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利息16%

共找到 54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394號 原 告 國冠地政士事務所 法定代理人 陳睿宸 訴訟代理人 蕭旭志 被 告 潘峙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等事件,經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18日 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658,096元,及其中新臺幣458,096元 自民國114年3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 息;其中新臺幣20萬元自民國114年3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或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 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查原告起訴之聲明為:被告應給付 原告新臺幣(下同)660,09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見臺灣臺北地方法 院114年度訴字第246號卷【下稱北院卷】第9頁),嗣於民 國114年3月18日言詞辯論期日變更聲明為:被告應給付原告 658,09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 息16%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38頁)。核原告上開所為係 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依照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二、本件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 法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 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主張:   被告於民國113年6月13日因無法繳納房貸而委任原告出售房 屋及代為繳納房貸及和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和勁公 司)之二胎貸款,兩造並簽有專任委託顧問契約書(下稱系 爭委託契約)、借貸契約書(下稱系爭借據),原告並開立 票面金額168萬元本票(下稱系爭本票)為擔保。原告至113 年12月1日止,已代被告支付房屋清潔費128,800元,以及支 付農會貸款227,896元、融資公司貸款101,400元,而被告於 113年11月30日即失聯,經原告催繳清償均置之不理,依照 系爭委任合約第5條,被告仍應支付違約金即顧問費用20萬 元及上述代墊之費用,爰依系爭委任契約書提起本件訴訟等 語,並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658,096元,及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16%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上開之事實,業據其提出本票、借貸契約書、專任 委託顧問契約書、無摺存款憑條、對話紀錄、免用統一發票 收據、交易明細擷圖、房屋照片等件為證(見北院卷第13至 17頁;本院卷第41至93頁),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 通知,既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 陳述以供本院審酌,依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準用第1項 規定,視同自認,堪信原告上開主張為真實。  ㈡代墊款部分:   按稱委任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委託他方處理事務,他方 允為處理之契約;按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支出之必要費 用,委任人應償還之,並付自支出時起之利息。受任人因處 理委任事務,負擔必要債務者,得請求委任人代其清償,民 法第528條、第546條第1項、第2項前段定有明文。基於同一 法理,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負擔必要債務,已約定由委任 人清償者,受任人代委任人清償後,應得請求委任人償還之 。查,原告於113年6月13日受被告委託代為繳納房屋之農會 貸款、和勁公司貸款及清潔房屋費用,迄至113年12月1日止 共代為繳納如附表編號1至19之款項共計458,096元等情,已 如前開認定,揆諸前開規定,原告請求被告返還代為支付之 貸款及清潔費用共計458,096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㈢20萬元違約金即顧問費部分:   依系爭委託契約第3條第2款約定:「甲方(即原告)保證對委 託協辦提供之資料屬實,且資料完全由甲方提供,並可隨時 配合對保且據實告知乙方(即被告)有關本協辦之重要事項…… 」;系爭委託契約第4條第1款:「顧問報酬依實際協辦核貸 金額之20萬元支付乙方(即原告)……」;第5條第2項約明:「 甲方(即被告)如有違反第三、四、五條款者,即視為乙方 (即原告)已完成協辦之業務结案,甲方(即被告)仍應支付 合約之費用及懲罰性違約金,依申請金額之10%給予乙方, 並應全額一次給付乙方。」(見北院卷第17頁),是被告依 約負有配合提供申貸、對保等所需資料並告知重要事項,而 依卷附對話紀錄所示,原告依約清潔房屋、為被告繳納貸款 後,向被告詢問資訊之交付,被告隨後便無再回應,對於原 告多次去電及詢問,均未再予以答覆,可知被告未依約履行 相關資料之交付而違約,可以認定,是原告依據系爭委任契 約第5條第2項請求被告給付合約費用20萬元即違約金,應屬 有據。  ㈣利息以16%計算部分:   原告主張兩造約定以本票所載之利息16%計息等語,業據其 提出系爭本票為證(見北院卷第13頁)。查,原告自承:借貸 契約及本票係因原告必須先處理房子之清潔及整修,故與被 告簽署借貸契約及本票,借貸契約168萬元金額包含墊付房 貸之費用等語(見本院卷第38頁),可知系爭本票之金額係包 含房屋清潔整理費、房貸費用,並未包含違約之費用,是原 告主張附表編號1至19所示房貸費用、清潔費用已經約定以1 6%計息,應屬可採。至20萬元違約費用,則未見原告提出其 他證據證實兩造亦以16%約定計息,是其此部分主張,難認 可採,應予駁回。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本件起訴狀已於114年2月20日寄存 送達被告,有送達證書在卷可參(見本院卷第23頁),是原 告請求附表編號1至19所示金額共458,096元,自起訴狀繕本 送達翌日即自114年3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 算之遲延利息;暨20萬元自114年3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均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委任契約請求被告給付658,096元, 及其中458,096元自114年3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 16%計算之遲延利息;其中20萬元自114年3月3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自屬有據,應予准許。 逾此範圍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陳幽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8  日               書記官 李奇翰                編號 項目 繳納日期 金額 對應證據 頁碼 1 農會貸款 113年6月13日 48,000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1頁 2 農會貸款 113年6月14日 52,000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1頁 3 農會貸款 113年7月17日 25,448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1頁 4 農會貸款 113年8月22日 25,448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3頁 5 農會貸款 113年9月19日 26,000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3頁 6 農會貸款 113年10月21日 25,000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3頁 7 農會貸款 113年10月21日 500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5頁 8 農會貸款 113年10月22日 500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5頁 9 農會貸款 113年11月19日 25,000元 無摺存款憑條 本院卷第45頁 10 搬運家具清潔 113年7月18日 53,800元 免用統一發票收據 本院卷第47頁 11 清運垃圾 113年7月18日 75,000元 免用統一發票收據 本院卷第47頁 12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6月22日 24,960元 交易明細擷圖 本院卷第55頁 13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6月21日 7,800元 交易明細擷圖 本院卷第55頁 14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7月26日 12,480元 交易明細擷圖 本院卷第61頁 15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7月 7,800元 交易明細擷圖 本院卷第61頁 16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8月 15,600元 和勁公司催繳訊息 本院卷第65頁 17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8月 12,480元 和勁公司催繳訊息 本院卷第65頁 18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10月7日 12,480元 交易明細擷圖 本院卷第71頁 19 和勁公司貸款 113年10月23日 7,800元 交易明細擷圖 本院卷第73至75頁 20 違約金即顧問費   200,000元

2025-03-27

PCDV-114-訴-394-20250327-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8120號 債 權 人 莫奕瑄 張珈晨 何冠臻 徐菀鎂 陳妤瑄 蔡侑蓁 鍾宜紜 上債權人聲請對於債務人錦聖國際有限公司發支付命令,本院裁 定如下: 一、債權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正下列事項,逾期駁回其 聲請: ㈠裁判費新臺幣3,500元。(債權人7人×500元=3500元) ㈡確認曲建鏵為債務人公司之「代理人」之記載是否有誤? ㈢承上,請列錦聖國際有限公司之負責人(代表人)為其法定 代理人。 ㈣請求利息16%之依據為何?(如未約定利率以年息5%計算) ㈤陳報債權人7人請求金額之計算式。 ㈥提出債權人7人僱傭契約書影本或勞保局薪資投保資料。 ㈦補正債務人最新公司登記事項卡及法定代理人之最新戶籍 謄本(全戶動態記事及個人記事均勿省略)。 二、特此裁定。 三、本件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附註: 一、嗣後遞狀均請註明案號、股別。

2025-03-26

TCDV-114-司促-8120-20250326-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返還借款等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181號 原 告 張芳瑋 訴訟代理人 吳信霈律師 高玉霖律師 莊庭華律師 被 告 吳秉勳 訴訟代理人 劉家榮律師 複代理人 陳富絹律師 黃渝鈞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25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53萬元,及自民國113年7月12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12%,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17萬6,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 ,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53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 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 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款、第3款定有明文。本 件原告原起訴請求:被告應給付原告4,202,200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原 告並於本院審理中,變更聲明為:㈠被告應給付原告60萬2,2 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㈡被告應給付原告360萬元,及其中60萬元自11 3年9月30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㈢被 告應給付原告16萬2,444元,均基於同一投資協議、借款契 約基礎事實之糾紛,擴張應受判決之聲明,核與前揭規定相 符,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前為籌集建設屏東南龍段「安禾、泛月」建案(下稱系 爭建案)之資金,於民國112年9月1間與原告達成協議,約 定由原告先後出資合計新臺幣(下同)3,600,000元,由被 告負責營運,兩造就此分別簽訂投資協議如附表1編號1、2 所示(下分稱投資契約1、2,並合稱系爭投資契約),並約 定契約期限屆滿後,被告應返還投資金額及投資金額35%之 獲利予原告。原告於簽立投資契約1後,即將前揭投資款300 萬元、60萬元分別於112年3月21日、3月30日匯至被告指定 帳戶,嗣兩造於113年4月24日因故合意提前終止系爭投資契 約,被告應返還原告投資本金及獲利如附表2所示合計451萬 元。詎被告誤以113年4月23日為結算日,且無端虛構原告應 對訴外人甲○○遭綁架乙案負連帶賠償責任等情而逕自扣款60 萬元,僅返還原告3,907,800元。惟甲○○遭綁架乙案與被告 無關,原告與該案其他涉案人士亦未曾對被告實行任何不法 行為,被告於該案中既未受不法侵害,即難謂原告需對其負 損害賠償責任,其強行扣款為無理由。爰依系爭投資契約第 1條第2項約定,請求被告返還剩餘投資款602,200元(計算 式:4,510,000元-3,907,800元=602,200元)。  ㈡被告另向原告借款如附表3編號1、2所示合計3,600,000元, 而分別簽立借款契約(下分稱借貸契約1、2,並合稱系爭借 貸契約)。系爭借貸契約1、2分別於113年9月20日、同月29 日終止,而被告迄今未還款,計至契約終止日,依約應給付 之利息各為13萬5,370元(計算式:參見附表3-1)、627,074 元(計算式:參見附表3-2),共計16萬2,444元(計算式:135 ,370+27,074=162,444),爰依系爭借款契約第五條約定,請 求被告給付借款利息共16萬2,444元,被告迄今未還款,暨 依系爭借貸契約第4條約定,請求被告返還借款3,600,000元 及屆期後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又系 爭投資契約與系爭借款契約為各自獨立之契約,系爭借款契 約內容亦未提及該等契約係為雙方投資協議之擔保,被告事 後辯稱系爭借款契約僅係為使原告安心之擔保,而無真正金 錢借貸法律關係等語,顯無足採。  ㈢綜上,依系爭投資契約第1條第2項約定,被告應給付原告返 還剩餘投資款602,200元及遲延利息;又依系爭借貸契約第5 條,被告應給付原告返還約定利息16萬2,444元;另依系爭 借貸契約第4條約定,請求被告返還借款360萬元及屆期後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遲延利息等語,並聲明:如 前述程序事項所示變更後之聲明。 二、被告則以:  ㈠原告前任職於被告開設之訴外人安禾建設有限公司(下稱安 禾公司),知悉被告投資興建之建案獲利頗豐,遂與被告約 定,由原告以其自籌款項參與安禾公司之系爭建案;因系爭 建案預期興建時間約1年餘,故兩造約明款項投資須達1年半 期間,原告始得獲取以投資金額35%計算之獲利。原告因上 情而分別於112年3月21日匯款3,000,000元、同年3月30日匯 款600,000元,合計3,600,000元至被告帳戶,兩造就此簽訂 系爭投資契約;又被告為使原告安心,無須擔憂其投資血本 無歸,復同時簽立系爭借款契約,作為擔保之用。原告將前 揭2筆共3,600,000元之款項,虛構為3,600,000元投資款及3 ,600,000元借款,洵非可採。原告應提出其有於112年3月21 日給付被告2筆各3,000,000元,及於同年3月30日給付被告2 筆各600,000元借款交付之證據,以實其說。  ㈡又因112年6月間,當時安禾公司之股東甲○○遭原告與訴外人 儲有成綁架,最終由被告代為支付600,000元後,甲○○始獲 釋放,前揭擄人勒贖犯行業經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 112年度偵字第24944號等提起公訴,原告對此600,000元即 應負連帶賠償責任。該事件發生後,兩造間信任關係不復存 在,原告於113年2月15日以存證信函表示終止系爭投資契約 ,被告於翌日收受該信函。又查原告約定投資期間未達18個 月即要求退還款項,被告本得主張原告違約,則原告不僅不 能取得獲利,反而應給付被告提前終止契約之損害賠償,惟 被告仍基於厚待前員工之意,委請律師函覆辦理結算退款, 並就預期投資18個月可獲得35%利益,按日計至113年4月23 日為結算,而於翌日(24日)匯款390萬7,800元予原告,是 本件原告之請求均無理由等語置辯,並聲明:㈠原告之訴及 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㈡如受不利之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 告免為假執行。 三、不爭執事項: ㈠、兩造曾簽立系爭投資契約、系爭借貸契約。 ㈡、原告曾因系爭投資契約而匯款300萬元、60萬元予被告。 四、本件之爭點為:㈠原告依系爭投資契約第1條第2項約定,請 求被告返還投資款60萬2,200元,有無理由?㈡、原告依系爭 借貸契約,請求被告返還借款360萬元、約定利息及遲延利 息,有無理由?茲分別論述如下: ㈠、原告依系爭投資契約第1條第2項約定,請求被告返還投資款   60萬2,200元,有無理由?   原告主張:系爭投資契約已由兩造於113年4月24日合意終止 ,故應結算之日亦為113年4月24日,計至該日依系爭投資契 約第1條第2項約定原告得請求之投資款為451萬元(計算式 :詳如附表2),扣除被告已付之投資款390萬7,800元,尚 應給付60萬2,200元(計算式:4,510,000元-3,907,800元=6 02,200元)等語,被告固不爭執,系爭投資契約業經合意終 止,惟合意終止日為113年4月23日而非原告主張之113年4月 24日,且原告另涉及甲○○遭綁架乙案,被告因該綁架案給付 款項60萬元予曾獻鴻,亦屬得向原告求償部分,亦得予已抵 銷,經抵銷後餘款390萬7,800元,被告業已全部給付云云, 是本件原告此項請求有無理由,應就:1.系爭投資契約終止 日究為原告主張之113年4月24日、亦或是被告抗辯之113年4 月23日?2.被告據以抵銷之60萬元債權,是否有據?為審究 ,茲分別論述如下:  1.系爭投資契約終止日究為原告主張之113年4月24日、亦或是 被告抗辯之113年4月23日?  ①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定有明文。  ②查原告主張:系爭投資契約係於113年4月24日合意終止乙節 ,並提出原告與曾獻鴻之對話記錄為據,惟依該對話記錄之 內容所示:「(經理好,我想瞭解投資款的部分,不知道您 有沒有方便通話呢?)(113年4月19號,同一作業,匯至妳 的帳號。)謝謝經理,我再跟媽媽回覆日期不好意思造成你 們的困擾。我會按35%的比例計算給妳的。非常謝謝經理。 改下星期三匯過去,獲利日期算到下星期三。」有該對話紀 錄在卷可稽。惟系爭投資契約之契約當事人為兩造,並非原 告與第三人曾獻鴻,曾獻鴻亦未表明其有權代理被告,則自 難以原告與第三人曾獻鴻間有前揭對話即遽認兩造間就系爭 投資契約業已於原告主張之113年4月24日即告終止。又審酌 ,被告就其抗辯:系爭投資契約係於113年4月23日合意終止 乙節,業據其提出被告訴訟代理人劉家榮律師與被告間之對 話記錄,依該對話記錄之內容所示:「(原告)我希望能附 上款項的計算公式,方便核對不要再造成雙方誤解。再麻煩 劉律(按即劉家榮律師,下稱劉律)轉達了。(原告並附上 帳戶訊息)。...(劉律)公司那邊請我詢問,當時張小姐 的投資款是由3個不同帳戶匯入的,想跟您確認,現在投資 款全額返還至您個人帳戶對嗎?(原告)對因為是我名義投 資的。(劉律)好的。(原告)我還需要計算公式,謝謝。 (劉律)傳已匯款單據之照片、計算式(如本件被告抗辯之 金額計算式,其上並載明:結算日113/4/23)。(原告): 綁架取走的錢跟我的投資款沒有關係」等語(見本院卷第47 -55頁),依該對話記錄之內容,堪認原告已知劉家榮律師 為被告之代理人,可透過劉家榮律師提供系爭投資契約之結 算日、匯款日期、如何結算之內容,且上述對話記錄之內容 ,原告僅就綁架取款遭扣除有意見,並未就結算日期為爭執 ,益見,兩造就結算日期為113年4月23日一節,已達成合意 ,系爭協議終止結算日應為113年4月23日。  ③至原告另主張:曾獻鴻與原告之上開對話,係屬為被告表見 代理之行為云云,然被告並未曾向原告表示曾獻鴻有為其洽 談系爭投資契約終止、結算日之權,嗣後,被告得知曾獻鴻 與原告洽談系爭投資契約之事,不僅未表示同意,反而,另 委任劉家榮律師與原告洽談系爭投資契約之事,足見,被告 已就曾獻鴻與原告洽談系爭投資契約之事,以行動為反對之 意思表示,衡酌上情,原告主張:曾獻鴻與原告洽談,係屬 表見代理之行為云云,尚難認為可採。  2.被告據以抵銷之60萬元債權是否有據?    被告抗辯:被告於112年6月11日因遭原告、訴外人儲有成等 人共同擄人勒贖,被告因此交付現金40萬元、匯款20萬元, 共60萬元予曾獻鴻,是被告交付上開金額係為使曾獻鴻遭原 告等人釋放,被告對原告自有該筆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得主張據以抵銷本件系爭投資契約結算應返還款項云云, 惟為原告所否認,經查:被告就前揭抗辯,雖據其提出原告 與曾獻鴻之對話記錄為證(見本院卷第57頁),依該對對話 記錄所示:「(曾獻鴻):早上8點,拿現金40萬放我辦公 室,另外再匯20萬給我,我朋友要跟我借60萬元現金,下下 星期會還我。(原告):我已經轉帳NT200,000元給您。誰 要借啊。我等等拿40給你。」等語(見本院卷第57頁),以 此觀之,上開對話記錄至多僅能證明被告曾借款60萬元予曾 獻鴻,無從認定,被告推認之上開事實,或被告對原告有系 爭60萬元債權存在,遑論得據以抵銷兩造間系爭投資契約之 結算款債權,是原告主張有前揭60萬元債權得據以抵銷云云 ,並無可採。  3.另審酌就倘依系爭投資契約計至113年4月23日終止,依系爭 投資契約第1條第2項,被告應返還原告之投資款合計為450 萬7,800元、被告已付原告之投資款為397萬7,800元乙節, 均為兩造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186頁),以此計算,被告 尚應返還之投資款為53萬元(計算式:4,507,800元-3,977, 800元=530,000)。至原告逾此部分請求之投資款,被告抗 辯據以抵銷之60萬元云云,均無可採。 ㈡、原告依系爭借貸契約,請求被告返還借款360萬元、約定利息 及遲延利息,有無理由?  1.按民事訴訟如係由原告主張權利者,應先由原告負舉證之責 ,若原告先不能舉證,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 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 應駁回原告之請求。次按稱消費借貸者,於當事人間必本於 借貸之意思合致,而有移轉金錢或其他代替物之所有權於他 方之行為,當事人主張與他方有消費借貸關係存在者,應就 該借貸意思互相表示合致及借款業已交付之事實,均負舉證 之責任(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1045號判決意旨參照)。 本件原告主張兩造間有系爭借款之消費借貸關係存在、原告 業已交付借款等語,依前揭說明,自應由原告就兩造間有系 爭借款之消費借貸契約之合意與借款交付之事實,負舉證之 責。  2.查原告主張:兩造間成立系爭借貸契約合意,原告並已交付 系爭借款共計360萬元乙節,雖據原告提出系爭借貸契約為 證,然依系爭借貸契約第2條所載:甲方(按即原告)於本 契約成立同時,將前條金錢如數匯款乙方(按即被告)華泰 商業銀行高雄分行,帳號:00-00-000-000-000等語,有系 爭借貸契約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19頁、第21頁),準此, 系爭借貸契約成立之同時,原告需將系爭借款之款項即300 萬元、60萬元匯入前揭帳戶,惟原告未能提出依約匯款入約 定帳戶之匯款紀錄,僅另主張:原告係於3月20日、30日下 午4點將系爭借款以現金於安和建設公司辦公室交付被告云 云,惟此借款交付事實復被告所否認,原告就系爭借款(即 系爭360萬元)係以現金交付乙節,復未能舉證以實其說, 自難認為可採。衡酌上情,原告未能就其主張系爭借貸契約 ,就消費借貸契約之合意及借款之交付盡舉證責任,則原告 請求被告返還借款360萬元及利息、遲延利息,均難認有據 ,不應准許。 ㈢、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 經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 權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 他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 ,以支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 延利息。但約定利率較高者,仍從其約定利率。」,民法第 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依系爭投資 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之返還投資款,就系爭投資契約兩造合 意終止之日期為113年4月23日,業經認定如前,則依系爭協 議第2條約定:「甲乙雙方,自入資日起算一年半的時間為 合約生效的期間,期限屆滿7日內返還投資金額及投資金額3 5%之獲利給乙方。」,準此,兩造合意終止之日為113年4月 23日應視為期限已提前於該日屆至,則依前揭約定被告應於 113年4月23日後7日內返還投資款及投資金額35%之獲利給原 告,亦即被告至遲應於113年4月30日返還投資款及獲利,如 有遲延利息應自113年5月1日起算,故原告請求以起訴狀繕 本送達被告翌日起算部分,因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13年7月 11日送達被告,有送達證書在卷可稽(見審訴卷第39頁), 已在113年5月1日之後,故原告請求被告就系爭投資契約應 返還投資款53萬元部分,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 年7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 屬有據,應予准許。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投資契約第1條第2項約定、兩造合意 終止系爭投資契約,請求被告返還結算投資款53萬,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7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難認 有據,應予駁回。 六、兩造均陳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或免為假執行,就原告勝 訴部分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金額,准許之。至原告敗訴 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亦失所附麗亦應駁回。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未經本院援用 之證據,核與判決之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一論駁。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法 官 林綉君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張傑琦 附表1: 編號 簽約日期 原告出資金額 契約有效期限 證據  1 112年3月21日 3,000,000元 112年3月21日起至 113年9月20日止 原證1  2 112年3月30日 600,000元 112年3月30日起至 113年9月29日止 原證2        合計 3,600,000元 附表2: 投資契約1 投資契約2 應返還投資本金 3,000,000元 600,000元 應返還投資獲利 763,600元: ⑴按原契約有效期間(即18個月)計算之原應返還投資獲利共1,050,000元(計算式:3,000,000元×35%=1,050,000元),即平均每月返還獲利58,300元(計算式:1,050,000元÷18月≒58,300元),亦即平均每日返還獲利1,900元(計算式:58,300元÷30日≒1,900元)。 ⑵契約提前終止,則實際生效期間為112年3月21日起至113年4月24日止,共13個月又3日,故被告應返還之投資獲利為763,600元【計算式:(58,300元×13)+(1,900元×3)=763,600元。 146,400元: ⑴按原契約有效期間(即18個月)計算之原應返還投資獲利共210,000元(計算式:600,000元×35%=210,000元),即平均每月返還獲利11,600元(計算式:210,000元÷18月≒11,600元),亦即平均每日返還獲利1,900元(計算式:11,600元÷30日≒300元)。 ⑵契約提前終止,則實際生效期間為112年3月30日起至113年4月24日止,共12個月又24日,故被告應返還之投資獲利為【計算式:(11,600元×12)+(300元×24)=146,400元。  共計 3,763,600元 746,400元 (上開投資契約1、2應返還金額合計4,510,000元) 附表3: 編號 借貸日期 借貸金額 借貸期間 證據  1 112年3月21日 3,000,000元 112年3月21日起至 113年9月20日止 原證4  2 112年3月30日 600,000元 112年3月30日起至 113年9月29日止 原證5        合計 3,600,000元 附表3-1:未滿1元部分,四捨五入 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元) 1 利息 300萬元 112年3月21日 113年9月20日 (1+184/365) 3% 13萬5,369.86元 小計 13萬5,369.86元 合計 13萬5,370元 附表3-2:未滿1元部分,四捨五入 請求項目 編號 類別 計算本金 起算日 終止日 計算基數 年息 給付總額 項目1(請求金額元) 1 利息 60萬元 112年3月30日 113年9月29日 (1+184/365) 3% 2萬7,073.97元 小計 2萬7,073.97元 合計 2萬7,074元

2025-03-25

KSDV-113-訴-1181-20250325-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停止執行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9號 聲 請 人 張旭騰 相 對 人 顏維琳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停止執行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以新臺幣肆拾萬貳仟貳佰壹拾玖元為相對人供擔保後,本 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94979號強制執行事件對聲請人之強制執行 程序,於本院114年度訴字第666號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裁判確定 或因撤回、和解、調解而終結之前,應暫予停止。   理 由 一、按有回復原狀之聲請,或提起再審或異議之訴,或對於和解 為繼續審判之請求,或提起宣告調解無效之訴、撤銷調解之 訴,或對於許可強制執行之裁定提起抗告時,法院因必要情 形或依聲請定相當並確實之擔保,得為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 ,強制執行法第18條第2項定有明文。再法院定擔保金額而 准許停止強制執行之裁定者,該項擔保係備供債權人因停止 執行所受損害之賠償,其數額應依標的物停止執行後,債權 人未能即時受償或利用該標的物所受之損害額,或其因另供 擔保強制執行所受之損害額定之,非以標的物之價值或其債 權額為依據(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429號裁定要旨參照 )。 二、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司票字 第24054號裁定暨確定證明書為執行名義(下稱系爭執行名 義)為執行名義,向本院對聲請人聲請清償票款強制執行, 現由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194979號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 (下稱系爭執行事件)進行中,惟相對人所據以聲請之本票 均已罹於時效,且聲請人業已就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名義向 本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故聲請於上開訴訟確定前,停止 系爭執行事件之執行程序等語。 三、經查,本件相對人執系爭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聲請人之財 產強制執行,經本院系爭執行事件受理等情,業經本院依職 權調取系爭執行事件卷宗核閱屬實。又聲請人於民國113年1 2月25日向本院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經本院以114年度訴字 第666號事件審理,亦經本院查明該案卷宗無誤。而聲請人 所提起前揭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依形式觀之,難認有顯無 理由情形,且系爭執行事件倘未暫予停止執行,確將造成聲 請人難以回復之損害,是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核與強制執 行法第18條第2項規定相符,應予准許。又系爭執行事件相 對人聲請執行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132萬2,134元及自11 1年11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6%計算之利息,目前執 行程序尚未終結。而聲請人於本院114年度訴字第666號民事 事件係於113年12月25日起訴聲明請求:「本院113年度司執 字第194979號兩造間清償票款強制執行事件程序應予撤銷。 」,其訴訟標的價額為148萬9,701元【計算式:本金132萬2 ,134元+利息16萬7,567元=148萬9,701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下同)】(即系爭執行事件聲請強制執行之執行債權本金 及計算至聲請人起訴前一日之利息),為不得上訴第三審之 案件。參酌113年4月24日修正之司法院所頒各級法院辦案期 限實施要點,第一、二審通常程式審判案件之期限分別為2 年、2年6月,共計4年6月。而相對人於系爭執行事件請求聲 請人給付之金錢債權計算至113年12月24日止合計為148萬9, 701元,再依週年利率6%計算,則相對人因停止執行可能遭 受之損害為40萬2,219元(計算式:148萬9,701元×6%×4.5年 =40萬2,219元)。職是,聲請人聲請停止執行,依首開法文 規定,尚無不合,爰酌定40萬2,219元為聲請人應提供之擔 保金額後,裁定准許如主文所示。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張智超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7  日                 書記官 劉冠志

2025-03-14

PCDV-114-聲-69-20250314-1

屏簡
屏東簡易庭

給付服務費用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屏簡字第605號 原 告 永溙國際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葉孟仁 訴訟代理人 陳彥勝律師 被 告 PHAN VAN DUNG(潘文勇) TRAN VAN SAN(陳文尚) NGUYEN VAN THAI(阮文泰) NONG VAN THUYEN(農文宣) NGUYEN VAN NGOC(阮文玉) LE VAN CANH(黎文景) AU VAN THUC(歐文識) NGUYEN VAN TUAN(阮文俊) TRAN VAN TIEN(陳文進) NGUYEN TAN THANH(阮晉城) NGUYEN CONG SON(阮功山) LE VAN HUNG(黎文興) NGUYEN CONG HOA(阮功和) VO TA HUNG(武達雄) 兼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VU QUOC TUAN(武國俊) 被 告 TEGUN JATI GUANWAN(阿萬) DECKY IVANTAMARA MAHARDIKA(伊凡) MOHAMMAD WISNG KUSUMA(蘇曼) SISWOYO(沃柚) HADI PURNOMO(哈地) EFENDI(菲地) 兼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ROFII(羅飛)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唐嘉宏 被 告 VO VAN XUAN(武文春) 兼 訴 訟 代 理 人 VU QUOC TUAN(武國俊)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服務費用事件,本院於114年2月26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因受訴外人欣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欣 樂公司)所聘僱,委任原告提供服務事宜,原告與各被告間 均有締結「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 款規定工作之外國人偉任跨國人力仲介辦理就業服務事項契 約」(以下均稱系爭契約),並約定各如附表一「契約期間 欄」所示之期間、「服務費計算方式欄」所示之服務費用。 被告嗣均於113年1月1日另與訴外人崇義國際開發有限公司 (崇義公司)締結就業服務事項契約,惟系爭契約均尚未終 止,詎被告於如附表一「積欠服務費期間欄」所示期間即未 再給付服務費,而積欠如該欄位所示之金額,爰依系爭契約 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如附表二所示之聲 明。 二、被告則以:被告固均與原告締結系爭契約,且系爭契約目前 均尚未終止,被告亦均未給付如附表一「積欠服務費期間欄 」所示之服務費,但原告於前揭請求服務費之期間並未實際 提供被告系爭契約約定之相關服務(如購買機票、安排體檢 ),原告自不得向被告請求服務費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 :原告之訴駁回。 三、原告主張其與各被告間均訂有系爭契約,系爭契約目前尚未 終止,且被告未給付其如附表一「積欠服務費期間欄」所示 之服務費等情,業據其提出系爭契約、勞動部函影本為證( 見本院卷第15至130頁),且為被告所不爭執(見本院卷第3 55、356頁),應堪信為真實。 四、原告主張被告應依系爭契約之約定給付服務費等語,惟被告 否認之,並以前詞置辯,是本件之爭點厥為:原告是否有於 如附表一「積欠服務費期間欄」所示期間為被告提供系爭契 約約定之服務?若原告未提供系爭契約約定之服務,被告得 否以此為由拒絕給付服務費?  ㈠原告未於如附表一「積欠服務費期間欄」所示期間為被告提 供系爭契約約定之服務:  ⒈按原告應服務被告之項目如下:原告須告知被告有關中華民 國法令、風俗、民情、薪資、福利、法定費用扣繳及工作權 益等相關資訊;原告應協助安排接送被告至雇主指定工作處 ,及被告聘僱關係終止或聘僱許可期間屆滿返國;原告應每 2個月至少電話聯繫或訪視被告1次以上,提供翻譯、諮詢服 務、協助排解工作壓力與生活適應及管理等事項;原告須協 助被告與雇主溝通、協調、糾紛排解,並將雇主之工作規則 及生活管理事項翻譯成被告母國之文字讓被告熟悉與瞭解; 原告於被告入國後,依入出國及移民法相關規定期限,協助 被告至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製作指紋紀錄,並辦理居留業 務;原告應告知被告辦理健檢及核備程序之情形、被告發生 意外事故時,被告須協助處理相關事項(詳細內容略);被 告觸犯法令或因故遭遣返時,原告應協助被告辦理出國事宜 。被告應於原告依本契約提供服務後,按期繳交服務費,系 爭契約第2條、第5條分別立有約定。次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 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 前段有明文規定。基此,本件原告請求被告給付服務費,自 應由原告就其已依系爭契約提供被告服務乙節負舉證責任。  ⒉經查,原告自陳被告於入境我國後,原告依被告之國籍分別 成立群組,本件被告潘文勇、陳文尚、阮文泰、農文宣、阮 文玉、黎文景、歐文識、阮文俊、陳文進、阮晉城、阮功山 、黎文興、阮功和、武達雄、武文春及武國俊為越南籍(下 稱潘文勇等16名越南籍被告);被告阿萬、伊凡、蘇曼、沃 柚、哈地、菲地及羅菲為印尼籍(下稱阿萬等8名印尼籍被 告),是原告有分別將潘文勇等16名越南籍被告、阿萬等8 名印尼籍被告加入越南籍移工LINE通訊軟體群組、印尼籍移 工What App通訊軟體群組,並以該等群組與被告聯繫,嗣被 告與崇義公司於112年11月間另達成日後由崇義公司提供服 務之共識後,被告即未主動與原告聯繫,且陸續退出上揭群 組,是原告未再實際提供服務予被告亦未與被告聯繫,但若 被告有告知原告服務需求,原告也會提供服務等語。觀諸系 爭契約第2條約定原告應提供被告之服務項目,其所涵蓋之 服務範圍廣泛,部分服務項目固可認須被告有特殊需求時, 原告始提供服務而具非例行性服務屬性(例如被告觸犯法令 或因故遭遣返時,原告應協助被告辦理出國事宜),然其中 不乏例行性服務項目(例如原告應每2個月至少電話聯繫或 訪視被告1次以上,提供翻譯、諮詢服務、協助排解工作壓 力與生活適應及管理等事項),且為原告應主動提供,是原 告提供系爭契約所約定之服務項目自非均以被告主動提出需 求為前提。基此,被告於112年11月間縱有陸續退出前揭群 組之情事,原告尚應透過其他方式與被告取得聯繫或訪視被 告(例如先與被告受雇公司聯絡,再取得聯繫被告之方式) 以履行系爭契約約定之服務項目,自難認原告於如附表一「 積欠服務費期間欄」所示期間單純被動等待被告提出服務之 需求,屬已履行提供系爭契約之服務項目。  ⒊另原告固提出其自陳與欣樂公司人資部門人員之LINE對話紀 錄、包含原告、潘文勇等16名越南籍被告與欣樂公司在內成 員之LINE群組對話紀錄及帶被告阮文泰至國人醫院就診之服 務紀錄表等件(見本院卷第319至323、325至327、327-2、3 28頁),以證明其有協助安排潘文勇等16名越南籍被告相關 服務,然就原告與欣樂公司人資部門人員之對話內容,僅可 知原告與欣樂公司人資部門人員於112年11月間至113年2月 間有討論部分越南籍被告之訂機票、安排體檢等事宜,但並 無與潘文勇等16名越南籍被告直接聯繫,況原告亦自陳未實 際為該等越南籍被告訂機票及安排體檢等語,是此部分自難 證明原告有於如附表一「積欠服務費期間欄」所示期間實際 提供服務;就原告、潘文勇等16名越南籍被告與欣樂公司間 之對話紀錄,形式上已難判斷群組內確切之成員及對話時間 之年份,且就對話內容亦難認原告有提供何等實際服務,即 難證明原告有依系爭契約提供服務;就服務紀錄表雖可證明 原告於113年1月3日有帶被告阮文泰至國人醫院就診,然原 告向阮文泰請求給付服務費之期間係113年2月至113年7月, 該紀錄表自無以作為於上開期間已提供服務之證據,併此敘 明。  ⒋基於上情,可認原告未於如附表一「積欠服務費期間欄」所 示期間為被告提供系爭契約約定之服務。  ㈡被告以原告未提供系爭契約約定之服務為由,拒絕給付服務 費,為有理由:  ⒈按因契約互負債務者,於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 絕自己之給付,民法第26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所謂因契 約互負債務者,係指雙方之債務因同一之雙務契約而生,且 與他方之給付立於互為對待給付之關係者而言。  ⒉經查,依系爭契約第2條、第5條約定,原告應提供前揭服務 項目,被告則應於原告依本契約提供服務後,按期繳交服務 費,業如前述,是兩造所負之債務係基於同一契約而生,且 立於互為對待給付之關係,又原告未能舉證已提供被告系爭 契約約定之服務,已如前所認定,被告自得以上開規定主張 同時履行抗辯,拒絕給付原告服務費。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系爭契約請求各被告給付如附表二聲明所 示之服務費暨其利息,均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陳述及攻擊防禦方法核與判決 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屏東簡易庭  法 官 廖鈞霖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廿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 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3  日                  書記官 洪甄廷 附表一 編號 被告姓名 契約期間 (民國) 原告主張積欠期間 (民國) 服務費計算方式 (新臺幣) 1 潘文勇 111年8月10日至114年8月10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2 陳文尚 111年8月10日至114年8月10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3 阮文泰 111年8月10日至114年8月10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4 農文宣 110年5月29日至113年5月29日 113年2月至113年5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5 阮文玉 111年8月29日至114年8月29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6 黎文景 111年9月20日至114年9月20日 113年3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7 歐文識 111年9月20日至114年9月20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8 阮文俊 111年9月20日至114年9月20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9 陳文進 111年12月25日至114年12月25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0 阮晉城 112年1月5日至115年1月5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1 阮功山 111年12月17日至114年12月17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2 黎文興 111年11月25日至114年11月25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3 阮功和 111年12月17日至114年12月17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4 武達雄 111年12月17日至114年12月17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5 武文春 111年12月17日至114年12月17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6 武國俊 111年12月17日至114年12月17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7 阿萬 111年6月22日至114年6月22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8 伊凡 111年8月10日至114年8月10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800元,第二年每月1,7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19 蘇曼 111年10月17日至114年10月17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20 蘇亞 111年11月3日至114年11月3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21 沃柚 112年4月12日至115年4月12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22 哈地 112年5月4日至115年5月4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23 菲地 112年5月4日至115年5月4日 113年3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24 羅飛 111年4月21至114年4月21日 113年2月至113年7月 第一年每月1,500元,第二年每月1,500元,第三年每月1,500元。 附表二 訴之聲明項次 被告姓名 訴之聲明 1 潘文勇 被告潘文勇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 陳文尚 被告陳文尚應給付原告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3 阮文泰 被告阮文泰應給付原告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4 農文宣 被告農文宣應給付原告6,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5 阮文玉 被告阮文玉應給付原告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6 黎文景 被告黎文景應給付原告8,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7 歐文識 被告歐文識應給付原告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8 阮文俊 被告阮文俊應給付原告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9 陳文進 被告陳文進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0 阮晉城 被告阮晉城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1 阮功山 被告阮功山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2 黎文興 被告黎文興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3 阮功和 被告阮功和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4 武達雄 被告武達雄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5 武文春 被告武文春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6 武國俊 被告武國俊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7 阿萬 被告阿萬應給付原告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8 伊凡 被告伊凡應給付原告10,2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19 蘇曼 被告蘇曼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0 蘇亞 被告蘇亞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1 沃柚 被告沃柚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2 哈地 被告哈地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3 菲地 被告菲地應給付原告7,5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4 羅飛 被告羅飛應給付原告9,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2025-03-13

PTEV-113-屏簡-605-20250313-1

臺灣高等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上字第1260號 上 訴 人 林欣慧 訴訟代理人 陳亮佑律師 雷麗律師 被 上訴人 余家銘 訴訟代理人 鍾若琪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5月 31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79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於114年2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上訴駁回。 二、第二審訴訟費用(除確定部分外)由上訴人負擔。 三、原判決主文第二項減縮為「被告應自民國113年6月起至民國 118年12月止,按月於每月5日以前給付原告新臺幣2萬6,000 元,並於民國119年1月5日以前給付原告新臺幣1萬元」。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民事訴訟採處分權主義,裁判之範圍與限度由當事人決定 ,法院審判範圍應受原告起訴請求及受敗訴當事人上訴範圍 拘束。又客觀預備合併之訴,第一審認先位之訴有理由,被 告上訴,備位之訴應併同移審。如第二審認原告先位之訴無 理由,廢棄第一審判決,改判備位之訴為有理由,原告本得 就敗訴之先位之訴部分提起第三審上訴,其得上訴而未上訴 ,該敗訴部分即告確定,不因被告對備位之訴上訴,而使先 位之訴併受第三審之裁判(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497 號判決意旨參照)。次按關係人對於筆錄所記有異議者,法 院書記官得更正或補充之;如以異議為不當,應於筆錄內附 記其異議,民事訴訟法第216條第2項定有明文。可知當事人 或訴訟關係人對於法院書記官所記筆錄,如認為有錯誤或遺 漏者,應先向法院書記官聲請更正或補充之(最高法院78年 度台抗字第240號裁定、103年度重上字第773號判決意旨參 照)。經查,被上訴人於原審先位主張依消費借貸之法律關 係,請求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新臺幣(下同)208萬4,000元 (下稱系爭款項)本息;倘法院認為兩造間有分期清償協議 (下稱系爭協議),備位主張依系爭協議請求:㈠上訴人應 給付被上訴人41萬6,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㈡上訴人應自113年6 月起至119年1月止,按月於每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2萬6, 000元,並於119年2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1萬元【臺灣桃 園地方法院113年度訴字第79號卷(下稱原審卷)第155至15 6頁】。原審判決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41萬6,000元本息, 及自113年6月起至119年1月止,按月於每月5日以前給付被 上訴人2萬6,000元,並於119年2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1萬 元,並駁回被上訴人其餘之訴【包含先位之之訴及部分備位 之訴(指利息起算日)】。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 人於本院114年1月2日準備程序期日(下稱系爭準備程序期 日)當庭表示不再請求原審先位聲明(本院卷第156頁), 被上訴人雖於114年1月21日提出民事綜合辯論意旨狀主張其 於系爭準備程序期日僅係對原審先位之訴不提附帶上訴,而 非不再請求原審先位聲明,並請求更正系爭準備程序期日筆 錄內容,且以先位、備位於法律上具附隨一體性及上訴不可 分原則為由,請求本院就先位、備位之訴合併審理及辯論( 本院卷第196頁)。惟查,依上開說明,被上訴人既未先向 法院書記官聲請更正系爭準備程序期日筆錄內容,亦未舉證 該筆錄內容有何誤載或錯誤之情事,被上訴人此部分主張, 要無可取。又被上訴人於113年6月11日已收受原審判決(原 審卷第211頁),縱認其於系爭準備程序期日已對先位之訴 聲明不服,並提起上訴,該部分上訴亦已逾20日之上訴不變 期間,從而,被上訴人就原審敗訴之先位之訴部分未在法定 期限內提起上訴,其得上訴而未上訴,該敗訴部分即告確定 ,合先敘明。 二、按第二審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但擴 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 446條第1項但書、第255條第1項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經查 ,被上訴人於原審所提備位聲明第2項原係:上訴人應自113 年6月起至119年1月止,按月於每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2 萬6,000元,並於119年2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1萬元。嗣 於本院審理中,將上開聲明減縮為:上訴人應自113年6月起 至118年12月止,按月於每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2萬6,000 元,並於119年1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1萬元(本院卷第21 2頁)。經核此部分係被上訴人減縮起訴聲明,與上開規定 相符,應予准許,該減縮起訴聲明部分,不在本院審理範圍 ,茲不贅述。  貳、實體方面: 一、被上訴人主張:兩造原為多年朋友,上訴人於伊追求期間, 尚未交往或有婚約情況下,以繳納貸款或生意周轉等原因多 次向伊借款,被上訴人分別以匯款或現金自109年2月7日起 至111年5月12日止,交付如原審判決附表一(下稱系爭附表 一)所示221萬元,上訴人向伊借款時未約定清償期,嗣兩 造於111年10月24日協商分期還款,每月償還本金2萬5,000 元及利息1,000元,合計2萬6,000元(即系爭協議),並約 定自112年1月起每月5日前匯款,然上訴人僅於111年12月5 日、112年1月9日先後匯款如原審附表二(下稱系爭附表二 )所示10萬元、2萬6,000元,合計12萬6,000元,上訴人尚 有本金208萬4,000元(2,210,000元-126,000元,即系爭款 項)仍未清償,伊遂於112年8月30日以楊梅瑞塘郵局368號 存證信函(下稱368號存證信函)催告上訴人清償系爭款項 ,上訴人迄未清償,爰依民法第478條、民事訴訟法第246條 、系爭協議,請求上訴人給付112年2月至113年5月已屆期本 金40萬元、利息1萬6,000元,合計41萬6,000元,及自起訴 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並依民事訴訟法第246條規定,就未屆期本金168萬4,000元 、利息16萬8,000元,合計175萬2,000元,預為請求,上訴 人應自113年6月起至118年12月止,按月給付本金2萬5,000 元及利息1,000元,合計2萬6,000元,並於119年1月清償最 後1期款項1萬元等語。原審判決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上訴 人不服,提起上訴。被上訴人答辯聲明:上訴駁回。 二、上訴人則以:被上訴人以系爭附表一主張借款金額為221萬 元,然伊僅承認受領系爭附表一編號1、5、6、9之款項,合 計125萬元,且原證2所示兩造間對話紀錄【臺灣苗栗地方法 院113年度訴字第448號卷(下稱苗院卷)第25至45頁,下合 稱兩造間對話紀錄】為被上訴人陳稱伊積欠被上訴人230萬 元,被上訴人前後所述借款金額顯有落差,自不足以認定伊 有受領系爭附表一編號2至4、7至8之款項。依兩造間對話紀 錄所示,被上訴人追求伊期間,係被上訴人主動獻殷勤,為 博得伊歡心而贈與伊系爭款項,伊從未向被上訴人借款,兩 造間不存在消費借貸關係。此外,被上訴人於111年6月16日 已向伊免除清償系爭款項債務等語,資為抗辯。上訴聲明: 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部分廢棄。㈡上開廢棄部分,被上訴人 在第一審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  ㈠兩造為朋友關係,未曾交往及婚約關係。  ㈡被上訴人曾交付如系爭附表一編號1、5、6、9之款項,合計1 25萬元予上訴人。  ㈢上訴人曾於111年12月5日、112年1月9日先後匯款如系爭附表 二所示10萬、2萬6,000元,合計12萬6,000元予被上訴人。  ㈣被上訴人於112年8月30日以368號存證信函催告上訴人返還借 款。 四、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上訴人依民法第478條、系爭協議請求上訴人給付41萬6,00 0元本息,有無理由?  ⒈按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 即為成立,民法第153條第項定有明文。次按解釋契約,固 須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不能拘泥於契約之文字,但契 約文字業已表示當事人真意,無須別事探求者,即不得反捨 契約文字而更為曲解。又和解契約合法成立,兩造當事人即 均應受該契約之拘束,縱使一造因而受不利益之結果,亦不 得事後翻異,更就和解前之法律關係再行主張(最高法院17 年上字第1118號、19年上字第1964號判例參照)。復按贈與 係指因當事人一方以自己之財產為無償給與於他方之意思表 示,經他方允受而生效力之契約,民法第406條規定甚明, 是以必須當事人一方有以財產為無償給與他方之要約,經他 方承諾者,始足當之,即當事人雙方就贈與契約內容意思表 示合致者,贈與契約始克成立(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51 8號判決意旨參照)。  ⒉被上訴人主張:兩造於111年10月24日協商分期還款,嗣達成 系爭協議,上訴人應自112年1月起每月5日前匯款,然上訴 人僅於111年12月5日、112年1月9日先後匯款系爭附表二所 示合計12萬6,000元,尚積欠系爭款項未償,伊於112年8月3 0日以368號存證信函催告上訴人清償系爭款項,上訴人迄未 清償,爰依民法第478條、民事訴訟法第246條、系爭協議請 求上訴人給付41萬6,000元本息,及自113年6月起至118年12 月止,按月於每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2萬6,000元,並於1 19年1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1萬元等語,為上訴人所否認 ,並執前詞置辯。經查:  ⑴依兩造間對話紀錄所示,被上訴人分別於111年9月28日、10 月2日傳訊:「只有一次還2百萬就不用寫借據,其餘的也不 用還。分期的話,2百30萬元全部還我,我沒得到任何好處 ,全部還我不過份」、「要分期可以,但我不想等這麼久, 利息我可以不要,230萬必須全還」;上訴人於111年10月2 日回覆:「如果2年內還款不正常,再加30萬,好嗎?我沒 有不還,也不會不還,真心有誠意想償還一次200萬,我也 拿不出來,能力真的有限」、「如果無法增貸,10年內我會 清償230萬,我盡量再縮短還款日期」(原審卷第49至50頁; 苗院卷第35、37至39頁),之後,上訴人於111年10月28日傳 訊:「很抱歉!我的狀況無法貸出理想的金額!就用第二個方 案,可以嗎?」、「你再說一次第二個方案,我確認一下」 ,被上訴人於同日回覆:「那天是說12月先給10萬,明年一 月份時,再按月歸還,一個月會多利息,但我(指上訴人) 的能力只能多負擔1000,一個(月)還25000+利息1000。每 個月最慢5號還款,我會用匯款方式,後面會有我的名字, 直到還款結束!」(原審卷第54頁;苗院卷第41頁),顯見 兩造已合意上訴人應給付被上訴人款項總額為230萬元,給 付方式為上訴人於111年12月先給付10萬元,自112年1月起 ,按月於每月5日前給付本金2萬5,000元及利息1,000元,迄 至230萬元清償完畢為止(即系爭協議)。參以上開三之㈢所 示,上訴人確已於111年12月5日、112年1月9日先後給付被 上訴人10萬元、2萬6,000元(原審卷第147至149頁),益證 兩造間確已成立系爭協議,且上訴人已依系爭協議給付12萬 6,000元。  ⑵上訴人雖辯稱:被上訴人以系爭附表一主張借款為221萬元, 然伊僅承認受領系爭附表一編號1、5、6、9之款項,合計12 5萬元,兩造間對話紀錄為被上訴人陳稱伊積欠被上訴人230 萬元,被上訴人前後所述借款金額顯有落差,自不足以認定 伊有受領系爭附表一編號2至4、7至8之款項。復依兩造間對 話紀錄所示,被上訴人追求伊期間,係被上訴人主動獻殷勤 ,為博得伊歡心而贈與伊系爭款項,伊從未向被上訴人借款 ,兩造間不存在消費借貸關係云云。惟查,上訴人自111年6 月30日起至9月14日止即多次傳訊予被上訴人表明:「錢的 事情,我會還你,但大概要有點時間」、「給我一點時間, 我會還,但是會還比較慢」、「我會負責還錢的」、「明年 一月份開始還錢,每個月還但金額不高」、「我會努力償還 的」、「那你想多快我還全部的錢」、「我剛想一下10年內 還完」、「我一定會歸還也很重視,可以換別的方式寫借據 嗎」、「最慢每月5號,好嗎」、「我會認真還款的」(原審 卷第33、42、45至49頁;苗院卷第27至35頁),上訴人從未 向被上訴人提及系爭款項為被上訴人無償贈與上訴人,且兩 造對於上訴人應分期償還被上訴人共計230萬元(即系爭協 議)乙節已達成意思表示合致,業如前述,本件被上訴人請 求上訴人給付系爭款項既未高於230萬元,自難單憑被上訴 人起訴請求上訴人給付較低金額,即逕認被上訴人所述不實 ,進而推論上訴人未受領系爭附表一編號2至4、7至8之款項 而毋庸負系爭款項清償責任,是上訴人此部分所辯,要無可 取。  ⒊綜上,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請求上訴人給付112年2月至113年 5月,共計16個月,已屆期本金40萬元(25,000X16個月)、 利息1萬6,000元(1,000元X16個月),合計41萬6,000元, 核屬有據。又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12年10月16日送達上訴 人(苗院卷第59頁),則自112年2月至10月共計9個月之本 金22萬5,000元(25,000元X9個月),被上訴人得另請求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2年10月1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 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另被上訴人係於113年5月15日始具狀 追加備位之聲明,並自行寄送繕本予上訴人,雖無法確認實 際送達時間,然上訴人於113年5月21日已當庭確認確實有收 受該份繕本(原審卷第155頁),故被上訴人就112年11月起 至113年5月止已到期共計7個月之本金17萬5,000元,亦可請 求自113年5月2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請求上訴人給付上開金額既經准許, 其另依民法第478條規定為同一請求部分,無庸再予審酌, 附此敘明。  ㈡被上訴人依民法第478條、民事訴訟法第246條、系爭協議請 求上訴人給付自113年6月起至118年12月止,按月於每月5日 以前給付被上訴人2萬6,000元,並於119年1月5日以前給付 被上訴人1萬元,有無理由?     按請求將來給付之訴,以有預為請求之必要者為限,得提起 之,民事訴訟法第246條定有明文。經查,被上訴人於112年 4月9日起訴請求上訴人返還系爭款項本息(苗院卷第11頁) ,嗣於113年5月15日具狀追加備位之訴(即依系爭協議請求 ,原審卷第127頁),然上訴人迄今仍未主動履行,顯見有 到期不履行之虞,則被上訴人自得就未到期部分提起將來給 付之訴。系爭款項未屆期之借款本金為168萬5,000元(2,210 ,000元-100,000元-25,000元-400,000元),未屆期之借款利 息為6萬8,000元(1,685,000元÷25,000元=67.4,即68期方能 清償完畢,68期X1,000元),故未屆期之借款本息共計為175 萬3,000元(本金1,685,000元+利息68,000元)。從而,被上 訴人請求上訴人給付自113年6月起至118年12月止,共計67 個月,按月於每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2萬6,000元,並於1 19年1月5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1萬元,核屬有據。被上訴人 依民事訴訟法第246條、系爭協議請求上訴人給付上開金額 既經准許,其另依民法第478條規定為同一請求部分,無庸 再予審酌,附此敘明。  ㈢被上訴人是否已免除上訴人清償系爭款項債務?   上訴人抗辯:被上訴人於111年6月16日已向伊免除清償系爭 款項債務云云。經查,依兩造間對話紀錄所示,被上訴人雖 曾於111年6月16日傳訊上訴人:「那錢真的不用還,當做是 真心喜歡妳的證明,雖然這樣說有點爛你就勉強接受吧,祝 你未來的日子能得到妳要的幸福」(原審卷第73頁),然被上 訴人於111年9月28日、10月2日向上訴人請求清償系爭款項 ,上訴人隨即表示願意償還被上訴人系爭款項,並於111年1 0月28日達成系爭協議,業如前述,自難認被上訴人已免除 上訴人依系爭協議應分期給付系爭款項之清償責任,是上訴 人此部分抗辯,要無可取。 五、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系爭協議、民事訴訟法第246條規定 ,請求:㈠上訴人給付被上訴人41萬6,000元,及其中22萬5, 000元部分,自112年10月17日起,其餘17萬5,000元部分, 自113年5月22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 息。㈡上訴人應自113年6月起至118年12月止,按月於每月5 日以前給付被上訴人2萬6,000元,並於119年1月5日以前給 付被上訴人1萬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從而,原審就上 開應予准許部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及准免假執行之宣告 ,核無不合。上訴人仍執陳詞,指摘原判決此部分不當,求 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駁回其上訴。又被上訴人已減縮 原審備位之訴聲明,爰將原判決主文第2項減縮如本判決主 文第3項所示。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之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所用之證 據,經本院斟酌後,認為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爰不 逐一論列,附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 、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十九庭             審判長法 官  魏麗娟                法 官  張婷妮                法 官  林哲賢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上訴人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 狀,其未表明上訴理由者,應於提出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 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上訴時應提出委任 律師或具有律師資格之人之委任狀;委任有律師資格者,另應附 具律師資格證書及釋明委任人與受任人有民事訴訟法第466條之1 第1項但書或第2項所定關係之釋明文書影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 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盈真

2025-03-12

TPHV-113-上-1260-20250312-1

司促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4222號 債 權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債 務 人 陳威仁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清償新臺幣壹拾萬捌仟伍佰肆拾玖元,及 如附表所示之利息,並賠償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否 則應於本命令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提出異議 。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 (一)債務人陳威仁向債權人請領信用卡使用,卡號:0000000 000000000,卡別:VISA,依約債務人即得於特約商店記帳 消費。債務人至民國114年02月25日止累計108,549元正未給 付,其中101,728元為消費款;6,805元為循環利息;16元為 依約定條款計算之其他費用。債務人依約除應給付上開款項 外,另應給付如附表編號:(001)所示之利息。(二)本件係請 求給付一定數量之金額債務,而所請求之標的,茲為求清償 之簡速,以免判決程序之繁雜起見,特依民事訴訟法第五○ 八條之規定,狀請 鈞院依督促程序迅賜對債務人發支付命 令,實為法便。釋明文件:信用卡申請書、約定條款、帳務 明細 三、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依法院核發之 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李曜崇 附表 114年度司促字第004222號 利息: 本金 序號 本金 相關債務人 利息起算日 利息截止日 利息計算方式 001 新臺幣101728元 陳威仁 自民國114年02月26日 至清償日止 按年利率15%計算之利息 附註: 一、案件一經確定本院即依職權核發確定證明書,債權人毋庸具 狀申請。 二、嗣後遞狀應註明案號及股別。

2025-03-11

KSDV-114-司促-4222-20250311-1

司票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票字第1482號 聲 請 人 蔣坤成 一、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林于仙間本票裁定事件,茲限聲請人於 收受本裁定後7日內補正下列事項,如逾期未補正,即駁回 其聲請: ㈠查本件聲請標的金額為新臺幣350,000元,應徵聲請費新臺幣 1,500元。 ㈡請補正現實提示本票日為民國?年?月?日。 ㈢請提出請求利息16%之依據為何? 二、特此裁定。 三、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簡易庭 司法事務官 陳思頴

2025-03-07

SLDV-114-司票-1482-20250307-1

重訴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95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彭錦源 江秋香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王詩瑋 訴訟代理人 趙忠源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本票債權不存在等事件,對於民國114年1 月9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彭錦源、江秋香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五日內,補繳第二 審裁判費新臺幣參拾壹萬壹仟肆佰陸拾陸元,逾期即駁回其上訴 ;並應同時提出上訴理由。 上訴人王詩瑋應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五日內,補繳第二審裁判費 新臺幣參萬柒仟捌佰柒拾陸元,逾期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規定繳 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且為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 事項。又上訴不合程式或有其他不合法之情形而可以補正者 ,原第一審法院應定期間命其補正,如不於期間內補正,應 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定有明文。上訴利 益係上訴人於上訴程序所得受之客觀利益,是計算上訴人之 上訴利益,應以上訴聲明範圍內之訴訟標的價額為準(最高 法院113年度台抗字第461號民事裁定參照)。又訴訟標的之 價額,由法院核定之。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 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 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 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訴訟標的價額,應 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 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國112年11 月29日公布修正後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 7條之2第1項、第2項定有明文。惟依民事訴訟法施行法第19 條規定,上開修正之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2項施行前已繫 屬之事件,仍適用修正前之規定,即以一訴附帶請求其孳息 、損害賠償、違約金或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復債務人異 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債務人之異議權,法院核定此訴訟標 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議權,請求排除 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字第659號 裁定意旨參照)。 二、上訴人彭錦源、江秋香於民國112年11月15日起訴,其聲明 為:㈠確認上訴人王詩瑋執有以上訴人彭錦源、江秋香名義 為發票人共同簽發如附表一所示編號1至8之本票債權及之利 息債權,均對上訴人彭錦源、江秋香不存在。㈡確認上訴人 王詩瑋執有以上訴人彭錦源名義為發票人共同簽發如附表一 所示編號9至27之本票債權及利息債權,均對上訴人彭錦源 不存在。㈢確認上訴人王詩瑋執有以上訴人彭錦源名義為發 票人共同簽發如附表一所示編號28至29之本票債權利息債權 ,均對上訴人彭錦源不存在。㈣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27504 號強制執行程序(下稱系爭執行程序)應予撤銷。又本件繫屬 於民事訴訟法第77條第2項修正施行前,依前揭說明適用修 正前規定,附帶請求票據孳息部分不併算其價額。是起訴聲 明㈠至㈢訴訟標的價額即如附表一所示為新臺幣(下同)35,232 ,572元,聲明㈣則以系爭執行程序債權本金35,232,572元核 定其價額,經核上開起訴聲明之訴訟標的雖不相同,惟依上 訴人彭錦源、江秋香起訴主張之事實,均係因同一債權涉訟 ,自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 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規定,訴訟標的價額應以其中 價額最高者定之,故本件訴訟之訴訟標的價額為35,232,572 元。 三、查本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均未繳納上訴裁判費,上訴人彭錦源 、江秋香就其敗訴部分即附表二、三所示本票及其強制執行 程序提起上訴,其上訴利益如附表二、三所示合計為20,127 ,810元(計算式:19,209,362元+918,448元=20,127,810元) ,依000年0月0日生效之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 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2條第1項規定(下稱系 爭規定)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11,466元;上訴人王詩瑋就附 表四所示部分提起上訴,其上訴利益如附表四所示為2,025, 552元,依系爭規定應徵第二審裁判費37,876元。玆限上訴 人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毋得延誤, 逾期即駁回其上訴。上訴人彭錦源、江秋香並應同時提出上 訴理由,繕本以雙掛號逕送對造,回執陳報本院。 四、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賴映岑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7  日                書記官 趙千淳 附表一: 編號 發票人 票據號碼 票面金額 利息起算日 (即提示日) 利息 1 彭錦源、江秋香 TH0000000 1,245,000元 109年8月28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 彭錦源、江秋香 TH0000000 2,569,992元 109年8月31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3 彭錦源、江秋香 TH0000000 171,420元 109年9月8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4 彭錦源、江秋香 TH474546 300,000元 109年9月19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5 彭錦源、江秋香 TH0000000 2,347,200元 109年9月29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6 彭錦源、江秋香 TH0000000 253,410元 109年10月17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7 彭錦源、江秋香 TH474547 240,000元 109年10月20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8 彭錦源、江秋香 TH0000000 1,118,850元 109年11月5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9 彭錦源 TH0000000 100,000元 109年5月1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0 彭錦源 TH0000000 1,000,000元 109年5月1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1 彭錦源 TH0000000 1,000,000元 109年5月6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2 彭錦源 TH0000000 2,000,000元 109年5月14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3 彭錦源 TH0000000 2,900,000元 109年5月20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4 彭錦源 TH474536 2,518,000元 109年5月26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5 彭錦源 TH474537 785,000元 109年6月9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6 彭錦源 TH474541 1,944,000元 109年6月17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7 彭錦源 TH474538 4,500,000元 109年6月21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8 彭錦源 TH474539 4,500,000元 109年6月21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19 彭錦源 TH0000000 1,181,900元 109年7月21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0 彭錦源 TH474542 1,425,800元 109年7月30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1 彭錦源 TH474544 250,000元 109年8月21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2 彭錦源 TH0000000 50,000元 109年8月25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3 彭錦源 TH0000000 500,000元 109年9月5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4 彭錦源 TH0000000 720,000元 109年9月5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5 彭錦源 WG0000000 103,000元 109年10月6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6 彭錦源 TH0000000 103,000元 110年3月2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7 彭錦源 TH0000000 103,000元 110年3月25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110年7月19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及110年7月2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6%計算之利息 28 彭錦源 WG0000000 1,200,000元 110年2月9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 29 彭錦源 WG0000000 103,000元 110年5月27日 自左列利息起算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20%計算之利息 合 計 35,232,572元 附表二: 編號 項 目   票面金額 1 判決附表一編號1所示本票 1,245,000元 2 判決附表一編號2所示本票 2,569,992元 3 判決附表一編號3所示本票 171,420元 4 判決附表一編號4所示本票 300,000元 5 判決附表一編號5所示本票 2,347,200元 6 判決附表一編號7所示本票 240,000元 7 判決附表一編號8所示本票 1,118,850元 8 判決附表一編號15所示本票 785,000元 9 判決附表一編號17所示本票 4,500,000元 10 判決附表一編號18所示本票 4,500,000元 11 判決附表一編號19所示本票 1,181,900元 12 判決附表一編號21所示本票 250,000元 合 計 19,209,362元 附表三: 編號 項目 債權總額 (判決附表五債權總額欄所示) 110年7月20日至112年11月15日(即起訴日)之16%利息(元以下四捨五入) 彭錦源、江秋香上訴利益(計算式:債權總額-110年7月20日至113年4月15日利息+左欄利息) 1 判決附表一編號11所示本票 955,619元 218,440元 916,603元 2 判決附表一編號16所示本票 1,926元 446元 1,845元 合 計 918,448元 附表四: 編號 項目 本票票面金額 王詩瑋上訴利益(計算式:本票票面金額-附表三所示彭錦源、江秋香上訴利益) 1 判決附表一編號11所示本票 1,000,000元 83,397元 2 判決附表一編號16所示本票 1,944,000元 1,942,155元 合 計 2,025,552元

2025-02-27

MLDV-112-重訴-95-20250227-3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448號 原 告 星展(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伍維洪 訴訟代理人 陳正欽 許力元 被 告 賴仁政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 月19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壹佰貳拾肆萬捌仟肆佰參拾壹元,及如附 表所示之利息。 訴訟費用新臺幣壹萬陸仟貳佰肆拾貳元由被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一、按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花旗銀行)與 原告依企業併購法有關分割之規定,共同申請於民國112年8 月12日將花旗銀行在臺之消費金融業務及相關資產與負債( 含營業部、44家分行)分割予原告,業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 理委員會於111年12月22日以金管銀外字第11101491841號函 核准在案(見本院卷第77至78頁),是花旗銀行分割予原告 部分之權利義務關係,自應由原告概括承受,合先敘明。 二、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本件依兩造所簽訂之花旗銀行信用卡約 定條款第28條、個人信用貸款線上專用約定書第26條約定,   合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見本院卷第23、29頁),故 本院有管轄權,合先敘明。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且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  ㈠被告前於民國109年5月29日向花旗銀行請領信用卡使用,依 約被告領用信用卡後,即得於各特約商店記帳消費。惟依信 用卡約定條款之約定,被告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向花旗銀 行全部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逾期清 償者,除喪失期限利益外,應另行給付循環信用利息。詎被 告自113年7 月24日起即未依約繳足最低應繳信用卡消費款 本金及應計之利息,截至114年1月3日止,累計消費記帳款 新臺幣(下同)149,334元(其中本金131,581元、已結算未 受償利息16,653元、已結算未受償費用1,100元)及如附表 編號1 所示之利息未清償。     ㈡被告於112年9月26日向伊借款94萬9,000元(帳號:00000000 00000000000),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9月26日起至119年9 月26日止,以每月為1期,共分84期,按月平均攤還本息, 約定利息第1期按固定利率0.88%計算,第2期起按固定利率1 5.98%計算,並約定如未按期攤還本息時,債務視為全部到 期,應自到期日起算至清償日止,按到期日借款本金餘額各 依借款利率計算遲延利息。詎被告僅繳納利息至113年6月24 日後即未依約清償本息,截至114年1月3日止,尚欠109萬9, 097元(其中本金93萬8,043元、已結算未受償利息16萬0,55 4元、已結算未受償費用500元)及如附表編號2 所示之利息 未清償。  ㈢爰依兩造間信用卡及消費借貸契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 訟,並聲明:如主文第一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 三、經查,原告就其主張之事實,業據提出信用卡申請書、信用 卡約定條款、個人信用貸款線上專用申請書及約定書、信用 卡對帳單、請求金額附表、信用貸款帳單、卡友貸款年金試 算表等件為證(見本院卷第11至76頁),而被告經相當時期 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準備書 狀爭執,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請求被告給付 如主文第1 項所示之金額及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據上論結,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385條 第1項前段、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蔡世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6  日                 書記官 黃文誼 附表:(幣別:新臺幣) 編號 項目 請求金額 計息本金 起息日(民國) 年利率 1 信用卡 14萬9,334元 13萬1,581元 自114年1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14.99% 2 信用貸款 109萬9,097元 93萬8,043元 自114年1月4日起至清償日止 15.98% 合計 124萬8,431元

2025-02-26

TPDV-114-訴-448-20250226-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