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傅紫玲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71-80 筆)

小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給付管理費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小上字第36號 上 訴 人 大勇華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張芸瑜 被 上 訴人 林靖洋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管理費事件,上訴人對於民國113年11月8 0日本院板橋簡易庭113年度板小字第1494號第一審小額民事判決 提起上訴,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新臺幣壹仟伍佰元由上訴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對於小額訴訟程序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為 理由,不得為之,又其上訴狀內應記載上訴理由,表明下列 各款事項:㈠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具體內容;㈡依訴訟資 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民事訴訟法第436 條之24第2項、第436條之25分別定有明文。是當事人以小額 訴訟程序之第一審判決違背法令為理由提起上訴時,就原判 決如何不適用法規或適用法規不當,其上訴狀或理由書應有 具體之指摘,並揭示該法規之條項或其內容;如依民事訴訟 法第469條第1款至第5款所列各款事由提起上訴者,其上訴 狀或理由書應揭示合於該條款之事實,若小額訴訟程序上訴 人之上訴狀或理由書未依上述方法表明者,自難認已對原判 決之違背法令有具體之指摘,其上訴即不合法(參最高法院 71年台上字第314號判決意旨)。上訴理由若係就原審取捨 證據、認定事實之職權行使,指摘其為不當,而非具體表明 合於不適用法規、適用法規不當或民事訴訟法第469條第1款 至第5款所列各款之情形,難認對該判決之如何違背法令已 有具體之指摘,應認其上訴為不合法。而依民事訴訟法第43 6條之32第2項規定,第469條第6款之判決不備理由或理由矛 盾之當然違背法令於小額事件之上訴程序並不準用,是於小 額事件中所謂違背法令,並不包含認定事實錯誤、取捨證據 不當或就當事人提出之事實或證據疏於調查或漏未斟酌之判 決不備理由情形。又上訴不合法者,依同法第436條之32第2 項準用第471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規定,法院毋庸命其 補正,應逕以裁定駁回之。 二、上訴意旨略以:原判決書提及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不合法,不 符事實,相關會議記錄與出席名單、簽名皆有保留,會議記 錄也有公告,被上訴人積欠112年度管理費2萬元等語,並聲 明:⑴原判決廢棄;⑵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12年度管理費2 萬元。 三、查上訴人前揭上訴理由,揆諸前開說明,非屬小額事件中所 謂違背法令之情形,難認其對原判決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 之指摘,此部分上訴即非合法。此外,上訴人之上訴理由並 未具體指摘原審判決究係違反何種內容之證據法則、經驗法 則或論理法則,亦未表明原審判決所違背法令之具體內容及 依訴訟資料合於該違背法令之具體事實,自難認對原審判決 之如何違背法令已有具體之指摘,揆諸首揭規定及說明,自 不得謂已合法表明上訴理由。從而,本件上訴,顯難認為合 法,應予駁回。 四、本件第二審訴訟費用,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第1項準用 同法第436條之19第1項規定,確定其數額為新臺幣1,500元 ,並應由上訴人負擔。   五、據上論結,本件上訴為不合法,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32 第1項、第2項、第471條第1項、第444條第1項前段、第436 條之19第1項、第95條、第78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  法 官 張紫能                          法 官 毛崑山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5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2-25

PCDV-114-小上-36-20250225-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清償借款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重訴字第103號 原 告 吳泰霖 被 告 奉俊銘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清償借款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原告負擔。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13規定繳納裁判 費,此為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之訴,有起訴不合程 式或不備其他要件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但其情形可以 補正者,審判長應定期間先命補正,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 項第6款規定甚明。   二、本件原告提起本件訴訟,經本院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以113 年度補字第2330號裁定,命原告於收受裁定後5日內補繳裁 判費新臺幣185,536元,該裁定並於113年12月27日送達原告 ,有上開裁定、本院送達證書各1份在卷可稽(見本院113卷 第333、337頁)。原告迄今仍未補繳裁判費、未補正被告之 住居所,有多元化案件繳費狀況查詢清單、本院答詢表足憑 (見本院卷第351至365頁),揆諸上開說明,其訴顯非合法 ,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第95條、第78條,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2-21

PCDV-114-重訴-103-2025022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訴字第1995號 原 告 葉榕山 被 告 邱敬翔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3年12 月1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300萬元,及自民國113年2月12日起至清 償日止,按年息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本判決第一項於原告以新臺幣100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 行。但被告如以新臺幣300萬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方面:   被告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訟法 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爰依原告聲請,由其一造辯論而為 判決,合先敘明。 貳、實體方面 一、原告主張:邱敬翔可預見如將金融機構帳戶提供不相識之人 使用,可能幫助他人利用該帳戶作為詐欺取財時指示受詐騙 者匯款及行騙之人提款之工具,且受詐騙者匯入款項遭提領 後,即遮斷資金流動軌跡,達到掩飾、隱匿犯罪所得之目的 ,竟仍不違背其本意,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 定故意,於民國111年11月間某日,在臺北市萬華區西寧南 路某處,將其所申辦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000000 號臺幣帳戶(下稱甲帳戶)、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帳號000000 000000號外幣帳戶(下稱乙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均 提供予不詳詐欺集團使用。嗣該不詳詐欺集團成員取得上開 2個帳戶後,即共同意圖為自己不法之所有,基於詐欺取財 及洗錢之犯意聯絡,於附表所示之時間,以附表所示之方式 ,詐騙如附表所示之人,致其等陷於錯誤,於附表所示之時 間,將如附表所示之款項匯入如附表所示之帳戶內(附表編 號1所示之人匯入甲帳戶之贓款,尚輾轉匯入上閉乙帳戶內 ),旋遭提轉一空。嗣經如附表所示之人發覺有異,報警處 理,而查獲上情。被告上開行為,業經本院112年度審金訴 字第3160號刑事案件(下稱系爭刑事案件)判處幫助犯洗錢 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處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 金新臺幣(下同)2萬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1仟元折算壹日 ,足見被告上開侵權行為致原告受有前揭損害,原告爰依民 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規定提起本訴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 賠償原告300萬元,並自起訴狀繕本送達之翌日起至清償日 止,按年利率百分之5計算之利息。㈡前項判決請准供擔保宣 告假執行。 二、被告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送達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 ,亦未提出任何書狀作任何聲明或陳述。 三、經查,原告主張之前揭事實,業經本院刑事庭以112年度審 金訴字第3160號判決被告違反洗錢防制法等罪在案;另被告 對於原告主張之事實,已於相當時期受合法之通知,而於言 詞辯論期日不到場,亦未提出任何書狀或證據資料爭執,依 民事訴訟法第280條第3項前段準用同條第1項之規定,應視 同自認,是原告主張被告有幫助洗錢之侵權事實,應堪認定 。 四、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民法第 184條定有明文。查,被告基於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 不確定故意,提供甲、乙帳戶之存摺、提款卡及密碼資料予 詐騙集團成員使用,致原告受騙後依指示匯款合計300萬元 至被告甲帳戶,致生金流斷點,而無從追查詐欺犯罪所得之 去向而洗錢,被告上開行為已然遂行幫助詐欺及幫助洗錢之 犯行,則被告主觀上既有幫助詐欺取財及幫助洗錢之不確定 故意,客觀上亦以提供帳戶不法幫助行為遂行詐欺集團對原 告詐欺取財及洗錢之結果,且此與原告所受損害間,具有相 當因果關係,揆諸前揭法條及裁判意旨,被告自應對原告所 受此部分損害,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從而,原告依侵 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賠償300萬元,洵屬有據。 五、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又遲延之債務,以支 付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又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 週年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 203條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原告對被告之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請求權,係屬於未定給付期限之金錢債權,又係以支付金 錢為標的,揆諸前述法條規定,原告自得請求被告給付自民 事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即113年2月12日(見113年度審附民 字第1039號卷第11頁送證證書,寄存送達加計10日)起算之 法定遲延利息。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 給付300萬元,及自113年2月12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百 分之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由,應予准許。原告陳明願供擔 保請准宣告假執行部分,核無不合,爰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 予以准許,並依職權宣告被告得供擔保免為假執行。 七、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原告其餘攻擊防禦方法及訴訟資料,經 本院斟酌後,核於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予逐一論述,併 此敘明。 八、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如 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1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附表:  編號 被害人 詐騙時間 詐騙方式 匯入甲帳戶之 時間 匯入甲帳戶之金額(新臺幣) 轉匯入乙帳戶之時間 轉匯入乙帳戶之金額 1 葉榕山 111年7、8月間 假投資 111年10月31日15時23分許 300萬元 111年10月31日15時25分 200萬元 111年10月31日15時26分 99萬8千元

2025-02-21

PCDV-113-訴-1995-20250221-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除權判決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4年度除字第6號 聲 請 人 通傑機械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李世欽 代 理 人 李瑞燦 住○○市○○區○○路000號 居新北 市○○區○○路000○00號0樓 上列聲請人因遺失證券,聲請除權判決事件,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如附表所示之證券無效。 訴訟費用由聲請人負擔。   理 由 一、上開證券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催字第673號公示催告在案。 二、所定申報權利期間已於民國113年12月25日屆滿,迄今無人 申報權利。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64條第1項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附表: 支票附表: 114年度除字第6號 編號 發票人 付款人 發票日 票面金額 支票號碼 備考 (新臺幣) 001 博威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君安 玉山銀行新莊分行 113年6月5日 4,830元 FA4916786

2025-02-20

PCDV-114-除-6-20250220-1

重訴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撤銷詐害債權行為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2年度重訴字第623號 抗 告 人 秦語喬 上列抗告人對於本院民國114年1月3日所為之112年度重訴字第62 3號駁回其追加之訴之裁定不服,提起抗告,惟未據繳納抗告費 。查本件依民事訴訟法第77之18條及臺灣高等法院民事訴訟與非 訟事件及強制執行費用提高徵收額數標準第4條第2項規定,應徵 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限抗告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5日內補繳, 逾期未繳,即駁回其抗告,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20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2-20

PCDV-112-重訴-623-20250220-2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年度簡上字第471號 上 訴 人 蔡惠菁 被上訴人 郭雅娟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板橋簡易庭11 2年度板簡字第75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 22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第二審訴訟費用由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事項:   按在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 但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擴張或減縮應受判決事項之聲明 者,不在此限,此觀諸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1項、第255條 第1項第2款、第3款等規定即明。上開規定,於簡易訴訟程 序之第二審準用之,亦為同法第436條之1第3項所明定。查 上訴人於原審起訴請求被上訴人就侵害上訴人名譽人格權及 社會評價應給付上訴人精神慰撫金新臺幣(下同)15萬元及 法定遲延利息,經原審駁回上訴人請求,上訴人不服提起上 訴,並減縮請求被上訴人應給付10萬元,核屬減縮應受判決 事項之聲明,被上訴人雖具狀表示不同意(見本院卷第147 頁),揆諸首揭規定,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貳、實體事項: 一、上訴人主張:兩造為姑嫂關係,被上訴人於上訴人結婚後對上訴人有精神騷擾、辱罵、甚有動手傷害上訴人等情事,被上訴人於以附表所示時間,於上訴人母親經營之德欣商店,為如附表所示之言語對上訴人為公然侮辱、誹謗之行為,使上訴人感到難堪與屈辱,足以貶損上訴人人格及社會評價,侵害上訴人名譽人格權,致上訴人受有精神上損害,為此,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5條第1項前段規定,求命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新臺幣(下同)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原審為上訴人敗訴判決,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10萬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逾此部分請求,上訴人未提起上訴,已告確定,非本院審理範圍)。 二、被上訴人則以: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110年5月21日向上訴 人稱:「你不要臉」、「你狗吠」、「乙○○常常在騙法官」 、「你最會說謊,最會捏造就是你」等語;於110年10月5日 稱「是賊和惡人的人不要回來吃」、「你賊和惡人不可以在 這裡」、「賊和惡人要先走」、「我是無故被她攻擊的人, 我怕她咧,你什麼理由來攻擊我」等語,惟被上訴人並未於 110年5月21日辱罵上訴人:「你不要臉」、「你狗吠」、「 賊和惡人的人不要回來吃」、「賊和惡人的人不可以在這裡 」、「賊和惡人的人要先走」等語。被上訴人於110年5月21 日係以閩南語說:「你在叫囂甚麼」、「惡人先告狀」、「 惡人先告狀不可以在這裡」,上訴人提出之錄影檔顯不具形 式上之真正。再者,係上訴人子知被上訴人回家方前來尋釁 ,被上訴人所回之內容均係回應話語,亦為平常溝通之內容 ,當時是在郭林月娥即被上訴人母親家中,並非公然情境、 亦無散布於眾,且當時係因兩造發生爭執,被上訴人根本沒 有公然侮辱或是誹謗之故意,顯然不會構成公然侮辱、誹謗 行為,亦無不法侵害上訴人之名譽。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有 為侵權行為之事實,亦經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偵字第3 962、3967號不起訴處分書、臺灣高等檢察署111年度上議字 第3833號駁回再議聲請、鈞院111年度聲判字第68號裁定駁 回交付審判聲請亦認定無違法,上訴人本案請求,自不足採 。退步言,如鈞院認被上訴人之行為有致上訴人受有損害之 情事,懇請鈞院審酌該等侵權行為之發生原因實係上訴人不 斷尋釁所致,免除或減輕賠償金額等語置辯。並聲明:上訴 駁回。 三、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按人格權受侵害時,得請求法院除去其侵害;有受侵害之虞 時,得請求防止之。前項情形,以法律有特別規定者為限, 得請求損害賠償或慰撫金;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 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 損害於他人者亦同;不法侵害他人之身體、健康、名譽、自 由、信用、隱私、貞操,或不法侵害其他人格法益而情節重 大者,被害人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 。民法第18條、第184條第1項、第195條第1項前段分別定有 明文。再按刑法第309條第1項公然侮辱罪,須行為人出於侮 辱他人之惡意,以粗鄙之言語、舉動、文字或圖畫侮辱、謾 罵或為其他輕蔑他人人格之行為。所謂「侮辱」,係指直接 對人詈罵、嘲笑或其他表示足以貶損他人評價之意思。至是 否屬足以貶損他人評價之侮辱行為,應參酌行為人之動機、 目的、智識程度、慣用之語言、當時所受之刺激、所為之用 語、語氣、內容及連接之前後文句統觀之,非得以隻言片語 而斷章取義;倘行為人僅係基於一時氣憤所為粗俗不雅或不 適當之言語,非意在侮辱,且對他人在社會上人格之評價並 未產生減損者,即難遽以公然侮辱罪相繩。  ㈡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附表所示之時間於被上訴人父母經營 之雜貨店以附表所示之言詞對上訴人表示不懈、輕蔑、嘲諷 、鄙視或攻擊上訴人人格之意思,足以對上訴人個人在社會 上所保持之人格及地位,在客觀上達到貶損上訴人名譽及尊 嚴之評價之程度,已足產生對上訴人之人格貶抑感,並使上 訴人感到難堪與屈辱,已侵害上訴人名譽人格權等語,惟為 被上訴人否認。經查:依本院調取之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 度偵字第3962號卷附之提告人甲○○提供之影片內容(見本院 卷第230至235頁),及111年2月9日訊問筆錄記載(見本院 卷第260至267頁),是上訴人先嗆「壞人不可以在這裡」, 被上訴人才說「賊和惡人不可以在這裡。」(見本院卷第26 3頁),再參酌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962號、第39 67號不起訴處分書記載不起訴處分理由:被告郭○娟所為附 表所示言論時該處並未有其他不相干之人在該處,有錄音檔 案光碟暨其譯文在卷可佐,且無其他證據得證明被告..有何 散布於眾之事實,自難僅以...發生爭執時所為附表所示言 論,遽認被告...有何公然侮辱、誹謗之故意。」等語,有 該起訴書附卷可稽(見原審卷第45至51頁。又上訴人提出之 光碟內容,音訊吵雜,惟可辨識出如被上訴人所稱被上訴人 係以閩南語說:「惡人先告狀」、「惡人先告狀不可以在這 裡」等語,再參酌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962號卷 附之提告人甲○○提供之影片內容(見本院卷第230至235頁) ,及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偵字第3962號、第3967號不起 訴處分書記載不起訴處分附表所示,堪認被上訴人縱有為附 表所示言語,惟其係於因上訴人於其至父母親處所後,上訴 人接踵而至而發生爭執。而侵權行為之構成要件中包括被上 訴人之行為需具備不法性、違法性,已如前述。按刑法第30 9條第1項公然侮辱罪,須行為人出於侮辱他人之惡意,以粗 鄙之言語、舉動、文字或圖畫侮辱、謾罵或為其他輕蔑他人 人格之行為。所謂「侮辱」,係指直接對人詈罵、嘲笑或其 他表示足以貶損他人評價之意思。至是否屬足以貶損他人評 價之侮辱行為,應參酌行為人之動機、目的、智識程度、慣 用之語言、當時所受之刺激、所為之用語、語氣、內容及連 接之前後文句統觀之,非得以隻言片語而斷章取義;倘行為 人僅係基於一時氣憤所為粗俗不雅或不適當之言語,非意在 侮辱,且對他人在社會上人格之評價並未產生減損者,即難 遽以公然侮辱罪相繩。本件被上訴人當時既係因不滿上訴人 於其至父母經營之雜貨店即尾隨而至,致雙方發生紛爭,受 上訴人以「是壞人不要回來吃飯」、「媽像他這樣的壞人要 給他趕走」、「壞人不能在這裡」刺激後始以上開話語「你 在叫囂甚麼」、「惡人先告狀」、「惡人先告狀不可以在這 裡」等語(參見原審卷第49頁,即新北地方檢察署111年度 偵字第3962號、第3967號不起訴處分書記載不起訴處分理由 ㈡⒊部分後段),依當時情境,縱被上訴人用詞遣字或有尖酸 刻薄、一時脫口而出之情緒性發言,足令上訴人感到不快, 然依上訴人所提證據及卷內資料,尚難遽認被上訴人有何公 然侮辱之意,觀之在場之人為兩造即上訴人之公婆、被上訴 人之父母親,就聽聞兩造爭執所陳內容,難認被上訴人所為 上開陳述,有足以影響上訴人社會之評價。上訴人對被上訴 人提起公然侮辱之告訴後,亦經檢察官111年度偵字第3962 號、第3967號不起訴處分不起訴確定,除無從以公然侮辱之 罪責相加外,更亦難認被上訴人有侵害原告名譽權之不法性 。是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為附表所示之不法侵害上訴人之名 譽權,應負侵權行為賠償責任,自不可採。  ㈢又按侵權行為之成立,須行為人因故意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 利,亦即行為人須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 間有因果關係,始能成立,且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之人,對於侵權行為之成立要件應負舉證責任。末按當事人 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者,就其事實有舉證之責任,民事訴訟 法第277條前段亦定有明文。是倘行為人否認有侵權行為, 即應由請求人就此利己之事實舉證證明;若原告先不能舉證 ,以證實自己主張之事實為真實,則被告就其抗辯事實即令 不能舉證,或其所舉證據尚有疵累,亦應駁回原告之請求( 最高法院17年上字第917號及48年台上字第481號判例意旨參 照)。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附表所示時地妨害其名譽侵害 其人格權,致其受有精神上痛苦,情節重大云云,為被上訴 人否認,上訴人自應就被上訴人有為附表所示之行為,且被 上訴人行為具備歸責性、違法性,並不法行為與損害間有因 果關係負舉證責任。經查:   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有對其表示:「不要臉」,惟觀之上訴 人提出錄音光碟,經本院於113年12月18日準備程序期日、1 14年1月22日言詞辯論期日當庭勘驗結果,均未有該陳述內 容之錄音,被上訴人既否認有為此陳述,上訴人此部分之主 張,自不足採。   ㈣基上,上訴人就其主張被上訴人於附表所示之時地侵害上訴 人之人格權云云,未舉證證明使本院得確實之心證,難認可 採。則上訴人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訴請被上訴人 給付10萬元精神慰撫金,核屬無據,為無理由。 四、綜上所述,被上訴人依侵權行為法律關係,請求上訴人給付 10萬元,為無理由,不應准許。原審就此部分為上訴人敗訴 判決,核無違誤,上訴意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 證據,經本院審酌後,認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 一論述,附此敘明。 六、結論:本件上訴無理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 第449條第1項、第78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紫能                                法 官 傅紫玲                                         法 官 朱慧真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劉芷寧 附表:               日期 檔名 錄影檔 時間 事實 110 年 5 月 21 日 521,1730-1 00:00:01 被上訴人:你不要臉 521,1730-3 00:00:54 被告:你狗吠 521,1730-4 00:00:02 被告:乙○○常常在騙法官 00:01:30 被告:你最會說謊,最會捏造就是你! 110年 10 月 5 日 1005-1 00:02:57 被上訴人:你賊和惡人的人不要回來吃! 00:14:40 被上訴人:你賊和惡人不可以在這裡! 00:20:03 被上訴人:賊和惡人要先走! 110年 10 月 5 日 1005-2 00:01:01 被上訴人:我是無故被她攻擊的人,我怕她咧!你什麼理由來攻擊我 被上訴人的母親:人家沒有攻擊你啦!

2025-02-19

PCDV-112-簡上-471-20250219-1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返還租賃房屋等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3年度簡上字第480號 上 訴 人 葉仰山 被上訴人 林靚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返還租賃房屋等事件,上訴人對於本院板橋簡 易庭113年度板簡字第546號第一審判決提起上訴,本院於民國11 4年1月8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廢棄。 被上訴人應將如附件所示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 號房屋右側約8坪分租房間騰空遷讓返還上訴人。 被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臺幣86,367元。 被上訴人應自民國113年11月24日起至遷讓返還第二項所示分租 房間之日止,按月給付上訴人新臺幣7,000元。 其餘上訴駁回。 第一審、第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事實及理由 壹、程序部分: 一、按對於簡易訴訟第一審判決之上訴程序,準用民事訴訟法第 434條第1項、第434條之1及第3編第1章第二審程序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定有明文。次按在第二審為訴 之變更或追加,非經他造同意不得為之,但請求之基礎事實 同一者,不在此限,民事訴訟法第446條第1項、第255條第1 項第2款分別定有明文。又按原告於判決確定前,得撤回訴 之全部或一部,但被告已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者,應得其同意 。訴之撤回,被告於期日到場,未為同意與否之表示者,該 期日起,10日內未提出異議者,視為同意撤回,民事訴訟法 第262條第1項、第3項前段亦定有明文。經查:上訴人於原 審起訴聲明第1項請求被上訴人應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 路0段000巷0弄0號房屋右側約8坪分租房間騰空遷讓返還上 訴人;聲明第3項則請求被上訴人應將戶籍自上址房屋遷出 。原審判決上訴人敗訴,上訴人不服於民國113年8月14日提 起上訴,並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將上址房屋右 側約8坪分租房間騰空遷讓返還上訴人;㈢被上訴人應自民國 112 年10月1 日起至遷讓返還第二項所示分租房間之日止, 按月給付上訴人新臺幣(下同)7,000元;㈣被上訴人應將戶 籍自第二項所示房屋遷出。嗣被上訴人於本案言詞辯論前即 114年1月8日當庭撤回起訴聲明第3項,並變更上訴聲明第2 項為被上訴人應將如附件(即本院板橋簡易庭113年度板簡 字第546號卷〈下稱原審卷〉第71頁上方照片)所示上址房屋 右側約8坪分租房間騰空遷讓返還上訴人等情,有民事起訴 狀、民事上訴狀、言詞辯論筆錄在卷可參(見原審卷第13頁 、本院卷第15頁、第94、95頁)。上訴人既已撤回起訴聲明 第3項,本院自無庸就該部分為實體審理,先予敘明;又上 訴人就起訴聲明第1項及上訴聲明第2項部分,請求之基礎事 實同一,合於上開規定,應予准許。 二、被上訴人經合法通知,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核無民事訴 訟法第386條所列各款情形之一,爰依上訴人之聲請,由其 一造辯論而為判決。  貳、實體部分:   一、上訴人起訴主張:   上訴人於112年1月1日將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段000巷0 弄0號房屋右側約8坪房間分租予被告,約定被告應按月給付 租金7,000元,並收押金10,000元(下稱系爭租約),詎被 告自112年10月1日起即不付租金、水電費,甚而避不見面, 故原告於113年1月3日寄發存證信函請被告限期繳清,否則 即終止租約,然被告迄今仍未給付所欠租金、水電費,爰依 系爭租約及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提起本訴。並聲明:㈠被上 訴人應將新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號房屋右側約8坪房 間騰空遷讓返還上訴人。㈡被上訴人應自112年10月1日起至 遷讓返還分租房間之日止,按月給付上訴人7,000元。㈢被上 訴人應將戶籍自該房屋遷出(此部分於本院審理中撤回)等 語。 二、上訴人於原審言詞辯論期日未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任何聲 明或陳述。  三、原審判決上訴人之訴駁回,上訴人不服提起上訴,並為上訴 聲明:㈠原判決廢棄。㈡被上訴人應將如附件(見原審卷第71 頁上方照片)所示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段000巷0弄0號 房屋右側約8坪分租房間(下稱系爭房間)騰空遷讓返還上訴 人。㈢被上訴人應自112年10月1日起至遷讓返還第二項所示 分租房間之日止,按月給付上訴人7,000 元。上訴人上訴主 張略以:被上訴人到處躲債,避不見面,找不到人,行方不 明,不知道實際處所,是以,上訴人於113年1月3日對相對 人寄發存證信函被退回,致上訴人意思表示無法送達,因而 敗訴,為此檢附存證信函及退回信封、掛號郵件收件回執影 本,聲請准予裁定對其為公示送達等語。被上訴人則未於言 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聲明或陳述。 四、本院得心證之理由:  ㈠經查,上訴人主張上開事實,業據其提出房屋租賃契約書、 存證信函、房屋稅繳款書、信封封面、收件回執等件為證( 見原審卷第17至23、49頁,本院卷第19至23頁),而被上訴 人未於言詞辯論期日到場,亦未提出書狀作何有利於己之聲 明或陳述,以供本院審酌,本院依調查證據之結果及斟酌全 辯論意旨,自堪認原告此部分之主張為真。  ㈡上訴人得否請求被上訴人騰空遷讓返還系爭房間?  1.按稱租賃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以物租與他方使用收益, 他方支付租金之契約,民法第421 條第1 項定有明文。次按 承租人租金支付有遲延者,出租人得定相當期限,催告承租 人支付租金,如承租人於其期限內不為支付,出租人得終止 契約。租賃物為房屋者,遲付租金之總額,非達2 個月之租 額,不得依前項之規定,終止契約。其租金約定於每期開始 時支付者,並應於遲延給付逾2 個月時,始得終止契約。又 承租人積欠租金額,除以擔保金抵償外,達2 個月以上時, 出租人得收回房屋。此觀民法第440條第1 項、第2 項、土 地法第100 條第3 款規定甚明。該條款所謂因承租人積欠租 金之事由收回房屋,應仍依民法第440條第1 項規定,對於 支付租金遲延之承租人,定相當期限催告其支付,承租人於 其期限內不為支付者,始得終止租賃契約(最高法院42年台 上字第1186號判例意旨參照)。  ⒉經查,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自112年10月1日起即不付租金   ,扣除被上訴人已繳納押租金10,000元後,積欠租金數額為 18,000元,已逾2個月以上,上訴人並以原審法院寄送起訴 狀繕本送達被上訴人為催告被上訴人應於5日內給付積欠之 租金,若被上訴人未依期限給付租金,則終止系爭租賃契約 ,原審法院則於113年2月22日將起訴狀繕本寄存送達於永和 派出所(經10日即同年3月2日發生送達效力,詳原審卷第33 頁),詎被上訴人仍未於上訴人所催告之期限內履行其給付 租金之義務,且迄今均未給付其所積欠之系爭房間租金,上 訴人遂主張以本件民事準備狀及準備程序筆錄繕本送達被上 訴人為終止系爭租賃契約之意思表示,該民事準備狀已於11 3年11月4日經本院公告於司法院網站公示送達被告(見本院 卷61頁),依法自公告之日起經20日即於113年11月24日發 生效力,揆諸前揭法條意旨,上訴人自得於催告給付期限屆 至後,依法終止與被上訴人間之系爭租賃契約法律關係,上 開終止租賃契約關係之意思表示業於000年00月00日生終止 契約關係之效力,則上訴人依照租賃契約之法律關係,請求 被上訴人應將系爭房間騰空遷讓返還上訴人,洵為可採。  ㈢上訴人得否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積欠租金及相當於租金之不當 得利?若可,得請求數額為何?   ⒈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 益;雖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民法第 179 條定有明文。又按租賃關係消滅後,承租人繼續占用租 賃標的物,可能獲得相當於租金之利益,出租人因而受有不 能使用收益之損害,顯亦侵害出租人之權利,此亦為社會通 常之觀念。另依不當得利之法則請求返還不當得利,以無法 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有損害為其條件,故其得請 求返還之範圍對方所受之利益為限,非以請求人所受損害若 干為準(最高法院61年台上字第1695號判例意旨參照)。又 所謂相當於租金之利益,係指因其本質上並非合法契約下所 稱之租金,而僅係因占有人使用收益之結果,致所有人無法 將之出租而收取租金,形同占有人受有相當於租金之利益, 所有人則受有相當於租金之損害,故於認定占有人應返還之 利益時,得以若占有人以承租方式占有使用時所應支出之租 金為依據,則此項相當租金利益之認定,自可參酌原先出租 時之租金額,而不受法定租金額之限制(臺灣高等法院99年 上字第484 號判決參照)。另按請求將來給付之訴,以有預 為請求之必要者為限,得提起之,民事訴訟法第246 條定有 明文。考其立法意旨在於「將來給付之訴,原條文僅規定履 行期未到而有不履行之虞者,得予提起。為擴大將來給付之 訴之適用範圍,爰參照日本、德國之立法例,修正為有預為 請求之必要者,均得提起將來給付之訴」(該條立法理由參 照)。足見立法原意在放寬提起將來給付之訴之範圍,凡有 預為請求之必要,即得提起將來給付之訴。  ⒉經查,兩造就系爭房間確有締結租賃契約,租金為每月7,000 元,因被上訴人積欠多期租金未給付,經上訴人終止租賃契 約,系爭租賃契約於113年11月24日起即生終止效力等節, 業經本院認定如前,上訴人就租賃契約終止前即被告自112 年10月1日起迄至113年11月23日止未給付之租金,扣除押租 金10,000元後,尚餘86,367元之租金未給付(計算式:7,00 0元×13個月+7,000×23/30-10,000=86,367元),則上訴人自 得依照租賃契約關係請求被上訴人給付積欠之租金共計86,3 67元。  ⒊又查,本件兩造間系爭租賃契約既已於113年11月24日起終止 ,則被上訴人即無繼續占用系爭房間之正當權源,揆諸前開 說明應認被告屬無權占有,被告迄今仍無遷讓返還之意,顯 有繼續占用之虞,足見上訴人自有預為請求之必要。故上訴 人就被上訴人繼續占用系爭房屋所獲之不當得利,提起將來 給付之訴,預為請求被告應予返還,核無不合,又兩造原既 已約定系爭房間之租金為每月7,000元,揆諸前揭裁判意旨 ,上訴人得請求返還之範圍,應以被上訴人所受之利益為限 ,且此項相當租金利益之認定,自宜參酌原先出租時之租金 數額,故被上訴人使用系爭房屋之利益與上訴人所受損害應 堪認相當於系爭房間原有租金即每月7,000元為妥,是以上 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於租賃關係終止後,無法律上原因而受有 相當於每月租金7,000元之利益,並致上訴人受有相當上開 租金損害之事實,堪予認定,則上訴人自得依照民法第179 條規定請求被上訴人給付自租賃契約終止後,即自113年11 月24日起至返還遷讓系爭房間之日止,每月以7,000元計算 之相當租金之不當得利。 五、綜上所述,上訴人依系爭租賃契約及不當得利法律關係請求 ㈠被上訴人應將如附件所示門牌號碼新北市○○區○○路0段000 巷0弄0號房屋右側約8坪分租房間騰空遷讓返還上訴人;㈡被 上訴人應給付上訴人新臺幣86,367元;㈢被上訴人應自民國1 13年11月24日起至遷讓返還第二項所示分租房間之日止,按 月給付上訴人新臺幣7,000元為有理由,應予准許,逾此範 圍之請求,則無理由,應予駁回。原審判決就上開應准許部 分,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尚有違誤,上訴人就此部分指摘 原審判決不當,求予廢棄改判,為有理由,爰判決如主文所 示;至原審判決駁回上訴人其餘請求,核無不合,應予維持 ,上訴人就該部分求予廢棄改判,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六、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或防禦方法及未經援用之 證據,經本院審酌後,認與本件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一 一論述,附此敘明。 七、結論:據上論結,本件上訴人之上訴一部有理由、一部無理 由,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之1第3項、第463條、第449條第1 項、第450條、第79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紫能                             法 官 毛崑山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本判決不得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9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附件:

2025-02-19

PCDV-113-簡上-480-20250219-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527號 原 告 莊華玉 訴訟代理人 鄭三川律師 上列當事人與被告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起5日內,補繳第一審裁判費新臺幣1,089 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理 由 一、按提起民事訴訟,應依民事訴訟法第1編第3章第1節、第2節 之規定繳納裁判費,此亦為起訴必須具備之程式。次按原告 之訴,有起訴不合程式或不備其他要件之情形者,依其情形 可以補正,經審判長定期間命其補正而不補正者,法院應以 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第6款亦有明文規定 。 二、查本件原告於民國113年2月26日起訴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事件,訴之聲明第一項訴訟標的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17 0,927元,嗣於113年11月28日擴張訴之聲明第一項之訴訟標 的金額為1,284,706元,扣除原告已繳納此部分之裁判費12, 682元,原告仍應補繳裁判費1,089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 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限原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起5日內, 補繳第一審裁判費1,089元,逾期未補繳,即駁回原告之訴 。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得於收受裁定正本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並繳納抗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2-14

PCDV-113-訴-527-20250214-1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分割共有物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訴字第1006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蘇文宗 蘇美桂 被 上訴人 即 原 告 蘇文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分割共有物事件,上訴人提起上訴到院。按請 求分割共有物之訴,其訴訟標的價額之計算,應以原告在第一審 起訴時因分割所受利益之客觀價額為準,此種案件上訴時,其訴 訟標的價額及上訴利益額,亦以此為準,不因被告或原告提起上 訴而有所歧異(最高法院72年第2次民事庭會議決議、94年度台 抗字第146號裁定意旨參照)。查本件被上訴人即原告起訴請求 分割共有物,其於第一審審理時主張因分割所受利益為新臺幣( 下同)4,390,731元,是本件上訴人應徵第二審裁判費79,470元 ,未據上訴人繳納。茲依民事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前段規定,限 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向本院如數繳納,逾期未繳 ,即駁回其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2-14

PCDV-113-訴-1006-20250214-2

簡上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交通)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簡上字第584號 附帶上訴人 即被上訴人 許森雄 訴訟代理人 余席文律師 附帶被上訴 人即上訴人 吳俊緯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附帶上訴人對於民國 112年9月23日本院112年度板簡字第1343號第一審判決提起附帶 上訴,惟未據繳納裁判費。查本件附帶上訴之訴訟標的金額為新 臺幣(下同)213,605元,應徵第二審裁判費4,590元。茲依民事 訴訟法第442條第2項規定,限附帶上訴人於收受本裁定後5日內 如數向本院繳納,逾期即駁回其附帶上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民事第一庭 審判長法 官 張紫能 法 官 毛崑山 法 官 傅紫玲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4 日 書記官 羅婉燕

2025-02-14

PCDV-113-簡上-584-20250214-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