,願供擔保以補釋 明之不足,請准就相對人名下所有動產及不動產禁止所有權 移轉登記之假處分等語。 二、按債權人就金錢請求以外之請求,因請求標的之現狀變更, 有日後不能強制執行,或甚難強制執行之虞,欲保全強制執 行者,得聲請假處分,民事訴訟法第532條定有明文。此項 假處分乃為防止債務人就其應為給付之特定物為處分,致債 權人於將來無法滿足請求標的物之給付,而採取之保全措施 。是依假處分保全執行之請求,其標的須非金錢之給付,始 足當之。且既係為保全金錢請求以外請求之強制執行,故債 權人所提起之本案訴訟,以金錢請求以外請求之給付之訴為 限。 三、經查,聲請人就本件假處分之請求所提本案訴訟(本院114 年度訴易字第13號),係請求相對人給付60萬元,其所欲保 全之請求係對相對人之金錢請求,自非假處分程序所得保全 之請求。本件聲請核與前述假處分之要件不符,不應准許, 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劉宇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黃麒倫

2025-03-13

TPHV-114-全-4-20250313-1

訴易
臺灣高等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易字第96號 原 告 黃克維 被 告 何佩瑩(原名黃佩瑩)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 事訴訟,經本院刑事庭裁定移送前來(113年度附民字第824號) ,本院於11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116萬元,及自民國113年5月8日起至清償 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伊僱用被告擔任位在新北市板橋區之統一超商家 麒門市(下稱系爭商店)店長,被告竟於附表所示日期,利 用職務之便,使用店內結帳發票系統(POS機)刷讀其手機 內線上賭博遊戲軟體付款條碼,每次儲值遊戲點數新臺幣( 下同)2萬元(儲值日期、金額詳見附表所示),致系爭商 店以上開系統結帳代付共127萬元,伊於民國112年6月6日發 現上情並回報總公司,總公司以被告擅自儲值金額扣除其自 行補回金額11萬元後之虧損116萬元,係由伊賠償與總公司 ,致受有財產上損害116萬元等情。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 前段規定,求為命被告給付116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 利息。 二、被告則以:對原告主張之侵權行為事實無意見,但無法一次 清償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為被告所不爭(見本院卷第124頁) ,並有系爭商店錄影畫面截圖、被告自白書可參(見本院卷 第33頁至第35頁);又被告所涉詐欺犯行,經臺灣新北地方 法院112年度審訴字第1062號刑事判決、本院113年度上訴字 第1688號刑事判決有罪,有本院刑事判決及檢察官起訴書可 佐(見本院卷第7頁至第9頁、第85頁至第90頁),並經調取 刑案電子卷宗查明無誤。堪認原告主張為真。按因故意不法 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此觀民法第184條第1 項前段規定自明。被告上開行為,導致原告受有財產上損害 116萬元,自屬故意不法侵害原告權利之侵權行為,原告自 得請求被告賠償。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116萬元,及自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 5月8日(見本院附民字卷第5頁送達證書)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據上論結,原告之訴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林尚諭               法 官 胡芷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莊智凱 附表: 編號 被告以POS機刷手機獻上賭博網站付費條碼時間 系爭商店代付金額 (新臺幣) 1~10 112年6月4日 14:56 每筆2萬元,10筆共20萬元 11 112年6月4日 16:03 2萬元 12~21 112年6月4日 16:10 每筆2萬元,10筆共20萬元 22 112年6月5日 09:21 5,000元 23 112年6月5日 09:22 5,000元 24~33 112年6月5日 14:34 每筆2萬元,10筆共20萬元 34~38 112年6月5日 14:50 每筆2萬元,5筆共10萬元 39~40 112年6月5日 18:22 每筆2萬元,2筆共4萬元 41~49 112年6月5日 18:24 每筆2萬元,9筆共18萬元 50~63 112年6月6日 14:13 每筆2萬元,14筆共28萬元 64~65 112年6月6日 14:15 每筆2萬元,2筆共4萬元 合計 127萬元

2025-03-12

TPHV-113-訴易-96-20250312-1

臺灣高等法院

給付承攬報酬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849號 上 訴 人 晉豪工程行即任坤結 訴訟代理人 官振忠律師 被 上訴 人 德慶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蘇慶炎 訴訟代理人 楊擴擧律師 複 代理 人 王子芸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承攬報酬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 年1月29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建字第270號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並為訴之追加,本院於114年2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 決如下:   主 文 上訴及追加之訴均駁回。 第二審(含追加之訴)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於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 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此觀民事訴訟法第44 6條第1項、第255條第1項第2款規定自明。本件上訴人於原 審依兩造於民國106年6月間簽訂之水工勞務合約書(下稱系 爭契約)第3條、第5條約定、民法第505條規定請求報酬( 至上訴人原依民法第511條但書請求賠償部分,於本院已表 明不再主張為本件請求權基礎,見本院卷第212頁、第246頁 ),求為命被上訴人給付新臺幣(下同)250萬5,100元,及 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利 息之判決(見原審卷第203頁、第210頁、第212頁),於原 審駁回後,上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訴,將原聲明列為先位聲 明,追加主張被上訴人於109年2月起未通知伊進場施作,並 以112年9月4日律師函(下稱系爭律師函)於同年月5日終止 系爭契約,係預示拒絕給付應負不完全給付之責,且拒絕受 領、遲延通知伊施作,應負給付遲延之責,爰依民法第227 條第1項、第226條第1項規定、適用或類推適用同法第231條 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伊未能取得報酬之損害,而為同一 聲明(見本院卷第245頁、第246頁);及以被上訴人有到期 不履行約定報酬之虞,依民法第246條、第505條規定、系爭 契約第3條、第5條約定,追加備位聲明(見後述一、(三) 所示),經核上開追加與原訴之基礎事實同一,應予准許。 二、本件上訴人主張:伊於106年6月間與被上訴人簽立系爭契約 ,約定由伊承攬被上訴人位於○○市○○區○○路之「○○○○社區」 之水工勞務工程(下稱系爭工程),承攬總價為5,010萬2,0 00元,付款方式依系爭契約附件「水工付款比例表」(下稱 系爭付款比例表)按期估驗請款。而系爭付款比例表所載「 業主驗收完成」1%、「配合交屋完成」1%、「住戶管委會移 交完成」1%、「保固一年期滿退保留款」2%等項目(下稱系 爭4項目),屬清償期之約定,均非伊應配合完成之事項。 因被上訴人以系爭律師函於112年9月5日終止系爭契約,係 拋棄原有期限利益而致上開清償期屆至,伊依系爭契約第3 條、第5條約定、民法第505條規定,得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系 爭4項目之報酬(依序為50萬1,020元、50萬1,020元、50萬1 ,020元、100萬2,040元),合計250萬5,100元(下稱系爭剩 餘報酬)等情,求為命被上訴人給付250萬5,100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利息 之判決(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人聲明不服提起上 訴)。上訴人於本院將原聲明列為先位聲明,另以倘認伊應 配合完成系爭4項目,因系爭剩餘報酬屬伊預期可得之利益 ,被上訴人於109年2月起未通知伊施作,又於112年9月5日 終止系爭契約,係預示拒絕給付應負不完全給付之責,且其 拒絕受領、遲延通知伊施作,應負給付遲延之責,追加依民 法第227條第1項、第226條第1項規定、適用或類推適用同法 第231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伊未能取得該剩餘報酬之 損害,而為同一聲明;另以被上訴人有到期不履行約定報酬 之虞,依民法第246條、第505條規定、系爭契約第3條、第5 條約定,追加備位聲明求為命被上訴人應於系爭4項目所載 完成日給付上訴人各項目報酬本息之判決。其上訴及追加聲 明為:(一)原判決廢棄。(二)先位聲明:⑴被上訴人應 給付上訴人250萬5,1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擔保,請准宣告 假執行。(三)備位聲明:⑴被上訴人應於系爭契約所訂「 業主驗收完成」日給付上訴人50萬1,020元、「配合交屋完 成」日給付上訴人50萬1,020元、「住戶管委會移交完成」 日給付上訴人50萬1,020元、「保固一年期滿退保留款」日 給付上訴人100萬2,040元,及分別自「配合交屋完成」日、 「住戶管委會移交完成」日、「保固一年期滿退保留款」日 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⑵願供 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三、被上訴人則以:系爭4項目為上訴人依系爭契約應配合完成 之事項,迄未完成,且上訴人於109年2月即退場未施作,拒 絕履行後續義務,伊遂以系爭律師函於112年9月5日終止系 爭契約,並未拋棄期限利益,系爭剩餘報酬之清償期尚未屆 至,自不得請求伊給付。伊因上訴人長期未履行後續義務而 於112年9月5日終止系爭契約,非預示拒絕給付,並不構成 債務不履行。上訴人既應於完成系爭4項目後,始得請求系 爭剩餘報酬,其未完成前,即無預為請求之必要等語,資為 抗辯。 四、上訴人先位主張被上訴人應給付250萬5,100元本息;備位主 張被上訴人應於系爭4項目完成日給付各該項目之報酬本息 ,為被上訴人以前開情詞所否認。經查: (一)先位部分    1、兩造不爭執於106年6月簽立系爭契約,約定由上訴人承攬 系爭工程,承攬總價為5,010萬2,000元,付款方式依系爭 付款比例表按期估驗請款(見原審卷第18頁至第40頁、本 院卷第144頁)。觀諸系爭契約第5條第2項所載:二、本 工程估驗請款,每月一次,依付款比例實際完成項目給予 請款等內容(見原審卷第18頁),可知系爭4項目所載「 業主驗收完成」、「配合交屋完成」、「住戶管委會移交 完成」、「保固一年」等,均屬系爭工程項目,上訴人有 配合施作,並於完成後始得按期估驗計價請款。對照上訴 人陳稱:系爭4項目都屬於修繕部分,倘被上訴人有通知 ,伊就會去修繕等詞(見本院卷第147頁);及系爭工程 契約第6條第1項所載:本工程按業主合約所附工程設計圖 說、施工規範、補充說明、工作須知、備忘錄、聯繫單、 會議紀錄及業主標單所載各項施工,並配合對業主或客戶 至驗收移交合格等內容(見原審卷第18頁)以考,亦可知 上訴人確有配合「業主驗收完成」、「配合交屋完成」、 「住戶管委會移交完成」、「保固一年」之契約義務,則 系爭4項目為上訴人依系爭契約應配合完成之事項,應無 疑義,上訴人所稱:系爭4項目均非伊應配合完成之事項 云云,自不足採。  2、當事人以不確定事實之發生為債務之清償期,如該事實尚 未發生,難認清償期已屆至。依系爭4項目所載:「業主 驗收完成」1%、「配合交屋完成」1%、「住戶管委會移交 完成」1%、「保固一年期滿退保留款」2%等內容(見原審 卷第40頁)以觀,足認兩造係約定於各該項目完成時,被 上訴人始應給付各該項目之報酬,應屬清償期之約定,兩 造對此亦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44頁),而系爭4項目迄未 完成,其清償期均未屆至,且上訴人自109年2月起即未進 場施作等情,亦為上訴人所是認(見同上頁、原審卷第18 3頁、本院卷第145頁、第118頁);參諸被上訴人之系爭 律師函所載:系爭工程已完成95%部分,有諸多工項因本 件上訴人無施作能力,而由本公司另請工班施作完成。臺 灣高等法院110年度上字第811號民事確定判決(即本件上 訴人訴請被上訴人給付系爭工程95%承攬報酬之另案)認 定,本公司已支付3,208萬465元,並經法院認定應扣減本 公司所負擔之「扣代料」137萬4,453元、「扣工資」758 萬1,285元、「扣工程款」214萬2,938元等情,實際上領 得3,649萬8,824元工程款,僅占總工程款之72.84%屬實, 亦證明本件上訴人無施作能力及無施作之意願。茲因本件 上訴人早於109年2月迄今未再進場施作(已退場),並自 109年5月5日最後1次估驗計價後,未再向本公司為任何估 驗請款之請求。又因本件上訴人並未施作系爭4項目,亦 未依約向本公司請求估驗計價請款,顯無施作之意願、亦 無施作之能力,本公司爰依民法第511條之規定,終止兩 造之系爭契約等內容(見原審卷第123頁至125頁),被上 訴人並稱上訴人依約仍應負保固責任,迄未辦理移交,保 固期尚未起算(見本院卷第248頁),可見被上訴人所終 止系爭工程之項目,尚不包括實施系爭4項目,難認被上 訴人有拋棄期限利益而致系爭剩餘報酬之清償期屆至,則 上訴人以系爭剩餘報酬之清償期已屆至為由,依系爭契約 第3條、第5條約定、民法第505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 付系爭剩餘報酬,自屬無據。  3、民法第226條所定之給付不能,惟於特定之債始可發生,金 錢之債並無給付不能之問題。本件上訴人所指被上訴人應 負系爭剩餘報酬之給付義務,乃屬金錢之債,尚不生給付 不能之問題。且本件上訴人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系爭剩餘報 酬之清償期既未屆至,尚難認上訴人得請求各該報酬,則 上訴人以被上訴人109年2月起未通知伊施作,又於112年9 月5日終止系爭契約,係預示拒絕給付為由,依民法第227 條第1項、第226條第1項規定,請求上訴人賠償伊未能取 得系爭剩餘報酬所受之損害250萬5,100元,即屬無據。  4、按承攬契約雙方當事人未將定作人之協力行為約定為其契 約義務者,依民法第507條規定,於定作人不為協力行為 時,承攬人僅得先行催告定作人為之,再為解除契約,並 請求賠償因解除契約而生之損害,尚無就定作人不為協力 行為,逕行課其應負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之責任。查被上 訴人固不爭執自109年5月5日後即未通知上訴人履行後續 行為(見本院卷第146頁),然上訴人並未證明被上訴人 通知上訴人施作之協力行為係被上訴人之契約義務,則被 上訴人未為該協力行為,仍無構成債務不履行可言。上訴 人徒以被上訴人109年2月起未通知伊施作,又於112年9月 5日終止系爭契約,係拒絕受領、遲延通知伊為施作,應 負給付遲延之責為由,主張適用或類推適用民法第231條 規定,請求被上訴人賠償其未能取得系爭剩餘報酬所受之 損害250萬5,100元,亦屬無據。   (二)備位部分  1、請求將來給付之訴,以有預為請求之必要者為限,得提起 之,此觀民事訴訟法第246條規定自明。     2、經查,系爭4項目係上訴人依系爭契約應配合完成之事項, 迄未完成,業經認定如上,難認上訴人有預為請求系爭剩 餘報酬之必要,上訴人徒以被上訴人有到期不履行約定報 酬之虞,依民法第246條、第505條規定、系爭契約第3條 、第5條約定,請求被上訴人應於系爭4項目所載完成日給 付上訴人各項目報酬本息,亦屬無據。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依系爭契約第3條、第5條約定、民法第50 5條規定,先位聲明請求被上訴人給付250萬5,100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為無理由,不應准許。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於法 並無不合,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無 理由,應駁回上訴。又上訴人追加依民法第227條第1項、第 226條第1項、適用或類推適用民法第231條規定,為先位聲 明之請求;及依民事訴訟法第246條、民法第505條規定、系 爭契約第3條、第5條約定,追加備位聲明請求被上訴人應於 系爭契約所訂「業主驗收完成」日給付上訴人50萬1,020元 、「配合交屋完成」日給付上訴人50萬1,020元、「住戶管 委會移交完成」日給付上訴人50萬1,020元、「保固一年期 滿退保留款」日給付上訴人100萬2,040元,及分別自「配合 交屋完成」日、「住戶管委會移交完成」日、「保固一年期 滿退保留款」日之翌日起至清償日止,均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亦為無理由,應併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及追加之訴均為無理由,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林政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上訴人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 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 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 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 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江怡萱

2025-03-12

TPHV-113-上-849-20250312-1

臺灣高等法院

訴訟救助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70號 聲 請 人 顧玫芳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簡安然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對於中華民 國113年11月27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第一審判決(113年度訴字第 5553號)提起上訴(本院114年度上易字第159號),聲請訴訟救 助,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准予訴訟救助。   理 由 一、按當事人無資力支出訴訟費用者,法院應依聲請,以裁定准 予訴訟救助,民事訴訟法第107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又依 法律扶助法第63條規定,因無資力申請法律扶助,經分會准 許者,其於訴訟中,向法院聲請訴訟救助時,除顯無理由者 外,應准予訴訟救助。揆其立法意旨,無非係因法律扶助之 申請人,既經分會審查符合無資力之要件,其再向法院聲請 訴訟救助時,法院就其有無資力,允毋庸再審酌,以簡省法 院之調查程序。 二、經查,聲請人對於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5553號 判決,提起上訴(下稱本案訴訟),向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 金會臺北分會申請法律扶助獲准等情,有財團法人法律扶助 基金會專用委任狀、審查表、准予扶助證明書附卷為憑(見 本院聲字卷第9、15-19頁)。又聲請人之上訴有無理由,尚 待調查辯論,並非顯無理由,亦經本院調閱本案訴訟卷宗查 明無訛。是聲請人聲請訴訟救助,核與首揭規定相符,自應 准許。 三、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有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胡芷瑜               法 官 劉宇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書記官 黃麒倫

2025-03-11

TPHV-114-聲-70-20250311-1

消債抗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清算免責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消債抗字第1號 再抗告人 莊玉玲 代 理 人 林育生律師 上列再抗告人因與相對人盧玲玲(原名盧鳳玲)間消費者債務清理 條例聲請清算免責事件,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2月4日臺灣臺北地 方法院113年度消債抗字第13號裁定,提起再抗告,本院裁定如 下:   主 文 再抗告駁回。 再抗告程序費用由再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更生或清算事件抗告法院之裁定,僅得以其適用法規 顯有錯誤為理由,向直接上級法院再為抗告,消費者債務清 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11條第5項定有明文。又依消債 條例第132條及第136條規定,法院於清算程序終止或終結裁 定確定後,為使債務人在經濟上得以復甦,以保障其生存權 ,除其有第133條、第134條規定之不免責事由外,應依職權 以裁定免除其債務,於裁定前並應調查債務人是否有第133 條至第135條之免責、不免責及裁量免責事由。而不免責之 裁定確定後,為維持該裁定之安定性,債務人嗣後依第141 條、第142條規定聲請免責時,法院應受該裁定之羈束,不 得再斟酌其他不免責事由。   二、原法院以:相對人前主張其有不能清償債務之情事,於民國 111年5月6日向原法院聲請清算,該院以111年度消債清字第 141號裁定定於同年11月9日下午4時起開始清算程序,嗣經 裁定終結清算程序,並以相對人有消債條例第133條之不免 責事由,以112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105號裁定相對人不免責 (下稱第105號裁定)確定,該第105號裁定認定相對人聲請 清算前2年之可處分所得扣除其及依法受其扶養者之必要生 活費用支出後之餘額為新臺幣(下同)17萬7,049元,高於 本件普通債權人於清算程序中實際受分配總額14萬3,243元 ,各債權人依消債條例第141條應受清償之數額如第105號裁 定附表1所示最低應受分配數額(再抗告人及第三人盧姿穎 應分配最低總額分別為15萬4,328元、2萬2,721元),相對 人已對普通債權人清償至消債條例第133條所定最低清償數 額17萬7,049元(即再抗告人已受償15萬4,328元、盧姿穎已 受償2萬2,721元),符合同法第141條規定,又相對人並無 消債條例第134條第2、8款規定之不免責事由,已經第105號 裁定認定明確,復未據再抗告人提起抗告,亦經原法院調卷 查明,再抗告人事後爭執第105號裁定未調查相對人之財產 狀況云云,自不可採。相對人符合消債條例第141條規定, 原裁定准許聲請免責等情,經核於法並無違背。再抗告意旨 雖謂:原法院未依職權調查相對人於聲請清算時不實陳報財 產狀況,尚有工作能力且已不負扶養子女義務,每年尚有扶 養費25萬元可用以償債,相對人對該財產狀況違反據實說明 義務,不應免責云云。惟第105號裁定已審查相對人無消債 條例第134條第2、8款規定之不免責事由,且消債條例第133 條規定之應清償最低數額,係以普通債權人之分配總額低於 債務人聲請清算前2年間可處分所得,扣除自己及依法受其 扶養者所必要生活費用之數額,為計算基礎,非以清算後之 可處分所得及必要生活費用計算,再抗告人此部分主張,尚 無可採。原法院維持第一審法院裁定,適用法規並無錯誤。 再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違背法令,聲明廢棄,非有理由。 三、據上論結,本件再抗告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十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黃書苑               法 官 林尚諭               法 官 胡芷瑜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莊智凱

2025-02-27

TPHV-114-消債抗-1-202502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