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異議駁回

共找到 250 筆結果(第 1-10 筆)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3年度聲字第4821號 異 議 人 即 受刑人 李國瑋 上列異議人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案件,不服臺灣新北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執行指揮之命令(113年度執更竹字第3332號)聲 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異議意旨略以:異議人李國偉於民國113年10月8日收受法務 部矯正署核予撤銷假釋函後,即於113年10月17日依監獄行 刑法第121條第1項、第137條規定提起復審,卻於113年11月 22日收到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113年度執更竹字第3332號之 指揮書(下稱本件執行指揮書),以裁判日期為113年10月4 日之裁定為執行標的,而該裁定作成時,根本尚未收到復審 ,如何能先裁定並開始執行,該裁定顯然未審先判,何來公 平,是本件執行指揮書顯然不當應為撤銷云云。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定有明文。所謂「諭知該裁判之法院」,係指對被告之有罪 判決,於主文內宣示主刑、從刑或沒收之法院;於數罪併罰 定應執行刑之裁定,則指該裁定應執行刑之法院。倘聲明異 議誤向其他無管轄權之法院為之,其聲請為不合法,應由程 序上駁回,無從為實體上之審查(最高法院113年度台抗字 第1159號裁定意旨參照)。 三、查異議人前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 以104年度上訴字第2483號判決確定;又因竊盜罪、侵占罪 ,分別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4年度易字第678號判決確定 ,嗣上開案件經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5年度聲字第1324號 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11月確定。其後,異議人又因妨害 自由案件,經臺灣高等法院以107年度上訴字第3560號判決 確定,而與上開臺灣士林地方法院以105年度聲字第1324號 裁定,併由臺灣高等法院以108年度聲字第2447號裁定應執 行有期徒刑2年1月,並經最高法院以108年度台抗字1225號 裁定駁回抗告確定,由新北地檢署以108年度執更字第4488 號執行(註銷新北地檢署108年執助字第3765號、108年執字 5721號執行指揮書,並接續105年度執更字第4032號執行指 揮書後,分別執行),刑期自110年2月28日起至112年3月27 日止。嗣異議人於110年9月22日交付保護管束假釋出監,竟 於112年2月25日違反假釋期間應遵守保護管束之事項,又犯 竊盜罪,並經本院以112年度簡字第6165號判決判處有期徒 刑3月確定,經法務部矯正署以113年10月4日函撤銷假釋在 案,由新北地檢署檢察官以113年度執更字第3332號執行指 揮書執行殘刑1年4月16日等情,業經本院調閱臺灣新北地方 檢察署113年度執更字第3332號執行卷宗確認無誤,並有本 院112年度簡字第6165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被告前案紀錄 表等件在卷可稽。故異議人既是對上開案件之檢察官執行指 揮書聲明異議,依刑事訴訟法第484條之規定及前開實務見 解,自應向最後諭知該定應執行刑裁判之法院即臺灣高等法 院為之,其誤向無管轄權之本院聲明異議,其聲請自為不合 法,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八庭  法 官 王玲櫻 上列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後十日內敘明抗告理由,向本院提 出抗告狀。                 書記官 陳菁徽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PCDM-113-聲-4821-20250331-1

家事聲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家事聲字第19號 異 議 人 乙OO 代 理 人 謝宏明律師 羅珮綺律師 相 對 人 甲OO 代 理 人 呂秋𧽚律師 複 代理人 鄭博晉律師 上列異議人與相對人間暫時處分(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強制執 行事件,異議人對民國113年10月29日司法事務官所為112年度司 執家暫字第10號裁定不服,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異議駁回。 二、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壹、程序事項   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 處分送達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 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 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 認第一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 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準用 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本文、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 明文。查本院民事執行處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3年10月29日 所為112年度司執家暫字第10號裁定,異議人乙○○於該裁定 送達後10日內,具狀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 而送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符,先予敘明。 貳、實體事項  一、異議意旨略以: (一)異議人與相對人甲○○固對113年9月7日是否為法院所定會 面交往日有所爭執,然事後異議人曾與相對人聯繫,表示 下次會面交往時段為113年9月第四週週六,即113年9月21 日上午10時,以利相對人與未成年子女為會面交往;甚至 ,為避免法院執行處誤認異議人不履行會面交往義務,異 議人分別於113年9月10日、113年9月20日,將雙方於113 年9月7日、113年9月21日履行會面交往情形與歧見陳報法 院,並請法院執行處如認異議人對會面交往日期見解有誤 ,則來函指正。異議人於113年9月7日後,多次與相對人 聯繫確認會面交往時段,但相對人均未正面回覆,反於11 3年9月21日、113年9月28日均到場會面,且皆未事前通知 ,異議人為避免雙方再次因會面交往期日有所爭執,仍於 113年9月28日攜同未成年子女到場與相對人會面。 (二)況且,異議人若故意以會面交往期日爭執為由,拒絕相對 人與未成年子女為會面交往,又何需一再自行及委託代理 人與相對人聯繫,確認會面交往時段及臚列往後會面交往 日期,供雙方遵循,甚至多次陳報法院執行處,請求統一 雙方雙方歧見,足徵異議人實有意願協助相對人與未成年 子女為會面交往。 (三)再者,未成年子女已有相當辨識事理能力,前於113年5月 11日、113年6月22日會面交往期日,異議人與未成年子女 等待許久,相對人始以簡訊回覆身體不適,無法到場,相 對人對會面交往之消極態度,使未成年子女遭受嚴重打擊 ,故異議人後續就會面交往事宜,均尊重未成年子女個人 意願,且自112年10月14日迄今,異議人均按時將未成年 子女送至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再單獨離開現場, 以免打擾相對人與未成年子女為會面交往,顯見異議人已 善盡交付子女、協助會面交往之義務。而就是否安排機構 式會而交往,未成年子女一再向法院執行處表明不願至機 構或其他封閉空間與相對人相處,因此,異議人始認維持 目前會面交往方式即可,應無變更為機構會面之必要。綜 上,原裁定顯不適宜,請求撤銷原裁定,另為適當之裁定 等語。 二、相對人則以:異議人從未真摯協助相對人與未成年子女為會 面交往,縱相對人以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異議人亦攜帶 或讓未成年子女自行「走過場」,抵達會面交往交接處所即 離開返回家中,從來沒有一次進行會面交往。更有甚者,於 112年10月14日,異議人委請王韋竣律師為未成年子女呼叫 計程車離開交接處所。又於113年9月7日藉故掣肘,宣稱該 日為會面交往日云云,強勢要求相對人到場,並恐嚇稱:若 相對人不從,將陳報給法院。然而,該日根本不是會面交往 日,蓋依法院110年度家暫字第212號裁定,係每月第二週、 第四週週六上午10時起進行會面交往,於113年9月7日係當 月第一週週六,並非第二週。退步言,倘異議人有意協助會 面交往,異議人不會屢屢拒絕法院機構式或監督式會面交往 之安排,況經本案交付子女事件家事調查官訪查,證實未成 年子女實未受相對人不當對待,而係受異議人等壓力陷於忠 誠困境。 三、本院之判斷 (一)相關規定及說明    按「家事事件之強制執行,除法律別有規定外,準用強制 執行法之規定…」,家事事件法第186條第2項前段定有明 文;又「依執行名義,債務人應為一定之行為,而其行為 非他人所能代履行者,債務人不為履行時,執行法院得定 債務人履行之期間。債務人不履行時,得處三萬元以上三 十萬元以下之怠金。」,強制執行法第128條第1項亦有所 載。次按,「執行名義係命交付子女或會面交往者,執行 法院應綜合審酌下列因素,決定符合子女最佳利益之執行 方法,並得擇一或併用直接或間接強制方法:一、未成年 子女之年齡及有無意思能力。二、未成年子女之意願。三 、執行之急迫性。四、執行方法之實效性。五、債務人、 債權人與未成年子女間之互動狀況及可能受執行影響之程 度。」,家事事件法第194條規定甚明。而法院酌定未行 使或負擔子女監護權之一方與該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之方 式及時間,有監護權之一方就無監護權之他方與未成年子 女會面交往之進行,負有協調或幫助之義務,故對未成年 子女有監護權之一方,經執行法院定履行期間仍未盡上開 協力義務者,執行法院得依強制執行法第128條第1項之規 定處罰(最高法院96年度台抗字第831號民事裁定意旨參 照)。 (二)經查:   1、執行名義之確認    兩造間請求交付子女事件,相對人聲請暫時處分以暫定會 面交往,經本院以110年度家暫字第212號為裁定(下稱系 爭裁定),異議人不服提起抗告,經本院以111年度家聲抗 字第58號裁定駁回該抗告。而系爭裁定關於相對人與未成 年子女之會面交往方式為:「聲請人(即本件相對人)於 本院110年度家調字第1088號交付子女事件撤回、和(調 )解成立或裁判確定前依附表所示之方式與未成年子女楊 ○○會面交往。」,而該附表內容為:「…二、聲請人(即 本件相對人)自112年1月l日起,得於每月第二週、第四 週週六上午10時起至週日下午8時止,由相對人乙○○(即 本件異議人)、楊忠堅或黃淑鶯將楊○○送至新北市政府警 察局永和分局大門門口外,交由聲請人照顧至期間屆滿前 ,由聲請人(即本件相對人)親自將楊○○帶回住處。」等 情,有本院110年度家暫字第212號、111年度家聲抗字第5 8號民事裁定等件在卷可稽。嗣相對人向本院聲請該暫定 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暫時處分之強制執行,經本院調取11 2年度司執家暫字第10號暫時處分強制執行事件全卷核閱 無訛。相對人既持系爭裁定聲請強制執行,異議人即應依 系爭裁定附表所示會面交往之期間與方式為履行,至為明 悉。   2、而相對人聲請該強制執行,經本院執行處於112年9月1日 核發執行命令,命異議人於收受該執行命令後15日內,依 該執行命令說明二(即系爭裁定)內容履行,主旨並載明 :「…逾期未履行,得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之怠 金。」,又該執行命令於112年9月7日寄存在新北市政府 警察局重陽派出所,以為送達,異議人並於112年9月8日 收受該執行命令,其後於112年9月20日具狀陳報,願依系 爭裁定履行,將於收到相對人欲進行會面交往之通知後, 將未成年子女送至指定地點,且至提出陳報狀前,尚未收 到相對人通知;而本院執行處復於112年9月25日發函通知 異議人,異議人應依系爭裁定內容自動履行,相對人無先 行通知異議人欲進行會面交往之必要;此後異議人雖於11 2年10月14日、112年10月28日、112年11月11日、112年12 月2日,將未成年子女帶至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 但均未完成交接、交付等動作,僅將未成年子女帶至警局 大門,即逕予離開;而該等會面交往期日,未成年子女均 需至相對人家中過夜,異議人亦未善盡協力義務,未事先 與未成年子女為溝通,此有112年12月6日執行筆錄(訊問 )等件在卷可查;其後,異議人在未與相對人妥適商議前 ,又安排未成年子女於週六上午十點半補習英文,此有11 3年5月7日、113年6月17日執行筆錄(訊問)等件附卷可 稽;嗣後,異議人具狀稱:於113年9月7日上午10時,將 未成年子女送至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永和分局,惟始終不見 相對人出現,經與相對人聯繫,相對人表示113年9月7日 為九月第一週週六,故不便前來,該情況核與相對人於11 3年9月15日陳報狀所載內容大致相符,是雙方就何日為11 3年9月第二週、第四週週六有所爭執,此經本院依職權調 取本院112年司執家暫字第10號執行卷宗核閱屬實。   3、其中,有關「113年9月」會面交往期日之爭執,因該月l 日為週日、7日為當月的第一個週六,故會面交往期日應 為113年9月14日、113年9月28日,異議人雖就此爭執,然 審酌雙方前於「112年10月」為會面交往時,就112年10月 14日、112年10月28日該二日為會面交往之期日,彼此均 未爭執,異議人更表示有於該二日帶未成年子女去警察局 等語,有112年12月6日執行筆錄(訊問)等件存卷可考, 觀諸「112年10月」與「113年9月」該兩月之日期與對應 之星期各天,均為該月l日為週日、7日為當月的第一個週 六,兩者情形相同,非屬應行會面交往日,此部分本即無 何疑義;此外,相對人於113年9月7日接獲異議人簡訊詢 問時,第一時間即予回覆,當日為9月第一週,而9月第一 次會面是9月14日,並表明異議人對會面期日認知有誤, 然異議人仍堅持己見,並於113年9月11日陳報狀中載明下 次會面交往期日為113年9月14日,則異議人竟一反先前, 且明知雙方對「113年9月」為會面交往之期日有所爭執, 竟仍堅持己見,則此是否為託辭拒絕探視交往,抑或妨害 相對人行使其與未成年子女為會面交往之權利,自不無疑 義。況且,異議人屢屢拒絕法院安排機構式會面交往,更 將會面交往、機構式會面、社工協助與否等,全委由尚無 完全辨別事理能力、年僅約12歲之未成年子女個人意願決 定,難認異議人已善盡其協力義務。再者,異議人雖在此 前均遵期將未成年子女送至指定地點,然並未與未成年子 女進行溝通、安撫、勸說,即置未成年子女一人在警局門 口逕自離去,更擅自安排未成年子女於週六上午十點半補 習英文,此有本院112年12月6日 、113年5月7日、113年6 月17日執行筆錄等件在卷可稽,難認異議人有任何協助相 對人與未成年子女為會面交往,維繫情誼之真摯意願及行 動,更顯係徒增相對人為會面探視之困難。從而,異議人 確未按時履行,亦無不可歸責情事。異議人上開主張,尚 屬無據。綜上以觀,異議人確有未依執行命令自動履行之 情事。 四、綜上,異議人既未依執行命令履行其應盡協調或幫助相對人 與未成年人為會面交往之義務,原裁定依強制執行法第128 條第1項規定處以怠金3萬元,於法有據;而所處怠金之數額 ,則為法定最低額,亦屬適當。異議人仍執陳詞指摘原裁定 不當,聲明不服請求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無理由,依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民 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家事法庭  法 官  李政達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費新臺幣1,500元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劉春美

2025-03-31

PCDV-113-家事聲-19-20250331-1

執事聲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執事聲字第6號 異 議 人 曹晏庭 相 對 人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董瑞斌 代 理 人 張鈞富 上列當事人間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司法事務 官於民國114年2月20日所為113年度司執字第49583號裁定提出異 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程序費用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按強制執行程序,除本法有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強制執行法第30條之1定有明文。次按當事人對於司法事 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送達後10日之不變 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前項 異議有理由時,應另為適當之處分;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 送請法院裁定之。法院認第1項之異議為有理由時,應為適 當之裁定;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以裁定駁回之,民事訴訟 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查 本院民事執行處(下稱執行法院)司法事務官於民國114年2 月20日以113年度司執字第49583號裁定(下稱原處分),就 附表編號1部分駁回異議人之聲明異議,異議人於原處分送 達後10日內具狀聲明異議,司法事務官認其異議無理由而送 請本院裁定,經核與上開規定相合,合先敘明。 二、異議意旨略以:伊名下所有商業保單之性質皆為醫療終身壽 險、防癌保險、意外保險,對伊而言係於伊身體狀況不佳、 有醫療需要時可適時給予就醫期間之保障,若伊因發生意外 、癌症、醫療上之高額支出,恐無力負擔,伊為預防有相關 情況發生而導致生活困難,僅能依靠保險保障伊維生,若遭 執行無異剝奪伊就醫治療及住院之權利。復伊長期從事臨時 工,每月收入不穩定,平均每月收入約新臺幣(下同)2萬 至3萬元不等,然因除支付個人基本生活開銷外,尚須扶養 年邁之母親(42年次),以此收入扣除個人及母親每月必要 支出後已無剩餘。再伊名下並無任何其他具有價值之財產, 若往生後僅能以此壽險理賠金用於辦理伊之喪葬事宜,故伊 名下所有之保險均為發生經濟困難時維生之依據,是若遭扣 押如附表編號1所示之保險契約(下稱系爭保險契約)經本 院行使解約權,將造成伊難以回復之損害等語。 三、按強制執行應依公平合理之原則,兼顧債權人、債務人及其 他利害關係人權益,以適當之方法為之,不得逾達成執行目 的之必要限度;債務人依法領取之社會保險給付或其對於第 三人之債權,係維持債務人及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 者,不得為強制執行;債務人生活所必需,以最近一年衛生 福利部或直轄市政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 倍計算其數額,並應斟酌債務人之其他財產,強制執行法第 1條第2項、第122條第2、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執行法院執 行要保人於壽險契約之權利,應衡酌所採取之執行方法須有 助於執行目的之達成;如有多種同樣能達成執行目的之執行 方法時,應選擇對債務人損害最少之方法為之;採取之執行 方法所造成之損害,不得與欲達成之執行目的之利益顯失均 衡(最高法院108年度台抗大字第897號裁定意旨參照)。而 強制執行法第1條第2項規定之立法理由:強制執行程序攸關 債權人、債務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故執行行為應公 平合理兼顧其等權益,以適當方法為之,不得逾必要限度, 並符合比例原則,可知前開規定非僅為保障債務人之權益而 設。又法治國家禁止人民私力救濟,故賦與債權人強制執行 請求權,惟要求債權人提出具有執行力之執行名義請求國家 執行,以便實現債權人受憲法第15條財產權保障之私法上債 權,債權人既已提出執行名義聲請強制執行,已證明其具備 聲請強制執行之特別要件事實,債務人抗辯有實施強制執行 之障礙事由,應由債務人依一般舉證責任分配法則負舉證責 任。再者,強制執行法第122條第2項規定應係依聲請執行時 之狀態判斷是否為生活所必需,而我國現行社會保險制度設 有全民健康保險,即足以提供基本醫療保障。至商業保險應 係債務人經濟能力綽有餘裕而用以增加自身保障之避險行為 ,債務人不得以未來之保障為由而主張為維持債務人或其共 同生活家屬所必需。另債務人主張其對於第三人之債權係「 維持本人或其共同生活之親屬生活所必需」者,依強制執行 法第30條之1準用民事訴訟法第277條之規定,應由債務人就 其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負舉證之責。   四、經查:  ㈠相對人以本院110年度司執字第39207號債權憑證(下稱系爭 債權憑證)為執行名義向本院聲請對異議人為強制執行,並 請求執行法院向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下稱壽險 公會)查詢異議人之保險資料,再就查得之保單予以扣押執 行,經本院以113年度司執字第49583號清償債務強制執行事 件(下稱系爭執行事件)受理,並於114年1月16日核發扣押 命令,新光人壽公司陳報如附表所示以異議人為要保人之保 單,嗣執行法院以原處分准予執行系爭保險契約(即附表編 號1),駁回債權人對附表編號2所示保險契約之強制執行聲 請等節,有系爭債權憑證、扣押命令及新光人壽民事異議狀 等件可佐,堪信為真實。  ㈡異議人雖以前揭事由為主張云云,惟異議人上開主張,既非 就系爭保險契約係目前維持異議人或共同生活親屬最低生活 客觀上所必需而有所主張,亦未提出相關證據以實其說,倘 據以認定系爭保險契約非屬得為強制執行之標的,無異使異 議人得藉由將來不確定發生之事由,任意主張不受強制執行 、拒絕清償債務,況保單價值準備金在要保人終止契約取回 解約金前,異議人本無從使用系爭保險契約之責任準備金或 解約金,亦無依賴責任準備金或解約金支付生活開銷之可能 ,實難認系爭保險契約係目前維持異議人或其共同生活親屬 最低生活客觀上所必須。異議人不思籌措款項清償,卻欲保 有預估解約金,對擁有債權未能獲償之相對人,實非公允。 何況,系爭保險契約並不具健康險、醫療險性質,有新光人 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之民事異議狀可稽(見執行卷),且原 處分業已審酌異議人最低生活費用所需、執行債權金額及終 止契約所得款項,並考量是否為醫療健康性質之保險契約, 而駁回債權人對附表編號2所示保險契約之強制執行聲請, 足見原處分已兼顧債權人、異議人及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 ,自難謂有違比例原則。是以,相對人聲請強制執行附表編 號1所示之系爭保險契約債權,於法有據,應准許之。 ㈢從而,原處分駁回異議人對於系爭保險契約債權為強制執行 之聲明異議,於法並無違誤,異議意旨指摘原處分不當,求 予廢棄,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偉銘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曾百慶 附表: 編號 保險名稱 保單號碼 要保人/被保險人 預估解約金 (新臺幣) 備註 1 新光人壽長福終身壽險(分期繳型) AINF284060 曹晏庭/曹晏庭 137,479元 主契約無健康險、醫療險性質 2 新光人壽意生平安終身傷害保險 0000000000 曹晏庭/曹晏庭 4,242元 主契約有健康險、醫療險性質

2025-03-31

ULDV-114-執事聲-6-20250331-1

事聲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確定訴訟費用額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事聲字第2號 異 議 人 黃美華 相 對 人 禾茂租賃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蕭雪花 相 對 人 黃盛的 黃睿承即黃瑞雲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確定訴訟費用額事件,異議人對於本院司法事 務官於民國113年11月25日所為113年度司聲字第432號民事裁定 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異議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異議人負擔。   理 由 一、程序事項:   當事人對於司法事務官處理事件所為之終局處分,得於處分 送達後10日之不變期間內,以書狀向司法事務官提出異議; 司法事務官認異議為無理由者,應送請法院裁定之;民事訴 訟法第240條之4第1項前段、第2項分別定有明文。經查,原 裁定於民國(下同)113年11月28日送達異議人,異議人於 同年月29日提出異議表示不服,並經司法事務官送請本院裁 定,程序上自屬合法。 二、本件異議意旨:  ㈠兩造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業經鈞院判決確定,前經相對人禾 茂租賃有限公司於原審聲請確定訴訟費用額,前經原審以原 裁定即113年度司聲字第432號裁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如附表所 載。  ㈡異議人前已預納地政規費(勘查費、複丈費、謄本費)6,000 元、地政規費(複丈費)4,200元,並提存分攤之訴訟費用 新臺幣(下同)5,803元,故應扣除異議人應給付之訴訟費 用額即已提存之5,803元為當,爰提出異議。 三、本院之判斷:  ㈠按法院未於訴訟費用之裁判確定其費用額者,第一審受訴法 院於該裁判有執行力後,應依聲請以裁定確定之;依前開規 定確定之訴訟費用額,應於裁定送達之翌日起,加給按法定 利率計算之利息(民事訴訟法第91條第1項、第3項規定)。 而此一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僅在審究有求償權之一造當 事人所開列之費用項目及其提出支付費用之計算書等證據是 否屬於訴訟費用之範圍,以確定應負擔訴訟費用之他造當事 人所應賠償之訴訟費用數額,並非就權利存在與否為確定; 有關訴訟費用負擔之主體、負擔比例等悉依命負擔訴訟費用 之裁判定之,於確定訴訟費用額之程序中,無從更為不同之 酌定(最高法院104年度台抗字第938號裁定參照)。  ㈡經查,兩造間分割共有物事件,業經本院以112年度訴字第77 3號判決確定,前經相對人禾茂租賃有限公司於原審聲請確 定訴訟費用額,並經原審以原裁定113年度司聲字第432號裁 定確定訴訟費用額如附表所載,此經本院調卷核閱且在卷可 稽。  ㈢次查,異議人主張前已提存分攤之訴訟費用5,803元,應扣除 異議人應給付之訴訟費用額為當等語;本院核因提存與否僅 涉及訴訟費用之清償方式,與確定訴訟費用額無涉,其主張 自無可採;是異議人指摘原裁定即113年度司聲字第432號裁 定(民國113年11月25日)不當,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依民事訴訟法第240條之4第3項後段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四庭 法 官 李言孫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 費用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廖涵萱 計算書: 項目 金額 (新臺幣/元) 預納人 裁判費 27,631 禾茂租賃 有限公司 地政規費 (勘查費、複丈費、 謄本費) 34,900 (5,200+18,800+6,700+4,200) 同上 (包含黃盛的、黃美華,各預納6,000元) 鑑價費 65,000 同上 地政規費(複丈費) 4,200 黃美華 合計:131,731元。 禾茂租賃有限公司預納:115,531元(已扣除黃盛的、黃美華提前預納禾茂租賃有限公司各6,000元)。 黃美華預納:10,200元(4,200+6,000)。 黃盛的預納:6,000元。 附表: 訴訟費用 負擔比例(%) 應負擔之 訴訟費用額 (新臺幣/元) 應給付聲請人之 訴訟費用額 (新臺幣/元) 黃盛的 11 14,490 8,490 (扣除預納6,000元) 黃美華 21 27,664 17,464 (扣除預納10,200元) 黃睿承即黃瑞雲 16 21,077 21,077 禾茂租賃有限公司 52 68,500 ---- 總計 100 131,731 47,031 備註: 1.附表中關於金額之計算,小數點以下均四捨五入,惟為加總等 於應負擔之訴訟費用額,得酌情於1元之範圍內增減。 2.各相對人應給付聲請人之訴訟費用額,係以聲請人所預納訴訟 費用額,乘以各共有人訴訟費用負擔比例所得金額。

2025-03-31

CHDV-114-事聲-2-20250331-1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254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劉勇昇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定應執行刑案件,不服臺灣高雄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執行之指揮,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詳如附件「刑事聲明異議狀」所載。 二、按受刑人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 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定有明文。此所稱「檢 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就刑之執行或其方法違背法令 ,或處置失當,致侵害受刑人權益而言。又被告所犯數罪有 二裁判以上時,其所犯各罪是否合於數罪併罰規定,應以各 裁判中最初判決確定者為基準,凡在該裁判確定前所犯之各 罪,應依刑法第50條、第51條規定,定其應執行之刑。 三、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劉勇昇(下稱受刑人)前因犯竊盜等案 件(詳如附表所示),經臺灣臺南地方法院以111年度聲字 第2049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9年,受刑人不服提起上訴, 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以112年度抗字第57號裁定駁回抗 告確定(下稱甲集團);受刑人復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等案件,經本院以111年度重訴字第10號判決判處有期徒刑1 年6月、5年10月、1年6月,應執行有期徒刑7年,於113年7 月31日確定(下稱乙案)等情,有前開裁判及被告法院前案 紀錄表在卷足稽。受刑人向臺灣高雄地方檢察署(下稱高雄 地檢署)檢察官聲請將乙案與甲集團合併定應執行刑,經檢 察官以113年度執聲他3049字第1149001801號敘明:所犯乙 案之罪犯罪日期係於110年10月25日、26日,在甲集團(首 罪確定日為110年7月23日)判決確定後所犯,與數罪併罰之 規定不合等語,而否准其聲請。聲明異議意旨認檢察官前開 否准處分之執行指揮不當,遂提起本件聲明異議。聲明異議 意旨固認甲集團應與乙案各罪合併定應執行刑,然乙案各罪 犯罪時點係於110年10月25日、26日一情,有本院111年度重 訴字第10號判決在卷足參。而甲集團所示之罪最早判決確定 之案件,判決確定日為110年7月23日,乙案各罪之犯罪時間 均在該判決確定日之後,揆諸上開規定及說明,高雄地檢署 檢察官以受刑人本案聲請合併定執行刑於法尚有未合,否准 其聲請,自無不當,受刑人執前詞提出聲明異議,對法律規 範容有誤解,難認有據。綜上,本案檢察官否准受刑人上開 聲請之執行指揮,經核並無違法或不當。聲明異議意旨指摘 檢察官執行指揮不當,並請求撤銷檢察官所為處分,核無理 由,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林于心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陳莉庭 附表: 編   號 1 2 3 罪   名 竊盜 竊盜 不能安全駕駛致交通危險罪 宣 告 刑 各處有期徒刑4月二罪,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 有期徒刑4月 有期徒刑3月 犯罪日期 110/01/30 (2 次) 110/01/26 110/01/26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高雄地檢110年度速偵字第347號 臺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323號 臺南地檢110年度偵字第332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高雄地院 臺南地院 臺南地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931號 111年度簡上字第6號 111年度簡上字第6號 判決日期 110/05/27 111/02/24 111/02/24 確 定 判 決 法院 高雄地院 臺南地院 臺南地院 案號 110年度簡字第931號 111年度簡上字第6號 111年度簡上字第6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0/07/23 111/02/24 111/02/24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是 是 是 備註 臺南地檢111年度執助字第85號 臺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2790號 編號2至3同一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6月 編號1至4經臺南地院111年度聲字第86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1年6月 (臺南地檢111年度執更字第1101號) 編   號 4 5 6 罪   名 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逃逸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藥事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月 有期徒刑7年8月 有期徒刑4月 犯罪日期 109/11/07 109/08/07 109/12/07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南地檢110年度偵緝字第339號 雲林地檢109年度偵字第7864號等 雲林地檢109年度偵字第7864號等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臺南地院 南高分院 南高分院 案號 110年度交訴字第144號 110年度上訴字第903號 110年度上訴字第903號 判決日期 111/02/23 110/10/29 110/10/29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南地院 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 案號 110年度交訴字第144號 111年度台上字第1988號 111年度台上字第1988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1/03/29 111/04/14 111/04/14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臺南地檢1ll年度執字第2877號 臺南地檢1ll年度執助字第804號 臺南地檢1ll年度執助字第804號 編號1至4經臺南地院111年度聲字第865號裁定應執行有期徒刑1年6月 (臺南地檢111年度執更字第1101號) 編   號 7 8 9 罪   名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年8月 各處有期徒刑5年6月三罪 有期徒刑5年2月 犯罪日期 109/09/18 109/09/25 109/10/03 109/12/03 109/11/14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南地檢110年度營偵字第 375、633號 臺南地檢110年度營偵字第 375、633號 臺南地檢110年度營偵字第 375、63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臺南地院 臺南地院 臺南地院 案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判決日期 111/03/23 111/03/23 111/03/23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南地院 臺南地院 臺南地院 案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1/10/25 (撤回上訴) 111/10/25 (撤回上訴) 111/10/25 (撤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否 否 否 備註 臺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8931號 編號7至10同一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 編   號 10 罪   名 藥事法 宣 告 刑 有期徒刑7月 犯罪日期 109/09/09 偵查(自訴)機關 年 度 案 號 臺南地檢110年度營偵字第375、633號 最 後 事實審 法院 臺南地院 案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判決日期 111/03/23 確 定 判 決 法院 臺南地院 案號 110年度訴字第623號 判決確定日期 111/10/25 (撤回上訴) 是否為得易科 罰金之案件 否 備註 臺南地檢111年度執字第8931號 編號7至10同一判決應執行有期徒刑8年

2025-03-31

KSDM-114-聲-254-20250331-1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84號 異 議 人 蔣敏洲 上列異議人對於本院中華民國114年1月13日113年度再小抗字第2 號裁定,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民事訴訟法第486條第2項、第3項規定,抗告法院之裁定 ,以抗告不合法而駁回者,不得再為抗告;但得向原法院提 出異議;前項異議,準用第484條第2項及第3項之規定;受 訴法院就異議所為之裁定,不得聲明不服,民事訴訟法第48 6條第2項、第3項及第484條第3項分別定有明文。又異議, 準用對於法院同種裁定抗告之規定,亦為同法第484條第2項 所明定。 二、異議人聲明理由略以:裁定書隱匿,於法不合應廢棄。抗告 再審審理法官違法無審判權,應依法迴避。不同期日卻同期 裁定不符人性常理等語(見本院卷第3項)。 三、經查,異議人就本院於民國114年1月13日所為113年度再小 抗字第2號駁回抗告之民事裁定(下稱原裁定)聲明異議, 經核原裁定並無違誤之處,且異議人亦未具體指摘原告裁定 有何違誤之處,其異議顯無理由,應予駁回。 四、據上論結,本件異議為無理由,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慧敏                        法 官 孫藝娜                              法 官 林士傑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楊玉華

2025-03-31

TCDV-114-聲-84-20250331-1

司促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支付命令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司促字第4321號 異 議 人 暘光綠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即債務人 法定代理人 何軍廷 上異議人即債務人暘光綠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因債權人聲請發支 付命令事件,對於本院所發支付命令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債務人於支付命令送達後,逾20日之不變期間始提出異議 者,法院應以裁定駁回之。如該支付命令係由司法事務官所 核發者,該異議亦應由司法事務官駁回之,此觀民事訴訟法 第518條、第240條之4第1項但書規定即明。 二、經查,本院於民國114年2月18日就上開事件所發之支付命令 ,據卷內送達證書所載,係於114年2月21日送達正本於異議 人,而本件異議之提出,則為民國114年3月26日,顯逾法定 期間,聲明異議自不合法,依前開說明,其異議應予駁回。 三、依民事訴訟法第518條,裁定如主文。 四、如不服本裁定,應於裁定送達10日內,以書狀向本院司法事 務官提出異議,並繳納裁判費新臺幣1,0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司法事務官 張川苑

2025-03-31

TCDV-114-司促-4321-20250331-2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交付法庭錄音光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13號 異 議 人 李東凱 上列異議人因與相對人黃凱筠間損害賠償等事件(113年度簡上字 第286號),聲請交付法庭錄音光碟,對於中華民國114年3月6日 本院所為裁定提出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異議駁回。   理 由 一、按法院組織法第90條之1第4項規定:前三項不予許可或限制 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之裁定,得為抗告。依此規定 之反面解釋,法院准許交付法庭錄音或錄影內容聲請之裁定 ,自在不得抗告之列(最高法院105年度台抗字第108號裁判 意旨參照)。又按民事訴訟法對於不得抗告之裁定,於民事 訴訟法第484條定有得聲明異議之規定。 二、經查:異議人前因與相對人黃凱筠間損害賠償事件,聲請交 付法庭錄音光碟,經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6日裁定准予其聲 請在案(下稱系爭裁定),揆諸首開說明,系爭裁定依法不 得抗告。又本院所為上開裁定,亦非法律規定准許提出異議 之情形,從而,本件異議人之聲明異議,於法不合,應予駁 回。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六庭   審判長法 官 謝慧敏                  法 官 蔡汎沂                  法 官 莊毓宸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件裁定不得聲明不服。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丁文宏

2025-03-31

TCDV-114-聲-13-20250331-2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13號 聲明異議人 即 受刑人 陳勝美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竊盜等案件,對於臺灣臺南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命令(執行指揮書案號:114年執字第1944 號)聲明異議,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略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下稱受刑人)陳 勝美因身體狀況不佳,胸腔需要追蹤治療,隨時要去醫院複 診,且受刑人現在臺南租屋獨居,亦須處理房屋退租及物品 清理等事宜,懇請檢察官暫緩執行1個月等語。 二、按受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或配偶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 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 定有明文。所謂「檢察官執行之指揮不當」,係指就執行之 指揮違法及執行方法不當等情形而言。又判決確定後即生執 行力,關於自由刑之執行,除有刑事訴訟法第467條得停止 執行之事由外,檢察官依確定判決內容為指揮執行,自難指 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違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倘受刑人並非 針對檢察官執行之指揮認有不當,其所為聲明異議於程序上 即已難謂適法,法院自應以裁定駁回其異議。至受刑人如主 張其有得停止執行之事由,應向檢察官提出及聲請,由檢察 官據以審酌並為准駁之決定,如認檢察官之指揮執行有違法 或不當,受刑人方得據以向法院聲明異議。 三、經查:  ㈠受刑人前因公共危險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原交簡字第48號 判處有期徒刑6月,併科罰金新臺幣3萬元確定,嗣於民國11 3年12月27日確定,而經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下稱臺南地 檢署)以114年執字第1944號分案執行等情,有法院前案紀 錄表1份附卷可參,並經本院調閱上開執行卷查核無訛,上 開事實自先堪認定。  ㈡受刑人雖聲明異議,惟其聲明異議之內容係稱要向檢察官聲 請暫緩執行等語,業如前述;而經本院調閱上開執行卷,遍 查卷內均未見受刑人有曾向臺南地檢署聲請暫緩執行之紀錄 ;而經本院電詢臺南地檢署執行科承辦股,該股書記官亦稱 受刑人未曾向臺南地檢署聲請暫緩執行等語,有本院114年3 月25日公務電話紀錄1份在卷可查(見本院卷第15頁),堪 認受刑人就上開判決之執行,自始至終均未曾向臺南地檢署 聲請暫緩執行,執行檢察官自無從依法為准否之決定。是本 案執行是否有暫緩之餘地,仍應待受刑人向執行檢察官提出 聲請,由執行檢察官依法為准否之決定,俟異議人對檢察官 之指揮不服而提出聲明異議時,本院方得審酌該執行指揮是 否不當。  ㈢綜上所述,本件受刑人既未曾向臺南地檢署聲請暫緩執行, 檢察官自無從為准否之執行命令,本院亦無法撤銷不存在之 執行指揮。是異議人執前詞逕向本院聲明異議,於法無據, 應予駁回。 四、依刑事訴訟法第486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十四庭 法 官 謝 昱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周怡青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NDM-114-聲-513-20250331-1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聲明異議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裁定  114年度聲字第529號 聲明異議人 蕭澺芯 即 受刑人 上列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因詐欺等案件,對於臺灣嘉義地方檢察 署檢察官之執行指揮(114年度執聲他字第237號)聲明異議,本 院裁定如下:   主 文 聲明異議駁回。   理 由 一、聲明異議意旨如聲明異議狀所載(如附件)。 二、按受刑人以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不當者,得向諭知該裁判之 法院聲明異議,刑事訴訟法第484條定有明文。次按判決確 定後即生效力,檢察官如依確定判決內容為指揮執行,自難 指檢察官執行之指揮為違法或其執行方法不當。另按受徒刑 或拘役之諭知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依檢察官之指揮,於其 痊癒或該事故消滅前,停止執行:一、心神喪失者。二、懷 胎五月以上者。三、生產未滿二月者。四、現罹疾病,恐因 執行而不能保其生命者,刑事訴訟法第467條亦明文規定。 是須以確有刑事訴訟法第467條所定之各款事由,刑罰之執 行始須停止,並非受刑人聲請停止執行,檢察官即應停止執 行。又是否准予延緩執行,屬執行檢察官之職權,不得執未 獲延緩執行,指摘檢察官執行之指揮有所不當,有最高法院 103年度臺抗字第600號刑事裁定意旨可資參照。 三、經查,聲明異議人即受刑人(下稱聲明異議人)蕭澺芯前因 詐欺等案件,經本院以113年度金訴字第2091號刑事判決判 處有期徒刑1年10月,於民國114年1月3日確定,嗣由臺灣嘉 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4 年度執助字第93號分案執行等情 ,業有法院前案紀錄表在卷,此部分事實應堪認定。又聲明 異議人因本案經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傳喚命其於114年2月25 日至該署報到執行,惟聲明異議人以其另涉其他詐欺案件而 在偵查及審理程序中為由,具狀請求延緩執行,經臺灣嘉義 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改命聲明異議人應於114年3月18日到案執 行,然經聲明異議人家屬電洽執行書記官表示聲明異議人當 日無法到案執行,並表示聲明異議人可於114年3月25日14時 自行到案執行。惟聲明異議人於114年3月25日並未到案執行 等情,業有本院公務電話紀錄、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刑事執 行案件進行單、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送達證書、刑事聲請暫 緩執行狀、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刑事執行案件進行單各件在 卷可參(參見本院卷第31頁至第43頁),此部分事實亦堪認 定。依此,執行檢察官依據本院上開案號之確定判決內容而 指揮聲明異議人入監執行前,已充分考量受聲明異議人之情 狀,並已給予延緩執行之機會。又聲明異議人雖於114年3月 11日具狀以其另有他案偵查、審理中,且前因骨折手術,需 回診追蹤,醫囑休養2月等事由,向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 察官聲請暫緩執行至114年4月21日再行執行云云。嗣經臺灣 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於114年3月14日以嘉檢熙五114執聲 他237字第1149008760號函覆以:「台端聲請暫緩執行本署1 14年執聲他字第237號案件刑罰,因查無刑事訴訟法第467條 停止執行之原因,礙難准許。」而未准許聲明異議人聲請暫 緩執行一節,有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上揭函文1份在卷可憑 。聲明異議人雖以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前函否准延緩至114 年4月21日之聲請係屬不當而向本院聲請撤銷臺灣嘉義地方 檢察署檢察官前揭訴訟指揮,並請求暫緩執行至114年4月21 日云云。惟本院審酌聲明異議人所稱另涉其他詐欺案件尚待 偵查、審理等情事,本非得以暫緩執行之事由,且聲明異議 人前已以此為由聲請延緩執行,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亦已延緩執行1次,當無再以此為由延緩執行之必要。另聲 明異議人復以其因右肱骨上端骨折,於113年10月25日在天 主教中華聖母修女會醫療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住院進行 鋼板鋼釘固定手術,並於113年12月3日進行鋼板拔除手術並 再次鋼板鋼釘固定,醫囑應休養2月,據此聲請延緩執行云 云。惟聲明異議人前揭傷勢並非危及其生命之病症,本非前 揭規定所示停止執行之事由,自無以此再次聲請延緩執行之 理。此外,聲明異議人復未提出其他足資釋明具備停止執行 要件之相關資料,尚難認聲明異議人聲請暫緩執行為有理由 ,揆諸前開說明,檢察官未予延緩而為本件指揮執行,依其 裁量亦無違法或不當之情事,故聲明異議人指稱臺灣嘉義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執行之指揮違法云云,亦屬無據。從而,聲 明異議人本件以檢察官執行指揮不當而聲明異議,為無理由 ,應予駁回。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486 條,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卓穎毓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應 附繕本)                 書記官 盧昱蓁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2025-03-31

TNDM-114-聲-529-20250331-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