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游智棋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21-30 筆)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遷讓房屋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30號 原 告 黃永活 被 告 莊坤霖 被 告 廖淑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遷讓房屋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裁定之日起7 日內,補正下列事項。應補正之事項: 一、各共有人基於共有人之地位,依民法第821條規定,為全體 共有人之利益,請求回復共有物時,因其並非僅為自己利益 而為請求,且除契約另有約定外,該共有人得按其應有部分 ,對於共有物之全部,有使用收益之權(民法第818條參照 ),故其就該排除侵害訴訟所得受之利益,自應以回復共有 物之全部價額為計算基準,不因被請求人亦為共有人,而有 不同(最高法院101年度台抗字第722號裁定意旨參照)。又 按訴訟標的之價額,由法院核定;核定訴訟標的之價額,以 起訴時之交易價額為準。無交易價額者,以原告就訴訟標的 所有之利益為準;以一訴主張數項標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 之;以一訴附帶請求其起訴後之孳息、損害賠償、違約金或 費用者,不併算其價額,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第1項、第2 項、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有明文。 二、經查,原告起訴聲明第1項係請求被告應自門牌號碼:桃園 市○○區○○路000巷0號房屋(下稱系爭房屋)遷出,並返還與 原告及其他共有人,是應以系爭房屋起訴時之交易價額,核 定其訴訟標的之價額,即系爭房屋起訴時之課稅現值新臺幣 (下同)15萬500元;原告起訴聲明第2項係請求被告自民國 112年6月8日起至遷讓返還系爭房屋之日止,按月給付相當 租金之不當得利,其中請求被告按月給付自112年6月8日起 至起訴前1日即114年3月3日相當租金不當得利之訴訟標的金 額為169,333元(計算式:8,000÷30×635=169,333,元以下 四捨五入),至請求被告按月給付自起訴後至遷讓返還系爭 房屋之日止之相當租金不當得利部分,依前開規定不併算其 價額。從而,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核定為319,833元(計算式 :150,500+169,333=319,833),應徵第一審裁判費4,360元 。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 本裁定送達之日起7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 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0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5-03-26

TYDV-114-補-330-202503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74號 原 告 李華玉 上列原告與被告許晟瑜間債務人異議之訴事件,原告應於收受本 裁定之日起10日內,補正下列事項: 一、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需具體明確,載明係針對「哪個法院 」、「哪個執行程序案號」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 二、原因事實(須包含前訴訟言詞辯論終結「後」,有何消滅或 妨礙債權人請求之事由發生)。 三、逾期未補或補正不完全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上開補正狀 及所有附屬文件均須依民事訴訟法第119條提出繕本或影本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附錄: 民事訴訟法第244條 (起訴之程式) 起訴,應以訴狀表明下列各款事項,提出於法院為之: 一、當事人及法定代理人。 二、訴訟標的及其原因事實。 三、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民事訴訟法第119條 (書狀繕本或影本之提出) 書狀及其附屬文件,除提出於法院者外,應按應受送達之他造人 數,提出繕本或影本。 前項繕本或影本與書狀有不符時,以提出於法院者為準

2025-03-26

TYDV-114-補-374-202503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查閱帳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00號 原 告 謝文瑞 訴訟代理人 周雅玲律師 被 告 源豐物流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黎騰源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查閱帳冊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 查原告起訴請求非屬對於親屬關係、身分權及人格權有所主張, 應為因財產權而起訴,而原告未陳明如獲勝訴判決所得受之客觀 上利益,故此部分訴訟標的價額應屬不能核定,應依民事訴訟法 第77條之12,以同法第466條所定不得上訴第三審之最高利益數 額加10分之1,即新臺幣(下同)165萬元定之。是本件訴訟標的 價額應核定為165萬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20,805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7日 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 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其餘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分,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5-03-26

TYDV-114-補-400-20250326-1

保險簡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保險簡上字第1號 上 訴 人 羅濟雄 羅弘鈞 共 同 訴訟代理人 羅文政 被上訴人 第一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桃竹分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淑玲 被上訴人 中壢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范振修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2年12月2 9日本院中壢簡易庭112年度壢簡字第1778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 ,本院不經言詞辯論,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發回本院中壢簡易庭。   事實及理由 一、上訴人於原審起訴主張:上訴人羅弘鈞於民國110年8月17日 13時54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下稱系 爭車輛)搭載上訴人羅濟雄,沿桃園市桃園區中山路由桃園 往中壢方向行駛至中山路與國際路二段交岔路口時,遭訴外 人徐耀淇駕駛被上訴人中壢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 壢客運公司)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號營業大客車(下稱肇 事車輛)追撞,致上訴人均受傷及系爭車輛受損,被上訴人 中壢客運公司並拒絕上訴人就本件事故所受之損害申請強制 汽車保險金理賠,上訴人因而受有新臺幣(下同)100萬元 之損害。爰依民法侵權行為之規定請求被上訴人連帶賠償損 害等語。 二、上訴人未於原審言詞辯論期日到場,經原審於112年12月4日 依職權由被上訴人一造辯論,而為上訴人全部敗訴之判決, 上訴人對原判決提起上訴,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羅濟雄未 收到言詞辯論開庭通知,原審逕為一造辯論判決,違反平等 原則及比例原則,顯失公允,審理程序不合法,應將原判決 廢棄,發回原審等語。 三、按第一審簡易程序之訴訟程序有重大之瑕疵者,第二審法院 認有必要維持審級制度時,得不經言詞辯論廢棄原判決,而 將該事件發回原法院。但以因維持審級制度認為必要時為限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51條第1項、第453條分 別定有明文。次按對於在監所人為送達者,應囑託該監所首 長為之,民事訴訟法第130條亦有明文。如當事人為在監所 人,而逕向其住居所送達者,縱經其同居人或受僱人受領送 達,亦不生送達之效力(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2770號裁判 意旨參照)。再按言詞辯論期日,當事人之一造不到場者, 得依到場當事人之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惟不到場 之當事人未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者,或到場之當事人所 提出之聲明、事實或證據,未於相當時期通知他造者,法院 均應以裁定駁回一造辯論而為判決之聲請,並延展辯論期日 ,民事訴訟法第385條第1項、第386條第1、4款分別定有明 文。是若上訴人係因未受合法通知致未到場應訴,第一審法 院遽依被上訴人之聲請,准由其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其訴訟 程序,自有重大瑕疵,應將第一審關於上訴人部分之判決廢 棄,發回更為審理(最高法院69年台上字第3752號裁判理由 參照)。 四、經查,上訴人羅濟雄、羅弘鈞於原審均委任羅文政為訴訟代 理人,而原審112年12月4日言詞辯論通知書於102 年11月7 日送達上訴人羅弘鈞之訴訟代理人羅文政,嗣因上訴人均未 於前開言詞辯論期日到場,原審遂於112年12月4日依職權由 被上訴人一造辯論而為判決等情,有委任狀、送達證書、言 詞辯論筆錄等在卷可稽(見原審卷第12、13、30、35、36頁 )。而原審言詞辯論期日通知書送達證書上應受送達人姓名 僅記載「原告2羅弘鈞訴訟代理人羅文政」,並未載明上訴 人羅濟雄或其訴訟代理人,此外亦查無已向上訴人羅濟雄為 送達之紀錄,足見原審言詞辯論期日通知書並未向上訴人羅 濟雄為送達,則上訴人羅濟雄未於112年12月4日言詞辯論日 到場,即有民事訴訟法第386條第1款所定未於相當時期受合 法通知之事由,原審逕依民事訴訟法第433條之3依職權由被 上訴人一造辯論而為判決(原審卷第35頁背面),所踐行之 訴訟程序自有重大瑕疵。且上訴人請求將原判決廢棄發回原 審審理(本院卷第42頁),本件顯未能經兩造同意由本院自 為實體裁判,以補正上開訴訟程序之瑕疵。復以,原判決以 上訴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場,亦未提出任何說明、證據,而為 上訴人敗訴判決,揆諸原審未經合法通知,即為上訴人羅濟 雄部分敗訴之判決,顯屬違背法令,且上訴人係依侵權行為 之法律關係,請求被上訴人應連帶給付100萬元,均以侵權 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是否成立為前提,不宜割裂審理,為免裁 判歧異及維護上訴人羅濟雄之審級利益,自有將本事件全部 發回原法院更為進行合法言詞辯論程序及裁判之必要。 五、綜上所述,原審所踐行之訴訟程序既有重大瑕疵,上訴人復 不同意由本院自為實體裁判,爰不經言詞辯論,由本院將原 判決廢棄,發回原審法院即本院中壢簡易庭重行審理,以符 法制。 六、爰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游智棋                        法 官 吳佩玲                        法 官 張世聰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7  日                 書記官 尤凱玟

2025-03-26

TYDV-113-保險簡上-1-20250326-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398號 原 告 一官企業社 法定代理人 褚亭妤 上列原告與被告那博仁(原名魯斯濱)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原告 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2, 564,8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1,56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 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向本院補 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6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5-03-26

TYDV-114-補-398-20250326-1

小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29號 上 訴 人 王寵皓 被上訴人 時已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4年1月23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中壢簡易庭113年度壢小字第956號 第一審小額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 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依訴訟資料可認為 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 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當事人以小額訴訟程序之 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 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如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所列事由提起上訴者,其上訴 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 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 號裁定參照)。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 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 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 ,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 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另上 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 44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汽車修理費用應以上訴人出庭時所提出之修 理費用評估證明為準,扣除折舊後應為新臺幣(下同)3萬0 154元;另原審認上訴人於民國113年12月16日所提單據(按 :應係鑑定價額的鑑定費用之發票)並未附上鑑價報告,但 該鑑定是法院直接行文給臺灣區汽車修理同業公會,且單據 上也寫明原審案號,該公會鑑定後直接寄給法院,上訴人並 未收到鑑價報告書,且上訴人曾致電該公會,該公會表示只 會回覆法院,只能告知上訴人鑑定結果,事後上訴人出庭時 法院陳明鑑定結果,上訴人對此無異議,上訴人收到原審判 決後再次索取到鑑價報告書(電子檔)以維權益,而該鑑價 報告書陳明減損價值為1萬元,均應由被上訴人負擔賠償; 又原審判決認訴訟費用1000元及桃園市政府車輛行車事故鑑 定會鑑定報告費1500元為上訴人使用訴訟制度所應承擔之司 法成本,不能認做本件交通事故之損害,然原審判決就訴訟 費用2500元,其中1800元判由被上訴人負擔,似與前開理由 不符,應全部由被上訴人負擔等語。 三、經查:   上訴人上揭爭執部分均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範圍,本應由事實審法院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 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而原審已說明為何採信被上訴人所 提單據之原因,上訴人所指均屬對於原審認定事實、取捨證 據之指摘,而非表明原審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 ,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認定原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事實 ,自難認上訴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上訴人之上訴理由並 未表明原審判決違背法令之具體內容,亦未表明依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或原判決如何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法規不當,或有何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規定所列 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事由,難認對於原審判決如何違背法令 已有具體之指摘。從而,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未具上訴之 合法程式,依首揭說明,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並應由上訴人負 擔。 五、本件上訴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游智棋                   法 官 張益銘                   法 官 洪瑋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謝喬安

2025-03-25

TYDV-114-小上-29-20250325-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給付工程款等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407號 原 告 碩晟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守仁 訴訟代理人 劉依萍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韋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間請求給付工程款等事件 ,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 同)3,149,659元,應徵第一審裁判費38,355元。茲依民事訴訟 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7日內 向本院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繳,即駁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5-03-25

TYDV-114-補-407-20250325-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249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建青 被 上訴人 新光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吳昕紘 上列當事人間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4年1月21日第一 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第二審上訴,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6之規定 繳納裁判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 二、上訴人提起上訴,未據繳納裁判費,經本院以裁定限期補正 ,此項裁定業於民國114年3月4日送達,有送達證書在卷可 稽。 三、上訴人逾期迄今仍未補正,其上訴自非合法,應予駁回。 四、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表明抗 告理由,如於本裁定宣示後送達前提起抗告者,應於裁定送達後 10日內補提抗告理由書(須附繕本),並繳交抗告費新臺幣1,50 0 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5-03-25

TYDV-113-訴-2492-20250325-3

小上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28號 上 訴 人 陳王義 被上訴人 華南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文智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交通)事件,上訴人對於中華民國11 3年12月27日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桃園簡易庭113年度桃保險小字第 564號第一審小額判決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2,250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程序第一審裁判之上訴或抗告,非以其違背法令 為理由,不得為之;提起上訴,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 表明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依訴訟資料可認為 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24第2 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當事人以小額訴訟程序之 第一審判決有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為上訴理由時,其 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 內容,若係成文法以外之法則,應揭示該法則之旨趣;如依 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所列事由提起上訴者,其上訴 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上訴狀或理由書如未 依此項方法表明者,即難認為已對原判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 之指摘,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314 號裁定參照)。又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 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 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 ,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 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決不備理由情形。另上 訴不合法者,第二審法院應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項準用第 444條第1項規定,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上訴人於民國112年12月2日要去火車站排班 ,陳怡賢所駕駛之車輛從停車格開出來從後追撞上訴人之計 程車,上訴人要求做車禍鑑定等語。 三、經查:   上訴人上揭爭執部分均屬事實審法院取捨證據、認定事實之 職權範圍,本應由事實審法院斟酌全辯論意旨及調查證據之 結果,依自由心證判斷,而原審已說明為何採信被上訴人所 提單據之原因,上訴人所指均屬對於原審認定事實、取捨證 據之指摘,而非表明原審有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不當之情形 ,且就整體訴訟資料亦無從認定原判決有何違背法令之事實 ,自難認上訴人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上訴人之上訴理由並 未表明原審判決違背法令之具體內容,亦未表明依訴訟資料 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或原判決如何不適用法規或適 用法規不當,或有何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至5款規定所列 判決當然違背法令之事由,難認對於原審判決如何違背法令 已有具體之指摘。從而,上訴人提起本件上訴,未具上訴之 合法程式,依首揭說明,其上訴自難認為合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訴訟費用額,確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並應由上訴人負 擔。 五、本件上訴不合法,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審判長法 官 游智棋                   法 官 張益銘                   法 官 洪瑋嬬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謝喬安

2025-03-25

TYDV-114-小上-28-20250325-1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訴字第267號 原 告 莊明道 被 告 巫銘輝 上列當事人間因違反洗錢防治法等案件(本院刑事庭113年度金 訴字第1463號),原告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經 本院刑事庭以113年度附民字第1988號裁定移送前來,本院於民 國114年3月11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一、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7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11月6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 二、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三、本判決於原告以新臺幣7萬元供擔保後,得假執行。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明知將手機門號提供予他人使用,可能遭詐 欺集團作為財產犯罪工具,仍基於幫助犯意,於民國112年3 月27日15時19分許,在新北市○○區○○○路000號遠傳電信股份 有限公司(下簡稱遠傳電信公司)三重正義北直營門市,申辦 門號0000000000號預付卡門號(下稱系爭門號),在不詳地 點,將系爭門號交付予真實姓名年籍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使 用,以此方式幫助該詐欺集團從事詐欺犯行。嗣該詐欺集團 於取得系爭門號後,於112年2月27日晚間6時許,在社群軟 體臉書張貼投資訊息,並利用LINE暱稱「陳欣芸」帳號向原 告訛稱:抽中10張綠茵的股票,因APP內的帳戶金額不夠, 無法購入10張,如要增加APP內帳戶金額,只能面交現金及 匯款云云,詐欺集團成員復於112年5月11日晚間6時58分許 至7時19分許間,使用系爭門號致電絡原告聯繫面交取款事 宜,致原告陷於錯誤,於112年5月11日晚間7時20分許,在 桃園市○○區○○路0段0000號1樓之星巴克門市交付新臺幣(下 同)70萬元予訴外人李彥鵬,並交予不詳之詐欺集團成員。 故原告爰依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向被告請求 損害賠償等語,並聲明:⒈被告應給付原告70萬元,及自起 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⒉請准供擔保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陳稱:沒有意見,同意原告的請求。 三、得心證之理由:  ㈠原告主張之上開事實,業經本院依職權調取本院113年度金訴 字第1463號刑事卷宗及桃園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偵字第54550 號、113年度偵字第8180號卷宗核閱屬實,本院刑事庭判處 被告幫助犯詐欺取財罪,處被告有期徒刑3月,如易科罰金 ,以1,000元折算1日,有上開刑事判決書在卷可稽(本院卷 第11至15頁)。被告雖於本院刑事庭審理中否認系爭門號為 其申辦,然並未提出任何有利之證據供刑事庭審酌,且其於 本院審理時對於原告之請求及刑事卷宗及判決均表示沒有意 見,同意原告的請求(見本院卷第36頁),自應堪信為真實 。  ㈡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民法 第184條第1項定有明文。數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 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不能知其中孰為加害人者亦同。造意 人及幫助人,視為共同行為人。連帶債務之債權人,得對於 債務人中之一人或數人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 部之給付。連帶債務未全部履行前,全體債務人仍負連帶責 任,此亦為民法第185、273條所明定。經查,被告以前述詐 欺取財之不法行為侵害原告財產上權利,且被告之不法行為 與原告之受損結果間,有相當因果關係,則原告本於侵權行 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其所受之損害70萬元,洵屬有 據,應予准許。  ㈢再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查本件附帶民事起訴狀繕本於113年11月5 日由被告收受(見附民卷第11頁),是原告請求被告賠償70 萬元,併請求自113年1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 計算之利息,亦屬有據。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請求被告給付70萬元, 及自113年11月6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為有理由,應予准許。 五、原告陳明願供擔保,請求宣告假執行,核無不合,爰參詐欺 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54條規定酌定相當擔保金額併准許之。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民事第三庭  法 官 游智棋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 20 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如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25  日                 書記官 鄭敏如

2025-03-25

TYDV-114-訴-267-20250325-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