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臨時管理人

共找到 202 筆結果(第 51-60 筆)

破更一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宣告破產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破更一字第4號 聲 請 人 凱基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原名稱:中華開發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胡木源 代 理 人 陳勳蓉 關 係 人 謝世芳之遺產管理人王國棟地政士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 一 人 法定代理人 董瑞斌 代 理 人 陳信文 上列聲請人因聲請宣告破產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按破產,除另有規定外,得因得債權人或債務人之聲請宣告 之;遺產不敷清償被繼承人債務,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亦 得宣告破產:無繼承人時。繼承人為限定繼承或繼承人全 體拋棄繼承時。未拋棄繼承之繼承人全體有破產之原因時 。前項破產聲請,繼承人、遺產管理人及遺囑執行人亦得為 之,破產法第58條第1項、第59條固有明文。惟財團費用及 財團債務,應先於破產債權,隨時由破產財團清償之;破產 宣告後,如破產財團之財產不敷清償財團費用及財團債務時 ,法院因破產管理人之聲請,應以裁定宣告破產終止,同法 法第97條、第148條亦有明定。是依上開規定之旨趣,法院 就破產之聲請,以職權為必要之調查,如認債務人確係毫無 財產可構成破產財團,或破產財團雖勉強可組成,然其破產 財團之財產尚不敷清償破產財團之費用及財團之債務,縱使 予以裁定宣告債務人破產,因其他破產債權人已無法藉由破 產程序而受到任何清償之機會,而無從依破產程序清理其債 務時,即無進行破產程序之必要,得以無宣告破產之實益為 由,依破產法第63條規定,以裁定駁回破產之聲請(司法院 院字第1505號解釋、最高法院86年度台抗字第479號、96年 度台抗字第398號裁定意旨參照)。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對被繼承人謝世芳有新臺幣(下同) 600萬元,及民國自94年1月7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592 %計算之利息,暨自94年2月8日起至清償日止,在6個月以內 者,按上開利率百分之10,逾期超過6個月者,按上開利率 百分之20計算之違約金之債權(下稱系爭債權)未受清償,系 爭債權係聲請人自慶豐銀行受讓。而謝世芳於101年1月15日 經本院103年度亡字第141號裁定為死亡宣告後,其繼承人均 已拋棄繼承,經本院105年度司繼字第1218號裁定選任關係 人王國棟地政士為謝世芳之遺產管理人。今謝世芳之部分遺 產,已由關係人即其債權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兆豐銀行)向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下稱士林地院)聲請 強制執行,並於111年7月21日拍定,足見謝世芳尚有其他債 權人,其遺產有不足清償債務情事,且其遺產應足以構成破 產財團,可清償破產財團之費用及債務,爰依破產法第58條 第1 項等規定,聲請宣告謝世芳之遺產破產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主張自慶豐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慶豐銀行)受 讓系爭債權,為謝世芳之債權人乙節,業據提出本院105年 度司執字第20065號債權憑證、本票、慶豐銀行授信總額度 約定書、抵押權設定契約書、他項權利證明書,以及慶豐銀 行簽發與中華成長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成長 一公司)之債權讓與證明書(記載債權餘額為本金1,215萬5, 714元及利息、違約金)等件影本為證(見本院113年度破字 第2號卷【下稱破字卷】第15至21頁、臺灣高等法院113年度 破抗字第11號卷【下稱破抗字卷】第17至35頁)。衡以謝世 芳於訴外人慧達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慧達公司)92 年12月29日向慶豐銀行貸款時,確係擔任慧達公司之董事長 ;另中華成長一公司係於98年間與中華成長三資產管理股份 有限公司(下稱中華成長三公司)合併,由中華成長三公司 為存續公司,並於108年8月19日更名為中華開發資產管理股 份有限公司,復再於113年8月28日更名為聲請人現行公司名 稱,有慧達公司變更登記表、董事會議事錄、抗告人之公司 登記資料查詢及經濟部98年9月30日經授商字第09801225700 號函可稽(見破抗字卷第45至59、81至83頁、本院破更一卷 第55至56頁),則聲請人主張其係自慶豐銀行受讓系爭債權 ,為謝世芳之債權人乙節,尚非無據。  ㈡謝世芳生前有諸多債權人,現餘遺產不敷清償謝世芳之債務 乙情,已據謝世芳之遺產管理人王國棟地政士陳述在卷(見 破字卷第132頁),並有該遺產管理人提出謝世芳之債權人 清冊在卷可稽(見破字卷第83至85頁)。而從該清冊內容, 可知謝世芳生前積欠各債權人銀行,僅本金債務已達數仟萬 元,是謝世芳之遺產不敷清償謝世芳之債務,應堪認定。惟 本院調查謝世芳之現存遺產,依王國棟地政士提出之遺產明 細暨遺產稅財產參考清單顯示(見破字卷第81、87頁),謝 世芳之遺產現尚有臺北市○○區○○段○○段000地號(公同共有 持分0.16667<約6分之1 >,下稱:系爭383地號土地)、同段 397地號土地(公同共有持分0.16667<約6分之1 >,下稱:系 爭397地號土地)及台一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台一公司)股 票、飛寶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稱飛寶公司)、博達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達公司)股票。就上開股票部分,經本 院依職權函請上開公司提供謝世芳於各該公司之股份數及價 值等資料,依飛寶公司函覆稱:謝世芳持有股數為0股(見本 院破字卷第175至185頁);台一公司函覆稱:謝世芳持有股 數925股,每股面額10元(見本院破字卷第187頁)。博達公司 迄今雖未予回覆,然因其原負責人葉素菲涉淘空博達公司遭 判刑,目前由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長職權,有士林地院94年 度司字第330民事裁定及該公司變更登記表在卷可稽(見本 院卷第19至25頁),自難認博達公司股票有何價值可言。另 系爭383地號、397地號土地公同共有6分之1部分,經查該公 同共有部分之共有人有19人之多,有上開土地登記公務用謄 本在卷可參(見本院破字卷第191至214頁),是上開不動產謝 世芳之潛在應有部分價值推估約為14萬4,835元(計算式:【 系爭383地號土地面積99平方公尺×113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每 平方公尺3萬4,900元×公同共有權利範圍6分之1×謝世芳潛在 應有部分20分之1=2萬8,792元】+【系爭397地號土地面積39 9平方公尺×113年1月公告土地現值每平方公尺3萬4,900元× 公同共有權利範圍6分之1×謝世芳潛在應有部分20分之1=11 萬6,043元,小數點以下四捨五入】=14萬4,835元。又本院 依聲請人之聲請函詢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查明有 無被保險人及受益人為謝世芳之保險資料,由該公會轉知各 保險公司後,各保險公司均函覆謝世芳無任何保險契約相關 之金錢債權,此有各保險公司之函覆情形在卷可按(見本院 破字卷第215頁、第221至281頁、第287頁、第315頁)。至聲 請人雖稱:謝世芳之部分遺產,遭債權人兆豐銀行向士林地 院聲請強制執行,執行所得款項應足以構成破產財團部分云 云,惟經本院函詢士林地院民事執行處該事件執行結果 , 據該院民事執行處函覆:該執行事件定於113年6月13日分配 業已確定,並於113年8月2日電匯案款153萬119元與兆豐銀 行等語,有該院民事執行處113年11月1日士院鳴107司執秋2 2442字第113094238號函文在卷可稽(見本院破更一卷第37頁 ),是聲請人上開陳述已非有據。末經本院詢問聲請人代理 人有關謝世芳之遺產除遺產管理人上開陳報之財產及本院上 開調閱之資料外,是否還有其他遺產?聲請人代理人回覆: 應該沒有了等語(見本院破更一卷第66頁)。  ㈢綜上,謝世芳之遺產可構成破產財團之財產,經調查後僅約1 5萬4,085元(股票部分9,250元+不動產部分14萬4,835元) ,且上開不動產部分尚需經訴請分割為分別共有、變價等程 序始能供債權人取償,該相關程序所生費用將列入破產財團 費用,且破產財團費用尚有破產管理人之報酬等,是於支付 財團費用後,實難認可供清償債務之財產還有剩餘可能,依 前揭說明,本件難認有破產之實益及必要。從而,聲請人聲 請宣告謝世芳之遺產破產,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破產法第63條、第5條,民事訴訟法第95條、第78條,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古秋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劉馥瑄

2025-02-14

PCDV-113-破更一-4-2025021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選任臨時管理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71號 抗 告 人 劉文禎 相 對 人 明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周植梁 代 理 人 劉庭瑋 相 對 人 譽仟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臨時管理人 劉承宗 上列抗告人因相對人間選任臨時管理人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 3年6月28日本院113年度司字第3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   主 文 原裁定廢棄。 相對人明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於原審之聲請駁回。 抗告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明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理 由 一、相對人明泰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明泰公司)公司於原審 聲請意旨略以:其對相對人譽仟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譽仟世公司)提起訴訟請求返還押租金(案由本院113年度 訴字第177號受理中),惟相對人譽仟世公司法定代理人劉 葉蘭妹已過世,其繼承人迄今未能就劉葉蘭妹之股份辦理繼 承,相對人譽仟世公司亦未依法召開股東會或董事會選任董 事長,公司代表人缺位中,足認有客觀上不能行使職權之情 事。又其與相對人譽仟世公司間因返還租押金事件提起訴訟 ,有法律上財產法益,為此,依公司法第208條之1第1項前 段規定,以利害關係人身分,為相對人譽仟世公司聲請選任 臨時管理人等語。 二、抗告人(即相對人譽仟世公司股東)抗告意旨略以:原裁定 選任劉承宗為相對人譽仟世公司之臨時管理人,惟劉承宗於 111年間未經授權,假借相對人譽仟世公司名義與相對人明 泰公司簽訂租約,劉承宗將租金中飽私囊,復致相對人譽仟 世公司廠房因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而遭拆除無法使用,且劉承 宗自相對人譽仟世公司法定代理人劉葉蘭妹過世後,長期把 持公司大小章及帳目,淘空公司現金,目前相對人譽仟世公 司帳上現金尚餘新臺幣500餘萬元,倘僅有劉承宗一人擔任 臨時管理人,實屬不當,請推舉第三公證人士主持產生譽仟 世公司新董事、監察人或增加一席臨時管理人,避免發生營 私舞弊及公司業務停擺等語。 三、按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致公司有受損害之虞時,法 院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得選任一人以上之臨時管 理人,代行董事長或董事會之職權。但不得為不利於公司之 行為,公司法第208條之1第1項定有明文。衡諸其立法理由 為「按公司因董事死亡、辭職或當然解任,致董事會無法召 開行使職權;或董事全體或大部分均遭法院假處分不能行使 職權,甚或未遭假處分之剩餘董事消極地不行使職權,致公 司業務停頓,影響股東權益及國內經濟秩序,增訂本條,俾 符實際」,可知上揭選任臨時管理人之規定,係為解決董事 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致公司業務停頓,影響股東權益及國 內經濟秩序,足見選任臨時管理人係以公司尚有繼續經營業 務為必要,合先敘明。 四、經查,相對人譽仟世公司法定代理人劉葉蘭妹已於108年2月 2日死亡,及相對人譽仟世公司之董事、監察人因未依法改 選,其董事、監察人職務均已當然解任等節,固據相對人明 泰公司於原審提出劉葉蘭妹除戶謄本及譽仟世公司變更登記 事項卡等件為證(見原審卷第31頁、第47至54頁),惟相對 人譽仟世公司目前已無繼續營運之事實乙節,業據該公司股 東劉文禎即抗告人、劉承宗到庭陳述甚明(見本院卷第203 至204頁),則在相對人譽仟世公司已無實際經營業務之情 況下,本院認本件應無徒增當事人勞費,另為相對人譽仟世 公司選任臨時管理人之必要。再依相對人明泰公司於原審提 出之聲請意旨及於本件抗告程序中陳述之內容:其為相對人 譽仟世公司聲請選任臨時管理人之目的,無非係為對相對人 譽仟世公司提起訴訟請求返還押租金以解決雙方租賃爭議, 暨處理訴訟後之強制執行或和解等事宜之便利考量,要與相 對人譽仟世公司業務停頓致影響股東權益及國內經濟秩序等 事由無涉,而相對人明泰公司倘認有對相對人譽仟世公司提 起訴訟之必要,則聲請法院為相對人譽仟世公司選任特別代 理人已足資解決(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2項規定,且上開規 定,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規定,於強制執行程序準用之 )。是相對人明泰公司據此聲請為相對人譽仟世公司選任臨 時管理人,核與公司法第208條之1第1項規定之要件不符, 難認有據。從而,相對人譽仟世公司既無公司法第208條之1 所定應選任臨時管理人之情事,原裁定逕准許相對人明泰公 司選任臨時管理人之聲請,於法尚有未合,抗告意旨指摘原 裁定不當,求予廢棄改判,其理由雖有未恰,仍應由本院廢 棄原裁定,更為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五、據上論結,本件抗告為有理由,依非訟事件法第46條、第21 條第2項,民事訴訟法第492條、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 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林南薰                   法 官  林哲瑜                   法 官  潘韋廷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除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不得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無收受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陳佩瑩

2025-02-14

SCDV-113-抗-71-20250214-1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選任臨時管理人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字第2號 聲 請 人 田家昌 上列聲請人與相對人千山木業股份有限公司間聲請選任臨時管理 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人應於本裁定送達後五日內,補繳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 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   理 由 一、按因非財產權關係為聲請者,徵收費用新臺幣(下同)1,00 0元。第13條、第14條、第15條及第17條規定之費用,關係 人未預納者,法院應限期命其預納;逾期仍不預納者,應駁 回其聲請或抗告。非訟事件法第14條第1項、第26條第1項分 別定有明文。次按非訟事件程序費用依非訟事件法第13條、 第14條第1項、第15條、第17條原定額數,加徵5/10。臺灣 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 標準第5條亦有明文。 二、查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千山木業股份有限公司選任臨時管理 人,未據預納費用,爰定期命聲請人依主文所示內容預納, 逾期仍不預納,即駁回其聲請。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楊子龍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洪郁筑

2025-02-13

SCDV-114-司-2-20250213-1

監宣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監護宣告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監宣字第118號 聲 請 人 徐淑卿 代 理 人 陸正義律師 佘宛霖律師 應 受 監 護宣告之人 邱志宏 關 係 人 邱中弘 代 理 人 劉志鵬律師 喬心怡律師 洪培慈律師 關 係 人 邱雅雯 代 理 人 蔡鴻斌律師 關 係 人 邱憲忠 上列聲請人為應受監護宣告之人邱志宏聲請監護宣告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宣告邱志宏(男,民國00年0 月0 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 選定邱雅雯(女,民國00年0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 00000)、邱憲忠(男,民國00年0 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號: Z000000000)、邱中弘(男,民國00年0月00日生,身分證統一編 號:Z000000000)為受輔助宣告之人邱志宏之共同輔助人。 聲請程序費用由受輔助宣告之人邱志宏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為意思表示或受 意思表示,或不能辨識其意思表示之效果者,法院得因本人 、配偶、四親等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 、檢察官、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監護之宣告 ;法院對於監護之聲請,認為未達第1 項之程度者,得依第 15條之1 第1 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對於因精神障礙或其他 心智缺陷,致其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或辨識其意思表 示效果之能力,顯有不足者,法院得因本人、配偶、四親等 內之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之其他親屬、檢察官、主管 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之聲請,為輔助之宣告;民法第14條第 1、3 項、第15條之1 第1 項定有明文。次按受輔助宣告之 人,應置輔助人。法院選定輔助人時,應依受輔助宣告之人 之最佳利益,優先考量受輔助宣告之人之意見,審酌一切情 狀,並注意下列事項:㈠受輔助宣告之人之身心狀態與生活 及財產狀況。㈡受輔助宣告之人與其配偶、子女或其他共同 生活之人間之情感狀況。㈢輔助人之職業、經歷、意見及其 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係。㈣法人為輔助人時,其事業 之種類與內容,法人及其代表人與受輔助宣告之人之利害關 係,民法第1113條之1第1項、同條第2項準用第1111條之1分 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人聲請意旨略以:  ㈠應受監護宣告之人邱志宏(下稱邱志宏)自民國82年起即罹患 直腸癌,93年間又因◯◯◯開刀入院治療,於108年起再被診斷 出非典型◯◯◯◯症,致腦部受有損傷,已難以清楚表達意思, 多數時間昏沉,少數清醒期間亦較難理解長句型的對話,大 多僅能單純覆誦他人言語或回覆簡短、片段之詞語,回覆日 常對話亦偶有意思混淆、邏輯反常之情。邱志宏於112年初 至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下稱臺大醫院)就診時,亦 已被診斷出有◯◯症之情形,多數時間均臥床靜養,以鼻腸管 進食,且須由專人24小時照護,邱志宏之意思表達能力及辨 識能力,已顯有不足之情,難以獨力處理個人日常事務,為 維邱志宏之權益,而有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之必要。  ㈡邱志宏自82年起與前妻離異後,即與聲請人共同生活至今, 已達30餘年,聲請人於生活上照顧邱志宏之生活起居,且對 於邱志宏之家族成員亦關懷備至,亦以長嫂身分照顧邱志宏 親眷。自同居以後,邱志宏之財務亦由聲請人代為打理,親 自協助處理邱志宏各項事務。在事業上,更與邱志宏共同打 拚,協助邱志宏共同經營公司迄今。而邱志宏與原配偶已離 異30年,雖育有1子、1女即關係人邱中弘、邱雅雯(下各稱 邱中弘、邱雅雯),均已成年離家,邱雅雯更是自高中時起 即旅居美國,二人均另有家累,實難以照護或陪伴邱志宏之 生活起居。長年以來,邱志宏之日常照護、醫療看診需求, 都由聲請人獨自承擔,肩負照護之重責。近年來,邱志宏受 診斷出◯◯◯◯症,聲請人於此期間亦親自陪伴邱志宏至醫院就 診、進行復健治療,對於邱志宏之身體及病況知之甚詳,且 每日固定就邱志宏飲食狀況、如廁、活動情形,均詳實紀錄 。聲請人與邱志宏雖無法律上婚姻關係,然彼此間為30餘年 之同居人,與邱志宏、邱志宏親屬間之感情早已與真正之親 屬間感情並無二致。  ㈢又邱志宏與聲請人前於69年創立昇得有限公司(下稱昇得公 司)及宏悅有限公司(下稱宏悅公司),以貿易為業,邱志 宏前為拓展海外業務,遂與邱雅雯所經營之Casaware Limit ed Liability Company(下稱「Casaware公司」)合作,委 由邱雅雯向廠商議定貨物價格,昇得公司及宏悅公司依照邱 雅雯談定之價格向廠商訂購貨物後,由Casaware公司將貨物 代銷至海外,而外銷利潤由雙方依比例拆分。邱雅雯於近年 來向昇得公司及宏悅公司訂購貨品銷售至海外,積欠應由Ca saware公司負擔之貨款及船運費用,截至111年9月止累計已 達新臺幣(下同)45,440,751元,遲未給付昇得公司及宏悅公 司。再者,邱雅雯於111年11月起執意照護邱志宏,並將聲 請人暨邱志宏之家眷均拒於家門外,阻擋親屬探視,且於此 期間竟發見邱志宏長年承保之高達2千萬餘元之年金保險, 無故申請解約,邱志宏將與聲請人共同持有償值高達1億350 0萬元房產,無故授權由邱雅雯出售在案,另邱志宏之法國 巴黎人壽之高額保險,近來亦有遭不明人士向業務員詢問保 單變更事宜,為免邱志宏權益遭他人為一己私利刻意操弄, 爰依法聲請監護宣告,選定聲請人為監護人,並指定邱中弘 、馬海泉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等語。 三、關係人邱雅雯意見略以:  ㈠邱志宏在精神狀況許可下,應未有符合之精神科診斷,亦未 達到◯◯◯◯症之標準,其心理衡鑑之得分位於切截點附近,但 細究其扣分項目,應與測驗當下精神較疲累、注意力不穩定 之情形有高度相關。邱志宏之受意思表示能力及辨識其意思 表示之能力在精神狀況許可之下未達不足,惟對於未曾接觸 過之相關知識之回答可能錯誤,但判斷邏輯並無異常。邱志 宏為意思表示之能力受非典型◯◯◯◯症造成之動作障礙影響, 若有能正確解讀其口語表達、並代為操作之人協助便可順利 進行。在邱志宏獲得適當協助進行為意思表示之情況下,應 具有管理處分自己財產之能力。雖邱志宏受眾多身體疾病影 響體力較差,使其容易精神不濟,導致注意力不足、答非所 問等,認知能力及意思表示能力暫時受損,但只要有足夠之 休息及合適之治療便可預期能恢復,有熟悉邱志宏體力程度 及病情之人協助辨識此時期之精神狀況,即可避免邱志宏於 此時期進行管理處分財產等重要決策或提早進行事務安排。 且邱志宏所罹患之非典型◯◯◯◯症,目前對邱志宏之認知功能 未有明確影響,不應成為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的理由。  ㈡退步而言,縱認邱志宏有受監護宣告或辅助宣告之必要(邱 雅雯爭執),邱志宏於鈞院訊問時已明白表示不能由聲請人 擔任,並早在113年4月2日與邱雅雯、邱志宏之弟邱憲忠簽 立意定監護契約,約定於邱志宏受監護宣告時,指定邱雅雯 、邱憲忠二人擔任監護人,任一人得單獨行使監護權,並指 定邱憲忠之妻即關係人張萍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並已 完成公證。  ㈢邱志宏與聲請人均係昇得公司、宏悦公司股東,由邱志宏擔 任二公司執行業務股東,對外代表公司,聲請人並非執行業 務股東。雖邱志宏最近幾年羅患疾病行動不便,較少至公司 上班,但邱志宏意識清楚,必要時得運用遠距科技或請員工 送文件至邱志宏住所等方式指揮(執行)二公司事務。詎聲請 人趁邱志宏未至辦公室之便,藉機自會計劉玉萍處取走二公 司大小章,又未經邱志宏同意,逾越授權,讓昇得公司客戶 賒帳近美金130萬元,造成昇得公司財務危機,邱志宏知悉 聲請人越權賒帳後要了解狀況,聲請人竟威脅會計劉玉萍、 出納劉麗珍不得對邱志宏提供財務報表等資訊,為免聲請人 繼續胡作非為,邱志宏多次以口頭、Line要求聲請人返還二 公司大小章,聲請人堅不返還,邱志宏等不得不委請務實法 律事務所於111年11月25日寄發存證信函,通知聲請人解除 委任,催請聲請人交還二公司大小章予該法律事務所收領。 前開存證信函中,邱志宏並提出解任聲請人二公司副總經理 職務,另聘邱雅雯為總經理之股東同意案,及表明邱志宏同 意之旨,邱志宏再以存證信函通知自111年12月2日起解除聲 請人職務及聘請邱雅雯擔任總經理,各相關人員應立即著手 辦理交接等各項手續,並禁止聲請人離職後再進入二公司或 插手二公司之經營。然聲請人拒不交接又不返還二公司大小 章,該二公司及邱志宏已於111年12月14日提起刑事告訴, 刻由臺北地檢署偵查中。又聲請人未經邱志宏同意,盜用邱 志宏印章偽造取款條提款,造成邱志宏14,575,384元之損害 ,經邱志宏提起背信、偽造文書告訴。聲請人又以邱志宏即 二公司之唯一董事因罹患◯◯症,意思表達及辨識能力顯著降 低,有不能行使董事職權之情形,聲請准予選任聲請人為該 二公司之臨時管理人云云,業經鈞院111年度司字第210   號裁定駁回。足證聲請人提起本件聲請之目的,並非在保護 邱志宏之權益,而是藉詞出任執行董事,奪取昇得公司、宏 悅公司經營權,聲請人汙名化邱志宏◯◯之舉,令邱志宏極為 痛苦,詎邱中弘竟與聲請人唱和,暗中收取聲請人交付予邱 中弘之邱志宏土地、房屋所有權狀,經邱志宏知悉後數度要 求均拒不返還,邱志宏認邱中弘此等不肖之舉乃家門不幸, 並已造成精神上極大的痛苦,為取回權狀,邱志宏已對兒子 邱中弘提起返還所有權狀之訴。  ㈣邱志宏在精神狀況許可之下未有符合之精神科診斷,亦未達 到◯◯◯◯症之判斷邏輯並無異常。邱志宏在獲得適當協助進行 為意思表示況下,具有管理處分自己財產之能力。均已如台 大醫院鑑定報告結果所述,邱志宏是否更改保單乃其自由, 並有能力決定,其他人無從置嗓。  ㈤邱中弘主張邱雅雯更換門鎖云云,實係因111年10月27日邱雅 雯被聲請人抓咬受傷,111年11月2日聲請人再與邱雅雯發生 衝突,經到場警員詢問邱志宏意見後,請聲請人搬離邱志宏 仁愛路住處,邱中弘推倒邱雅雯成傷,邱雅雯為免再受聲請 人、邱中弘等人身侵害,不得不更換門鎖。但是邱雅雯並未 阻止或拒絕邱中弘等親友探視邱志宏,僅要求須配合邱志宏 的身體狀況與照顧需求,以維護邱志宏健康等語。 四、關係人邱中弘意見略以:  ㈠邱中弘為邱志宏之長子,身體健康狀況良好,有固定工作收 入,過往與配偶吳燕玲長期共同照護邱志宏,對於邱志宏之 病況甚為瞭解。邱志宏向來亦十分疼愛邱中弘,與邱中弘一 家互動良好。過往邱志宏因病就醫時,均由邱中弘開車接送 ,並由邱中弘及吳燕玲陪同至醫院就診、領藥。另邱志宏因 急診住院、進行各種手術包含心導管支架手術、腸道手術時 ,亦多係由邱中弘及配偶陪同治療、於醫院過夜照料邱志宏 、協助邱志宏術後照護等。  ㈡邱雅雯為邱中弘之妹,自高中起即前往美國留學,後於美國 定居、結婚、成家、育子,定居美國近40年,故邱雅雯之生 活重心為美國,並非臺灣。111年之前,邱雅雯每年至多回 臺1至2次,每次至多1至2個月左右,素來對邱志宏之生活健 康未有重大付出。惟111年7月間,邱雅雯回國並暫居於邱志 宏之住所後,就如何照顧邱志宏一事,與聲請人發生激烈衝 突,邱中弘極為擔心邱志宏之身心狀況,惟邱雅雯未與邱中 弘商量,突於111年11月間更換邱志宏住所鑰鎖,於家中裝 設監視錄影器,甚至要求邱中弘於未經邱雅雯事先同意前, 不能探望邱志宏,此段期間另發生諸多邱志宏財產狀況變動 之異常情況,由邱志宏投保並以邱中弘為受益人之保險,經 保險業務員告知,有不明人士詢問變更保單受益人之情事。 綜合上述事件,參酌邱雅雯與邱志宏間有財務糾紛,爭議金 額似高達四千五百餘萬元,邱中弘深感擔憂由邱雅雯獨自照 料邱志宏是否會損及邱志宏之權益。此外,邱雅雯限制邱中 弘探視父親邱志宏後,據聞邱雅雯於數月前竟突然離開邱志 宏之住所遠赴美國,使邱志宏因無親屬在旁照料而未能接受 定期之長照服務,因邱中弘之配偶過去長久與長照機構聯繫 ,故經長照機構通知,邱中弘始知此情。邱雅雯種種行為顯 有危害邱志宏身心健康之虞。考量邱志宏之健康狀況,並為 保障邱志宏權益,如邱志宏經臺大醫院進行精神鑑定後,認 邱志宏已達監護或輔助宣告狀態,有為監護或輔助宣告之必 要時,邱中弘有意願擔任邱志宏之監護人或輔助人,另選定 吳燕玲為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俾維邱志宏權益並為邱志 宏行使權利。  ㈢關於邱雅雯所陳報113年4月2日邱志宏與邱雅雯、邱憲忠先生 所簽立之意定監護契約部分,該意定監護契約之簽約時間點 ,恰為邱雅雯以邱志宏身體狀況極度不佳、需要住院為由, 逕向臺大醫院取消原定於113年3月12日精神鑑定之三周後, 如邱雅雯要求延後鑑定之理由為真,參酌邱志宏過往病史, 邱志宏當時身體應該虛弱至極,豈會於此時間點訂立意定監 護契約?考量邱雅雯自111年7月回國後對邱志宏及關係人邱 中弘所為種種不合理之舉措,邱中弘不得不懷疑該份意定監 護契約是否確屬邱志宏真意?其次,邱憲忠雖為邱志宏之弟 ,然考量其年事較長,與邱志宏年紀僅有三歲之距,過往亦 無親自照料邱志宏,實難確認其是否為擔任邱志宏之監護人 或輔助人之適合人選、是否能使邱志宏獲得完善之照護。再 者,依鈞院家調報告考量邱志宏財務繁多且狀況複雜,邱雅 雯不宜獨任監護人或輔助人,而邱中弘過往長久在旁協助照 顧邱志宏,適宜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邱中弘先前係顧慮家 族間之感情維繫,期盼減少矛盾、衝突,因此就擔任監護人 之意願乙事於家事調查官之調查報告中請求以保密方式呈現 。考量邱雅雯上述種種不適宜之舉措,且於113年4月返美期 間獨留生病之邱志宏及看護於住所,而始終不讓邱中弘探視 、知悉邱志宏之病情,及邱雅雯於本案外所進行之諸多不當 之舉,似乎均涉及其與邱志宏間之財務爭議,恐無法維護邱 志宏權益,如鈞院認定邱志宏有應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之 必要,邱中弘有意願擔任邱志宏之監護人或輔助人,以保障 邱志宏權益等語。 五、經查:  ㈠就聲請邱志宏為受監護宣告之人部分:   ⒈聲請人主張之事實,有下列證據為證:    ⑴臺大醫院病症暨失能診斷證明書(見本院卷一第43頁)。    ⑵本院於113年7月2日在鑑定人即臺大醫院彭啟倫醫師前訊 問邱志宏之筆錄(見本院卷二第347-369頁)。    ⑶臺大醫院113年10月16日校附醫精字第1134700368號函暨 精神鑑定報告書(見本院卷三第55-65頁)。    ⒉本院審酌上述證據及鑑定結果之意見,雖依邱志宏現年80 歲而言,未達記憶力受損之程度,且參照邱志宏於鑑定日 之表現,在邱志宏精神狀況許可之下,未達到◯◯◯◯症之標 準,對於未曾接觸過之相關知識回答可能錯誤,但判斷邏 輯並無異常,邱志宏受意思表示能力及辨識其意思表示之 能力未達不足;邱志宏為意思表示之能力受非典型◯◯◯◯症 造成之動作障礙影響,若有能正確解讀其口語表達、並代 為操作之人協助便可順利進行,在邱志宏獲得適當協助進 行為意思表示之情況下,其應具有管理處分自己財產之能 力。然邱志宏囿於身體疾病之影響,導致其體力不佳、注 意力不足,且因身體疾病頻繁住院,於此時期亦常生譫妄 之情,不論是體力、精神不濟或是身體疾病導致之譫妄, 皆會使邱志宏之認知能力及意思表示能力暫時受損,顯見 邱志宏於上開認知能力及意思表示能力暫時受損時期發生 時,需有熟悉邱志宏體力程度及病情之人協助辨識此時期 之精神狀況,避免邱志宏於此時期進行管理處分財產等重 要決策或提早進行事務安排,且邱志宏此暫時之意思表示 能力不足之時期出現之頻率不低,有反覆發生之高度可能 性,爰依民法第14條第3項規定為輔助之宣告。  ㈡就輔助人人選部分:   ⒈本院審酌下述各情,認由邱雅雯、邱憲忠、邱中弘共同為 邱志宏之輔助人,應符合邱志宏之最佳利益:    ⑴邱志宏於113年4月2日簽立經公證之意定監護契約,表     明如受監護宣告時,應由邱雅雯、邱憲忠擔任監護人, 有該經公證之意定監護契約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7-11 頁)。    ⑵邱志宏於113年7月2日經本院詢問時表示希望由邱雅雯、 邱憲忠及邱憲忠之配偶協助處理財產事務,並明確拒絕 由聲請人擔任監護人等語,有詢問筆錄可稽(見本院卷 二第365頁)。    ⑶本院家事調調查官之調查報告略以:111年下半年後,邱 志宏生活照顧以外籍看護與邱雅雯為主,而經家調官向 邱雅雯了解,邱雅雯對邱志宏目前生活現況掌握度高, 能清楚陳述,且亦會積極找尋相關復健資源提供予邱志 宏,故家調官評估,邱志宏受照顧情況穩定,無不適之 處。經家調官與邱志宏互動,邱志宏認知能力、語言表 達尚可,然對於自身財物狀況不清楚,家調官建議仍須 透過專業醫療鑑定,評估是否有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之 必要。如有,建議由兩個人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 使邱志宏財務、照顧情況透明化,以維護邱志宏利益等 情,有本院家事事件調查報告可參(見本院卷二第6-23 頁)。    ⑷依邱中弘之陳述,過往邱志宏因病就醫時,均由邱中弘 及其配偶吳燕玲陪同就醫、照護,對於邱志宏之病況甚 為瞭解。    ⑸綜合上述各情,邱中弘、邱雅雯為邱志宏之子女,邱憲 忠為邱志宏之弟,均屬邱志宏之至親;邱志宏目前由邱 雅雯照顧,並無不當照顧之情形,邱志宏因囿於身體疾 病之影響,對於自身財物狀況之管理須他人協助,期望 委由邱雅雯、邱憲忠協助處理;又邱中弘為邱志宏之長 子,過往邱志宏因病就醫時均由邱中弘及其配偶吳燕玲 陪同就醫、照護,對於邱志宏之病況應甚瞭解,且有擔 任輔助人之意願,併衡酌邱雅雯自美回國後與邱志宏同 住,對邱志宏之照顧及財務處理,或有獨斷不當之情, 故依邱志宏之現況,選定邱中弘、邱雅雯、邱憲岳共同 擔任邱志宏之輔助人,並期邱雅雯、邱中弘互相信任, 共同分工合作提供邱志宏良好之生活照顧與保護,共同 妥善協助邱志宏管理財產,邱憲忠於邱雅雯、邱中弘意 見不一時,可居中協調,避免一方獨斷,造成親屬間不 必要之爭執,或有不利邱志宏之情形,並可收互相監督 制衡之效,以確保邱志宏日後繼續受良好之照顧,保障 財產受到妥適處理,是認本件由邱雅雯、邱憲忠、邱中 弘共同擔任邱志宏之輔助人,應符合邱志宏之最佳利益 。   ⒉聲請人雖有擔任監護人或輔助人之意願,惟聲請人與邱志 宏目前有財務糾紛,邱志宏已表示拒絕由聲請人擔任監護 人,是認聲請人不適合擔任邱志宏之輔助人。   ⒊綜上述,邱雅雯、邱憲忠、邱中弘均屬邱志宏之至親,且 有擔任輔助人意願,應能盡力維護邱志宏之權利,由邱雅 雯、邱憲忠、邱中弘擔任邱志宏之輔助人,應符合邱志宏 之自主決定及最佳利益,爰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㈢末按法院為輔助宣告時,受輔助宣告之人對其財產仍具處分 權能,輔助人僅於民法第15條之2第1項等事件對於受輔助宣 告之人之行為具有同意與否之權限,從而本件輔助人無須開 具財產清冊陳報法院,自亦無指定會同開具財產清冊之人, 附此敘明。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家事第一庭 法 官 蔡寶樺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附繕本) ,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3  日                書記官 杜安淇

2025-02-13

TPDV-112-監宣-118-20250213-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臨時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司字第82號 聲 請 人 李文和 李盛泰 共 同 代 理 人 李漢鑫律師 相 對 人 唯聖建設有限公司 臨時管理人 胡志達會計師 關 係 人 李昇鴻 代 理 人 陳孟彥律師 上列聲請人聲請就相對人唯聖建設有限公司選任臨時管理人事件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胡志達(身份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會計師為相對人唯 聖建設有限公司(統一編號:00000000)之臨時管理人。 聲請程序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相對人唯聖建設有限公司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㈠聲請人李文和(下稱逕其名)原為相對人 董事,卻遭關係人李昇鴻(下稱逕稱其名)偽造民國111年1 月6日股東同意書改推自己為董事,向新北市政府辦理變更 登記,再持偽造111年2月18日及112年3月20日股東同意書, 向新北市政府辦理股東出資額轉讓及章程變更登記,致李文 和喪失相對人董事身分及全部出資額,嗣李文和向本院對李 昇鴻提起確認董事委任關係不存在等訴訟,經本院113年訴 字第1189號判決認定李文和與相對人間董事委任關係存在( 尚未確定),另聲請人李盛泰(下逕稱其名,與李文和合稱 聲請人)自相對人創設迄今均為相對人股東,是聲請人均為 相對人之利害關係人。㈡李文和為免相對人現行登記之唯一 董事李昇鴻繼續僭行職權,侵害相對人之財產及股東權益, 遂依法聲請定暫時狀態之處分,經本院以113年度全字第214 號民事裁定禁止李昇鴻於本院113年度訴字第1189號確認董 事委任關係不存在等事件之裁判確定前,行使相對人之董事 職權,並經本院核發113年度司執全壯字第524號執行命令執 行在案。惟相對人係經營住宅及大樓開發租售業,迄今仍持 續藉由出租不動產收取租金營利,而相對人與第三人間租賃 關係最近分別於113年10月31日 11月4日屆至,因相對人現 行登記之唯一董事李昇鴻已不得行使相對人之董事職權,無 董事得以代表公司簽訂新租約,致相對人與承租人間之租賃 權利義務關係晦暗不明,嚴重影響相對人權益,且目前無人 得自相對人公司帳戶提款支付員工薪資及支應相對人日常開 銷,實有選任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職權之必要,以維相對人 公司業務之正常營運,爰依公司法第108條第4項、第208條 之1第1項前段之規定,聲請為相對人選任臨時管理人等語。   二、按有限公司係由一人以上股東所組織,就其出資額為限,對 公司負其責任之公司;而有限公司應至少置董事一人執行業 務並代表公司,公司法第2條第1項第2款、第108條第1項前 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致公司 有受損害之虞時,法院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得選 任一人以上之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長及董事會之職權。但 不得為不利於公司之行為,公司法第208條之1第1項定有明 文,且依同法108條第4項規定於有限公司準用之。參酌公司 法第208條之1第1項立法理由,係為防免公司因董事死亡、 辭職或當然解任,致董事會無法召開行使職權;或董事全體 或大部分均遭法院假處分不能行使職權,甚或未遭假處分執 行之剩餘董事消極地不行使職權,致公司業務停頓,影響股 東權益及國內經濟秩序。是公司法選任臨時管理人之規定, 於公司董事因事實(死亡)或法律(辭職或當然解任)之因 素致無法召開董事會,或公司董事全體或大部分遭假處分不 能行使職權,而剩餘董事消極不行使職權等影響公司業務運 作嚴重,且該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復致公司業務停頓 而受有損害之虞,影響股東權益或國內經濟秩序時,即符合 選任臨時管理人之要件。又公司或法人臨時管理人之選任, 係以保障公司或法人不因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抑或 全部董事均無法行使職權而有遭受損害之虞所由設,其選任 自應以公司或法人之最佳利益為考量(最高法院93年度台抗 字第477號裁定意旨參照)。經查:  ㈠聲請人前開聲請事由,業據提出相對人公司變更登記表、本 院113年度訴字第1189號民事判決、本院113年度全字第214 號民事裁定、本院113年度司執全壯字第524號執行命令、相 對人與第三人間之租賃契約等件影本為證,經核無訛,足見 相對人確已無董事代表公司執行職務,而無法及時處理與承 租人間之租賃契約相關問題,此應將使相對人受有損害,故 聲請人本於利害關係人之身分,聲請為相對人選任臨時管理 人,以續行公司業務,核與公司法第208條之1所定選任臨時 管理人之要件尚屬相符。  ㈡關於臨時管理人之人選,為期所選任之臨時管理人能圓滿達 成臨時管理人職權之行使,及符合客觀、公正、專業等原則 ,是本件宜選任會計師等外部人員擔任相對人之臨時管理人 。茲審酌胡志達會計師現職為昀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會 計師,曾擔任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經理,並同意擔任相對人 之臨時管理人一職,有其履歷資料及同意書在卷可稽(見本 院卷第71、73頁),本院認以其學識經歷,足堪勝任相對人 之臨時管理人職責,且應能本於專業知識維護相對人權益, 爰選任其為相對人之臨時管理人。 三、依非訟事件法第183條、第21條第2項、第24條第1項、民事   訴訟法第78條,第95條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古秋菊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抗告須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劉馥瑄

2025-02-12

PCDV-113-司-82-20250212-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選任臨時管理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字第16號 聲 請 人 臺北市稅捐稽徵處 法定代理人 倪永祖 温雅珍(臺北市稅捐稽徵處中山分處承辦人) 上列聲請人聲請為鏡閎事業有限公司選任臨時管理人事件,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聲請程序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相對人鏡閎事業有限公司滯欠臺北市民國11 2年、113年使用牌照稅,共計新臺幣3萬1,941元。因該公司 唯一董事高鏡閎已於113年1月20日死亡,該公司已無董事, 且高鏡閎之繼承人均已拋棄繼承,經本院以113年度司繼字 第296號、113年度司繼字第574號、113年度司繼字第1648號 、113年度司繼字第1760號准予拋棄繼承備查在案。今為保 障稅捐稽徵,爰依公司法第108條第4項準用同法第208條之1 規定,以利害關係人身分聲請准予選任相對人之臨時管理人 等語。 二、按解散之公司除因合併、分割或破產而解散外,應行清算, 為公司法第24條所明文規定。次按「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 職權,致公司有受損害之虞時,法院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 之聲請,得選任一人以上之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長及董事 會之職權。但不得為不利於公司之行為。」固為公司法第20 8條之1第1項所明文規定,且該規定依同法第108條之規定, 於有限公司董事準用之。惟揆諸公司法第208條之1規定之立 法理由為「按公司因董事死亡、辭職或當然解任,致董事會 無法召開行使職權;或董事全體或大部分均遭法院假處分不 能行使職權,甚或未遭假處分執行之剩餘董事消極地不行使 職權,致公司業務停頓,影響股東權益及國內經濟秩序,增 訂本條,俾符實際。」,故上開選任臨時管理人之規定,係 在公司並無解散及應行清算之情形,為維繫公司之正常經營 之情形始有適用,倘公司已遭命令解散時,依公司法第24條 規定即應進入清算程序,由清算人了結現務,當無適用公司 法第208條之1規定之餘地,亦即此時已無選任臨時管理人之 必要。 三、經查,相對人鏡閎事業有限公司因有開始營業後自行停業6 個月以上之情事,經臺北市商業處以114年1月23日北市商二 字第11430011500號函,依公司法第10條第2款規定予以命令 解散,有臺北市商業處函及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查詢服 務之相對人公司基本資料在卷可稽(見本院卷第53、55頁) 。揆諸前開說明,相對人既經命令解散,依公司法第24條規 定即應進入清算程序,由清算人為相對人執行清算事務,自 無依公司法第208條之1規定選任臨時管理人之必要。從而, 聲請人聲請本院為相對人選任臨時管理人,核與公司法第20 8條之1選任臨時管理人規定之立法目的及要件均有未合,無 從准許,應予駁回。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林春鈴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廖昱侖

2025-02-12

TPDV-114-司-16-20250212-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臨時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抗字第182號 抗 告 人 鄭清吉 相 對 人 三福立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選任臨時管理人事件,抗告人對於民國113年6 月14日本院113年度司字第24號裁定提起抗告,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抗告費用由抗告人負擔。  理 由 一、抗告意旨略以:   相對人之代表人為已故之鄭清波,而其繼承人鄭博文雖曾於 113年5月18日寄發存證信函通知抗告人等股東開會,惟因鄭 博文非相對人股東,且開會地點係在其個人營業場所,因其 先前有攻擊毆打抗告人及其他股東之行為,故抗告人連同股 東鄭清河、鄭麗美表示不認同鄭博文之股東會召開之通知, 且實際上113年5月25日未召開任何會議。又抗告人於113年8 月20日邀請相對人所有股東召開股東會,惟仍僅少數股東出 席。是相對人股東間之聯繫及情感早已分裂,無法順利召開 股東會選出新的負責人,以致抗告人與其餘股東均無法得知 相對人公司之營運狀況及收入支出去向,若選任抗告人擔任 臨時管理人,則能將相對人多年來的租金收入透明化,並日 後於扣除公司營運成本及相關稅費後,得將收入均分公司所 有股東,爰請撤銷原裁定並准予抗告人擔任相對人之臨時管 理人等語。並聲明:㈠原裁定廢棄。㈡請准選任抗告人為相對 人之臨時管理人。 二、按董事會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致公司有受損害之虞時,法 院因利害關係人或檢察官之聲請,得選任1人以上之臨時管 理人,代行董事長及董事會之職權,公司法第208條之1第1 項定有明文。董事請假或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指定股東1 人代理之;未指定代理人者,由股東間互推1人代理之;第2 08條之1規定,於董事準用之,同法第108條第2、4項亦有明 文。上述選任臨時管理人規定,係為免公司因董事死亡、辭 職或當然解任,致董事會無法召開行使職權;或董事全體或 大部分均遭法院假處分不能行使職權,甚或未遭假處分執行 之剩餘董事消極地不行使職權,致公司業務停頓,影響股東 權益及國內經濟秩序(立法理由參照)。故有限公司之董事 因故不能行使職權且未指定股東1人代理,因而有致公司業 務停頓、受有損害之虞時,應先由股東間互推股東1人代理 ,如無法互推者,始有選任臨時管理人規定之適用。又選任 臨時管理人事件,依非訟事件法第183條第1、2項規定,應 由聲請人釋明其事由。次按公司法第108條第2項所定股東間 互推一人代理有限公司之表決權如何行使,公司法並無相關 規定,參酌民法第52條第1項「總會決議,除本法有特別規 定外,以出席社員過半數決之」規定,公司法就互推一人方 式既無特別規定,則由股東依普通決議行之,亦即由不能執 行職務董事以外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互推即可。 三、經查:  ㈠相對人於82年4月10日經新北市政府核准設立,資本總額為新 臺幣(下同)500萬元,唯一董事為鄭清波,股東為抗告人、 鄭清河、鄭昭美、鄭麗美、鄭博軒及鄭雅文之事實,有相對 人公司變更登記表、經濟部商工登記公司資料查詢在卷可稽 (見原裁定卷第25頁、第31至33頁),堪認抗告人為屬公司 法第108 條第4項準用同法第208 條之1 第1 項規定所指之 利害關係人,至為明確。  ㈡再相對人之唯一董事鄭清波固已過世,然其法定繼承人理繼 承登記後,與相對人之其餘股東及抗告人,得依公司法第10 8條第1項之規定另行選任1人為董事,難認有何選任臨時管 理人之必要。抗告人雖主張相對人其餘股東情感早已分裂無 法推舉之代表人等語,固據其提出存證信函及臨時股東會會 議記錄等件為證。然該次股東會議無從合法選任相對人公司 之董事應僅為暫時之狀態,抗告人亦未提出事證釋明相對人 公司有何互推1人擔任董事之困難,則應認法律所規定使公 司依自治之法理選出董事之機制,並非無法繼續進行,況依 公司自治法理,本應由相對人先行依公司法第108條規定另 行選任繼任董事,或由全體股東互推一人代理董事職務,召 集方法及表決方法並無明文,以舉手表決、書面或其他適當 方式為之,均無不可;且公司股東間如何彼此溝通、協調之 事宜,與公司執行機關因事實上或法律上之原因而無法運作 之情形有別,尚非屬法院得介入為相對人選任臨時管理人之 事由。故依前開說明,相對人公司之其餘股東既得依公司法 第108條第2項、民法第52條第1項之規定,以普通決議互推1 人代理董事執行職務,自無選任臨時管理人之必要。  ㈢抗告人另稱相對人自100年5月起將相對人名下一處房地出租 他人,然該處房地現堆滿易燃雜物,恐有失火危險且訴外人 鄭博文曾於上開房地施用毒品遭判處罪刑確定,固據其提出 租賃契約、該處房地之照片為證。然查,誠如前述,需相對 人公司有急切需董事處理之具體事項,因董事不能行使職權 致公司業務停頓而有受損害之虞,影響股東權益或國內經濟 秩序時,始有選任臨時管理人代行董事職權之必要,而抗告 人聲請之目的僅泛稱相對人公司尚有其他資產出租他人情事 ,難認抗告人業已釋明究竟有何影響股東權益或國內經濟秩 序之情事,並無為維繫相對人公司正常經營而有選任臨時管 理人之必要。  ㈣末以,臨時管理人自係指公司有急切需要董事親自處理之具 體事項,因董事不為或不能行使職權,致公司有受損害之虞 時,始有選任臨時管理人代為行使董事職權之必要,尚非常 態性取代董事會之功能。故而倘有其他法律上之救濟途徑或 處理方式,即應限縮本條規定之適用,絕非以法院之意思取 代公司治理原則,抗告人既未提出事證證明究竟有何相對人 將受急迫危害之情形,抗告人之聲請,實與公司法規定選任 臨時管理人之要件不符。 五、從而,抗告人聲請選任相對人公司臨時管理人,與法定要件 不符,原裁定駁回抗告人之聲請,核無不合,抗告意旨指摘 原裁定不當而請求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 法 官 許瑞東                     法 官 黃信滿                    法 官 陳幽蘭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僅得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提起再抗告。如提起再抗 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日內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本院提出再抗告 狀,並繳納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7   日                    書記官 李奇翰

2025-02-07

PCDV-113-抗-182-20250207-1

重上更三
臺灣高等法院

撤銷信託契約等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裁定 111年度重上更三字第149號 聲 請 人 圓方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章世璋(即臨時管理人) 訴訟代理人 詹振寧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與相對人賈文中等間請求撤銷信託契約等事件,聲 請續行訴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請駁回。   理 由 壹、程序方面: 一、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於民國111年9月8日以111年度司字第138 號裁定選任章世璋會計師為聲請人之臨時管理人(見本院卷 一第135至141頁),並經辦理登記在案(見本院卷二第113 頁),該裁定未經廢棄,章世璋復未遭法院解任臨時管理人 職務,自應以章世璋為聲請人之法定代理人。 二、聲請人原法定代理人林信全於113年7月15日以聲請人名義提 出本件聲請(見本院卷二第259至263頁),業經章世璋依民 事訴訟法第48條規定為承認(見本院卷二第393頁),發生 聲請之效力。     貳、實體方面: 一、當事人得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前項合意,應由兩造向受訴 法院或受命法官陳明;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之當事人,自陳明 合意停止時起,如於4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 或上訴,民事訴訟法第189條第1項、第2項及第190條前段分 別定有明文。此項法律擬制撤回其訴或上訴之效力,於法定 要件具備時當然發生,不因嗣後法院或當事人之訴訟行為, 使已消滅之訴訟繫屬又告回復。又同法第49條固規定,法定 代理權欠缺而可以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命其補正,惟倘 法定代理人已拒絕承認,則無代理權人所為之訴訟行為,對 於本人即確定不生效力,不因法定代理人嗣後再承認,而對 本人復生效力,此係基於程序安定性及誠信原則考量,所為 之當然解釋。 二、經查,聲請人請求相對人撤銷信託契約等事件,兩造於112 年8月30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有本院準備程序筆錄、聲請 合意停止訴訟狀在卷可稽(見本院卷二第39、41頁),該合 意停止訴訟之期間自翌日起算,應於112年12月30日屆滿。 李佳翰律師、曾淑孟律師雖於112年12月18日代理聲請人具 狀聲請續行訴訟(見本院卷二第57、58頁),惟渠等乃林信 全於111年12月1日所委任,有民事委任狀附卷可憑(見本院 卷一第101、103頁),委任時,林信全非聲請人法定代理人 ,聲請人之法定代理人章世璋復於112年5月10日委請詹振寧 律師到庭依法承受訴訟(見本院卷二第5至13頁),縱認渠 等有訴訟代理權,亦於斯時歸於消滅,無從再代理聲請人為 訴訟行為,該聲請不生效力,而聲請人委任之詹振寧律師直 至113年1月3日始提出民事陳明狀,除陳報與合意停止訴訟 之相關內容外,並拒絕承認林信全自命為聲請人法定代理人 暨委任訴訟代理人所為之訴訟行為(見本院卷二第79、80頁 ),故迄至112年12月30日合意停止訴訟之期間屆滿前,兩 造俱未聲請續行訴訟,依民事訴訟法第190條前段之規定, 本件生視為撤回效力,訴訟繫屬消滅(見本院卷二第243頁 )。至聲請人縱於112年12月30日以後再承認李佳翰律師、 曾淑孟律師上開續行訴訟之聲請(見本院卷二第94、95、39 3頁),揆諸首揭說明,不因此復生承認效力、使已消滅之 訴訟繫屬又告回復;另本院依李佳翰律師、曾淑孟律師前述 112年12月18日所具書狀,先後於113年2月22日、同年4月25 日開庭進行調查,相對人始終爭執本件已於合意停止訴訟期 間屆滿時視為撤回(見本院卷二第95、99、153、154頁), 陳稱伊所以到庭,是為陳述本件應視為撤回之相關意見,非 對程序無異議等語(見本院卷二第155頁),顯未有任何續 行訴訟之意思,是各該事實,尚不影響本件訴訟繫屬已消滅 之認定。準此,本件無訴訟程序可資續行,聲請人聲請續行 訴訟,洵屬無據,應予駁回。   參、據上論結,本件聲請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民事第八庭             審判長法 官 邱育佩                法 官 朱美璘                法 官 許炎灶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 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6   日                書記官 陳褘翎

2025-02-06

TPHV-111-重上更三-149-20250206-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選任臨時管理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242號 聲 請 人 章立欣 上列聲請人聲請為相對人德德實業有限公司選任臨時管理人事件 ,未據聲請人繳納聲請費。查本件為非訟事件,應徵聲請費用新 臺幣1500元。茲依非訟事件法第26條第1項規定,限聲請人於本 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逾期不繳,即駁回其聲請,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民事第六庭 法 官 黃信滿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書記官 吳佳玲

2025-02-05

PCDV-114-補-242-20250205-1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選任特別代理人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719號 聲 請 人 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邱月琴 訴訟代理人 游鴻巍 相 對 人 佑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列聲請人聲請選任特別代理人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選任林溪水為相對人佑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於本院一一三年度重 訴字第一零九四號清償借款事件之特別代理人。   理 由 一、按對於無訴訟能力人為訴訟行為,因其無法定代理人或其法 定代理人不能行代理權,恐致久延而受損害者,得聲請受訴 法院之審判長選任特別代理人;本法關於法定代理之規定, 於法人之代表人準用之,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 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起訴請求相對人清償借款事件(案列 :113年度重訴字第1094號,下稱系爭事件),因相對人原 臨時管理人經解任後,相對人迄今未補選董事,致無人得為 相對人為系爭事件之訴訟行為,而林溪水為相對人之監察人 及股東,亦擔任系爭事件所涉借款之連帶保證人,對於兩造 間借款有充分之了解,由其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足以保 障相對人之權益,爰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第52條之 規定,請求為相對人選任林溪水為特別代理人,以利訴訟進 行等語。 三、經查,聲請人上列聲請事項,業據其提出本院112年度司字 第30號裁定為證,並經本院查詢相對人商工登記公示資料在 卷可稽,系爭事件之相對人確無人得以代表應訴,聲請人聲 請本院為相對人選任特別代理人,於法尚無不合。又經本院 徵詢林溪水之意願,其雖表示無意願擔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 人,然本院僅係就系爭事件選任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除系 爭事件外無涉其餘相對人之公司事務,審酌林溪水為相對人 之監察人、股東,且擔任兩造間借款之連帶保證人,其就兩 造間借款關係亦應知悉,且尚查無有何不利於當事人之情事 ,是本院認選任林溪水為系爭事件相對人之特別代理人,堪 以保障相對人之權益,應屬適當,爰依法選任之。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51條第1項,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民事第八庭  法 官 蔡世芳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4   日                 書記官 黃文誼

2025-02-04

TPDV-113-聲-719-2025020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