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游士珺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4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楊宇富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426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楊宇富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參年拾月, 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詐欺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如附 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等規定,定其應執行之 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而數罪併罰有二以上 裁判者,應定其應執行之刑;其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 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 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 別定有明文。另按定應執行刑採限制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 合斟酌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 性(例如數罪犯罪時間、空間、各行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 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等)、數罪所反應被 告人格特性與傾向、對被告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 最終具體應實現之刑罰,以符罪責相當之要求。因此,法院 於酌定執行刑時,應體察法律恤刑之目的,為妥適之裁量, 俾符合實質平等原則(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 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於附表各編號所示時間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分 別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本院判處如附 表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聲請書附表編號3罪名欄 所述罪名及附表編號5、6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欄誤載 ,爰更正如附表所示〉;又附表編號2至7所示之罪,犯罪時 間均在附表編號1所示裁判確定(民國108年4月23日)前所 犯,且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法院為本院 等情,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是上 開犯罪乃於裁判確定前所犯之數罪;茲聲請人向上開犯罪事 實最後判決之本院聲請定應執行之刑,本院審核認聲請為正 當,應予准許。  ㈡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所示各罪,各係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編號1)、逃漏稅捐罪(編號2)、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 (編號3)、逃漏稅捐罪(編號4)、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 罪(編號5)、未繳納股款罪(編號6)、詐欺取財罪(編號 7),其中,編號1、3、5及編號2、4、6各係罪質相近之犯 罪,且已經法院於定執行刑時,獲得相當程度之寬減,另與 編號7所示之詐欺取財罪之罪質與犯罪情節尚有不同,罪質 非難重複程度較低,兼衡刑罰經濟與公平、比例等原則,暨 整體考量受刑人就附表所示各罪呈現之主觀惡性與犯罪危害 程度、應予整體非難之評價程度,再參酌受刑人對本件聲請 定應執行刑案件表示附表案件均為多年前舊事,現已改過自 新、不再犯案,請定刑4個月等語,有受刑人出具之陳述意 見狀可參,依刑罰經濟與責罰相當原則,於各罪定應執行刑 之外部界限(各宣告刑中之最長刑期即有期徒刑6月以上, 各宣告刑之合併刑期即有期徒刑5年7月以下(〈6月(共4罪 )+4月(共5罪)+3月(共6罪)+5月〉),及不利益變更禁 止原則之內部界限(即附表編號1至6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前 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0年度聲字第290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 3年6月確定,合計附表編號7所處之有期徒刑6月,計為有期 徒刑4年)範圍內,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示,暨諭知 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之易科罰金折算標準。    四、末按數罪併罰之案件,其各罪判決均係宣告刑,並非執行刑 ,縱令各案中一部分犯罪之宣告刑在形式上已經執行,仍應 依法聲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裁定,然後再依所裁定之 執行刑,換發指揮書併合執行。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 1至6所示之罪,雖已執行完畢,然與附表編號7所示之罪既 合於數罪併罰之要件,依前揭說明,仍應就各罪所處之刑, 合併定其應執行刑,至於附表編號1至6所示已執行完畢之有 期徒刑,核係就所定應執行刑執行時之折抵問題,附此敘明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51條第 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黃于真                    法 官 陳明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翁子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偽造文書 (行使偽造私文書罪) 違反稅捐稽徵法 (逃漏稅捐罪) 偽造文書 (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6月(2罪) 有期徒刑4月(4罪) 有期徒刑3月(2罪) 犯 罪 日 期 96/08/15、 96/10/19、 96/11/16、 96/12/10、 96年9月至97年1月31日不詳時間 100年5月間某日、 101年5月間某日、 102年5月間某日 101年5月間某日、 102年5月間某日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北地檢98年度偵字第2292號 新北地檢108年度偵緝字第2203號 新北地檢108年度偵緝字第220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  號 108年度簡字第373號 109年度審訴字第722號 109年度審訴字第722號 判決日期 108/04/23 109/06/11 109/06/11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  號 108年度簡字第373號 109年度審訴字第722號 109年度審訴字第722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08/04/23 109/07/14 109/07/14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臺北地檢108年度執字第3996號 新北地檢109年度執字第10908號 新北地檢109年度執字第10908號 編號1-6經臺北地院110聲290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已執畢) 編     號 4 5 6 罪     名 稅捐稽徵法 (共同逃漏稅捐罪) 偽造文書 (共同行使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 公司法 (未繳納股款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6月 (各1罪) 有期徒刑3月(2罪) 有期徒刑3月(2罪) 犯 罪 日 期 100年間某日 101年間某日 100年間某日 101年間某日 101/09/19 101/09/24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北地檢108年度偵緝字第727、728號 臺北地檢108年度偵緝字第727、728號 臺北地檢108年度偵緝字第727、728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  號 109年度審簡字第1071號 109年度審簡字第1071號 109年度審簡字第1071號 判決日期 109/07/24 109/07/24 109/07/24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  號 109年度審簡字第1071號 109年度審簡字第1071號 109年度審簡字第1071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09/12/29 109/12/29 109/12/29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臺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583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583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執字第583號 編號1-6經臺北地院110聲290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6月(已執畢) 編     號 7 罪     名 詐欺取財罪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6月 犯 罪 日 期 101/07/18 101/07/20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調偵緝續字第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院 案  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890號 判決日期 113/12/17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灣高院 案  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890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3/12/17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備註 新北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947號

2025-03-31

TPHM-114-聲-644-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核發錄音光碟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13號 抗 告 人 即 原 審 選任辯護人 吳明蒼律師 被 告 吳淳洋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核發錄音光碟案件,不服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中 華民國113年11月21日裁定(113年度聲字第3454號),提起抗告 ,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關於駁回聲請付與如附表二所示證人調詢或偵訊影音光碟 部分撤銷,發回臺灣桃園地方法院。   理 由 一、按司法院憲法法庭於民國111年3月25日以111年憲判字第3號 判決宣示,就被告之辯護人而言,為有效保障被告之訴訟權 ,被告之辯護人自得為被告之利益而抗告,始與憲法第8條 保障人身自由及第16條保障訴訟權之意旨無違,並自宣示之 日起發生效力。本件抗告人即被告吳淳洋之原審辯護人吳明 蒼律師為被告之利益,對聲請核發錄音光碟案件之原審裁定 ,提起抗告,尚無不合,合先敘明。 二、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即被告吳純洋之原審辯護人吳明蒼 律師(下稱抗告人)為原審法院113年度訴字第243號違反貪 污治罪條例等案件(下稱本案)之被告吳淳洋之選任辯護人 ,其聲請拷貝如附表一所示證人之歷次警詢或偵訊過程中之 錄音、錄影光碟,已敘明其聲請理由係為確認光碟內容是否 與筆錄記載相符,此為有關被告法律上利益之主張及維護, 而其聲請並無依法令規定得不予許可或限制聲請閱覽、抄錄 、電子掃描或攝影卷內文書之情形,此部分之聲請為有理由 ,於抗告人繳納相關費用後,准予轉拷交付如附表一所示證 人於調查局應詢及偵訊光碟(陳述個人年籍資料部分予以剔 除);至附表二所示之證人筆錄,依現有卷證內並無該些調 查官詢問或檢察官訊問之影音光碟,無從給予複製,應予駁 回等語。 三、抗告意旨略以:  ㈠抗告人聲請交付之錄音光碟係被告及證人於調詢及偵訊之供 述等錄音光碟,核屬閱卷權之範疇,未料原審竟以辯護人聲 請「法庭錄音」為由,要求抗告人陳明聲請理由,顯然對抗 告人就閱卷權進行審查,而逾越刑事訴訟法之要求,影響被 告訴訟權之有效防禦甚明。  ㈡原審以附表二所示內容並未在卷內而無從複製駁回聲請,然 依刑事訴訟法第264條第3項規定「起訴時,應將卷宗及證物 一併送交法院」,我國目前既採書面及卷證併送主義,檢察 官於起訴時本應將案內所有卷證資料一併檢送法院審理,且 抗告人已於原審準備程序時就同案被告卓宏龍、證人莊雯惠 、王曼甯、邱麗敏於調詢及偵訊時之供述證據能力表示意見 ,加上同案被告卓宏龍於交互詰問時證稱其於調詢時有遭調 查官疲勞偵訊之虞,實有確認前開證人於調詢及偵訊時供述 與筆錄內容有無齟齬之必要,未料原審未能依刑事訴訟法規 定函請檢察署或調查局提供前開錄音資料光碟,反而以此駁 回辯護人之聲請,實有未洽。  ㈢綜上所述,原審裁定駁回聲請部分顯然違法,實有未恰,懇 請鈞院審酌,以維抗告人之閱卷權及被告之防禦權。  四、依抗告狀載敘「原審以113年度聲字第3454號裁定駁回辯護 人就同案被告卓宏龍、證人莊雯惠、王曼甯、邱麗敏於調詢 或偵訊中之錄音光碟(即原裁定附表二所示內容)進行拷貝 ,辯護人不服提出抗告」、「原審駁回聲請之裁定顯然違法 ,懇請鈞院審酌」等語,應認抗告人係就原裁定關於駁回其 聲請付與附表二所示證人歷次調詢或偵訊影音光碟部分提起 抗告,是本件抗告範圍並不及於原裁定關於准予轉拷交付如 附表一所示證人之調詢、偵訊光碟部分,合先指明。   五、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被告吳淳洋涉犯違反貪污治罪 條例等案件,以112年度偵字第57041號、113年度偵字第671 8號起訴書對被告提起公訴,檢察官並於該案起訴書證據清 單及待證事實欄,載列係依同案被告即證人卓宏龍及證人莊 雯惠、王曼甯等人於調詢及偵查證述,執為被告涉案之證據 ,上開人等供述之待證事實內容,並詳如該案起訴書證據清 單欄㈢山腳國小111年「更新校園有聲廣播設備」採購案、樹 林國小111年「視聽教室、校史室、教室教學麥克風暨教室 影音廣播系統」採購案編號3、㈣武漢國小111年「校園廣播 系統設備更新」採購案編號3、㈤山腳國小「電話交換機及校 園安全防護設備」採購案編號2、㈥桃園市八德公所107年「 桃園市八德區瑞興里慢素壘球場管理中心視聽設備採購案」 編號3、㈦桃園市八德區公所110年「桃園市八德區廣隆、大 同、大成、瑞豐及陸光等市民活動中心設備」採購案編號3 、6所示,有該案起訴書可稽,抗告人且指其因同案被告卓 宏龍於原審交互詰問時,業已證述於調詢時有遭調查官疲勞 偵訊之虞,並謂有進而確認同案被告卓宏龍、證人莊雯惠、 王曼甯、邱麗敏於調詢及偵訊時之供述與筆錄內容有無齟齬 之必要等語如前,是檢調機關就該等人於附表二所述期日之 偵查訊問、調查詢問,有無錄音、錄影光碟得以釐清抗告人 所指前情,與被告防禦權及辯護權之行使,並非無涉,而稽 諸原審檢送到院之卷內資料,並未見原審與相關調詢、偵查 機關確認,究竟有無該等人於附表二所述期日之調詢、偵查 錄音(影)光碟,原審遽以依現有卷證並無附表二所述期日 調查官詢問或檢察官訊問之影音光碟,因認客觀上無交付之 可能性,無從給予複製,駁回該部分之聲請,尚嫌速斷,難 謂允恰;抗告意旨指摘原裁定關於此部分不當,非無理由, 並兼衡當事人之審級利益,爰由本院將原裁定此部分撤銷, 由原法院更為妥適之裁定。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3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黃于真                    法 官 陳明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再抗告。                    書記官 翁子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一 編號 證人 調詢、偵訊日期 1 卓宏龍 1、113年3月6日偵訊 2 莊雯惠 1、113年3月6日偵訊 3 王曼甯 1、113年3月4日偵訊 附表二 編號 證人 調詢、偵訊日期 1 卓宏龍 1、112年11月15日調詢 2、112年11月16日偵訊 3、113年2月22日調詢 2 莊雯惠 1、112年11月28日調詢 2、112年12月21日調詢 3、113年1月30日調詢 4、113年2月26日調詢 3 王曼甯 1、113年3月4日偵訊 4 邱麗敏 1、113年3月4日調詢 2、113年3月12日偵訊

2025-03-31

TPHM-114-抗-13-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232號 抗告人 即 聲明異議人 黃任富 上列抗告人因聲明異議案件,不服臺灣桃園地方法院中華民國11 3年12月13日裁定(113年度聲字第3751號),提起抗告,本院裁 定如下:   主 文 抗告駁回。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即聲明異議人黃任富(下稱抗告人 )因竊盜案件,經原審法院以113年度審簡字第284號刑事簡 易判決(下稱一審判決)處有期徒刑4月,抗告人於民國113年 5月2日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由原審法院以113年度簡上字 第279號案審理,後抗告人於113年9月18日之第二審準備程 序中,當庭以書狀撤回上訴,一審判決即於113年9月18日確 定,檢察官旋以113年10月13日113年執新字第13770號執行 指揮書命抗告人自115年10月9日起接續執行一審判決所處有 期徒刑4月(下稱本案執行指揮),有偵查及各審級卷宗可 證。故檢察官於一審判決確定後,為本案執行指揮,於法並 無違誤或不當。抗告人以一審判決尚未確定,現仍在第二審 審理中,檢察官遽為本案執行指揮等語聲明異議,顯與相關 卷證資料所呈現事實不符。是以,本件聲明異議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抗告人並無於113年9月18日準備程序中當庭 以書狀撤回上訴,原審認定應有違誤,請查明是否有上述違 誤等語。 三、經查,本件抗告人有於113年9月18日原審法院113年度簡上 字第279號案件準備程序中表示:「那我不要上訴了,不要 浪費公帑」,復於法官告知其若撤回上訴,本件將依照原審 刑度有期徒刑4月確定之法律效果時,答以:「是,謝謝…」 等情,經本院調閱上開簡上案件卷宗,並核閱當日準備程序 筆錄及抗告人當庭書寫之刑事撤回上訴狀(簡上卷第139至1 43頁)等資料無誤。是抗告意旨指摘其並未撤回上訴一節, 確與卷內事證不符,難以憑採。原審認本案執行指揮係依原 審法院確定判決執行,並無違誤或不當,駁回抗告人之聲明 異議,經核並無不合。抗告意旨仍執前詞指摘原裁定不當, 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12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吳祚丞                    法 官 黃于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游秀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PHM-114-抗-232-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32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丁銓蔚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420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丁銓蔚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柒年陸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丁銓蔚因詐欺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1條第5款、第50條第1項但書、第2 項、第53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按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又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 條及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再按定應執行刑採限制 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合斟酌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 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例如數罪犯罪時間、空間、各行 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 應等)、數罪所反應被告人格特性與傾向、對被告施以矯正 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最終具體應實現之刑罰,以符罪責相 當之要求。因此,法院於酌定執行刑時,應體察法律恤刑之 目的,為妥適之裁量,俾符合實質平等原則(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 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本院復為附表所示案 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附表所示各罪均於附表編號 1之罪裁判確定前所為,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稽。其中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3、4、7、10、11 、14、16、17、19、21所示之罪所處之刑得易科罰金、附表 編號2、5、6、8、9、12、13、15、18、20所示之罪所處之 刑不得易科罰金(編號13得易服勞役),原不得合併定應執 行刑,因受刑人業已請求檢察官就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合併 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定刑聲請切結書在卷可稽(本院卷第 23頁),合於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從而,檢察官依受 刑人聲請就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向本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 ,核無不合,應予准許。  ㈡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3、5、6、8、9、11、12、15 、18、20所示之罪,均係犯竊盜罪,犯罪時間於民國110年5 月19日起至111年1月27日間,係貪圖己利而為同類型之犯罪 ,罪質及犯罪動機相近,侵害的都是他人之財產法益,不具 有不可替代性或不可回復性,責任遭重複非難之程度較高; 編號4所示之罪,係於110年11月17日犯妨害公務罪;編號7 、16、17、21均係犯詐欺罪,犯罪時間於111年1月27日、11 0年8月30日、8月28日、10月29日;編號10所示之罪係於111 年2月間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編號13所示之罪, 則係提供名下帳戶供他人作為詐欺犯罪工具使用而犯洗錢罪 ;編號14所示之罪則係於110年8月26日,駕駛動力交通工作 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編號19所示之罪,係於110 年7月29日共同盜刷竊得之信用卡購買遊戲點數,而犯行使 偽造私文書罪,所呈現之主觀惡性與犯罪危害程度、應予整 體非難之評價程度,並考量受刑人犯罪所反映之人格特質、 定刑之外部性界限(各宣告刑中刑期最長之有期徒刑1年以 上、各刑合併之刑期為有期徒刑10年11月以下)及不利益變 更禁止原則(附表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臺灣新北地方 法院以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加 計附表編號20、21所示之罪之宣告刑,合計刑期為8年)等 應遵守之內部界限、刑罰經濟及恤刑之目的、受刑人矯正之 必要性,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為人所生痛苦程度 隨刑期而遞增及其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因素,復參酌受刑人 對於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為「懇請給予一次改過自新機會 ,從輕量刑,家裡有身心障礙女兒,可早日返回社會照顧女 兒」並附上其女之身心障礙證明為證(本院卷第23、33頁) ,本於罪責相當性之要求與公平、比例等原則,合併定其應 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㈢至於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3、4、7、10、11、14、16、17 、19、21所示之罪雖處得易科罰金之刑,然因與附表編號2 、5、6、8、9、12、13、15、18、20所示不得易科罰金之刑 合併定其應執行刑,無庸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記載,附此 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吳祚丞                    法 官 黃于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游秀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竊盜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4月 犯罪日期 110.05.19 110.06.30 110.11.15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雲林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183號 新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46041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37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雲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易字 第266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439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59號 判決 日期 111/06/13 111/07/12 111/08/04 確 定 判 決 法院 雲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易字 第266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439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59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1/07/13 111/08/17 111/09/07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否 是 備註 雲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1747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8177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9734號 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新北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編 號 4 5 6 罪 名 妨害公務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10.11.17 110.11.10 111.01.27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37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37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1916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59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59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1540號 判決 日期 111/08/04 111/08/04 111/09/06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第759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59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1540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1/09/07 111/09/07 111/10/12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否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9734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9735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9948號 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新北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編 號 7 8 9 罪 名 詐欺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8月 有期徒刑1年 犯罪日期 111.01.27 110.10.29 110.10.29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1916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3078、35411號 臺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3078、35411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新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1540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26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26號 判決 日期 111/09/06 111/07/25 111/07/25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新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1540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26號 111年度審易字 第72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1/10/12 111/08/23 111/08/23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否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9949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6382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6382號 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新北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編 號 10 11 12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7月 (2罪) 犯罪日期 111.02.13為警採尿時起回溯96小時內某日時 110.06.22 110.08.30 110.10.29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2066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28158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新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簡字 第3507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254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3838號 判決 日期 111/10/27 112/02/17 112/03/07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新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簡字 第3507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254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3838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1/11/29 112/04/07 112/03/07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6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835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683號 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新北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編 號 13 14 15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肇事逃逸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10.08.26至110.08.28 110.08.26 110.09.06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4號等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4號等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3838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3838號 111年度金訴字 第889號 判決 日期 112/03/07 112/03/07 111/06/30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3838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3838號 111年度金訴字 第889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4/07 112/04/07 111/12/19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得社勞) 是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683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684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685號 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新北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編 號 16 17 18 罪 名 詐欺 詐欺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8月 犯罪日期 110.08.30 110.10.29 110.07.29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4號等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84號等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3295、57874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金訴字 第889號 111年度金訴字 第889號 112年度訴字 第869號 判決 日期 111/06/30 111/06/30 113/01/1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金訴字 第889號 111年度金訴字 第889號 112年度訴字 第869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1/12/19 111/12/19 113/02/21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否 備註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686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686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103號 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新北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編 號 19 20 21 罪 名 偽造文書 竊盜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5月 有期徒刑9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0.07.29 110.08.28 110.08.28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3295、57874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8913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8913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新北地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2年度訴字 第869號 113年度上易字 第473號 113年度上易字 第473號 判決 日期 113/01/18 113/05/30 113/05/30 確 定 判 決 法院 新北地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2年度訴字 第869號 113年度上易字 第473號 113年度上易字 第473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02/21 113/05/30 113/05/30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否 是 備註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3104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8378號 新北地檢113年度執字第8379號 編號1至19所示之罪前經新北地院113年度聲字第1278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

2025-03-31

TPHM-114-聲-632-20250331-1

上訴
臺灣高等法院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上訴字第162號 上 訴 人 即 被 告 吳元平 陳育承 上列上訴人即被告等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案件,不服臺灣 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訴字第991號,中華民國113年9月12日第一 審判決(起訴案號: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112年度少連偵字第33 號、112年度偵字第14269號),提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判決關於吳元平、陳育承之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按上訴期間為20日,自送達判決後起算;提起上訴,應以上 訴書狀提出於原審法院為之;第二審法院如認為上訴逾期, 即應以判決駁回之,刑事訴訟法第349條前段、第350條第1 項及第367條前段分別定有明文。次按送達於住、居所,事 務所或營業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者,得將文書交付與有 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僱人,為民事訴訟法第137條第1 項所明定,且依刑事訴訟法第62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137 條規定於刑事訴訟準用之。而受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僱用之 管理員,其所服勞務包括為公寓大廈住戶接收郵件者,性質 上應屬全體住戶之受僱人,即與同法第137條第1項規定之受 僱人相當。倘文書已付與此種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或受 僱人,其簽收訴訟文書之效力,應與送達本人收受相同,至 該同居人或受僱人已否轉交,何時轉交,則均非所問(最高 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752號判決、106年度台抗字第622號裁 定意旨參照)。 二、本件上訴人即被告吳元平、陳育承因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等案件,經原審法院於民國113年9月12日以112年度訴字第9 91號判決後,該判決正本於113年9月26日分別送達至被告吳 元平位於臺北市○○區○○○路0段000號141室居所、被告陳育承 位於新北市○○區○○里0鄰○○路0000號8樓之5住所,因均未會 晤本人,乃將文書交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受僱人收受,有 原審法院送達證書(原審訴字卷三第311、317頁),而斯時 被告2人均無因另案羈押或入監執行之情形,亦有本院被告 前案紀錄表可參,是本件上訴期間應自合法送達之翌日即11 3年9月27日起算上訴期間20日,因被告吳元平之上揭居所位 於臺北市,依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之規定,無庸加 計在途期間,其上訴期間末日為113年10月16日(該日為星 期三,非例假日),至被告陳育承之上揭住所位於新北市○○ 區,依法院訴訟當事人在途期間標準之規定,應加計在途期 間2日,其上訴期間末日為113年10月18日(該日為星期五, 非例假日),惟被告吳元平遲至113年10月21日、被告陳育 承遲至113年10月23日始向原審法院提出刑事聲明上訴狀, 有其等之刑事聲明上訴狀上原審法院收狀戳章所載日期附卷 可參(本院卷第123、127頁),揆諸前揭規定,其等上訴逾 期,核屬違背法律上之程式,且無從補正,應予駁回,並不 經言詞辯論為之;至檢察官對原判決關於被告2人部分亦提 起上訴,則由本院另行審結,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367條前段、第372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黃于真                    法 官 陳明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其 未敘述上訴之理由者並得於提起上訴後20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翁子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PHM-114-上訴-162-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464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吳純華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291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吳純華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貳拾壹年。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吳純華因詐欺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50條第1項第 1款、第2項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按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又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 條及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再按定應執行刑採限制 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合斟酌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 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例如數罪犯罪時間、空間、各行 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 應等)、數罪所反應被告人格特性與傾向、對被告施以矯正 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最終具體應實現之刑罰,以符罪責相 當之要求。因此,法院於酌定執行刑時,應體察法律恤刑之 目的,為妥適之裁量,俾符合實質平等原則(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 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本院復為附表所示案 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附表所示各罪均於附表編號 1之罪裁判確定前所為,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稽。其中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10、12至15所示 之罪所處之刑不得易科罰金、附表編號11、16所示之罪所處 之刑得易科罰金,原不得合併定應執行刑,因受刑人業已請 求檢察官就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 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依修正刑法第50條受刑人是否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聲請狀在卷可稽(本院卷第27頁),合於 刑法第50條第2項之規定。從而,檢察官依受刑人聲請就附 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向本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核無不合, 應予准許。  ㈡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10、12(其中9罪)、14所示 之罪,均係犯販賣第二級毒品罪,犯罪時間係民國109年4月 至10月間、111年12月12日、112年1月14日,編號11所示之 罪,則係於111年7月21日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他命,編 號12(其餘2罪)所示則於109年10月間,犯意圖販賣而持有 第二級毒品罪及持有第二級毒品純質淨重20公克以上罪,編 號15所示之罪係於111年4月8日犯轉讓禁藥罪,上揭各罪均 為與毒品相關之犯罪,侵害之法益、罪質及犯罪動機均相近 ,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之程度較高,倘以實質累 加方式執行,刑責恐將偏重過苛,不符現代刑事政策及刑罰 之社會功能;編號13所示之罪係犯幫助洗錢罪,犯罪時間為 112年3月9日,編號16所示之罪,係於111年12月4日偽以葡 萄糖冒充第一級毒品海洛因出售而犯詐欺取財罪,並考量受 刑人犯罪所反映之人格特質、定刑之外部性界限(各宣告刑 中刑期最長之有期徒刑5年8月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逾有期 徒刑30年,以30年計算)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附表編號 1至12所示之罪,前經本院以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其應 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編號14、15所示之罪,前經臺灣基 隆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訴字第259號判決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 3年10月,加計附表編號13、16所示之罪之宣告刑,合計刑 期為22年8月)等應遵守之內部界限、刑罰經濟及恤刑之目 的、受刑人矯正之必要性,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 為人所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增及其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因 素,復參酌受刑人對於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為「無意見」 (本院卷第337頁陳述意見狀),本於罪責相當性之要求與 公平、比例等原則,合併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㈢至於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1、16所示之罪雖處得易科罰金之 刑,然因與附表編號1至10、12至15所示不得易科罰金之刑 合併定其應執行刑,無庸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記載,附此 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吳祚丞                    法 官 黃于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游秀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3年7月 有期徒刑3年9月 有期徒刑3年10月 犯罪日期 109.04.16 109.05.02 109.05.30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聲請書誤載為111年度上訴字第1174號應予更正)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1/12/28 111/12/2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4 5 6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3年7月 有期徒刑3年8月 有期徒刑3年8月 犯罪日期 109.06.25 109.07.11 109.07.13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1/12/28 111/12/2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7 8 9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5年1月 有期徒刑5年1月 有期徒刑5年1月 犯罪日期 109.09.08 109.10.17 109.10.21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1/12/28 111/12/2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10 11 12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施用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5年4月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3年7月 有期徒刑5年3月 有期徒刑5年5月 有期徒刑5年8月 有期徒刑5年2月 有期徒刑5年1月 有期徒刑5年2月 有期徒刑5年3月 有期徒刑5年2月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09.10.03 111.07.21 109.06.27 109.07.18 109.07.19 109.07.22 109.07.24 109.07.29 109.08.27 109.09.04 109.09.06 109.10.28 109.10.27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174號等 士林地檢111年度毒偵字第2241號 基隆地檢109年度偵字第6230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29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991號 判決 日期 111/12/28 112/05/01 112/06/21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士林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846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296號 111年度上訴字 第2991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2 (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268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2/05/30 112/08/22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是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913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424號 基隆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062號 編號1至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高等法院112年度聲字第2854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8年1月 編 號 13 14 15 罪 名 洗錢防制法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藥事法 宣告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2年8月 (2罪)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12.03.09 111.12.12 112.01.14 111.04.08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406號等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80號等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80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基隆地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金訴字 第44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日期 113/04/12 113/08/27 113/08/27 確 定 判 決 法院 基隆地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金訴字 第44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05/13 113/12/05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5145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113/12/05 (最高法院113年度台上字第5145號係程序判決駁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444號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7號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7號 編號14、15所示之罪前經基隆地院以112年度訴字第259號判決定應執行有期徒刑3年10月。 編 號 16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告刑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1.12.04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基隆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080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日期 113/08/27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3年度上訴字 第205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08/27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備註 基隆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18號

2025-03-31

TPHM-114-聲-464-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29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藍熒暉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352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藍熒暉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捌月,如易 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因毀棄損壞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定 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款之規定,定其應執 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定應執行 之刑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而數罪併罰有二以上 裁判者,應定其應執行之刑;其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 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 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1項前段、第53條、第51條第5款分 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   受刑人於附表各編號所示時間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經 本院判處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確定在案;又附表編 號2所示之罪,犯罪時間在附表編號1所示裁判確定(民國11 3年10月8日)前所犯,且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之犯罪事實最 後判決法院為本院等情,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附卷可稽,是上開犯罪乃於裁判確定前所犯之數罪;茲聲 請人向上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本院聲請定應執行之刑,本 院審核認聲請為正當;爰考量受刑人犯如附表編號1、2所示 之罪,分係妨害自由、毀棄損壞案件,各罪之罪質不同、犯 行期間相隔非短並斟酌其所為之犯罪情節,暨考量受刑人行 為時之年紀、所呈現之主觀惡性與犯罪危害程度、應予整體 非難之評價程度,暨本院函請受刑人就本件聲請定應執行刑 案件表示意見,惟受刑人迄未表示意見(本院卷第55至63頁 之送達證書及收文資料查詢清單、收狀資料查詢清單)等一 切情狀,本於刑罰經濟與責罰相當原則,於各罪定應執行刑 之外部界限(各宣告刑中之最長刑期即有期徒刑6月以上, 各宣告刑之合併刑期即有期徒刑10月以下(〈6月+4月〉), 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之內部界限範圍內,定其應執行之刑 ,如主文所示,暨諭知以新臺幣1000元折算1日之易科罰金 折算標準。 四、末按數罪併罰之案件,其各罪判決均係宣告刑,並非執行刑 ,縱令各案中一部分犯罪之宣告刑在形式上已經執行,仍應 依法聲請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裁定,然後再依所裁定之 執行刑,換發指揮書併合執行。本件受刑人所犯如附表編號 1所示之罪,雖有已執行完畢部分,然與附表編號2所示之罪 既合於數罪併罰之要件,依前揭說明,仍應就各罪所處之刑 ,合併定其應執行刑,至於附表編號1所示已執行之有期徒 刑,核係就所定應執行刑執行時之折抵問題,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條、51條第 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黃于真                    法 官 陳明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翁子翔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     號 1 2 罪     名 妨害自由 毀棄損壞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4月 犯 罪 日 期 111/11/25 112/10/17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桃園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9293號等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2937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  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  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149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1551號 判決日期 113/08/20 113/10/31 確 定 判 決 法  院 臺灣高院 臺灣高院 案  號 113年度原上訴字第149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1551號 判  決 確定日期 113/10/08 113/10/31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備註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4879號 桃園地檢114年度執字第1990號

2025-03-31

TPHM-114-聲-529-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685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鄭鈺齡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454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鄭鈺齡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柒月,併科 罰金新臺幣貳萬貳仟元,罰金如易服勞役,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 壹日。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鄭鈺齡因違反洗錢防制法等數罪,先 後經判決確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3條、第51條第5、7款規 定,就徒刑及罰金均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 7條第1項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按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又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宣告多數罰金者, 於各刑中之最多額以上,各刑合併之金額以下,定其金額, 刑法第50條、第53條及第51條第5、7款,分別定有明文。再 按定應執行刑採限制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合斟酌被告犯罪 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例如數罪犯 罪時間、空間、各行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 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等)、數罪所反應被告人格特性與傾 向、對被告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最終具體應實現 之刑罰,以符罪責相當之要求。因此,法院於酌定執行刑時 ,應體察法律恤刑之目的,為妥適之裁量,俾符合實質平等 原則(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受刑人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各編號 所示之刑,經分別確定在案,且附表所示各罪均為附表編號 1之罪裁判確定前所犯,本院則為附表所示案件犯罪事實最 後判決之法院,有各該刑事裁判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表在卷 可稽。又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2所示之罪為得易科罰金之 罪,附表編號3所示之罪為不得易科罰金、得易服社會勞動 之罪,雖有刑法第50條第1項但書所列不得併合處罰情事, 惟經受刑人依刑法第50條第2項規定,請求檢察官向本院聲 請合併定應執行刑,此有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依102年1月23 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 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1頁),茲檢察官依受刑人請求而聲請 就附表所示之罪,定其應執行刑,本院審核認其聲請為正當 ,應予准許。  ㈡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2所示之罪,係於民國111年9 月30日、112年3月21日犯刑法竊盜罪,其犯罪情節,方式、 所侵害之法益種類、罪質相同,編號3所示之罪,則係於112 年3月14日提供名下帳戶供他人作為詐欺犯罪工具而犯幫助 洗錢罪,並斟酌受刑人所呈現之主觀惡性與犯罪危害程度、 應予整體非難之評價程度,暨前述各罪定應執行刑之外部界 限(各宣告刑中刑期最長之有期徒刑4月以上,各刑合併計 算之刑期有期徒刑8月以下;併科罰金部分為最多額新臺幣 (下同)2萬元以上,合併之金額2萬5000元以下),刑罰經 濟及恤刑之目的、受刑人矯正之必要性,刑罰邊際效應隨刑 期而遞減、行為人所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增及其復歸社會 之可能性等因素,復參酌受刑人對於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 為「無意見」(本院卷第107頁陳述意見狀),本於罪責相 當性之要求與公平、比例等原則,定其應執行之刑如主文所 示,並就併科罰金部分諭知易服勞役之折算標準。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第7款、第42條第3項,裁定 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吳祚丞                    法 官 黃于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書記官 游秀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PHM-114-聲-685-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抗字第620號 抗 告 人 即 受刑人 林禹彤 (現於法務部矯正署臺中女監執行中) 上列抗告人因聲請定其應執行刑案件,不服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中 華民國114年2月17日裁定(114年度聲字第4號),提起抗告,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原裁定撤銷。 林禹彤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肆年陸月。   理 由 一、原裁定意旨略以:抗告人即受刑人林禹彤(下稱受刑人)因 犯如附表所示之罪,業經判處如附表所示之刑,並於如附表 所示之日期分別確定,經審核受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 最早判決確定者為編號1所示之判決,附表其餘各罪確皆是 受刑人於前揭判決確定日以前所犯;是聲請人就附表所示各 罪所處之刑,就有期徒刑部分聲請最後事實審之原審法院定 應執行之刑,核與規定相合,應予准許。爰具體審酌整體犯 罪過程之附表所示各罪,自各行為彼此間之關連性以觀,受 刑人所犯如附表所示各罪之犯罪時間自民國110年6月至111 年3月,犯罪類型由提供帳戶予詐欺集團,進而擔任詐欺集 團之取簿手、取款車手,甚者如附表1之案件經臺灣基隆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於110年12月20日起訴後,仍繼續參與附表 編號4、6、10、11之詐欺犯行,顯見其法治觀念薄弱;綜合 受刑人所犯各罪之犯罪時間、各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 及罪數所反應行為人人格及犯罪傾向,定刑之外部暨内部性 界限等情狀為整體評價,復參酌受刑人針對本件定應執行刑 表示無意見之陳述,定其應執行刑為有期徒刑8年6月等語。 二、抗告意旨略以:受刑人所犯案件皆屬同一屬性之詐欺案件, 惟因分別起訴判刑,請鈞院審酌受刑人已對犯罪行為感到後 悔,年紀小不懂事,也真心悔改,請求給予改過自新之機會 ,從輕量刑以期能早日重返社會回家照顧家人,孝順身障疾 病的奶奶,回饋社會等語。   三、按刑罰之科處,應以行為人之責任為基礎,考量人之生命有 限,刑罰對被告造成之痛苦程度,係以刑度增加而生加乘效 果,而非等比方式增加,如以實質累加方式執行,刑責恐將 偏重過苛,不符現代刑事政策及刑罰之社會功能,故透過定 應執行刑,採限制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合斟酌被告犯罪行 為之不法與罪責程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例如數罪犯罪 時間、空間、各行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對 法益侵害之加重效應等)、數罪所反應被告人格特性與傾向 、對被告施以矯正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最終具體應實現之 刑罰,以符罪責相當之要求。因此,法院於酌定執行刑時, 應體察法律恤刑之目的,為妥適之裁量,俾符合實質平等原 則(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意旨參照)。具體 而言,於併合處罰酌定執行刑,應視行為人所犯數罪犯罪類 型而定,倘行為人所犯數罪屬相同犯罪類型者(如複數竊盜 、施用或販賣毒品等),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重複程 度較高,應酌定較低應執行刑;然行為人所犯數罪雖屬相同 犯罪類型,但所侵犯者為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回復性個人 法益(如殺人、妨害性自主),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 重複程度則較低,自可酌定較高應執行刑,反之,若侵害法 益之位階較低,於併合處罰時,自應避免酌定過高之應執行 刑,俾使罪責相當;另行為人所犯數罪非惟犯罪類型相同, 且其行為態樣、手段、動機均相似者,於併合處罰時,其責 任非難重複程度更高,應酌定更低應執行刑;反之,行為人 所犯數罪各屬不同犯罪類型者,於併合處罰時,其責任非難 重複程度甚低,當可酌定較高應執行刑。 四、經查:  ㈠受刑人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各罪,經各該法院分別判處如附 表所示之刑確定在案(附表編號1、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嘉 義地方法院以112年度聲字第111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 月;編號6所示之4罪,前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審 訴字第1849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編號10所示之8罪, 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11年度審金訴字第974號判決應執行 有期徒刑1年8月;編號11所示之3罪,經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以112年度審簡字第753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附表 各編號所示之罪均為附表編號1裁判確定前所為,原審則為 附表所示案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有各該裁判書及本 院被告前案紀錄表附卷可稽。茲檢察官聲請定其應執行之刑 ,原審審核認其聲請為正當,爰依各罪所宣告之有期徒刑為 基礎,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有期徒刑1年3月),各刑合 併之刑期以下(合計刑期為有期徒刑19年10月),裁定應執 行刑為有期徒刑8年6月,未逾越刑法第51條第5款所定之外 部性界限,亦未較重於附表編號1、2、編號6、編號10、編 號11所示之罪之前所定之應執行刑,加計附表編號3至5、7 至9所示宣告刑之總和(1年4月+1年2月+1年+2月+8月+1年3 月+1年2月+1年1月+1年8月+7月=10年1月),並無違誤。  ㈡然本案受刑人所犯編號1至3、7至9所示數罪均係加入詐欺集 團擔任車手工作所為,編號4、6、10、11所示之罪,則係擔 任詐欺集團之收簿手,編號5所示之罪則是提供名下帳戶作 為詐欺集團詐欺犯罪之工具,犯罪手段均係擔任詐欺集團分 工角色、犯行侵害法益種類大致相同,犯罪時間集中在110 年6月至10月間、111年3月間所為,堪認受刑人係為圖牟取 不法利益而進行同類犯行遭查獲而判處罪刑,其責任非難重 複之程度較高,且本件數罪所侵犯者均係財產法益,並非具 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回復性之法益,相關犯罪或無所得,或 所得已諭知沒收,對法益侵害並無特別加重之必要,倘以實 質累加方式執行,刑責恐將偏重過苛,不符現代刑事政策及 刑罰之社會功能。又綜合考量受刑人之前案紀錄,其雖於附 表編號1所示案件經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提起公訴後 ,仍繼續參與附表編號4、6、10、11所示之罪,然其施行附 表編號1所示之罪時,甫年滿18歲,思慮未周,且於附表所 示各罪審理時就所犯之罪均為有罪之陳述,有助案件儘速確 定並執行,反映受刑人已有悔悟而願意面對罪責並接受懲罰 矯正之人格特質,兼衡前揭定刑外部及內部界限、刑罰經濟 及恤刑之目的、受刑人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因素,及受刑人 抗告意旨陳明之定刑意見,因認原審就附表各罪定應執行刑 為有期徒刑8年6月,容有過重。受刑人以原裁定量處之刑過 重為由,提起抗告,請求本院降低刑度,非無理由,自應由 本院將原裁定撤銷。又原審已就附表所示之刑之執行刑為實 體審酌,本院係依原審裁定所憑之基礎事實再行裁量,故本 院自為裁定並未損及受刑人之審級利益;爰依上述應遵循之 裁量準則,綜合審酌本案各項情節,裁定如主文第2項所示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13條、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3 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吳祚丞                    法 官 黃于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再抗告狀。                    書記官 游秀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2月 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1年2月 犯罪日期 110.09.08 110.10.01 110.09.14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基隆地檢110年度偵字第7596號 嘉義地檢110年度偵字第9102號 新竹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2872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基隆地院 嘉義地院 新竹地院 案號 111年度訴字 第42號 110年度朴簡字 第329號 111年度訴字 第31號 判決 日期 111/07/14 111/08/22 111/11/18 確 定 判 決 法院 基隆地院 嘉義地院 新竹地院 案號 111年度訴字 第42號 111年度朴簡字 第329號 111年度訴字 第31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1/09/19 111/10/05 112/02/01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基隆地檢111年度執字第1997號 嘉義地檢111年度執字第3217號 新竹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435號 編號1、2所示之罪前經嘉義地院112年度聲字第111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月 編 號 4 5 6 罪 名 詐欺 洗錢防制法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 有期徒刑2月 有期徒刑6月 (4罪) 犯罪日期 111.03.11 110.06.07 111.03.13至111.03.21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6055號等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3511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2535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訴字 第2080號 111年度審簡字第2197號 111年度審訴字 第1849號 判決 日期 111/12/12 111/12/14 112/01/04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訴字 第2080號 111年度審簡字 第2197號 111年度審訴字 第1849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2/23 112/01/19 112/03/08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096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166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1762號 編號6所示之4罪前經臺北地院以111年度審訴字第1849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8月 編 號 7 8 9 罪 名 詐欺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3月 有期徒刑1年2月 有期徒刑1年1月 犯罪日期 110.09.24 110.09.30 110.09.16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臺中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9652號 士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19984號 新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4980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臺中地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訴字 第898號 111年度金訴字 第260號 111年度審金訴字 第643號 判決 日期 112/02/21 112/03/06 112/03/31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中地院 士林地院 新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訴字 第898號 111年度金訴字第260號 111年度審金訴字 第643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3/27 112/04/06 112/05/10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臺中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232號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044號 新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6451號 編 號 10 11 罪 名 詐欺 詐欺 宣告刑 有期徒刑1年1月(7罪) 有期徒刑1年3月 有期徒刑6月 (3罪) 犯罪日期 111.03.26 111.03.15至111.03.19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士林地檢111年度偵字第16599號 臺北地檢111年度偵緝字第2754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士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金訴字第974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753號 判決 日期 112/03/15 112/06/27 確 定 判 決 法院 士林地院 臺北地院 案號 111年度審金訴字 第974號 112年度審簡字 第753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04/12 112/07/25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備註 士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3975號 臺北地檢112年度執字第5096號 編號10所示之8罪前經士林地院以111年度審金訴字第974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8月 編號11所示之3罪前經臺北地院以112年度審簡字第753號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7月

2025-03-31

TPHM-114-抗-620-20250331-1

臺灣高等法院

聲請定其應執行刑

臺灣高等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71號 聲 請 人 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官 受 刑 人 謝新佑 上列聲請人因受刑人數罪併罰有二裁判以上,聲請定其應執行之 刑(聲請案號:臺灣高等檢察署114年度執聲字第389號),本院 裁定如下:   主 文 謝新佑犯如附表所示各罪所處之刑,應執行有期徒刑陸年貳月。   理 由 一、聲請意旨略以:受刑人謝新佑因竊盜等數罪,先後經判決確 定如附表,應依刑法第50條第1項第1款、第2項、第53條、 第51條第5款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爰依刑事訴訟法第477 條第1項之規定聲請裁定等語。 二、按裁判確定前犯數罪者,併合處罰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在此限:一、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二 、得易科罰金之罪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三、得易服社 會勞動之罪與不得易科罰金之罪。四、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 與不得易服社會勞動之罪。前項但書情形,受刑人請求檢察 官聲請定應執行刑者,依第51條規定定之;又按數罪併罰, 有二裁判以上者,依刑法第51條之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又宣告多數有期徒刑者,於各刑中之最長期以上,各刑合併 之刑期以下,定其刑期。但不得逾30年,刑法第50條、第53 條及第51條第5款,分別定有明文。再按定應執行刑採限制 加重原則,授權法官綜合斟酌被告犯罪行為之不法與罪責程 度、各罪彼此間之關聯性(例如數罪犯罪時間、空間、各行 為所侵害法益之專屬性或同一性、數罪對法益侵害之加重效 應等)、數罪所反應被告人格特性與傾向、對被告施以矯正 之必要性等,妥適裁量最終具體應實現之刑罰,以符罪責相 當之要求。因此,法院於酌定執行刑時,應體察法律恤刑之 目的,為妥適之裁量,俾符合實質平等原則(最高法院105 年度台抗字第626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經查:  ㈠本件受刑人因犯如附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先後經判處如附表 各編號所示之刑,均經分別確定在案,本院復為附表所示案 件犯罪事實最後判決之法院,且附表所示各罪均於附表編號 1之罪裁判確定前所為,有各該判決書及本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在卷可稽。其中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罪所處之 刑得易科罰金、附表編號4、5所示之罪所處之刑不得易科罰 金,原不得合併定應執行刑,因受刑人業已請求檢察官就附 表各編號所示之罪合併聲請定應執行刑,此有臺灣桃園地方 檢察署依102年1月23日修正之刑法第50條調查受刑人是否聲 請定應執行刑調查表在卷可稽(本院卷第11頁),合於刑法 第50條第2項之規定。從而,檢察官依受刑人聲請就附表各 編號所示之罪向本院聲請合併定應執行刑,核無不合,應予 准許。  ㈡爰審酌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所示之罪, 係於民國112年3月1 0日、5月1日、5月23日、6月11日施用第二級毒品甲基安非 他命,編號2至5所示之罪,係犯刑法竊盜罪、加重竊盜罪, 犯罪時間自112年3月至7月間,係貪圖己利於短時間內進行 同類犯行,所侵害之法益、罪質及犯罪動機相近,所呈現之 主觀惡性與犯罪危害程度、應予整體非難之評價程度,並考 量受刑人犯罪所反映之人格特質、定刑之外部性界限(各宣 告刑中刑期最長之有期徒刑9月以上、各刑合併之刑期為有 期徒刑12年1月以下)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附表編號1、 2所示之罪,前經臺灣宜蘭地方法院(下稱宜蘭地院)以113 年度聲字第279號裁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月,編號3所示 之6罪、編號4所示之11罪,前分別經宜蘭地院以112年度易 字第522號、113年度易字第18號判決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1 年10月、4年5月,加計附表編號5所示之罪之宣告刑,合計 刑期為8年2月)等應遵守之內部界限、刑罰經濟及恤刑之目 的、受刑人矯正之必要性,刑罰邊際效應隨刑期而遞減、行 為人所生痛苦程度隨刑期而遞增及其復歸社會之可能性等因 素,復參酌受刑人對於本件定應執行刑之意見為「無意見」 (本院卷第109頁陳述意見狀),本於罪責相當性之要求與 公平、比例等原則,合併定其應執行刑如主文所示。  ㈢至於受刑人所犯附表編號1至3所示之罪雖處得易科罰金之刑 ,然因與附表編號4、5所示不得易科罰金之刑合併定其應執 行刑,無庸為易科罰金折算標準之記載,附此敘明。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77條第1項,刑法第50條第1項但 書、第2項、第53條、第51條第5款,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十二庭審判長法 官 游士珺                    法 官 吳祚丞                    法 官 黃于真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抗告。                    書記官 游秀珠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2月 (4罪) 有期徒刑6月 (2罪) 有期徒刑3月 有期徒刑6月 (2罪) 有期徒刑5月 (4罪) 犯罪日期 112.03.10 112.05.01 112.05.23 112.06.11 112.03.11 112.03.13 112.07.02 112.03.19 112.04.18 112.06.20 112.07.05 112.07.10 112.07.19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宜蘭地檢112年度毒偵字第294號等 宜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193號等 宜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497號等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宜蘭地院 宜蘭地院 宜蘭地院 案號 112年度簡字第699號 112年度易字第369號 112年度易字第522號、113年度易字第18號 判決 日期 112/10/25 112/10/31 113/02/06 確 定 判 決 法院 宜蘭地院 宜蘭地院 宜蘭地院 案號 112年度簡字第699號 112年度易字第369號 112年度易字第522號、113年度易字第18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2/11/22 112/12/06 113/03/25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宜蘭地檢112年度執字第2651號 宜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92號 宜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260號 編號1、2所示之罪前經宜蘭地院113年度聲字第27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4月(宜蘭地檢113年度執更字第321號) 編號3所示之罪前經宜蘭地院以112年度易字第522號、113年度易字第18號判決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0月 編 號 4 5 罪 名 竊盜 竊盜 宣告刑 有期徒刑7月 (6罪) 有期徒刑8月 (4罪) 有期徒刑9月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12.04.27 112.05.11(3次) 112.06.15 112.07.11(2次) 112.07.14 112.03.25 112.05.15 112.07.01 112.04.04 偵查(自訴)機關年度案號 宜蘭地檢112年度偵字第5497號等 桃園地檢112年度偵字第39385號 最 後 事 實 審 法院 宜蘭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2年度易字第522號、113年度易字第18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806號 判決 日期 113/02/06 113/07/23 確 定 判 決 法院 宜蘭地院 臺灣高院 案號 112年度易字第522號、113年度易字第18號 113年度上易字第806號 判決 確定 日期 113/03/25 113/07/23 是否為得易科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備註 宜蘭地檢113年度執字第2261號 桃園地檢113年度執字第12099號 編號4所示之罪前經宜蘭地院以112年度易字第522號、113年度易字第18號判決定其應執行有期徒刑4年5月

2025-03-31

TPHM-114-聲-571-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