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周苡彤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消債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更生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214號 債 務 人 林尹旻 上列債務人聲請更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尹旻自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十二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更生程 序。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且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萬元 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 更生;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 ,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 、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 之調解,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4 2條第1項、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更生 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 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 或清算程序,消債條例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亦規 定甚明。 二、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之虞,前已向本院聲 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債務人無擔保或無優 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1,200萬元,且未經法院裁 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及 全民健康保險卡(見本院112年度消債更字第227號卷【下稱 更生卷】第26頁,本院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133號卷【下稱 調解卷】第39頁)、本院內湖簡易庭民事法庭通知書(見更 生卷第28頁)、本院民國112年4月17日、114年1月20日士院 鳴112司執貴字第26599號執行命令(見更生卷第30至32頁, 本院卷第46至48頁)、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 更生卷第34至36頁,調解卷第40頁)、郵局及銀行存摺影本 、查詢彙總登摺明細(見更生卷第38至48頁,本院卷第52至 64頁)、機車行車執照(見更生卷第50頁)、中華民國人壽 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 (見更生卷第54至56頁)、109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 得資料清單(見更生卷第58至64頁,調解卷第41至42頁,本 院卷第44頁)、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 更生卷第66至67頁,調解卷第43頁正反面)、薪資明細證明 (見更生卷第68至70,本院卷第82頁)、收入切結書(見更 生卷第72頁)、神奇小子文敎機構(光曜)繳費收據(見更生 卷第74至78頁)、全期汽(機)車燃料使用費繳納通知書收 執聯(見更生卷第78頁)、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112年01、0 2月保險費計算表(見更生卷第80頁)、水、電費繳費通知 單(見更生卷第82至92頁)、房屋租賃契約書(見更生卷第 94至96頁,本院卷第66至80頁)、戶籍謄本(見更生卷第10 4至106頁,調解卷第44頁))、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 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 冊(見更生卷第112至123頁,調解卷第46至51頁)、本院10 6年度司促字第3731號支付命令(見更生卷第124、130頁)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1年度司票字第7608號民事裁定(見 更生卷第126至127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3年度司票字 第4128號民事裁定(見更生卷第128頁,調解卷第52頁)、 機車行名片及照片(見本院卷第50頁)、應受扶養人林恩瑀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更生卷第98頁)、110 至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見更生卷第100至 102頁)、家族系統表(見更生卷第108頁)、債務人之父林 蓮宗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見調 解卷第54至56頁)為證,並有本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見調 解卷第113頁)可稽。  ㈡參酌債務人現年33歲,居住在新北市汐止區,自陳每月薪資 收入約3萬3,642元,並每月領取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2,197 元,合計每月收入3萬5,839元(見本院卷第38頁),核與前 述事證大致相符,並依114年度新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 萬6,900元之1.2倍即2萬280元,計算其必要生活費用及分擔 未成年子女扶養費1萬元,每月僅餘5,559元可供還款,且其 除有已無殘值之機車1輛(見本院卷第36頁),名下別無其 他財產(見更生卷第34至36頁,調解卷第40頁),相較所陳 報債務總額已達470萬9,307元(見本院卷第90至100頁), 經綜合評估其財產、信用及勞力等狀況,堪認債務人確有不 能清償債務情事。本件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 或第46條各款所定駁回更生聲請之事由,債務人聲請更生, 即屬有據。依前開說明,應予開始更生程序,並命司法事務 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3-12

SLDV-113-消債更-214-20250312-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確認最高限額抵押權不存在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補字第1574號 原 告 翁敏郁 訴訟代理人 陳憲政律師 複代理人 陳孟緯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洪啓峯間確認最高限額抵押權不存在等事件,原 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 訴訟標的之價額,以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 原告就訴訟標的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 額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其 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因債權之擔保涉訟, 以所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如供擔保之物其價額少於債權額時,以 該物之價額為準。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項、第77條 之2第1項、第77條之6分別定有明文。本件原告請求確認被告就 原告所有如起訴狀附表1所示土地及建物(下稱建物為系爭房屋 ,與土地合稱系爭房地)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下稱系爭抵押權) 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請求塗銷系爭抵押權設定登記;請求確 認被告所持如起訴狀附表2所示之本票(下稱系爭本票)債權不 存在。查系爭抵押權擔保債權額為新臺幣(下同)1,650萬元, 而供擔保物即系爭房地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3,376萬1,327元(計 算式詳附表),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6規定,以系爭抵押權所 擔保之債權額為準。又系爭本票係為設定系爭抵押權而簽發,原 告請求確認系爭本票債權1,100萬元不存在,與確認系爭抵押權 及所擔保之債權不存在,兩者經濟上終局目的相同,訴訟標的價 額,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是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650 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15萬7,2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 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4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附表: ㈠系爭房屋總面積為247.18平方公尺【計算式:[主建物面積45 .89平方公尺+附屬建物(陽台)面積10.37平方公尺+建物共 有部分面積67.33平方公尺(2,781.1平方公尺×24/10000+2, 780.41平方公尺×414/100000+1,605.5平方公尺×427/100000 +1,869.57平方公尺×1/366+8,262.04平方公尺×45/10000=67 .33平方公尺)]×2=247.18平方公尺,小數點第二位以下四 捨五入,下同】。 ㈡經本院依職權查詢內政部不動產交易實價查詢資料,系爭房地於原告起訴時相近路段、建物型態之房地交易價格每平方公尺約13萬6,586元,據以估算系爭房地交易價額應為3,376萬1,327元(計算式:247.18平方公尺×13萬6,586元=3,376萬1,327元)。

2025-03-12

SLDV-113-補-1574-20250312-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87號 原 告 馬劉秀里 上列原告與被告勝天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 債務人之異議權,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該債 務人本於此項異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準(最高 法院92年度台抗字第659號裁定參照)。又債權人聲請強制執行 之範圍若包含本金及利息、違約金,該本金及利息、違約金均應 包含在原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內。查原告起訴請求撤 銷本院113年度司執字第79156號強制執行程序,經調取上開強制 執行案卷查知被告聲請強制執行之債權金額迄本件原告起訴前1 日即民國114年1月20日為新臺幣(下同)61萬2,543元(計算式 詳附表),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據此核定為61萬2,543元,應徵第 一審裁判費8,26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 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附表:訴訟標的價額計算式 請求金額(本金):35萬2,175元 類 別 起 算 日 終 止 日 年 息 給付總額 利 息 96年6月15日 114年1月20日 3.5% 21萬6,973元 違約金 96年6月15日 114年1月20日 0.7% 4萬3,395元 合 計 61萬2,543元

2025-03-11

SLDV-114-補-187-20250311-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履行契約等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3號 原 告 宋叡 上列原告與被告弘璽地產有限公司、蕭弘楷間履行契約等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 )681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6萬8,41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 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逾 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2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3-10

SLDV-114-補-43-20250310-1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123號 上 訴 人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佳文 訴訟代理人 徐銘鴻律師 葉姸廷律師 劉逸宏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吳美慧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 於民國113年11月12日本院第一審判決,提起第二審上訴。查本 件上訴人上訴部分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同)306萬3 ,843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4萬7,089元,上訴人僅繳納8,430元 ,尚欠3萬8,65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 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逾期 不繳,駁回上訴,特此裁定。又上訴人所提出之民事上訴聲明狀 未表明上訴理由,併依法裁定補正之。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3-07

SLDV-112-訴-2123-20250307-3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訴字第2123號 上 訴 人 吳美慧 上列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間債務人 異議之訴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12日本院第一審判決 ,提起第二審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後七日內,補繳納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參 萬參仟捌佰伍拾捌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訴。 上訴人應於收受本裁定後七日內,補繳納第二審裁判費新臺幣貳 萬參仟壹佰捌拾壹元,逾期不補正,即駁回其上訴。   理 由 一、按因財產權而起訴,其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在新臺幣10萬 元以下部分,徵收裁判費1,000元;逾10萬元至100萬元部分 ,每萬元徵收100元;逾100萬元至1,000萬元部分,每萬元 徵收90元;逾1,000萬元至1億元部分,每萬元徵收80元;逾 1億元至10億元部分,每萬元徵收70元;逾10億元部分,每 萬元徵收60元;其畸零之數不滿萬元者,以萬元計算;向第 二審或第三審法院上訴,依第77條之13及第77條之14規定, 加徵裁判費十分之五,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第77條之16 第1項前段各有明文。次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 合併計算之。但所主張之數項標的互相競合或應為選擇者, 其訴訟標的價額,應依其中價額最高者定之,民事訴訟法第 77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又債務人異議之訴之訴訟標的為該 債務人之異議權,法院核定此訴訟標的之金額或價額,應以 該債務人本於此項異議權,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之利益為 準(最高法院92年度台抗字第659號裁定參照)。據此,債 權人聲請強制執行之範圍若包含本金及利息、違約金,該本 金及利息、違約金均應包含在債務人請求排除強制執行所有 之利益內。 二、本件上訴人即原告原對被上訴人提起訴訟,訴之聲明第1項 係請求撤銷本院112年度司執字第77898號強制執行程序(下 稱系爭執行程序);第2項係請求被上訴人即被告不得執本 院107年度司執字第77245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債權憑證) ,對上訴人為強制執行,觀其請求雖屬不同訴訟標的,惟自 經濟上觀之,其訴訟目的一致,不超出終局標的範圍,揆諸 首揭說明,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以上訴人請求排除系爭執行 程序之利益為準。是第一審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新臺幣(下 同)451萬7,220元(計算式詳附表一),應徵第一審裁判費 4萬5,748元,上訴人僅繳納裁判費1萬1,890元,尚欠3萬3,8 58元未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 限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以內,逕向本院如數補繳 ,逾期不繳,駁回其訴。 三、本院判決系爭執行程序就被上訴人請求超過57萬8,600元, 及自民國102年11月2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15%計算 之利息部分,應予撤銷;被上訴人不得執系爭債權憑證,對 上訴人於超過前開57萬8,600元本息部分為強制執行,上訴 人不服提起上訴。查上訴人上訴之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145 萬3,377元(計算式詳附表二),應徵第二審裁判費2萬3,18 1元,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 規定,限該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逕向本院如 數補繳,逾期不繳,駁回上訴。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如不服裁定得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 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若經合法抗告, 命補繳裁判費之裁定,並受抗告法院之裁判)。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附表一:第一審訴訟標的價額計算式 請求金額(本金):109萬6,184元 類 別 起 算 日 終 止 日 年 息 給付總額 利 息 92年7月27日 112年12月21日 15% 335萬5,042元 違約金 92年8月27日 93年2月28日 0.15% 836元 違約金 93年2月29日 112年12月21日 0.3% 6萬5,158元 合 計 451萬7,220元 附表二:第二審訴訟標的價額計算式 請求金額(本金):57萬8,600元 類 別 起 算 日 終 止 日 年 息 給付總額 利 息 102年11月23日 112年12月21日 15% 87萬4,777元 合 計 145萬3,377元

2025-03-07

SLDV-112-訴-2123-20250307-4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981號 原 告 林麗媛 訴訟代理人 李欣倫律師 被 告 鄒志翔 江富塏 簡哲偉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4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鄒志翔、江富塏應連帶給付原告新臺幣肆拾捌萬元,及 被告鄒志翔自民國一一三年十月十八日起;被告江富塏自民 國一一四年一月三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 五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簡哲偉應給付原告新臺幣貳拾貳萬元,及自民國一一四 年一月三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 三、訴訟費用由被告鄒志翔、江富塏連帶負擔十分之七;被告簡 哲偉負擔十分之三。 四、本判決第一、二項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一、按訴狀送達後,原告不得將原訴變更或追加他訴,但請求之 基礎事實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255條第1項第2 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原以其遭詐騙匯款至被告鄒志翔(下 逕稱其姓名)、王志賢(已與原告達成訴訟上和解)開設之銀 行、郵局帳戶,訴請鄒志翔、王志賢分別返還其遭詐騙之新 臺幣(下同)48萬元、22萬元(見本院卷一第10至17頁)。嗣以 江富塏、鄒志翔共同詐騙其48萬元;簡哲偉、王志賢共同詐 騙其22萬元,追加被告江富塏、簡哲偉(下依序稱江富塏、 簡哲偉),請求鄒志翔、江富塏連帶給付48萬元;王志賢、 簡哲偉連帶給付22萬元(見本院卷一第126至132、272至279 頁)。核其追加部分與原訴之請求,均係基於其遭詐騙匯款 之同一基礎事實,依前揭規定,應予准許。 二、鄒志翔、江富塏、簡哲偉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查無民事訴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事, 應准原告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事項 一、原告主張:  ㈠江富塏於民國112年10月30日某時,在基隆市○○區○○路000號2 樓,取得鄒志翔提供之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北新分行帳號0000 00000000號帳戶(下稱鄒志翔帳戶)存摺、提款卡、密碼、網 路銀行帳戶、密碼後,將鄒志翔帳戶資料交予真實姓名年籍 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使用。嗣該詐欺集團成員於同年11月21 日14時50分許,撥打伊電話佯稱係伊女兒需款項周轉,致伊 陷於錯誤而依詐欺集團成員指示,於同年月22日11時51分許 匯款48萬元至鄒志翔帳戶,上開款項旋遭詐欺集團成員轉出 而受有損害。  ㈡王志賢於112年11月20日10時許,提供其申辦之中華郵政股份 有限公司帳號000-00000000000000號帳戶(下稱王志賢帳戶) 之提款卡、密碼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使用。 嗣簡哲偉所屬詐欺集團成員於同年月21日14時50分許,撥打 伊電話佯稱係伊親友欲行借款,致伊陷於錯誤而依詐欺集團 成員指示,於同年月24日15時32分許匯款22萬元至王志賢帳 戶,上開款項旋由簡哲偉等詐欺集團成員提領一空而受有損 害。  ㈢爰依民法第179條、第184條第1項、第2項規定,訴請鄒志翔 、江富塏連帶給付48萬元及法定遲延利息;簡哲偉給付22萬 元及法定遲延利息,並聲明:⒈鄒志翔、江富塏應連帶給付 原告48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按週年利率5%計算 之利息。⒉簡哲偉應給付原告22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翌日起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⒊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 執行。 二、鄒志翔、江富塏、簡哲偉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 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三、本院之判斷:  ㈠原告主張江富塏將取得之鄒志翔帳戶交予詐欺集團成員,供 該詐欺集團成員假冒其女兒對其施行詐騙之匯款帳戶,致其 於112年11月22日11時51分許遭騙匯款48萬元至鄒志翔帳戶 而受有損害,及其另遭詐欺集團成員假冒親友借款,致其於 同年月24日15時32分許遭騙匯款22萬元至王志賢帳戶,由簡 哲偉等詐欺集團成員提領一空而受有損害等情,業據提出臺 灣臺北地方法院113年度審訴字第2220號刑事判決(見本院 卷二第58至74頁)、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 緝字第2563號起訴書(見本院卷二第76至82頁)、臺灣桃園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113年度偵字第8357、10393號起訴書(見 本院卷一第134至138頁)、113年度偵字第32977號起訴書( 見本院卷一第288至292頁)、王志賢帳戶開戶資料(見本院 卷一第80至85頁)、鄒志翔帳戶開戶資料(見本院卷一第92 頁)為證,鄒志翔、江富塏、簡哲偉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 未到場,亦未提出書狀為聲明及陳述,堪認原告主張屬實。  ㈡按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對於被害人所受損害, 所以應負連帶賠償者,係因數人之行為共同構成違法行為之 原因或條件,因而發生同一損害,具有行為關連共同性之故 。民事上之共同侵權行為與刑事上之共同正犯,其構成要件 雖非全同,共同侵權行為人間在主觀上固不以有犯意聯絡為 必要,惟在客觀上仍須數人之不法行為,均為其所生損害之 共同原因即所謂行為關連共同,始足成立共同侵權行為(最 高法院84年度台上字第658號判決參照)。查鄒志翔將其帳 戶資料交予江富塏,江富塏再轉交予詐欺集團成員,便利詐 欺集團成員遂行詐騙,原告因此遭騙損失48萬元;王志賢將 其帳戶資料交予簡哲偉參與之詐欺集團成員,便利詐欺集團 成員遂行詐騙,原告因此遭騙損失22萬元,鄒志翔、江富塏 與詐欺集團成員;王志賢、簡哲偉與詐欺集團成員間之行為 ,分別為原告遭騙損害之共同原因,合於共同侵權行為之要 件。  ㈢按因故意,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數人 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民法第 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查:  ⒈鄒志翔、江富塏與詐欺集團成員共同不法侵害原告之財產權 ,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規定, 請求其等連帶賠償原告48萬元,即屬有據。  ⒉簡哲偉、王志賢與詐欺集團成員共同不法侵害原告之財產權 ,因王志賢已與原告達成和解(見本院卷二第130至131頁), 惟未有清償等債務消滅之證據,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 段規定,請求簡哲偉賠償原告22萬元,亦有理由。 四、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本文、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其給付乃 以金錢為標的,且無確定期限,原告依上開規定,一併請求 鄒志翔給付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10月18日(見本 院卷一第240頁);江富塏、簡哲偉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 即114年1月3日(見本院卷一第298頁)起,均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亦有依憑。 五、綜上所述,原告依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85條第1項前段規 定,請求鄒志翔、江富塏連帶給付48萬元,及鄒志翔自113 年10月18日;江富塏自114年1月3日起,均至清償日止,按 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及請求簡哲偉給付22萬元,及自11 4年1月3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均有 理由,應予准許。至原告另主張民法第179條、184條第1項 後段、第2項之請求權基礎,乃以單一聲明,請求法院為同 一之判決,屬訴之客觀重疊合併,本院認原告依同法第184 條第1項前段請求有理由,其餘請求權基礎縱經審酌,無更 為有利於原告之判斷,無庸再予論究。 六、本判決主文第1、2項,就鄒志翔、江富塏、簡哲偉敗訴所命 給付之金額均未逾50萬元,依民事訴訟法第389條第1項第5 款規定,應依職權宣告假執行。 七、訴訟費用分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第85條第2項。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若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本院得不 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3-07

SLDV-113-訴-1981-20250307-2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返還不當得利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981號 原 告 林麗媛 住○○市○○區○○路0段000○0巷00 弄00號0樓之0 訴訟代理人 李欣倫律師 被 告 林皓煒 上列當事人間返還不當得利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關於被告林皓煒部分應再開言詞辯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7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3-07

SLDV-113-訴-1981-20250307-3

消債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57號 債 務 人 林義超 代 理 人 謝佳芸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林義超自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六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 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 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 段、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 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 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 程序,消債條例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亦有規定。 二、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前已向本院聲 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惟調解不成立。又債務人未經法院裁定 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爰依法聲請清算等語 。 三、經查: ㈠、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戶籍謄本(見本院113年 度司消債調字第372號卷【下稱調解卷】第18至19頁)、財 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 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人清冊(見調解卷第21至27頁)、全國 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調解卷第28頁)、民國111 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見調解卷第29至3 0頁)、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調解卷第 31至32頁)、視為未請求前置協商通知函(見調解卷第33頁 )、汽、機車行車執照(見調解卷第34頁)、臺北市內湖區 公所111至113年度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資格審查結果通知書 、內湖區低收入戶證明書(見調解卷第35至40頁)、郵局及 銀行存摺影本、客戶往來帳戶查詢資料、存款餘額證明書( 見調解卷第41、47至76、79至83頁,本院卷第56至68、86至 124頁)、汽車貸款相關資料(見調解卷第42至46頁)、臺 北市內湖區公所110年12月30日北市湖社字第1103028914號 、113年9月10日北市湖社字第1133018570號函(見調解卷第 77至78頁,本院卷第126至129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 德院區)診斷證明書(見調解卷第84頁)、電子郵局第00000 0000號存證信函(見本院卷第52頁)、機車估價單(見本院 卷第54頁)、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 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見本院卷第72至74頁)、薪資 資料(見本院卷第76至84頁)、新光人壽保險相關資料(見 本院卷第202至208頁)、債務人配偶謝金富勞保/災保被保 險人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本院卷第130至131頁)、全國財 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本院卷第132頁)、111至112 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見本院卷第134至136頁 )、薪資資料(見本院卷第138頁)、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附設醫院診斷證明書、電子病歷、檢驗及預約單、醫療費用 收據(見本院卷第140、150至186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預約掛號單、門急診費用收據、轉診單(見本院卷第142至1 48頁)、債務人之父林源昌建物所有權狀(見本院卷第188 頁)、應受扶養人林騰祥學生證、在學證明書、繳費單、就 學生活補助電子郵件通知(見本院卷第190至198頁)、林采 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診斷證明書(見本院卷第 200頁)為證,並有本院調解不成立證明書(見調解卷第115 頁)、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13年11月14日北市社助字第11332 03299號函暨所附領取補助相關資料(見本院卷第36至40頁 )、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17日新壽保全字第 1140000330號函暨所附保單相關資料(見本院卷第216至221 頁)、南山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22日南壽保單字 第1140001906號函暨所附保單相關資料(見本院卷第222至2 24頁)可稽。 ㈡、參酌債務人現年51歲,居住在臺北市內湖區,自陳目前任職 紫陽加油站,且兼職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113年度清潔維 護業務短期就業人員工作,每月薪資收入約新臺幣(下同) 4萬5,127元,並每月領取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1萬235元,合 計每月收入5萬5,362元(見調解卷第9頁,本院卷第50頁) ,核與前述事證大致相符,並依114年度臺北市每人每月最 低生活費2萬379元之1.2倍即2萬4,45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計算其必要生活費用及分擔子女扶養費2萬786元,每月 約餘1萬121元可供還款,且其除有業經債權人取回抵償之汽 車1輛、殘值8,000元之機車1輛,及保單預估解約金共7萬95 1元(見本院卷第52至54、218、224頁),名下別無其他財 產(見調解卷第28頁),相較所陳報債務總額已達121萬5,5 42元(見調解卷第12至14頁),經綜合評估其財產、信用及 勞力等狀況,堪認債務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本件復查 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回清算 聲請之事由,債務人聲請清算,即屬有據。依前開說明,應 予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3-06

SLDV-113-消債清-157-20250306-2

消債清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清算事件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清字第162號 債 務 人 許雅雲 代 理 人 吳省怡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債務人聲請清算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債務人許雅雲自民國一一四年三月六日下午五時起開始清算程序 。 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理 由 一、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於法院裁定開 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聲請清算; 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 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 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 ,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第3條、第80條前 段、第15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次按法院開始清算程序之 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 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 程序,消債條例第83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前段亦各有明定 。 二、本件聲請意旨略以:債務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且債務人 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或許可和解或宣告破產,依法聲 請清算等語。 三、經查:  ㈠債務人主張之前揭事實,業據其提出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 中心當事人綜合信用報告暨債務清理條例前置協商專用債權 人清冊(見本院卷第18至36頁)、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存款憑 證(見本院卷第38頁)、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 見本院卷第40頁)、土地登記第二類謄本(見本院卷第42至 51頁)、民國111至112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 見本院卷第60至62頁)、住宅租賃契約(見本院卷第64至67 頁)、戶籍謄本(見本院卷第98頁)、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 業同業公會保險業通報作業資訊系統資料查詢結果表(見本 院卷第100至102頁)、保單相關資料(見本院卷第106至136 頁)、勞保/職保被保險人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本院卷第1 38至140頁)、郵局及銀行存摺影本、存摺存款帳號資料及 交易明細查詢、存摺存款歷史明細查詢、客戶歷史交易清單 (見本院卷第142至152、200至208、212至214頁)、理賠保 險金支票暨給付通知(見本院卷第218至219頁)、債務人配 偶吳萬誠切結書(見本院卷第104頁)、勞保/災保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含明細(見本院卷第154至156頁)、111至112年 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資料清單(見本院卷第158至170頁) 、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見本院卷第172頁)、 銀行存摺影本(見本院卷第174至176、210頁)為證,並有 富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114年1月21日陳報狀暨所附保單 資料(見本院卷第92至93頁)、凱基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114年2月11日凱壽保服字第1142002755號函暨所付保單相關 資料(見本院卷第194至196頁)可稽。  ㈡參酌債務人現年52歲,居住在臺北市士林區,自陳目前無工 作收入,每月均由配偶吳萬誠資助扶養費新臺幣(下同)1 萬3,527元維生(見本院卷第53、94頁),核與前述事證大 致相符,並依114年度臺北市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新臺幣( 下同)2萬379元之1.2倍即2萬4,455元(元以下四捨五入) ,計算其必要生活費用,每月收入實已不敷支出,尚無餘額 可供還款,且其名下財產為公告現值計2,326萬3,000元之土 地5筆,及保單預估解約金共187萬9,880元(見本院卷第40 至51、93、126、134、196頁),相較所陳報債務總額已達3 ,218萬1,000元(見本院卷第56頁),經綜合評估其財產、 信用及勞力等狀況,堪認債務人確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本 件復查無消債條例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82條第2項所定駁 回清算聲請之事由,債務人聲請清算,即屬有據。依前開說 明,應予開始清算程序,並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清算程序 。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6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林昌義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10  日                書記官 周苡彤

2025-03-06

SLDV-113-消債清-162-20250306-2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