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履行協議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91-100 筆)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60號 原 告 丁鵬超 訴訟代理人 許仁豪律師 被 告 楊琇婷 訴訟代理人 黃建銘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原告於民國113年12月27日具 狀變更訴之聲明,未據繳足裁判費。按訴之變更或追加,其變更 或追加後訴訟標的之價額超過原訴訟標的之價額者,就其超過部 分補徵裁判費,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5第3項定有明文。查原告 訴之聲明第1項變更為「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311萬4, 000元,及自民事準備一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見本院卷第88、97頁),核其訴訟標的金 額為311萬4,000元,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萬1,888元,扣除原告 前已繳納之1萬7,929元裁判費,尚應補繳1萬3,959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 繳1萬3,959元,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之變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朱家寬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欒秉勳

2025-02-14

TTDV-113-訴-160-20250214-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6424號 原 告 謝靜珊 謝靜菊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謝智潔律師 複代理人 李立勤律師 被 告 謝靜華 訴訟代理人 黃啟銘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履行協議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4日言詞辯論 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請均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 (一)兩造之父謝秋寶於民國111年4月19日過世,並留有臺北農產 運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農公司)水果承銷人4224商號攤 位(下稱系爭攤位)權利等等遺產。兩造、訴外人即兩造母 親謝陳秋香、兄謝錦杰等五人為謝秋寶繼承人全體。 (二)謝秋寶生前曾交待將來由被告繼續經營系爭攤位,原告不主 張攤位權利,被告應給付原告各新臺幣(下同)200萬元等 語。被告於謝秋寶過世後,即依謝秋寶上述意思,請求原告 將系爭攤位過户給被告,且兩造都同意「原告二人願捨棄繼 承而取得之系爭攤位權利,被告願於過戶完畢後給付原告各 200萬元」之和解契約,由原告在未取得200萬元時即交付「 同意書」,並製作111年7月1日「聲明書」交給被告簽署完 畢,該聲明並加記「謝靜珊、謝靜菊各拿二佰萬元正」,再 由謝陳秋香拿給原告謝靜菊看過拍照留存,交還聲明書給謝 陳秋香。現系爭攤位權利已過戶至訴外人即被告指定之子梁 育豪名下,原告自得依和解契約,請求被告履行各200萬元 之金錢給付。 (三)爰聲明:  1.被告應給付原告各200萬元,及自111年8月11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5算之利息。  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3.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答辯: (一)被告為避免系爭攤位遭北農公司收回,於原告不斷刁難下始 簽署111年7月1日「聲明書」,真意為「謝秋寶之遺產,由 被告取得系爭攤位之資格、原告各取得200萬元、謝錦杰取 得武成街房地所有權、其他遺產則由謝陳妙香取得。」又11 1年7月1日「聲明書」所載「謝靜珊、謝靜菊各拿二佰萬元 正」僅係為將謝秋寶遺產之分割方式表達清楚,非被告須另 行給付原告之意思,亦非兩造另行成立和解契約。另謝秋寶 遺產分割之實際執行者為謝陳妙香,被告無法逕向原告為給 付。況系爭攤位僅係擔任承銷人之資格,係使用權,無財產 價值或不及400萬元,被告自無可能與原告達成「被告繼承 系爭攤位後,願給付各200萬元予原告」之合意或和解條件 。 (二)並聲明:  1.原告之訴及假執行之聲明均駁回。  2.訴訟費用由原告連帶負擔。  3.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得心證之理由: (一)按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就其事實負有舉證之責,民 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定有明文。又民法第153條第1項規定 :「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 約即為成立。」查本件原告主張其與被告間有和解契約,惟 被告否認之,依上揭規定,原告應就兩造意思一致之有利事 實負舉證之責。 (二)原告主張兩造因謝秋寶生前意思而於繼承開始後成立「原告 二人願捨棄繼承而取得之系爭攤位權利,被告願於過戶完畢 後給付原告各200萬元」之和解契約,而記明於111年7月1日 「聲明書」等語(北司補卷P7、9、10),固提出111年7月1 日「聲明書」、財政部臺北國稅局遺產稅免稅證明書、111 年6月23日錄音譯文、財政部臺北國稅局111年8月10日財北 國稅萬華營業字第1113703046號函、111年6月28日、111年7 月25日錄音譯文(本院卷第47至48、49至54頁)、臺北市果 菜批發市場零批場管理規章(本院卷第101至106頁)、被繼 承人謝秋寶之繼承系統表等件為佐,惟被告否認之,辯稱此 事涉及遺產分割問題,當初分割方法是原告取得現金,被告 取得攤位權利,所以聲明書意思不是被告要對原告給付;況 所受攤位權利價值不高,並無給付各200萬元對價之條件等 語。經查,  1.原告所提111年7月1日「聲明書」固記載「謝靜珊、謝靜菊 各拿二佰萬元正」等詞,但未記載何人為給付義務人。參諸 原告前以111年10月17日刑事告訴狀對本件被告及謝陳秋香 提出刑事告訴,曾在書狀陳述「父親口頭遺囑要告訴人把市 場攤位過戶給被告謝靜華後,母親謝陳秋香要給付告訴人各 二佰萬元」等語(臺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他字第10882號卷 第9頁),謝靜珊復於警詢筆錄再次陳述「謝陳秋香需要給 我及謝靜菊各2百萬現金,但我們簽完名過戶後,謝陳秋香 拒不給付金錢,侵占我與謝靜菊的4百萬元」、「我要對謝 陳秋香與謝靜華等2人提出偽造文書及侵占之告訴」等語, 謝靜菊亦同,均指述謝陳秋香涉犯刑事侵占罪嫌(同上卷第 55至61頁),可知原告起訴前已表明200萬元給付義務人是 謝陳秋香,並非被告,則原告主張其與被告對何人應給付各 200萬元意思一致部分,即難遽信。  2.再審諸系爭攤位為謝秋寶遺產之一部,且謝秋寶遺產尚未經 繼承人全體分割之事實,為兩造所不爭者,經綜參被告所提 臺北市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承銷人申請登記及管理要點第11條 規定(本院卷第82頁)及原告所提譯文,可知謝秋寶死亡後, 其偶配、直系親屬如未於六個月內承受系爭攤位權利及義務 ,將導致收回另行分配之結果,當時兩造及謝陳秋香均認對 遺產價值有不利影響,亟待處理,衡諸社會一般生活經驗, 堪認111年7月1日「聲明書」應係繼承人全體為保存遺產價 值之處置,上載「謝靜珊、謝靜菊各拿二佰萬元正」只是作 價分配之意見,並非被告個人要與原告成立和解契約暨單獨 給付金錢之意思。至於原告主張謝陳秋香與被告間有併存債 務承擔關係云云(本院卷第91、92頁),並無舉證以實其說, 且與上揭刑事告訴內容及本件起訴所稱事實不符,並不可取 。是原告主張與被告間有給付金錢之合意,難以採認,其依 契約關係,請求被告給付金錢,並非有據,不能許可。 四、綜上,原告不能證明與被告間有和解契約關係,本件請求為 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告請求既經駁回,其假執行之聲請亦 失去依據,應併予駁回。 五、本件判決之基礎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舉證, 經審酌核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不再一一論述,附此敘 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林修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宇美璇

2025-02-13

TPDV-113-訴-6424-20250213-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95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王姿婷 王禎筠 王文富 被上訴人 即 被 告 蔡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15日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95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未繳納上訴裁 判費。依其上訴聲明係就原判決關於駁回其請求被上訴人協同就 高雄市○○區○○○段0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按原判決附圖 及附表二為分割登記之部分聲明不服,上訴利益核定為新臺幣( 下同)3,588,544元(計算式:上訴人主張因分割合計取得面積3 81.76㎡×起訴時公告土地現值9400元/㎡=0000000元),依民事訴 訟法第77條之16、第77條之27、修正後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 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3條規定,應徵第 二審裁判費65,25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 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未繳,即駁回 其上訴。上訴人並應於收受本裁定後10日內補正上訴理由(按對 造人數附具繕本)。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楊捷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如對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提起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 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許雅如

2025-02-13

CTDV-112-訴-956-20250213-7

台上
最高法院

請求履行協議

最高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台上字第251號 上 訴 人 謝昌佑 訴訟代理人 沈炎平律師 被 上訴 人 謝光霓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11 月13日福建高等法院金門分院第二審判決(113年度重上字第1號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三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第三審法院,非以原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不得為之; 又判決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者,為違背法令;且提起上訴 ,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暨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其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之1規定提起上訴者,並應具體敘述為從 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 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另第三審法院應於上訴聲明之範圍 內,依上訴理由調查之。同法第467條、第468條、第470條 第2項、第475條本文各有明定。是當事人提起上訴,如依同 法第469條規定,以原判決有所列各款情形之當然違背法令 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表明該判決有合於各該條款 規定情形之具體內容,及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 具體事實;如依同法第469條之1規定,以原判決有前條以外 其他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為理由時,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 表明該判決所違背之法令條項,或有關司法院解釋或憲法法 庭裁判字號,或成文法以外之習慣或法理、法則等及其具體 內容,暨係依何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並具 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 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理由。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依 上述方法表明,或其所表明者與上開法條規定不合時,即難 認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其上訴自非合法。另第三審法院 就未經表明於上訴狀或理由書之事項,除有民事訴訟法第47 5條但書情形外,亦不調查審認。 二、上訴人對於原判決提起上訴,雖以該判決違背法令為由,惟 核其上訴理由狀所載內容,係就原審取捨證據、認定事實、 解釋意思表示之職權行使,所論斷:系爭協議為真正,其中 約定上訴人應將系爭房地產權二分之一移轉予被上訴人,屬 債權契約性質,而非遺產分割協議,未違反公序良俗,亦非 贈與契約,上訴人所為撤銷不生效力。從而,被上訴人依系 爭協議請求移轉登記,應予准許等情,指摘為不當,並就原 審已論斷或其他與判決結果無礙事項,泛言未論斷或論斷矛 盾錯誤,違反證據、論理法則,而非表明依訴訟資料合於該 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亦未具體敘述為從事法之續造、確保 裁判之一致性或其他所涉及之法律見解具有原則上重要性之 理由,難認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依首揭說明,應認其上訴 為不合法。 三、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81條、第4 44條第1項、第95條第1項、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最高法院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官 鍾 任 賜 法官 林 麗 玲 法官 呂 淑 玲 法官 陶 亞 琴 法官 黃 明 發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書 記 官 曾 韻 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7  日

2025-02-12

TPSV-114-台上-251-20250212-1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956號 上 訴 人 即 原 告 蔡麗華 視同上訴人 即 原 告 王姿婷 王禎筠 王文富 被上訴人 即 被 告 蔡燕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15日 本院112年度訴字第95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未繳納上訴裁 判費。依上訴人民事聲明上訴狀所載,係對前揭判決駁回上訴人 關於高雄市○○區○○○段00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土地)之部分聲 明不服,上訴聲明:㈠原判決不利於上訴人之部分廢棄;㈡被上訴 人應按附表一所示權利範圍將系爭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予視同上 訴人;㈢被上訴人應協同上訴人及視同上訴人按附表二及原判決 附圖所示分割方案辦理分割登記。核其上訴聲明第二項、第三項 乃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最終目的在於取得系爭土地所有權而分 割之,其經濟目的同一,應僅計為同一訴訟標的價額,是本件上 訴利益核定為新臺幣(下同)3,588,544元(計算式:上訴人主 張因分割合計取得面積381.76㎡×起訴時公告土地現值9400元/㎡=0 0000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第77條之27、修正後臺 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 準第3條規定,應徵第二審裁判費65,254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 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補繳 ,逾期未繳,即駁回其上訴。上訴人並應於收受本裁定後10日內 補正上訴理由(按對造人數附具繕本)。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楊捷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命補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如對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提起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 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許雅如 附表一: 編號 姓名 權利範圍 面積(㎡) 1 蔡麗華 76634分之25944 259.44 2 王姿婷 76634分之6116 61.16 3 王禎筠 76634分之3058 30.58 4 王文富 76634分之3058 30.58 合計 381.76 附表二:上訴人蔡麗華主張兩造協議之分割方案 暫編地號 面積(㎡) 共有人 權利範圍 附記 547-6 381.76 蔡麗華 38176分之25944 原判決附圖A 王姿婷 38176分之6116 王禎筠 38176分之3058 王文富 38176分之3058 547-6⑴ 384.58 蔡燕 1分之1 原判決附圖B

2025-02-12

CTDV-112-訴-956-20250212-6

家上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履行協議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上字第74號 上 訴 人 劉晋權 被 上 訴人 劉隆權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9月20日 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113年度家繼訴字第100號第一審判決提 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上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向第二審法院 上訴,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加徵裁判費十分之 五。民事訴訟法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77條之16第1項前段 分別定有明文。又當事人起訴或提起上訴以預納審判費為必 須具備之程式,欠缺此程式經限期命其補正,該當事人逾限 仍不遵行者,其起訴或上訴為不合法。 二、本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9月20日原法院113年度家繼訴字 第100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應徵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31, 200元,惟未據上訴人繳納。上訴人雖向本院聲請訴訟救助 ,惟經本院於113年12月31日以113年度家聲字第22號裁定駁 回確定。而本院並於同日以113年度家上字第74號民事裁定 命上訴人於收受裁定後7日內補正,該裁定業於114年1月7日 送達上訴人,有上開裁定及送達證書可稽(見本院卷第35頁 至第36頁)。上訴人迄今仍未遵期補正上訴裁判費,有本院 裁判費查詢表足憑(見本院卷第37頁),上訴不合法,應予 駁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家事法庭                審判長法 官 邱泰錄                   法 官 王 琁                   法 官 高瑞聰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須按他造當 事人之人數附繕本),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沈怡瑩

2025-02-11

KSHV-113-家上-74-20250211-2

北補
臺北簡易庭

履行協議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北補字第362號 原 告 法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洪鈴 上列原告與被告林宏庭等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 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壹拾肆萬 零伍佰元,應繳第一審裁判費壹仟伍佰陸拾元。依民事訴訟法第 二百四十九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五日 內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北簡易庭 法 官 郭美杏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書記官 林玗倩

2025-02-11

TPEV-114-北補-362-20250211-1

中補
臺中簡易庭

履行協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中補字第286號 原 告 秋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祝冠鈴 一、上列原告因請求履行協議事件,曾聲請對被告彩岳資源整合 有限公司發支付命令(本院113年度司促字第29413號),惟 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對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應以支付命令之 聲請視為起訴。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50,0 00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 000元,扣除前已繳納之支付命令裁判費500元外,尚應補繳 500元。原告應於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如數補繳,並提出被告 彩岳資源整合有限公司之公司變更登記表及其法定代理人鍾 月林之戶籍謄本(記事欄勿省略)逾期未繳,即駁回原告之 訴。 二、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3準用第436條第2項、第249條第1 項但書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臺中簡易庭 法 官 李立傑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0 日 書記官 莊金屏

2025-02-10

TCEV-114-中補-286-20250210-1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

履行協議等

臺灣屏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778號 原 告 陳進添 一、上列原告與被告葉俊良間請求履行協議等事件,原告前向本 院聲請對被告發支付命令(113年度司促字第10119號),因 被告已於20日不變期間內合法提出異議,依法應視原告之聲 請為起訴。 二、查原告起訴聲明請求被告應給付新臺幣(下同)480萬元, 及自支付命令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故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480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 條之13規定,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萬8,520元,扣除已繳督促 程序費用500元後,原告尚應補繳4萬8,020元。茲依民事訴 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 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郭欣怡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謝鎮光

2025-02-08

PTDV-113-補-778-20250208-1

南醫簡
臺南簡易庭

履行協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3年度南醫簡字第1號  原 告 黃君瑜 被 告 廖佑儒即首爾牙醫診所 訴訟代理人 李孟仁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履行協議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12日言 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原告起訴時以兩造於民國112年10月13日所成立和解契約為 其請求依據,嗣原告變更主張兩造於112年10月6日已經成立 和解契約(下稱系爭和解契約),遂將請求依據變更為系爭和 解契約(見調解卷第11頁、本院卷第52頁至第53頁)。原告所 為訴之變更核與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2項及第1項但書第1款 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起訴主張:兩造於112年10月13日成立和解契約,被告 承諾退還醫療費用新臺幣(下同)147,000元及醫療過程造 成感染發炎費用600元,惟被告屆期不為清償,爰依和解契 約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其當時沒有拒絕,而是向被告 表示要去別的診所瞭解以後才能做決定,其去別的診所詢問 後向被告要求退費,卻遭被告拒絕;其去別的診所詢問後知 悉治療費用金額比原本預期更高,才會申請調解請求被告賠 償530,000元。嗣原告變更主張:雙方雖然沒有講清楚費用 金額,但已經合意被告應該退還原告已支付費用,只是因為 被告需要整理才能確定金額,原告才會請被告整理明細及日 期,故兩造於112年10月6日已經成立系爭和解契約等語。並 聲明:被告應給付原告147,6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 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則以:原告於110年間至被告所經營首爾牙醫診所進行 齒顎矯正治療與植牙治療等療程,原告於療程接近收尾時即 112年10月6日忽然表示矯治結果不符合美觀上期待,並以其 於同年4月間有牙齦發炎狀況為藉口,要求賠償,被告鑑於 雙方醫病關係已然不佳,不願再繼續與原告發生糾擾,主動 表示願將原告已給付矯正費用147,000元全額退還,但被告 須返還植體4根及矯正器且交還收據,須同意不得藉故主張 任何刑事責任或民事責任,同時不得於網路或其他社群媒體 公開討論本次治療內容與細節,並於112年10月13日以通訊 軟體傳送「醫療退費協議書」給原告,告知原告若同意該和 解協議條件,再約時間帶收據來診所簽立協議書,被告會當 場退費;然原告未簽立協議書,於112年10月19日15時40分 許以通訊軟體與被告進行通話,原告於通話中表示其評估矯 治費用超過147,000元,足證原告當時明確表示不同意被告 所提和解方案;原告進而於112年12月18日申請醫療爭議調 處向被告索賠530,000元,益證原告已拒絕被告要約成立和 解契約;依民法第155條規定,該要約業經原告拒絕而失效 ,兩造間未曾合意成立和解契約;原告於訴訟中雖將其請求 依據變更為系爭和解契約,然參照兩造間於112年10月6日對 話內容,完全看不出有成立和解契約,就「退費金額」等必 要事項未達成合意;依據該對話紀錄內容,即便要退費也是 附有條件即原告必須「簽立退費同意書」;退步言,兩造約 定契約成立必須要用一定方式(即簽立退費同意書),但雙 方未簽立退費同意書,依民法第166條規定,推定系爭和解 契約不成立;原告於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醫療爭議調處申請書 撰寫:「由於首爾牙醫急著退費或撇清關係,我才到陳幸妤 牙醫診所檢查,也表示要做後牙植牙,進而產生更多治療費 用,所以才申請向首爾的調解」等內容,益證原告根本不同 意被告所提和解條件,故原告依系爭和解契約請求被告履行 義務仍屬無據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原告之訴駁回。 三、兩造間爭執事項  ㈠兩造於112年10月6日有無成立系爭和解契約?  ㈡原告依系爭和解契約請求被告給付147,600元,及自起訴狀繕 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有無理 由? 四、本院得心證理由  ㈠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 為成立;當事人對於必要之點,意思一致,而對於非必要之 點,未經表示意思者,推定其契約為成立,關於該非必要之 點,當事人意思不一致時,法院應依其事件之性質定之;民 法第153條定有明文。當事人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 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法第277條復有明定。原告主 張兩造成立系爭和解契約,自應依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 負舉證責任,證明兩造已就契約必要事項達成合意,若原告 未能先舉證以實其說,其請求即欠缺依據,應予駁回。  ㈡原告雖已就其主張提出醫療退費協議書翻拍列印資料(未經 兩造簽章)、吳建輝診所診斷證明書暨藥品明細收據及藥單 內容與門診費用明細、通訊對話列印資料等件影本為證(見 調解卷第13頁至第15頁、第21頁至第27頁、第29頁至第79頁 )。然稱和解者,謂當事人約定,互相讓步,以終止爭執或 防止爭執的發生之契約。依兩造於112年10月6日互相通訊內 容(見調解卷第31頁至第33頁,摘要如附表所示),參以該 醫療退費協議書載明:「甲方(即原告)同意中斷及終止治 療後,未來後續於他家治療時所衍生之任何醫療責任與費用 ,與乙方(即被告)均無關連,不得藉故向乙方主張任何刑 事責任或民事責任,同時不得於網路上或其他社群媒體公開 討論本次治療內容與細節」(見調解卷第13頁至第15頁), 惟原告未於該醫療退費協議書簽章,反而申請醫療爭議調解 並稱:「首爾牙醫急著退費,和我撇清關係,我才到陳幸妤 牙醫診所檢查,也表示要做後牙植牙,但陳醫師評估後,需 先做全口矯正……才能做植牙,進而產生更多治療費用,所以 才申請……調解……金錢賠償,金額53萬」(見本院卷第27頁) ,未曾提及兩造前已就該醫療糾紛成立和解契約,甚至指摘 被告當時急著以退費為手段與其撇清關係,故本院僅能認定 兩造曾就被告所提解決方案(即退還原告已支付醫療費用) 達成初步共識,但兩造實際上未就全部必要之點達成合意( 例如:原告未承諾不得再向被告主張其他刑民事責任,並不 得於網路上或其他社群媒體公開討論本次治療內容與細節) 。況若原告主觀上認為兩造前已成立系爭和解契約,自應依 系爭和解契約行使權利,其申請調解時請求金額應為147,60 0元,而非依侵權行為或醫療契約向被告請求賠償530,000元 ,益徵原告主張兩造於112年10月6日已成立系爭和解契約, 洵非可採。 五、從而,原告依系爭和解契約請求被告給付147,600元,及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項論述,併此敘明。 七、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陳谷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 明上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 達後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 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8   日                 書記官 曾盈靜  【附表】 被告 原告 確定嗎? …… 好吧 唉 …… 可以 但是到時還是需要妳來一趟 有一張退費同意書要簽 就如(誤載為九如)你那天所說的退費吧 我牙齒裡面的螺絲,假牙,牙套,我都會請醫院拆下還給你們 …… 請你們助理將我已支付的費用,整理明細日期給我,我再傳帳號給你們,轉帳吧

2025-02-08

TNEV-113-南醫簡-1-20250208-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