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楊淯琳

共找到 30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定金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811號 原 告 啟思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原名:啟思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丞志 被 告 萬小申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定金事件,原告聲請對被告核發支付命令 ,被告已於法定期間內異議,視為原告提起本件訴訟,查本件原 告係請求被告給付新臺幣(下同)4118萬2098元,是本件訴訟標 的金額應核定為4118萬2098元,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 應徵收第一審裁判費39萬2972元,扣除原告已繳支付命令裁判費 500元,原告應再補繳第一審39萬2472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本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補繳,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2025-03-27

TPDV-114-補-811-20250327-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13號 抗 告 人 王凱杰 相 對 人 和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劉源森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1月21日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33257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 訟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 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 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7年度台抗 字第76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執有抗告人於民國113年2月5 日簽發,付款地在臺北市,金額新臺幣(下同)25萬元,利 息按週年利率16%計算,免除作成拒絕證書,到期日113年10 月7日之本票1紙(下稱系爭本票),詎於到期後經提示未獲 付款,為此提出系爭本票1紙,聲請裁定就上開金額及週年 利率16%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並提出系爭本票 為證(見司票卷第9頁)。原裁定就相對人提出之系爭本票 形式上審查,認其已具備本票各記載事項,符合票據法第12 0條規定,屬有效之本票,乃依同法第123條之規定,准予強 制執行,經核並無違誤。抗告人雖辯稱向相對人借款時,有 以車牌號碼000-000號機車1輛(下稱系爭機車)作為擔保品 ,相對人應先處分系爭機車取償,且伊自113年3月8日起至1 13年9月8日止,每月按期繳納8775元,已繳7期合計6萬1425 元,係因伊財務狀況突遇改變,方無法按時償還等語。惟此 屬實體法上之爭執,抗告人應另循訴訟程序以資解決,要非 本件非訟事件程序所得加以審究。從而原裁定准許系爭本票 強制執行,於法無違。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匡 偉                          法 官 蔡牧容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再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2025-03-26

TPDV-114-抗-113-20250326-1

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確認租賃關係存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簡上字第562號 上 訴 人 洪明足 訴訟代理人 張臺元 被上訴人 林崇榮(即林張來好之繼承人) 林玥伶(即林張來好之繼承人) 兼上二人 訴訟代理人 林春榮(即林張來好之繼承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認租賃關係存在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應再開言詞辯論。   理 由 一、按法院於言詞辯論終結後,宣示裁判前,如有必要得命再開 言詞辯論,民事訴訟法第210條定有明文。 二、查本件於民國114年2月21日言詞辯論終結後,有再開辯論之 必要,爰依首揭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匡 偉                                    法 官 蔡牧容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2025-03-26

TPDV-112-簡上-562-20250326-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返還承攬報酬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建字第59號 原 告 吳烈俊 訴訟代理人 顏碧志律師 江宇軒律師 被 告 萬代設計企業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蔡文欽 訴訟代理人 周建才律師 複代理人 沈鴻君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承攬報酬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7 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三十萬二二三三元,及自民國一一二 年一月十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二、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百分之二十二,餘由原告負擔。 四、本判決得假執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三十萬二二三三元為原 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五、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委託訴外人設計師陳韋志(下稱陳韋志)代 其簽約並負責相關履約事項,兩造於民國110年11月15日簽 訂室內設計工程委託契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由被告 承攬原告位於桃園市○○區○○○路000巷000號房屋1至3樓(下 稱系爭房屋)之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下稱系爭工程),工 程總價新臺幣(下同)420萬元。原告已於111年1月19日及2 月14日分別匯款63萬元及84萬元共計147萬元至系爭契約第8 條指定之帳戶。因系爭房屋靠海,系爭工程裝潢使用之木材 是否防腐防蟲至為重要,雙方乃約定木材應具有防腐防蟲之 材料之品質,詎被告竟使用永新實業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不 具防腐防蟲品質之永新「F3高級角材」(下稱「F3高級角材 」)施作系爭工程,原告發現後詢問陳韋志,陳韋志先謊稱 系爭工程使用之集成材即有防腐防蟲之效果,嗣改稱其不知 悉另有防腐防蟲之集成材,可見其已自承系爭工程使用之「 F3高級角材」不具約定之防腐防蟲品質。又被告不但以不符 約定品質之材料施工外,系爭工程存在如起訴狀附表1所示 未按圖施工之瑕疵,原告於111年12月28日發函定相當期限 請求被告修補,並聲明倘逾期未修補瑕疵,系爭契約不待通 知即為解除,被告受催告後仍未於期限內修補,且起訴狀附 表1所示瑕疵須全部拆除並以符合約定品質之材料重新施作 始得改善,實屬不能修補之瑕疵,原告乃以民事起訴狀繕本 之送達依民法第494條規定對被告為解除契約之意思表示, 系爭契約既經原告解除,被告應依民法第259條第1款、第2 款規定返還已受領之承攬報酬147萬元。縱法院認原告不得 依民法第494條規定解除契約,被告施作之系爭工程有如起 訴狀附表1所示瑕疵,有瑕疵部分之價值合計為99萬4160元 ,經原告定相當期限請求被告修補,被告逾期未修補瑕疵, 且瑕疵亦無法修補,原告自得依民法第494條規定請求減少 報酬99萬4160元並依民法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返還上開溢 領之報酬,亦得依民法第495條第1項、第227條第1項準用第 226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瑕疵損害99萬4160元。又系爭 契約第6條明定施工期限自111年1月17日起至111年5月2日止 ,倘被告逾期完工,原告得按日扣罰工程總價千分之一之逾 期罰款,被告曾於111年4月21日提出追加工程報價單藉故加 收工程款,惟原告並不同意,被告遂不再進場施工,計算至 112年1月10日止,共計延宕253日,被告應支付原告懲罰性 違約金106萬2600元等語。並聲明:  ㈠先位聲明:  1.被告應給付原告147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2.被告應給付原告106萬26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3.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㈡備位聲明:  1.被告應給付原告99萬416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2.被告應給付原告106萬26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 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3.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系爭工程各樓層細項內容係由原告提出其另委由 他人繪製之造型與3D圖、立面圖等供被告檢視,經雙方確認 室內裝修工程總表1張、主燈工程報價單1張、窗簾工程報價 單1張、1F裝修工程報價單6張、2F裝修工程報價單6張及3F 裝修工程報價單4張,議價後由被告同意以420萬元承攬並簽 訂系爭契約。原告簽約前固曾提及角材部分應使用防腐防蟲 之材料,陳韋志乃回覆並說明集成材因膠合製程技術本身具 有一定程度之防腐防蟲效果,兩造確認工程報價單時陳韋志 亦再次向原告說明角材部分將採用集成材,原告並未為任何 反對意見,並於工程報價單上木作工程中就角材部分為「金 旺集成角材」之記載,嗣因被告之木工廠商表示未與金旺之 廠牌合作,建議改用國內最好廠牌「永新集成材」其價格亦 較金旺集成材高,此部分價差乃由被告自行吸收,陳韋志亦 曾向原告報告並經原告確認後始進行施工,詎系爭工程關於 角材之部分於111年2月間已大致施作完畢,原告突於111年3 月間要求陳韋志於其所持之工程總表加註「角材使用防腐防 蟲 白鐵釘 陳韋志」等文字,陳韋志因認永新集成材採膠合 製成技術而具有一定程度之防腐防蟲效果,遂依原告要求手 寫加註上開文字,熟料,被告向原告請領第二期工程款時, 原告竟藉詞拖延付款,嗣後方改口角材非防腐防蟲材料拒絕 付款,兩造乃達成共識於角材爭議未決前先予停工,無奈原 告拒絕溝通協商甚至無端對被告提出刑事告訴,致兩造已無 任何互信基礎,原告既未依約給付工程款,被告自得主張同 時履行抗辯權,於原告履行付款義務前拒絕進場施工。被告 係使用價格高於金旺集成材之永新集成材施作系爭工程,並 經原告確認,該等材料亦具有一定防腐防蟲效果,符合債之 本旨,原告以被告未依約施作防腐防蟲角材施作系爭工程為 由,主張解除契約或減少報酬並返還已受領之承攬報酬147 萬元,並無理由。又原告另主張系爭工程有起訴狀附表1所 示未按圖施工之瑕疵並非事實,係被告依原告自行提出他人 繪製之造型與3D圖、立面圖等為依據,與原告討論施工內容 並經其同意調整或修改後方予以執行,原告幾乎每天在現場 監工,被告豈有可能未取得其同意逕自調整或修改相關工項 ,原告稱被告未按圖施工,顯係為脫免其付款責任之詞,故 原告以瑕疵為由主張減少報酬或瑕疵賠償99萬4160元,亦無 理由。至原告請求之逾期罰款部分,兩造於角材爭議發生之 溝通協調過程中,已達成先予停工之共識在先,原告於111 年3月21日後即未再依系爭契約第8條約定給付工程款,被告 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於原告履行其付款義務前拒絕進場 施工,且則原告主張被告迄今未完工應給付逾期罰款106萬2 600元,顯無理由等語置辯。答辯聲明:㈠原告之訴及假執行 之聲請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被告願供擔保,請准予宣告 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見本院卷㈠第391-392頁):  ㈠原告委由被告公司承攬施作門牌號碼為「桃園市○○區○○○路00 0巷000號」房屋(即系爭房屋)1-3 樓之室內設計裝修工程 (即系爭工程),並於111 年11月15日簽有室內設計工程委 託契約書乙份(即系爭契約,原證1、被證1),且經雙方確 認並約有室內裝修工程之工程總表1 張(被證2 )、主燈工 程(壹)之工程報價單1張(被證3-1)、窗簾工程(貳)之 工程報價單1 張(被證3-2)、1F裝修工程(參)之工程報 價單6 張(被證3-3)、2F裝修工程(肆)之工程報價單6 張(被證3-4)、3F裝修工程(伍)之工程報價單4 張(被 證3-5)。  ㈡依前開㈠工程總表總計之工程價格為473萬8714元,經議價後 ,議定以420萬元計價,兩造約定原告應依系爭契約第八條 約定之日期及金額,分6期給付工程款予被告。  ㈢原告分別於111年1月19日匯款63萬元、111年2月14日匯款84 元,共計給付工程款147萬元。  ㈣本件被告是負責統包,設計圖係由原告所提供,包括由他人 繪製之3D圖、立面圖等設計圖,請被告依該等圖面設計之內 容報價、裝修施工,被告毋須再繪製設計圖,被告係由公司 設計師陳韋志負責系爭工程簽約、履約及後續執行等事宜, 並為與原告在現場接洽、聯繫及討論施工細部事項之人。  ㈤被證3-3 、3-4 及3-5 所示工程報價單上之木作工程中有關 角材部分載有「金旺集成角材」之約定(見被證3-3之第2、 3頁、被證3-4之第2、3頁、被證3-5之第2頁)。  ㈥原告所提原證3 之工程總表上以手寫方式加註:「角材使用 防腐防蟲材料白鐵釘陳韋志」等文字,係被告之設計師陳韋 志於系爭工程之角材工程大致施作完畢後,另於111 年3 月 中旬依原告之要求,始加註之內容,並非兩造於簽約時所寫 。  ㈦原證5及被證5之LINE對話紀錄截圖為陳韋志與原告間往來之 對話內容。  ㈧原告就系爭工程履約糾紛曾對被告之設計師陳韋志提出刑事 詐欺之告訴,案經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於111 年11月 以111年度偵字第42533 號作成不起訴處分書,原告不服聲 請再議,經臺灣高等檢察署於111年12月8日認原告之再議無 理由,以111年度上聲議字第10946號處分書駁回其聲請,該 案已不起訴確定在案(見被證6 、被證7)。  ㈨被告就系爭工程實際所使用之角材為永新集成材(即原告所 指之永新「F3高級角材」),其產品介紹包含於被證8 之永 新LVL 裝潢角材系列產品網頁資料。原告所提詐欺告訴(即 前揭不爭執事項㈧),檢察官於偵查中函詢「永新LVL角材」 之元鴻公司,經函覆:「F1防水防蟲角材與F3高級角材耐用 年限相當,前者有防蟲效果,防蟲效力為5年,所施以防蟲 藥劑為賽滅寧」等語,是「F1防水防蟲角材」與「F3高級角 材」之差別在於有無添加賽滅寧。  ㈩兩造曾於111年4月1日就系爭工程履約糾紛進行當面協談,對 話內容如原證4之錄影內容。  原告於111年12月28日發函定相當期限,請求被告修補,被告 有收受。  四、本院之判斷:   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施作系爭工程未具約定之防腐防蟲品質、 未按圖施工而有瑕疵,先位依民法第494條規定解除系爭契 約,並依同法第259條第1款、第2款規定請求被告返還已受 領之承攬報酬147萬元,備位依民法第494條及第179條規定 減少報酬99萬4160元並請求返還,或依民法第495條第1項、 第227條第1項準用第226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瑕疵損害 99萬4160元,並依系爭契約第11條請求被告支付懲罰性違約 金106萬2600元,被告則以前揭情詞置辯,是本件爭點應為 :㈠被告於系爭工程所使用之「F3高級角材」是否具有兩造 約定之防腐、防蟲品質?㈡系爭工程是否有原告民事起訴狀 附表1所示未按圖施工之情形而有瑕疵?或業經原告同意而 變更設計?㈢兩造有無停工之合意?㈣被告就原告主張逾期未 完工乙節,得否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㈤原告先位依民法第4 94條規定解除系爭契約,並依同法第259條第1款、第2款規 定請求被告返還已受領之承攬報酬147萬元,備位依民法第4 94條及第179條規定減少報酬99萬4160元並請求返還,是否 有理由?㈥原告另依民法第495條第1項、第227條第1項準用 第226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瑕疵損害99萬4160元,是否 有理由?㈦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1條約定請求被告給付懲罰性 違約金106萬2600元,是否有理由?  ㈠被告於系爭工程所使用之「F3高級角材」是否具有兩造約定 之防腐、防蟲品質?  1.按解釋意思表示,應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 辭句,民法第98條亦定有明文。而所謂探求當事人之真意, 如兩造就其真意有爭執時,應從該意思表示所根基之原因事 實、經濟目的、一般社會之理性客觀認知、經驗法則及當事 人所欲使該意思表示發生之法律效果而為探求(最高法院10 8年度台上字第1753號判決意旨參照)。又解釋當事人之契 約,應通觀全文,併斟酌立約當時之情形及其他一切證據資 料,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 (最高法院111年度台上字第2557號判決意旨參照)。  2.兩造就工程報價單上之木作工程中有關角材部分載有「金旺 集成角材」之約定、被告於系爭工程中施用「F3高級角材」 、「F1防水防蟲角材」與「F3高級角材」之差別在於有無添 加賽滅寧及工程總表上有以手寫方式加註「角材使用防腐防 蟲材料白鐵釘陳韋志」等文字之事實均不爭執,然觀系爭契 約內容可知,兩造就「金旺集成角材」之約定,並未明確具 體約定使用特定材料等級。佐鑑定報告上所載(見外放鑑定 報告第3頁),金旺集成角材下有「三合一」、「二合一」 、「防火」、「防腐」四種規格。而「二合一」材料等級同 「F3高級角材」,而參金旺功能性角材規格表,「二合一」 材料僅具超低甲醛、防水特性,並無防腐防蟲功能,且一般 普通木質集成材多含有甲醛,僅有高級環保板材不含甲醛或 低甲醛,倘僅以含有甲醛即作為具有「防腐防蟲」功能,即 形同認為一般普通木質集成材即大多具有「防腐防蟲」功效 ,兩造實無須就此為特別約定,此顯與常情不符。是被告抗 辯兩造間關於防腐防蟲之約定,以施作「F3高級角材」,因 該膠合材料含有甲醛,即具有「防腐防蟲」效果,即已達成 契約目的云云,顯然與兩造間真意不符,難認可採。但再佐 兩造發生爭議時,111年4月28日陳韋志傳給原告之LINE上載 明「這個集成材,我們簽約時寫在估價單裡。我們在過年前 就已經送到現場,也請你過來看的,永新集成材,更是品質 價格都高於估價單所列的金旺甚至到了3月中下旬,所有天 花板早已做好,櫃體也接近完成的階段,你我也都還不知道 有『可以出防腐防蟲的集成材』這種東西,對吧?不然怎麼會 已經施工了兩個月,才提出這個要求呢?」(見本院卷㈠第8 4頁),至少可推認被告於締約當時,並無以「F1防水防蟲 角材」施作之意思,更可見兩造固就系爭工程之木作工程約 定需具防腐防蟲之品質,但並未明確約定應使用何種規格等 級之材料(集成角材),亦未明確約定應使用「F1防水防蟲 角材」施作,惟被告於系爭工程所使用之永新「F3高級角材 」不具兩造約定之防腐、防蟲品質亦足堪認定。  ㈡系爭工程是否有原告民事起訴狀附表1所示未按圖施工之情形 而有瑕疵?或業經原告同意而變更設計?   兩造就系爭工程被告是負責統包,設計圖係由原告所提供, 包括由他人繪製之3D圖、立面圖等設計圖,請被告依該等圖 面設計之內容報價、裝修施工,被告毋須再繪製設計圖,被 告係由公司之設計師陳韋志負責系爭工程簽約、履約及後續 執行等事宜,並為與原告在現場接洽、聯繫及討論施工細部 事項之人之事實並不爭執(見上開不爭執事項㈣),然於工 程施作過程中,於室內裝修實務中亦常見兩造合意變更或因 施作需要而有追加減工項或數量,本件原告主張被告應依設 計圖施工,因被告有未依設計圖按圖施工之情而有瑕疵,被 告則抗辯系爭工程追加減工項或數量均經原告同意,並舉兩 造間LINE對話及證人鄭俊雄為憑,經查:   1.細繹陳韋志與原告間LINE(自111年3月29日起至111年6月3 日)對話紀錄內容可知,初始係陳韋志傳訊息予原告請款, 並就系爭工程減項加總後傳給原告,請原告確認,原告則傳 各區域工程報價單照片並表示在有打勾或圈的地方做記號, 陳韋志再傳追加減明細予原告,並表示請原告先看過工程變 更和追加減部分,陳韋志並表示「…我希望我們能很快有個 共識,不然在目前的情況下,你無法安心的付款,我也沒辦 法繼續進場施工。另外,有關角材的處理,雖然在認定上無 法有共識,但為了讓案件順利進行,我這邊願意無償施作維 修孔(如同上次協調會的建議),方便日後定期施藥。你我 都知道即便是防腐防蟲角材亦有其年限,難保日後何時會有 蟲害。採用這樣的方式,才是永保安居的作法,希望你能認 同接受。至於角材的價差部分,我會請木工廠商算出實際數 量和金額,補足價差之外,再加倍的金額做為補償。」,原 告則回「第一追加的部分我不同意因為你沒有按圖施工隨意 更改第二你說角材的部分廠商可以開證明你所用的是(防腐 防蟲)請你開給我」,陳韋志再回「我隨意更改的地方是哪 些?你每天都在工地,我們所有做的東西都經過你同意才施 作的不是嗎?甚至,已經說好的東西比如說衣櫃的燈光,做 好以後,你後來說要修改,我們也都照你的意思修改了,不 是嗎?」,原告再回「1樓大廳的天花板。2樓的走道天花板 。2樓次臥B天花板。2樓主臥室天花板。2樓次臥B床頭。2樓 主臥床頭。2樓次臥A浴室」、「角材的部分也說要開證明已 經開了很久了」,陳韋志再回「角材的部分,我們已經溝通 過很多次。起初,你我並沒有在這個材料上並沒有多著墨。 你說要用防腐防蟲,我說那就用集成材(我承認當時並不知 道有所謂的防腐防蟲集成材""可以出防腐防蟲證明""我想, 你當時也不清楚明白你確切要的是什麼),這個集成材,我 們簽約時寫在估價單裡。我們在過年前就已經送到現場,也 請你過來看的,永新集成材,更是品質價格都高於估價單所 列的金旺。甚至到了3月中下旬,所有天花板早已做好,櫃 體也接近完成的階段,你我也都還不知道有『可以出防腐防 蟲的集成材』這種東西」、「這些東西,哪個沒有經過現場 討論?而且都不只一次,都是你同意後,我們才做下去的。 而且,所有的天花板,除了二樓的走道因為壓太低,臥室A 的天花板,因為壓床,這兩處經過討論後有變更以外,基本 上我們還是按施工圖施工的喔。至於一樓大廳的天花板,你 說的如果是哪些裝飾的線條,我也跟你說明過,我認為加上 那些線條,反而顯的太繁複,不耐看。但如果最後你認為要 加,我也會加給你,沒有問題,對吧?」,後續又過了幾天 ,原告仍無回應,陳韋志再傳「…對於雙方無法達成共識的 爭議,我建議,是不是考慮鑒請第三方(比如說裝潢公會) 來協調公證,以利案子重新啟動,順利進行或是完結?」, 原告僅回「防腐防蟲的事情你在拖延不解決我已經交由律師 解決」等語(見本院卷㈠第299-308頁)。  2.證人鄭俊雄於本院證稱:系爭工程我擔任監工、管理現場工 程進度、把現場完成,我每週到現場4天左右,因為原告常 到現場,原告幾乎我到的時候他都在,原告父親或母親早上 都會經過看一下,陳韋志一週會去現場3-4天,陳韋志在場 時我也會在場,這樣比較好討論、掌握工地進度。我根據原 告給的圖施作,我也有將原告的3D圖轉達給陳韋志,有些現 場直接改做成原告要的樣子,有些沒辦法改變就由設計師陳 韋志與原告討論,討論的結果就做成現在的樣子。系爭工程 變更工項,是原告跟陳韋志談好,陳韋志再告訴我如何變更 ,我依陳韋志指示施作,被證11是我跟原告的對話紀錄,原 告會把他看到的、想要的拍照傳給我,我再與陳韋志討論是 否可行、再做調整,有時候現場討論、有時線上討論,我會 需要陳韋志看過同意、原告同意才變更。1樓裝修工程1F玄 關客廳辦公區造型天花型依圖說是2-3層,但實際施作是1層 ,因高度無法做這麼複雜,一樣的工會有材料增減。1F玄關 衣帽櫃H2400是寬度加寬,陳韋志覺得如果依原施工尺寸, 會留下一個深洞,所以才整個做滿,做完原告才看到,我有 向原告解釋,他也同意。1F孝親房造型天花板躺著時會直接 面對玻璃,後來與原告商量就把光源放在平頂,避免地震時 發生危險。插座配線、開關配線、電話配線是依原告之使用 習慣。2樓主臥床頭造型(局部立體造型)下方立面圖鋁鈦 板造型邊框是否有在局部立體造型施作範圍內,我不知道, 因為現場做的跟拿到的圖有很多的變動,原告會在現場做變 動,以工程實作來說,會先做完基礎,現場有很多追加減, 實在無法一一記得等語(見本院卷㈡第406-420頁)。    3.本院審酌證人鄭俊雄前揭證述、原告與證人鄭俊雄LINE對話 紀錄(見被證11,自111年2月10日起至111年3月30日止,本 院卷㈠第471-498頁),併酌兩造發生角材爭議前,原告已分 期給付合計三期款項,被告施工人員已進場數月,兩造之溝 通管道順暢,加上原告又居住於附近,包括原告之親友亦常 到現場察看施工狀況,倘確未經原告事前或事後同意,原告 能即時向被告或陳韋志反應,然從原告提出上開與陳韋志間 或原告與證人鄭俊雄LINE對話紀錄可知,原告僅於111年4月 28日向陳韋志表明不同意追加並稱陳韋志隨意更改等語(見 本院卷㈠第305頁),然在此之前自111年1月起至111年4月間 ,原告均無任何表示,況以原告於111年4月28日傳訊當時, 原告已因角材爭議深感不快,且原告就陳韋志所提追減部分 ,未為任何反對意思,卻僅就追加部分為反對,但系爭工程 追加減部分,有時係就同一工項,不在施作原設計圖所載故 追減,另施作兩造約定之工項故為追加,豈可能僅同意追減 而不同意追加,就此實有違常情,是本院認被告抗辯系爭工 程施作固有與兩造締約時圖面不同之情形,然此係基於原告 事前或事後同意而變更設計、進而為系爭工程之追加減,應 較合理而屬可信。  4.基此,本院認系爭工程施作固有與兩造締約時圖面不同之情 形,然此係基於原告事前或事後同意而變更設計、進而為系 爭工程之追加減,關於系爭工程由被告施作部分價值,經本 院囑託桃園市室內設計裝修商業同業公會鑑定及補充鑑定( 下合稱鑑定報告),鑑定報告載明將被告未施作部分扣除、 未完成部分則估算已完成之價值,如有重複開項部分則不予 計價,併依百分比調整,本院認系爭工程經合意變更設計並 為追加減後,被告就系爭工程施作之價值如本判決書附表「 本院判斷」欄所載。  ㈢兩造有無停工之合意?  1.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 為成立,民法第153條第1項定有明文。  2.從上開陳韋志與原告間LINE(自111年3月29日起至111年6月 3日)對話紀錄可知,兩造間並未達成停工之合意,且兩造 就已生之糾紛,陳韋志提出解決方案包括無償施作維修孔, 方便日後定期施藥除蟲、補足角材價差並加倍補償或由第三 方(比如說裝潢公會)來協調,原告均未同意,甚至回訊息 表示「防腐防蟲的事情你在拖延不解決我已經交由律師解決 」等語(見本院卷㈠第308頁),顯見兩造並無停工合意,被 告此部分抗辯,並無可採。  ㈣被告就原告主張逾期未完工乙節,得否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  1.按因契約互負債務者,於他方當事人未為對待給付前,得拒 絕自己之給付。他方當事人已為部分之給付時,依其情形, 如拒絕自己之給付有違背誠實及信用方法者,不得拒絕自己 之給付,民法第264條第1項前段、第2項定有明文。所謂他 方當事人已為部分之給付,非僅指一部之給付,尚應包括「 瑕疵之給付」在內;僅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拒絕給付部分,應 與他方當事人應負之瑕疵補正責任「相當」(最高法院110 年度台上字第690號判決意旨參照)。  2.依系爭契約第8條第4項約定,兩造約定工程款按簽約時、年 前開工款、年後開工款、第二期、完工時、驗收後共六期付 款,原告已支付第一到三期共147萬元,依約原告應於111年 3月21日給付第二期款123萬元,然依前揭LINE對話可知,因 此時兩造就角材爭議無法解決,原告至111年6月仍未付款, 一般而言,承攬契約雖係採報酬後付主義,然工程實務上為 避免承攬人積壓資金多採按期估驗計價或按進度付款之方式 ,以利工程順利進行,當定作人即原告未依約定給付進度款 時,承攬人即被告應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拒絕繼續施作,否 則當定作人無端延宕付款,若仍要求承攬人繼續施作,使之 承擔沉重資金壓力,將無法達到兩造最初合意約定承攬人得 分期請求給付報酬、避免資金壓力之旨趣。本件被告就施作 之木作工程存有不具兩造約定之防腐防蟲品質,業經認定如 前,然非無法以施作維修孔或以防蟲工序修補,原告拒絕被 告提出之修補方式,亦拒絕再依約依期給付工程款,則依前 揭法律規定及最高法院判決意旨,被告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應屬合法有據。  3.被告為同時履行抗辯既屬有據,則即無逾期完工之情,從而 原告依系爭契約第11條約定請求被告給付懲罰性違約金106 萬2600元乙節,即無庸審酌。  ㈤原告先位依民法第494條規定解除系爭契約,並依同法第259 條第1款、第2款規定請求被告返還已受領之承攬報酬147萬 元,備位依民法第494條及第179條規定減少報酬99萬4160元 並請求返還,是否有理由?  1.按承攬人完成工作,應使其具備約定之品質及無減少或滅失 價值或不適於通常或約定使用之瑕疵;工作有瑕疵者,定作 人得定相當期限,請求承攬人修補之。承攬人不於前項期限 內修補者,定作人得自行修補,並得向承攬人請求償還修補 必要之費用。如修補所需費用過鉅者,承攬人得拒絕修補, 前項規定,不適用之;承攬人不於前條第1項所定期限內修 補瑕疵,或依前條第3項之規定拒絕修補或其瑕疵不能修補 者,定作人得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報酬。但瑕疵非重要,或 所承攬之工作為建築物或其他土地上之工作物者,定作人不 得解除契約,民法第492條、第493條及第494條分別定有明 文。  2.被告施作系爭工程中木作工程所使用永新「F3高級角材」不 具約定之防腐防蟲品質,業經認定如前,是原告主張被告施 作之木作工程存有瑕疵,並已於111年12月28日寄發存證信 函定期催告被告修補瑕疵(見本院卷㈠第87-95頁)乙節,均 足堪認定。  3.原告主張被告應將已施作之「F3高級角材」木作工程拆除, 重新使用「F1防水防蟲角材」施作以修補瑕疵等語(見本院 卷㈢第37頁),然依締約過程觀之,無法認定兩造有以特定 「F1防水防蟲角材」施作之合意,且該瑕疵陳韋志業提出解 決方案包括無償施作維修孔,客觀上亦得藉由後續防蟲等工 序修補,況防蟲工序實務上亦屬常見,則該瑕疵應符合民法 第494條但書「瑕疵非重要」,是原告據此依民法第494條主 張因被告應使用「F1防水防蟲角材」無償修補瑕疵並負擔相 關材料、人工費用,而被告未於期限內修補瑕疵而解除契約 ,並請求返還已付工程款,尚乏所據。  4.原告備位依民法第494條、第179條主張減少報酬,請求被告 返還溢領報酬99萬4160元等語,查:依鑑定報告可知(見外 放鑑定報告第4頁),倘以「F1防水防蟲角材」施作,每支 為49元,倘以「F3高級角材」施作,則每支為43元,則「F3 高級角材」材料單價約佔「F1防水防蟲角材」材料之87.76% (計算式:43÷49×100%=87.76%,四捨五入至小數第二位) ,但因無法認定兩造就木作工程有約定以「F1防水防蟲角材 」材料施作之合意,故此部分之價值比,僅為衡酌之參考因 素之一;另補充鑑定報告固以「天花板施作面積共計63坪, 每坪需以10隻角材計算,共需使用630隻角材*6元=3780元, 為價差金額」(見本院卷㈡第385頁),然此僅為材料本身單 價之差異,做為室內裝修木工工程之一部時,依實務運作, 實無可能僅以材料本身價差為報價,再參酌兩造締約、履約 過程等因素,本院認工程報價單「金旺集成角材」之工項, 不應單以角材價差而應以價值比率為基準,是應以減少報酬 12%為宜。則本院認被告施作系爭工程價值(包括前述㈡)如 本判決書附表「本院判斷」欄所載(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 合計為114萬8102元,則被告溢領之報酬應為30萬2233元( 計算式:147萬元-116萬7767元=30萬2233元)。  ㈥原告另依民法第495條第1項、第227條第1項準用第226條第1 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瑕疵損害99萬4160元,是否有無理由?  1.按因可歸責於承攬人之事由,致工作發生瑕疵者,定作人除 依前二條之規定,請求修補或解除契約,或請求減少報酬外 ,並得請求損害賠償,民法第495條第1項定有明文。  2.原告主張被告有未依約定使用防腐防蟲角材瑕疵及未按圖面 施作等瑕疵,皆須全部拆除並按設計圖以符合約定品質之材 料重新施作始可改善,實屬不能修補之瑕疵,為不能補正之 不完全給付,依民法第495條第1項、第227條第1項準用第22 6條第1項規定請求被告賠償瑕疵損害99萬4160元等語,查: 被告施作系爭工程中木作工程所使用永新「F3高級角材」不 具約定之防腐防蟲品質,然此可經由施作維修孔灌入除蟲劑 或藉由後續防蟲工序補正,非無法修補之瑕疵,再系爭工程 現況與設計圖不同部分,係經過原告同意之變更追加減,均 經認定如前,原告負未就被告施作系爭工程存有其他瑕疵、 該等瑕疵與原告主張之損害間因果關係及具體損害內容為何 為舉證說明,是無法為有利於原告之認定,原告此部分主張 ,並無可採。  ㈦原告依民法第494條規定解除契約為不合法,業經說明如前, 原告另依民法第511條規定行使法定終止權,終止兩造間系 爭契約(見本院卷㈠第21頁),併此敘明。  五、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及第203條分 別定有明文。本件兩造就起訴狀繕本送達日為112年1月9日 並不爭執(見本院卷㈢第121頁),則原告請求30萬2233元自 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即112年1月10日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 利息,為有理由。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494條、第179條規定,請求被告給 付30萬2233元,及自112年1月10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 率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圍之請求, 則屬無據,應予駁回。 七、本件本院判命被告給付之金額未逾50萬元,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389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職權宣告假執行,原告雖陳明 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僅係促使法院職權發動,並無准 駁之必要,被告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免為假執行,經核於法並 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之。至於原告敗訴部 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已失其附麗,應併予駁回。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核 均與判決結果無影響,爰不予一一論列,附此敘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工程法庭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2025-03-21

TPDV-112-建-59-20250321-2

建簡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建簡上字第14號 上 訴 人 漢邑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廖有利 訴訟代理人 周念暉律師 吳昌翰律師 被 上訴人 偉邦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簡向偉 訴訟代理人 姚美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工程款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3年8 月14日本院臺北簡易庭113年度北建簡字第3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 訴,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主張:兩造於民國105年8月1日就「帝寶新營J棟新建 工程」(下稱新建工程)其中之泥作工程(下稱系爭工程) 簽立工程承攬合約書(下稱系爭契約),由伊負責施作系爭 工程,伊已於107年初完工且經被上訴人驗收完成。經伊請 求,被上訴人業給付工程款新臺幣(下同)144萬2422元, 尚有保留款16萬1165元未為給付。兩造間除簽立系爭契約外 ,另簽立材料訂購單(下稱系爭訂購單),均屬系爭工程合 約範圍,且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5項,兩造約定工程款開立工 資發票、材料款開立貨品發票,且不得互抵,是系爭契約由 契約條款整體內容判斷,應定性為為買賣及承攬的混合契約 而適用15年時效。爰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b款等提起本件 訴訟(原審駁回上訴人之請求,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並 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6萬1165元, 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 二、被上訴人則以:系爭工程於107年8月9日經業主即訴外人帝 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帝寶公司)完成驗收,108年8月 8日保固期屆滿,是上訴人請求權消滅時效應自108年8月8日 保固期屆滿日起算,且兩造間契約關係應定性為承攬契約, 上訴人遲至112年10月31日始發函向伊主張尚有16萬1165元 之保留款尚未給付,則依民法第127條第7款規定,上訴人所 請求之承攬報酬已罹於時效等語資為抗辯,並聲明:上訴駁 回。 三、兩造就系爭工程於105年8月1日簽訂系爭契約,約定工程總 價456萬8529元,採實做實算,另就材料部分簽訂材料訂購 單(即系爭訂購單),上訴人施作之工程,於107年12月21 日估驗款項153萬4906元,加計營業稅7萬6745元,應付估價 款161萬1651元,扣除代墊款8064元後,被上訴人已給付上 訴人144萬2422元,尚有保留款16萬1165元未給付;上訴人 前曾起訴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系爭工程之保留款,經本院108 年度建字第412號判決,兩造不服均上訴,嗣經臺灣高等法 院110年度建上字第21號判決認定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之 保留款140萬907元並經確定(下稱另案),不包含本件訴訟 上訴人請求之保留款16萬1165元在內;系爭工程係經業主即 訴外人帝寶公司於107年8月9日完成驗收;上訴人於112年10 月31日始發函為本件請求等事實均不爭執,並有系爭契約、 臺灣高等法院110年度建上字第21號民事判決、112年10月31 日112周延律字第1121002號函、系爭訂購單、工程估驗計價 單、統一發票(三聯式)及票面金額72萬1211元支票2紙等 在卷可稽(均影本)(分見原審卷第21-71頁、第119-130頁 、第201-203頁、第213-219頁),此部分之事實,堪以認定 。 四、本院之判斷:  ㈠系爭契約應定性為承攬契約或買賣及承攬的混合契約?  1.按稱承攬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之工作, 他方俟工作完成,給付報酬之契約。約定由承攬人供給材料 者,其材料之價額,推定為報酬之一部;報酬應於工作交付 時給付之,無須交付者,應於工作完成時給付之,民法第49 0條及第505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解釋意思表示,應 探求當事人之真意,不得拘泥於所用之辭句,民法第98條亦 定有明文。又按解釋契約,應於文義上及論理上詳為推求, 以探求當事人立約時之真意,並通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 約當時及過去之事實、交易上之習慣等其他一切證據資料, 本於經驗法則及誠信原則,自該意思表示所根基之原因事實 、主要目的、經濟價值、社會客觀認知及當事人所欲表示之 法律效果,為全盤之觀察,以為判斷之基礎,不能徒拘泥字 面或截取書據中一二語,任意推解致失其真意(最高法院10 4年度台上字第1877號判決意旨參照)。又契約約定由承攬 人供給材料之情形,雖就材料之內容及其計價之方式為具體 約定,除當事人之意思重在工作物(或材料)財產權之移轉 ,有買賣契約性質者外,應推定該材料之價額為報酬之一部 ,當事人之契約仍應定性為單純承攬契約(最高法院107年 度台上字第1450號判決意旨參照)。「製造物供給契約」( 作成物供給契約或工作物供給契約或買賣承攬)者,乃當事 人之一方專以或主要以自己之材料,製成物品供給他方,而 由他方給付報酬之謂。此項契約之性質,究係買賣,抑屬承 攬?自以依當事人之意思而為解釋,以資定之。如當事人之 意思,重在工作之完成(勞務之給付),適用承攬之規定; 側重於財產權之移轉者,適用買賣之規定;兩者無所偏重或 輕重不分時,則認為承攬與買賣之混合契約,關於工作之完 成,適用承攬之規定,關於財產權之移轉,即適用買賣之規 定(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170號民事判決參照)。  2.經查:觀系爭契約名稱為「工程承攬合約書」、工程項目為 「泥作工程粉刷裝潢」(見原審卷第21頁),且系爭契約第 1條工程總價第2項「本工程竣工結算按下列(b)項辦法辦 理:…b.按實做數量,依所附承攬明細表內所列之單價計算 ,對於實做數量之計算,雙方有爭執,概依甲乙(按甲方即 被上訴人、乙方即上訴人,下同)雙方現場丈量之數量為準 。…」(見原審卷第22頁)、第4條付款辦法第2項各期工程 款付款辦法「a.每月30日攜帶全額發票至工地估驗計價,給 付完成並經甲方初驗合格工程款之90%,票期15日及30日各5 0%。b.本新建工程全部完工,經甲方及業主(按即訴外人帝 寶公司)驗收完成後給付10%保留款,票期15日及30日各50% 」等語(見原審卷第22-23頁),可知兩造約定保留款10%係 約定於驗收完成後方為支付,即系爭工程須全部完工並經驗 收合格,上訴人始可領受工程保留款,系爭契約重在上訴人 為被上訴人完成泥作工程之施作,並按實做數量計算,以有 一定之結果為必要,而非重在財產之移轉,上訴人亦無以材 料製成物品供給予被上訴人或將任何設備移轉予被上訴人之 情事,是系爭契約應定性為承攬契約。況細繹系爭訂購單名 稱規格為「水泥砂漿打底貼木紋地磚」、「水泥砂漿打底鋪 止滑石英磚」、「水泥砂漿粉光」、「洗手台貼馬賽克」等 ,亦明確記載由上訴人代施工並明確約定內容詳閱系爭契約 ,付款方式、材料相關規定均係均依系爭契約(見原審卷第 203頁),併觀諸承攬明細表於說明載明:「…9.本工程施工 所需之材料由乙方提供,另定【材料訂購單】。」(見原審 卷第34頁),益可見上開材料係為完成系爭工程即泥作工程 所需材料,並由上訴人提供,即兩造係約定由上訴人供給材 料者,包工包料施作完成系爭工程,而為前揭新建工程諸多 工程項目之一部,而未製成任何物品,是依前揭法律規定及 最高法院判決意旨,系爭契約應定性為承攬。  3.上訴人固抗辯兩造約定工程款開立工資發票、材料款開立貨 品發票,且不得互抵,是系爭契約由契約條款整體內容判斷 ,應定性為為買賣及承攬的混合契約而適用15年時效等語, 查:系爭契約第4條第5項確有工程款開立工資發票、材料款 開立貨品發票,且不得互抵之約定,然此僅為兩造請領報酬 時關於如何開立發票之約定,無法反推開立貨品發票即屬成 立買賣契約,況上訴人實際上開立之統一發票(三聯式)品 名為「泥作工程、1式」,亦未區分貨品或工資(見原審卷 第217頁),遍觀系爭契約並無單獨購買並移轉上開「水泥 砂漿打底貼木紋地磚」、「水泥砂漿打底鋪止滑石英磚」、 「水泥砂漿粉光」、「洗手台貼馬賽克」材料所有權之約定 ,是綜觀契約全文、斟酌訂立契約兩造欲達成之契約目的等 其他一切證據資料,實難逸脫文義將系爭契約定性為買賣及 承攬的混合契約,上訴人此部分抗辯,無法採憑。  ㈡被上訴人抗辯上訴人之請求權已罹於時效,是否有理由?  1.按左列各款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滅:七、技師、承 攬人之報酬及其墊款;消滅時效,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 以不行為為目的之請求權,自為行為時起算;消滅時效,因 左列事由而中斷:一、請求。二、承認。三、起訴。民法第 127條第7款、第128條及第129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  2.經查:系爭契約應定性為承攬,則依前揭法律規定,其時效 期間為2年。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b款規定「本新建工程全 部完工,經甲方及業主驗收完成後給付10%保留款…」,既應 自驗收完成後起算,兩造就系爭工程係經業主即訴外人帝寶 公司於107年8月9日完成驗收等節並不爭執,即應自該驗收 完成日起算,上訴人遲於112年10月31日始發函請求被上訴 人給付(見原審卷第129-130頁),並於113年2月29日提起 本件訴訟(見原審卷第9頁),且上訴人並未敘明有何請求 權時效中斷事由,堪認已逾2年時效期間,揆諸上開規定, 被上訴人援引時效抗辯拒絕給付,自屬有據。 五、綜上所述,本件上訴人依系爭契約第4條第2項b款等規定, 請求被上訴人給付16萬1165元,經被上訴人為時效抗辯拒絕 給付,請求權因時效消滅,是上訴人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 駁回。原審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經核並無違誤。上訴意旨 指摘原審判決不當,請求予以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 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所提證據,經 本院斟酌後,認均不足以影響本判決之結果,自無逐一詳予 論駁之必要,併此敘明。 七、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 3項、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工程法庭 審判長  法 官 匡 偉                              法 官 張庭嘉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1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2025-03-21

TPDV-113-建簡上-14-20250321-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88號 原 告 國泰世華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郭明鑑 訴訟代理人 廖士驊 被 告 徐楚容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6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四十四萬三千五百八十二元,及自民 國一一三年九月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四 點五三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一三年九月十二日起至清償 日止,其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前述利率百分之十,逾 期超過六個月至九個月以內部分,按前述利率百分之二十, 計算之違約金。 二、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九萬七千九百六十五元,及自民國一 一三年八月十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十四點 九六計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一三年九月十四日起至清償日 止,其逾期在六個月以內部分,按前述利率百分之十,逾期 超過六個月至九個月以內部分,按前述利率百分之二十,計 算之違約金。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四、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十九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但被告如以新臺幣五十六萬九千一百二十七元為原告預供 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證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約定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原告提出之貸款契約書(消費借款專用借據)第10條 及個人借貸綜合約定書第6章第9條在卷可稽(分見本院卷第 12頁、19頁、22頁、35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應有管轄權 。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 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12年5月11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114.4 6.209.78),並於同日向原告借得新臺幣(下同)50萬元, 約定借款期間自112年5月11日起至119年5月11日止,依年金 法平均攤還本息,依貸款契約書第3條約定,利息按原告公 告定儲利率指數(月變動)加碼週年利率12.79%計算,起訴 時為14.53%(計算式:1.74%+12.79%=14.53%),依個人借 貸綜合約定書第5章第2條約定,如遲延還本或付息,除應按 上開利率計付遲延利息外,逾期6個月以內,按上開利率10% 計付違約金,逾期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 金,每次違約狀態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詎被告未依約 繳納本息,依個人借貸綜合約定書第5章第1條約定,借款應 視為全部到期,被告固於113年9月11日還款4036元,已沖償 113年8月11日至113年9月2日之利息,迄今尚欠本金44萬358 2元、利息及違約金未清償。  ㈡被告另於113年5月13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1.174.9 2.75),並於同日向原告借得1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3 年5月13日起至120年5月13日止,依年金法平均攤還本息, 依貸款契約書第3條約定,利息按原告公告定儲利率指數( 月變動)加碼週年利率13.22%計算,起訴時為14.96%(計算 式:1.74%+13.22%=14.96%),依個人借貸綜合約定書第5章 第2條約定,如遲延還本或付息,除應按上開利率計付遲延 利息外,逾期6個月以內,按上開利率10%計付違約金,逾期 超過6個月部分,按上開利率20%計付違約金,每次違約狀態 最高連續收取期數為9期。詎被告未依約繳納本息,依個人 借貸綜合約定書第5章第1條約定,借款應視為全部到期,被 告固於113年8月13日還款1927元,經依序沖償113年7月13日 至113年8月12日之利息及本金後,迄今尚欠本金9萬7965元 、利息及違約金未清償。  ㈢爰依兩造間貸款契約書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 ,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至第2項所示。 二、被告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何聲明或   陳述。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貸款契約書( 消費借款專用借據)、個人借貸綜合約定書、國泰世華銀行 對帳單、查詢帳戶主檔資料、查詢還款明細、撥款通知書及 國泰世華銀行放款利率查詢表等為證(見本院卷第11-65頁 ),核與其所述相符,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 依兩造間貸款契約書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 如主文第1項、第2項所示之本金、利息及違約金,均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 擔保金額,予以准許,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被告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 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2025-03-20

TPDV-114-訴-88-202503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7221號 原 告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官小琪 被 告 林政霖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簽帳卡消費款等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 月6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46萬6675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除減縮部分外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15萬6000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被告如以新臺幣46萬6675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 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但以關於由一定法律 關係而生之訴訟為限。前項合意,應以文書為之,民事訴訟 法第24條定有明文。經查:兩造同意以本院為第一審管轄法 院,有原告提出之信用卡約定條款第28條及中國信託個人信 用貸款約定書(下稱信貸契約)「參、共通約定條款第10條 」在卷可稽(分見本院卷第35頁、第75頁、第105頁、第121 頁),是本院就本件訴訟應有管轄權。 二、又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擴張 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 5條第1項第3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起訴時訴之聲明原為: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46萬7885元,及如起訴狀附 表所示之利息(見本院卷第7頁),嗣變更為:被告應給付 原告46萬6675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見本院卷第153、1 64、181頁),核屬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揆諸上開規 定,於程序上並無不合,應予准許。  三、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各款所列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原告起訴主張:  ㈠被告於民國110年9月22日向原告請領信用卡(卡號:0000000 000000000)使用,依約得持信用卡於特約商店記帳消費及 預借現金,但應於當期繳款截止日前清償,或以循環信用方 式繳付最低應繳金額,如未於每月繳款截止日前付清當期最 低應繳金額或遲誤繳款期限者,應給付如信用卡約定條款第 15條所示循環利息。詎被告未依約繳款,依信用卡約定條款 第23條約定,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迄今尚欠消費記帳款4萬1 771元(含本金4萬156元、循環利息1615元),及如附表編 號1所示之利息。  ㈡被告於110年10月13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223.141. 7.100),向原告線上申辦信用貸款,並於110年10月26日借 得30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0年10月26日起至117年10月26 日止分期清償,利息採機動利率計付。詎被告僅繳納本息至 112年9月25日即未再依約繳納,依信貸契約「參、共通約定 條款」第3條約定即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迄今尚欠24萬6428元,及如附表編號2所示之利息。  ㈢被告另於111年4月12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111.83. 202.115),向原告線上申辦信用貸款,並於111年4月18日 借得8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4月18日起至114年4月18 日止分期清償,利息採機動利率計付。詎被告僅繳納本息至 112年10月17日即未再依約繳納,依信貸契約「參、共通約 定條款」第3條約定即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 ,迄今尚欠4萬4437元,及如附表編號3所示之利息。  ㈣被告另於111年8月12日經由電子授權驗證(IP資訊:42.76.5 4.9),向原告線上申辦信用貸款,並於111年8月16日借得1 5萬元,約定借款期間自111年8月16日起至118年8月16日止 分期清償,利息採機動利率計付。詎被告僅繳納本息至112 年10月15日即未再依約繳納,依信貸契約「參、共通約定條 款」第3條約定即已喪失期限利益,債務視為全部到期,迄 今尚欠13萬4039元,及如附表編號4所示之利息。  ㈤爰依兩造間信用卡契約、信貸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提 起本件訴訟,並聲明:1.被告應給付原告46萬6675元,及如 附表所示之利息。2.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 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本件原告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中國信託信用卡 線上申請專用申請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信用卡約定條款、 持卡人計息查詢、繳款利息減免查詢、客戶消費明細表、中 國信託個人信用貸款申請書、中國信託個人信用貸款約定書 、撥款資訊、產品利率查詢、放款帳戶利率查詢及放款帳戶 還款交易明細表等為證(見本院卷第21-129頁),核與其所 述相符,堪信原告之主張為真實。從而,原告依兩造間信用 卡契約、信貸契約及消費借貸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46 萬6675元及如附表所示之利息,均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四、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聲請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 擔保金額,予以准許,並依同法第392條第2項規定,依職權 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宣告被告為原告預供擔保後,得免為 假執行。     五、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附表: 編號 產品 請求金額(新臺幣) 計息本金(新臺幣) 年利率(%) 利息請求期間 1 信用卡 4萬1771元 4萬156元 15 自民國113年7月14日起至清償日止 2 小額信貸 24萬6428元 24萬6428元 15.6 自民國112年9月26日起至清償日止 3 小額信貸 4萬4437元 4萬4437元 16 自民國112年10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 4 小額信貸 13萬4039元 13萬4039元 16 自民國112年10月16日起至清償日止 合計 46萬6675元 46萬5060元

2025-03-20

TPDV-113-訴-7221-202503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本票裁定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94號 抗 告 人 童秋月 相 對 人 丁安 上列當事人間聲請本票裁定事件,抗告人對於本院司法事務官於 民國113年12月3日所為113年度司票字第34438號裁定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程序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執票人向本票發票人行使追索權時,得聲請法院裁定後強 制執行,票據法第123條定有明文。又本票執票人,依票據 法第123條規定,聲請法院裁定許可對發票人強制執行,係 屬非訟事件,此項聲請之裁定,及抗告法院之裁定,僅依非 訟事件程序,以審查強制執行許可與否,並無確定實體上法 律關係存否之效力,如發票人就票據債務之存否有爭執時, 應由發票人提起確認之訴,以資解決(最高法院57年度台抗 字第76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相對人聲請意旨略以:伊執有抗告人簽發如附表所示之本票 8紙(下合稱系爭本票),付款地均未載,利息亦均未約定 ,皆免除作成拒絕證書,詎於到期後經提示均未獲付款,為 此提出前揭本票8紙,聲請裁定就票面金額及依法定週年利 率6%計算之利息准許強制執行等語,並提出系爭本票為證( 見司票卷第11-15頁)。原裁定就相對人提出之系爭本票為 形式上審查,認其已具備本票各記載事項,符合票據法第12 0條規定,屬有效之本票,乃依同法第123條之規定,准予強 制執行,經核並無違誤。抗告人雖辯稱已分別於民國112年1 0月16日匯款新臺幣(下同)5萬6300元、112年11月15日匯 款2萬元、112年11月21日匯款3萬元至訴外人丁文帳戶,因1 13年景氣慘淡,盼與相對人協商等語,惟此屬實體法上之爭 執,抗告人應另循訴訟程序以資解決,要非本件非訟事件程 序所得加以審究。從而原裁定准許系爭本票強制執行,於法 無違。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不當,求予廢棄,為無理由,應 予駁回。 三、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無理由,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審判長 法 官 匡 偉                           法 官 蔡牧容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附表: 編號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新臺幣) 到期日即 利息起算日 票據號碼 001 112年1月17日 50,000元 112年10月15日 TH 0000000 002 112年1月17日 50,000元 112年11月15日 TH 0000000 003 112年1月2日 350,000元 113年8月5日 (原裁定誤載為 113年8月15日) CH 0000000 004 112年1月17日 50,000元 113年8月15日 TH 0000000 005 112年1月2日 400,000元 113年9月5日 CH 0000000 006 112年1月17日 50,000元 113年9月15日 TH 0000000 007 112年1月2日 400,000元 113年10月5日 CH 0000000 008 112年1月2日 450,000元 113年11月5日 CH 0000000

2025-03-20

TPDV-114-抗-94-202503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股票)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378號 聲 請 人 胡麗容(即吳嘉榮之繼承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除權判決(股票)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1900號公示催告。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4年2月27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證明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0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附表:                    編號 發行公司 股票號碼 張數 股數 001 元大京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8-ND-00010078-4 1 1000 002 元大京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8-ND-00012562-6 1 1000 003 元大京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8-ND-00012563-8 1 1000 004 元大京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8-ND-00012564-0 1 1000 005 元大京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78-ND-00012565-1 1 1000

2025-03-20

TPDV-114-除-378-20250320-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等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建字第283號 上 訴 人 即原審原告 壹鈞室內裝修設計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珮螓 被 上 訴人 即原審被告 瓦城泰統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徐承義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因本院112年度建字第283號請求給付工 程款等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查本件上訴人上訴利益為新 臺幣(下同)290萬148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5萬3320元,未據 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上訴人於本 裁定送達翌日起5日內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民事第五庭 法 官 何佳蓉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9 日 書記官 楊淯琳

2025-03-19

TPDV-112-建-283-20250319-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