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互相告訴

共找到 36 筆結果(第 11-20 筆)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易字第124號 聲 請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銘慶 陳瑋評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 偵字第16636號),本院認不宜以簡易判決處刑(113年度簡字第 2392號),改依通常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即告訴人賴銘慶、陳瑋評為同事。渠等 於民國113年7月12日15時許,在彰化縣○○鄉○○村○○00號內, 因細故而生糾紛,分別基於傷害他人身體之犯意,隨即持木 棍發生互毆,致被告即告訴人陳瑋評受有腦震盪、頭部撕裂 傷4公分縫合7針、右側手部擦挫傷等傷害,被告即告訴人賴 銘慶則受有右側上臂擦挫傷、後胸壁挫傷等傷害。因認被告 賴銘慶、陳瑋評均涉有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法院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得不經言詞辯論,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 項、 第303條第3款及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被告即告訴人賴銘慶、陳瑋評互相告訴傷害案件,檢 察官認被告賴銘慶、陳瑋評均涉有刑法第277條第1項傷害罪 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本件因被告 即告訴人賴銘慶、陳瑋評已調解成立,並均具狀撤回告訴, 有調解筆錄、刑事撤回告訴狀在卷可稽,揆諸上開說明,爰 不經言詞辯論,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第3款、第303條第3 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李淑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 記 官 黃國源

2025-02-12

CHDM-114-易-124-20250212-1

交易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4年度交易字第37號 公 訴 人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吳泰儀 李月媛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1 6198、15577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吳泰儀於民國113年4月3日12時16分許 ,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自彰化縣彰化市 安溪東路1巷由西往東方向行駛,行經同路段與彰南路2段74 巷交岔路口時,本應注意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且依當時 客觀情狀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即貿然左轉 欲進入彰南路2段74巷內,適有被告李月媛騎乘車牌號碼000 -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同路段同行向行駛至上開交岔路 口時,原應注意車前狀況,並隨時採取必要之安全措施,且 依當時客觀情狀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亦疏未注意及此,兩 車遂於上開交岔路口發生碰撞,致雙方人車倒地,被告吳泰 儀並受有左膝挫傷之傷害;被告李月媛則受有頭部外傷合併 右側眼瞼撕裂傷4公分、右膝擦傷併撕裂傷2公分及右手挫傷 等傷害。因認被告2人均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 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且該判決 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 條 第3款及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本案被告2人互相告訴過失傷害案件,檢察官起訴書 認被告2人均係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 第287條須告訴乃論。茲據被告2人均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 告訴狀在卷可查(本院卷第37頁、第39頁),依照首開說明 ,本件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 本案經檢察官林芬芳、張宜群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1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高郁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 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亭竹

2025-02-11

CHDM-114-交易-37-20250211-1

原交易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雲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原交易字第6號 公 訴 人 臺灣雲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源晧 何國志 指定辯護人 本院公設辯護人許俊雄 上列被告等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192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兼告訴人林源晧(下稱被告林源晧)於 民國112年6月22日23時20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號普 通重型機車,沿雲林縣虎尾鎮墾地里雲101公路由南往北方 向直行,途經該雲101公路港新30電桿前交岔路口時,本應 注意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左方車應暫停讓右方車先行,雖 當時係夜間,然天候晴、柏油路面乾燥、無缺陷、無障礙物 且視距良好情況,又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 貿然進入路口,適被告兼告訴人何國志(下稱被告何國志) 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沿該路段由東往西方 向駛至,亦未減速慢行,作隨時停車之準備,兩車因此發生 碰撞,致被告何國志受有左肩挫傷之傷害,被告林源晧則受 有頭部外傷合併顱內出血、左側股骨骨折、上唇四公分撕裂 傷、胸壁挫傷、雙膝、左大腿、左手肘、左手擦挫傷、創傷 性腦損傷含硬腦膜下出血、蜘蛛膜下腔出血、腦室內出血、 右側腦內出血、右側骨盆骨折、外傷性硬腦膜下出血併右眼 麻痺動眼神經損傷、雙眼同側偏盲、右側動眼神經損傷、右 側股骨骨折等傷害。因認被告二人均涉犯刑法第284條前段 之過失傷害罪嫌。 二、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論為 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分 別定有明文。 三、經查:被告二人互相告訴過失傷害,經檢察官提起公訴,認 其二人均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 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因被告二人均已具狀撤回 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狀2紙在卷可稽,依前揭說明,爰不 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李鵬程提起公訴,檢察官林豐正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黃麗文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 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金雅芳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2   月  5   日

2025-02-05

ULDM-113-原交易-6-20250205-1

審交易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交易字第841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蔡淑華 顏廷洋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 年度偵字第 10480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 條第1 項、第303 條第3 款、第 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二、公訴意旨:如附件。 三、經查:本件被告即告訴人蔡淑華、顏廷洋互相告訴對方過失 傷害案件,檢察官認均係涉犯刑法第284 條前段之過失傷害 罪,依同法第287 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被告即 告訴人二人皆已具狀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狀可稽,揆 諸前開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不受理判決之諭知。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 條第3 款、第307 條,判決如 主文。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刑事第十庭 法 官 蘇昌澤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應附 繕本),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內補提 理由書狀於本院,上訴於臺灣高等法院。                    書記官 林承翰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4  日 附件: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偵字第10480號   被   告 蔡淑華 女 62歲(民國00年00月0日生)             住○○市○○區○○街00巷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顏廷洋 男 23歲(民國00年00月00日生)             住○○市○○區○○路0段00巷00號5              樓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等因過失傷害案件,已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 將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蔡淑華於民國113年1月27日14時30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 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北市內湖區文德路208巷由北往南 方向行駛,行至該路段與陽光街92巷25弄口欲左轉彎,本應 注意左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且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 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適有顏廷洋騎乘車牌號碼000-0 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同路段對向車道行駛至該處,本應 注意行經閃光號誌路口未減速慢行,且依當時情形,並無不 能注意之情事,竟亦疏未注意及此,蔡淑華所騎乘上開普通 重型機車右側車身與顏廷洋騎乘之上開普通重型機車前車頭 發生碰撞,致顏廷洋、蔡淑華均人車倒地,蔡淑華因而受有 右側脛骨及腓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合併位移等傷害;顏廷洋因 而受有左膝擦挫傷之傷害。嗣蔡淑華、顏廷洋於肇事後,均 向到場處理員警坦承肇事,對於未發覺之罪自首而接受裁判 。 二、案經蔡淑華、顏廷洋訴由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內湖分局報告偵 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證據清單及待證事實: 編號 證據名稱 待證事實 1 被告兼告訴人蔡淑華於偵查中之自白及指訴 被告蔡淑華坦承於上開時、地騎乘上開機車左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與告訴人顏廷洋發生碰撞,致其成傷之事實。 2 被告兼告訴人顏廷洋於偵查中之供述及指訴 被告顏廷洋矢口否認有何過失傷害犯行,辯稱:伊在本案T型路口有減速,惟過了本案路口三分之二,被告蔡淑華騎乘機車衝出來,伊沒有看到被告蔡淑華及其車輛所致本件車禍等語。 3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內湖分隊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圖、道路交通事故談話紀錄表2份、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一)、(二)、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路口監視器光碟暨影像截圖及現場暨車損照片、行車紀錄器影像光碟暨影像截圖、本署113年9月23日檢察事務官勘驗報告、臺北市交通事件裁決所113年7月30日北市裁鑑字第0000000000號函及臺北市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意見書(案號:0000000000號) 證明被告蔡淑華騎乘上開普通重型機車左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為本件事故肇事主因;被告顏廷洋騎乘上開普通重型機車,行經閃光號誌路口未減速慢行為本件事故肇事次因之事實。 4 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113年2月8日診斷證明書 證明告訴人蔡淑華因本件交通事故受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傷害之事實。 5 三軍總醫院附設民眾診療服務處113年1月27日診斷證明書 證明告訴人顏廷洋因本件交通事故受有如犯罪事實欄所載傷害之事實。 二、核被告蔡淑華、顏廷洋所為,均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 失傷害罪嫌。至被告2人於肇事後,在未被有偵查犯罪職權 之公務員發覺前,主動向前往處理車禍之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警 員自首坦承肇事,此有道路交通事故肇事人自首情形記錄表在 卷可稽,請依刑法第62條前段之規定減輕其刑。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9   月  27  日              檢 察 官  江柏青 本件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13  日              書 記 官  蔡馨慧 附錄本案所犯法條全文 中華民國刑法第284條 因過失傷害人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十萬元以下罰金 ;致重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2025-01-14

SLDM-113-審交易-841-20250114-1

交易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807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諭澤 李美珠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營偵字 第2056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鄭諭澤於民國113年3月12日上午10時47 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大型重型機車,沿臺南市新 營區信義街由北往南方向行駛,行經該路段與博愛街交岔路 口時,本應注意車輛(包含機車) 行至無號誌之交岔路口, 支線道車應暫停讓幹線道車先行,且車道上之「停」標字, 係用以指示車輛至此必須停車再開,而依當時之客觀情事, 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未注意及此,未禮讓幹線道車先 行及停車再開,即貿然駛入上開路口,適有被告李美珠騎乘 車牌號碼000-000 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博愛街由東往西方向 行駛至該路口,亦疏未注意車輛行經劃設慢字之無號誌路口 ,應減速慢行、小心通過,即貿然前行,兩車遂煞車不及而 發生碰撞,並雙雙倒地,致鄭諭澤因而受有前側胸部肌肉拉 傷等傷害;李美珠則受有頭部外傷併腦震盪、雙手及左膝多 處擦挫傷、頭暈及嘔吐等傷勢。因認被告鄭諭澤、李美珠所 為,係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23 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告訴人即被告二人互相告訴對方過失傷害案件,檢察 官認均係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依同法第287 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因被告二人業已達成和解, 並經具狀請求撤回告訴,有刑事撤回告訴狀2紙、和解筆錄1 紙附卷可憑,參考首開說明,自應由本院不經言詞辯論,逕 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文 。 本案經檢察官黃淑妤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彭喜有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本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狀(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 切勿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楊玉寧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10  日

2025-01-10

TNDM-113-交易-807-20250110-2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094號 公 訴 人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童揚雄 范景憲 上列被告等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調偵字第6 98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詳如起訴書所載(如附件)。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告訴經撤回者,得不經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定有 明文。 三、經查被告2人互相告訴傷害案件,公訴意旨認均係觸犯刑法 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均須告訴 乃論。茲因被告2人已於本院審理中具狀撤回告訴,有刑事 撤回告訴狀2份附卷可稽,揆諸前開法條規定,本件爰不經 言詞辯論,逕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昱奉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孫偲綺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於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 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 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4  年  1   月  8   日                 書記官 李珈慧 附件: 臺灣嘉義地方檢察署檢察官起訴書                   113年度調偵字第698號   被   告 童揚雄 男 29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嘉義縣○○鄉○○村00鄰○○000              巷0弄00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范景憲 男 49歲(民國00年0月0日生)             住嘉義縣竹崎鄉灣橋村26鄰王公園6              號             居嘉義縣○○鄉○○村○○000巷00              號             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Z000000000號 上列被告等因傷害案件,業經偵查終結,認應提起公訴,茲將犯 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分敘如下:     犯罪事實 一、范景憲於民國113年6月11日20時50分許,駕駛車牌號碼000- 0000號自用小客車,行經嘉義縣竹崎鄉灣橋村嘉159線道灣 橋郵局前時,與駕駛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之童揚 雄發生行車糾紛,范景憲遂心生不滿,駕車尾隨童揚雄至嘉 義縣○○鄉○○村○○000巷0弄0號前,俟童揚雄下車後,范景憲 立即上前與童揚雄理論,雙方因而發生口角,並各基於傷害 對方之犯意,以徒手方式互毆,過程中,范景憲以左手毆打 童揚雄臉部,童揚雄亦還手毆打范景憲頭部,范景憲再以左 手勒住童揚雄頸部,兩人旋即扭打一齊倒地,起身後,范景 憲再從其車上拿出木棍1支(未扣案)揮打童揚雄身體多處 ,童揚雄因此受有左側軀幹疼痛、左下肢皮膚挫傷疼痛、左 側眉毛上方傷口撕裂傷疼痛等傷害,范景憲則受有頭部外傷 併左側頭皮挫傷、右足疼痛、右手肘、左前臂、左手及雙膝 擦傷等傷害。 二、案經范景憲、童揚雄訴由嘉義縣警察局竹崎分局報告偵辦。     證據並所犯法條     一、訊據被告范景憲、童揚雄對於上揭犯罪事實坦承不諱,復經 告訴人范景憲、童揚雄指訴綦詳,且有臺中榮民總醫院灣橋 分院診斷證明書2份、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診斷證明書1份在 卷可按,本件事證明確,被告2人犯嫌洵堪認定。 二、核被告范景憲、童揚雄等2人所為,係犯刑法刑法第277條第 1項傷害罪嫌。 三、依刑事訴訟法第251條第1項提起公訴。   此 致 臺灣嘉義地方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0  月  29  日                檢 察 官 陳昱奉 本件證明與原本無異。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5   日                書 記 官 龔玥樺

2025-01-08

CYDM-113-易-1094-20250108-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傷害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1027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嘉雄 蕭秀春 林美雲 上列被告因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第8888 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賴嘉雄、蕭秀春、林美雲(下合稱被告 3人)因細故發生爭執,竟分別基於傷害之犯意,於民國113 年2月22日晚上9時15分許,在苗栗縣○○鎮○○里000號田地旁 ,發生互毆,造成蕭秀春受有頭皮開放性傷口、唇鈍傷、下 門牙脫位、左下背挫傷、左側前臂挫傷、右側小腿挫傷等傷 害;林美雲受有右側前胸壁挫傷之傷害;賴嘉雄受有左側前 臂開放性傷口、後胸壁挫傷、右側上臂挫傷、右側膝部挫傷 等傷害。因認被告3人均係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嫌 等語。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及第307 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被告賴嘉雄與被告蕭秀春、林美雲互相告訴傷害案件 ,公訴意旨認被告3人均係觸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 嫌,依同法第287條前段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因被告賴 嘉雄與被告蕭秀春、林美雲已成立調解,被告賴嘉雄與被告 蕭秀春、林美雲並均具狀撤回告訴,有本院調解筆錄1份及 刑事聲請撤回告訴狀3紙在卷可查,揆諸前開說明,爰不經 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二庭 法 官 紀雅惠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均應附繕本)。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 者,應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 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30  日                書記官 陳信全

2024-12-30

MLDM-113-易-1027-20241230-1

審交易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士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審交易字第593號 公 訴 人 臺灣士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洪吳碧雲 朱廣傑 上列被告等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113年度偵字 第9363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謂:被告兼告訴人洪吳碧雲於民國112年10月5日1 2時35分許,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臺北 市士林區德行東路190巷40弄由東往西方向行駛,駛至該巷弄 與德行東路190巷之無號誌交岔路口時,本應注意支線道車應 讓幹線道車先行,而依當時情形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竟疏 未注意及此,行經上開交岔路口處支線道欲直行時,疏未暫 停讓幹線道車先行,適被告兼告訴人朱廣傑騎乘車牌號碼000 -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沿德行東路190巷由北往南方向行駛, 亦疏未注意行經無號誌交岔路口時,應減速慢行且車輛行車 速度,應依速度標誌或標線之規定,不得超速行駛,而貿然 超過該巷最高限速每小時30公里而約以每小時42公里速度超 速行駛至該處路口,雙方見狀閃避不及,被告洪吳碧雲機車前 車頭與被告朱廣傑機車左側車身發生碰撞,致雙方均人車倒 地,被告洪吳碧雲因而受有頭部外傷、左側前胸壁挫傷、左 側膝部挫傷等傷害,而被告朱廣傑則受有第12胸椎壓迫閉鎖 性骨折之傷害。因認被告2人均涉有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 傷害罪嫌等云。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 訴;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 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定有明文。本案被告洪吳碧雲、 朱廣傑互相告訴過失傷害之案件,檢察官起訴意旨既認均係 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過失傷害罪嫌,依刑法第287條前段 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被告2人當庭具狀互相撤回告訴 ,此有本院準備程序筆錄及刑事撤回告訴狀2份存卷為憑, 依上規定,即應不經言詞辯論,逕為本件公訴不受理之諭知 。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陳彥章提起公訴,檢察官李美金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刑事第十庭法 官 李冠宜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書記官 蔡英毅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26  日

2024-12-26

SLDM-113-審交易-593-20241226-1

交易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過失傷害

臺灣新竹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交易字第779號 公 訴 人 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林紘立 林逸蓁即林辰甄 上列被告因過失傷害案件,經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調偵字第32號),本院受理後,認不宜依簡易判決處刑(113年 度竹交簡字第79號),改適用通常訴訟程序審理,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不受理。   理 由 一、按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認為有刑事訴 訟法第451 條之1 第4 項但書之情形者,應適用通常程序審 判之,刑事訴訟法第452條定有明文。經查,被告林紘立、 林逸蓁被訴過失傷害案件,本院於審理後,認為有刑事訴訟 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第3款之情形,揆諸前揭規定,應適 用通常程序審判之,合先敘明。 二、按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並得不經言詞辯 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被告2人互相告訴及告訴人項鈺婷告訴被告林逸蓁過 失傷害案件,公訴人認被告2人均係觸犯刑法第284條前段之 罪,依同法第287條之規定,須告訴乃論。茲據被告2人互相 及告訴人項鈺婷撤回其等告訴,依照首開說明,本件爰不經 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理之判決。 四、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3條第3款、第307 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廖啟村聲請簡易判決處刑。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刑事第九庭 法 官 華澹寧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逕 送上級法院」。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2  月  12  日                書記官 陳家洋

2024-12-12

SCDM-113-交易-779-20241212-1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

家暴傷害等

臺灣苗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113年度易字第857號 公 訴 人 臺灣苗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賴韋宗 賴近睿 上列被告等因家暴傷害等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 (113年度偵 字第7821號),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本件公訴均不受理。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即告訴人(下稱被告)賴近睿與被告即 告訴人(下稱被告)賴韋宗為姊弟,具有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3條第4款所稱之家庭成員關係。2人於民國112年12月12日0 時30分許,在苗栗縣○○市○○里0鄰○○000號住處,因細故而分 別基於傷害之犯意,被告賴韋宗先撞開被告賴近睿房門,徒 手攻擊被告賴近睿,被告賴近睿則徒手及丟馬克杯反擊後, 雙方互毆,致被告賴近睿受有右側頂部鈍挫傷併局部腫脹及 瘀青、右前臂、右手、左上臂鈍挫傷併瘀青、右足擦挫傷併 瘀青等傷害;被告賴韋宗受有頭皮挫傷腹壁挫傷、左手前臂 4處挫傷及上臂2處挫傷、右手前臂2處挫傷及上臂2處挫傷等 傷害。2人互毆後,被告賴近睿離家時,另基於毀損之犯意 ,騎乘車牌號碼000-0000號普通重型機車蓄意碰撞被告賴韋 宗所有之車牌號碼000-0000號自用小客車,致該自用小客車 右側車門凹陷,減損效用,足生損害被告賴韋宗。 二、告訴乃論之罪,告訴人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撤回其告訴 ;又告訴經撤回者,法院應諭知不受理之判決;不受理之判 決,得不經言詞辯論為之,刑事訴訟法第238條第1項、第30 3條第3款、第307條分別定有明文。 三、查本件被告賴近睿、賴韋宗互相告訴傷害案件,公訴意旨認 被告2人均係觸犯刑法第277條第1項之傷害罪,被告賴近睿 另涉犯刑法第354條之毀損罪嫌,依同法第287條、第357條 之規定,均須告訴乃論。茲因被告雙方均達成調解,並均具 狀撤回告訴在案,有本院調解筆錄1份及刑事撤回告訴狀2份 附卷可稽,揆諸前開規定,爰不經言詞辯論,逕為諭知不受 理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03條第3款、第307條,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蕭慶賢提起公訴。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刑事第四庭 法 官 許文棋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判決後2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應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 日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告訴人或被害人如對本判決不服者,應具備理 由請求檢察官上訴,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 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陳彥宏 中  華  民  國  113  年  11  月  27  日

2024-11-27

MLDM-113-易-857-20241127-1

本網站部分內容為 AI 生成,僅供參考。請勿將其視為法律建議。

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 2025 Know99. All rights reserved.