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判決書
請求損害賠償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小額民事判決 114年度南小字第118號 原 告 曹延平 被 告 歐怡均 訴訟代理人 周聖錡律師 郭俐文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1日言詞 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原告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新臺幣1,000元由原告負擔。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起訴主張:被告提供名下合作金庫銀行帳號0000000000 000號之帳戶(下稱合庫帳戶)給予詐騙集團作為人頭帳戶 使用,詐騙集團再以假投資(抽中股票)名義欺騙原告將新 臺幣(下同)24,000元於民國112年10月4日14時轉入合庫帳 戶,當日18時原告接到國泰世華銀行電話通知合庫帳戶為警 示戶,足知該款項仍然在合庫帳戶內,但被告經臺灣橋頭地 方檢察署檢察官以113年偵字第14688號不起訴處分在案,為 避免被告攜帶不起訴處分書解除警示戶,原告已於113年11 月2日依法提出再議。被告主觀上雖沒有幫助詐欺故意,卻 有重大過失,客觀上將自己提款卡及密碼提供陌生人使用, 目前詐騙猖獗,只要貸款、兼職工作要求提供自己提款卡及 密碼一定是詐騙,不可不詳查,不能因不起訴而卸除民事損 害賠償責任,況過失侵害他人財產,仍須負賠償責任。爰依 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提起本件訴訟等語。並聲明:被告應 給付原告24,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週年利率5%計算之利息。 二、被告抗辯略以: (一)被告於案發時為24歲就讀成功大學之碩三學生,先是想找 打工,112年6月16日在臉書看到徵才訊息,對方要被告加 入LINE帳號,LINE帳號暱稱「Rm瞳瞳」表示他們是幫案主 投資獲利的公司,被告只需網路登入某平台幫案主接案且 將交易記錄截圖給LINE帳號暱稱「財神登記處」,達一定 次數後即可領取薪水,並邀請被告加入成員人數破百人之 「Rm發財之家」群組。被告並因看見「Rm發財之家」群組 內之投資專案訊息,訛稱投入本金10萬元可以獲利60萬元 ,便報名該專案,並於112年6月26日匯款100,000元至「 史佳汶」之帳戶,作為投資本金。嗣「Rm瞳瞳」並指導被 告如何隨「Rm發哥」接案投資,並另加入「fA_S00000000 」群組,由「Rm發哥」實際帶被告操作,因操作問題,被 告很快賠光100,000元。「Rm發哥」並稱可破例給被告機 會將獲利賺回,於112年8月7日復向被告稱有老闆願意幫 忙被告補足投資本金之差額,然因投資平台之系統有固定 用戶之設定,只限本人才能購買,所以老闆會先匯投資款 到被告帳戶,再以被告帳戶於系統上進行投資買賣,被告 不能亂動老闆匯入被告帳戶內的錢,被告因而於112年8月 22日7時至空軍一號將合庫帳戶金融卡寄給「詹新傑」。 被告迄112年10月18日經合作金庫銀行通知有人報案,並 向「Rm發哥」尋求協助,因未獲回應,始知受騙。 (二)被告此前無任何犯罪紀錄,且案發時為學生,並無匯款、 社會工作及投資經驗,被告於本案遭詐騙損失共計125,21 2元,身兼被害人身分,遭詐騙的金額比原告還多,且自 被告經合作金庫銀行通知為警示帳戶後,被告向詐騙集團 傳送之內容,足認被告自始自終均不知其合庫帳戶已遭詐 騙集團作為利用收受贓款之工具,被告自無過失等語資為 抗辯。並聲明:如主文第1項所示。 三、法院之判斷: (一)原告受詐騙集團以假投資之方式詐騙後,匯款24,000元至 被告之合庫帳戶等情,有網路銀行轉帳截圖1紙在卷可憑 ,且為被告所不爭執,堪認此部分之事實為真。 (二)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定有明文。前揭規定採過失責任 主義,即以行為人之侵害行為具有故意過失,為其成立要 件之一。又所謂過失,指行為人雖非故意,但按其情節應 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而過失依其所欠缺之程度為 標準,雖可分為抽象輕過失(欠缺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 、具體輕過失(欠缺應與處理自己事務同一注意義務)及 重大過失(顯然欠缺普通人之注意義務),然在侵權行為 方面,過失之有無,應以是否怠於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 為斷,亦即行為人僅須有抽象輕過失,即可成立。而善良 管理人之注意義務,乃指有一般具有相當知識經驗且勤勉 負責之人,在相同之情況下是否能預見並避免或防止損害 結果之發生為準。 (三)原告主張被告縱無幫助詐欺故意,然亦有過失等等,依民 事訴訟法第277條本文規定,應由原告就被告具有過失一 節,負舉證之責。經查,依被告提出之其與LINE暱稱「RM 瞳瞳」、「RM發哥」之對話紀錄觀之(本院卷第75至89、 93至109、113至122、125至140、143至146頁),「RM瞳 瞳」先告知被告工作內容及教導被告如何使用交易平臺並 註冊,其後並由「RM瞳瞳」將被告加入「fA_S00000000」 群組,「Rm發哥」並指導被告如何操作投資獲利,因被告 操作失利,將投資的100,000元賠光,「Rm發哥」則再稱 可幫忙被告,但需提供帳戶,被告因而將合庫帳戶之金融 卡寄至「Rm發哥」指定之地址,可知詐騙集團係先以兼職 訊息誘導被告加入聊天,嗣誘騙被告先提供100,000元作 為投資啟動資金,並使被告相信其已投資失利,只需「Rm 發哥」之幫忙,其係有機會將100,000元取回及獲利之可 能,始進一步提供合庫帳戶予對方,而在投資已確定賠本 之情況下,及參酌被告於事發時約24歲,就讀碩士中,尚 無何社會經驗,依照一般具有相當知識經驗且勤勉負責之 人,在被告之上開情境下,應仍不免發生本件損害之結果 ,故原告主張被告具有過失,應不可採。 四、綜上所述,原告依侵權行為之法律關係,請求被告給付原告 24,000元,及自起訴狀繕本送達翌日起至清償日止,按週年 利率5%計算之利息,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五、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核與本判決結 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述,併此敘明。 六、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78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臺南簡易庭 法 官 丁婉容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 訴理由,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應於判決送達後 20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須附繕本)。 對於小額程序之第一審判決之上訴,非以其違背法令之理由,不 得為之。且上訴狀內應記載表明(一)原判決所違背之法令及其 具體內容。(二)依訴訟資料可認為原判決有違背法令之具體事 實者。若委任律師提起上訴者,應一併繳納上訴審裁判費,否則 本院得不命補正逕行駁回上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鄭梅君
2025-03-31
TNEV-114-南小-118-20250331-1
給付修繕費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嘉簡字第145號 原 告 梅山喜市大廈管理委員會 法定代理人 張進宏 訴訟代理人 林玟均 邱榮貴 被 告 温淑桂 陳怡錦 謝侑惟 王映文 上列當事人間給付修繕費事件,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本件於本院114年度補字第28號確認會議決議無效等事件(含改分 後之訴訟事件)終結前,停止訴訟程序。 理 由 一、訴訟全部或一部之裁判,以他訴訟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據 者,法院得在他訴訟終結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民事訴訟 法第182條第1項定有明文。 二、經查,本件原告主張其依據協議書取得社區共有10個下層機 械車位之所有權等一切權利義務,而與上層機械車位之所有 權人即被告温淑桂等四人有權利義務之糾紛,而依113年3月 9日梅山喜市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人第二次臨時會議決議【 機械車位共有財產調解方案】提出方案1:為轉讓使用權價 金:6位上層車位使用權人,以7萬元買受管委會6個下層車 位;方案2為修繕啟用:下層車主(管委會)請求修繕,上層 車主須於修繕前先繳5至10萬元修繕費(多退少補),並依法 分攤相關費用,而被告温淑桂等四人不願意購買下層機械車 位,並經協調支付修繕費無果,爰依協議書、梅山喜市公寓 大廈區分所有權人第二次臨時會議決議、梅山喜市公寓大廈 第十五屆管理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會議紀錄、梅山喜市公寓 大廈地下室停車使用管理辦法,請求被告温淑桂等四人給付 機械車位修繕費用等情,此有本院114年度嘉簡字第145號卷 內所附起訴狀、調解程序筆錄及言詞辯論筆錄可稽,而被告 等温淑桂等四人則抗辯原告所援引為請求基礎之協議書、梅 山喜市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人第二次臨時會議決議、梅山喜 市公寓大廈第十五屆管理委員會第2次委員會會議紀錄、梅 山喜市公寓大廈地下室停車使用管理辦法,違反公平原則及 誠信原則,且在未進行公開比價的情況之下,所請求給付修 繕金額過高而為無效,並已就上開文書內容向本院提起確認 會議決議無效等之訴,於114年1月14日繫屬本院,並以114 年度補字第28號確認會議決議無效等事件受理中等情,亦據 本院調閱114年度補第28號全卷核閱無誤。是本件民事訴訟 之裁判,既以另案之法律關係是否有效為據,為減省兩造重 複舉證耗費時間、勞力、費用,以達訴訟經濟及避免法院裁 判矛盾,因認在另案訴訟事件終結確定前,有停止本件訴訟 程序之必要。 三、爰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嘉義簡易庭 法 官 謝其達 以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應繳納抗 告裁判費新臺幣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黃意雯
2025-03-31
CYEV-114-嘉簡-145-20250331-1
支付命令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186號 債 權 人 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 法定代理人 王蘭福 債 務 人 陳守謙 ○、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陸仟壹佰柒拾柒元,並負擔督 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異議,如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林雅芳
2025-03-31
TTDV-114-司促-1186-20250331-1
塗銷抵押權登記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補字第117號 原 告 洪忠誠 訴訟代理人 葉仲原律師 上列原告與被告即唐甲茂之繼承人唐學山等4人間請求塗銷抵押 權登記等事件,原告起訴未據繳納裁判費。按以一訴主張數項標 的者,其價額合併計算之;因債權之擔保涉訟,以所擔保之債權 額為準;如供擔保之物其價額少於債權額時,以該物之價額為準 ,民事訴訟法第77條之2第1項前段、第77條之6分別定有明文。 查本件原告之訴之聲明第1項請求被告應將原告所有坐落臺東縣○ ○里鄉○○段000地號土地(下稱系爭460地號土地),於民國93年1 1月23日以太麻里地政事務所太地所字第042280號所設定新臺幣 (下同)250萬元之抵押權辦理繼承登記後,將該抵押權登記予 以塗銷;訴之聲明第2項則請求被告應將原告所有坐落同段461地 號土地(下稱系爭461地號土地),於93年11月23日以太麻里地 政事務所太地所字第042280號所設定400萬元之抵押權辦理繼承 登記後,將該抵押權登記予以塗銷。查系爭460地號土地上所設 定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為250萬元,而供擔保物之價額為139 萬2,000元【計算式:土地公告現值100元/平方公尺×土地面積1 萬3,920平方公尺=139萬2,000元】,至系爭461地號土地上所設 定之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額為400萬元,而供擔保物之價額為160 萬元【計算式:土地公告現值100元/平方公尺×土地面積1萬6,00 0平方公尺=160萬元】,是揆諸上開規定,均應以該供擔保之物 之價額為準,故本件訴訟標的價額應核定為299萬2,000元【計算 式:139萬2,000元+160萬元=299萬2,000元】,應徵第一審裁判 費3萬6,600元。茲依民事訴訟法第249條第1項但書之規定,命原 告於收受本裁定送達後5日內補繳上開裁判費,逾期不繳,將駁 回原告之訴,特此裁定。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俐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裁定關於核定訴訟標的價額部分抗告,應於裁定送達後10 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抗告費新臺幣1500元;關於命補 繳裁判費部份,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4 月 1 日 書記官 蘇莞珍
2025-03-31
TTDV-114-補-117-20250331-1
支付命令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165號 債 權 人 林文真 債 務 人 宋國興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柒萬陸仟壹佰零柒元,及自民 國一百一十二年一月七日起至清償日止,按月息百分之一計 算之利息,暨自民國一百一十二年二月七日起至清償日止, 按月息百分之一點五計算之違約金,並負擔督促程序費用新 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異議,如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林雅芳
2025-03-31
TTDV-114-司促-1165-20250331-1
請求給付薪資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4年度勞補字第2號 原 告 莊又誠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給付薪資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21日所為 之裁定,其原本及正本應更正如下: 主 文 原裁定原本及正本第4行關於「214,232」之記載,應更正為「24 1,232」。 理 由 一、按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法院得依 聲請或依職權以裁定更正;其正本與原本不符者,亦同,民 事訴訟法第232條第1項定有明文,此於裁定亦準用之,同法 第239條亦定有明文。 二、查本院民國114年3月21日所為之114年度勞補字第2號裁定原 本及正本之有上開明顯誤寫,故將原裁定原本及正本均更正 如主文所示。 三、依首開規定裁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張鼎正 上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不服本裁定,應於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抗告狀,並繳納 抗告費1,500元。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戴嘉宏
2025-03-31
TTDV-114-勞補-2-20250331-2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1年度訴字第27號 原 告 林梅花 訴訟代理人 林琥亞 被 告 林禹翰即林胤志 訴訟代理人 傅爾洵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當事人間請求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事件,本院於民國114年3月 17日言詞辯論終結,判決如下: 主 文 被告應給付原告新臺幣(下同)103萬2,019元,及自民國111年3 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原告其餘之訴駁回。 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40%,餘由原告負擔。 本判決第1項於原告以34萬元為被告供擔保後,得假執行。但被 告如以103萬2,019元為原告預供擔保,得免為假執行。 原告其餘假執行之聲請駁回。 事實及理由 一、原告主張:被告林禹翰(原名:林胤志)為臺東顯陽堂(下 稱顯陽堂)之實際負責人,於民國109年2月8日、9日臺東縣 元宵民俗嘉年華會祈福遶境遊行期間,顯陽堂應邀前往南豐 鐵花棧飯店前以走炮網之方式表演「炸虎爺」(下稱炸虎爺 燃放鞭炮活動)。於109年2月8日19時許,顯陽堂之隊伍集 結於臺東縣○○市○○路000號南豐鐵花棧前道路(下稱事故現 場),被告本應注意於人群聚集處大量燃放鞭炮,可能伴隨 火苗延燒之高度危險,其身為活動承辦者並擔任總指揮、燃 放鞭炮之管控並負責管控現場事務,理應注意現場人流管制 ,於燃放鞭炮前確實清場、區隔禁制區域,並於隊伍行進間 隨時備妥滅火設備,以確保現場人員之安全,並能於火勢失 控時即時減低危害,而依當時情況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 疏未注意及此,而未於事前明確區隔人流、亦無準備任何滅 火設施,即任由非擔任轎班工作之外圍工作人員即原告之子 張德林站立於轎子前進方向之炮網上,嗣鞭炮點燃後火苗隨 即延燒,致張德林不及走避,因而受有全身三度燒燙傷,體 表面積76%燒傷(下稱系爭傷害),於109年3月8日23時42分 ,因敗血性休克不治死亡。被告違反上開注意義務,致生張 德林死亡之結果,應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法律關係,對原 告負損害賠償之責。爰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 之3、第192條、第194條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撫養費用新 臺幣(下同)27萬4,038元及精神慰撫金250萬元,共計277 萬4,038元之損害等語。並聲明:㈠被告應給付原告277萬4,0 38元,及自111年3月18日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 。㈡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二、被告則以:被告於炸虎爺燃放鞭炮活動前,已於事故現場設 置區隔禁制區域,並確實清場且備妥滅火設備,以維護現場 人員之安全,係張德林於被告清場後,擅自闖入區隔禁制區 ,被告並無過失可言;縱被告有過失,則張德林亦與有過失 等語。並聲明:㈠原告之訴駁回。㈡如受不利判決,願供擔保 請准宣告免為假執行。 三、兩造不爭執事項(卷第323頁;本院依判決格式修正或增刪 文句,或依爭點論述順序整理内容): ㈠原告之子張德林參與被告於109年2月8日19時許在臺東縣○○市 ○○路000號南豐鐵花棧飯店前之炸虎爺燃放鞭炮活動。張德 林為該活動之外圍工作人員,並非轎班人員。 ㈡張德林於上開炸虎爺燃放鞭炮活動中受有系爭傷害,經送醫 後,於109年3月8日23時42分因敗血性休克死亡。 ㈢原告係於00年0月0日出生,共有4名子女,其為張德林唯一繼 承人並受張德林撫養。 ㈣被告已給付原告喪葬費18萬元及救護車費3萬元。 ㈤得引用本院111年度原訴字第58號刑事判決及臺灣高等法院花 蓮分院112年度原上訴字第74號刑事判決之事實及證據調查 結果。 ㈥原告受有撫養費用損害27萬4,038元。 ㈦張德林就本件事故與有過失。 四、本件爭點(卷第323頁;本院依判決格式修正或增刪文句) : 被告於上開時地舉辦之炸虎爺燃放鞭炮活動中,是否有未善 盡管控活動現場之風險,致使張德林遭鞭炮火苗燒傷而不治 死亡之過失,而應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五、得心證之理由: ㈠被告於上開時地舉辦之炸虎爺燃放鞭炮活動中,未善盡於活 動表演前或表演進行時管控燃放鞭炮場域內之人員進出,且 未即時備妥滅火器、水線等安全設備之注意義務而有過失, 致生張德林死亡之結果,應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按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經營一定事業或從事其他工作或活動之人,其工作或活動 之性質或其使用之工具或方法有生損害於他人之危險者,對 他人之損害應負賠償責任。但損害非由於其工作或活動或其 使用之工具或方法所致,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盡相當之注 意者,不在此限,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3分別 定有明文。經查,被告身為炸虎爺燃放鞭炮活動之承辦者及 燃放鞭炮之管控者,其知悉該活動所使用之鞭炮內有火藥, 若於活動中一起燃放大量鞭炮,可能伴隨火苗延燒造成參與 活動人員燒燙傷之高度危險,有危害共同參與活動工作人員 及觀眾之生命、身體安全之虞,就表演活動燃放鞭炮所生火 源之危險源,即具有監督義務之保證人地位,理應注意在表 演前或表演進行中,應禁止防火裝備不足之「外圍隨行人員 」及觀眾進入鞭炮炮網「禁制區域」(鞭砲區)內,若發現有 「外圍隨行人員」或觀眾進入「禁制區域」內時,應勸離、 淨空、區隔,以免燃放鞭炮活動開始後遭「禁制區域」內之 鞭炮炮火延燒,並確實清場、區隔「外圍隨行人員」及觀眾 ,並於轎班隊伍行進間隨身備妥滅火器、水線等安全設備, 俾能於鞭炮火光失控傷人時,即時滅火降低熱能危害,以確 保所有現場工作人員人身安全之客觀注意義務。惟被告有下 述違背客觀注意義務之過失:①於設置鞭炮準備完畢,開始 施放鞭炮前,被告應確保危險程度最高之「禁制區域」內, 無觀眾及「外圍隨行人員」,其未能自行或監督在場工作人 員,落實區隔、清場、淨空「禁制區域」內「外圍隨行人員 」之適切措施;②行進隊伍應適時適地備妥滅火器、水線等 滅火冷卻設備,以即時撲滅失控火光、降低工作人員燒燙傷 程度,被告因確信不會發生工作人員燒燙傷,致疏未注意採 取上開事項,而依當時情況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 意及此,未落實進行「禁制區域」內「外圍隨行人員」之清 場、淨空,以致「外圍隨行人員」張德林於協助設置鞭炮完 畢、尚未離開「禁制區域」前,任由工作人員林世強貿然點 燃鞭炮,鞭炮點燃後火苗隨即延燒,導致張德林不及走避, 全身著火,又未能即時以滅火器、水線等滅火設備滅火、降 低身體熱能減低傷害,只以毛巾拍打張德林身上的火,致張 德林因而受有全身三度燒燙傷,體表面積76%燒傷,延至109 年3月8日23時42分許,因敗血性休克不治死亡等事實,業經 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112年度原上訴字第74號刑事判決認 定在案(卷第327-341頁),並為被告表示尊重判決結果( 卷第324頁),自堪信為真實。則被告因未善盡保證人地位 之注意義務而有過失,並因此造成張德林不治死亡,被告自 應負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 ㈡原告原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為227萬4,038元: 1.按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之 費用或殯葬費之人,亦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被害人對於第三 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者,加害人對於該第三人亦應負損害賠 償責任;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被害人之父、母、子、女及 配偶,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民法 第192條第1項、第2項、第194條分別定有明文。又慰藉金之 賠償須以人格權遭遇侵害,使精神上受有痛苦為必要,其核 給之標準固與財產上損害之計算不同,然非不可斟酌雙方身 分資力與加害程度,及其他各種情形核定相當之數額,最高 法院51年台上字第223號著有判決先例可供參照。次按直系 血親相互間,互負扶養之義務;負扶養義務者有數人而其親 等同一時,應各依其經濟能力,分擔義務;受扶養權利者, 以不能維持生活而無謀生能力者為限;前項無謀生能力之限 制,於直系血親尊親屬,不適用之;扶養之程度,應按受扶 養權利者之需要,與負扶養義務者之經濟能力及身分定之, 民法第1114條第1款、第1115條第3項、第1117條、第1119條 分別定有明文。查被告因前述行為而致張德林死亡,應負侵 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責任,已如前述,茲就原告所得請求之損 害賠償金額計算如下: ⑴扶養費用:承上三、不爭執事項㈥,兩造已不爭執原告受有撫 養費用損害27萬4,038元,是原告自得就此請求被告賠償之 。 ⑵精神慰撫金:查原告為張德林之母,因被告上開行為致原告 之子張德林在受盡遭全身三度燒燙傷、體表面積76%燒傷, 後因敗血性休克之痛苦中死亡,原告歷經喪子之痛,精神上 自受有極大痛苦,原告為張德林唯一繼承人並受張德林撫養 ,及兩造所得與財產(限閱卷),是本院審酌兩造之身分地 位、資力、原告突逢其子死亡所受精神上痛苦程度等一切情 狀,認原告得請求精神慰撫金以200萬元為適當,逾此部分 之請求,不應准許。 2.從而,原告原得請求被告賠償之金額為227萬4,038元(27萬 4,038元+200萬元=227萬4,038元)。 ㈢因被害人對於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與有過失,原告得請求被告 賠償之金額,酌減為113萬7,019元: 按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 金額,或免除之;前二項之規定,於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 人與有過失者,準用之,民法第217條第1項、第3項定有明 文。此規定之目的在謀求加害人與被害人間之公平,倘受害 人於事故之發生亦有過失時,由加害人負全部賠償責任,未 免失諸過酷,是以賦予法院得不待當事人之主張,減輕其賠 償金額或免除之職權(最高法院85年度台上字第1756號判決 先例意旨參照)。換言之,基於過失相抵之責任減輕或免除 ,非僅為抗辯之一種,亦可使請求權全部或一部為之消滅, 故裁判上得以職權斟酌之。經查,本件被告固有前述未盡「 應確保危險程度最高之『禁制區域』內,無觀眾及『外圍隨行 人員』,若有觀眾或『外圍隨行人員』進入『禁制區域』,應暫 緩點燃鞭炮,先行勸離、清場、淨空;且表演現場應備有『 滅火器、水線』等安全設備,以有效即時降低失火意外所造 成之燒燙傷害」之注意義務之過失,然原告之子張德林已參 加多次炸虎爺燃放鞭炮活動,應當知悉該活動所使用之鞭炮 內有火藥,於同時燃放大量鞭炮且火藥伴隨火苗延燒下,對 人身燒燙傷有高度危險性存在,其在協助排炮準備活動後, 因自身疏忽未留意活動周圍現狀,未能即時走避遠離『禁制 區域』,而遭鞭炮火花延燒受傷死亡,其就本件事故之發生 ,亦有過失,是揆諸上開說明,兼衡兩造之事故發生情節、 過失程度輕重,認張德林應負擔50%過失責任,適用過失相 抵之法則,減輕被告之賠償金額為50%,故被告應賠償原告 之金額,應酌減為113萬7,019元(2,274,038元×50%=113萬7 ,019元)。 ㈣另如上三、不爭執事項㈣所述,被告已給付原告喪葬費18萬元 及救護車費3萬元,因張德林之過失比例為50%,則被告應負 擔喪葬費9萬元及救護車費1萬5,000元,然此部分費用不在 原告本件請求範圍內,自不得由請求金額中扣除;至被告溢 付之喪葬費9萬元及救護車費1萬5,000元部分,可視為損害 賠償金額之一部分,於加害人受賠償請求時,得予扣除,經 扣除上開金額後,原告得請求金額應為103萬2,019元(113 萬7,019元-9萬元-1萬5,000元=103萬2,019元),逾此部分 之請求,則無理由。 ㈤末按給付無確定期限者,債務人於債權人得請求給付時,經 其催告而未為給付,自受催告時起,負遲延責任。其經債權 人起訴而送達訴狀,或依督促程序送達支付命令,或為其他 相類之行為者,與催告有同一之效力;遲延之債務,以支付 金錢為標的者,債權人得請求依法定利率計算之遲延利息; 應付利息之債務,其利率未經約定,亦無法律可據者,週年 利率為5%,民法第229條第2項、第233條第1項前段、第203 條分別定有明文。本件係屬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債,自屬無 確定期限者,又以支付金錢為標的,則依上揭法律規定,原 告就其得請求被告給付之金額部分,請求自起訴狀繕本送達 之翌日起加計年息5%之利息,亦屬於法有據,應予准許。而 本件起訴狀繕本係於111年3月7日寄存送達被告(卷第30頁 ),從而,原告向被告請求遲延利息之起算日為111年3月18 日,應堪認定。 六、綜上所述,原告依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第191條之3、第 192條、第194條之規定,請求被告給付103萬2,019元,及自 111年3月18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息5%計算之利息,為有理 由,應予准許;逾此部分之請求,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七、本件原告勝訴部分,兩造分別陳明願供擔保請准宣告假執行 或免為假執行,核無不合,爰分別酌定相當之擔保金額准許 之。至原告敗訴部分,其假執行之聲請即失所依附,應予駁 回。 八、本件事證已臻明確,兩造其餘攻擊防禦方法或舉證,經審酌 後,核與判決結果不生影響,爰不逐一論列,併此敘明。 九、訴訟費用負擔之依據:依民事訴訟法第79條。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陳建欽 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如對本判決上訴,須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謝欣吟
2025-03-31
TTDV-111-訴-27-20250331-1
支付命令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185號 債 權 人 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 法定代理人 王蘭福 債 務 人 陳信杰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壹萬肆仟伍佰肆拾貳元,並負 擔督促程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異議,如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林雅芳
2025-03-31
TTDV-114-司促-1185-20250331-1
支付命令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支付命令 114年度司促字第1206號 債 權 人 裕邦信用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理人 陳載霆 代 理 人 陳品臻 債 務 人 王宋曼霞 一、債務人應向債權人給付新臺幣貳萬零陸佰伍拾元,及其中新 臺幣參仟柒佰捌拾參元,自民國一百一十一年七月二日起至 清償日止,按週年利率百分之五計算之利息,並負擔督促程 序費用新臺幣伍佰元。 二、債權人請求之原因事實如聲請狀所載。 三、債務人對於本命令,得於送達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內向本院 提出異議,如債務人未於不變期間內提出異議時,債權人得 依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及確定證明書聲請強制執行。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庭 司法事務官 林雅芳
2025-03-31
TTDV-114-司促-1206-20250331-1
更生事件
臺灣臺東地方法院民事裁定 113年度消債更字第82號 聲 請 人 林孟賢 代 理 人 蔡勝雄律師(法扶律師) 上列聲請人因消費者債務清理事件聲請更生,本院裁定如下: 主 文 一、聲請人即債務人林孟賢自中華民國一一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下 午五時起開始更生程序。 二、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本件更生程序。 理 由 一、按本條例所稱消費者,指5年內未從事營業活動或從事小規 模營業活動之自然人,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下稱消債條例 )第2條第1項定有明文。次按債務人對於金融機構負債務者 ,在聲請更生或清算前,應向最大債權金融機構請求協商債 務清償方案,或向其住、居所地之法院或鄉、鎮、市、區調 解委員會聲請債務清理之調解,消債條例第151條第1項定有 明文。再按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者,得依 本條例所定更生或清算程序,清理其債務;債務人無擔保或 無優先權之本金及利息債務總額未逾新臺幣(下同)1,200 萬元者,於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產前,得向法院 聲請更生;法院開始更生程序之裁定,應載明其年、月、日 、時,並即時發生效力;法院裁定開始更生或清算程序後, 得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或清算程序;必要時,得選任律師 、會計師或其他適當之自然人或法人一人為監督人或管理人 ,消債條例第3條、第42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 項分別定有明文。 二、聲請意旨略以:聲請人即債務人(下稱聲請人)前因遭詐騙 致刷信用卡20多萬元,又因生活所需及為做外送工作而購買 機車而積欠本案債務。聲請人積欠之無擔保或無優先權債務 總額未逾1,200萬元,亦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或宣告 破產,目前聲請人每月收入約2萬元,於扣除每月必要生活 費用後,已有不能清償債務情事,未經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 序或宣告破產,故聲請更生等語。 三、經查: ㈠聲請人前具狀聲請調解,經本院以113年度司消債調字第51號 調解不成立,有調解程序筆錄可稽(本院卷第40頁至第41頁 )。是以,本院自應綜合聲請人目前全部收支及財產狀況, 評估其是否有「不能清償債務或有不能清償之虞」,作為是 否裁准更生之判斷標準。 ㈡關於聲請人之財產及收入 聲請人名下僅有一台101年出廠機車外,別無其他財產,有 機車行照及聲請人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財產查詢清單可考( 見本院卷第20頁、第72頁)。聲請人主張目前從事外送員, 每月薪資約為2萬元,業據其提出收入切結書為證(見本院 卷第61頁),本院復查無聲請人有其他收入,堪認聲請人所 陳應屬實在。是本院審酌上情,而認應以每月收入所得2萬 元,而作為計算聲請人目前償債能力之依據。 ㈢關於聲請人之必要支出 按債務人必要生活費用,以最近1年衛生福利部或直轄市政 府所公告當地區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費1.2倍定之,消債條例 第64條之2第1項定有明文。是聲請人主張每月必要支出,以 114年度臺灣省每人最低生活費1萬5,515元之1.2倍即1萬8,6 18元為基準,應為可採。 ㈣綜上,聲請人每月收入2萬元扣除每月必要支出1萬8,618元, 餘元【計算式:2萬7,000元-1萬8,618元=8,382元】可供清 償債務。而聲請人債務總額為83萬8,605元【計算式:玉山 銀行71萬2,693元+歐悅資融不含利息債務12萬5,912元(本 金10萬6,554元、違約金1萬7,049元、法務費2,309元)=83 萬8,605元,參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查詢當事人綜合信 用報告回覆書、債權人陳報狀。見本院卷第16頁至第19頁、 第37頁、第54頁】,是聲請人欲清償本件債務約需近9年【 計算式:83萬8,605元÷8,382元÷12個月≒9年,年以下無條件 進位】始得全數清償完畢,遑論前開債務仍須另行累計每月 高額之利息及違約金,尚待支付之債務總額應屬更高,其還 款年限顯然更長,堪信已難以清償前開所負無擔保或無優先 權債務。至聲請人名下雖有101年11月出廠之普通重型機車1 輛(見本院卷第72頁),考量該車已逾行政院固定資產折舊 年限,堪認幾無殘值。此外,債務人尚無經法院裁定開始清 算或宣告破產之情事,復查無債務人有消費者債務清償條例 第6條第3項、第8條或第46條各款所列之事由存在,則聲請 人所為本件聲請,應屬有據,爰裁定准許,並依同條例第16 條第1項規定,命司法事務官進行更生程序如主文。 四、依消債條例第11條第1項、第45條第1項、第16條第1項,裁 定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民事第一庭 法 官 吳俐臻 以上正本係照原本作成。 本裁定不得抗告。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3 月 31 日 書記官 蘇莞珍
2025-03-31
TTDV-113-消債更-82-2025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