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停止審判

共找到 222 筆結果(第 141-15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67號 公 訴 人 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涂賢成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彭詩雯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字第26501 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繼續審判。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1項、第2項及第295條至第297條停 止審判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繼續審判,當事人亦得聲請法 院繼續審判,同法第298條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涂賢成被訴傷害案件,前因被告罹患雙相情緒障 礙症,而有因疾病不能到庭之情形,經本院於民國113年8月 5日裁定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嗣經本院再次函詢衛生 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該院函覆以:被告最近一次住院期間為 113年6月12日至113年9月19日,經住院治療後症狀改善,情 緒穩定,有該院113年11月14日函文在卷可稽(見本院訴字 卷第213頁),被告已無因疾病而不能接受審判的情形,原 停止審判之原因業已消滅,揆諸前開規定,本件應繼續審判 。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9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刑事第九庭審判長法  官 王鐵雄                            法  官 張琍威                            法  官 蔣彥威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黃宜貞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2024-12-10

TYDM-112-訴-267-20241210-2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交易字第1046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儀涵 選任辯護人 楊汶斌律師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963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停止審判。   理  由 一、按被告因精神或其他心智障礙,致不解訴訟行為意義或欠缺 依其理解而為訴訟行為之能力者,應於其回復以前停止審判 ,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被告王儀涵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現 由本院審理中。惟被告因本案車禍受有創傷性左側硬腦膜下 出血、延遲性右側硬腦膜上出血、水腦症等傷害,此有臺南 市立安南醫院診斷證明書在卷可參(參見警卷第35頁),嗣 經本院以被告罹患中度創傷後血管性失智症,不能為意思表 示或受意思表示,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而以113年度監宣 字第75號民事裁定宣告被告為受監護宣告人。另被告於本院 審理時雖能到庭,惟無法理解其身處地點為法院,亦不解當 日係在進行訴訟(參見本院卷第41頁至第42頁)。而被告就 診之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則函覆稱:被告目前仍有認知障礙, 困難思考等狀況(參見本院卷第67頁)。綜此,被告顯不解 訴訟行為意義,且欠缺依其理解而為訴訟行為之能力。此外 ,本案亦無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3項所示被告顯有應諭知無 罪或免刑判決之情形。揆諸上開規定,本件應於被告回復以 前停止審判。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294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卓穎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書記官 盧昱蓁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0  日

2024-12-09

TNDM-113-交易-1046-20241209-1

他調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恐嚇取財等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他調字第3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陳忠孝 上列被告因恐嚇取財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09年度偵字 第1293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百一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所為停止審判裁定,應予 撤銷。   理 由 一、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又停 止審判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繼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94 條第2項、第29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被告陳忠孝於檢察官提起公訴後,前經本院以被告因疾病不 能到庭,依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2項之規定,於民國110年1 1月24日裁定停止審判。嗣被告於民國113年11月30日死亡, 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果附卷可稽, 是原停止審判之原因業已消滅,自應繼續審判。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王義閔                      法 官 許淞傑                   法 官 巫美蕙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件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許喻涵

2024-12-09

CHDM-112-他調-3-20241209-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公共危險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交易字第212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王俊傑 上列被告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2 12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一三年四月三十日所為停止審判裁定,應予撤銷。   理 由 一、按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停 止審判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繼續審判,當事人、辯護人或 輔佐人亦得聲請法院繼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2項、 第298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王俊傑因公共危險案件,前因疾病不能到庭,經本院 依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2項規定,於民國113年4月30日裁定 停止審判在案【本院113年度交易字第212號卷(本院卷)第 65頁】。茲因被告現已脫離氣切管,意識清楚可表達,可至 法庭開庭陳述等情,有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113年11 月12日(113)奇醫字第5458號函(本院卷第107頁)在卷可 參,堪認本案原停止審判之原因業已消滅,自應撤銷原停止 審判之裁定,繼續審判。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第29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刑事第十五庭 法 官 張瑞德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郭峮妍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2024-12-09

TNDM-113-交易-212-20241209-2

金訴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

洗錢防制法等

臺灣基隆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2年度金訴字第354號 公 訴 人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李明智 上列被告因洗錢防制法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1年度偵 字第8119號、112年度偵字第336號)及移送併辦(112年度偵字 第860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繼續審判。   理 由 一、按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1項、第2項停止審判之原因消滅時 ,法院應繼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98條定有明文。 二、查被告李明智前因疾病不能到庭,而經本院裁定停止審判。 茲因被告於113年11月23日死亡,有其個人戶籍資料查詢結 果在卷可稽,是前開停止審判之原因已消滅,應繼續審判。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9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6   日          刑事第一庭審判長法 官 劉桂金                  法 官 李 岳                  法 官 陸怡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對於本件裁定如有不服,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 告書狀,敘述抗告之理由,抗告於臺灣高等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書記官 林宜亭

2024-12-06

KLDM-112-金訴-354-20241206-2

單聲沒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聲沒字第187號 聲 請 人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王良瑜 王榆鈞 黃啟傑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等傷害案件,聲請單獨宣告沒收(113年度執 聲字第2705號、113年度執他字第2641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物沒收。 其餘聲請駁回。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31851號 被告王良瑜等10人涉犯傷害等案件,因告訴人撤回告訴,經 本院以113年度易字第293號判決(聲請書誤載為113年度執 他字第2641號,應予更正)公訴不受理,受刑人王良瑜、王 榆鈞部分於民國113年5月28日確定、受刑人黃啟傑部分於11 3年6月14日確定,扣案之鋁製棒球棍3支(即扣押物品清單 編號1至3),為受刑人等人供本件犯行所用之物(112年度 保管字第3585號),爰依刑法第38條第2項、第40條第3項規 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等語。 二、按供犯罪所用之物,屬於犯罪行為人者,得沒收之;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第40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沒收」已修正為具獨立性之法律效果,故其宣告,不必然附隨於裁判為之,於犯罪行為人因死亡、曾經判決確定、刑法第19條等事由受不起訴處分或不受理、免訴、無罪判決者,或因刑法第19條、疾病不能到庭而停止審判者及免刑判決者,均可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40條第3項之立法理由參照。 三、經查: (一)王良瑜、王榆鈞、黃啟傑因傷害案件,前經臺灣臺中地方檢 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31851號提起公訴,嗣經告訴人 撤回告訴,本院以113年度易字第293號判決公訴不受理確定 等情,有該案判決書、其等全國刑案資料查註表在卷可稽。 (二)扣案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鋁製棒球棍1支為黃啟傑所有,用以 供該案傷害犯行所用之物,業據被告黃啟傑於警詢供述明確 (見本院卷第43至47頁),並有臺中市政府警察局清水分局 扣押筆錄、扣押物品目錄表1份附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9至6 7頁)。本院審酌該扣案物遭黃啟傑濫用其所有權,用以供 該案傷害犯行使用,依前揭規定與說明,聲請人此部分聲請 核屬正當,應予准許。 (三)扣案如附表編號1、2所示之鋁製棒球棍2支,王良瑜於警詢 供稱:我從告訴人林楷苰手上搶到1支金屬製球棒,隨後離 開現場時一起帶走,並於到案時交付警方查扣等語;王榆鈞 於警詢供稱:警方查扣之球棒是我到沙鹿現場時,不知道誰 拿給我的,是誰的我不清楚等語(見本院卷第27、37頁), 且聲請人亦未提出其他積極證據足以證明該等扣案球棍係王 良瑜、王榆鈞所有供犯罪所用之物,自無從逕予宣告沒收。 從而,聲請人此部分單獨宣告沒收之聲請,於法尚有未合, 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1項前段、第2項,刑法第38條 第2項前段、第40條第3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刑事第十九庭 法 官 何紹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林育蘋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品名稱及數量 備  註 1 鋁製棒球棍1支 112年度保管字第3585號扣押物品清單編號1 2 鋁製棒球棍1支 112年度保管字第3585號扣押物品清單編號2 3 鋁製棒球棍1支 112年度保管字第3585號扣押物品清單編號3

2024-12-05

TCDM-113-單聲沒-187-20241205-1

單聲沒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請單獨宣告沒收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單聲沒字第197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VO CONG TRONG (另案於法務部○○○○○○○○○○○執行中) NGUYEN THI PHUONG ANH 上列聲請人因被告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聲請單獨宣 告沒收(113年度聲沒字第108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沒收。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被告VO CONG TRONG、NGUYEN THI PHUONG A NH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 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2546號為不起訴處分,而扣案之非 制式長槍1把(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槍枝總長約117公 分),經鑑定認具殺傷力,有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12 年5月17日刑鑑字第1120023271號鑑定書可稽,屬違禁物, 爰依刑法第38條第1項及第40條第2項、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 例第4條第1項第1款及第5條規定,聲請單獨宣告沒收等語。 二、按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4條第1項第1款所列之槍砲,同 條例第5條明定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不得製造、販賣、 運輸、出租、出借、持有、寄藏或陳列,故屬於違禁物。又 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或專科 沒收之物得單獨宣告沒收,刑法第38條第1項及第40條第2項 分別定有明文。次按往昔向認,若案件未起訴者,應由檢察 官聲請法院以裁定沒收之。而刑法沒收新制施行後,上開規 定並未修正,僅於刑法第40條增訂第3項:「第38條第2項、 第3項之物、第3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因事實上 或法律上原因未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 單獨宣告沒收。」依其立法理由,因沒收已修正為具獨立性 之法律效果,故其宣告,不必然附隨於裁判為之,且犯罪行 為人因死亡、曾經判決確定、刑法第19條等事由受不起訴處 分或不受理、免訴、無罪判決者;或因刑法第19條、疾病不 能到庭而停止審判者及免刑判決者,均可單獨宣告沒收之, 故增訂之。準此,關於違禁物之沒收,於刑法沒收新制施行 後,如系爭案件未據檢察官起訴,仍應由檢察官聲請法院以 裁定沒收之,前後並無不同。又刑罰法令關於沒收之規定, 兼採職權沒收主義與義務沒收主義。職權沒收,係指法院就 屬於被告所有,供犯罪所用、預備用或因犯罪所得之物,仍 得本於職權斟酌是否宣告沒收,例如刑法第38條第2項、第3 8條之1第1項、第2項等規定屬之。義務沒收,則又可分為絕 對義務沒收與相對義務沒收。前者指凡法條有:「不問屬於 犯人與否,沒收之」之特別規定者屬之,法院就此等物品是 否宣告沒收,無斟酌餘地,除已證明滅失者外,不問屬於犯 人與否或有無查扣,均應宣告沒收,例如刑法第38條第1項 、第200條、第205條、第209條、第219條、第266條第2項、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8條第1項前段、第19條第1項等規定屬 之;後者則係指供犯罪所用、預備用或因犯罪所得,以屬於 被告所有者為限,始應予以沒收,例如刑法第38條第2項、 第38條之1第1項。準此,法院受理檢察官之聲請單獨宣告沒 收違禁物時,僅應就聲請人所聲請之物品是否為違禁物加以 判斷,即聲請單獨宣告沒收違禁物,係以沒收客體(即違禁 物)為程序對象。 三、經查:  ㈠被告2人前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案件,經臺灣雲林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2年度偵字第2546號為不起訴處分,嗣 職權送再議,經臺灣高等檢察署臺南檢察分署檢察長以113 年度上職議字第855號處分書駁回而確定等情,有該案不起 訴處分書、處分書、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可稽 。  ㈡該案為警查扣如附表所示之非制式長槍1枝(槍枝管制編號00 00000000,槍枝總長約117公分),經鑑定認具殺傷力等情 ,有新湖分局偵查隊扣押物品目錄表、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 察局112年5月17日刑鑑字第1120023271號鑑定書存卷可按, 堪認如附表所示之物,係屬違禁物,應依刑法第38條第1項 、第40條第2項規定,宣告沒收。是本院審核認本件聲請為 正當,應予准許。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55條之36第2項,刑法第38條第1項、第40 條第2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刑事第一庭 法 官 黃震岳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 繕本)                書記官 沈詩婷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5   日                附表: 編號 扣案物 1 非制式長槍1枝(槍枝管制編號0000000000,槍枝總長約117公分)

2024-12-05

ULDM-113-單聲沒-197-20241205-1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竊盜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839號 聲 請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明學 選任辯護人 陳青來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被告因竊盜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2年度 偵字第5815號、第6040號),本院虎尾簡易庭認不宜以簡易判決 處刑(原案號:112年度虎簡字第164號),改由本院刑事庭依通 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吳明學均無罪,各令入相當處所或以適當方式,施以監護陸月。 未扣案如附表編號1至2「竊得財物」欄所示之犯罪所得均沒收, 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理 由 壹、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吳明學意圖為自己不法之 所有,基於竊盜之犯意,分別於附表所示時、地,以附表所 示之方式徒手竊取附表所示之物得逞。嗣經被害人周月明、 告訴人蔡文琦發現遭竊,始報警循線查獲。因認被告上開所 為,均係犯刑法第320條第1項之竊盜罪嫌等語。 貳、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認被告涉犯上開罪嫌,係以被告於警 詢、偵查時之供述,證人即告訴人蔡文琦、證人即被害人周 月明之證述及現場監視錄影畫面翻拍照片等證據為其主要論 據。經查: 一、被告就上開犯罪事實於警詢、偵查時均坦承不諱(偵5815卷 第11至13頁,偵6040卷第15至18、59至61),核與證人即告 訴人蔡文琦於警詢時證述(偵6040卷第19至20頁)、證人即 被害人周月明於警詢時證述(偵5815卷第15至16頁)之被害 情節均大致相符,並有現場照監視器錄影畫面翻拍照片(偵 5815卷第19至23頁,偵6040卷第29至39頁)在卷可稽,足認 被告自白與事實相符,應堪採信,是本案事證明確,被告本 案被訴竊盜之犯罪事實,堪以認定。至附表編號2部分,被 告所竊得之金額,本院綜合全部卷證,依罪疑唯有利被告原 則,認定為新臺幣100元。 二、按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 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又被告之行為不 罰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法第19條第1項及刑事訴訟法 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刑法第19條第1項規定,係指 行為人行為時理解法律規範、辨識行為違法之能力(即辨識 能力)或依其辨識而為行為之能力(即控制能力)完全欠缺 ,因其欠缺可以自由、理性選擇之基礎,無法正當化刑罰的 預防與矯治效果,故法律效果規定為不罰。然刑法第19條關 於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者責任能力之規定,係採混合生 理學及心理學之立法體例,區分其生(病)理原因與心理結 果二者而為綜合判斷;是行為人是否有足以影響辨識能力與 控制能力之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等生理原因,因事涉醫 療專業,必要時固得委諸於醫學專家之鑑定,然該等生理原 因之存在,是否已致使行為人辨識能力與控制能力有不能、 欠缺或顯著減低等情形,應以其犯罪行為時之狀態定之,由 法院本其調查證據結果,綜合行為人行為時各種主、客觀情 形加以判斷(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3149號判決意旨參 照)。查被告於民國99年6月9日即經鑑定而領有中度身心障 礙證明,並經診斷罹患思覺失調症,本案案發時係於國立臺 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下稱臺大醫院雲林分院) 精神部門診就醫中,此有被告之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證明、臺 大醫院雲林分院113年10月22日○○○○○字第OOOOOOOOOO○函暨 檢附門診病歷紀錄存卷可佐(偵6040卷第27頁;本院虎簡卷 第41頁;本院易卷第57至71頁);復經本院調取被告另案犯 竊盜罪之本院111年度易字第134號(下稱前案)卷宗及判決 ,被告於前案經本院囑託嘉義長庚紀念醫院鑑定其行為時之 精神狀態,鑑定結果略以:被告領有99年6月9日鑑定迄今有 效之中度身心障礙手冊,及93年2月2日至永久有效診斷295 思覺失調症之重大傷病卡;其於106年有多次順手牽羊的行 為,於107年1月做過精神鑑定,鑑定結果其於犯案時已因精 神障礙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且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 經判決無罪,但需住院監護半年;108年出院後長期在臺大 醫院雲林分院門診追蹤治療,於110年8至10月間再度密集犯 案,情況應與上次鑑定時相同;其於27歲時發生精神病,並 因罹患精神疾病而去職,經診斷為慢性「思覺失調症(舊名 精神分裂病)」或「情感思覺失調症」,雖經長期精神科門 診及多次住院治療,個人功能仍逐漸退化,喪失工作及社會 能力,生活散漫,行為退化;認知功能亦已退化,達邊緣智 能程度;依其病史推斷,其因罹患嚴重精神疾病,平日精神 即處於耗弱或辨識能力減低狀態,於前案犯罪行為時,可能 因思覺失調症病情惡化發作,或情感思覺失調症之躁症發作 ,致其思考嚴重脫離現實,完全喪失理性思考與判斷能力, 無法理解行為所產生之後果,且自我控制功能嚴重缺損,行 為失去抑制,而做出前揭違法行為,推測其於犯罪行為時, 已因前揭精神障礙,致其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且欠缺依其辨 識而行為之能力等情,有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鑑定報告書 及本院106年度易字第1172、1224號、111年度易字第134號 判決書列印本各1份附卷可稽(本院易卷第45至51、123至13 3、135至至138頁)。本院審酌被告前案之犯罪時間為110年 7月至10月間,且被告罹患上揭精神疾病,雖經長期精神科 門診及多次住院治療,個人功能仍逐漸退化,喪失工作及社 會能力,行為及認知功能亦已退化,而達邊緣智能程度等情 ,有前開精神鑑定報告及判決書可參,考量被告本案行為模 式與前案類似,犯罪時間距前案犯罪時間亦非遠,堪認被告 本案行為時之精神狀態與前案竊盜行為時之精神狀態,尚無 明顯差異及變動,造成其精神障礙之成因仍持續存在,前開 精神鑑定報告可據為本案適用,而無再行鑑定之必要,俾節 省訴訟資源。綜上,本院審酌被告之生活史、疾病史、前科 紀錄、本案犯行經過及前開鑑定結果,認被告本案行為時, 仍有上開鑑定報告所指因思覺失調症之精神障礙而喪失理性 思考與判斷能力,致行為失去抑制之情形,應認被告欠缺辨 識其行為違法或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屬無刑事責任能力 ,對其施以刑罰,難以達刑事處罰之目的,揆諸首揭規定及 說明,被告本案之行為不罰,自應諭知無罪之判決。   參、監護處分之宣告 一、刑法採刑罰與保安處分雙軌制度,在刑罰之外,特設保安處 分專章,對於具有犯罪危險性者施以矯正、教育、治療等適 當處分,以防止其再犯,危害社會安全。刑法第87條第1項 、第3項即規定:「因第19條第1項之原因而不罰者,其情狀 足認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時,令入相當處所或以適 當方式,施以監護,期間為5年以下(第1項)。其執行期間 屆滿前,檢察官認為有延長之必要者,得聲請法院許可延長 之,第1次延長期間為3年以下,第2次以後每次延長期間為1 年以下。但執行中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者,法院得免其處分 之執行(第3項)。」 二、被告本案因刑法第19條第1項之原因,不罰,已如前述。經 查:  ㈠關於被告之精神疾病治療狀況,參酌前案精神鑑定報告之記 載,鑑定結論認為:因被告病識感不佳,就醫及服藥遵從性 差,致其病情無法獲得有效控制,有再犯及危害公共安全之 虞,建議施以監護及治療,助其改善病情,避免再犯,並維 護社會安全等語(本院易卷第51頁);嗣被告因前案經本院 以111年度易字第134號判決無罪,並令入相當處所施以監護 處分1年確定,於112年10月18日至113年10月17日入臺灣榮 民總醫院灣橋分院執行監護處分1年完畢,經該院評估:被 告經治療後,目前病情穩定,無急性之精神症狀,出院後如 規則服用藥物,無繼續住院之必要,惟仍須持續門診追蹤服 藥,以避免疾病之復發等情,有該院113年10月28日○○○○字 第OOOOOOOOOO號函暨檢附被告之精神科評估報告及相關就診 病歷資料在卷可稽(本院易卷第77至95頁);再經本院函詢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被告目前病情回復狀況,經函覆略以:被 告經精神科診斷為思覺失調症,須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至於 在門診或是住院治療,視臨床症狀、家屬支持系統等多重因 素來考量等語,亦有該院113年10月22日○○○○○字第OOOOOOOO OO號函存卷可參(本院易卷第57頁)。  ㈡本院審酌被告於112年間,除本案之外,另涉有多起竊盜犯行 ,時間與本案接近且多次密集為之,且犯罪情狀均屬類似, 並經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考量其身心障礙狀況,以11 2年度偵字第4697、5286、6452、8843、12385等號為不起訴 處分在案,有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及前揭處分書列 印本附卷可證(本院易卷第27至39頁),足見被告再犯竊盜 犯行之可能性甚高,所為足以對社會秩序及民眾之財產安全 造成相當之危害;而被告於前案監護處分執行完畢後,雖經 診斷病情趨於穩定,且被告同住之家屬即被告母親會陪同其 前往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精神科就診,並督促被告服藥(本院 易卷第154、167頁),惟考量被告母親現已年邁,參以其於 本院審理時陳稱:「(被告會自己吃藥嗎?)不會,都是我 拿給他吃;(被告現在會自己出門嗎?)出門也只去隔壁、 附近的地方走走而已,像是7-11;(你讓被告自己出門,不 會擔心他去偷東西嗎?)我也不知道;(可否都由母親帶被 告出門,也就是說母親帶著才讓被告出門?)不可能,他會 自己出去」等語,顯然無法有效約束被告外出竊盜之行為, 足認被告之家庭監督功能尚屬有限,如未對被告施以適當醫 療照護,被告之竊盜行為仍有再犯可能。是以,依被告上開 精神疾病、治療狀況、家庭支援情形及本案行為之情狀,佐 以上開精神鑑定意見避免被告病情惡化之考量,足認被告有 再犯及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而有令被告施以監護處分、接 受適當治療之必要。  ㈢復衡酌被告之精神障礙程度、本案行為情節、所侵害之法益 、被告所表現行為之危險性及其未來之期待性及其於前案發 生後仍有多次竊盜行為等一切情狀,並考量辯護人及被告家 屬就本案監護處分所表示之意見:被告去臺中的醫院監護, 被告母親要去探視需要長途跋涉,很不方便,若是就近的醫 院監護,沒有意見等語(本院易卷第153頁),認對被告施 以監護處分6月,應屬適當,爰依刑法第87條第1項、第3項 前段規定,諭知令入相當處所或以適當方式,施以監護6月 ,以期被告得接受適當治療,避免其因疾病而再犯,俾兼維 護公共利益。 三、保安處分並無如刑法第51條數罪併罰之規定,依保安處分執 行法第4條之1第1項第2款規定:「因同一原因宣告多數監護 ,期間相同者,執行其一;期間不同者,僅就其中最長期間 者執行之;其因不同原因而宣告者,就其中最適合於受處分 人者,擇一執行之;如依其性質非均執行,不能達其目的時 ,分別或同時執行之。」是無定應執行保安處分期間之必要 (最高法院98年度台上字第3939號判決意旨參照),乃各別 宣告之。至於監護處分之執行,依保安處分執行法第46條規 定,檢察官應按其情形,指定令入司法精神醫院、醫院或其 他精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或令入適當精神復健機構、精神 護理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處所接受照顧、照 護、復健或輔導,或接受特定門診治療、交由其法定代理人 或最近親屬照顧,亦得為其他適當處遇措施,未必須採取完 全拘束被告人身自由之方式,以使受監護處分人適時接受適 當方式之監護,有效達成監護處分之目的;而法院於裁判時 ,應為「令入相當處所或以適當方式,施以監護」之主文宣 示,使保安處分執行法所規定執行之方法一體適用於受處分 人,以免生爭議(刑法第87條第1項修正立法理由參照), 附此敘明。 肆、沒收部分 一、按刑法第40條第3項規定:「第38條第2項、第3項之物、第3 8條之1第1項、第2項之犯罪所得,因事實上或法律上原因未 能追訴犯罪行為人之犯罪或判決有罪者,得單獨宣告沒收。 」其立法理由謂:「因沒收已修正為具獨立性之法律效果, 故其宣告,不必然附隨於裁判為之,且犯罪行為人因死亡、 曾經判決確定、刑法第19條等事由受不起訴處分或不受理、 免訴、無罪判決者;或因刑法第19條、疾病不能到庭而停止 審判者及免刑判決者,均可單獨宣告沒收之,爰增訂第3項 規定。」是以,供犯罪所用、犯罪預備之物或犯罪所生之物 、犯罪所得之沒收,即不以判決有罪為必要,被告之行為已 該當犯罪構成要件,並具有違法性,雖因有刑法第19條之事 由,認無責任能力而判決無罪,仍得以沒收。被告就聲請簡 易判決處刑意旨所為,業已該當竊盜罪之構成要件,且已違 法,縱因被告不具責任能力而獲判無罪,仍得宣告沒收。 二、查被告於附表編號1至2所示時、地,竊得如附表編號1至2「 竊得財物」欄所示之財物,核屬其本案犯罪所得,且未據扣 案或實際發還告訴人及被害人,揆諸前揭規定及說明,均應 依刑法第40條第3項、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之規定宣 告沒收,並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 其價額。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1條第1項、第2項(程序法), 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朱啓仁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檢察官黃晉展到庭執行 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刑事第七庭 審判長法 官  陳雅琪                               法 官  張恂嘉                               法 官  鄭媛禎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不服本判決,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及上 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切勿逕送 上級法院」。                   書記官  王麗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9   日 附表: 編號 對象 時間 地點 方式 竊得財物 (新臺幣) 1 周月明 (被害人) 112年4月24日17時39分許(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誤載為112年4月24日17時28分許,本院逕予更正) 雲林縣○○鎮○○路0段000號之「全聯超市虎尾林森店」前 徒手竊取周月明所有放置於機車掛鉤上之牛肉麵1碗 牛肉麵1碗(價值90元) 2 蔡文琦 (告訴人) 112年5月10日17時32分許 雲林縣○○鎮○○路0段000號之「野川堂秘境鍋物虎尾店」前 徒手竊取蔡文琦所有放置於機車車頭前置物袋內之零錢 現金100元(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原記載1、200元,本院綜合全部卷證,依罪疑唯有利被告原則,認定為100元)

2024-12-04

ULDM-113-易-839-20241204-1

他調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

偽造文書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他調字第4號 公 訴 人 臺灣南投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盈興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年度偵字第1 號、112年度偵字第2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院於民國一百一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所為停止審判裁定,應予 撤銷。   理 由 一、按停止審判之原因消滅時,法院應繼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 298條定有明文。 二、被告林盈興於檢察官提起公訴後,因癲癇、敗血症、中風等 疾病住院,無法自主呼吸而無法到庭,經本院以刑事訴訟法 第294條第2項規定裁定停止審判。嗣被告於民國113年11月2 6日死亡,有戶役政資訊網站查詢-個人基本資料查詢結果等 件附卷可稽,是原停止審判之原因業已消滅,自應繼續審判 。 三、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29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臺灣南投地方法院刑事第五庭                  審判長法 官 張國隆                   法 官 施俊榮                   法 官 羅子俞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林佩儒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4   日

2024-12-04

NTDM-113-他調-4-2024120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違反政府採購法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40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新知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人 陳媛美 上列被告因違反政府採購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2 年度 偵字第11249、18939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被告新知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選任代表人之合法代理人之前, 停止審判。   理 由 一、按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刑 事訴訟法第294條第2項定有明文。又所謂類推適用,係本諸 「相同事物應作相同處理」之憲法上平等原則,於法律漏洞 發生時,比附援用相類法規,以資填補。而刑事訴訟程序, 與基於罪刑法定原則而禁止類推適用之實體法不同,在法無 明文規定而存有法律漏洞之情形,若與現行明文規定之規範 目的具備類似性時,自得類推適用。 二、按「董事會未設常務董事者,應由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 ,及出席董事過半數之同意,互選一人為董事長,並得依章 程規定,以同一方式互選一人為副董事長。董事會設有常務 董事者,其常務董事依前項選舉方式互選之,名額至少三人 ,最多不得超過董事人數三分之一。董事長或副董事長由常 務董事依前項選舉方式互選之。董事長對內為股東會、董事 會及常務董事會主席,對外代表公司。董事長請假或因故不 能行使職權時,由副董事長代理之;無副董事長或副董事長 亦請假或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由董事長指定常務董事一人 代理之;其未設常務董事者,指定董事一人代理之;董事長 未指定代理人者,由常務董事或董事互推一人代理之。常務 董事於董事會休會時,依法令、章程、股東會決議及董事會 決議,以集會方式經常執行董事會職權,由董事長隨時召集 ,以半數以上常務董事之出席,及出席過半數之決議行之。 第57條及第58條對於代表公司之董事準用之。」 、「公司 得以章程特定代表公司之股東;其未經特定者,各股東均得 代表公司。第45條第2項之規定,於代表公司之股東準用之 。」、「代表公司之股東,關於公司營業上一切事務,有辦 理之權。」公司法第208條、第56條、第57條分別定有明文 。   經查,被告新知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代表人即董事長陳媛 美前因非創傷性腦出血病及失語症等疾病於民國112年9月25 日至行天宮醫療志業醫療財團法人恩主公醫院治療,此有前 揭該醫院之診斷證明書在卷可證(偵11249卷第135頁)又經 本院函詢該院有關陳媛美日前病況、理解及表達能力部分, 經該院函覆有語言表達障礙、可以仿說短句、命名成功率約 7成,可能無法完全表達自己意思,有失語症等情,有該院1 13年9月23日函覆之病歷摘要附卷(本院卷第265-267頁),是 顯然無法行使其董事長之職權。復查,被告新知造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依卷附公司登記資料所示(見本院卷第337-338頁) ,仍由陳媛美擔任董事長,對外代表公司,而為公司之法定 代理人,迄今亦未有除陳媛美外,另有副董事長或設有常務 董事或其他董事,此有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務之 董監事資料附卷,亦未經陳媛美指定代理人,是以,被告新 知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無人可代表到庭接受審判。 三、現行刑事訴訟法就法人被告於起訴後,若無人得代表到庭接 受審判之情形,並無明文規定得於有合法代表人能到庭以前 停止審判,而存有法律漏洞。惟上開情形與自然人被告於審 判中因疾病不能到庭之情形,客觀上均生「被告因故不能到 庭,且難以預期何時可續行審判」之結果,於規範目的上顯 具有類似性,實應作相同處理。此外,本案並無顯有應諭知 被告新知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罪或免刑判決之情形。揆諸 前揭說明,爰類推適用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2項之規定,諭 知本案於被告新知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選任代表人之合法代 理人之前,停止審判。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220條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刑事第九庭 審判長法 官 華澹寧                   法 官 陳郁仁                   法 官 黃翊雯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   日                   書記官 賴瑩芳

2024-12-03

SCDM-113-訴-40-20241203-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